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前后》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说课稿4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说课稿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说课稿4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一课时前后。
在小学阶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空间观念的数学知识。
这个单元选取的内容都是学生身边的、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体验。
教学时主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体验,结合对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已有的简单生活经验,认识前后。
因此,在教学中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素材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
2、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能力目标: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索精神,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前后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前后。
教学难点: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让学生在玩中感知的知识是最深刻、最牢固的。
我本着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与直观教学原则,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运用多媒体介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森林运动会这一场景,仿佛身临其境,便于学生充分地感知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同时,《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因而,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观察、描述、想象、合作交流中体验前后的含义,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探索的乐趣。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说课稿三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说课稿三篇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说课稿三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说课稿三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说课稿三篇1一、说教材本课《前后》教学是《位置与顺序》单元教学里的第一个内容,后续学习还有《上下》,《左右》。
这个单元选取的内容都是学生身边的、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生活体验。
教学时主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体验,结合对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已有的简单生活经验,认识前后。
因此,在教学中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素材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
为了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间的前后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学生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空间观念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活动和数学游戏喜闻乐见,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观察、提问、想像、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得新知,加深对“前后”方位的理解,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通过观察等活动,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能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前后”位置关系,正确描述“前后”。
教学难点: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与学生谈话,不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两个小动物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学习我为学生创设了“森林运动会,虎王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赛跑比赛,说说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然后说说现在的比赛情况,再让学生和同桌说说这五个小动物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与此同时把这两句话板书在黑板上,要求学生用上这两个句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二《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前后》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二《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前后》一. 教材分析《位置》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等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感知和描述能力。
本课时《上下前后》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上下前后四个方向,从而形成对空间概念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他们对空间概念有一定的感知,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识。
通过观察和操作,他们能够直观地理解上下前后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进行描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生能够培养对空间概念的感知和描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概念,并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进行描述。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空间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和语言描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卡片等教具,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的环境,引导学生关注教室里的物体位置,激发学生对位置概念的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物体的位置,引出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概念。
3.实例讲解:教师通过实际例子,讲解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概念,并让学生模仿和描述。
4.操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卡片标出物体在不同方向的位置,并互相描述。
5.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找出隐藏的物体,运用上下前后的概念进行描述。
6.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概念,以及对应的例子。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前后的认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前后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前后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体会和理解“前”、“后”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辨别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前后的相对性,为后续学习左右、上下等位置概念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位置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清晰。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前后位置的经验,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起前后位置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前”、“后”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辨别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前”、“后”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辨别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前后的相对性,能够运用“前”、“后”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前后的概念。
2.直观教学法:利用直观的教具和图片,帮助学生建立起前后位置的概念。
3.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前后的概念。
4.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发学生对前后位置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让学生观察教具和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前后的特征和规律。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前后》说课稿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前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位置》第一课时《上下、前后》的内容主要包括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掌握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
这一课时是学生对位置概念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其他位置概念和图形运动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位置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位置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成熟。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直观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位置概念。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位置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各不相同。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理解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并能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和合作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能够运用位置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游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理解和掌握位置概念。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和游戏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位置关系,激发学生对位置概念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进行展示和讲解。
3.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移动物品和观察,体验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位置关系,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上下和前后的位置关系,并进行归纳和强调。
一年级数学上《前后》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前后》说课稿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认识前后、左右与上下,这些内容是空间图形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知识。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教材通过“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情境,让学生研究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是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能力目标是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情感目标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索精神,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是认识物体的前后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描述。
教学难点是体验前后的相对性。
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运用多媒体介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森林运动会”这一场景,便于学生充分地感知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同时,我注重学生的研究过程,让他们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研究方式,在观察、描述、想象、合作交流中体验前后的含义,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探索的乐趣。
教学流程包括故事引入、创设情境、松弛有度、拓展迁移、内化升华和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通过故事引入,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情境中去体验、探究、互动和发展。
在课中休息环节,让学生放松一下,缓解研究压力。
在拓展迁移环节,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在回顾总结环节,让学生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评价自己的研究效果。
总之,本节课旨在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物体的前后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研究方式,让学生体验前后的相对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探索的乐趣。
在第二个教学层次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来更深入地认识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
a、让学生在教室里找到一个物品,然后站在它的前面,再找到另一个物品,站在它的后面。
让学生感受一下自己站在前面和后面的不同感觉。
《前后》(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前后》(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前后”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并运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通过学习“前后”,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前后”的概念及运用。
2. 有关“前后”的实物识别和描述。
3. “前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前后”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并运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实物、学习用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有关“前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前后”的概念,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物识别和描述,巩固所学知识。
4. 练习巩固: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前后”的概念及运用。
2. 有关“前后”的实物识别和描述。
3. “前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用“前后”描述它们的位置,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画一幅画,用“前后”来表示画面中物体的位置。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2. 学生对“前后”概念的理解程度如何,能否正确运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4. 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如何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前后”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实践操作和练习巩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小学《前后》数学教案
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课程标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需要掌握与之相关的数学技能和数学方法。
前后数学在小学数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学习加减法时,对于掌握这项技能会有很大帮助。
下面介绍一个小学《前后》数学教案,这个教案是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制定的,旨在指导学生们掌握前后数学和简单的加减法。
一、教案背景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开始接触数学的阶段,对于孩子们来说,数字是一个新概念,他们需要逐渐学习如何识别数字、掌握数字的大小、学习加减法等。
教师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年龄和学科规范编写教案,来指导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
二、教案重点教案的重点在于教导学生们掌握前后数学。
一年级的学生需要通过数学游戏和活动来学习前后数学。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条线,并在上面标上从 1 开始的数字,例如 1、2、3 等。
然后教师可以找一个学生,在数字 2 的位置上拿红色的标签。
教室里还有两个空位,这个学生现在需要确定红色标签之前的数字和红色标签之后的数字。
类似这种游戏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如何确定数字的前面和后面。
三、教案内容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给孩子们一个数字,让他们确定该数字的前面和后面的数字。
例如,给孩子们数字8,让他们确定数字 7 和数字 9。
任务二:教师可以画出一些数字(从 1 到 10)。
然后让学生从数字 3 开始往后数数,然后返回到 3。
让学生感受数字的前后变化。
任务三:让学生们玩一个游戏。
教师可以在地面上画个圆圈,然后把一些数字分别放在圆圈的不同位置。
然后让学生们在圆圈里走来走去,尽可能多地读出数字,并确定这些数字的前后位置。
四、教案目标完成这个教案之后,学生们应该能够达到以下两个目标:1.掌握前后数学的概念,并在经过一些训练后,能够轻松地确定数字的前后位置。
2.学生们应该能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并在掌握前后数学的帮助下,提高加减法的速度和准确性。
小学《前后》数学教案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教案,在教学时间内,教师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等进行相应调整,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前后数学的相关技能和知识,为他们以后更深入地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说课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说课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说课第【1】篇〗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前后》教学设计【说教学内容】教材P9及练习二第1、2、3题【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2.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方位感。
【教具准备】教材第9页例题的挂图。
【说教学过程】一、新授1.出示教科书P9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1)图上有什么?(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
指出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
并让学生思考:①卡车在轮船的()面。
②轮船在火车的()面。
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
(3)完成书本第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自由操作,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得区分上下方位关系。
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位,出示教科书P11第1题的图,请学生观察:(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并回答:①小兵在小玉的()面,小玉在小兵的()面。
②小东的前面是(),小云在小华的()面。
学生讨论并重点叙述小玉的位置关系(教师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
(3)完成练习二第2题。
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
二、巩固练习1.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
2.完成教科书P11第三题。
看图想一想,填一填。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说课第【2】篇〗说教学目标: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前后方向;2. 能够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前后的概念,能够辨别生活中的前后方向;2. 培养学生运用前后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提高空间观念;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认识前后方向,运用前后描述物体位置;2. 教学难点:理解前后的相对性,能够灵活运用前后描述物体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磁性教具;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如教室、操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场景中的前后关系。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前后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前后的相对性;(2)通过磁性教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前后方向;(3)讲解如何用前后描述物体位置。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前后方向的认识和运用。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用前后描述物体位置。
6. 课堂小结(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印象。
六、板书设计1. 《前后》2. 内容:前后的概念前后的相对性运用前后描述物体位置3. 示例:教室前面是黑板,后面是窗户。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纸上画出一个教室,标出教室的前后方向;(2)描述一下你的座位在教室的哪个位置。
2. 答案:(1)见附图;(2)示例:我的座位在教室的前面,靠近黑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前后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个别学生容易混淆前后的相对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其他方向的关系,如左右、上下等;(2)尝试用其他方式描述物体位置,如使用角度、距离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小组讨论的引导和反馈;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一年级数学《上下前后》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上下前后》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名为《上、下、前、后》。
通过观察,学生能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
此外,学生还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主辅技能相结合的教学法。
演示技能为主,辅之以提问、讲解、组织共同发挥作用。
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研究。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本节课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良好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设计了大桥上下各种交通工具运行的画面,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完全呈现上、下、前、后的概念。
从上下和前后两个关系来讲,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内容丰富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研究知识,运用知识。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层层推进、解决问题;应用拓展、巩固研究;全课总结。
在课程结束之前,提问学生收获和疑问,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知识点。
五、说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
但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教材的内容有些抽象,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和演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实际操作和演示,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前后》说课课件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以激发兴 趣为主,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课是空间方位的概念 教学,一年级小朋友在学前对此有些模糊认识,为抓住学生的兴趣,教师借助“森林运动 会”的场景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留给学生自由思考和表现自我的空 间。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留有较大的空间,让他们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自主学习中建立 “前后”概念,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体 现了新课标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 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由于一年级学生还 没有较系统的思维方式,教师很好地注意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如有序观察、完整描 述、猜测与验证等,使学生从小建立起数学思想,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森林运动场的第二赛场——赛车场。 (1)赛车运动员都有哪几位呢? (2)就目前的比赛情况,谁排在最前边?谁排最后边?2号车是第几名?5号车 是第几名?3号车在几号车的前面?在几号车的后面? 3、(1)师:比赛继续进行,糟糕!排在第一的2号车出现了故障,怎么办? 师:赛车场上,小猫的汽车突然出了问题,你们猜猜看,谁会是第一,它的后边 又是谁呢? (2)、想一想,你们能提出来什么问题?
《前后》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 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前后》。下面我将从说教材、 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 教学过程、课堂练习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九个方面 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前后》。本节课是小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 触有关“位置”的知识,所以教材先安排学习比较简单的“前、后”,通过 看直观图和引入生活中“拍手游戏”的情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 觉,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同时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条件,使学生在观察、 讲述中进一步体会前后的意义,培养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直观提问能 力。
2024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
2024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二章《位置与顺序》第二节《前后》。
内容包括:认识前后方向,能够辨别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前后位置;掌握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运用前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前后方向,并用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前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认识前后方向,能够辨别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前后位置。
教学难点:运用前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前后卡片、磁性黑板、多媒体设备。
学具:前后练习题、画图工具、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组织学生玩“找位置”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前后方向。
(2)教师出示前后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例题:“小猫在小狗的前面,小狗在小猫的后面。
”(3)教师通过磁性黑板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前后知识。
3. 随堂练习(1)教师发放前后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组织学生相互检查,并给予评价。
(3)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巩固前后知识。
4. 小组合作(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前后位置的情景。
(2)学生用画图工具和彩笔将情景表现出来。
(3)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学生评价并给出建议。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前后》2. 板书内容:(1)前后方向(2)物体位置关系(3)实际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出教室里的前后物体,并用前后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画出一个前后位置的情景,并解释说明。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前后知识。
基础认知讲解——小学一年级《前后》数学教案范本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基础认知的教学尤为重要。
其中,关于“前后”的认知也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小学一年级《前后》数学教案范本。
一、教学目标1.认知前后的含义;2.能正确运用前后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前后的概念;2.举例说明前后的具体意义;3.运用前后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可以拿起一张纸,示意学生看一下纸的前面和后面,引出前后的概念。
2.讲解接下来,老师可以用具体的生活场景,比如说起床、吃饭、上学等,让学生理解前后的含义。
练一下:问一下学生:“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这四个事情的前后关系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接着,老师可以用图形符号表示前后的具体含义,比如画一个长条图,划分成前面和后面,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前后。
3.练习在讲解了前后的概念后,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应用前后的知识,计算出正确答案。
例如:今天是星期一,明天是星期几?再比如:“我先走了10米,再向前走了8米,我走过的距离是多少?”等等。
4.总结在教学过程的老师可以询问一下学生,让他们再次回忆一下前后的含义,理解前后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四、课后作业1.回家后观察一下,检验自己对前后的认知是否正确;2.写几道简单的前后计算题,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五、教具准备1.黑板、彩笔、纸张等教具。
通过这样一堂基础认知教学,相信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前后的概念,对于日后的数学学习也能有所帮助。
希望本篇文章可以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前后》(说课稿)-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前后(说课稿)一、教材解析1.1 教材背景本课为《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第一课,名称为“前后”。
该课主要介绍了小学生所接触的前后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前后关系的认识水平也不同。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前后观念,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较好的时间观念和认知能力。
1.2 知识难点本课的难点为:区分前后与自左向右的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前后观念。
1.3 知识目标本课的知识目标为:1.能够辨别图形中的前后方向;2.能够区分自左向右的方向和前后关系;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策略2.1 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前后关系和自左向右方向。
通过图形的比较和排列,让学生区分和认识前后关系。
2.2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情境模拟和游戏互动的教学方法。
通过图形的比较和排列,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前后关系,进而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认知能力。
2.3 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流程如下:2.3.1 导入环节•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悦地融入课堂环境。
2.3.2 教学主题1.通过图形比较介绍前后方向的区分方法;2.通过情境模拟和游戏互动让学生感受前后方向;3.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左向右的方向和前后关系;4.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认知能力。
2.3.3 结束环节•进行回顾,梳理本课的学习内容;•给予学习反馈,让学生了解今后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
三、教学实施3.1 学情分析本课是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学生刚上学期,对数学的前后关系还没有很深刻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本着生活化、趣味化和启发式的原则,通过情境模拟和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去理解和把握前后关系。
3.2 教具准备1.教材;2.小白板、彩色粉笔;3.适合小学生的趣味化教具。
3.3 教学实施1.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指令、情境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教学主题:通过图片比对、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前后关系;3.结束环节:通过回顾、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巩固记忆,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前后》(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前后》(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我选择了教材中的《前后》一章进行详细讲解。
这一章节主要围绕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展开,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培养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前后的位置关系。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小动物的图片、玩具火车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然后,我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接着,我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通过操作和观察,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前后位置关系的理解。
在板书设计上,我用简洁的语言和图示,展示了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
在作业设计上,我布置了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能够通过操作和观察,进一步巩固对前后位置关系的理解。
同时,我也要求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前后的位置关系。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上,我认为这一章节的教学效果较好。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能够理解前后的位置关系,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来。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需要更好地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前后的位置关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一点,并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这是我教学的重点。
如何让学生能够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前后的位置关系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这个实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前后位置关系的直观理解。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说课第【1】篇〗说活动目标: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区别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并使用方位词表达。
活动难点:感知物体间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说活动准备: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2、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说活动过程:一、常规活动:指五官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
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
3、幼儿感知上下的方位。
师:“大灰狼明天要开一个玩具店,可是货架上的东西还没有摆上去,谁能来帮帮大灰狼呀?4、区别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
请幼儿将玩具放入货物架中。
(幼儿自由操作)5、初步感知上下的相对性。
小结:在表述物体的位置时一定要说完整的话,如“××在××的上面,××在××的下面”。
6、看图说一说。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三.师总结讲评,并请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或某某小朋友前面是谁?后面呢?四:做游戏。
(上拍拍,瞎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说课第【2】篇〗说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根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区分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根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工具课件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谁?后面呢?〞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
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一年级数学《前后》教案学科领域:数学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理解“前后”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前后”的概念。
2. 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
3. 进行相关实践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前后”的概念,学会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
难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互动中掌握“前后”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教具:卡片、小动物图片、实物等。
学具:学生准备相关图片、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前后”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前后”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实物,用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3. 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前后”的概念。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前后”概念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纸和笔画出一个场景,标出其中的前后位置关系。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教学方法的选择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九、教学拓展1. 开展“前后”主题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前后”概念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十、课程总结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前后”的概念,并学会了用语言描述物体位置。
一年级上册数学《前后》说课稿
在小学阶段,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空间观念的数学学问。这个单元
二、说教法、学法
选取的内容都是学生身边的、常见的、感兴趣的事物,特别符合学生的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
龄特征与生活体验。教学时主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体验, 阅历和已有学问出发,创设生动好玩的情境。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让学
同时,>强调:学生是学习和进展的主体。因此,我注重学生的学习 “竞赛可以,但这次的路线必需有我来定。〞小兔子连想都没想就容许了。
过程,让他们实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观看、描述、想象、 如今我们就到赛场去看一看。
合作沟通中体验前后的含义,从而获得胜利的体验和探〔一〕学问与技能
一年级上册数学《前后》说课稿 2
让学生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一、说教材
〔二〕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
1、说教学内容〔本课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顺序,初步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肯定的顺序进行观看的良好习惯。
第 60-61 页。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开心的情感体验,并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能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前后积存了肯定的感性阅历,但方位感不强,不
4、说教学重、难点
肯定能精确的加以推断。而“上下〞“前后〞“左右〞都是比较抽象的概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能正
的空间中观看、操作,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 物?老师最喜爱小兔子〔我把小兔子的图片贴在黑板上〕接下来,引导学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说课(精推2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说课(精推2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说课第【1】篇〗上、下、前、后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起始阶段。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江上大桥图,图中有丰富的关于“上、下”“前、后”的素材。
在对这幅情景图的观察和表述中,学生可以根据轮船、火车、汽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上、下方位,根据轿车、卡车、大客车三者的位置关系,认识前、后方位。
情境图下的文字分别示范了如何表达物体的上下或前后位置关系,左边的第三句话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还让学生“再看图说一说”,给学生的表述和交流留出了空间,加深学生对空间方位的理解。
“做一做”让学生把课桌上的文具按要求的上下位置关系摆放,加深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
同时整理好桌面,使之整洁有序,也能使学生感受确定的位置关系能够带来“秩序”。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对上、下、前、后等方位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这些经验往往与自己的身体部位相联系:上边是头,下边是脚,前面是脸,后面是背。
在教学中,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观察判断法,交流互动法;学法:活动体验法,尝试判断法,沟通补充法。
说教学目标:1、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上与下、前与后它们具有相对性,并能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学习活动中,借助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抽象出四个方位词,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方位在生活中的价值。
说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说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前、后”的相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前后》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前后、左右与上下,这些内容都是空间图形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知识。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能力目标: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索精神,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物体的前后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描述。
教学难点:体验前后的相对性。
三、说教法,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一年级的小学生更是用形象来思维的。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运用多媒体介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森林运动会”这一场景,仿佛身临其境,便于学生充分地感知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同时,<<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因而,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观察、描述、想象、合作
交流中体验前后的含义,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探索的乐趣。
四、教学流程
学习一个活动,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体验,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
因而我在本节课中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互动,在互动中发展。
具体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三)松弛有度,课中休息(四)拓展迁移,内化升华
(五)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是这样导入的:
1、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结果是——
2、对!小兔子骄傲自满,结果输给了小乌龟。
今天,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有要召开了,它们俩又要去参加比赛。
看,它们正忙着往运动场赶呢!你们觉得他们俩谁会先到?为什么?
3、大家说得很有道理,可是小乌龟心里可不服气。
看,它想出了什么办法?结果呢?
4、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应该相信自己一定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森林运动会上去找一找有关前后的知识。
意图:这样由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以出乎意料的结果激活了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揭示了课题,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教学起点。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美好的世界,也是一个想象力极其丰富的世界,充满好奇,充满对未来的希望。
在这一环节中,我力求创设一个贴近儿童生活的、极富亲和力的运动场景,以便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激起儿童创造的欲望。
我循序渐进地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
1、百米赛跑,认识前后
2、联系实际,体验相对
3、赛车道上,学会提问
1、百米赛跑,认识前后
(1)、认识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a、运动会就要开了,我们赶紧去看看,首先进行的是一百米短跑比赛。
看,都有哪些运动员参加比赛?
b、比赛开始了,它们飞快地向前跑去。
瞧!现在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谁能说说其他小动物的位置?
同学们有的会说第几,有的会说前后。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适时板书:——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在这里,我注重引导学生说完整规范的语言,及时提出质疑:比如说,同样是小兔,为什么有人说在前面,有人说后面?让学生讨论,从而认识“比较对象不同,前后的位置关系也不同”,初次渗透前后的相对性。
(2)认识多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a、比赛继续进行,它们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吗?你觉得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b、它们每个人心里都憋足了劲,拼命往前跑。
看!此时,场上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
c、这时,小兔心里可急坏了,它着急地想问问大家:“我的前面有谁?后面有谁?”谁来告诉它?
d、你们能不能告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它的前面有谁,有几个?后面有谁,有几个?
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的前面有——,——的后面有——。
这里我重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把前后的小动物说完整,从而让学生感知多个物体的位置关系。
e、你们觉得谁将会是冠军?为什么?
f、看,谁得了第一名?其他小动物呢?
意图:这样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亲自观察、比较、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思维在情境活动中引发,在想象活动中激活,在交流活动中建构,大大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充分认识了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突出了教学重点。
2、联系实际,体验相对
数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所以我特意设计了这一环节,具体是这样引导的:(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前后的知识,请大家仔细观察你的周围都有什么,谁能用前后来说一说?
(2)请大家向后转,再仔细看看周围都有什么?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意图:这样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理解了方向不同,前后位置也不同,再次体会到前后的相对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3、赛车道上,学会提问
(1)、刚才我们观看了精彩的短跑比赛,下面将要进行的是卡丁车比赛。
看!比赛刚刚开始,起点上已经不见了车影。
它们已经到这儿了,裁判员给我们提了几个问题,你们会吗?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好!比赛结束了,谁愿意给大家宣布一下比赛结果呢?
意图:我觉得问题是认知的起点,又是认知的升华。
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的能力,并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车号所代表的车并不一定与它的顺序相一致。
(三)松弛有度,课中休息
一年级的学生好玩、好动,注意稳定性差,容易疲劳。
因此,我安排了这一课中活动,让学生欣赏音乐〈〈幸福拍手歌〉〉。
这样既缓解了学生紧张的思维,又便于学好以下的内容。
(四)拓展迁移,内化升华
为了让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我紧接前面的情境,设计了生动有趣的练习。
1、认路牌
(1)精彩的的体育比赛结束了,小动物呀想请大家到美丽的动物园去做客,你们愿意吗?
(2)好,让我们先来看看去动物园的路线。
现在我们从运动场出发,要到动物园去,中间经过动物超市、动物学校、动物医院,你知道到动物园还有几站?下一站将到哪里吗?
2、排队买票
(1)、真棒!很快,我们便来到了动物园。
看,小朋友们都下车了,正在
有秩序地排队买票呢。
只要我们能回答他们的问题,就可以同他们一起进去,有信心吗?
(2)、请大家帮小队长数数一共有几人?说说笑笑的前面有几人,后面呢?淘气从前面数是第几个,从后面数呢?
意图:这样,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认路牌和排队为问题情境,不仅巩固检测了学生的知识,又及时地渗透了德育,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
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小企鹅的采访,让学生及时反思,不仅关注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整节课中,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数学是饱满的、丰富的、充实的、更是精彩的,使儿童的数学学习充盈着智慧的挑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享受着探索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而真切的应用价值。
五、说板书设计
前后
——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的前面是——
——的后面是——
板书是教学主要信息及逻辑关系的简洁、浓缩的呈现,我这样设计板书,突
出了本课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