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离出一种“新型布尼亚 病毒(SFTSV)”(与其他白 蛉病毒相比:S片段相对 保守,氨基酸同源性最高 仅有41%左右,NS片段变 异最大,氨基酸同源性仅 11%;L和M片段氨基酸同 源性21-36%)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64:1523 -1532.
小牛蜱等 生活史:蜱的一生经历4个阶
段 活动季节:春秋季是蜱的活
动高峰,冬天基本不活动 寄生部位:草地、动物与人
体皮肤
15
– 蜱的活动期比较长,一些蜱传疾病的研究表明,蜱 的成虫、若虫和幼虫均可带毒并传播疾病。
– 蜱的寄生动物种类广泛,主要寄生于牛、马、羊、 猪、犬、野兔、刺猬等,饲养和接触寄生蜱的家畜 及宠物,可能被蜱叮咬。
➢ 197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 C组病毒统一归入布尼亚病毒科 ( bunyaviridae)
布尼亚病毒科 ( Bunyaviridae)
布尼亚病毒科
病毒属 布尼亚病毒属
La Crosse
内罗病毒属
新疆出血热、内罗毕羊病
白蛉病毒属
裂谷热
汉坦病毒属
汉坦病毒
蕃茄斑萎病毒属
Tomato spotted wilt
• S片段:双义RNA( ssRNA) ,含有2个方向相反的读码框,分别编码核 蛋白( NP) 和非结构蛋白 ( NSs)
➢ 布尼亚病毒基因组为分节段的RNA,容易发基因突变和重 组,这3个片段的非编码区可以相互交换和缩短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7,18(6):465
• 2010年,中国疾控中心从 河南蜱虫叮咬的病人身上
主要传播媒介
全沟硬蜱,粒形硬蜱等 硬蜱、软蜱均可 全沟硬蜱等 太平洋硬蜱,肩突硬蜱 肩突硬蜱 美洲钝眼蜱 亚东璃眼蜱 长角血蜱等 乳突钝缘蜱,特突钝缘蜱等 森林革蜱等 草原革蜱
中国蜱传疾病的分布
易感人群
➢野外作业者 ➢其中50岁以上占75% ➢感染后是否具有持久免疫力目前尚不清楚
流行特征
➢ 该病可能为地方性流行,呈散发状态,有发病季节 高峰(5~9月)
传染源
➢被感染动物:牛、羊、狗、猪、鸡、鼠类 ,患者也是重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蜱虫叮咬 ➢牛虻 ➢蚊、白蛉及牛虱尚不能排除传播本病可能
➢接触传染:直接接触患者或患病动物的血 液、分泌物或排泄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蜱的生活史
幼虫



雌 虫
雄 虫
蜱的习性 分布:全世界800余种,我
国110余种。中原地区常见有
长角血蜱、血红扇头蜱、微
➢白蛉病毒属分三大组:一组对人类致病的 ,如立夫特山谷热病毒(Rift Vally Fever Virus)等;另一组对人类不致病,如乌库病 毒(Uukuniemi virus);而SFTSV则为第三组
➢SFTSV毒株根据全长S片段基因序列可分为 C 和 J 两种基因型,其中 C 基因型又可分为 C1~C4 四种亚型
16
疾病名称
莱姆病 Q热 森林脑炎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巴贝西虫病 埃立克次体病 新疆出血热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蜱媒回归热 兔热病 北亚蜱媒斑疹伤寒
病原体
伯氏疏螺旋体 贝纳柯克斯体 蜱媒脑炎病毒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巴贝西虫 埃立克次体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新型布尼亚病毒 波斯疏螺旋体,拉氏疏螺旋体 土拉弗朗西斯菌 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Yoshikawa, T; Shimojima, M; Fukushi, S; et al.Phylogenetic and Geographic Relationships of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in China, South Korea, and Japan.[J].J Infect Dis. 2015 ;;212(6):889-98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赵宗豪 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
院)感染病科
➢ 1943年,布尼亚病毒 (bunyamwera virus,BUNV)首次在非洲乌干达西 部布尼亚姆韦拉 (Bunyamwera)被发现
➢ 过去虫媒病毒按抗原分组:经典A 组和B组(现分别定义为黄病毒 科和披膜病毒科),当时只好把这类病毒定义为 C组病毒
➢ 散发为主,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检测2013-2016 年10月23省7419例确诊,355人死亡,病例主要分 布河南、山东、湖北、安徽、辽宁、浙江、江苏7 省
Zhan J; Wang Q; Cheng J et al.Virol Sin.2017 ;32(1):51-62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 364:1523 -1532 Virol Sin.2017 ;32(1):51-62
宿主及疾病(症状)
人:发热、脑炎 牛: 流产、先天缺陷
人: 出血热 羊: 出血性胃肠炎、流产
人: 胃肠炎、出血热 反刍动物: 坏死性肝炎、出血、流产
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 汉坦病毒肺综合症(HPS)
650多种植物:各种各样的症状
媒介 蚊、 蠓

白蛉


牧草虫
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 布尼亚病毒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 RNA病毒, 病毒体通常 为具有包膜的球形或卵圆形,直径为80-120nm
➢ 基因组包括大( L)、中(M)和小( S)3个片 段:
• L片段:编码 RNA依赖RNA聚合酶 (RdRp),是病毒RNA复制和mRNA 合成所必需的聚合酶
• M片段:编码病毒膜蛋白前体(G糖蛋白),在宿主动物细胞内质网中 加工为成熟的糖蛋白,形成N端糖蛋白 ( Gn)和C端糖蛋白( Gc) ,Gn和Gc是影响病毒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性蛋白,病毒的组织 嗜性、感染、细胞培养等特性均由病毒包膜糖蛋白来决定。该科有的 病毒M片段还编码一种非结构蛋白(NSs)
Virol Sin.2017 ;32(1):51-62
发病机制
李德新.˜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25(2):81-84
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phlebovirus (SFTSV), listed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Prioritized Pathogens, is an emerging phlebovirus with a high fatality1-4. Owing to the lack of therapies and vaccines5,6,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to understand SFTSV pathogenesis. SFSTV non-structural protein (NSs) has been shown to block type I interferon induction7-11 and facilitate disease progression12,13. Here, we report that SFTSV-NSs targets the tumour progression locus 2 (TPL2)-A20-binding inhibitor of NF-κB activation 2 (ABIN2)-p105 complex to induce 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0 (IL-10) for viral pathogenesi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reverse genetics, a TPL2 kinase inhibitor and Tpl2-/- mice showed that NSs interacted with ABIN2 and promoted TPL2 complex formation and signalling activity, resulting in the marked upregulation of Il10 expression. Whereas SFTSV infection of wild-type mice led to rapid weight loss and death, Tpl2-/- mice or Il10-/- mice survived an infection. Furthermore, SFTSV-NSs P102A and SFTSV-NSs K211R that lost the ability to induce TPL2 signalling and IL-10 production showed drastically reduced pathogenesis. Remarkably, the exogenous administration of recombinant IL-10 effectively rescued the attenuated pathogenic activity of SFTSV-NSs P102A, resulting in a lethal infection. 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SFTSV-NSs targets the TPL2 signalling pathway to induce immune-suppressive IL-10 cytokine production as a means to dampen the host defence and promote viral pathogene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