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
•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 金融危机, (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 价格 、商业破产数 价格)、 如 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 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 的急剧、 和金融机构倒闭数 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 1. 08年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 金融危机原因 信用扩张 虚拟经济引起 年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金融危机原因 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 年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 金融危机原因:信用扩张 的经济泡沫破裂.这 的经济泡沫破裂 这 • 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 次贷危机是导火线 是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次贷危机是导火线 • 2. 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金融机构的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 在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过程中, 品的发行和流通起 • 了放大作用 • 3. 更深层次 • (1)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 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 超前消费长期积累酿成的恶果 • (2)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 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 美国的银行为高薪所累 • (3)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 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 美国目前缺乏新兴的产业 • 4. 金融危机使生产停滞 消费减少 经济发展缓慢 自然地有些企业缩 金融危机使生产停滞,消费减少 经济发展缓慢,自然地有些企业缩 消费减少,经济发展缓慢 减规模,有些企业倒闭 好多人下岗了. 减规模 有些企业倒闭,好多人下岗了 有些企业倒闭 好多人下岗了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张沛
• 定义 • (1)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 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 (2)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 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 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 (4)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简单商品经济时期就已经存在经 济危机的可能,但这仅仅一种可能,经济危机并没有变为现实。 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 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资本主义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矛盾直接表现为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有计划性和整个 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 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激化,必然引起资本主 义经济危机爆发。
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
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积极:(1)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大危机(2)缓 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避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3)开创了国家干 预经济的新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以后资 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局限:未能完全彻底的消除经济危机 5、新政的实质: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 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对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局部调整 ◆ 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加强国家对经济 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二、福利国家的发展 目的: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 配,缓和贫富差距,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根本) 作用:1、积极作用:稳定社会2、消极 作用 ①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②道德危机 ( “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 概念:第三产业又被称服务 业,是除农业、工业之外的其他行业的总称。 兴起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公众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四、新经济的出现 概况:20C90s美国出现了以知 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 济 作用:美国90s出现了持续10年的经济增长
19课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新变化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的变化) ②福利国家的发展 ③第三产业的兴起 ④“新经济”的出现 实质:资本主义的内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 义的本质。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理论来源:凯恩斯主义 特点:国家干预 盛行:二战结束到20C70s 作用:(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 观调控,二战结束到20C70s,经济发展)出现了 “黄金时期” 滞胀:1973年西方国家出现了经济危机——滞胀(通货膨胀和经济 停滞并存) 解决滞胀办法:(西方国家普遍抛弃“凯恩斯主义”但不是完全抛 弃,而是实行国家干预和市场相结合,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的) “混合经济”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
1、本质特征
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2、根本原因
产能过剩是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相对过剩是指相对于消费者有效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3、周期性特点
再生产的循环进行,使经济危机的过程具有周期性。
典型的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
在萧条阶段,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同时为复苏阶段做准备。
在复苏阶段,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进一步缓和,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并进一步发展,使经济出现繁荣景象,形成高涨。
高涨又使经济各种矛盾加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又爆发新一轮经济危机。
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产更新。
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会扩张生产能力,引起生产高涨,为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奠定物质基础。
1。
经济危机初期的特征
经济危机初期的特征
1、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
2、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
3、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
经济危机主要表现
1、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2、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4、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表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矛盾。
经济危机是矛盾激化的产物,反过来它又促进经济在起伏波动中继续向前发展。
世界经济危机的表现
世界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的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战后有所不同。
但无论是战前或战后,其共同点是: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社会经济陷入瘫痪、混乱和倒退状态。
生产下降和失业激增,是战前与战后经济危机的共同的主要标志。
在战前的危机中,一般是通货紧缩,物价下跌,银根吃紧,利率上升,银行挤兑并大批倒闭;而在战后的危机中,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膨胀政策以及其他原因,从1957~1958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开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危机期间都出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反常现象。
主要表现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等。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采取了通货膨胀政策及其他措施,致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中出现了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1637年郁金香狂热在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东西。
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依旧在地里生长的时候,价格已经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
一棵郁金香可能是二十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
现在大家都承认,这是现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投机泡沫。
1720年南海泡沫1720年倒闭的南海公司给整个伦敦金融业都带来了巨大的阴影。
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
然而人们的资金闲置、储蓄膨胀,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
为此南海公司觅得赚取暴利的商机,即与政府交易以换取经营特权,因为公众对股价看好,促进当时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反作用于股价的上升。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
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
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方法分析
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方法分析(一)经济危机的实质及爆发原因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
根源是生产资料私有与社会化大生产。
其特点是: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生产资料归社会的少数人--资本家私人占有,资本家雇佣社会的大多数人--工人进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自由竞争,盲目生产,资本家为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一方面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方面又要以最低的工资给工人,便会使生产与销售出现矛盾,大量产品卖不出去,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由此产生。
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避免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
经济危机之所以周期性爆发,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是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具有了周期性。
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其间所经历的时间便是一个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
从周期性来看,经济危机的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最基本的阶段,它既是上一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又会落后于生产的增长,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市场上的商品再度严重过剩时,就不可避免地再一次爆发经济危机。
总之,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得到暂时的,强制性的缓和。
并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加强,第三世界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这些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变化,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许多新的特点: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小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再生产周期各阶段的交替进程不甚明显,各阶段的特征减弱;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再生产周期中的经常现象;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相互交织,危机阶段物价任然上涨。
历史上重大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发展
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历史一、历史(一)萌芽阶段这一阶段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尚且处于萌芽阶段,尚不成熟,因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并未爆发。
同时,在这一阶段中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持续处于发展之中,基本的矛盾还未完全表现在人民面前。
因而这一阶段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尚未表现,处于萌芽阶段。
◆1637年郁金香的疯狂对于17世纪的荷兰人来说,花的力量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1637年的头几个月里,当郁金香尚未成熟时,在荷兰被视为地位象征的郁金香价格大幅上涨。
在那个疯狂的时期,郁金香最高价曾炒至4200荷兰盾,20倍于一位熟练技工的年收入。
现在的经济学家一直在探讨当时的疯狂是如何蔓延开来的。
在经济学家看来,这也是现代金融史上第一次投机泡沫。
同时,在市场已经失控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在监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的话题,也引起了一场政治争论。
◆1720年的南海泡沫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倒闭,给伦敦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701—1714年,英、法等欧洲国家为争夺西班牙及其殖民地和海上霸权而进行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战争期间,南海公司同意承担战争造成的巨额国家债务,以牟取在南美地区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但是,尽管英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西班牙仍然维持着其在南美殖民地的贸易特权,南海公司继续增加承担更多的债务。
1720年,为了刺激股票发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的方式。
投资十分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狂飚到1000英镑以上。
公司的真实业绩严重与人们预期背离。
?后来因为国会通过了《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内幕人士与政府官员大举抛售,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二)发展阶段19世纪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基本矛盾也在快速发展。
世界商品市场的扩张,加速了各种商品交易数量的增长,加大了商品资本循环断裂的可能性;同样,更为复杂的原料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加大了货币和生产资本循环发生混乱的可能性。
随着国际货币资本市场、多样化金融手段和机构的发展,在货币和商品循环中的危机潜在可能性也增大了;同时,城镇化加大了“社会密度”和商品与货币交换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危机风险。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根本原因以及周期性特点资本主义世界正面临着一场“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对于经济危机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而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说明才是科学的。
如果要颁发经济学大奖,首先就要给马克思,所以危机爆发以来,《资本论》在有些国家成了圣诞节的礼物,科学的书籍竟成为宗教节日的礼物,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事!一,经济危机的本质关于这场危机的性质,通常的说明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以后影响到实体经济等,这是掩盖危机真实性质的错误说法。
人们所说这场危机是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这次危机就是马克思指出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且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所谓的次贷危机,就是金融机构明知买房的人不具备借款条件,还要贷款给他们买房。
这种现象从房屋生产方面看,这就是房屋的生产过剩;从购买力方面看,是“需求不足”。
房屋是人们最主要的生活消费品,房屋生产过剩集中表现了生活消费品的过剩。
当然,所谓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人们购买力的过剩。
以房屋为例。
“据美国房地产跟踪公司统计,目前,美国被银行回收的房产达到创记录的82万套,远远多于2006年底的22.4万套。
”可见,这82万套房子原来是有人住的,而这些人是借钱买的房,现在还不了贷款才被赶出住宅;汽车等其他生活消费品的生产过剩,也已经陆续暴露出来,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先后被确认陷入衰退,充分证明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金融危机,其实质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在谈论这次资本主义的危机时,很多人只是就这次危机论危机,而不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马克思早就预见到,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经济制度与生产的社会化,必然要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事实正如马克思预见的那样:“翻开资本主义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到一幅清晰的图景:自从1825年英国发生第一次全面性的经济危机以来,在英国、美国和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每膈8-12年,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
按照马克思主义者的观点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产生根源1.经济政策错误;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3.自然灾害;4.全球化的后果;5.金融政策错误。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早在简单商品生产中就已经存在,这是同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联系的。
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以后,危机的可能性才变成了现实性。
随着简单商品经济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使经济危机的发生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随着社会分工的广泛发展,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每个资本主义企业都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这个复杂体系中的一个环节。
它在客观上是服务于整个社会,满足社会需要、应受社会调节的。
但是,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统治,生产完全从属于资本家的利益,生产成果都被他们所占有。
而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他们“生产的扩大或缩小,不是取决于生产和社会需要即社会地发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是取决于无酬劳动的占有以及这个无酬劳动和物化劳动之比,或者按照资本主义的说法,取决于利润以及这个利润和所使用的资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润率。
因此,当生产的扩大程度在另一个前提下还远为不足的时候,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限制已经出现了。
资本主义生产不是在需要的满足要求停顿时停顿,而是在利润的生产和实现要求停顿时停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88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必备知识点
政治必背1、经济危机①基本特征:生产过剩——相对过剩③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④根本原因: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十月革命★★★★★★(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a.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b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c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2)意义:①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2)《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为无产阶级开展有组织的斗争、夺取政权提供了科学指导。
(3)《共产党宣言》阐释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蕴含着强大的动力,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经济危机的标准
经济危机的标准
经济危机通常具有一些典型的标准和特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济危机的标准:
1.经济衰退: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即国内生产总值(GDP)连续两个季度或更长时间的负增长。
衰退通常与产出下降、失业率上升等现象相伴随。
2.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危机时,金融市场通常会出现剧烈的波动和不稳定性,股票市场下跌、汇率波动剧烈、利率波动等现象普遍存在。
3.债务危机:经济危机可能导致国家、企业或个人的债务负担过重,债务违约、债务危机等问题可能会爆发。
4.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经济危机通常伴随着资产价格泡沫的破裂,如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等。
5.失业率上升:经济危机时,通常会出现大规模的失业现象,失业率上升,导致社会负担增加,消费减少,进而加剧经济衰退。
6.信贷紧缩:经济危机可能导致银行信贷紧缩,银行收紧贷款条件,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资金,进而影响经济活动和投资。
7.货币贬值:经济危机时,货币可能面临贬值压力,通货膨胀率上升,购买力下降,进一步加剧经济不稳定。
8.政府干预:经济危机时,政府可能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以应对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动荡。
综上所述,经济危机通常具有经济衰退、金融市场动荡、债务
危机、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失业率上升、信贷紧缩、货币贬值等典型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反映了经济系统的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
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全面滞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使经济迅速发展。
无限扩大的生产能力和有限的市场的矛盾,暂时缓解积累起来。
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斗争导致西方国家发生的石油危机为其重要触发原因。
1973年11月,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美、日、法等国相继卷入。
于1975年下半年渡过最低点,经济转而回升。
此次经济危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第四次经济危机,严重程度超过前三次。
其主要表现是:①工业生产普遍持续大幅度下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8.1%,日本高达20.8%;②大批企业破产,股票行情大跌,美、日、西德等10国两年内资本超过百万美元的公司破产12万家以上,拥有50亿美元资产的富兰克林银行倒闭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银行倒闭事件,股票价格下跌总额达5000亿美元;③失业人数巨增,创战后最高纪录,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全失业人数1975年月平均为1448万,美国1975年5月失业率为9.2%;④物价上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入逆差严重,危机期间物价指数的上升英国为43.9%,日本为32.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际贸易入超达203亿美元,国际收支逆差为392亿美元。
危机过后,各国经济没有出现全面高涨,而是进入滞胀时期,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相对停滞,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回顾三百年世界经济历史迄今为止出现的以滞胀为特征(生产停滞或缓慢发展和通货膨胀现象)的严重世界性经济分别是1973年至1975年第十八次经济危机 1979年至1982年第十九次经济危机一般来说,出现经济危机时市场需求减少,消费低迷,导致物价指数下降,CPI降低,高速通货膨胀的现象不会出现,除非某些特殊因素比如战争滥发货币等。
像这种靠年代内驱力带动的高膨胀率在繁荣期通过工资福利的提高带动的旺盛需求来消化,通胀造成的货币贬值还可以通过工资福利的提高来抵消但是危机年代里碰上高通胀的问题,情况就变得尤其恶劣,百业萧条,原料价格上升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大部分中小企业举步维艰面临停工半停工破产倒闭的危险,失业率大幅上升,工作没有保障,工资会福利会缩水减少,而且手中的钱因通胀而变得不值钱。
经济危机的规律和特征
经济危机的规律和特征1.周期性: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通常以10年到15年为一个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包含扩张期(经济增长快速)、高峰期(经济达到最高点)、衰退期(经济开始下滑)和低谷期(经济达到最低点)等阶段。
经济危机往往发生在经济周期的衰退期或低谷期。
2.动量积累:在经济扩张期间,经济体系会积累许多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如过度投资、信贷泡沫、金融杠杆过度等。
这些问题和风险在经济周期的后期会逐渐显现出来,进而引发经济危机。
3.冲击传导:经济危机通常从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开始,并通过信用系统、供应链网络等方式传导至其他行业和其他国家。
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但很快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
4.信用收缩:经济危机的一个典型特征是信用收缩。
金融机构由于担心风险而收紧信贷,导致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融资,从而抑制了投资和消费的需求,进而加剧了经济的衰退。
5.多重因素:经济危机往往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常见的经济危机的诱因包括金融市场泡沫破灭、货币政策失调、重大政策调整、国际贸易摩擦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并放大彼此的影响,最终导致经济危机。
6.持续时间和扩散性:经济危机的持续时间和扩散性可以是不确定的。
有的经济危机可能只持续几个月,而有的可能延续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同时,经济危机的影响范围也可能因地区、国家而异,从一个行业到一个国家,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多个国家。
7.影响深远:经济危机会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除了对经济增长、就业、消费等方面的影响外,经济危机还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政治动荡等问题。
在危机过后,社会和政府往往会对经济体系进行调整和改革,以减少类似危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总之,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动量积累、冲击传导、信用收缩、多重因素、持续时间和扩散性以及影响深远等特征。
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和特征对于预防和应对经济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系统性与黏滞性
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系统性和黏滞性,系统性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性特征,黏滞性则是经济危机的系统性在当前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并说明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系统性与当前的黏滞性表现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系统性,表现为近一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始终无法摆脱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而2008年以来的西方经济则复苏乏力,难以摆脱萧条状态,表现出黏滞性的特点。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系统性的表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系统性是指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生因素引发的,因而不可避免,无法摆脱;同时,危机的各种表现均根源于这个内生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
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仍然无法摆脱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充分表现出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系统性。
曲线图表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后,美国经济一直处于频繁的周期性波动过程之中,经历了1930~1933、1945~1947、1974~1975、1980~1982、1990~1992、2000~2002和2008年至今的经济危机。
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黏滞性的表现。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黏滞性是指经济长期徘徊在萧条阶段,复苏乏力,从萧条阶段过渡到复苏阶段的过程表现出缓慢、滞后和反复的特征,经济危机呈现出“慢性病”的表象。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危机已经延续了8年,西方各国经济复苏乏力,长期陷在停滞的泥潭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黏滞性。
表1的数据表明,欧盟地区2007年GDP增长率为3.05%,2008年后,长期处在1%以下,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69%;日本2010~2014年GDP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49%;而美国则自2000年以来基本处于2%左右的低增长状态。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系统性的根源:内生因素资本主义(资本—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内生地导致社会生产相对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进而引发经济危机,这就是当代经济危机系统性的根源。
08年金融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是指全球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
具体表现为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
比如1930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和2008年9月15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
一、基本特征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主要表现有:1、股市暴跌。
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2、资本外逃。
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主要标志之一。
3、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4、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和通胀。
5、出现偿债困难。
二、危机特征1、是经济持续多年高增长;2、是外部资金大量流入;3、是国内信贷快速增长;4、是普遍的过度投资;5、是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6、是贸易持续逆差并不断恶化;7、是货币普遍被高估。
三、由来全球金融危机在19世纪便开始出现了,在1873年,德国和奥地利经济繁荣,吸引资本留在国内,对外信贷突然中止,导致美国杰·库克公司经营困难便出现了。
以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为例,介绍全球金融危机的由来:2007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发展成全面金融危机,而且向实体经济渗透,向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但是仅仅次贷危机,还不足以造成美国如此严重的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还有更深更广的根源,其中至少包括以下三点:互联网泡沫问题没有解决。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IT产业如日中天,带动美国经济走向繁荣,然而其中也隐含着大量泡沫。
但美国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反而企图以房地产业的繁荣来进行掩盖。
21世纪以来,美联储连续降息,金融机构简化购房手续,不需首付款即可发放贷款,甚至在信用等级评定上造假以鼓励次级抵押贷款,从而导致房地产泡沫日益膨胀。
经济学中的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
经济学中的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一、引言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们对整个社会和全球经济体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两种危机进行深入探讨。
二、经济危机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严重的失衡和紊乱,导致经济运行遭遇困难甚至崩溃的情况。
2. 特征:a) 产出下降:经济危机往往伴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大幅度下降,整体经济活动陷入低谷。
b) 失业率上升:经济危机导致许多企业陷入困境,大量员工面临失业风险,失业率大幅上升。
c) 通货紧缩:由于需求减弱和商品供给过剩,价格下跌,造成经济系统内部一定的通货紧缩。
d) 信用紧缩:金融机构对于信贷的供给减少,导致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融资支持,从而加剧经济困境。
三、金融危机的定义与特征1. 定义:金融危机通常指由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中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引发的经济波动和不稳定的情况。
2. 特征:a) 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和个人普遍处于高杠杆状态,一旦债务违约会导致信用链反应,进一步引发金融失衡。
b) 资产价格泡沫: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例如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引发次贷危机。
c) 流动性危机:金融机构遭遇流动性挑战,无法及时满足需求,导致金融市场信心受挫。
d) 螺旋式下降:金融危机通过消费、投资和生产等方面对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四、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1. 内在联系:金融危机通常为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之一,金融体系的失衡和崩溃会扩大并诱发全面的经济危机。
2. 相互影响:经济危机的扩大会进一步恶化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不稳定,形成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相互作用。
3. 循环依赖:经济危机会引起金融危机,而金融危机又会加剧经济危机,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恶性循环。
五、应对经济危机与金融危机的措施1. 宏观调控: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推动经济复苏,恢复稳定增长。
2. 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机制,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
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方式分析
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及应对方式分析经济危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遭受严重干扰或崩溃的情况。
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包括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以及经济活动的下降。
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式通常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国际合作。
首先,财政政策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来稳定经济。
在经济危机期间,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需求,提高社会消费水平,增加失业者的收入,以增加市场需求;同时,可以通过减税来提高企业利润,促进企业投资增长,从而推动经济复苏。
此外,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增加投资,扩大产出。
其次,货币政策也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节利率和货币供应来稳定经济。
在经济危机期间,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
此外,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活动。
在经济危机期间,中央银行可以采取量化宽松政策,如购买国债和其他金融资产,以增加流动性,促进经济复苏。
此外,产业政策也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
产业政策主要通过促进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增长。
在经济危机期间,可以通过支持重要产业的发展来稳定经济。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支持、减税优惠、降低企业成本等措施来吸引和扶持优势产业;同时,可以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和创新支持来培育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增长潜力。
最后,在应对经济危机时,国际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危机通常是全球性的,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在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可以通过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共同制定政策,共同抗击危机。
同时,国际金融机构也可以提供贷款和援助,帮助受危机国家渡过难关。
综上所述,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包括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以及经济活动的下降。
应对经济危机的方式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国际合作。
通过以上措施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复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危机的特征
经济危机的特征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但是,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
因此,在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
宣传提纲《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总体结构分作三大部分:1资本主义制度腐朽、垂死的本质没有变;2.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治之症;3.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1)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畸形发展的经济;(2)资本主义经济是靠劳动人民血汗膨胀起来的;(3)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浪费经济;(4)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是严重负债的经济;(5)当前资本主义经济是患有多种并发症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