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例题与讲解

合集下载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2)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2)

2.下列移项正确的是(C ) A由3+x=8, 得到x=8+3 B由6x=8+x,得到6x+x= -8
C由4x=3x+1,得到4x-3x=1 D由3x+2=0,得到3x=2
练一练:解下列方程
(1) 4x+3= - 5 (2) 2x=x-6
(3)5-3x=2-4x (4) o.5x-1=5-2x
小结
5x -2 =8
3x = 2x + 1 3x -2x =1
5x=8 +2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 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
移项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据是什么?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 移项时,应注意什么? 移项应注意:移项要变号
例2 解方程:3x+5=5x-7
解 移项,得 3x-5x=-7-5 合并同类项,得 -2x=-12 两边都除以-2,得 x=6 注意:(1)移项时,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 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2)移项要改变符号
1 1 ② 2x - x 2 2 2
③5x+21=7-2x;
④11x+1=5(2x+1)
1.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 对,应当怎样改正? (1)从5+x=10,得x=10+5( × ) (2 )从3x=2x+8,得3x+2x=-8 ( × )
( 3 ) 从-2x+5=4-3x,得 -2x+3x=4+5 (× )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方程的变形方法,通 过学习我们应该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 ①解方程需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 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移项时, 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 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 ②移项要变号。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

乙所植的树
2 3
的多8棵,试问甲乙两人各植
树多少棵?若设甲植树x棵,则所列方程
为 x-
2(138-x)=8
3
。(是)
1、下列关于x的方程都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的 值分别等于多少? (1)xk-1+21=0 (2)x |k|+21=0 (3)(k-1)x2+kx+21=0
2、x=2是方程(2x+1)+(-5x-1)=0的解吗?
问题1:在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中国代
表队中羽毛球运动员有18人,比跳水运动员 的2倍少4人,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多 少人?
问题2:王玲今年12岁,她爸爸36岁,问再
过几年,她爸爸年龄是她年龄的2倍?
问题1:在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中国代
表队中羽毛球运动员有18人,比跳水运动员 的2倍少4人,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多 少人?(设参加奥运会的跳水运动员有x人, 请根据题意列出等量关系式)
[百羊问题]
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为曾提出过这样一 个有趣问题。有一个人赶着一群羊在前面走, 另一个人牵着一头羊跟在后面。后面的人问 赶羊的人说:“你这群羊有一百只吗?”赶 羊的人回答:“我再得这么一群羊,再得这 么一群羊的一半,再得这群羊的四分之一, 把你牵的羊也给我,我恰好有一百只。”你 知道这群羊有多少头吗?
2 3
【例2】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判断所列
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吗?
(1)一个数的5倍比24大6,求此数。若设
此数为x,则所列方程为 5x-24=6 。(是)
(2)代数式2x+1与-5x-1互为相反数, 求x。则所列方程为 (2x+1)+(-5x-1)=0 (。是)
(3)甲乙两人共植树138棵,甲所植的树比
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课件

y=
94-2x 4
x+
94-2x 4
=35
二元一次方程(组)
{ x+y=35 2x+4y=94
下列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不正确的是( )
A.若a=b,则a-c=b-c;
B.若a+5=b+5,则a=b;
C.如果
a c
=
b c
,那么a=b;
D.若ac=bc,则a=b.
2x-1 解方程: 3

x+1 2
意思是:甲袋中装有黄金8枚(每枚黄金重量相 同),乙袋中装有白银10枚(每枚白银重量相同), 称重两袋相等,两袋相互交换1枚后,甲袋比乙袋 轻了2两(袋子的重量忽略不计)。问黄金、白银 每枚各重多少两?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 列方程(组)
实际问题
检验
的答案
数学问题 解 方 代入法 程 组 加减法
(消元)
数学问题 的解
利用两块长方体木块测量一张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图① 方式放置,再交换两木块的位置,按图②方式放置.测 量的数据如图,则桌子的高度是多少?
=1
7x-4y=4 ① (1)
5x-4y=-4 ②
解: ①-②,得 2x=4-4, x=0
解: ①-②,得 2x=4+4, x=4
(2)
5 y=2 x ① 2x – 7 y = 3 ②
解: ①-②,得
12y=-3,
y=-
1 4
解: ①+②,得
-2y=3 y =-
23 32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著作,书中有 一个问题:“今有黄金八枚,白银十枚,称之重适 等,交易其一,金轻二两.问金、银一枚各重几何?”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复习(一)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

,那么 1 1 1 x
26 3
例⒈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2x-1=19 解:两边都加上1,得 2x=19+1 (等式基本性质1) 即 2x=20 两边同时除以2,得
x=10 (等式基本性质2)
检验:把x=10分别代入原方程的两边, 得
左边=2X10-1=19 右边=19 左边=右边
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2)x y 1 (3)3a 2 1
(X ) (X )
(4)x 3
( √)
(5)3x 1
(6)x 1 1 x
(7)5y+3>6
(X ) (X ) ( ×)
2: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的未知数的值 叫做方程的解。(即求x的值的过程)
问题4 :
(1)x=6是方程2x-4=8的解吗?
练一练: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⑴ 5x+2=42;
解一元一次方程就是根 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变
“x=a形(a成为已知数)” 的形式
四、课堂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方程的解及方程的检验; (3)如何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2)x=-3是方程2-3x=11的解吗?
3: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加(或同减)一个数或整式,所得 结果不变.即 如果a=b,那么a±c=b±c.
2.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数(除数不 能为0),所得结果不变.即
如果a=b,那么ac=bc,a/c=b/c(c≠0)
3. (对称性)如果a=b,那么b=a.
4. (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下列变形是根据等式哪一条基本性质得到的: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1课时 一元一次方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以实际问题形成方程的模型、列方程.【难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问题展示,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这一道题: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 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 /h ,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 /h ,客车比卡车早1 h 经过B 地.A ,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师:请同学们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与大家交流,老师再做简单讲解.师:如果设A 、B 两地相距x km ,你能分别列式表示客车和卡车从A 地到B 地的行驶时间吗?匀速运动中,时间=路程速度.根据问题的条件,客车和卡车从A 地到B 地的行驶时间,可以分别表示为x 70h 和x 60h .因为客车比卡车早1 h 经过B 地,所以x 70比x 60小1,即x 60-x 70=1① 我们已经知道,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等式①中的x 是未知数,这个等式是一个方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师:以后我们将学习如何解方程求出未知数x ,从而得出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420 km ,同学们,与算术方法相比较,用方程来解决问题具有什么特点?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对方程的感受.教师引出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二、例题讲解师:下面我们再来一起做几个例题.【例】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24 cm 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 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 450小时.【答案】 (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列方程得4x =24.(2)设x 月后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已达到2 450小时,那么在x 月里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50x 小时,列方程得1 700+150x =2 450.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列方程时,一定要弄清方程两边的代数式所表示的意义,体会列方程所依据的等量关系.师:上面各方程都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那么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列出方程呢?请同学们总结出列方程的一般步骤.(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合作)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实际问题――→设未知数、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师:当x =6时,4x 的值为多少?生:24.师:也就是说x =6是方程4x =24的解.师总结: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值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三、巩固练习1.已知下列方程:(1)3x -2=6;(2)x -1=1x ;(3)x 2+1.5x =8;(4)3x 2-4x =10;(5)x =0 (6)5x -6y =8;(7)2x=3.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下列数中,是方程5x -3=x +1的解的是( )A .-1B .0C .1D .2(学生思考,教师提问.)【答案】 1.(1)(3)(5) 2.C四、课堂小结这一节课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回答)第2课时 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2.会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教学重难点【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难点】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方程吗?方程的解呢?那么什么又是等式?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二、讲授新课1.合作探究.师:像m +n =n +m ,x +2x =3x ,3×3+1=5×2等都是等式.通过下面的实验,我们一起来探究等式的一些性质,同学们看,这是一台天平,请仔细观察实验过程.请同学们用语言叙述这个实验过程.生:天平两边分别放入一个铁球和砝码,天平平衡,再在两边都加上相同的木块,天平仍平衡,再拿掉木块天平仍平衡.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完全正确.如果我们把天平看成是等式,那么又会得到什么结论呢?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师:总结得出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结果仍是等式.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下面的实验.请同学们用语言表达出这个实验过程.生:天平两边各放入一个小球和砝码,天平平衡,如果把两边小球和砝码的数量都变成原来的3倍,那么天平仍平衡.师:与上面一样,如果我们把天平看成是等式,那么又有什么结论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师:我们可以得出等式的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性质3 如果a =b ,那么b =a.(对称性)例如,由-4=x ,得x =-4.性质4 如果a =b ,b =c ,那么a =c.(传递性)例如,如果x =3,又y =x ,所以y =3.在解题的过程中,根据等式的这一性质,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代替,简称等量代换.三、例题讲解【例】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x +7=26;(2)-13x -5=4. 分析 要使方程x +7=26转化为x =a 的形式,要去掉方程左边的7,因此两边要同时减7,你会类似地思考另外一个方程如何转化为x =a 的形式吗?【答案】 (1)两边同时减7,得x +7-7=26-7,于是x =19.(2)两边同时加5,得-13x -5+5=4+5,化简,得-13x =9.两边同乘-3,得x =-27. 四、巩固练习1.下列等式的变形正确的是( )A .若m =n ,则m +2a =n +2aB .若x =y ,则x +a =y -aC .若x =y ,则xm =ym ,x m =y mD .若(k 2+1)a =-2(k 2+1),则a =22.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1)10x -3=9;(2)5x -2=8;(3)23x -1=5. 【答案】 1.A 2.(1)x =1.2 (2)x =2 (3)x =9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得到哪些启示?与同伴交流.第3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教学目标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会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在此基础上 探索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解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索及应用.【难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问题展示,引入新课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师: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那么去年购买计算机多少台?生:2x.师:今年购买计算机多少台?生:4x.师: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师生共同分析,列出方程:x +2x +4x =140.用框图表示出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二、例题讲解【例】 解下列方程:(1)2x -52x =6-8;(2)7x -2.5x +3x -1.5x =-15×4-6×3.【答案】 (1)合并同类项,得-12x =-2. 系数化为1,得x =4.(2)合并同类项,得6x =-78.系数化为1,得x =-13.三、巩固练习解下列方程:1.3x +4x -2x =18-7.2.12y -23y +y =23×6-1. 【答案】 1.x =115 2.y =185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经验?第4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移项的概念,并用移项解方程.教学重难点【重点】移项法则的探索及其应用.【难点】对移项法则的理解和灵活应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新课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问题展示:【例1】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问题分析:教师:设这个班有x 名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这批书共________本.生:(3x +20)本.师:每人分4本,这批书共________本.生:(4x -25)本.师: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总结.师:我们可以列出方程 3x +20=4x -25师:我们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这个方程,得3x -4x =-25-20.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变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教师总结.师:上面的变形,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移到右边变成-20,把4x 从右边移到左边变成-4x.即时引出移项的概念: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教师即时总结并强调移项要变号.【例2】 解下列方程:(1)3x +7=32-2x ;(2)x -3=32x +1. 【答案】 (1)移项,得3x +2x =32-7.合并同类项,得5x =25.系数化为1,得x =5.(2)移项,得x -32x =1+3. 合并同类项,得-12x =4. 系数化为1,得x =-8.二、巩固练习解下列方程:1.4x -20-x =6x -5-x. 2.32y +1=21y -3y -13. 3.2|x|-1=3-|x|.【答案】 1.x =-152 2.y =-1 3.x =-43或43三、课堂小结学习了移项法则后,你认为用逆运算的方法和用移项的方法解方程哪个更简便?对于解一元一次方程,你有了哪些新的领悟?第5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1)教学目标掌握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能用多种方法灵活地解一元一次方程.【重点】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难点】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解方程,并解释解法的合理性.教学过程一、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例1】 解下列方程:(1)2x -(x +10)=5x +2(x -1);(2)2(x -2)-3(4x -1)=9(1-x).【答案】 (1)去括号,得2x -x -10=5x +2x -2.移项,得2x -x -5x -2x =-2+10.合并同类项,得-6x =8.系数化为1,得x =-43. (2)去括号,得2x -4-12x +3=9-9x.移项,得2x -12x +9x =9+4-3.合并同类项,得-x =10.两边同除以-1,得x =-10.注意:(1)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并且不要搞错符号;(2)-x =10不是方程的解,必须把x 的系数化为1,才算完成解的过程.【例2】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师:如果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 千米/小时,那么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船顺流速度为多少?生甲:(x +3)千米/小时.师:逆流速度为多少?生乙:(x -3)千米/小时.师:那么这个方程的等量关系是什么?生丙:往返的路程相等.师生共同探讨,列出方程:2(x +3)=2.5(x -3)师:下面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这道题的解题过程.二、巩固练习解下列方程:1.2y +3=8(1-y)-5(y -2).2.3(2y +1)=2(1+y)+3(y +3).【答案】 1.y =1 2.y =8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2.在去括号时应注意什么?第6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2)教学目标会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解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和方法.【难点】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这样一道题.教师出示问题: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求这个数.师:设这个数为x ,那么它的三分之二、二分之一怎么表示?生:23x +12x +17x +x =33 解这个方程关键是去分母,那么怎样才能去掉分母?根据是什么?学生合作探究,尝试去分母,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解法是否正确.问题解答: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在方程两边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42,即可将方程化为熟悉的类型.28x +21x +6x +42x =1386合并同类项得97x =1386,系数化为1,得x =138697. 答:所求的数是138697. 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二、例题讲解【例】 解下列方程:(1)x +12-1=2+2-x 4. 【答案】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4),得2(x +1)-4=8+(2-x).去括号,得2x +2-4=8+2-x.移项,得2x +x =8+2-2+4.合并同类项,得3x =12.系数化为1,得x =4.三、巩固练习解下列方程:1.x +32-x -13=1.2.x +32-3=3x -22. 【答案】 1.x =-5 2.x =-12四、课堂小结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

七年级数学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1课时)

七年级数学 第3章 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1课时)

(1)-3x+7=1; (2)2-14x=3; 解:x=2; 解:x=-4;
(3)-2x-3=9; 解:1x2/=9/20-21 24;
(4)152x-13=14. 解:x=57.
第七页,共十六页。
7.下列各式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B )
A.x2-1=0
B.3x-1=2x
C.4y=5
D.x-y=3
;(4)(传递性)a=b,b=c,那么 a=
自我诊断 2.下列等式变形中,错误的是( B )
A.由 a=b,得 a+5=b+5
B.由 a=b,得-a3=3b
C.由 x+2=y+2,得 x=y
D.由-3x=-3y,得 x=y
12/9/2021
第三页,共十六页。
利用等式(děngshì)的性质解方程
自我诊断 3.方程 2x-1=3 的解是( D )
(4)两边同时乘以 3,得:5-x=3,两边同时减 5,得:-x=-2,两边同 时除以-1,得:x=2.
12/9/2021
第十二页,共十六页。
16.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ax+b=2017 的解是 x=1.求|a+b-1|的值.
解:因为 ax+b=2017 的解为 x=1,所以 a+b=2017,所以原式=|2017- 1|=2016. 17.小王在解方程 2a-2x=15(x 是未知数)时,误将-2x 看成+2x,得方程 的解为 x=3.求原方程的解. 解:把 x=3 代入 2a+2x=15 中,得:2a+6=15,a=92,把 a=92代入 2a -2x=15 中,得:9-2x=15,x=-3.
C.若 x-3=y-3,则 x-y=0
D.若 3x+4=2x,则 3x-2x=-4
10.下列方程中,解是 x=-1 的是( B )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1课时)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1课时)

你可以任选一扇大
门,如果你能答对门里
的问题,就算你闯关成 功! 比比谁开的速度最 快!
请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 1 1 ( 2) x (1) 5 x 7 8 3 6 例1. 解方程: 2x 2 56 78 .
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
对同学说,需要注意什么?
对老师说,你还有什么疑惑?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第90页 习题3.1第1题、第2题 选做题:你敢挑战吗?
3 a b 2 7 a b 2 在学习了等式的性质后,小红发现运用
解: 两边都加上2,得 等式的性质可以使复杂的等式变得简洁,这
a+b-2=7a+b-2,并开始运用等式的性
3a b 7a b 使她异常兴奋,于是她随手写了一个等式 :3
(1)5 x 9

(2) x 4 3x
2

等式 一次 (3) x 2 y 7 (4)2 x 1 19
一元
8 (5) 6 12 x

整式
【思考】对于方程: 2 x 5 9 来说,x 3 能使它成立吗?
x 2 能使它成立吗?
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 方程的解.
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 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 数, 或同一个整式 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1 2
性质 2 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 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 3 如果甲数=乙数 ,那么 乙数=甲数 . 【对称性】 性质 4 如果甲=乙,乙=丙 ,那么甲=丙 . 【传递性】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
合肥市海顿学校 刘付菊
【问题1】在此次决赛中,中国男篮最后得分为78分, 比菲律宾男篮得分的2倍少56分, 问: 菲律宾男篮在这场决赛中得了多少分?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1课时 教案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1课时 教案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义,感受从算式到方程的优越性.2.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3.在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利用方程可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校买了一批树苗绿化校园,第一天种了全部树苗的31,第二天种了50棵,两天合计种了90棵,学校共买了多少棵树苗?两天合计种了90棵,第二天种了50棵,那么第一天种了多少棵?90-50=40棵第一天种了树苗的31,问全部树苗有多少? 40÷31=120 综合列式为(90-50)÷31=120小学我们学了简易方程,你能用列方程的方法解这道题吗?解:设学校共买了x 棵树苗,依题意得:31x+50=90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一)导入知识,解释疑难1.例题讲解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2)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它的长是宽的1.5倍,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3)某校女生占全校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解析】(1)已使用时间+继续使用时间=规定的检修时间(2)2(长+宽)=周长长=1.5×宽(3)女生人数=52%×全校人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80男生+女生=全体【答案】(1)设经过x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根据题意可得:1700+150x= 2450(2)设长方形的宽为x cm,根据长是宽的1.5倍可知,长应该为1.5x,根据题意可得:2(1.5x+x)=24(3)可以设该校男生人数为x人,根据题意可得女生人数应该为(x+80)人根据题意可得:× 52%= x+80让学生观察上面各个方程,发现它们的特征:(1)未知数的个数都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2)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归纳:像上面得到的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2.探究活动引导探究主题:如何根据题意列方程探究准备:某校初一(5)班49人,现增加3名女生后,班上男生与女生人数相等,问班上原有多少名男生可?多少名女生?探究过程:问题中一共涉及哪些量?这些量中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量与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如何?班上原来的人数49=原有男生人数?+原有女生人数?班上现在的人数52=现有男生人数?+现有女生人数?解:若设班上原有x个男生,则原有(49-x)个女生,现有男生人数为x,现有女生人数为(52-x)个依题意有:x=52-x列方程关键要抓住问题中的等量关系.3.例题讲解某市在端午节举行划龙舟大赛,有16个队共352人参加.已知每个队一条船,每条船上人数相等,且每条船上有1人击鼓,1人掌舵,其余的人同时划桨.设每条船上划桨的有x人,那么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为____________.【解析】首先理解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16个队×每队的人数=总人数,根据此等量关系列方程即可.解:设每条船上划桨的有x人,则每条船上有(x+2)人,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得:16(x+2)=352.故答案为16(x+2)=352.【答案】16(x+2)=352(二)归纳总结,知识回顾本节课主要讲了列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通过解应用题的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代数法的优点,有了方程后,人们解决许多问题就更方便了。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等式左边 等号
等式右边
天平两边同时加入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 天平两边同时拿去相同质量的砝码,天平仍然平衡
由天平性质看等式性质
天平两边同时
加入 拿去
天平仍然平衡。 相同 质量 的 砝码,
等式两边同时
加上 等式仍然 成立。 相同 数值的 代数式, 减去
等式的基本性质1:
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
2x 2
=
4 2
即x=-2
把求出的 解代入原 方程,可 以检验解 方程是否 正确
填空:
解方程:-5y=-3y+2 解:两边同时加3y,得 3y -5y+3y=-3y+2+_____
化简得:-2y=2
两边同时除以-2, 得Y=____ -1 还可以怎样做?
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 一边移到另一边,这样的变形叫做移项 .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 解方程的目标是求未知数的值,所以 一般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式的一 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
含绝对值的方程:解方程
3 3x-1 2 5 1 3 x 6 2 2
x
1 2 x 3

x 2 6
1
含字母系数的方程:讨论
方程ax b的解 方程(a - 2)x b - 3的解呢?
练习:
(1)关于x的方程(m 1 )x m 1有解, 则m的取值范围为 ? (2)当k为何值时,关于 x的方程 ( 3 x 1 ) 5 kx 分别有:正数解,负数 解,不大于 1的解?
1990年6月底每 10万人中约有多 少人具有大学文 化程度?
如果设1990年6月每10万人中约有x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 (1+153.94%)x=3611 那么可以得到方程: _____ _____。

3.1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移项变号)

3.1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移项变号)

3.1.1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移项变号)
姚喆中学姚苏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要求学生理解移项的含义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德育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移项的方法求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采用移项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教具准备】:
教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动脑筋:x+2x+4x=140如何求解?
2、分析:解方程,就是把方程变形,变为 x = a(a为常数)的形式.
3、解答过程:
4、思考:合并同类项在这里是什么作用?
解方程中的“合并”是利用分配律将含有未知数的项和常数项分别合并为一项.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x = a的形式.
二、例题讲解
解方程:(1) x+2x=14 (2)7x-2.5x+3x-1.5x=-15×4-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课件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课件
§3.1 一元一次方程
及其解法
(第1课时)
合肥市五十五中学 陈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问题1: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中国共获得了51枚 金牌,比澳大利亚的3倍还多9枚,问澳大利亚共 获得了多少枚金牌?
解:设澳大利亚共获得了x枚金牌,由题意得,
3x 9 51
问题2 : 王玲今年12岁,她爸爸今年36岁,问:再过几 年,他爸爸的年龄是她年龄的2倍?
1 1 1 x 2 3 6
,那么 1 1 1 x
2 6 3
四、课堂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方程的解及方程的检验;
(3)如何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2.把你的收获与不足与同伴分享.
一展身手:
必做题:第92页第1,2两题 选做题:
3. (对称性)如果a=b,那么b=a.
4. (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下列变形是根据等式哪一条基本性质得到的:
1.如果5x+3=7, 那么5x=4
4 2.如果5x=4, 那么 x 5 1 3.如果-8x=4, 那么 x 2
4.如果3x=2x+1, 那么 x=1 5.如果-0.25=x, 那么 x=-0.25 6.如果
(我国古代数学问题)用绳子量井深,把绳
子3折来量,井外余绳子4尺;把绳子4折 来量,井外余绳子1尺。于是量井人说: “我知道这口井有多深了。”你知道吗? 试一试!
动动手:
同时加上4个小球
同时拿掉1个小球
(3)如果小明和小文身高一样,那么小文 和小明身高一样吗?你能得到等式还 具有什么性质吗?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课件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课件
系数化为1,得 y= 14
3
(2)5(m+8)– 6(2m – 7 )= 1
解 去括号,得 5m+40 – 12m+42=1
移项,得 5m – 12m=1 – 40 – 42
系数化为1,得 m= 81
7
(3)5(x+2)=2(2x+7) 解 去括号,得
5x+10=4x+14 移项,得
5x – 4x=14 – 10 系数化为1,得
课堂小结
利用去括 号解一元 一次方程
去括号注意 事项
解含有括号 的一元一次 方程步骤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④系数化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步骤 去分母
根据 等式性质2
注意事项 ①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②注意给分子添括号.
去括号
分配律、去括号 ①不漏乘括号里的项;
法则
②括号前是“-”号,要变号.
3x 1 2 3x 2 2x .
2
10 5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 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5(3x 1) 10 2 (3x 2) 2(2x 3)
去括号
15x 5 20 3x 2 4x 6
移项
15x 3x 4x 2 6 5 20
合并同类项
16x 7
系数化为1
x 7 16
1 3
(m-1)=2,
2-
1 3
m+
1 3
=2,
∴m=1,
把m=1代入,
得(x-3)-2=(2x-5),
x-3-2=2x-5,
∴x=0.
探究新知
利用去分母解方程
解方程:3x 1 2 3x 2 2x .
2
10 5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案(3)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教案(3)

3.1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
学习目标:
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第一章«有理数»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我统计了一下,学习第一章共花去了40天时间,比学习第二章的时间的两倍还多10天,你知道学习第二章花了多少时间吗?
解法一(算术法)(40-10)÷2=15(天)
解法二(列方程法)解:设学习第二章花了x天,根据题意,得:
2x+10=40
解方程,得x =15
(2)小明今年12岁,他爸爸36岁,问再过几年,他爸爸年龄是他年龄的2倍?
解:设再过x年,小明的年龄是(12+x)岁,他爸爸的年龄为(36+x)岁,是他年龄的2倍,得:(36+x)=2(12+x)
解方程,得X=12
二.
当堂训练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2x-4=5x+3
(2) -=1
(3) x2-3x+1=0
(4) 2x-4
(5) x=3
(6) 2x-4=4x+(2x-4)
例题讲解:
三.
四.
五.。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3)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3)

余礼格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课堂作业:必做题:习题3.1第4(3)、 (4)和第6(2)题 选做题:如果关于x的方程(m+2)x- 4m+8=0的根是0,求关于y的方程2my- 5=m(4y-3)的解。 2.家庭作业:习题3.1第8、9、10题 和基础 训练同步。

余礼格
余礼格
解方程:x-2[x-3(x+4)-6]=1
解:去括号,得x-2(x-3x-12-6)=1 x-2x+6x+24+12=1 移项,得x-2x+6x=1-24-12 合并同类项,得 5x=-35 两边同除以5,得 x=-7x+4与 3(x+1)+4k=11的解相同,则k等于多少?
解:解方程5x-4= -3x+4,得
x=1 因为方程5x-4=-3x+4与3(x+1)+4k=11的解相同 所以把x=1代入3(x+1)+4k=11,得 3×(1+1)+4k=11
5 解得 k= 4
余礼格
小结:解方程的步骤归纳:
第一步:去括号(分配律,去括号法则 ) 第二步:移项 (移项法则 ) 第三步: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 ) 第四步:系数化1 ( 等式的基本性质2 )
余礼格
合作探究
例3:解方程:2(x-2)-3(4x-1)=9(1-x). 解 :去括号,得 2x-4-12x+3=9-9x 移项,得 2x-12x+9x=9+4-3 合并同类项,得 -x=10 两边同除以-1,得 x=-10 注意:(1)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且不要搞错 符号: (2)-x=10不是方程的解,必须把x的系数化为1.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6课时)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学案例: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6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
此外,我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给予不同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在教学评价环节,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设计有趣的数学故事,如《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思考。
3.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如“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吗?”
4.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动画等,形象直观地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场景。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解法。
2.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解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我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5.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动画等,形象直观地展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4.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引入一元一次方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例题与讲解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例题与讲解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如:7-5x =3,3(x +2)=4-x 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技巧 正确判断一元一次方程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四个条件是: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③未知数的系数不能为0;④分母中不含未知数,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2)方程的解①概念: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②方法:要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一看,它是不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二看,将它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它是方程的解.如x =3是方程2x -4=2的解,而y =3就不是方程2x -4=2的解.(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是指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例1-1】 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A .S =12ab ;B.x -y =0;C.x =0;D.12x +3=1;E.3-1=2;F.4y -5=1;G .2x 2+2x +1=0;H.x +2.解析:E 中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G 中未知数的次数是2,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A 与B 中含有的未知数不是一个,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H 虽然形式上字母的个数是一个,但它不是等式,所以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D 中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只有C ,F 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所以它们是一元一次方程.答案:CF【例1-2】 x =-3是下列方程( )的解.A .-5(x -1)=-4(x -2)B .4x +2=1C .13x +5=5 D .-3x -1=0 解析:对于选项A ,把x =-3代入所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5×(-3-1)=20,右边=-4×(-3-2)=20,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是方程-5(x -1)=-4(x -2)的解;对于选项B ,把x =-3代入所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4×(-3)+2=-10,右边=1,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不是方程4x +2=1的解,选项C ,D 按以上方法加以判断,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只有A 的左右两边相等,故应选A.答案:A2.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基本性质①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 =b ,那么a +c =b +c ,a -c =b -c .②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 =b ,那么ac =bc ,a c =b c(c ≠0). ③性质3:如果a =b ,那么b =a .(对称性)如由-8=y ,得y =-8.④性质4:如果a =b ,b =c ,那么a =c .(传递性)如:若∠1=60°,∠2=∠1,则∠2=60°.(2)等量代换 在解题过程中,根据等式的传递性,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代替,简称等量代换. 谈重点 应用不等式的性质的注意事项(1)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时,一定要注意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才能保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这里特别要注意:“同时”和“同一个”,否则就会破坏相等关系.(2)等式的基本性质2中乘以(或除以)的仅仅是同一个数而不包括整式,要注意与性质1的区别.(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因为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例2-1】 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A .若4y +2=3y -1,则y =1B .若7a =5,则a =57C .若x 2=0,则x =2D .若x 6-1=1,则x -6=1 解析:首先观察等式的左边是如何由上一步变形得到的,确定变形的依据,再对等式的右边进行相应的变形,得出结论.A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减去3y +2,左边是y ,右边是-3,不是1;C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乘以2,右边应为0,不是2;D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左边乘以6,而右边漏乘6,故不正确;只有B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除以7,得到a =57. 答案:B【例2-2】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1)5x -8=12;(2)4x -2=2x ;(3)x +1=6;(4)3-x =7.分析: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将方程变形为左边只含有未知数的项,右边含有常数项,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解:(1)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8,得5x =20.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5,得x =4.(2)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2x ,得2x -2=0.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2,得2x =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2,得x =1.(3)方程两边都同时减去1,得x +1-1=6-1,∴x =6-1.∴x =5.(4)方程两边都加上x ,得3-x +x =7+x ,3=7+x ,方程两边都减去7,得3-7=7+x -7,∴-4=x ,即x =-4.3.解一元一次方程(1)移项①移项的概念及依据: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因为方程是特殊的等式,所以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②移项的目的:把所有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③移项的过程:移项的过程是项的位置改变和符号变化的过程.即对移动的项进行变号的过程,如,-2-3x =7,把-2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2在原方程中前面带有性质符号“-”,移到右边后需变成“+”,在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变号,没有移动的项则不变号.所以由移项,得-3x =7+2.④要注意移项和加法交换律的区别:移项是把某一项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移项要变号;而加法交换律中交换加数位置只是改变排列的顺序,符号随着移动而不改变.如,3+5x =1,把3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要变号,得5x =1-3,是属于移项;而把5x -15x +11x =11变成5x +11x -15x =11,是利用加法交换律,不是移项而是位置的移动,所以不变号.辨误区 移项时应注意的问题在移项时注意“两变”:一变性质符号,即“+”号变为“-”号,而“-”号变为“+”号;二变位置,把某项由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具体见下表:变形名称 具体做法 变形依据 注意事项去分母 方程左右两边的每一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等式的基本性质2 不能有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多项式的去掉分母后,要加小括号去括号 可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去括号 分配律;去括号的法则 不要漏乘括号内的项;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时括号内的所有项都要变号移项 移项就是将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等式的基本性质1 移项要变号合并同类项 将方程化为ax =b 的最简形式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只将系数相加,字母及其指数不变化系数为1 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系数或乘以未知数系数的倒数等式的基本性质2 分子、分母不能颠倒解技巧 巧解一元一次方程值得注意的是:(1)这些步骤在解方程时不一定全部都用到,也不一定按照顺序进行,可根据方程的形式,灵活安排步骤;(2)为了避免错误,可将解出的结果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例3-1】 下列各选项中的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A .由2x =4,得x =2B .由7x +3=x +5,得7x +3=5+xC .由8-x =x -5,得-x -x =-5-8D .由x +9=3x -1,得3x -1=x +9解析:选项A 是把x 的系数化成1的变形;选项B 中x +5变成5+x 是应用加法交换律,只是把位置变换了一下;选项C 是作的移项变形;选项D 是应用等式的对称性“a =b ,则b =a ”所作的变形.所以变形属于移项的是选项C.答案:C【例3-2】 解方程2-x 3-5=x -14. 分析:方程有分母,将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去掉分母得4(2-x )-60=3(x -1),再按照步骤求解,特别注意-5不能漏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解: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12,得4(2-x )-60=3(x -1).去括号,得8-4x -60=3x -3.移项,得-4x -3x =-3-8+60.合并同类项,得-7x =49.两边同除以-7,得x =-7.4.解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是代数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元一次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后,就成为未知数系数不是0的最简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不仅有很多直接应用,而且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解其他方程和方程组的基础.解方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方程式不断化简的过程,一直把方程化为x =a (a 是一个已知数).(1)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简单方程的解法其思路是一样的.方程中若含有相同的代数式,可以把此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来运算;方程中若含有小数或百分数,就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或百分数化为整数再去分母运算.(2)要注意把分母整数化和去分母的区别:分母整数化是在某一项的分子、分母上同乘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而去分母是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例4】 解方程0.4x -90.5-x -52=0.03+0.02x 0.03. 分析:由于0.4x -90.5和0.03+0.02x 0.03的分子、分母中含有小数,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化为整数,在式子0.4x -90.5的分子、分母中都乘以10,变为4x -905,在式子0.03+0.02x 0.03的分子、分母中都乘以100,变为3+2x 3,然后去分母,再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 解:分母整数化,得4x -905-x -52=3+2x 3. 去分母,得6(4x -90)-15(x -5)=10(3+2x ).去括号,得24x -540-15x +75=30+20x .移项,得24x -15x -20x =540-75+30.合并同类项,得-11x =495.两边同除以-11,得x =-45.5.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相关的问题方程的解不仅是方程的重要概念,也是考查方程知识时的主要命题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1)已知方程的解求字母系数:若已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一定使其成立,则得到一个关于另一个未知数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出这个字母系数的值.(2)同解方程:因为两方程的解相同,可直接解第一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再把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求出相关字母的值.【例5-1】 关于x 的方程3x +5=0与3x +3k =1的解相同,则k =( ).A .-2B .43C .2D .-43解析:解方程3x +5=0,得x =-53. 将x =-53代入方程3x +3k =1, 得-5+3k =1,解得k =2,故应选C.答案:C【例5-2】 若关于x 的方程(m -6)x =m -4的解为x =2,则m =__________.解析:把x =2代入方程(m -6)x =m -4,得(m -6)×2=m -4,解得m =8.答案:86.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解题策略 我们已经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有五个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可有些一元一次方程,若能根据其结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性质与解题技巧,则不但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性,而且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下面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几种技巧. (1)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是先去括号,去括号的顺序一般是由小到大去,但有些题目是从外向里去括号,计算反而简单,这就要求仔细观察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使计算简便的方法. (2)对于一些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若硬套解题的一般步骤,先去分母则复杂繁琐,若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先移项、合并同类项,则使运算显得简捷明快. 有些特殊的方程却要打破常规,灵活运用一些解题技巧,使运算快捷、简便.巧解可激活思维,使我们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例6-1】 解方程34⎣⎡⎦⎤43⎝⎛⎭⎫12x -14-4=32x +1. 分析:注意到34×43=1,把34乘以中括号的每一项,则可先去中括号,34×43⎝⎛⎭⎫12x -14-34×4=32x +1,再去小括号为12x -14-3=32x +1,再按步骤解方程就非常简捷了. 解:去括号,得12x -14-3=32x +1.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174. 两边同除以-1,得x =-174. 【例6-2】 解方程x +37-x +25=x +16-x +44. 分析:此题可按照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但本题若直接去分母,则两边乘以最小公倍数420,运算量大容易出错,我们可两边分别通分,5(x +3)-7(x +2)35=2(x +1)-3(x +4)12,把分子整理后再按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解:方程两边分别通分,得5(x +3)-7(x +2)35=2(x +1)-3(x +4)12.化简,得-2x +135=-x -1012. 去分母,得12(-2x +1)=35(-x -10).去括号,得-24x +12=-35x -35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x =-362.两边同除以11,得x =-36211.7.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1)利用方程的解求未知系数的值当已知方程的解求方程中字母系数或有关的代数式时,常常采用代入法,即将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得到关于字母系数的等式(或者可以看作关于字母系数的方程),再求解即可.(2)利用概念列方程求字母的值利用某些概念的定义,可以列方程求出相关的字母的取值,如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或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字母的值.列方程求值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的知识找出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解方程从而求出字母的取值.谈重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许多数学概念、性质的运用范围、限制条件或使用前提有的是以隐含条件的形式出现在题目中,由此可发掘隐含的条件,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发掘隐含条件时需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例7-1】 (1)当a =__________时,式子2a +1与2-a 互为相反数.(2)若6的倒数等于x +2,则x 的值为__________.解析:(1)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可得一元一次方程2a +1+(2-a )=0,解得a =-3;(2)由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得一元一次方程6(x +2)=1,解得x =-116. 答案:(1)-3 (2)-116【例7-2】 已知x =-2是方程x -k 3+3k +26-x =x +k 2的解,求k 的值. 分析:把x =-2代入原方程,原方程就变成了以k 为未知数的新方程,解含有未知数k 的方程,可以求出k 的值.解:把x =-2代入原方程,得-2-k 3+3k +26-(-2)=-2+k 2. 去分母,得2(-2-k )+3k +2-(-2)×6=3(-2+k ).去括号,得-4-2k +3k +2+12=-6+3k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k =-16.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k =8.。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衔接点,学生在小学已经初步接触过方程,了解了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并学会了用等式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本节课在描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后,继续学习用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引出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起到铺垫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由实际问题得到的方程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 理解等式基本性质,并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学会检验。

3. 理解移项法则,会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义.
2.由移项变形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
用移项法解方程明显比用等式性质方法解方程方便,体现了数学的方法美.
教学重点:利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移项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发现法则,课堂训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进竞争机制,调动课堂气氛。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
教学流程:
1.用猜谜引出学生身边的问题,从而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复习等式的基本性质。

3.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同时给出检验的过程。

4.通过学生的观察、交流、归纳得到移项法则。

5.用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四课时)去分母(沪科版)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第四课时)去分母(沪科版)

1 1 ( x 14) ( x 20). 7 4
解法一:先去括号,采用上节课的方法. 解法二:先去分母,再去括号。
去分母, 得:
4(x+14)=7(x+20)
去括号, 得:
移项,得: 化简, 得:
4x+56=7x+140
4x-7x=140-56 -3x=84
系数化为1, 得:
x=-28
解方程的步骤归纳:
步骤
去分 母 去括 号 移项
具体做法
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 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依据
等式 性质2
注意事项
合并 同类 项 系数 化1
1)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2)分子是代数式,作为 整体要加括号 )不要漏乘括号中的每一项 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 分配律 1 2)特别注意括号前是负号 去括号 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的情形 法则 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 1)移动的项一定要变号, 到方程一边,其它项 移项 不移的项不变号 都移到方程另一边, 法则 2)注意项较多时不要漏项 注意移项要变号 把方程变为ax=b 合并同类 1)把系数相加 (a≠0 ) 的最简形式 项法则 2)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解下列方程
3 x x 4 1 2 3 x2 x 2 5 4 2x 1 x 2 3 1 3 4
1.本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 2.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 骤是什么?
3.解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每步变形的 依据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第3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第四课时
去分母
霍邱县马店镇中心校七(1)班 授课教师 丁求勇
解方程:
1 1 ( x 14) ( x 20). 7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1.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且等式两边都是整式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如:7-5x =3,3(x +2)=4-x 等都是一元一次方程.解技巧 正确判断一元一次方程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四个条件是: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③未知数的系数不能为0;④分母中不含未知数,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2)方程的解①概念: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②方法:要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只需看两点:一看,它是不是方程中未知数的值;二看,将它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它是方程的解.如x =3是方程2x -4=2的解,而y =3就不是方程2x -4=2的解.(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是指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例1-1】 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A .S =12ab ;B.x -y =0;C.x =0;D.12x +3=1;E.3-1=2;F.4y -5=1;G .2x 2+2x +1=0;H.x +2.解析:E 中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G 中未知数的次数是2,所以不是一元一次方程;A 与B 中含有的未知数不是一个,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H 虽然形式上字母的个数是一个,但它不是等式,所以也不是一元一次方程;D 中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只有C ,F 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所以它们是一元一次方程. 答案:CF【例1-2】 x =-3是下列方程( )的解.A .-5(x -1)=-4(x -2)B .4x +2=1C .13x +5=5 D .-3x -1=0 解析:对于选项A ,把x =-3代入所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5×(-3-1)=20,右边=-4×(-3-2)=20,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是方程-5(x -1)=-4(x -2)的解;对于选项B ,把x =-3代入所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4×(-3)+2=-10,右边=1,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 =-3不是方程4x +2=1的解,选项C ,D 按以上方法加以判断,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只有A 的左右两边相等,故应选A.答案:A2.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基本性质①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 =b ,那么a +c =b +c ,a -c =b -c .②性质2: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是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用式子形式表示为:如果a =b ,那么ac =bc ,a c =b c(c ≠0). ③性质3:如果a =b ,那么b =a .(对称性)如由-8=y ,得y =-8.④性质4:如果a =b ,b =c ,那么a =c .(传递性)如:若∠1=60°,∠2=∠1,则∠2=60°.(2)等量代换在解题过程中,根据等式的传递性,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代替,简称等量代换. 谈重点 应用不等式的性质的注意事项(1)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时,一定要注意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才能保证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这里特别要注意:“同时”和“同一个”,否则就会破坏相等关系.(2)等式的基本性质2中乘以(或除以)的仅仅是同一个数而不包括整式,要注意与性质1的区别.(3)等式两边不能都除以0,因为0不能作除数或分母.【例2-1】 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 ).A .若4y +2=3y -1,则y =1B .若7a =5,则a =57C .若x 2=0,则x =2D .若x 6-1=1,则x -6=1 解析:首先观察等式的左边是如何由上一步变形得到的,确定变形的依据,再对等式的右边进行相应的变形,得出结论.A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减去3y +2,左边是y ,右边是-3,不是1;C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乘以2,右边应为0,不是2;D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左边乘以6,而右边漏乘6,故不正确;只有B 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两边都除以7,得到a =57. 答案:B【例2-2】 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1)5x -8=12;(2)4x -2=2x ;(3)x +1=6;(4)3-x =7.分析: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解.先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1将方程变形为左边只含有未知数的项,右边含有常数项,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解:(1)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8,得5x =20.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5,得x =4.(2)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2x ,得2x -2=0.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2,得2x =2.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2,得x =1.(3)方程两边都同时减去1,得x +1-1=6-1,∴x =6-1.∴x =5.(4)方程两边都加上x ,得3-x +x =7+x ,3=7+x ,方程两边都减去7,得3-7=7+x -7,∴-4=x ,即x =-4.3.解一元一次方程(1)移项①移项的概念及依据: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因为方程是特殊的等式,所以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1.②移项的目的:把所有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③移项的过程:移项的过程是项的位置改变和符号变化的过程.即对移动的项进行变号的过程,如,-2-3x =7,把-2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2在原方程中前面带有性质符号“-”,移到右边后需变成“+”,在移动的过程中同时变号,没有移动的项则不变号.所以由移项,得-3x =7+2.④要注意移项和加法交换律的区别:移项是把某一项从等式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移项要变号;而加法交换律中交换加数位置只是改变排列的顺序,符号随着移动而不改变.如,3+5x =1,把3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要变号,得5x =1-3,是属于移项;而把5x -15x +11x =11变成5x +11x -15x =11,是利用加法交换律,不是移项而是位置的移动,所以不变号.辨误区 移项时应注意的问题在移项时注意“两变”:一变性质符号,即“+”号变为“-”号,而“-”号变为“+”号;二变位置,把某项由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具体值得注意的是:(1)这些步骤在解方程时不一定全部都用到,也不一定按照顺序进行,可根据方程的形式,灵活安排步骤;(2)为了避免错误,可将解出的结果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例3-1】 下列各选项中的变形属于移项的是( ).A .由2x =4,得x =2B .由7x +3=x +5,得7x +3=5+xC .由8-x =x -5,得-x -x =-5-8D .由x +9=3x -1,得3x -1=x +9解析:选项A 是把x 的系数化成1的变形;选项B 中x +5变成5+x 是应用加法交换律,只是把位置变换了一下;选项C 是作的移项变形;选项D 是应用等式的对称性“a =b ,则b =a ”所作的变形.所以变形属于移项的是选项C.答案:C【例3-2】 解方程2-x 3-5=x -14. 分析:方程有分母,将方程两边每一项都要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去掉分母得4(2-x )-60=3(x -1),再按照步骤求解,特别注意-5不能漏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12.解:去分母,方程两边都乘以12,得4(2-x )-60=3(x -1).去括号,得8-4x -60=3x -3.移项,得-4x -3x =-3-8+60.合并同类项,得-7x =49.两边同除以-7,得x =-7.4.解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是代数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元一次方程化成标准方程后,就成为未知数系数不是0的最简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不仅有很多直接应用,而且解一元一次方程是学习解其他方程和方程组的基础.解方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方程式不断化简的过程,一直把方程化为x =a (a 是一个已知数).(1)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与简单方程的解法其思路是一样的.方程中若含有相同的代数式,可以把此代数式看作一个整体来运算;方程中若含有小数或百分数,就要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或百分数化为整数再去分母运算.(2)要注意把分母整数化和去分母的区别:分母整数化是在某一项的分子、分母上同乘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而去分母是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例4】 解方程0.4x -90.5-x -52=0.03+0.02x 0.03. 分析:由于0.4x -90.5和0.03+0.02x 0.03的分子、分母中含有小数,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化为整数,在式子0.4x -90.5的分子、分母中都乘以10,变为4x -905,在式子0.03+0.02x 0.03的分子、分母中都乘以100,变为3+2x 3,然后去分母,再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 解:分母整数化,得4x -905-x -52=3+2x 3. 去分母,得6(4x -90)-15(x -5)=10(3+2x ).去括号,得24x -540-15x +75=30+20x .移项,得24x -15x -20x =540-75+30.合并同类项,得-11x =495.两边同除以-11,得x =-45.5.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相关的问题方程的解不仅是方程的重要概念,也是考查方程知识时的主要命题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方程的解的概念.(1)已知方程的解求字母系数:若已知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一定使其成立,则得到一个关于另一个未知数的方程,解这个方程,即可求出这个字母系数的值.(2)同解方程:因为两方程的解相同,可直接解第一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再把未知数的值代入第二个方程,求出相关字母的值.【例5-1】 关于x 的方程3x +5=0与3x +3k =1的解相同,则k =( ).A .-2B .43C .2D .-43解析:解方程3x +5=0,得x =-53.将x =-53代入方程3x +3k =1, 得-5+3k =1,解得k =2,故应选C. 答案:C 【例5-2】 若关于x 的方程(m -6)x =m -4的解为x =2,则m =__________.解析:把x =2代入方程(m -6)x =m -4,得(m -6)×2=m -4,解得m =8.答案:86.一元一次方程的常用解题策略我们已经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有五个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可有些一元一次方程,若能根据其结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性质与解题技巧,则不但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性,而且还可以使解题过程简捷明快,下面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常用的几种技巧.(1)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是先去括号,去括号的顺序一般是由小到大去,但有些题目是从外向里去括号,计算反而简单,这就要求仔细观察方程的特点,灵活运用使计算简便的方法.(2)对于一些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若硬套解题的一般步骤,先去分母则复杂繁琐,若根据方程的结构特点,先移项、合并同类项,则使运算显得简捷明快.有些特殊的方程却要打破常规,灵活运用一些解题技巧,使运算快捷、简便.巧解可激活思维,使我们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例6-1】 解方程34⎣⎡⎦⎤43⎝⎛⎭⎫12x -14-4=32x +1. 分析:注意到34×43=1,把34乘以中括号的每一项,则可先去中括号,34×43⎝⎛⎭⎫12x -14-34×4=32x +1,再去小括号为12x -14-3=32x +1,再按步骤解方程就非常简捷了. 解:去括号,得12x -14-3=32x +1.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174. 两边同除以-1,得x =-174. 【例6-2】 解方程x +37-x +25=x +16-x +44. 分析:此题可按照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求解,但本题若直接去分母,则两边乘以最小公倍数420,运算量大容易出错,我们可两边分别通分,5(x +3)-7(x +2)35=2(x +1)-3(x +4)12,把分子整理后再按照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求解.解:方程两边分别通分,得5(x +3)-7(x +2)35=2(x +1)-3(x +4)12.化简,得-2x +135=-x -1012. 去分母,得12(-2x +1)=35(-x -10).去括号,得-24x +12=-35x -35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x =-362.两边同除以11,得x =-36211. 7.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1)利用方程的解求未知系数的值当已知方程的解求方程中字母系数或有关的代数式时,常常采用代入法,即将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得到关于字母系数的等式(或者可以看作关于字母系数的方程),再求解即可.(2)利用概念列方程求字母的值利用某些概念的定义,可以列方程求出相关的字母的取值,如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或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求字母的值.列方程求值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的知识找出相等关系.再列出方程,解方程从而求出字母的取值.谈重点 列一元一次方程注意挖掘隐含条件许多数学概念、性质的运用范围、限制条件或使用前提有的是以隐含条件的形式出现在题目中,由此可发掘隐含的条件,列一元一次方程解题,发掘隐含条件时需要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例7-1】 (1)当a =__________时,式子2a +1与2-a 互为相反数.(2)若6的倒数等于x +2,则x 的值为__________.解析:(1)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可得一元一次方程2a +1+(2-a )=0,解得a =-3;(2)由倒数的概念: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得一元一次方程6(x +2)=1,解得x =-116. 答案:(1)-3 (2)-116【例7-2】 已知x =-2是方程x -k 3+3k +26-x =x +k 2的解,求k 的值. 分析:把x =-2代入原方程,原方程就变成了以k 为未知数的新方程,解含有未知数k 的方程,可以求出k 的值.解:把x =-2代入原方程,得-2-k 3+3k +26-(-2)=-2+k 2. 去分母,得2(-2-k )+3k +2-(-2)×6=3(-2+k ).去括号,得-4-2k +3k +2+12=-6+3k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k =-16.方程两边同除以-2,得k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