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之脱机与撤机
呼吸机的撤离及困难脱机的对策
呼吸机的撤离及困难脱机的对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ICU 陈裕胜一、呼吸机的撤离机械通气的撤离是指行机械通气患者在原发病得到控制,通气与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后,逐渐地撤除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简称撤机.机械通气的撤离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当导致呼衰的病因好转后,应尽快开始撤机.延迟撤机将增加医疗费用和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过早撤机又可导致撤机失败,增加再插管率和病死率.1 、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一旦病人上机,除了有效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外,还应从保持呼吸中枢驱动力,改善外周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降低呼吸前、后负荷等多个环节创造条件,积极地为撤机创造条件.1有效地纠正引起呼吸衰竭的直接原因:是撤离机械通气的首要条件.只有在这一条件具备后,才可以考虑撤机问题.2促进、改善患者呼吸泵的功能.a、保持患者呼吸中枢适宜的神经驱动力.撤机前应使患者有良好的睡眠,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剂;纠正代谢性碱中毒,以免反射性地引起肺泡通气量下降;纠正感染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原因所致脑病.b、纠正引起呼吸肌肌力下降或呼吸肌疲劳的因素.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使呼吸肌能量供应不足,肌力下降并会导致呼吸肌萎缩,使呼吸肌难于适应撤机时的负荷增加.在机械通气中积极、适量地补充营养,将对保持呼吸肌功能有极大帮助.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亦常合并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在病情允许并注意避免呼吸肌疲劳的前提下,及早改用部分通气支持,加一部分呼吸负荷于患者呼吸肌,有助于防止呼吸肌的废用性萎缩.低钾、低镁、低磷、低钙血症会影响呼吸肌的收缩功能,需积极纠正.维持良好的循环功能和氧输送能力是撤机的重要前提条件.一般认为撤机前患者的血压、心率、心输出量宜基本在正常范围并保持稳定,无心律失常,外周灌注良好,血红蛋白含量不宜低于100g/L.低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将使呼吸肌肌力下降,需根据患者的背景疾病情况将其维持在一个可以耐受的范围内.3 减小呼吸负荷和呼吸功耗.a、减小呼吸阻力减小患者气道阻力.减小人工气道及呼吸机气路阻力:小口径气管插管会明显增加气流阻力,需尽可能采用大口径导管;呼吸机管道过细或过长及某类型的湿化器对气道阻力有较大影响,需尽量调换;呼吸机参数中吸气流速设置过低将增加吸气做功;有条件采用流量触发型或有2功能的呼吸机,有助于减少患者呼吸功耗.减小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PEEPi的存在会引起吸气功耗增加.减小PEEPi主要方法是加用一个小于PEEPi水平的PEEP,可以起到降低吸气做功和延缓呼吸肌疲劳的作用.另一种减小PEEPi的方法为改善通气后使呼吸频率降低,呼气时间延长而起到降低PEEPi的作用.b、减少呼吸前负荷发热、感染中毒、代谢性酸中毒会明显增加氧耗和二氧化碳产生量,使通气量增加,呼吸负荷加大,撤机前应努力纠正.避免热量摄入过多,减少营养成分中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当增加脂肪产热比例,以降低二氧化碳产生量,减小呼吸负荷.4 帮助患者做好撤机的心理准备,取得患者的配合.2 撤离机械通气时机的掌握1 呼吸泵功能判定:下述指标提示呼吸泵功能可基本满足自主呼吸需要,可以考虑撤机:最大吸气负压>20~30cmH2O;肺活量>10~15ml/kg;潮气量>3~5ml/kg理想体重;静息分钟通气量<10L/min,呼吸频率<25~35次/分钟;呼吸形式:浅快呼吸指数f/V T若/<80,提示易于撤机;若为80~105,需谨慎撤机;大于105则提示难于撤机.呼吸频率和呼吸形式是撤机前、中、后均需密切观察的指标.呼吸频率具有对撤机耐受性的综合评价意义;浅快呼吸指数是近年来较受提倡的指标;出现胸腹矛盾呼吸可较为可靠地提示发生了呼吸肌疲劳,需延缓撤机.2气体交换能力的判定:动脉血气指标应在可接受范围:撤机前PO2≥60mmHgFiO2<40%,PO2/FiO2氧合指数>200;撤机前PCO2达基本正常范围30~50mmHg或在患者达缓解期水平,撤机PCO2增高幅度<10mmHg.3 撤机筛查试验: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祛除后应开始进行撤机的筛查试验,筛查试验包括4项内容:①导致机械通气的病因好转或被祛除.②氧合指标:PaO2/FiO2≥150~300mmHg;PEEP≤5~8cmH2O;FiO2≤;PH≥;对于COPD 患者:pH>,FiO2<,PaO2>50mmHg.③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心肌缺血动态变化,临床上无明显低血压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或只需要小剂量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10ug·kg-1·min-1.④有自主呼吸的能力.3 、撤机的技术方法1 自主呼吸试SBT:是指运用管或低水平支持的自主呼吸模式或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通过短时间30分钟~2小时的动态观察,评价患者完全耐受自主呼吸的能力,借此判断撤机成功的可能性.目前较准确的预测撤机方法是3minSBT,包括3minT管试验和CPAP、5cmH2O PSV试验.3min自主呼吸通过后,继续自主呼吸30~120min,如患者能够耐受则可以预测撤机成功.成功者多可耐受撤机,但亦有少部分患者在成功后撤机失败,因此试验结果只能为预测撤机、拔管提供参考.SBT成功的客观指标:动脉血气指标:FiO2<,SpO2≥~;PaO2≥50~60mmHg;pH≥;PaCO2增加≤10mmHg;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HR<120~140次/min且HR改变<20%,收缩压<180~200mmHg并>90mmHg、血压改变<20%,不需用血管活性药;呼吸呼吸频率≤30~35次/min,呼吸频率改变≤50%.SBT失败的主观临床评估指标:精神状态的改变例如:嗜睡、昏迷、兴奋、焦虑;出汗;呼吸做功增加使用辅助呼吸肌,矛盾呼吸.建议:通过撤机筛查试验的患者,应进行SBT.当SBT失败的原因纠正后,每日可进行1次SBT,没有必要1d内多次反复的进行SBT.呼吸系统异常很少在数小时内恢复,1d内频繁的SBT对患者没有帮助.2 以逐渐减少通气支持水平的方式撤机:主要有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方式撤机;压力支持通气PSV方式撤机;SIMV+PSV方式撤机.SIMV方式:撤机时,随着患者自主呼吸功能的恢复,渐减频率,使机械通气在患者呼吸中的成分逐渐减少,自主呼吸成分逐渐增加,直至频率达2~4次/分钟后不再下调,维持2~4小时后若情况稳定,可以脱离呼吸机.PSV:可以根据需要,以一定的吸气压力来辅助患者吸气,帮助克服机械通气管路阻力和增加潮气量.撤机过程中,通过逐渐降低吸气辅助压力的水平来逐渐加大每次呼吸中呼吸肌的负荷,直至最后完全依靠患者的呼吸肌自主呼吸,当吸气辅助压力调至刚可克服通气管路阻力的水平一般为5~6cmH2O左右,稳定4~6小时后即可考虑脱机.SIMV与PSV的结合方式:已成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撤机手段,它可以使撤机过程更加平稳,尤其适合于撤机指标处于边缘状态的病例.这种方式在强制通气SIMV的间期仍向自主呼吸提供一定水平的吸气辅助压力PSV,撤机开始时将频率调至可使方式提供80%分钟通气量的水平,辅助压力调至可克服通气管路阻力的水平以上至少大于5cmH2O,然后先将的频率下调,当调至0~4次/分后,再将压力水平逐渐下调,直至5~6cmH2O左右,稳定4~6小时后可以脱机.3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序贯通气是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通气后,在未达到拔管-撤机标准之前即撤离有创通气,继之以无创通气,从而减少有创通气时间,与有创通气相关的并发症也因之减少.目前,序贯通气技术在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较为成功.实施序贯通气的一个关键是正确把握有创通气转为无创通气的切换点.在国内,80%~90%的急性加重是由支气管-肺部感染引起,急性加重患者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有效引流痰液并合理应用抗生素后,在有创通气6~7天时支气管-肺部感染多可得到控制,临床上表现为痰液量减少、黏度变稀、痰色转白、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降低、胸片上支气管-肺部感染影消退,这一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的阶段称为“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患者痰液引流问题已不突出,而呼吸肌疲劳仍较明显,需要较高水平的通气支持,此时撤离有创通气,继之无创通气,既可进一步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通气功能,又可有效地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等的发生,改善病人预后.4 拔除气管内导管的时机与方法脱离呼吸机并不就意味着已经具备了拔除气管内导管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导管的条件.拔管前应确认患者咳嗽、吞咽反射正常,可以有效地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和防止误吸,无明显的发生舌后坠或喉水肿等可致气道阻塞的临床倾向后方可考虑拔管,否则应继续保留气管内导管一段时间,直至具备上述条件.5、对通过SBT或其它撤机技术的患者在拔管前应评估气道通畅程度和保护能力.气道评估:拔管失败的原因与撤机失败的原因不同.撤机失败常指不能中断呼吸机支持,而拔管失败的原因多见于上气道梗阻或患者气道保护能力差、不能咳痰.气管拔管后上气道梗阻的风险增加与机械通气的时间、女性、创伤和反复性创伤性插管有关.气道通畅程度的评价:机械通气时,将气管插管的气囊放气以检查有无气体泄漏,可以用来评估上气道的开放程度气囊漏气试验.出现拔管后喘鸣的患者可以使用类固醇和或肾上腺素〔也可用无创通气和或氦氧混合气〕治疗,而不需重新插管.如果患者漏气量较低,也可在拔管前24h使用类固醇和或肾上腺素预防拔管后喘鸣.还应注意,漏气量变低可能是由于分泌物在气管插管周围结痂形成外皮所致,而非上气道水肿狭窄.当漏气量低的患者拔管时,应将再插管的设备包括气管切开设备准备好.气道保护能力的评价:患者的气道保护能力对拔管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对患者的气道评估包括吸痰时咳嗽的力度、有无过多的分泌物和需要吸痰的频率吸痰频率应>2h次或更长.在神经肌肉病变和脊髓损伤的患者中,有较好的咳嗽能力时预示可以拔管.6、撤机失败的原因:机械通气大于24h尝试撤机失败的患者,应寻找所有可能引起撤机失败的原因,尤其是那些潜在的、可逆的原因,常见的原因包括:①神经系统因素: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功能失常,可以是结构上的如脑干中风或中枢性窒息,也可以是代谢方面的如电解质紊乱或镇静麻醉状态;代谢性或药物性因素也可导致外周神经功能失常.②呼吸系统因素:呼吸肌方面包括废用性肌萎缩,严重的神经性肌病或药物如神经肌肉阻滞剂、氨基糖甙类药物等导致的肌病等;呼吸负荷增加常见于机体对通气的需求增加和呼吸力学的改变,如严重感染时通气需求增加,肺水肿、炎症、纤维化等导致肺顺应性下降,支气管狭窄、炎症及狭窄的气管插管使气道阻力增加.③代谢因素:营养、电解质和激素都是影响呼吸肌功能的代谢因素.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分解代谢和肌肉功能的减退,相反,摄食过度使CO2产生过多,进一步增加了呼吸肌的通气负荷,故适当的营养支持能够增加撤机成功率;电解质缺乏也可损害呼吸肌功能,有研究表明,正常血磷水平可增加跨膈压.④心血管因素:对心功能储备较差的患者,降低通气支持可诱发心肌缺血或心力衰竭,其可能的机制包括:自主呼吸时代谢增加使循环的负荷增加:膈肌收缩使血液从腹腔转移至胸腔,导致回心血量增加;胸膜腔负压增加左心室后负荷.⑤心理因素:恐惧和焦虑是导致撤机失败的非呼吸因素.二、呼吸机依赖原因及对策1、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原因――主要原因:呼吸肌疲劳.呼吸机依赖是病人已具备脱机指征,但脱离呼吸机后不能自行调节,从而干扰并延长了脱机的过程.机械通气患者由于不能说话等原因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心理,如紧张、恐惧、孤独、急躁、忧虑、抑郁、依赖、绝望等情绪给脱机带来不利影响,如引起呼吸衰竭原因长期得不到解决,会使病人对呼吸机产生依赖;如肺部严重病损、功能不全基础上并发严重肺部感染时,容易使患者产生呼吸机依赖.呼吸肌疲劳使呼吸肌做功能力减退,呼吸肌“泵”衰竭是呼吸机依赖产生的主要原因.呼吸肌疲劳是指肌肉在负荷下活动而导致其产生力量和或速度的能力下降,这种能力的下降可通过休息而恢复.与呼吸肌无力的区别在于,后者在充分休息后,肌肉产生力量的能力不能恢复.呼吸肌疲劳的发病机理:a、中枢疲劳:原发性呼吸中枢驱动力不足、中枢驱动下调.b、外周疲劳:可以是神经肌肉兴奋传导障碍,或由于肌肉本身的兴奋收缩偶联障碍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由于缺氧、酸中毒、营养不良及肺气肿,普遍存在膈肌萎缩,兴奋收缩偶联障碍,导致低频疲劳.c、代谢因素及能量供应不足.缺氧、酸中毒特别是乳酸堆积、低镁、低磷、低钙血症是常见的代谢因素.缺氧、pH值下降、乳酸堆积、贫血、营养不良、糖原减少、ATP及磷酸肌酸浓度下降等都可导致能量供应不足.治疗:a、增强中枢驱动力:因中枢疲劳因素所致者, 呼吸兴奋剂是重要的治疗方法.b、减轻呼吸肌负荷: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去除增加呼吸肌作功的因素,如发热、低氧、酸中毒、运动等.c、改善呼吸肌的收缩性及耐力:包括营养支持、休息,重症患者应注意供给足够的热量,特别是蛋白质、氨基酸的补充.纠正代谢紊乱因素,如低钾、低镁、低磷、低钙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等.避免:使用降低呼吸肌力的药物.如异搏定、大环内酯类等.d、药物治疗很多药物具有增强呼吸肌收缩力的作用.如氨茶碱、参麦注射液人参、麦冬、β2受体兴奋剂、咖啡因等.临床上,以氨茶碱、参麦注射液较常用.e、呼吸训练及休息 .特殊的呼吸肌训练能增强呼吸肌的张力和耐力.方法有:①呼吸运动锻炼,如腹式呼吸、深慢呼吸、缩唇呼吸等;②体外膈肌起搏.2、对策:存在呼吸肌疲劳,通过撤机筛查试验而不能撤机患者,可采取:a、间断撤机:针对原有慢性肺功能不全,因某种原发病对肺功能损害严重或者是并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病人撤离机械通气的指征和具体指标,虽然已经基本达到,可以采用分次或间断撤离呼吸机的方法;或逐步降低呼吸机支持力度.b、延迟撤机:继续寻找撤机失败原因;改善营养状态,过一段时间后重新进行撤机试验.c、有创-无创序贯治疗.时机的选择.3、长期机械通气PMV的撤机:除非有明确的不可逆疾病证据如高位脊髓损伤或晚期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撤机失败3个月者即为PMV.部分PMV患者通过有计划的锻炼仍有撤机希望,不能撤机的患者应制定终生机械通气方案.PMV患者很少采用每日SBT,常使用辅助通气模式并逐步降低呼吸机条件以锻炼患者的呼吸肌.通常大约在通气支持条件降低到一半时,患者可转换到SBT步骤.撤机锻炼过程中医务人员应留在患者身边,给予心理支持并避免不必要的肌肉疲劳.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种叫做顺式呼吸,就是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第二种叫做逆式呼吸,就是反过来,吸气时将腹部收缩,呼气时再把腹部鼓起.做腹式呼吸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第四,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进展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进展1. 引言1.1 患者撤机的定义患者撤机是指在治疗重症疾病的过程中,当患者呼吸机依赖程度减轻到一定程度时,医疗团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逐步减少呼吸机支持,最终将患者从呼吸机上完全脱离,让患者能够自主呼吸。
撤机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心血管状况等生理指标,以确保患者安全地完成撤机过程。
患者撤机的目的是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功能,减轻对呼吸机的依赖,避免呼吸机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呼吸肌衰竭等并发症。
撤机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情况,因此撤机过程需要谨慎操作,需经过严格评估和监测。
患者撤机不仅需要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只有在医护团队、患者及家属之间形成合作共识,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患者安全地完成撤机过程,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
1.2 撤机的相关背景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是指在患者病情稳定、呼吸功能好转的情况下,逐渐减少或停止机械通气支持,让患者自主呼吸。
撤机是ICU护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进展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和趋势。
在过去的撤机过程中,常常存在撤机失败的情况,导致患者需要重新进行机械通气支持,延长病程,增加医疗费用,甚至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
如何科学、规范、安全地进行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为了ICU护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降低撤机失败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生存率,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撤机的护理措施和监测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2000字】2. 正文2.1 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护理进展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护理进展是重症护理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撤机患者的护理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
在撤机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及舒适度。
机械通气撤机策略
到“从上机前就要一直想到能否撤机成功”
原则:尽早撤机
撤机的实施
积极创造撤机条件
准确把握撤机时机 选择适宜的撤机方案
积极创造撤机条件
治疗原发病,处理并发症
充分引流气道分泌物 营养准备 心理准备
引流气道分泌物
气道湿化:湿化器,人工鼻来自引流气道分泌物
非机械通气情况下的湿化
间断推注法 持续滴注法
接受机械通气者更为明显。营养不良除影响全身
免疫功能外,还对呼吸中枢和外周动力驱动力产
生不良影响,直接关系患者预后,因而加强对
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
能量计算
可参考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每天基础能 量消耗(BEE):
BEE(男性)=66.47+13.75W+5H-6.8A(kcal)
撤机注意事项
白天上班时间进行
患者体位采取半卧位或头高位
消除呼吸抑制因素:撤除镇静剂和麻醉剂
撤机过程中严密观察
撤机前充分清除气道分泌物
以感染控制窗的出现为切换点,去掉气管内导 管,改有创通气为无创通气。
谢谢!
帕帕沃思医院 克罗地亚医学(CMJ) 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 PIC window
营养支持途径
肠内营养(EN):有利于维持胃肠道粘膜结构和
功能的完整,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减少内
毒素和细菌的移位,降低肠源性感染及增强消化
功能与肠蠕动等,较PN更安全,且价格低廉。
肠外营养(PN):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
营养要素,包括热量、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
ICU患者的脱机与撤机策略
ICU患者的脱机与撤机策略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是一种为病情危重的患者提供24小时护理的特殊医疗单位。
在ICU中,医护人员使用各种监测设备和呼吸机等医疗设备来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当患者病情好转或需要停止治疗时,脱机(weaning)和撤机(extubation)的策略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的脱机与撤机策略,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脱机策略脱机是指从呼吸机脱离患者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逐步减少对呼吸机的依赖,让患者自行维持正常呼吸。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脱机策略:1. 渐减压力支持模式(Pressure Support)压力支持模式是一种辅助呼吸模式,患者在自主呼吸的同时,呼吸机提供一定压力支持。
脱机时,医护人员逐渐减少压力支持,观察患者是否能够自主维持正常呼吸。
如果患者能够稳定自主呼吸一段时间,即可考虑撤机。
2. 渐减辅助控制模式(Assist-Control)辅助控制模式是一种全面支持患者呼吸的模式,呼吸机将根据预设参数主动提供一定的通气量。
在脱机过程中,医护人员逐渐将辅助控制模式转换为压力支持模式或自主呼吸试验,以观察患者是否能够自主呼吸。
3. 渐减SIMV模式(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模式是一种同时允许患者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的模式。
在脱机过程中,医护人员逐渐减少机械通气的频率和潮气量,观察患者是否能够自主呼吸,并维持合适的通气量。
脱机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及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质量和频率。
在确定患者适合脱机后,可以考虑进行撤机。
二、撤机策略撤机是指将呼吸机导管从患者气道中移除,恢复患者自主呼吸的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撤机策略:1. T管试验(T-piece trial)T管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撤机方法,通过在呼吸机导管之上连接T型管,使患者自主呼吸。
机 械 通 气 的 撤 离
机中二氧化碳分压上长幅度
<8mmHg.
气体交换能力的判定
• 4)PH值在正常范围,撤机中 无显著下降。 • 肺血分流率((Qs/Qt)<15-25%。
• 死腔气量与潮气量之比(Vd/Vt)
<0.55-0.6。
积极的为撤机创造条件
撤机的心理准备,取得患者的配合。 • 呼吸机的心理依赖,克服恐惧心理; • 讲清撤机的必要性,取得患者的配合。
撤机时机的掌握
•目前撤机主要依据对各项撤机指标的综
合分析和临床医师的经验判断。以下指
标对估计病人的自主呼吸能力有帮助。
(1)呼吸泵功能的判定: •
撤机时机的掌握
(下述指标提示呼吸泵功能可满足自主呼 吸需要,可以考虑撤机
积极的为撤机创造条件
(2)纠正可造成病理性通气量增加的因素 • 纠正发热、感染中毒—氧耗增加、CO2增 加; • 避免热量摄入过多(》3000—4000佧/日) 减少碳水化合物比例,增加脂肪产热 比例(使呼吸商《0。8),减少CO2量; • 分析、纠正引起 VD/VT增加的原因,减少 分钟通气量 。
(2)拔管前宜禁食,拔管前1-2小时
肌注5-10mg地塞米松。
(3)充分吸除气管内分泌物和气囊
上滞留物。
拔除气管内导管的时机和方法
(4)于深吸气末顺气道自然曲度轻 柔迅速地将导管拔出。 (5)拔管后吸氧浓度应高于机械通 气时10%。 (6)拔管后鼓励病人咳嗽排痰,拍 背,化吸入排痰。
拔除气管内导管的时机和方法 • 7)拔管后密切观察病人的主 诉 ,呼吸,心率和血气的变 化 ,半小时后复查血气。高 危病例随时作好再插管准备.
机械通气规范化脱机流程(ppt 41页)
脱机流程
重症医学:规范.流程.实践 ---2011高清版(邱海波)
机械通气撤机筛查
重症医学:规范.流程.实践 ---2011高清版(邱海波)
撤机筛查通过后
一、机械通气撤机筛查
呼吸衰竭:下列原因中--机械通气解决的问题?
f 神经系统疾患:颅脑外伤、脑炎、脑血管疾患、吗啡等镇静药物中毒等。
Vt 神经肌肉疾患:重症肌无力、肌炎、肌营养不良原因引起的呼吸肌疲劳。
1.气道分泌物潴留; 2.呼吸肌疲劳; 3.上气道阻塞; 4.有明显的酸碱失衡; 5.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如镇静剂,高浓度给氧。
• SBT失败后要采取完全通气支持方式,24h再重新进行SBT
SBT的失败经常是由于持续的呼吸系统机械力学异常,不可能迅速逆转
SBT失败可引起呼吸肌疲劳,需要24h或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的氧; 8.鼓励用力咳嗽,必要时吸痰; 9.仔细观察有无喉痉挛、喉头水肿等,使用激素? 10.如发生进行性缺氧、酸中毒或喉痉挛等,即重新插管。
根据撤机的困难程度和时间可将患者分为3组
① 单纯撤机(simple weaning)组:患者首次尝试即成功撤机;
② 困难撤机(difficult weaning)组:患者首次撤机失败、需要<3次SBT或 首次SBT失败后7天内成功撤机;
Why wean early?
增加不良 预
后发生率
降低VAP
减少ICU 住院天数
增加ICU病 床使用率
为何要早期 脱机拔管
减少总 住院天数
降低 费用
降低合并症 与死亡率
机械通气拔管失败--
是导致患者死亡、ICU住院日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Effect of Failed Extubation on the Outcome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Chest 1997;112;186-192
程序化机械通气撤机流程
规范化化机械通气撤机流程一、撤机的分类二、撤机的时机①人工气道机械通气〉24小时,应每日进行撤机前评估,尽早撤机减少死亡率。
②过早撤机能导致撤机失败,增加再插风险及死亡率。
③撤机延迟导致患者不适,增加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气道损伤等风险)和住院费用。
三、病情评估1、导致实施机械通气的原因已恢复或稳定;营养状态良好:血红蛋白〉80g/l,白蛋白〉30g/l ;代谢状态稳定:体温v 38度,血电解质水平基本正常,甲状腺功能正常;2、适当的氧和状态:血气分析结果是否满足PaO2/ FiO2>150-200mmHg PEE国5-8cmH2O cmH2Q Fi0 2< 0.4-0.5 ;3、血流动力学稳定,HF V 140次/分,SBP 90-160mmHg没有活动性心肌缺血,无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或应用小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v 5ug/kg.min ;4、具有自主呼吸的能力(适当的咳嗽能力,没有过多的气道分泌物);5、COPD病人CO冰平v 55mmH或较平时水平低20%6、肺功能评估:RF V 35次/分,最大吸气压W -20- -25cmH2O,潮气量>5ml/kg,肺活量〉10ml/kg,分钟通气量>10L/min,浅快呼吸指数v 105,没有明显的呼吸性酸中毒PH >7.3。
7、精神状态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稳定,没有使用镇静药物或使用镇静药物下有适当的意识水平,停用肌松药物。
四、撤机方法1、SBT试验撤机自主呼吸试验(SBT)全部符合撤机可能性评估上述标准的病人可尝试进行SBT下列情况表明能耐受SBT试验:在SBT期间,特别是最初几分钟时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下列异常情况,出现则提示SBT失败:①呼吸频率超过35次/min 并持续5min 以上;②SaQ v 90%;③心率超过140次/min 或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20%以上;④动脉收缩压高于180 mmH(或低于90 mmHg⑤烦躁不安;大量出冷汗等;⑥浅快呼吸指数(潮气量/呼吸频率)〉105 (T管方式进行SBT且吸入空气时)。
ICU患者的呼吸机支持与撤机
ICU患者的呼吸机支持与撤机在ICU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呼吸机的支持与撤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呼吸机的使用、撤机指征以及撤机程序等相关内容。
一、呼吸机的使用在ICU内,呼吸机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它通过控制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氧气浓度,帮助患者维持适当的气体交换。
呼吸机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呼吸功率,减轻呼吸肌疲劳,并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
二、撤机指征撤机过程是将患者从呼吸机上脱离,使其自行呼吸的过程。
在ICU 内,正确判断撤机时机十分重要,以避免撤机失败或导致患者反复插管的风险。
一般来说,以下是撤机指征的主要考虑因素:1. 意识状态:患者应当清醒,并能够合作参与自主呼吸。
如果患者存在严重意识障碍或镇静状态,撤机需要在患者意识状态改善后进行。
2. 冠心病心肌缺血情况:患者存在严重的冠心病心肌缺血可能增加撤机后再次插管的风险。
3. 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在撤机时需要更加慎重。
通常建议呼吸机使用时间不超过72小时。
4. 呼吸功能稳定:患者自主呼吸的各项指标应当稳定,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动脉血气分析等。
5. 气道情况:患者的气道应当通畅,无明显的阻塞和分泌物潴留。
当以上指征符合时,可以考虑进行呼吸机的撤机。
三、撤机程序1. 预备阶段:撤机前需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评估好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生命体征,明确撤机决策,与多学科团队进行协商。
2. 撤机前准备:清理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调整呼吸机参数,例如降低呼气末正压(PEEP),适当调整潮气量等。
3. 脱机试验:进行T管试验或者带负荷的CPAP试验。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和呼吸频率,评估患者的耐受程度。
4. 观察期:在脱机试验后,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其他相关指标。
观察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20分钟。
5. 撤机成功:若在观察期内患者的呼吸频率稳定、心率稳定、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并且患者能够维持足够的通气和氧合,撤机可以视为成功。
临床机械通气后脱机要点及拔管时机操作步骤
临床机械通气后脱机要点及拔管时机操作步骤有创机械通气是抢救各种急危重症患者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目前临床上尚缺乏统一公认的撤机策略,对于采用何种方式更有利于撤机,更有利于疾病恢复有着不同的观点。
脱机拔管最佳时机/方式仍难以准确把握,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
适时撤机原因机械通气是一种生命支持手段,为治疗原发病争取时间,因而一旦导致机械通气的潜在病因得已改善,应及时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考虑能否撤机。
如评估不恰当导致过早撤机,引起撤机失败,使得患者再次气管插管,增加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甚至增加死亡率。
但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相对于过早撤机,更容易出现延迟撤机。
机械通气时由于机械性损伤促使肺泡、气管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活化,释放炎症因子,此时如出现延迟撤机炎症因子将进一步释放,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炎症反应加重病情。
此外,较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亦可导致多脏器进行性损害,出现多器官衰竭。
当需要机械通气的病因得到充分改善时应全面评估病情,适时撤机。
能否撤机判断当机械通气超过 24 小时后,应每日对患者进行撤机前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具有以下临床表现:足够的咳嗽反射/能力、无过多气道分泌物、导致气管插管的原发病已改善。
2.具有稳定的循环状态:HR<140 次/min、收缩压90-160 mmHg、无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或仅使用低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5-10μg/Kg/min)。
3.具有稳定的氧合状态:FiO2≤0.4、SaO2 >90% 或氧合指数≥150 mmHg、PEEP≤8cmH2O。
4.具有稳定的肺功能状态:呼吸频率≤35 次/min、MIP≤-20~-25 cmH2O、VT>5mL/kg、RSBI≤ 105 次/(L·min)。
5.具有稳定的意识状态:未用或应用镇静剂情况下,有适当的意识水平或神经系统功能稳定。
6.具有稳定的代谢状态:没有明显的呼吸性酸中毒(血气pH7.35~7.45)。
机械通气的脱机
机械通气的脱机机械通气是各种形式呼吸衰竭患者的既定支持治疗。
尽管机械通气应用广泛且益处明显,但它并非没有风险的干预措施。
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会增加肺炎、气压伤、气管损伤和肌肉骨骼功能失调的风险。
同时,延迟脱机与发病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和长期护理机构出院风险增加有关。
对于大多数患者(70%) 来说,脱离机械通气是简单的过程。
这通常需要在第一次自主呼吸试验(SBT) 通过后拔管。
剩下的 30% 的患者对 ICU 医生来说是挑战。
困难通常发生在患有慢性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病、心力衰竭和神经肌肉疾病以及其他潜在原因的患者中。
脱机过程几乎占通气总持续时间的 42 %。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回顾成功撤除呼吸机的最常见障碍和各种拔管准备评估工具。
病因学呼吸功能不全,可以说是导致患者脱离呼吸机失败的最常见机制。
在最简单的形式中,问题源于呼吸泵容量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
通气能力降低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尤其是伴随使用被动通气模式时,会导致膈肌无力和萎缩。
导致呼吸肌无力的其他因素包括过量类固醇、镇静剂、麻痹剂使用、危重病肌病、与败血症、营养不良和行动不便相关的全身炎症反应。
所有这些因素都是ICU 患者群体固有的;它们一起使患者陷入恶性循环,越是无力,越是难以脱机,从而导致 ICU 停留时间延长等等。
心血管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是另一个可能加剧呼吸机撤除过程的风险因素。
在从机械通气到自主呼吸的过渡过程中会发生重要的生理变化。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胸腔内正压的损失。
这导致静脉回流到右心室的增加以及前负荷和后负荷的增加。
这在ICU 患者人群中尤其重要,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有不同程度正液体平衡。
心脏做功增加会增加心肌需氧量并加速冠心病患者的缺血。
评估安全脱离机械通气有很多障碍。
目的是实现适时脱机(在满足要求的标准后24 小时内脱机),同时防止过早或延迟脱机。
脱机和拔管过程中关键步骤:在确认患者准备就绪后进行间歇强制通气(IMV),自主呼吸试验 (SBT) 至少 30 分钟,漏气实验,脱机过程中最关键部分是确定患者是否准备好开始脱机过程。
机械通气的撤机过程
机械通气的撤机过程尚莉莉译白静校对关键词:危重病,机械通气,脱机,撤机,程序要点:● 呼吸机撤机是指脱机并识别评估拔管机会的过程。
● 程序化脱机概况了符合条件的患者每天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是当前主导的管理策略。
● 脱机失败需要考虑多重系统性因素。
定义文章指出撤机是患者脱离呼吸机支持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能成功撤机或者撤机失败,而需要再次插管,或者重新连接气管切开套管,进行呼吸机通气(通常在24-48小时内)。
此外,撤机可能被视为临终关怀的一部分。
同样地,预计在短期内死亡,或者至少拟进行避免再次插管计划而予以拔管。
由于其潜在失败的后果,以及受多种因素决定,因此撤机涉及各种情况下的临床判断。
从概念上讲,撤机要求几个要素。
首先是脱机过程。
脱机是指逐渐或逐步降低患者呼吸机支持参数(例如,吸气压力、指令呼吸、氧浓度、呼气末正压[PEEP])。
第二步是识别预期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BTs)或气切套环试验(tracheotomy collar trials,TCTs)准备就绪拔管的患者。
特别是这意味着危重患者是否恢复至可充分应对这些应激情况的能力(例如,他们休克吗?他们呼吸急促吗?他们发热吗?)。
在大多数中心这些撤机要素是程序化的。
最后是人工气道的撤离,为一以评估患者保护自然气道的能力为导向的过程。
历史背景尽管2016呼吸机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以程序化和专注于自主呼吸试验就绪筛查为主,但其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
事实上,多年来在日常机械通气管理方面很少有基于证据的数据来指导实践,包括撤机过程。
一段时间以来,临床医生通常基于直觉来使用一些策略。
一些人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下减少机械传送的呼吸次数。
而另一些人增加IMV模式下的支持压力(PS)以及逐渐允许患者在机械指令呼吸之间进行自主呼吸,随着时间的推移脱离吸气压力。
随着患者的进步,一些人将从控制模式(例如,容量控制[VC]或压力控制[PC])转变为PS模式。
有些人尝试使用非常低的支持水平,例如使用T型氧气管连接气管插管,予以较小的PEEP或不给PEEP,来预测患者如何尽快成功撤机。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进展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机的护理进展撤机是指将患者从呼吸机上取下,让其独立呼吸。
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撤机,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撤机。
1. 预备阶段:在撤机前,护士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各种设备和药物,包括吸痰设备、吸痰管、痰瓶、咳痰的药物和吸氧设备等。
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心率、呼吸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监测,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和撤机的适应症。
2. 患者准备:在撤机前,需要进行有效的气道清除和痰液引流,以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护士可以通过吸痰管或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气道清除和痰液引流。
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如是否存在压疮或红肿等情况。
3. 患者自主呼吸试验(SBT):在进行撤机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自主呼吸试验,以评估其是否能够独立呼吸。
自主呼吸试验通常是暂停呼吸机的工作,观察患者在一定时间内的呼吸情况。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深度、频率和呼吸努力等指标,以判断患者是否能够撤机。
4. 撤机过程:如果患者通过自主呼吸试验,可以进入撤机的过程。
在撤机过程中,需要逐渐减少呼吸机的支持,如降低气道内争吸力和降低呼气末正压(PEEP)等。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心脏指标,以及监测氧合和二氧化碳的水平。
5. 撤机失败处理:如果患者在撤机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或其他不适症状,可能表明患者无法独立呼吸,撤机失败。
这时,护士应立即停止撤机过程,并重新连接患者到呼吸机上。
应将相关情况及时报告给医生,以便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撤机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定期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和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异常情况,如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或呼吸窘迫等。
给予患者适当的呼吸技巧训练,以帮助其恢复自主呼吸功能。
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撤机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恢复的重要一步,对于护理人员来说,需要掌握合适的时间和方法,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顺利撤机。
机械通气的撤机
机械通气的撤机撤离机械通气分3步进行,包括准备度测试、撤机和拔管。
准备度测试—准备度测试采用客观临床标准(有时结合生理指标)来确定患者是否准备好开始撤除机械通气。
撤机—撤机是指降低呼吸机支持程度并让患者自己承担更大比例通气的过程例如自主呼吸试验或逐渐降低呼吸机支持。
拔管—拔管是指拔除气管内导管,是撤离机械通气支持的最后一步。
当患者撤机成功,气道通畅且具有气道保护能力,即可拔管。
目标准备度测试可识别出准备好撤机的患者,以及没有准备好脱离机械通气的患者。
识别出前者可避免不必要的机械通气,从而也避免了与机械通气有关的死亡和并发症风险(并发症包括肺部气压伤、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
同样,识别出后者可避免过早撤机风险(例如心血管功能障碍、呼吸肌疲劳、心理困扰等)。
每日筛查性机械通气撤离评估我们和其他专家均认为,对机械通气超过24小时的患者,应进行每日方案化呼吸机撤离评估。
机械通气撤离方案包含关于撤机准备度的指导,以及后续撤机尝试和拔管的实施。
采用方案化每日机械通气撤离评估策略是因为研究发现医生一致低估患者脱离呼吸机独立呼吸的能力,并且随机试验数据显示与采用常规方法撤机相比,方案化撤机更有益。
因此,一些ICU已将机械通气撤离方案纳入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规医疗当中。
但在使用方案指导撤机时,不同地区的做法有很大差异。
一项多中心、国际性、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最能说明这种差异,其纳入6个地区、142个ICU中1868例接受机械通气≥24小时的患者(这6个地区为加拿大、美国、英国、欧洲、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
具有准备度筛查书面指导的ICU比例在各地区从5%到83%不等,加拿大、印度和美国参与此试验的ICU中该比例超过50%(分别为56%、70%和83%)。
但除美国外,在其他地区,具有SBT实施的书面指导的ICU不到50%,在美国该比例为78%。
同样,筛查频率(例如从不、一日1次或一日2次)也有很大差异;在加拿大、印度和美国,一半以上的ICU采取一日1次筛查(比例分别为67%、74%和83%),而在其他地区该比例较低。
机械通气的程序化撤机PPT课件
对该程序化撤机方案进行不断优化和改 进,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 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同时,加强相 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机械通气治
疗的进步和发展。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监测患者反应
在渐进式撤机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 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血氧饱 和度等指标,以及患者的意识和舒适 度,确保撤机过程安全。
间歇性指令通气
设定指令通气频率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设定一定的 指令通气频率,如每分钟几次, 让患者在指令通气间隔期间进行 自主呼吸。
调整指令通气参数
根据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病情,调 整指令通气的参数,如潮气量、 呼吸频率等,让患者逐渐适应更 高水平的自主呼吸。
机械通气的程序化撤机
汇报人:xxx 2024-05-02
• 引言 • 撤机前评估 • 程序化撤机策略 • 撤机过程中的监测与管理 • 撤机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 总结与展望
目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机械通气的程序化撤机旨在逐步减少患者对机械通气的依赖,最终实现自主呼吸。
目的
背景
长时间机械通气可能导致患者呼吸肌萎缩、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此适时撤机至关重要。
吸气压力
评估设置的吸气压力是否过高或过低 ,以及是否会对患者的肺组织造成损
伤。
呼气末正压(PEEP)
检查PEEP的设置是否有助于改善氧 合和减少肺内分流。
撤机可行性判断
自主呼吸试验
通过短暂的自主呼吸试验,观察患者是否能 够维持稳定的自主呼吸。
呼吸机支持力度
评估呼吸机对患者的支持力度,以确定是否 可以开始撤机过程。
研究发现,该程序化撤机方案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均具有较好的 适用性,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疾 病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放松: – 消除获取信息后出现的焦虑和恐惧,放心并支持
•积极态度: – 主动 – 合作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15
问题3
采用以下哪种方式能最快脱机? A. 同步间歇机械通气 B. T-管试验 C. 自主呼吸试验 D. 以上没区别
26
脱机:SIMV vs PSV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27
平衡可能影响脱机成功的因素
McConville JE et al. N Engl J Med 2012;367:2233-9.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32
32
呼吸机撤离失败的危险因素
连续两次及以上自主呼吸试验失败
慢性心衰
拔管后PCO2>45mmHg 除心衰外还存在一个以上其它并存因素
咳嗽无力
拔管时上气道喘鸣
年龄≥65岁
拔管当天APACHEII评分大于12分
在内科、儿科、综合ICU的患者
呼吸衰竭病因为肺炎者
McConville JF, Kress JP. NEJM 2012;367:2233-9
3
能力Vs负荷
分钟通气量
疼痛、焦虑 脓毒症、死腔 二氧化碳呼出量
阻力
气道,分泌物 支气管痉挛
弹性
肺顺应性 胸部顺应性 内源性PEEP
Load
Capacity
通气驱动
镇静、脑损伤
神经肌肉
脊髓损伤 多发性神经病 过度膨胀 营养不良 电解质
胸壁
连枷胸,疼痛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机械通气的过渡:
– 简单型:首次SBT即可停机 – 困难型:不超过3次SBT,从首次SBT到脱离呼吸机所需
时间小于7天 – 延迟型:超过3次SBT和/或从首次SBT到停机的时间大于
7天
. Boles J-M, et al. Eur Respir J 2007; 29:1033-56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33
脱机策略:WHEANS NOT
•Wheezes 喘息 •Heart disease 心脏病 •Electrolytes 电解质 •Anxiety, airway problems, alkalosis 焦虑、气道问题、碱中毒 •Neuromuscular disease神经肌肉疾病 •Sepsis, sedation 脓毒症,镇静 •Nutrition (over- and underfeeding)营养(过度喂养和喂养不 足)
– SpO2 > 90%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12
自主呼吸试验在撤机中的作用
•通气模式(如:呼吸频率),气体交换,血流动力学稳定, 舒适
– 30-120 min – PS适当 5 cm H2O – 最初1~5分钟需要严密监测 •虽然有些“传统”参数( eg, MV, VC, NIF, P0.1 )在大多数人 群中具有一定的预测性,但在个体预测中效率差。
Ely EW et al. N Engl J Med. 1996;335:1864-1869.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18
每天镇静中断
• 128名接受静脉镇静的机械通气患 者
• 干预:每日唤醒 • 机械通气时间: 4.9 vs 7.3 天 (p=.004) • ICU平均住院: 6.4 vs 9.9天(p=.02) • 干预组患者更少需有神经诊断测试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16
问题3 基本理论
采用以下哪种方式能最快脱机? A. 同步间歇机械通气 B. T-管试验 C. 自主呼吸试验 D. 以上没区别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17
常规每天SBTs可缩短脱机时间
28
脱机:ET-管大小对呼吸功的影响
• 最明显的差异在于高气 流率
• ET-管代表正常肺最大的 做功负荷
• 在吸气和呼气时均增加 做功
Shapiro et al ; Crit. Care Med. 1986; 14: 1028-1031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8
拔管失败
17.7 (16.7)
14.1 (14.6) 13.3 (9.2)
6.3 (6.4)
N~34,000 (55 studies)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9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30
持续机械通气将对膈肌驱动压力产生负面影响
Martin AD, et al. Resp Physiol Neurobiol 2013, 189: 377– 383.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问题2
循证医学表明以下哪项为成功撤机最主要的预测指 标?
A. 呼吸频率与潮气量比(f/VT,浅快呼吸指数)
B. 负吸气力 C. CROP 指数 D. 分钟通气量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10
问题2
循证医学表明以下哪一项为成功撤机最主要的预测 指标? A. 呼吸频率与潮气量比 B. 负吸气力 C. CROP 指数 D. 分钟通气量
Kress JP et.al: NKEresJsMJP, e3t a4l.2N:E1JM4270100,;32420:104071-7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19
脱机:SBT的影响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31
31
撤机失败到成功的“代价”
•过早撤机
– 疲劳、需要再插管 – 呼吸道风险损失、呼吸急症
•不必要延长机械通气将增加
– 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的风险 – 镇静需求 – 谵妄的发生/风险 – 费用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23
23
再插管/ICU死亡率
Thille AW et al. Curr Opin Crit Care 2013, 19:57–64.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24
脱机:SBT反应分类
2929
每日脱机试验间期
•纠正负荷/能力失衡中的可逆因素
– 负荷 • 改善结构(水肿、气道) • 代谢需求
– 能力 • 营养/电解质 • 避免毒素(如:麻痹患者) • 提供充足的氧输送到呼吸肌(心输出量、血红蛋白) • 肾上腺功能
*Removal of intrathoracic pressure may precipitate heart failure.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11
呼吸机支持:撤机标准
•导致呼衰问题的解决/改善 •患者自主呼吸的能力 •血流动力学稳定(极少量的血管加压药)
•PaO2/FiO2 > 150-200; PEEP < 5-8; FiO2 < 0.5; pH > 7.25 •呼吸频率< 30次/分 , Ve < 15 L/min •充足的气体交换
•Opiates, obesity 麻醉剂、肥胖 •Thyroid disease甲状腺疾病
Ely EW. Respir Care Clin N Am. 2000;6:303.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34
总结:机械通气支持与撤机
•机械通气是支持手段不是治疗措施 •具有较高的医源性并发症产生的潜在风险 •根据患者需求优化呼吸机的使用 •最短的呼吸机安全使用才是最好的 •积极推进呼吸机撤离的方法(早期及反复进行SBT) •权衡患者的呼吸能力与呼吸做功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2014
6
非计划拔管
% of patients with unplanned extubation 90 who “were right”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50.2% 所有研究 8% 意外 62% 仔细考虑 79% 脱机 27% “充分”支持
25
SBT失败后做什么?
•寻找和纠正可逆性的因素 •在临床情况持续稳定时每24小时重复行SBT
– 两次之间提供稳定和舒适的通气支持 – 支持力度的非策略性减低将明显减少非机械通气天数 – 持续支持(不更改)直到下次SBT •恰当的呼吸肌负荷 – 避免萎缩、避免疲劳 •同步气流输送以致最佳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