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合集下载

带你了解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作用

带你了解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作用

带你了解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及作用艾滋病又称HIV/AIDS,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的病毒性感染类疾病,当患者受到HIV病毒的侵害时,其免疫系统会受到严重的破坏,继而引发出更多病毒类疾病,而在这些病毒类疾病的感染中,肺结核是与艾滋病合并最为常见的病毒类感染疾病之一。

肺结核病在与艾滋病相互作用的同时,会进一步促进病变的发展、恶化,从而导致了患者迅速死亡。

一、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有哪些?艾滋病毒的患者如果与传染期的肺结核患者进行过接触,免疫力低下的他们就十分容易被肺结核病所感染,并且会进一步使自身的病毒融合扩张。

为此如果艾滋病毒患者感染上了结核病毒,其症状发展的就会比较显现,并且也会被感染单一病毒的患者症状严重许多。

而结核病毒在融入到艾滋病患者身上时,很容易在任意时期发生病变,由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年龄及其他因素等有着很大区别,因此在临床上的表现也千奇百怪,主要的情况除了会发生咳痰、胸闷及呼吸困难之外,还会有些许发烧、无食欲、体重下降及盗汗的问题出现。

并且还有少量的患者具备着高热、呼吸窘迫等非常见性的临床现象。

而经过大数据的调查可以得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主要临床特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急性发病率较高,病情发展也比较迅猛。

并且主要的病理是粟粒性既渗出性病毒发生了一系列的病变,艾滋病患者在感染结核杆菌之后,结核杆菌会非常容易在患者体内进行扩散,特别容易激活病患体内的非活动病灶,从而造成了肺静脉与淋巴的破坏,继而向全身进行扩散。

其二病程较长、预后性差且容易死亡。

对比单一的艾滋病或是肺结核病,合并后的病症耐药结合菌株的生长概率较高,并且抗结核的治疗与抗HIV病毒的治疗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这种制约性很容易影响到治疗的效果,甚至还会因为治疗方式的不得当而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其三是并发症较多,且感染几率增大。

因为艾滋病毒的原因,患者的免疫机能被整体破坏,从而非常容易感染慢性腹泻、口腔及食道菌的感染、肺部感染及胃出血等多种感染性疾病。

结核与艾滋病

结核与艾滋病
泻,考虑AIDS,查HIV抗体(+),经复查HIV抗体证实诊断。
临床特点
结核病多先发病
50%~67%的病例结核病先诊断 其次一部分同时诊断 少数AIDS先诊断
临床特点
播散型结核与肺外结核多
播散型结核占HIV感染者并发结核病患者 28%~96%
肺外结核在HIV感染者中占21%,AIDS患者中 占2/3以上
HIV(+)和AIDS患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提示 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结核病,应定期摄胸片和痰 菌检查。
临床特点
CD4细胞的计数值低下
住院病人CD4细胞中位数 27~191/mm3 门诊病人CD4细胞中位数
研究1 317/mm3 研究2 198/mm3(肺外结核)
257/mm3(肺结核)
组织病理学特点
合并HIV/AIDS时结核病的诊断
HIV/AIDS病人出现下列情况,须怀疑结核
不明原因的发热、盗汗、纳差、体重下降、中枢神经系统 症状
肺部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短期内复查无明显变化或正规 抗炎治疗无效
肺门、纵隔或全身淋巴结肿大 结素试验阳性
合并HIV/AIDS时结核病的诊断
肺结核的诊断
HIV感染早期 可见典型结核结节:干酪坏死灶小,MTB 少,病灶周围有较多的CD4淋巴细胞、上皮样巨细胞及 郎罕巨细胞包绕
HIV感染中期 干酪坏死范围扩大,CD4淋巴细胞和上皮 样巨细胞及郎罕巨细胞明显减少,MTB较多。
HIV感染晚期 大面积的干酪坏死病灶中MTB极多,见不 到结核性肉芽肿形成,见不到上皮样巨细胞和郎罕巨 细胞,CD4淋巴细胞极少。
HI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凡符合下列任一情况,可确认HIV病毒感染 年龄为15月以上的儿童、成人,用酶标法其血清标 本出现HIV抗体阳性,经确证试验蛋白印记法、免 疫荧光法所证实者。 血清HIV 抗体阳性,或反转录酶检测阳性,或HIV 抗原阳性 产前母亲与感染HIV的15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或成人, 单纯酶标法血清HIV阳性而无其他确证证实,不能 确定HIV感染。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要点浅谈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要点浅谈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要点浅谈发表时间:2011-04-27T13:59:44.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王大刚[导读] 毒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最常碰到的问题之一,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王大刚(云南省彝良县医院 657600)【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035-02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致死性传染病,在经历了20多年的肆虐后,目前仍是全世界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难题。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率仍然属于全球低水平,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发病和死亡的绝对数可观。

在艾滋病的治疗方面,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俗称“鸡尾酒疗法”是目前已被证实的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已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熟知。

[1]结核病对HIV感染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极大,全球4000万HIV/AIDS患者中约36%合并结核杆菌感染。

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3%的艾滋病患者最终死亡于结核病。

HIV感染损害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主要是通过CD4+T淋巴细胞的缺失,免疫功能被破坏,导致HIV感染患者原发性结核和复发性结核的数量增加。

反过来,结核病通过HIV病毒复制和加强HIV免疫抑制,可能加快HIV疾病进展,这也是HIV感染并发原发性结核和复发性结核的发病率比HIV阴性者高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广泛开展,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治疗已成为抗病毒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最常碰到的问题之一,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

此文的目的旨在对初开展或即将开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工作中能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规范及灵活的处理,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面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病人,在治疗上我们通常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课件PPT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课件PPT

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发病机理和症状,以更好地 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院 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希望 通过宣传能使更多的人了解 艾滋病,正视艾滋病。
理解、关爱和不歧视艾滋病病 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为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营造良好 的社会和生活环境;呼唤全社会共 同关注艾滋病的防治问题。
第三、本次活动共发放防治艾滋病 宣传单3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100余 人,此次艾滋病宣传日宣传活动总体达 到预期的宣传效果,通过此次宣传活动的 开展,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正视艾滋 病,了解爱滋病的传播途径、发病机理 和症状,以更好地遏制爱滋病的传播和 蔓延。
同时展现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 病人热爱生活、珍视 生命、积极向上的精 神风貌,理解、关爱 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 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3、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3)艾滋病期 表现为全身症状,如持续不规则低热;持续性全 身性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除腹股沟以外,全身有两处以 上部位淋巴结肿大,一般1厘米大小,不疼痛;持续慢性 腹泻;三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盗汗,初为夜间 出现,继而发展到白天也存在;极度乏力、记忆力减退、 反复头痛、反应迟钝乃至痴呆;出现肺炎、结核、肠炎 等,甚至肿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
汇报人:某某网
X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 主题是“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凝聚力量, 攻坚克难,控制艾滋”。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 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有效预防及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与危 害,我院开展了各项有关艾滋病的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 宣传效果。
2、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有什么不同?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 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 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 染者。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 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 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

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治疗进展

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治疗进展

平 为基 础治 疗 的 T 但 依 非韦仑 有潜 在 的致 畸作用 。 B, 在 非洲 , R A T合 并 T B的 治疗 中 , 病人 体 重 >6 k 0g
应 用依 非韦仑 的 的剂量 要大 于体 重较 轻病 人 的剂量 。
从 3 %增加 到 1 % 。据 2 1 6 0 0年 WH O报道 , 每年 约 有 2 0万 A D 0 I S患 者 死 亡 , 中 2 % 合 并 T 其 5 B感 染 。
巴细 胞为 主要 特 征 的 疾 病 。结 核 病 ( B 是 A D T ) I S患
者最 常见 的机 会性 感染 , 我 国又是 结核 病高 疫情 国 而 家, 随着 HI A D V/ I S患 者 的 病 情 进 展 , I S合 并 T AD B
已 明显 影 响 了患者 的生 活质 量 , 以对其 治疗更 是 不 所
在一些 社 区 , 达 8 % 的 A D 高 0 I S患 者 合 并 T B感 染 。
H V 感 染 可 以 加 速 结 核 病 病 变 的 进 展 , 核 病 也 可 使 I 结 HI 感 染 者 发 展 为 艾 滋 病 , 者 关 系 十 分 密 切 。 V 两
二 、 滋 病 合 并 结 核 的 治 疗 艾
咳 痰 超 过 2周 以 上 , 高 度 怀 疑 结 核 病 。 2 0 2 0 应 0 5~ 0 7 年期 间 AD I S患 者 感 染 T B的 比 率 在 肯 尼 亚 从 4 % 增 1 加 到 8 % , 卢 旺 达 从 4 % 增 加 8 % , 埃 塞Βιβλιοθήκη 俄 比亚 4 在 5 8 在、
艾 滋 病 与 结 核 的 相 互 关 系
AD I S患者 结 核 病 的发 生 率 是 正 常人 的 3 0~5 O 倍 , 核 病 是 导 致 AD 结 I S患 者 迅 速 发 展 、 化 最 终 死 恶 亡 的疾 病 之 一 。 为 了 降 低 T 的 感 染 概 率 , B 对 HV AD I / I S患者 早 诊 断 , 抗 病 毒 治 疗 十 分 必 要 。 早 对 于 口服异 烟肼 预 防 T B的 HI / I S患 者 , 期 抗 V AD 早 病 毒治 疗还 可 以提 高 异 烟肼 药 物 的疗 效 进 一 步 降低

18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分析

18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临床分析

思维方式, 应提高对两类疾病的警惕性。对疑似合并结核病 的病例要做必要的特异性检查, 如痰涂片找抗酸杆菌, B MT 培养等检查, 倘若经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认, 临床怀疑结核病 者, 可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诊断性治疗l ; _ 肺孢子虫肺炎 3 ] (C ) A D P P 是 IS患者另一个最常见的肺部机会性感染 , 有 7  ̄的晚期A D 患者合并 P P4 抗结核疗效差。 0/ / o IS C l。 _ ] 以上结 果均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l ] _ 。 5 本组 l 8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病死率 2. , 77 远
1 2 方法 .
3 阴性 1 例, 例, 5 3例肺结核患者中痰涂片中可见抗酸杆菌。
外周血 T淋巴细胞、 亚群计数:D C 4 检测结果,8 1 例患 者中, 5 有 例死亡, 其中1 例患者人院时检测外周血T淋巴 6
细胞亚群计数, 死亡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 C 4 D 较存活 的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明显降低 。
菌 , 且两病互相影响, 互为因果 。对 20 年一20 年收 ] 03 06 治的 1 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 8 报告如
下:

般情况:8 1 例患者均有发热。 以发热起病者 1 例, 1 其
中高热 5例, 体温高达 3  ̄4 C。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下 9 1
阳性 2 例。腹部有压痛、 反跳痛 3 例。
23 辅助检查 .
x线表现:8 1 例患者中, 单纯肺结核6例, 其中 4 例浸润
型肺结核病灶多位于双肺 , 多为均匀一致的片絮阴影。1例 出现空洞。1 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呈现散在分布, 疏密不一 的小结节阴影。 P D试验及痰 涂片 、 P 痰培养 检查 : P P D试验 弱阳性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

肺结核是AIDS患者群体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AIDS病患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尤其是CD4<150个/μL时,若染上肺结核,如果未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则将会增加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空洞形成等发生的风险,毒血症控制难度相应增加,大部分患者会因为呼吸衰竭或者大咯血死亡[1]。

近些年,吸毒人数有不断增长趋势且性生活开放混乱,AIDS感染率有增长趋势,因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会增加病患临床治疗难度,故而临床医师实践中应不断总结归纳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提升疾病的认识水平,进而更有效的对症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该次研究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该院的120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患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该病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案,现DOI:10.16662/ki.1674-0742.2021.10.082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邵竞楠,王艳红齐齐哈尔市第七医院肝病四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究相关治疗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方法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抗结核加AIDS抗病毒治疗,统计入选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入选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并气促、咳嗽、消瘦较为常见,占比依次为53.33%、43.33%、36.67%、60.00%。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痰涂片检查阳性率为18.33%,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4,P<0.001);观察组CD4+、CD8+及CD4+/CD8+依次为(14.51±1.04)%、(51.27±1.07)%、(0.31±0.07),和对照组(7.36±0.27)%、(64.58±1.68)%、(0.14±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4、7.201、6.654,P<0.001)。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HIV合并肺结核人群中的诊断性能研究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HIV合并肺结核人群中的诊断性能研究
所 有 患 者 均 在 吉 林 省 ,长 春 市 C D C 确 认 为 H I V 抗 体 阳 性 ,诊 断 标 准 符 合 2 0 0 5 年 国 家 /UDS 诊 断 标 准 [7]。 1 . 3 结核病诊断分组及标准
根 据 临 床 表 现 (发 热 、咳 嗽 、胸 痛 、呼 吸 困 难 等 )、 影 像 学 表 现 ( 斑 片 、结 节 、纵 隔 淋 巴 结 肿 大 等 )以及病 原 学 检 测 结 果 ,病 原 学 检 测 方 法 包 括 痰 涂 片 、痰培 养 、分 子 生 物 学 检 测 ,其中 任意 一项结果阳性定义为
2. 2 T-SPOT.T B 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进 行 分 子 生 物 学 检 测 的 样 本 包 含 4 2 例 Gene-
Xpert检 测 样 本 以 及 5 6 例 L A M P 检 测 样 本 ,共计 98 例 .其 按 照 临 床 诊 断 结 果 分 为 肺 结 核 组 44 例.肺 部 其 它 疾 病 组 5 4 例 ,将 其 与 T-SPOT. T B 的结果进 行 比 较 显 示 :T-SPOT. T B 检 测 的 敏 感 性 77. 2 7 % ( 3 4 / 4 4 ) 高 于 分 子 生 物 学 检 测 敏 感 性 47. 7 3 % ( 2 1 /
195例 确 诊 或 临 床 诊 断 为 H IV 阳性合并肺结 核 的 患 者 中 ,T -S PO T .T B 检 测 阳 性 1 4 3 例 ,敏感性 为 73. 3 3 % ; 3 1 7 例 H I V 阳 性 肺 部 其 它 疾 病 患 者 中 , T -SPOT.T B 检 测 阴 性 2 7 5 例 ,特 异 性 为 86. 7 5 % 。 见 表 1。
表 1 H I V 合 并 结 核 病 患 者 T-SPOT. T B 检测结果

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一.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抗病毒治疗(一)治疗时机与方案1.治疗时机:合并结核感染者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ART):对CD4计数<200 cells/ mm3者应在抗TB治疗2-4周内开始ART;CD4计数在200~–500 cells/ mm3者应在抗TB治疗2-4周、最长8周时开始ART;CD4计数>500 cells/ mm3也应在8周内开始ART。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必要时进行药物浓度检测。

2.治疗方案(表5-1):表5-1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推荐抗病毒治疗方案(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说明:1.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处理是非常复杂的,主要表现在①抗HIV病毒药物与抗结核药物存在着相互作用,如利福平与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后者的有效血药浓度降低。

②抗病毒治疗和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可能会减低治疗的依从性,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

③两种疾病同时治疗使患者的药物负担增加。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HAART一线推荐方案为“TDF/AZT+3TC+EFV)”。

在两种疾病同时治疗时,若使用了含有利福平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强烈推荐使用含有EFV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ABC(300mg,每日2次)或者TDF(300mg,每日1次)也可作为EFV的替代,推荐方案为AZT+3TC+ABC/TDF[WHO 2010],但是ABC并不包括在国家免费提供的药品目录中,并且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使用3种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的疗效目前支持的数据非常有限。

NVP仅仅在其他药物不能选择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因为NVP具有导致严重甚至致死性肝损害的危险,同时在与利福平合用时该药的血药浓度会明显下降,使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机会加大。

如果使用NVP,建议应用常规剂量。

2.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中结核病治疗需要注意的事项(1)我国属于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所有的HIV阳性患者至少每年应通过胸片以及痰涂片筛查发现结核。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治疗艾滋病主要因机体感染HIV病毒引起,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该病毒后将对人体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攻击,以致于最终丧失免疫力及疾病抵抗力,导致因严重性感染而死亡。

艾滋病属于诱发结核病的重要性因素,数据显示,艾滋病患者感染结核菌的机率属于非艾滋病群体的30倍,同时结核分枝杆菌和会促进HIV病毒的不断复制,很多人面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就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实际上,此病尽管预后不良,但是采取接受科学有效治疗,也可达到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的效果。

问题一: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特点是什么?1.临床症状表现特点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会出现典型的纳差乏力、发热、体重减轻、咳嗽咳痰、盗汗及咯血等不良症状表现,对于女性患者而言,还会出现月经异常的情况。

对于该病症患者典型的肺结核临床症状并不多见,相对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体重减轻及高热。

同时,相较于单纯肺结核患者而言,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肺功能衰竭程度更为显著,且病情进展速度也相对较快。

1.临床检查特点研究发现: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若以抗酸染色对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进行判断,其阳性率比HIV病毒阴性率相对较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感染HIV病毒后造成细胞免疫反应及变态反应遭受抑制因素有关。

需对患者经常性、多次采取常规涂片检查,有效发现抗酸杆菌,必要时,可进行PCR-TB检查,使之提高确诊率。

与单纯性结核病患者对比,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影像学表现出将出现粟粒性影像、弥漫性浸润现象,但是其空洞征象机率却低于单纯结核病患者而言,此外,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还会出现典型的胸腔积液现象。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疾病多常见于肺外结合,结核病变经累及淋巴系统,其次才会引起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及肠结核疾病。

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而言,出现以上典型临床影像学表现与单纯性结核病患者而言典型特征并不多,因此,当怀疑艾滋病患者存在有结核病时,需进一步结合相关临床检查问题二: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如何治疗?1.抗病毒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属于治疗艾滋病的主要方法,但是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双重感染患者而言,为在不增加治疗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治疗效果,需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药物。

艾滋遇上结核最致命的“搭档”

艾滋遇上结核最致命的“搭档”

龙源期刊网 艾滋遇上结核最致命的“搭档”作者:蒋荣猛来源:《大众健康》2019年第06期世界卫生组织报告,2017年全球有369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约9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同年,全球有1000万人罹患结核病,约16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其中包括3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

30万,什么概念?意味着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占艾滋病死亡人数的1/3。

换个角度计算,艾滋病合并结核病占结核病死亡人数的接近20%。

由此,说结核病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头号杀手,并不过分。

可是,一个是病毒感染,一个是细菌感染,他俩怎么走到一起的?而且混合感染之后变得如此要命?这得从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发病机制说起。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其病原体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亦称艾滋病病毒。

HIV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免疫功能缺陷,意味着一个人不仅对外不能抵抗外来感染,而且很多在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病原体也会致病,同时因为免疫功能缺陷,对内不能有效进行“免疫监视”而发生肿瘤。

根据感染后临床表现及症状、体征,HIV感染的全过程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因此,严格来说,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终末阶段,此时因免疫功能缺陷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其中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便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几乎可以累及人体所有组织器官。

从结核病在人体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我们了解到,一个人首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时,如果免疫功能正常的话,通过特异性免疫使结核分枝杆菌停止繁殖,原发病灶炎症吸收、肿大的淋巴结缩小甚至钙化,即便播散到全身各器官的结核分枝杆菌,大部分也被消灭。

但是,仍然有少量细菌未被消灭,潜伏下来,长期处于休眠期,一旦免疫功能低下,这些结核分枝杆菌便会激活,成为继发性结核病的来源之一。

这种首次感染后遗留的潜伏病灶重新活动而发生的结核病,为内源性复发。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诊疗指南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诊疗指南
时调整治疗方案。
抗艾滋病治疗
抗病毒治疗
根据艾滋病病毒的基因型和耐 药性,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
进行治疗。
预防机会性感染
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机会性感染 的预防,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免疫调节治疗
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白细胞 介素-2等,以增强患者的免疫 功能。
营养支持
提供营养支持,以改善患者的 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诊疗指南
汇报人:XXX 2023-11-21
目录
• 概述 • 临床表现与分型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策略 • 预后与转归 • 预防与控制措施
01 概述
定义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是指艾滋病患者同时感染了肺 结核,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 难度。
流行病学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在艾滋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因为艾滋病患者 的免疫系统受损,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的感 染。
肺外结核,结核分枝杆菌 感染发生在肺部以外的其 他部位,如骨结核、腹腔 结核等。
03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艾滋病诊断
根据HIV感染病史、临床症状、 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
肺结核诊断
根据X线胸片、CT等影像学检查 ,结合痰液细菌学检查、结核菌 素试验等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咳嗽是肺结核的常见症 状之一,表现为持续性 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 少量黏痰。
患者可出现胸闷、气促 症状,活动后症状加重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由于疾病影响,食欲较 差,营养摄入不足,导 致体重下降。
患者感到身体疲劳,精 力下降,难以恢复体力 。
分型标准
01 Ⅰ型肺结核
02 Ⅱ型肺结核

结核病艾滋病实施方案

结核病艾滋病实施方案

结核病艾滋病实施方案结核病和艾滋病是两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两种疾病的高发和共患率给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个国家纷纷出台了结核病艾滋病联合防治实施方案,以确保疾病的有效控制和治疗。

一、背景和意义结核病是一种由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但也可感染其他部位。

艾滋病属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导致的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排泄物等途径传播。

结核病和艾滋病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的限制,这两种疾病的防治工作面临种种困难。

结核病和艾滋病经常共存,因为HIV感染者比非感染者更容易感染结核杆菌,并且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也更高。

同时,结核病也会削弱HIV感染者的免疫力,使他们更易感染其他感染病和疾病。

因此,联合防治结核病和艾滋病的实施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两种疾病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二、结核病、艾滋病联合防治方案的主要内容结核病、艾滋病联合防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诊断和治疗的整合:根据WHO的指导方针,将结核病和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整合在一起,实现全面、及时、有效的治疗。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结核病和艾滋病的诊断技术和监测机制,使用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和药物,提供充足的药物和疗程。

特别是对于HIV感染者的结核病治疗,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进行个体化、差异化治疗。

2. 疫苗和预防措施:针对结核病和艾滋病的传染性和患病率高的特点,加强疫苗接种和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感染风险和扩散传播。

对于结核病,要积极推广BCG疫苗接种和空气传播控制措施;对于艾滋病,要加强性教育、安全用针器和安全性行为的宣传和推广,尽可能降低HIV感染的风险。

3. 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建立:尤其是在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建立。

同时,在政策、法规、经费和资源的保障方面也要做好工作,加强政府的领导和监管作用,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提高资金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艾滋病与结核病的共同感染与治疗

艾滋病与结核病的共同感染与治疗

艾滋病与结核病的共同感染与治疗艾滋病(AIDS)与结核病(Tuberculosis)是两种常见的传染病,它们经常同时感染患者,形成共同感染的现象。

这种共同感染对患者的治疗和疗效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艾滋病与结核病的共同感染机制以及针对这种共同感染的治疗方法。

一、共同感染机制艾滋病与结核病共同感染的机制较为复杂。

首先,艾滋病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感染结核病的风险增加。

此外,艾滋病使得结核病的病情更加严重和复杂,降低患者对结核病治疗的耐受性和疗效。

另外,结核病本身也会进一步加剧艾滋病的病程进展。

二、诊断与筛查早期确诊是共同感染治疗的关键。

尽早发现感染艾滋病和结核病的患者,对于对症治疗和阻断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针对高风险人群的艾滋病和结核病筛查工作应该普及和加强。

对于共同感染的判定,可以通过各种实验室检测方法确诊。

艾滋病的确诊主要通过检测抗HIV抗体和病毒核酸。

结核病的诊断则可以通过结核菌素试验、痰涂片和胸部X线等多种方法。

综合利用这些检测技术,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同时感染艾滋病和结核病。

三、治疗方法在治疗上,共同感染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多药联合疗法成为艾滋病与结核病共同感染的基本治疗策略。

具体治疗步骤如下:1. 艾滋病治疗艾滋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

ART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载量,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对于艾滋病与结核病共同感染者,ART的治疗需结合结核病的治疗方案进行。

2. 结核病治疗根据结核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测试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

联合使用抗结核药物,以防止多药抗药性的发生。

由于艾滋病与结核病共同感染患者免疫功能较弱,治疗时间一般需延长,避免复发和病情进展。

3. 联合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艾滋病治疗和结核病治疗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治疗方案。

在联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全文)

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全文)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后可表现为潜伏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和结核病(Tuberculosis)两种情况[1]。

HIV感染是结核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IV 感染者LTBI进展为结核病的风险较HIV阴性者显著增加[2,3]。

结核病是HIV感染者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之一,是HI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重要影响因素[4],也是艾滋病患者(包括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5]。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2015年35%的艾滋病相关死亡是由于结核病所致[6]。

HIV/MTB合并感染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荟萃分析显示[7],MTB/HIV合并感染率为23.51%,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美国MTB/HIV合并感染率分别为31.25%、17.21%、20.11%、25.06%和14.84%。

中国大陆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结核病的患病率分别为7.2%和22.8%[8]。

HIV/MTB合并感染的诊断相对更为困难[9],临床表现不典型,合并多种其他机会感染使病情更加复杂,肺外结核病相对更为常见。

一项基于尸检研究结果的分析显示,在资源受限地区结核病占成人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的40%,其中近50%在死亡前没有得到诊断[10]。

HIV/MTB合并感染的诊治有其特殊性,涉及到抗结核和抗HIV治疗两个方面,药物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均会影响治疗效果,HIV感染者结核病治疗成功率也相对较低。

为了进一步规范HIV/MTB合并感染的诊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共同制订了此专家共识。

本共识是基于我国HIV/MTB合并感染的流行现状、临床实践和研究进展进行编写,同时参考了国内外HIV/MTB合并感染诊疗相关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皮疹,所有药物均可 • 轻度局部皮疹不需停药,给予抗过敏药物。
• 严重皮疹停用所有抗结核药至皮疹完全消退,逐个启动抗结核药物,间隔2-3天,顺序:
• 利福平或利福布丁——因其关键的抗结核作用 • 如出现血小板减少导致的瘀点,则利福平或利福布丁永久停用。 • 如出现广泛皮疹伴发热或累及黏膜,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调整抗结核方案。

肺外 两者
胸膜
心包 淋巴结
J Trop Med Hygiene 1993;96:1-11
腹部CT
(2015-7-10)
诊断
• 部位,胸片,阳性率不理想 • 痰涂片及培养,3次 • 淋巴结针吸,病理,涂片,培养阳性率较高。如有胸水,心包积 液,腹水需穿刺送检。尿及血液培养阳性结果根据临床情况不同, 严重免疫抑制者培养阳性率相对高 • NAA:比培养结果快,较抗酸染色涂片敏感性高, • TST及IGRA 但阴性结果不能除外结核 • 耐药检测
• 结核通过增加HIV病毒复制和加强HIV免疫抑制效果,可能加快HIV疾病进展 。 • 第一,结核病人的单核细胞,感染HIV的易感性增加, • 第二,干扰素(IFN)-γ 、IL-1和TNF释放。这些因子可以增强HIV的复制。 • 第三,结核杆菌细胞壁的阿拉伯甘露糖是HIV复制的诱导剂, • 第四,结核杆菌和纯蛋白衍生物可诱导单核细胞内HIVRNA表达增强。
Saquinavir
Ritonavir
NR
24%
Indinavir
Nelfinavir Amprenavir Lopinavir/ritonavir Atazanavir
0-23%
14%
No effect
No effect
Effect of protease inhibitors on serum concentrations (AUC) of rifamycins
• PIs/r_利福布汀(减量) • EFV_利福布汀(450mg/d) • NVP_利福布汀(不需调整)
Effect of rifamycins on serum concentrations (AUC) of protease inhibitors
PI Rifabutin 46% Rifampin 80% 35% 90% 82% 81% 75% not done
5-10%。
• HIV感染者中,其它感染的出现(包括结核)可使HIV更快复制,病程迅速进展。 • HIV相关的结核可表现典型或非典型临床和/或放射学特征。非典型特征常出现在免
疫严重抑制的病例。
概述
• 全球HIV/TB双重感染占HIV/AIDS人群综述的三分之一。
• 在发展中国家,HIV/AIDS人群中25%-65%合并有结核病
治疗监测
• 肺结核患者每月进行痰涂片及培养,记录治疗后培养转阴(定义
为连续2次阴性)。
• 药物敏感结核通常一线治疗2月内培养转阴。如4月或4月后未转 阴需考虑是否存在治疗失败和耐药。
结核的耐药与HAART失败的抗结核治疗
• 多药耐药结核是指由至少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这两个最好的抗结核
药物耐药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引起的结核
• 泰国10% • 越南31.6% • 香港21.8% • 台湾24.9%
• 在非洲,结核病患者中感染HIV的流行率约40% ,并且结核病的发病率在HIV阳性者
比在HIV阴性者高出八倍之多 。
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 HIV感染损害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主要是通过使CD4+T淋巴细胞缺失 。免疫
功能被破坏,导致HIV感染者患原发性结核和复发性结核病的数量增加
unchanged
13%
IRIS-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症
• 原因:免疫系统重建对原有病灶内结核杆菌抗原 的炎症反应 • 形式:1.paradoxical TB-IRIS 2.unmasking TB-IRIS
免疫缺陷越严重,肺外表现 越多见,如淋巴结结核、胸 膜炎、心包炎、脑膜炎,均 可无肺TB,尤其见于CD4< 200者。此类TB播散患者可有 高热,快速进展,脓毒症表 现。 病理表现因免疫缺陷程度而 表现各异。相对免疫健全者 可见典型TB肉芽肿,免疫缺 陷者难以形成肉芽肿。
结核病分类
• 原发型肺结核:原发综合症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AIDS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概述
• 结核病是世界范围内HIV感染者最常见的死因。 • HIV的感染增加了新近感染结核分支杆菌者(由于免疫抑制)快速进展为结核病的
可能性;HIV是目前所知可促使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快速进展为结核病的最强大因子。
• HIV感染个体在一生中发展为活性结核病的风险为50%,而非HIV感染者的风险仅为
严重免疫抑制敏感性减低。
2、IGRAs 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s,优点:敏感性92-97%,与结核分枝 杆菌相关性好,与BCG或NTM交叉反应少。缺点:严重免疫抑制时敏感性降低。 • 阳性者需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活动性TB:询问症状,胸部影像
LTBI治疗
对谁:HIV阳性LTBI检测阳性,无TB表现;
核菌后,可发生原发性结核病,胸片表现为肺门哑铃状阴影。
HIV/AIDS混合感染结核的特点
• TB是HIV/AIDS最常见的疾病,而且是导致艾滋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 TB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
• 结核病多先发病:50%-60%病人先发现结核病,后诊断艾滋病。 • 肺结核仍最常见,但播散型结核及肺<50,抗TB治疗2周内启动ART,
其他患者亦不超过8-12周
HAART方案
• 推荐:TDF/AZT+3TC+EFV • 备选:AZT+3TC+ABC/TDF TDF/AZT+3TC+NVP
药物相互作用
• 利福平_PIs浓度,禁合用
• 利福平_NNRTIs(不推荐NVP)
及AKP不成比例升高,多见于利福霉素。大多数患者无症状的转氨酶升高可自发缓解。
• 无症状AST不超过3ULN不需调整抗结核药物,但须密切监测。 • AST大于5ULN无论是否有症状,或AST大于3ULN伴有症状,或胆红素和/或AKP升高需 要停用肝损害药物
LTBI
• 未治疗的HIV合并LTBI估计每年结核再活动危险为3-16%,在终生
HIV/AIDS混合感染结核的方式
• 内源性复燃:感染HIV的病人,由于机体免疫力降低,可以使体内原已
稳定的陈旧性结核病灶,重新活跃起来,发生继发性结核病。
• 外源性再感染:艾滋病病人由于机体免疫力降低,有的地区出现耐多
药结核病暴发流行及再感染结核菌,并很快发病和恶化。
• 原发感染:多发生于结核病疫较低的国家和地区,HIV感染者再感染结
HIV合并TB患者临床特点
活动性TB临床表现与免疫抑制状态有关
CD4>350,与未感染HIV者相似,病灶易局限于肺部,胸片可见 上叶纤维结节浸润,伴或不伴空洞形成
无论CD4水平,HIV合并TB患者肺外疾病较非HIV感染者多见,TB 可播散全身任何部位,CNS或脑膜受累更多见
晚期HIV肺TB胸片表现与非 HIV者显著不同:下叶、中叶、 间质及粟粒样浸润多见,空 洞少见 胸腔内淋巴结肿大多见,而 纵隔淋巴结肿大多于肺门淋 巴结 胸片正常者也可见痰涂片抗 酸阳性或痰培养阳性者,尤 其见于颈部淋巴结肿大者
IRIS and Tuberculosis - manifestations 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和结核病-表现
PI Rifabutin 45% Rifampin NR unchanged NR NR NR
Saquinavir
Ritonavir
400%
270%
Indinavir
Nelfinavir Amprenavir Lopinavir/ritonavir Atazanavir
200%
400%
1g 750mg 1500mg
抗结核二线药物
利福布丁 环丝氨酸 乙硫异烟胺 链霉素 阿米卡星卷曲霉素 对氨基水杨酸 左氧沙星 莫西沙星 300mg/d 10-15mg/kg/d 15-20mg/kg/d 1g/d 8-12g/d 500-1000mg/d 400mg/d
AIDS合并肺结核治疗
1.对药物敏感者:HREZ 2M——HR 4M 2.肺内空洞,治疗2月后痰培养TB(+): HRZE 3M,总疗程9M 3.肺外TB:疗程6-9M(强化2M,HR4-7M) S(结核瘤或结核性脑膜炎),骨和关节结核:疗程9-12M, 5.激素:用于CNS及心包受累 至临床症状改善后激素尽早由静脉改为口服 DEX 0.3-0.4mg/kg 6-8W后逐渐减量 强的松 1mg/kg 3W,3-5W后逐渐减量
• 世卫组织定义广泛耐药结核为至少对利福平、异烟肼及氟喹诺酮 类药物(莫昔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并且至少对一个注射药 物(硫酸卷曲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耐药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1、胃肠道,出现胃肠道反应查AST及胆红素,无肝损害的胃肠道反应可通过改变服药时间或
与食物同服,不需停药。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3、发热,治疗数周后发热考虑:药物热,其他感染,IRIS。如除外其他感染或结核
恶化,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待发热缓解,加药方法如皮疹。
4、肝损害,20%患者出现AST升高,由异烟肼,利福霉素,吡嗪酰胺及部分ARV导致。 DILI定义:AST升高大于3ULN或基线,伴有症状,或升高大于5ULN没有症状。胆红素
300%
250%
NR
NR
Effect of rifamycins on serum concentrations (AUC) of NNRT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