中苏比较
中国与苏联政治体制改革之比较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与苏联都对本国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不容置疑的阶段性成果,而苏联的改革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却导致了亡党(共产党下台、解散)亡国(国家解体,苏联不复存在)亡社(放弃社会主义)的结局。
这就使两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了可比性。
一、中苏两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区别(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舆论动员改革具有批判性和创新性,要改革就必须对原政治体制进行批判,使人们认识到进行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也就是必须要进行舆论动员。
但同时改革也具有继承性,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必须把握好一个度,过或不及要么会产生历史虚无主义和否定一切的倾向,要么会影响改革的广度、深度和坚定性。
但是,苏共在这个舆论动员过程中,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一是过分宣传、渲染“差距论”(即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初期否定安德罗波夫的“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宣传苏联尚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差距甚远的理论),在人民群众,特别是中青年思想上造成了严重混乱,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思潮泛滥成灾,从而导致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对苏联共产党、对十月革命道路的否定;二是在对历史问题进行反思和甄别时,对斯大林的评价采取了不实事求是的全面否定态度。
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在发出“不留有空白点”的号召后,对舆论不加引导,反思过去就变成了否定革命历史、否定革命所造成的全部现实;批判斯大林和历任领导的错误以及体制的弊病,变成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这种做法的结果正如美国政论家米克尔·达维所言:“由于片面地、完全否定地把党和国家的百年历史说成集权政治,从而为反共提供了和继续提供肥沃的土壤。
”[1](p.160)这样,后来的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就成了逻辑的必然。
中国在反思历史时,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正确引导下,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对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工作上的失误,采取了实事求是的、唯物辩证的分析态度,将毛泽东的正确方面,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作出过伟大贡献的方面同他晚年的错误加以区别,将毛泽东思想同他发动“文革”的错误论点完全区别开来,从而正确地评价了毛泽东及其思想,避免了简单化的、全盘否定的错误做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谢谢观赏!
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模式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从中国模式和苏联模式的比较研究中认识苏联模式是怎样从成功走向失败中国是怎样从学习苏联模式到突破苏联模式而形成自己的模式实现纵向突破和横向超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比较
第二组 组员:张宇刚、陈晓宁、林薇、 王彦容、王昕彤、陈达瑞
一、多样性:国情与实践的差异(不同之处)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4、外交 ※5、党的建设
二、统一性:科学社会主义(相同之处)
1、政治
苏联 政党制度:一党独裁 国体: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割裂民主和专政, 强调专政,忽视民主 党和国家关系: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权力结构:权力高度集中在各级党委书记手里
政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 中国 国体: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不断扩大民主范畴, 避免无产阶级专政的滥用 党和国家关系:党政分开 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我国最高权力机 关
2、经济
第一,经济体制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排斥市场,完全通过指令性计划对企业
的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体制。
第二,对外经济政策的不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具有封闭性与僵化性。
2、经济
第三,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的不同。
2、思想教育 中国既要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调对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教育,忽视个人利益,混淆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界限,坚持
批判个人主义。
3、文化
3、学术领域 中国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对权力干预学 术。 苏联以权力干预学术,扼杀学术自由。 4、文化战略 中国文化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年 代所创造的主流文化为主体,纵向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精华,横向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苏联通过创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了大批工农知识分 子,在教育、科学、文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中苏改革之比较
中苏改革之比较【内容提要】作为社会主义先去的苏联改革导致了亡党亡国,是社会主义改革史上的悲剧。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却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
对比两国改革的内容,其间不乏相似之处,但两国改革的结果却南辕北辙。
总结这些经验,对我们深化当前的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苏联改革社会主义引言: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顺利进行30多年,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改革开放迈入一个新的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新阶段。
而前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先驱,在其从建国到解体的69年时间里,经历了艰难、困苦,兴盛,最后盛极而衰,悲剧解体。
为挽救苏联,苏联人民和领导人,进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等等各方面的改革,虽然依然避免不了苏联最终败亡的结果,但是其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留下的宝贵经验对同样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
本文即是要阐述中苏两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分析造成改革结果不同的原因,学习并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改革,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然而,人人都说社会主义改革好,却不知社会主义改革也有它的辛酸史,苏联作为社会主义的老大哥,虽然鼎盛一时,但却难逃厄运。
所以,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同时,不禁让人想到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都经历了改革,为什么结果却迥然不同,这就有必要对他们的改革道路做深入细致的比较,为将来我们必然继续进行的改革作先导和指引。
一、经济改革首先,我们求同存异,看看中苏改革前的共通点[1][2]:在思想上中苏两国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都立志于建立一个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全民共有,没有剥削,没有两极分化的理想社会;同时在政治上都是社会主义的政党一党专政的高度集权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经济上都以计划经济为主导,按需分配,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占据了几乎全部的国家经济体制;文化上都是一个以某一民族为主体,结合其他许多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
中苏社会主义道路改革比较1459020 艾子夜摘要:中国与苏联作为20世纪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两个国家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最终却是"同途殊归"----苏联走向解体,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却生机勃勃,方兴未艾.关键字:改革对比中国苏联异同经验与教训引言:比较中苏社会主义改革历程, 分析两者的异同,探寻其中的深层原因,进而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继续推进具有非常意义.(一)苏联改革的历程1、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斯大林病逝,赫鲁晓夫经过斗争取得并巩固了在苏联的领导地位。
为了在国际上加强与美国的竞争,赫鲁晓夫开始调整国内各项政策,对原来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平反冤假错案,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第二,改革党的领导和组织体制;第三,改革干部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第四,关注农业的改革和发展;第五,进行了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改革。
赫鲁晓夫的改革,适应了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触及了传统体制的弊端,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但总体上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分集中的模式,执政后期,改革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某些做法简单轻率,注定了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只能是一次不成功的试验。
2、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第一,推行新经济体制,主要内容为恢复部门管理,减少给企业的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杠杆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企业和职工进行物质刺激,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第二,在农业方面制定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提高的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等。
第三,在干部体制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现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第四,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良。
加强的集中领导,确立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扩大党内外民主等;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对促进苏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一定成效。
中苏政党制度比较研究综述
中苏政党制度比较研究综述中国和苏联同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在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都奉行“以苏为鉴”,但是二者却建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党制度。
中国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而苏联则建立了布尔什维克党一党执政制度。
两种不同的政党制度运行的结果也迥然不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而“一党制”则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源之一。
因此,关于中苏政党制度的比较一直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只有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才能加深我们对该研究课题的认识,并发现其中有待进一步深化之处。
标签:中苏政党制度;比较;研究综述论及中苏政党制度的比较,我们首先要对“政党制度”的概念及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有利于我们在统一规定下进一步探讨中苏政党制度的异同。
一、对政党制度的概念及其内涵问题的研究对于该问题,中西学界的认识、界定各不相同,但他们大多是从政治学的意义上对其进行定义的。
一种是以王长江、萨托利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把政党制度称为“政党体制”更合理,因为在中文里,“制度”一词运用在政治学意义上有两种含义:第一,指的是一套系统的规定或法规;第二,指的是一种政治统治形式,如社会主义制度。
“政党制度”一词带有国家对政党及其活动进行主观设定的意味,且不能解释文化背景、历史传统近似的国家,政党政治模式却不同。
而“政党体制”带有“系统”的含义,指的是一种政治系统,即政党与政权之间、政党之间形成的结构或关系网格。
另一种是以梁琴、钟德涛、周淑真、王韶兴等为代表的大多数学者,他们都惯用“政党制度”的提法,认为“政党制度”包括的内涵更广泛。
比较流行的“三要素”说,法律、关系说,体制模式和组织结构两内涵说,“三方面”说,“三层次”说等,将学者的意见综合起来,我们不难发现,对政党制度的规定离不开两方面内涵:一是政党的组织结构,即政党的活动原则及内部构成;二是政党的党际关系模式与执政参政。
二、对中苏政党制度的形成过程比较的研究在研究中苏政党制度的学者中,很大一部分选择将中苏政党制度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的着手点,目前,学界关于此问题的论述主要从两方面展开。
主题探究中苏改革对比
对比认识中苏改革学习报闫编安徽钱进材料: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声疾呼要对国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
1986年,苏共二十七大通过了经济改革纲领,会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法令,由于经济改革阻力太大,成效低下,戈尔巴乔夫又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1990年3月,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
在“政治多元化”和“公开化”的口号下,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罢工浪潮此起彼伏,反对党纷纷成立,民族分离、国家分裂势力迅速抬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风源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主题: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两国都进行了改革,然而改革的结果却不同。
考点链接——明确考点全面链接1.了解二月革命,掌握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认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3.学习比较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归纳苏联解体的原因。
4.比较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苏改革的不同结果,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复杂性。
设问探究——问题引导逐层探究1.从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中,你是如何理解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练习】20世纪初期,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C.俄国二月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2.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特点、影响是什么?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中国发展历程与同时期苏联发展历程的比较
中国发展历程与同阶段苏联发展历程的比较——中苏关系论文喻琰经济学院 1300015482摘要:中国作为继苏联之后的又一社会主义大国,发展初期参照苏联模式,进行公有制经济,实行一党专政,大力发展重工业等。
因此新中国在建国初期与苏联的发展轨迹十分相近。
本文将逐点概要论述中国与苏联在相近发展阶段的事件并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国,苏联,发展,比较一.引言苏联十月革命后列宁执政,实行军事共产主义,发展受挫后实行新经济政策。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执政,大力推行斯大林模式,之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陆续执政,实施了不同的经济政治政策。
而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及社会改革,一五计划,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与文化大革命,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
中国也在苏联的覆辙之后一步一步找寻着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本文笔者将就中国与苏联相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政治政策与事件进行对比,发现其中的共同点与各自的特异性。
二.正文(1)苏联十月革命后列宁执政阶段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比较。
列宁实行军事共产主义。
由于沙俄时期的俄国农业建立在传统村社基础上,始终存在着反资本主义的传统。
而这种传统使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没有商品和货币关系、按计划进行生产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军事共产主义实施土地社会化,将革命前劳动农民实际使用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而没收的地主、教会、官府的土地则作为国家后备土地分配给集体。
在1918年国内战争开始后,布尔什维克加快了建设“军事共产主义”的步伐,中央总管理局直接管理企业,农民对自己所生产的粮食也无任何处置权,只能按收购价卖给国家。
1919年1月实行粮食征收制;同时国家严格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国家对粮食、农产品和工业品实行垄断,取缔私人商业;而在分配领域实行平均主义,集中分配有限的物资;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
而在1919年底开始,“军事共产主义”得到强化,把粮食征收制扩大到所有农产品;着手消灭货币关闭市场;采用强制手段推行劳动义务制;私人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中苏改革之比较
中苏改革之比较胡廖琪众所周知,1991年苏联的解体不仅标志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也为1 9 8 5 年开始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划上了句号。
面对苏联剧变这一现代历史上的空前变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却依然生机勃勃、方兴未艾。
总结中苏两国改革的经验教训, 对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对于发展研究, 都是弥足珍贵的。
一中苏两国在改革的起点、环境等诸方面均有所不同, 这些不同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1中苏启动改革的初始阶段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点。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苏联, 是一个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综合国力仅次于美国的超级大国。
而70 年代末期开始改革事业的中国, 仍然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相对闭塞的发展中国家。
在某种意义上说, 中国改革是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二位一体、同时发生; 而苏联改革的主要任务则是后者。
2 . 改革前两国承继的历史、社会和文化遗产有别。
中国的改革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苏联历史序列中已是第三波;距离两国改革的最近的历史: 苏联是勃列日涅夫时代近20 年的“停滞”时期。
中国则是刚刚结束十年动乱的文革之后。
3 . 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在中苏两国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中国而言, 它不仅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的资本积累手段, 也是推动新旧体制易位的现代管理方式。
对苏联来说, 它的意义则更侧重于后者, 侧重于生产集约化的实现。
4 . 民族关系的基本面貌有差异。
中苏两国虽然都是多民族的国家。
但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民族在中国各民族中占有绝对优势。
少数民族进入中国版图的时间较长, 凝聚力较大。
而俄罗斯族在苏联国家中不占有优势。
与中国封建统治者“羁糜”归化的统治手法相比, 帝俄时代对异民族的控制手段更加僵硬, 后者的离心倾向更大。
在国家体制上, 中国是一个单一制的国家。
苏联则是一个保持了联邦制许多特点的事实上的单一制国家。
两国体制改革中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
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比较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摘要: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正确分清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有助于帮助师生梳理这一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能为高考备考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很多学生对此问题混淆不清。
因此,笔者认为,正确理解和区别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异同,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高考的重难点知识,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
下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比较。
一、两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异同相似之处:两国都建立起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并由此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
苏俄方面: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年1月12日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批准了《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宣言》决定:“(一)为实现土地社会化而废除土地私有制,宣布全部土地为全民财产,并根据土地平等使用的原则,把土地无偿地拨给劳动者使用。
一切全国性的森林、矿藏和水流,以及全部耕畜、农具、示范农场和农业企业均宣布为国有财产”“把工厂、矿山、铁路和其他生产资料及运输工具完全收归工农苏维埃共和国所有的最初步骤。
”“把一切银行收归工农国家所有,……”①。
这样苏俄政府便逐渐掌握了国家主要生产资料,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形态,并由此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方面: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从而确立起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
不同之处:两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的进程不同。
苏俄方面: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苏俄政府便掌握了国家主要生产资料。
中国方面:中国政府掌握国家主要生产资料是采取逐步过渡的形式。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政府首先着手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期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在农村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从1953年逐渐开展三大改造,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从而确立起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
中苏工业化进程比较
中苏工业化进程比较中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在上世纪进行了工业化进程,这个过程的历程和结果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1. 相似之处(1)工业化进程的开始中国和苏联的工业化进程都是在经历了战争和内乱后开始的。
对于中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外国资本的撤离和国内经济的恢复,中国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随着国共内战的爆发,中国经济再次遭到重创。
而苏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历了内战、战争共产主义和国家重建的阶段,经济也因此而受到了破坏。
(2)国企的建立中国和苏联都建立了国有企业,通过国家的力量进行自主工业化。
国有企业的建立,为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提高经济的控制能力打下了基础。
(3)对外援助中国和苏联都在工业化进程中得到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和援助。
苏联在自己成功工业化后,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支持东欧国家的经济建设和重建。
中国在七十年代得到了苏联的支持,苏联通过为中国提供技术支持、设备和资金等方式支持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2. 不同之处(1)目标不同中国和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目标有所不同。
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是强调军事工业和大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加强调军事和核武器的发展。
而中国则更加注重轻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发展。
(2)政治环境不同中国和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
苏联拥有一个高度集中的政治体系,这个体系的稳定性使苏联可以长期致力于工业化进程。
而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经历了多次政治文化运动,这些运动都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3)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在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对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工业体系建立在国家的支持下,如果没有国家的指导和支持,企业就很难生存。
而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得企业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环境,从而拥有更好的自主创新能力。
3. 结论总之,中国和苏联在工业化进程中都有着较为成功的经验和教训。
中苏改革比较(1)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专门史王洪波学号:31052025苏联解体原因众说纷纭(引自网络)1“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叛徒,是乱党乱国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2“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3“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对内搞霸权主义的结果。
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过程。
4“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5“经济没搞好说”该观点认为,苏联剧变中首要的决定因素是现存社会主义在同西方经济的竞赛中失败了,特别是在最近的技术革命期间,苏联的中央集权经济不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并驾齐驱。
6“斯大林模式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是由于实行“斯大林模式”的结果,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7“错误路线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即所谓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把国家引上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
8“意识形态说”这种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是苏联演变的思想渊源;“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迎合了国家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反共需要;“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和平演变的政治策略。
9“抛弃说”该说法认为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丧失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10“历史合力说”这一观点认为苏联演变是多种原因交错的结果。
11“人心不足说”这一观点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个瓶颈之时,虽然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是膨胀的野心催生了膨胀的欲望,如果当时坚持那么几年,很可能会出现另一种结果。
中苏改革比较(改革突破口的选择)中国首先选择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做法。
中苏类似事件比较表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开始
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农业集体化运动
20世纪30年代初~1937年,农业集体化运动
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
对党政军干部的迫害、民主法制的严重破坏
1934~1938年底,苏联的大清洗运动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失败
中共八大、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比较成功
马列主义、社会主义
未坚持,最后放弃
始终坚持
中苏(中俄)近现代类似事件比较表
项目
苏联(苏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国
革命道路
大城市武装暴动,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夺取政权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1917年,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之比较----兼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与苏联作为20世纪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将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在上个世纪中后期两个国家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革,最终却是"同途殊归"----苏联走向解体,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却生机勃勃,方兴未艾.比较中苏社会主义改革历程, 分析两者的异同,探寻其中的深层原因,进而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发展的继续推进具有非常意义.(一)苏联改革的历程1、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斯大林病逝,赫鲁晓夫经过斗争取得并巩固了在苏联的领导地位。
为了在国际上加强与美国的竞争,赫鲁晓夫开始调整国内各项政策,对原来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平反冤假错案,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第二,改革党的领导和组织体制。
第三,改革干部制度,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第四,关注农业的改革和发展。
第五,进行了工业和建筑业的管理改革。
赫的改革,适应了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触及了传统体制的弊端,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但总体上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分集中的模式,执政后期,改革矛盾日益突出。
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某些做法简单轻率,注定了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只能是一次不成功的试验。
2、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第一,推行新经济体制,主要内容为恢复部门管理,减少给企业的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杠杆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企业和职工进行物质刺激,以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第二,在农业方面制定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提高的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等。
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良。
加强的集中领导,确立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扩大党内外民主等。
第三,在干部体制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实现干部的知识化和专业化。
勃的改革政策和措施,对促进苏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有一定成效。
但就实质而言,只是对旧体制的修补、完善。
中苏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研究
中苏经济体制改革比较研究摘要: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国和苏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本国经济体制改革,但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本文从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改革的内容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得出经验教训以及为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苏;经济体制;改革一、中苏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比较(一)国际原因: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发展本国的经济实力;同时,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代科技革命的出现,一方面它给人类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加剧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科技以及综合国力的竞争,但另一方面,也给世界各国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在美苏两极格局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需要抓住机遇,迎接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在此背景下,邓小平抓住历史机遇,总结经验教训,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审时度势的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拉开了中国全面改革的序幕;与此同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看到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在以往改革基础上,又进行了一场新的改革,企图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但最终也没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以失败而告终。
(二)国内原因。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一直处于文革十年内乱时期。
文革十年给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得国民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民主法治遭到了严重践踏,文化事业同样也遭到了破坏,使得全国上下的社会秩序处于混乱中,导致人民的温饱得不到解决,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同年12月邓小平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在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在促进苏联经济发展,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展国内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到了发展的后期,苏联模式的弊端显露出来,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甚至阻碍经济发展。
中苏对比
中苏对比:革命道路:俄——十月革命(彼得格勒工人起义,中心城市暴动,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学习苏俄,中心城市暴动,结果失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俄——十月革命胜利后,颁布巩固政权的措施:《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中——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建设道路: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6)—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目的: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任务:重点发展重工业,适应工业化的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成效(积极影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加强,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消极影响: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浪费资源。
教训:①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②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③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④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等;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
启示:一个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应该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中国的一五计划(1953——1957):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成就:工业(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武汉长江大桥:连接长江南北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道“世界屋脊”,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交流)意义:形成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华北和西北工业基地,形成工业体系;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0世纪三个中苏条约形成经过之回顾与比较
20世纪三个中苏条约形成经过之回顾与比较20世纪是中苏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有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交流。
在这期间,中苏之间签署了三个重要的条约,分别是中苏通商航海协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中苏边界条约。
本文将对这三个条约的形成经过进行回顾和比较,并分析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首先,我们回顾中苏通商航海协定的形成经过。
这个协定是在1950年签署的,旨在发展中苏两国的贸易往来和航海合作。
该协定确立了五个主要方面的内容:贸易关系、航运权益、船舶税收、货物检验和运输损失赔偿。
协定对中苏双方的经济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增强了两国人民的福祉,同时也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形成经过。
这个条约是在1950年签署的,标志着中苏两国建立了一个政治军事同盟关系。
这个条约主要约定了双方在解放的事务中互相给予对方援助与支持,并且联合共同抵御对方可能遭遇的威胁。
这个条约的签署加深了中苏两国之间的互信,增强了双方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力度,对维护两国的领土主权和国家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回顾中苏边界条约的形成经过。
这个条约是在1964年签署的,解决了中苏两国长期存在的边界争端问题。
根据条约的规定,中苏两国在中苏边境地区进行了边界划定,并且互相承认对方在划定线以东地区的领土主权。
这个条约的签署消除了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为两国的边境地区带来了和平与稳定。
通过对这三个条约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和差异。
首先,这三个条约都是在中苏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签署的,在促进两国关系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这三个条约都是在双方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达成的,体现了两国间的相互尊重和互惠互利的原则。
另外,在协议签署后,中苏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包括中苏撤侨、边界冲突和军事对抗等。
然而,这三个条约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中苏通商航海协定是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协议,主要聚焦于贸易和航海往来。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之比较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和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构想阶段(1985.4--1987.6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构想阶段(1985.4--1987.6 前) 戈尔巴乔夫改革总体方案实施阶段(1987.6-戈尔巴乔夫改革总体方案实施阶段(1987.6-1988.6)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先行阶段(1988.6-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先行阶段(1988.6-1990.7) 苏共内部政治力量决战阶段(1990.7-苏共内部政治力量决战阶段(1990.7-1991.8.19)和八· 1991.8.19)和八·一九事件
赫鲁晓夫的工业改革 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 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态势: 的增长速度出现下降态势: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单位:年平 单位: 均增长速度%) 均增长速度%) 19511951-55 10.8 11.3 13.1 19561956-60 9.1 9.0 10.4 19611961-65 8.5 6.6 8.6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
—中苏社会主义改革之比较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1、由社会基本矛盾决定 两对矛盾: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两种运动形式革命:1.(质变)一天等于20年 2.改革(量变)20年等于一天 2、由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性决定 恩格斯在1890年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 恩格斯在1890年说,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 3、由社会主义实践中苏联模式带来的弊端初步认识。
2.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1964~ 2.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1964~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 1982年 1982年)
勃列日涅夫的新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赫鲁晓夫的 经济改革的继续和修正、扩大, 经济改革的继续和修正、扩大,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遵循下列原则: 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 遵循下列原则: ①市场由国家计划来调节, 国家计 划无所不包; 划无所不包; ②国家所有制是今后唯一的社会主义 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 所有制形式, 集体所有制应向国家所有制过渡, 不 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 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 能独立发展个体所有制, 限制存在私有制经济; ③ 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 经济方法为辅, 管理方法以行政方法为主, 经济方法为辅,企业自 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 主权限于国家指令性范围内;④生产资料原则上不 是商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比较邓小平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首先是对“苏联模式”而言的,是同斯大林体制比较而言,其“特色”,是对苏联模式而言的“特色”;其“突破”,也是对“苏联模式”而言的“突破”。
一)六大突破:邓小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1982年党的第十二大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相比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全面突破。
这种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是对斯大林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模式论的突破。
2,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吸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思想创造,而对苏联社会主义“超阶段论”的突破。
3,改革开放的方针,是对封闭禁锢、因循教条,不事改革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
4,实事求是,从提高人民生活和民生需要出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对苏联国民经济重工业化和重工业军事化发展模式的突破,也是对苏联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发展战略的突破。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斯大林否定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体制模式层次上对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全面突破。
二)三大原则区别除了上述六大突破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苏联模式相比,还可归纳出三个重大原则区别:首先,在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如何构建新社会的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苏联模式存在重大区别。
其次,在对待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的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苏联模式存在重大区别。
第三,在发展观上是坚持“人本”思想还是坚持“国家至上”(实质是“君本”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还是“唯意志论”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苏联模式存在的又一重大区别。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独特的“中国模式”从上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苏联模式的六大突破、三个重大区别来看,可以得出这样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独特社会主义模式,即“中国模式”。
当然,也区别于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所以我在文章中是这样说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模式”即“中国模式”的正式诞生。
现在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并在谈论“中国模式”,而我们中国学者却反而谈论得比较少,在纪念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我们应当为“中国模式”的诞生鼓而呼,大力宣传并深入研究。
这是在几乎一年前说的;近两三个月我高兴地看到,中国学者在谈“中国模式”的的确多起来了。
有人会对此提出反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四项基本原则”与苏联模式、斯大林体制中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难道不是一样的吗?有的同志就径直这样说,认为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内涵”、“内容”,就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
我认为这样说是不恰当的。
不能用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观念,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四项基本原则”。
我有专文谈到这个问题,在这里不加详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原则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
这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而是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打破封闭僵化和因循教条,坚持不断创新,把我国融入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大潮中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重视民生,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际需要出发,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实行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所有这些,构成对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
打新时期一开始,邓小平就是领导全党从体制模式层次上进行改革的,一步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原则区别,这里着重指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和如何构建新社会的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存在原则区别。
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它所实行的国内政策,“一般来说不是推行加剧阶级斗争的路线,而是相反,实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斗争的政策”,换句话说,就是“巩固整个社会的路线,就是反对分裂社会的路线”,即“拥护国内和平” 的路线。
(《布哈林文选》,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4―295、343页)布哈林在1923年10月阐述的这一重要思想,在当时曾得到俄共(布)党内几乎一致的赞同,这实际上是一条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缓和阶级斗争、维护国内和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路线。
但是在列宁逝世以后,在此后一连串的党内斗争和社会运动中,斯大林采取了完全相反的路线,所以,发生了把大批老布尔什维克统统打成“人民敌人”,把大批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加以镇压的事件,发生了连续不断的清洗、特别是30年代的“大镇压”和战后大规模“清洗” 的事件。
尽管早在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在新经济政策初期,列宁就在《论合作社》中提出了把“工作重心”由大规模的阶级斗争转移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方面,即经济建设上来的问题。
(《列宁全集》,第43卷,中文第2版,第367页)但斯大林当政后,却把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
在我们建国后最初20多年,毛泽东尽管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做出了种种努力,但他并没有完全认清斯大林这条路线的错误,所以,我们党在1957年之后,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党内和社会上采取了一系列激化矛盾和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措施,特别是发生了发动和进行十年“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邓小平吸取了苏联和中国的深刻教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地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这是一次全局性的拨乱反正,使党的工作方针发生了战略性的转变。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所有这一切,都深刻地总结了苏联和我国的历史经验教训,是对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一个巨大突破。
其次,在对待商品市场和资本主义的问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存在原则区别。
按照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或者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半东方国家,应当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进一步推进生产力的发展。
事实上,列宁早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就运用商品货币和市场的杠杆,用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其实就提出了商品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
同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作为整个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相当阶段的产物。
对这一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一概否定的,而是主张加以扬弃并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甚至视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基础。
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斯大林发动“向资本主义全面进攻”,取消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随而也取消商品市场,不加分析地全面批判资本主义,完全把苏联经济纳上了产品交换和计划经济的轨道。
斯大林采取的是极为僵硬的产品交换和计划经济体制,他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而将商品、市场视为资本主义的“胎记”。
这固然有一定的思想理论渊源,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俄罗斯民族有着强烈的反商品、反市场关系传统,这种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被俄国民粹主义所继承。
斯大林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僵化的教条的理解,一方面又继承了俄罗斯民族的、后来又为俄国民粹主义所强化了的反商品、反资本主义传统,这就形成了斯大林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经济的极为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在列宁逝世后苏联数十年的理论和实践中,特别在斯大林晚年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集中反映了出来。
斯大林只承认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有限作用,只承认物质利益和价值关系对劳动者积极性的有限影响,严格限制它们在经济政策中的作用。
因此他反对利用商品货币杠杆,坚持认为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具调节作用,尤其不能扩大到生产资料范围。
斯大林的这一思想和以此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一直贯穿于从30年代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
正是这种僵硬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其发展潜力丧失殆尽后,使苏联经济一直处于低迷停滞状态而难于实现转型。
邓小平高瞻远瞩,正确地处理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辩证关系。
他把市场和计划看作一种方法和手段。
资本主义既能利用“计划”,社会主义也同样可以利用市场。
正是从这一创新理论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这样,就找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力,既适应于中国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也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便于吸收世界文明的最新成果,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无疑是对斯大林否定市场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重大突破。
第三,在发展观上是坚持“民本”思想还是坚持“国家至上”(实质是“君本”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还是“唯意志论” 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存在的另一原则区别。
在人民政权下,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对立的。
民富则国本固,民穷则国本弱;国强而民气旺,国弱则民心丧。
但是,对于持国家至上观念者来说,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无疑也是矛盾的:多用之于国,则少用之于民;多取之于民,则少取之于国。
俄国从莫斯科公国时代起就有强国主义传统。
彼得大帝更是以建立强大国家为目标,以国家主义为指导进行改革的。
现在西方和俄罗斯学术界叫普遍持有一种观点,认为斯大林推行的现代化,“继承了从彼得一世改革开始的、专制主义的现代化事业”,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关系”。
(《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史中反映的俄罗斯》,见(俄)《祖国史》杂志2007年第4期,第150页)实际上,从彼得时代起,俄国就有极端重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传统;而对民生是比较忽视的。
斯大林继承了这一传统,领导苏联走的是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在特定时期内,应该说这对苏联是必要的。
但苏联对这样的发展道路并未适时进行调整,而是将其固定化、模式化和长期化;不仅如此,问题还在于,苏联的重工业化达到了某种畸形,实际上带有一种浓重的重工业军事化的特征。
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切围绕重工业,重工业又以军事工业为中心。
为了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投资,长期向农民征收“贡赋”,挖苦了农民;积累和消费比例严重失调,城市居民和工人的工资和生活长期保持在一种低水平上。
为了发展重工业,严重忽视了对人民对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需要。
在苏联1932―1933年严重饥荒时期,民众缺粮,饥饿待毙,斯大林甚至在此时仍出口粮食,换取工业设备。
50年代,苏联人造地球卫星上了天,人民生活必需品还匮乏得可怜,往往要为几条肥皂和毛巾操心费神。
80年代,彩电和录音机已经风靡世界,苏联对这类民用品的生产还处在相当低的水平上,无论从质量和数量都严重不敷民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