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心电图适应症和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心电图室

合集下载

心电图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心电图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心电图各种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心电图检查项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是非常重要的。

常规心电图适用于多种情况,如胸痛、心律不齐、黑矇、晕厥等。

此外,了解药物和电解质异常对心脏的影响也是必要的。

动态心电图则适用于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的患者。

根据XXX和XXX制定的指南,动态心电图技术的有用性和有效性按照不同分类表示。

在特定的临床情况下,动态心电图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措施。

适应症包括发生无法解释的晕厥、心悸和气短等症状的患者。

禁忌症则没有。

1)Ⅱa类适应证:无。

2)Ⅱb类适应证①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和范围。

②评估冠心病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

3.Ⅲ类适应证:无。

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没有出现心律失常的其他证据。

对于没有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心律失常评估来评估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的风险。

适应证包括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等。

对于没有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可以进行心率变异评估来评估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的风险。

适应证包括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等。

对于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评估适应证,可以评估个体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

适应证包括高危患者中检测抗心律失常治疗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评价心房颤动心室率控制等。

对于评估起搏器和ICD功能的适应证,可以通过评价频繁发生的心悸、晕厥或先兆晕厥等症状来评估设备的功能,评估可疑的部件失灵或功能障碍等。

对于监测心肌缺血的适应证,可以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程度和范围,评估冠心病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等。

IIa类适应证为怀疑变异型心绞痛患者。

IIb类适应证包括评估无法运动的胸痛患者、无法运动的血管外科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以及已知冠心病和不典型胸痛综合征患者。

III类适应证包括能运动的胸痛患者进行初次评估和无症状患者进行常规筛查。

儿科患者的I类适应证包括发生晕厥、先兆晕厥或头晕的已知以及疾病患者,以前证实为心律失常或为起搏器依赖者,评估肥厚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评估可能的或已证实的长QT 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遗留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发生心悸者,评估快速身体发育期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未置入起搏器的、无症状的先天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

急诊科常见心电图识别

急诊科常见心电图识别

急诊科中常见心电图异常的处理原则
快速识别:准 确识别心电图 异常判断病情
严重程度
紧急处理:根 据病情严重程 度采取相应的 紧急处理措施
及时通知:及 时通知相关科 室进行多学科
协作
持续监测:对 患者进行持续 监测观察病情
变化
制定方案:根 据病情变化制 定相应的治疗
方案
患者教育:对 患者进行健康 教育提高其自
心律失常等
异常心电图的 特点:ST段抬 高、ST段压低、 QRS波群异常、
T波异常等
异常心电图的 诊断:根据心 电图的特点和 临床症状进行
诊断
异常心电图的治 疗:根据诊断结 果进行相应的治 疗如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手术
治疗等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识别与诊断
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ST段抬 高超过0.1mV持续时间超过20 分钟
心肌梗死的治疗:溶栓、抗 凝、抗血小板聚集等
心肌梗死心电图的特征:ST 段抬高T波倒置
心肌梗死的预后:早期诊断和 治疗可以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心律失常心电图的识别与诊断
添加标题
心律失常类型:包括 窦性心律失常、房性 心律失常、室性心律
失常等
添加标题
心电图特征:不同心律 失常类型的心电图特征 不同如窦性心律失常表 现为P波消失房性心律 失常表现为P波异常室 性心律失常表现为QRS
我管理能力
心电图在急救中的指导作用
快速诊断:心电图可以快速诊断出心脏疾病为急救提供依据 指导治疗:心电图可以指导急救人员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电复律等 评估病情:心电图可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为急救提供参考 监测病情:心电图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急救提供实时信息
心电图在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

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动态心电图(Holter)是一种连续记录心电活动的检查方法,能够对心脏的电活动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是临床医生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依据,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对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

1. 室性早搏(PVC),在24小时内出现≥100次,或连续出现≥3次。

2. 房性早搏(PAC),在24小时内出现≥30次,或连续出现≥3次。

3. 心房颤动(AF),持续时间≥30秒,或频繁发作。

4. 心室颤动(VF),出现一次即可诊断。

5. 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心率>100次/分,持续时间≥30秒。

二、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

1. ST段改变,水平或向下型压低≥0.1mV,持续时间≥0.08秒。

2. T波改变,对称性倒置,持续时间≥0.16秒。

3. 心肌梗死,出现异常Q波。

三、其他心电图异常的诊断标准。

1. 心室肥大,QRS波宽度≥0.12秒。

2. 心室传导阻滞,QRS波宽度≥0.12秒,伴有束支传导阻滞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3. QT间期延长,男性≥0.45秒,女性≥0.46秒。

4. 心脏起搏器功能,检测心脏起搏器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是临床医生判断心脏疾病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因此,在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时,临床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生在进行动态心电图诊断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分析和判断,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4 8 8 6 -
Mo d D i a g n T r e a t 现代诊 断与治疗
2 0 1 5 N o v 2 6 ( 2 1
表2 7 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 症多因素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
息 或宫内窘迫 常ຫໍສະໝຸດ 致胎儿缺 氧现象发生 , 由此 , 对 尿苷二磷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6 — 1 8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 临床心脏病诊断 中的应用价值对 比
曹洪浩f 玉溪市 人民医院, 云 南 玉溪 6 5 3 1 0 0 )
摘要 : 选取我 院符合标准的心脏病 患者 7 8 例。 均实施 心电图检查 ,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心电图资料。结果本次研究中 , 动态心 电图检查监测患者窦性心动过速 、 窦性 心动过缓 、 室性心动过速 、 阵发性 房速 、 阵发 性心房纤颤 、 室上性期前
况, 其诊断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导致临床诊断率低 近些
年, 随着 医疗技术的进步发展 , 动 态 心 电 图检 查 逐 渐 广 泛 应
查 的不足之处 。 故本次研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 电图在临床 心脏病诊断 中的应用价值 。报道如下 。
1 资 料 和 方 法 1 . 1 一般资料 选取 我院 2 0 1 3年 3月 ~ 2 0 1 4年 1 0月 收 治
高机 率增加 : 胎膜早破后 . 细菌与毒 素会 产生有毒 物质而对
『 4 ] 杨
琳, 牟飞飞, 都美玲 . 新生儿高胆红 素血症相关影响 因素分析
红细胞产 生破坏作 用 . 成 为胆红素增 加的来源 , 且 能够降低 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的活性与肝脏对胆红素 的代谢 能力 、 摄取量 . 促使 血液 中的未 结合胆红 素水平异常 升高等 ; 颅脑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摘要】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动态心电图能够记录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电活动,更全面、真实地反映患者的心电情况;而常规心电图则是通过短暂的记录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心电图的应用情况,可以发现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心律失常方面更加敏感和准确,尤其是对于冠心病患者。

在临床应用中,动态心电图已经成为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之一。

综合比较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可以发现动态心电图更加具有临床参考意义和诊断重要性,为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对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价值,临床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所引起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患者常常伴随着心律失常,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颤等。

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进行准确、及时的诊断非常重要。

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诊断工具,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波形来判断心律是否正常。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是两种常用的心电图检查方法,它们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动态心电图能够连续记录患者的24小时心电活动,可以检测到患者平时容易漏掉的心电图异常,对于隐匿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心电图则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心电图检查方法,可以快速评估患者的心律情况。

本文旨在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差异,比较两者在心律失常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上的表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有效的诊断工具。

急诊心电图及处理措施

急诊心电图及处理措施

急诊心电图及处理措施引言急诊心电图(ECG)是一种常用的诊断工具,用于检测心脏功能异常和心血管疾病等。

对于急性心脏事件的处理,急诊心电图在决策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急诊心电图的意义和常见异常,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急诊心电图的意义急诊心电图是用于评估患者心脏状况的一种非侵入性方法。

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医生可以获得患者心脏功能和心肌缺血的信息。

在急性心脏事件的处理中,急诊心电图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从而指导临床决策和治疗。

二、急诊心电图常见异常及处理1.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氧供需失衡的状态。

常见的急性心肌缺血表现为ST段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等。

处理措施:•药物治疗:患者应接受抗血小板聚集剂、抗凝剂等药物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并保护心肌。

•心血管介入治疗:对于严重的心肌缺血,可以采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或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来解决心肌缺血问题。

2.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堵塞导致心肌的缺血和坏死。

心肌梗死的ECG表现主要为ST段抬高和Q波增宽。

处理措施:•紧急康复治疗:患者应尽快接受血栓溶解治疗或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坏死。

•后续治疗:患者应接受相关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以预防再发心肌梗死和改善心脏功能。

3.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等。

ECG可以揭示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处理措施:•药物治疗:根据心律失常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心脏电生理治疗: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电生理治疗(如心脏起搏器植入)来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4. 其他异常除了上述常见异常外,ECG还可以检测到其他心脏问题,如心室肥厚、心室扩张等。

对于这些异常,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动态心电图检查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36-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 不应做的检查
X线
肌电图
CT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磁共振
36-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 不应使用的电子设备
微波炉
电磁炉
手机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收音机
36-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 乘坐交通工具远离发动机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36-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二、适应症
参考 1、1998年中国《动态心电图工作指南》 2、199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制 定的《动态心电图指南》 3、2001年ACC / AHA/美国内科医师学会-美国内科学会工作 组制定和发表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临床能力声明》
③患者出现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已鉴别
出其原因并非心律失常,但治疗这种病因后症状仍持续 存在者。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36-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Ⅲ类: ①患者有晕厥、先兆晕厥、头晕或心悸等症状,通过
病史、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其它检查)已经确
定病因。 ②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无心律失常发生的其他证据。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科
36-
全国首届动态运动远程心电图研讨会
1.心律失常
(1)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
Ⅰ类:
①发生无法解释的晕厥、先兆晕厥或原因不明头晕的患者。 ②反复发生无法解释心悸的患者。 Ⅱb类:
①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气短、胸痛或乏力的患者。 ②疑一过性房颤或房扑时发生神经系统事件的患者。

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适用范围及流程.

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适用范围及流程.

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适用范围及流程一、引言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病变。

本文将介绍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的适用范围和常见的操作流程,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检查方法。

二、适用范围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适用于以下情况: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冠心病病变的评估和监测。

2.心律失常:对心率过缓、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进行评估和诊断。

3.急性心力衰竭:对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评估和监测。

4.药物毒性导致的心电图改变:如洋地黄中毒、胺碘酮等药物使用后引起的心电图异常。

5.感染性心肌炎:对感染性心肌炎患者心电图进行评估和监测。

三、操作流程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流程如下:1.准备工作:–确定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

–动作准备:确保患者处于平卧位,安抚患者情绪。

–设备准备:确保心电图机正常工作,连接好电极。

–解释目的:向患者或家属解释心电图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安装电极:–准备电极:准备好粘贴在患者身体上的电极,通常包括四肢和胸部电极。

–清洁皮肤:用清洁纱布或酒精擦拭电极贴附的部位,保证皮肤清洁。

–安装电极:将电极粘贴在预定位置,确保电极与皮肤密贴,并检查电极连接是否牢固。

3.开始记录心电图:–启动心电图机:按照设备说明启动心电图机并选择合适的记录模式。

–点击记录按钮:在录制心电图之前,点击记录按钮开始记录心电图。

–保持静止和安静:在记录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静止和安静,避免肢体运动和说话干扰记录结果。

4.检查记录结果:–停止记录:根据需要,点击停止按钮结束心电图记录。

–检查记录结果:根据心电图打印或显示结果,医务人员可以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可能的心脏病变。

–记录和保存:根据机器的设定,将记录结果保存在电子文件或纸质文件中。

5.分析与诊断:–心律分析:对记录结果进行心律分析,包括心率、P 波、QRS波等指标的评估。

《急诊室常见心电图诊断》

《急诊室常见心电图诊断》
急诊室常见心电图诊断
心电图是急诊室中常用的诊断工具之一,可以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的心脏 健康情况。本演示将介绍常见心电图诊断细节,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心电图技术。
1. 心绞痛的心电图特征及诊断 方法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心电图特征包括动态ST段与T波改变、ST段 抬高或压低等。通过分析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进行心绞痛的诊断和鉴 别。
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的改变可以提供心室肥大的线索,结合其他 临床信息,有助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心室肥大引起 的疾病。
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时,心电图上显示心率明显加快,可 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5.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及其异常类型
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电图表现,特点包括适当的心 率和P-QRS-T的正常变化。
窦性过缓
窦性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异常窦性心律,表现为心率 过慢,需要进一步评估患者的病情。
窦性过速
窦性过速是一种Βιβλιοθήκη 性心律异常,表现为心率过快, 可能与生理或病理因素相关。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宽大畸形
的QRS波群,常伴有规律或不规律的心动
过速,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
3
室速
行考虑。
室速的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宽大畸形,
频率较快,常需要紧急处理和治疗。
8. 心室肥大与心电图的关系及其临床诊断价 值
心室肥大
心室肥大是一种心脏结构的异常,心电图上展现为 QRS波群增宽和ST-T波改变,对心室肥大的诊断和管 理非常重要。
3. 心包炎的心电图变化及其在诊断及鉴 别诊断中的作用
1
PR段抬高
心包炎时,心电图上出现PR段抬高,这一特征对心包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急诊科急症病人的心电图分析与处理

急诊科急症病人的心电图分析与处理
或坏死。
严重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心房 颤动等,表现为心脏节
律明显异常。
电解质紊乱
如高钾血症导致的心律 失常、低钾血症引起的
U波等。
急性心包炎
可能出现ST段抬高、PR 段压低等,反映心包炎
症。
心电图检查方法与注意事项
检查方法
病人平卧,连接心电图机导联,记录 12导联心电图。对于疑似急性冠脉 综合征的病人,还需加做后壁导联和 右侧导联。
急诊科急症病人的心 电图分析与处理
REPORTING
• 急症病人心电图概述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心电图分析 •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分析 • 急性心力衰竭的心电图分析 • 急诊科急症病人心电图处理流程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急症病人心电图概述
REPORTING
急症病人心电图的重要性
01
02
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病人病情和心电图表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 或手术治疗等。同时,对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和预后判断。
后续观察与随访管理
后续观察
对治疗后的病人进行密切观察,监测 生命体征和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并 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病情恶化。
随访管理
对出院病人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 变化和治疗效果。根据随访结果调整 治疗方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同时 ,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促进康复。
右心室肥大
心电图表现为V1导联R波增高,RV1+SV5>1.05mV(男性)或 >0.7mV(女性)。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群时限≥0.12秒,V1或V2导联呈rsR’型或M型。
右心房扩大
P波高尖,电压≥0.25mV,在II、III、aVF导联最为突出。

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适用范围及流程

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适用范围及流程

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适用范围及流程
凡能行走的患者均应在陪护中心工作人员的陪护下到本室做检查。

因病行走不便、急危重症抢救病人需由主管医生根据病情开申请单,并注明急诊、床边字样。

因病行走不便需床边检查的申请单由护工送到病房心电图室,统一安排时间到患者床边检查,自收到申请单起时间24小时内完成检查。

符合下列急诊条件的由主管医生和本室工作人员联系,按接诊的先后顺序检查。

急诊做到随叫随做。

(一)急诊心电图检查的适用范围:
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包炎,急性肺水肿及不能离开病室的危
重抢救病人。

2.急性心肌损害(非一般传染病所引起的)。

3.心律紊乱且心率超过150次/分或少于45次/分者,疑传导阻滞及洋地黄
等药物毒性反应,电解质平衡失调者。

严重心律紊乱须急查明性质的(少数期前收缩,特别是原心电图已查明性质的不属急诊范围)。

(二) 急诊心电图流程:
1.需做急诊心电图时,先拨打住院心电图室电话或心电图室值班手机,值
班人员接到电话或手机呼叫后,应及时与呼叫科室联系,并前往检查。

(接呼叫后如在参加抢救病人,应及时告知呼叫科室)
2.出诊时应统筹安排好时间,原则上急诊优先。

3.值班者应具有高度责任心,急诊做到随叫随到。

外出急诊时应随身携带
值班手机。

当收到呼叫时,应及时与呼叫单位联系,并告知去向。

4.急诊病人应及时发出报告,对疑难心电图可先发一简明报告,第二天讨
论后再发正式报告。

心电图检查适应症

心电图检查适应症

1.对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具有肯定的价值。

2.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能确定有无心肌梗死,而且还可确定梗死的病期、部位、范围以及演变过程。

3.对房室肥大、心肌炎、心肌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心肌炎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4.能够帮助了解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奎尼丁等)和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作用。

5.心电图作为一种电信息的时间标志,常和心音图、超声心动图阻抗心流图等心功能测定以及其他心脏电生理研究同步描记,以利于确定时间。

6.心电监护以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用药观察、航天、体育等的心电监测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

1.了解呼吸功能的基本状态,明确肺功能障碍的程度和类型。

2.观察肺功能损害的可复性。

通过支气管激发和舒张试验等确定支气管哮喘之诊断。

3.判断疾病的预后,进行劳动鉴定或胸、腹部手术前准备。

4.判断药物治疗效果。

5.识别非器质性呼吸困难,如神经官能症引起者。

6.区别心源性和肺源性病变。

7.区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8.劳动条件及污染检测。

9.高空、潜水等呼吸生理研究。

肺功能检查禁忌症
1.高热、耗氧量大的病人。

2.巨咳病人。

3.2周内有咯血者暂缓检查。

4.严重缺氧,有发绀者。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意义动态心电图(Holter心电图)是一种无创、连续记录患者心电活动的监测技术。

与传统的静态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心电活动的变化,不仅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分析和诊断心脏疾病,还可以提供心脏健康的重要参考信息。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诊断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在识别不规则或异常的心律失常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记录时间较长,可以捕捉到平时常规心电图所无法检测到的病理性心律失常。

例如,它可以检测到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从而为医生正确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2. 评估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可以评估患者冠心病的程度和稳定性。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动态心电图可以检测到由冠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情况。

通过记录患者在正常活动或运动时的心电图变化,医生可以了解冠脉狭窄的情况以及心肌氧供需平衡是否受到破坏。

3. 监测心脏药物治疗效果:对于那些接受心脏药物治疗的患者,动态心电图可以监测其治疗效果。

通过分析心电图变化,医生可以判断药物是否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心律失常,并进行调整。

此外,动态心电图还可以监测药物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如心率、心肌收缩力等指标,有助于指导药物治疗的个体化调整。

4. 评估心脏负荷情况:动态心电图不仅可以记录心电图波形,还可以记录患者的体位变化、活动强度和情绪变化等,从而全面评估心脏的负荷情况。

例如,通过观察心电图在日常活动中的变化,可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运动时心电图异常、夜间心电图变化等,为医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5. 监测并发症:在一些心脏疾病或手术治疗后,动态心电图可以用作监测患者并发症的方法。

例如,在冠脉搭桥手术后,动态心电图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监测术后心律失常的情况。

同时,在某些慢性心脏病患者中,动态心电图可以监测心肌缺血程度,并及早发现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是一种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的检查技术。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意义与适应证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意义与适应证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意义与适应证 一,心律失常 1.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 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3.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全.对快一慢综合征,通过DCG观测,协助选择抗心律失常药,调整剂量或考虑其它治疗方法,为安装起搏器及类型选择提供客观依据.4. 协助判断不同类型异位节律或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通过DCG监测其发生频度与严重程度,和生活或活动的相应关系,确定治疗方针. 5.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DCG是研究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可靠的临床指标. 二,发现猝死的潜在危险因素 心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室速或室颤,发生前常有心电活动不稳的室性心律失常,它仅能依靠DCG才易发现其发生规律.对有可能发生猝死的二尖瓣脱垂,肥厚性或扩张性心肌病,Q-T延长综合征患者,DCG 可及时并比较全面地发现猝死危险因素,有助于及时采取有力治疗措施. 三,协助判断间歇出现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眩晕,黑朦或晕厥是否心源性. 四,对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 DCG连续监测12导联的ECG,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还可进行定位诊断,尤其症状不典型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无症状心肌缺血具有无可代替的临床价值.ST-T改变与时间同步的活动相关分析,有助于判断其心肌缺血的类型和选择药物.此外,还能检出心肌缺血时伴随的心律失常类型及频率,以及预测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性,便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 五, 检测人功心脏起搏器的功能 DCG可监测患者在活动或休息时的起搏心电图变化,了解起搏器的脉冲发放与感知功能,以及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介绍: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又称Holter监测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正常值: 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短暂仅数十次心动周期的波形而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可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临床意义: 1.心肌缺血的诊断 2.评价可能与心脏有关的各种症状 3.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评价 4.起搏器功能的评价 5.心肌梗塞病人的随访 6.心律正常的诊断心电图的应用范围心电图是检查心脏情况的一个重要方法,其应用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与鉴别各种心律失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秒的窦性停搏。
二、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治中的 价值
• 动态心电图(DCG)是1957年由美国物理学博 士Holter发明。 •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临床,提高了对异常心电图
的检出率和对伪差的分辨率,在多方面显示出
全面、准确、可靠的特性。
1.与心律失常有关的症状评价
• 动态心电图作为无创性长程心电监测,最重要 且应用最广泛的情况之一。
3) 风湿性心脏病病: • 常见的心律失常为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合并心 室长间歇,因长间歇多发生于夜间睡眠时,故
可无症状;
• 病窦综合征;
4) 预激综合征:尤其是有室性心动过速发作。
3.在Q-T间期延长综合征
• (LQTs)中的应用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大约70%
死于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可以长时程监测Q-T期
• 在DCG上的表现是阵发性的窦性节律变化为变 长→更长→最长→突然缩短; • 反复出现窦性过缓及过速; • 在窦性过缓加重时可见传导阻滞、停搏、逸搏 及早搏、短阵心动过速,当体位由仰卧位变为 侧卧位时心律火常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 用DCG采用HRV分析是一种用来筛选临床上可疑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的准确、廉价的方法。
• 确定患者的心悸、眩晕、气短、晕厥等症状是 否与心律失常有关。 • 与常规心电图相比提高了对异常心律失常的检 出率和对伪差的分辨率。 • 在多方而显示其全而、准确、可靠的特性,为 临床分析病情、确定诊断、判断疗效提供重要 的客观依据。
2.评价有或无心律失常患者的危险性
1)无症状患者: • 短暂的心脏停搏,可以不引起明显的症状;冠 心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
• DCG可对临床各型心律失常做出准确的定性和定量 分析。
• 确定有无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类型;发作频率。
• 确定心律失常起始时间与日常生活和自觉症状之 间的关系。
• 了解不同心脏病心律失常发作的规律,及早诊断 治疗疾病,评定心脏病患者危险程度、预后判断。
• 评价心律失常治疗的药效。
2.评价有或无心律失常患者的危险性
2)心肌病: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现的室性心动过速,不论 是否伴有症状,都具有较高的猝死危险性; • 通过DCG检测可以大大提高心肌病患者心律失 常检出率,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频度和严重 性,预侧阿斯综合征及猝死; • 扩张型心肌病是DCG监测的重要指征。
2.评价有或无心律失常患者的危险性
谢谢!
由于机体缺气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医学上
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4.筛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 此类患者由于反复发生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
症,导致精神神经、心肺脑血管、内分泌、血
液等多系统、多器官功能障碍,常并发高血压、
脑血管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
心衰等,乃至心源性碎死;
4.筛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7.结语
• DCG是心电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己成心血管疾病诊 断领域中实用、无创、安全、准确、重复性强的重要检 测技术。 • 而动态心电图在24h内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 号。(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态短暂仅数十次心动周期 的波形。) • 可提高对非持续性异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尤其是对一 过性心律火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 • 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并且可将病人的活动与 症状在时间上相对应,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 了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5)致命性心律失常:
• 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 室性心动过速;
• 多源性型室性早搏,RonT型室早搏; • 频发室性早搏伴Q-T间期延长; • 预激综合征伴快速心房颤动; • 心室率>180次/分的心动过速; • 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三度房室
传导阻滞;
• 心室率<45次/分的心动过缓;
一、急诊心电图适应症 二、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治中的价值
一、急诊心电图适应症
1、急诊科心电图是临床医生诊治患者时常用的 诊断工具,能够对常见的绝大多数危害患者的
疾病过程提供诊断和预后的信息。
2、危急心电图: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不适宜进行运动平板试验);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6.评价起搏功能
• DCG应作为起搏器患者常规的随访手段之一。 • DCG信息量大,高频率采样的DCG起搏信号清晰、 误差小,心律失常定位准确。 • 能准确发现有或无症状的间歇性起搏和感知功能 障碍、术后合并心律失常、同时判断起搏故障与 症状的关系。 • 对排除起搏器起搏或感知异常、调整起搏参数、 优化起搏功能提供重要依据,使患者得到及时正 确的处理,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并可对每搏、1 h、24h QTd和校正QTd进行测量和
统计分析; • Slivia等通过12导联Holter记录发现LQ Ts病人中 复极的复杂性显著增高,其24h诊断LQTs的敏感性
为88.6%,阴性预测值为91%,当与QTc间期结合时,
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均可达100%;
3.在Q-T间期延长综合征
• 但作为一种无创性指标,只是间接、粗略地反 映心室复极离散情况,它代表除极和复极总时 间,其差异井不能完全代表复极离散; • 而T波方向、振幅及时间的变化能更好反映心 室复极。
4.筛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 睡眠中10s以上的呼吸暂停频繁发生,如频率 超过5次/h,或夜间7h睡眠中出现30次以上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