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与对策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与对策分析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与对策分析

精神文化需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构建其思维模式、规范其社会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意识要素、观念形式,和追求、拥有精神文化成果的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是人们维持、满足自我精神世界存在与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主观欲望和实践冲动。”[1]深入了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现状,研究其精神文化需求特点,有助于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塑造健康的人格,获得全面发展。

一、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

针对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状况,作者对大学生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内容涉及个人理想信仰、人生价值观念、心理健康素质、校园文化生活、人际交往状况、个人文化娱乐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归纳。

(一)在价值取向上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大部分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一部分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功利主义倾向明显,还有极少数的学生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扭曲的人生观。从总体看,当代大学生推崇合理的利己主义,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在个人发展需求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兼顾社会需求,正视金钱的价值,注重感官的享受。

(二)在政治理想方面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整体上是良好的,其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大学生有政治理想信仰的追求,对党和社会主义有较强的信念,积极要求向党组织靠拢,关心民主政治,心系天下,爱国热情高涨,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对社会热点问题较为关注,对国家的前途普遍有信心。但当代大学生在政治理想的追求上表现出明显的现实性,入党动机多元化、功利化倾向呈现出了追求实用与实效的心态。还有极小一部分大学生思想极端,没有信仰,对国家大事缺乏关注和了解,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劲头不高。

(三)在道德判断方面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整体上是良好的,主流道德舆论和主流道德观念积极、进步、向善。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处于一个较高层次,他们普遍富有爱心,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正确的道德伦理观,行为规范自律。但也有小部分学生评价社会道德状况是时有悲观、消极情绪,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现象,道德行为方面也存在偏差。

(四)在人际交往和心理素质方面

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心理素质健康。大多数大学生善于交往,能很好地处理和同学之间产生的矛盾,能够正确看待大学生自杀现象,并能较好地调节心理问题,抗压能力较强。但大学生心理发育正面临着从不完全成熟快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受经济、就业、求学等问题影响,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存在一定问题,有待于改进。

(五)在自我发展需求方面

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期待实现自我价值。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需求,对学习要求更高,不仅要求自己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希望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类知识,还积极寻求实践机会,拓展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

(六)在文化消费方面

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巨大,但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文化消费支出较低。文化消费是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处于较低的水平,精神文化消费主要集中在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看电影电视节目,阅读书籍、报刊、杂志,唱卡拉OK,和朋友聚餐方面,精神文化消费品简单、通俗、易懂。享乐主义商业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审美和鉴赏能力有待提升,高雅文学、高雅音乐、美术、艺术、雕塑等文化难以在当代大学生中广泛流行。

二、采取各种措施,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

正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说,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满足人民基本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构建大学生精神家园。

(一)政府制定相应政策,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创造良性的精神文化环境和氛围

文化产业是文化软实力的物化和有效载体,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通过规模化的文化产业的运营,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能渗透到人的生活实践中去。政府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市场优势,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足额、便捷、周到的公共文化服务,使人能享受现成的精神文化成果。进一步加强文化监管,运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形式广泛宣传符合社会需要的文化产品,宣传社会正义、弘扬社会正气、维护社会风尚,维护和建设良好的文化生态,减少文化垃圾。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以及传播方式的创新,创造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产品。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已故的当代着名哲学家任继愈教授曾说:“文化有继承性,不能白手起家,传统文化是抛不掉、打不烂的。”传统文化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民族身份和灵魂,是中华文明数千年发展的根基所在,其中很多宝贵的资源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丰富营养和文化根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对青年一代进行教化、培养和塑造。

(二)高校要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利用精神文化资源进行校园文化服务,用高雅文化熏陶人

环境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塑造了环境,但同时又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

向和约束作用”。[3]因此,在校园建设上,高校要科学规划校园建筑布局,使校园的建筑、设施和环境之间达到有机融合,精心设计宣传栏、阅报栏、标牌、雕塑等人文景点,使校园充满浓郁文化气息,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在校园文化活动上要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精心打造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发挥其导向、辐射作用,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如可以举办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宣传先进典型的光荣事迹,用先进典型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给学生以精神震撼。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开展活动,进行自我管理的重要场所,是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织形式。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工作,加强对校园社团的指导,引导大学生追求健康向上的高品位文化。完善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传播学校文化的新阵地。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建立起有特色的校园主页网站、校园思想政治站等一系列汇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站,拓展网络传播学校文化的渠道和空间,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营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满足其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掌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个阵地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进一步加强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教育内容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用正确的理论引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使大学生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