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设计说明
公交停靠站的布置方式.doc
(1)公交停靠站的布置方式
按公交停靠站设置的位置,分为沿人行道边缘及沿机动车在机动车道分隔带设置两种;按几何形状又分为港湾式和非港湾式两类。
(2)停靠站台的布置方式选择原则
机非混行道路,采用沿人行道边布置停靠站或专设机非分隔带布置停靠站;机动车专用道,采用沿人行道边布置停靠站;有机非分隔带的道路,沿分隔带设置停靠站。
(3)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类型
A. 机非混行道路或机动车专用道路,可沿人行道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见下图;
利用人行道多余宽度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见下图。
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类型
B. 沿机非分隔带设置公交停靠站,在分隔带宽度≥4m时,港湾式停靠站设置方法如图下所示;
在分隔带宽度<4m而人行道有多余宽度时,港湾式停靠站设置方法如下图所示。
(4) 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的几何尺寸
公交港湾式停靠站最小几何尺寸见下图。
公交港湾式停靠站的几何尺寸
一辆公交车停车长度以15~20m为准,多辆公交车停靠的站台长度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Lb-公交停靠站站台长度
n-公交停靠站同时停靠的公交车辆数,当无实测数据时,取n=公交线路数+1;
lb-公交车辆长度。
欢迎您阅读该资料,希望该资料能给您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帮助,如果您还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也欢迎您分享出来,让我们大家能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欢迎使用“公交停靠站的布置方式”使用,该文档doc格式,如大家有其它疑问或者新的见解,欢迎大家互相交流、互相进步。
第节公交停靠站设计
第八章公共交通优先通行交通设计第四节公交停靠站设计一、公交停靠站分类1.公交停靠站的定义及类型在城市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中,公交停靠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起到了提供公交车辆停靠、乘客上下车服务的作用。
根据公交停靠站的所处位置、设置方法及站台形式,公交停靠站具有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根据所处位置分类根据公交停靠站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交叉口上游公交停靠站上游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交叉口上游区域进口道的公交停靠站,又被称为近端公交停靠站(Near-side bus stops,NS)。
对于交叉口上游停靠站,公交车辆进出站点受交叉口信号灯和进口道机动车辆排队长度的影响与控制。
(2)交叉口下游公交停靠站下游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交叉口下游区域出口道的公交停靠站,又被称为远端公交停靠站(Far-side bus stops,FS)。
(3)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两个交叉口之间,公交车辆运行、停靠不受交叉口影响的纯路段的公交停靠站,又被称为中端公交停靠站(Mid-block Stops,MS)。
在保证公交线路站点平均站距最优的基础上,具体某一个公交站点的定位是有较大弹性的。
不同所处位置的公交停靠站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位于交叉口附近的公交停靠站在减少了乘客公交换乘距离的同时加剧了交叉口的瓶颈效应。
设置在交叉口上游、交叉口下游及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的优缺点总结见表8-4-1所示。
根据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路侧型公交停靠站路侧型公交停靠站是指沿城市道路人行道或机非分隔带设置的公交停靠站如图8-4-1所示。
对于三块板和四块板的道路且机非分隔带宽度满足条件时,可将公交停靠站站台设置在机非分隔带上,这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设站形式。
当不存在机非分隔带或机非分隔带宽度不满足条件时,可将公交停靠站站台设置在人行道上,对于这种形式的公交站,公交停靠要占用和穿过非机动车道,容易与非机动车产生干扰。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
.
31
设置几条停车线优点
形成了不同公交线路的专用候车区 减少了公交停靠时乘客换乘的盲目流动 减少了公交靠站时间
.
32
D 合并站点的停车设施
公交枢纽、轨道站点等乘客相对集中的站点
专用的自行车存车处 专人负责管理
一般公交车站
专用车棚
专用的自行车存放点,专人巡视管理
利用便道护栏、机非隔离带或绿化带(树间隙设置自行车 存放车架)
4、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
5、非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
.
41
1、基本类型
根据设置位置分类
➢ 交叉口上游公交停靠站 (Near-side bus stops,NS) ➢ 交叉口下游公交停靠站(Far-side bus stops,FS) ➢ 路段公交停靠站 (Mid-block Stops, MS)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
.
1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 设置原则
站点位置、换乘衔接、线路配载、站点港湾及渠化
公交停靠站的功能?
方便车辆停靠 方便乘客上下车 方便乘客换乘 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 提供可靠的公交信息
.
3
换乘
公交换乘的环节
家-公交车站
步行
自行车 :存放
汽车 :停放
公交线路之间的换乘:以就地换乘最好
例如对于路口出口加宽的站台有l0条线路公 交车停靠上下乘客,则公交站点距路口的最小距 离≥100m。
.
18
公交站点距路口的最小距离≥100m?
要通过该站点发车高峰调查来确定实际站点 长度,以进站排队不排到路口为原则。
出现排队停车进入路口现象,则公交车站还要远移。
因此乘客换乘距离远近,实际上是受公交站 点来车数影响的,即公交也存在饱和问题。公交来 车越多,则换乘距离就越远。
公共交通车站设计说明
公共交通车站设计说明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公共交通车站设计的指导和说明。
公共交通车站设计是确保乘客安全舒适出行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功能和用户体验。
在公共交通车站设计中,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车站的设计应优先考虑乘客的安全。
例如,合理设置出入口和紧急疏散通道,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快速离开。
车站应为所有乘客提供无障碍通行的条件。
例如,设置坡道、扶手和轮椅辅助设施,确保身体不便的乘客能顺利进出车站。
车站应提供便利的服务,以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例如,设置舒适的候车区、便利的票务系统和信息显示设施,方便乘客获取相关信息。
车站设计应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例如,使用环保材料、优化能源利用和推行废物管理策略等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公共交通车站的设计应考虑以下要素:合理的车站布局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
例如,乘车区、候车区、出入口等功能区域的布置应考虑人流分流和便捷性。
车站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设施,以提供舒适的出行环境。
例如,座椅、遮阳设施、垃圾桶等设备的设置可以方便乘客使用。
车站应设置适当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秩序。
例如,视频监控、应急报警装置和疏导标识的设置可以提高车站的安全性。
车站的设计应注重美观和艺术性,以提升城市形象和乘客体验。
例如,采用符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城市风貌的建筑设计和艺术装饰。
在进行公共交通车站设计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详细了解乘客需求和交通运营要求,明确车站设计的功能和要求。
根据需求分析,提出设计方案,包括布局设计、设备设置和美观要求等。
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和调整,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根据最终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验收车站的建设过程和最终效果。
本文档提供了公共交通车站设计的基本指导和说明。
在设计过程中,务必充分考虑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性,遵循设计原则,并注意布局、设备、安全和美观等要素的合理安排。
通过规范的设计流程,可以确保公共交通车站的高效运行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公交公司停车场设计说明
聊城市公交公司停车场道路、排水、照明及绿化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规模及建设范围本工程为公交公司停车场工程,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如下:道路:车行道及停车位设计。
给排水设计部分:包括雨水、污水、消防给水、绿化用水系统。
电气部分:路灯照明设计。
景观绿化部分:院内绿地的绿化设计。
第二章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实测庭院现状图。
➢甲方提供的建议文件。
2.2规范及标准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城市道路-人行道铺砌》(05MR20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20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检查井盖》(GB/T 23858-2009);➢《铸铁检查井盖》(CJT 3012-1993);➢《钢钎维混凝土检查井盖》(GB 26537-2011);➢《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T50349-200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 16806-2006》;➢《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CJJ45-2006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QBT3741-1999 《灯具电镀、化学覆盖层》➢GB/T 5702-2003 《光源显色性评价方法》➢GB/T 11470-1989 《电光源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指标》➢GB 7001-1986 《灯具外壳防护等级分类》➢CIE 127-1997 《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SJ/T 2355-2005《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GB 7000.1-2002《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GB7000.5-2005 《道路与街道照明灯具安全要求》➢EN61347《光源控制器、通用及安全性要求;LED模组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器的特别要求》➢EN61000-3《电磁兼容(EMC),谐波限制;额定电流≤16A的低压设备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10系列山东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ZH型玻璃钢整体式化粪池选用及安装》(L10ST28);➢《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75-97;➢其它有关国家、地方法律、法规。
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设计
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设计公交车和出租车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方便乘客上下车,需要设计合适的停靠站。
下面我将从站点设置、站牌设计和站点管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站点设置1.选址合理: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站应尽量接近主干道,方便乘客换乘。
此外,站点周围应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停靠车辆和候车乘客。
2.站点规划:根据停靠车辆的数量和乘客流量,站点应设置足够的停车位和候车区域。
停靠位宜设置在站台的一侧,并根据车辆的长度和数量进行合理划分。
3.乘客便利设施:站点应设置候车亭或候车棚,提供遮蔽、防雨等功能。
候车区域应设置座椅,方便乘客等候。
此外,还可以设置自动售票机、公交线路查询等乘客自助设施,方便乘客获取相关信息。
二、站牌设计1.合理布局:站牌应设置在候车区域的显著位置,方便乘客查看。
站牌的高度和角度要适中,以便乘客站在候车区域能够轻松看到站牌的信息。
2.信息明确:站牌上应标示该站点的名称、公交线路以及各线路的停靠时间和发车间隔等信息。
站牌的字体和颜色要清晰可辨,方便乘客查看。
3.公共广告:站牌的后部可以设置公共广告位,用于发布城市宣传、公益广告等信息。
这不仅可以为广告商提供宣传渠道,还可以为市民提供有益的信息和知识。
三、站点管理1.安全管理:站点应设立安全管理岗位,负责维护站点的秩序和安全。
岗位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2.卫生管理:站点应定期清理和消毒,确保站台和候车区域的卫生和环境整洁。
此外,站点还可以设置垃圾桶和公共厕所,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
3.信息管理:站点管理者可以使用智能化系统管理站点信息。
通过公交车GPS定位、监控摄像等设备,实时掌握站点的乘客流量和车辆情况,及时调整线路和班次,提高服务效率。
总结起来,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站的设计要考虑到乘客的便利和舒适度,以及站点的安全和管理。
合理的选址、规划和设置候车设施,清晰的站牌信息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都可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
公共交通站点布局与设计
公共交通站点布局与设计公共交通站点是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体验和效率。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城市规划者和交通管理部门需要精心设计和布局公共交通站点,以确保其便捷性、高效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讨论公共交通站点布局与设计的一些关键方面。
1. 用户友好性公共交通站点的设计应以用户为中心,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且便捷的环境。
首先,站点应充分考虑行人流量和舒适性,确保站台宽敞、通风,并提供遮阳和雨棚设施。
此外,合理设置座椅、垃圾桶和候车牌,以方便乘客等候和休息。
在站点布局上,应考虑到不同乘客的需求,例如,设置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使用。
2. 环境可持续性公共交通站点应该注重环境可持续性,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设计站点时,应充分考虑能源利用和环保因素。
例如,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为站点供电,安装节能灯具和传感器以减少能源消耗。
另外,设置垃圾分类设施以鼓励乘客参与环境保护。
这种环保的设计理念可以帮助减少碳排放并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3. 信息化与智能化在数字化时代,公共交通站点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设计越来越重要。
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如电子显示屏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乘客可以准确获取到交通信息和时刻表。
此外,无线网络服务也应提供给乘客,以满足他们的上网需求。
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站点设计有助于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和便利性。
4. 多模式接驳公共交通站点的布局应考虑到多种交通方式的接驳。
例如,将地铁站与公交站紧密相连,以便乘客在换乘时快速、便捷地完成。
此外,公共自行车停车点和出租车停靠区也应考虑到站点周围的布局,以方便不同交通工具的接驳。
多模式接驳的设计有助于减少出行时间和交通拥堵。
5. 安全与监控公共交通站点的安全性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站点设计中,应设置监控摄像头和紧急呼叫设备,以确保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加强与警察和急救服务的合作,及时处理安全问题和突发事件。
安全感的提高将鼓励更多人使用公共交通系统。
公交停靠站设计
第八章公共交通优先通行交通设计第四节公交停靠站设计一、公交停靠站分类1.公交停靠站的定义及类型在城市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中,公交停靠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设施起到了提供公交车辆停靠、乘客上下车服务的作用。
根据公交停靠站的所处位置、设置方法及站台形式,公交停靠站具有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1)根据所处位置分类根据公交停靠站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交叉口上游公交停靠站上游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交叉口上游区域进口道的公交停靠站,又被称为近端公交停靠站(Near-side bus stops,NS)。
对于交叉口上游停靠站,公交车辆进出站点受交叉口信号灯和进口道机动车辆排队长度的影响与控制。
(2)交叉口下游公交停靠站下游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交叉口下游区域出口道的公交停靠站,又被称为远端公交停靠站(Far-side bus stops,FS)。
(3)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指设置在两个交叉口之间,公交车辆运行、停靠不受交叉口影响的纯路段的公交停靠站,又被称为中端公交停靠站(Mid-block Stops,MS)。
在保证公交线路站点平均站距最优的基础上,具体某一个公交站点的定位是有较大弹性的。
不同所处位置的公交停靠站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位于交叉口附近的公交停靠站在减少了乘客公交换乘距离的同时加剧了交叉口的瓶颈效应。
设置在交叉口上游、交叉口下游及基本路段公交停靠站的优缺点总结见表8-4-1所示。
不同所处位置公交停靠站优缺点比较表表8-4-12)根据设置方法分类根据公交停靠站设置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路侧型公交停靠站路侧型公交停靠站是指沿城市道路人行道或机非分隔带设置的公交停靠站如图8-4-1所示。
对于三块板和四块板的道路且机非分隔带宽度满足条件时,可将公交停靠站站台设置在机非分隔带上,这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设站形式。
当不存在机非分隔带或机非分隔带宽度不满足条件时,可将公交停靠站站台设置在人行道上,对于这种形式的公交站,公交停靠要占用和穿过非机动车道,容易与非机动车产生干扰。
公交停靠站设计说明
1公交停靠站设计本次设计不含公交始发站和终点站的设计,只对设计道路范围内的公交停靠站进行设计。
对南河路、西顺城街、北泉路上现有的公交停靠站的候车亭和站台牌全部进行更换,对其中位置设置不合理的停靠站进行调整,同时对其他设计范围内道路沿线增设公交停靠站。
1.1公交停靠站站点设计原则和依据:1、停靠站间距500~600米;局部地段受现场条件限制,适当缩短或延长。
2、交叉口附近的站点,设置在交叉口出口道一侧(即交叉口的下游),距交叉口50~100米;3、上、下行对称的站点宜在道路平面上错开,即叉位设站。
其错开距离宜不小于50m。
4、根据项目业主三台县规划和建设局提供的站点位置图。
具体的停靠站站点位置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1.2公交停靠站站台设计1、根据三台县县城内公交线路较少的情况,同时根据现场踏勘,场地受限制,不宜设置成港湾式停靠站,所以本次设计的公交停靠站均采用非港湾式停靠站,车辆停靠占用机动车道,站台设置在人行道或分隔带上。
2、公交停靠站站台尺寸和设施设置大型站:对于公交线路多、公交乘客多的停靠站,站台大小设置为长:15m,宽为人行道或分隔带宽;站台设两个大候车亭和一个小候车亭(简称两大一小)、一个站台牌、一个垃圾桶。
共设置10个。
中型站:对于公交线路适中、公交乘客适中的停靠站,站台大小设置为长:10m,宽为人行道或分隔带宽;站台设一个大候车亭和一个小候车亭(简称一大一小)、一个站台牌、一个垃圾桶。
共设置16个。
1/ 2小型站:对于公交线路少、公交乘客少或者受现场场地限制的停靠站,站台大小设置为长:7m,宽为人行道或分隔带宽。
站台只设一个大候车亭(简称一大)和一个站台牌、一个垃圾桶。
共设置5个。
3、公交停靠站站台的候车亭和站名牌由专业厂家生产,主要材料采用镀锌板静电喷塑。
采取工厂生产,现场安装的方式。
4、为保证安全,公交停靠站站台宜高于行车道地面0.2米。
2/ 2。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概要
停车换乘做得好,公交就会出现稳定
的客流,有利于促进公交发展。
5、上、下行对称公交停靠站相对位置的确定
为方便乘客过街换乘,错开距离以30m为宜。
迎面错开
背向错开
迎面错开
如果错开距离很小,又需要在二者之间设置行 人过街横道,以至于公交车在行人过街横道前 形成排队;
由于公交车体积较大,很容易阻挡其左侧机动 车司机和右侧过街行人的视线。
A 站点合并与换乘的关系
B 站点线路专用停靠位置的相对位置
C 固定不同线路公交车的停车线 D 合并站点的停车设施
A 站点合并与换乘的关系
从方便快捷的角度来讲,希望公交车站集中 从公交站台分布来讲,希望固定线路的停靠 位置,乘客选择最方便 如何将等车时间与换乘行走时间结合起来考 虑,减少总的换乘时间?
背向错开
对于三块板或一块板道路上的非港湾式公交站,
如果两站点间的距离太近,易现“双重瓶颈” 。
对于港湾式公交站,如果站台长度不足而产生排
队溢出,则也会出现“双重瓶颈” 。
四块板或两块板道路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一、站点位置的选择
二、设置类型的选择 三、公交站候车厅设计
四、新型公交站牌的设置 五、公交停靠站秩序管理
专用的自行车存车处 专人负责管理
一般公交车站
专用车棚
专用的自行车存放点,专人巡视管理
利用便道护栏、机非隔离带或绿化带(树间隙设置自行车 存放车架) 在便道上画出专门的自行车存放区
目前,公交车站自行车乱停乱放已成
为社会问题,不仅阻断行人便道,而且引 发了破旧自行车乱丢乱弃问题,也为盗贼 偷车创造了条件。
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设计说明
地铁一体化设施公交、出租车停靠站规划设计标准1 围本文件用于指导市市区围轨道站点周边一体化换乘设施中的公交停靠站与出租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工作。
文件规定了公交车停靠站与出租车停靠站的控制指标、平面几何尺寸、附属设施配置及设计要求等。
2 编制依据CJJ 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GB 50220-19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CJJ 15-1987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JGJ 50-200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GB 5768-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3 专业术语3.1 公交停靠站仅具有公交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常规公交中途站点。
3.2 出租车停靠站仅具有出租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出租车停靠站点。
3.3 港湾式停靠站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用局部拓宽路面的方法设置的公交、出租车停靠站。
3.4 浅港湾式停靠站在道路车行道外侧拓展一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靠站。
3.5 湾式停靠站在道路车行道外侧拓展多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靠站。
3.6 非港湾式停靠站将公交停车区设置在道路车行道上的公交、出租车停靠站。
3.7 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出口道车辆驶入交叉口的车道为进口道,车辆驶出交叉口的车道为出口道。
3.8 平面交叉口的上游、下游车辆驶入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上游,车辆驶出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下游。
3.9 站台供乘客候车及上下车的道路铺装部分。
4 一般规定4.1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须遵循需求适应、土地节约、人车安全、交通顺畅、换乘方便、经济合理等原则。
4.2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原则上设于轨道站点主要行人出入口50m围。
4.3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须与站台所在的道路、交叉口及人行过街通道等交通设施进行一体化设计。
4.4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的设计还需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设施规模与位置,兼顾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要求。
4.5 在用地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形式。
5 公交停靠站设计5.1公交停靠站形式的选择5.1.1主干道及以上级别的城市道路,须布置港湾式停靠站。
公交站牌设计说明
公交站牌设计说明第一篇:公交站牌设计说明候车亭可以说是表现公交站台人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候车,遮挡,照明,休息,方便排队,景点提示,快接报警等多个因素进行考虑,站台的设计应简洁大方实用,周围环境相协调,本设计你定了三种方案,仅供参考设计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对环境的需求,使人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候车,减少人的运动幅度以及尽量缩短人查找路线的时间,使公交站台的设计能体现方便、舒适,并与公交车一体化节约乘车花费的整个时间。
第二篇:公交站牌广告调查汕头公交广告情况调查调查对象:公交乘客调查目的:城市的公交固定站点人流量大,等车时间是良好的广告宣传机会。
通过对乘客的调查,从而达到提高广告投放的准确性,增加广告的宣传效果。
调查方法:本调查报告采用收集资料、口头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
调查时间:*****年***月一、户外广告形式中的公交广告,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接触居民众多公交车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调查发现,有55.9%的市民外出或上班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公交车.有66%的人乘坐公交车的频率为每周5次以上,有21%的人乘坐的频率为每周1-3次,居民平均每周花费在公交车上的时间为4.18小时,平均每个工作日乘坐公交车的时间接近半个小时。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和公交线路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市民将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公交广告。
2.千人成本最低公交广告的送达率为78%,仅次于电视和地方报纸,从传播人群的广度来看具有较大优势,再从千人的成本比较,公交广告低费用的优势十分明显,具有良好的广告效益。
3.强制性高公交广告受众接受的强制性比较强,干扰度低。
4.反复诉求性好交通工具的使用者,多是固定人士,例如搭公交车上班的乘客大多是每天来往乘坐同一路线公交车的人。
据交通广告协会在巴士公司所作的长期研究,发现该巴士的男女性乘客,平均一个月内看过同一交通广告,分别为43次和34次之多。
占地小,节约资源。
5.视听结合,效果更好公交广告形式语音报站广告、LED显示屏企业形象动态广告都具有很好的视听冲击,能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
交通设计9_路段进出、路边停车与出租车临时停靠点交通设计说明
拥堵
安全
启示
矛盾宜散不宜聚
路段引发的问题应在路段上解决,缩短中心隔离的长度, 可以分散掉头压力;缓解路口的拥堵;
拥堵问题—旦转化成安全问题,应从完善安全设施 入手加以解决,不能因噎废食。
东侧生成的掉头流量分别由大慧寺西口和魏公村路口承担
打开了大慧寺路西口 护栏套袖式掉头车道
如若违章横穿,其绕行距离比走行人过街天桥还远 解决:白石桥路口拥堵+安全问题
减速让行标志标线察干或路停行车车让情行况标,在志确标保线干道
机非隔离线为白虚车辆线优先的前提下,认为安全
会车让行
表示车辆会车时,必须 让对方车先行。设置在 有困难的狭窄路段的 或由于某种原因只能
临近导向车道:右侧进车+让行标志标线+只准右转
只允许右侧进车,右侧出车后从路口右转弯处绕行 除设置让行标志标线外,还要增设只准右转弯标志
普通路段:右进右出+让行标志标线
停车让行
表示车辆必须在停止
线以外停车了望,确
认安全后,才准许通
行。停车让行标志在
下列情况下设置:(1)
与交通流量较大的干 路平交的支路路口;
停车让行线
(2)无人看守的铁路道
口;(3)其他需要设置
减速让行
的地方。
主辅路--从辅路表示右车进辆右应出减速让行,告示车
辆驾驶员必须慢行或停车,观
末设准许调转头弯标志的路口、转地弯 点,法规准许调头
表 示 前 方 路 口 表示前方路口 表 示 前 方 路 表 示 禁 止 一 切 车 辆 禁止一切车辆 口 禁 止 一 切 前 方
B、 在路段上设置调头车道和调头通道
利用路段调头是否可缓解拥堵? 利用路段调头的适应条件? 利用路段调头的基本型式? 路段调头与人行横道的位置关系?
公交车站方案设计
公交车站方案设计公交车站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不同区域的功能。
一个好的公交车站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改善居民出行体验,减少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
以下是一个关于公交车站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一、站点选址1.1、需求分析:在制定公交车站设计方案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调查附近居民的出行需求、公交线路的覆盖情况、道路拥堵情况等。
只有充分了解周边环境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设计方案。
1.2、选址原则:在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距离主要道路的距离、周边的服务设施配套、站点的容量要求、适宜的停靠时间等因素。
尽量选择离商业中心、居民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域较近的位置,方便乘客出行。
1.3、规划布局:公交车站的选址应考虑到整体交通系统的规划布局,尽量避免总站和分站的混乱,提高乘客的换乘便利度。
二、站点设计2.1、站点布局:公交车站的设计要考虑到站台的长度、宽度、候车区、票务售卖区等功能空间的合理布局。
站点应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公交线路的需求,确保乘客能够清晰地看到线路和车辆信息。
2.2、设施设置:公交车站的设施设置非常重要,包括候车亭、座椅、庇护设施、信息发布设备、导向标识等。
这些设施能够提升乘客的候车体验,减少外界环境的影响。
2.3、无障碍设计:在设计公交车站时,应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包括残障人士、老年人以及带婴儿的家庭等。
要保证站点设施的无障碍设计,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和方便。
2.4、安全考虑:公交车站的安全性是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应考虑到站点周边的环境安全状况,设置监控设备、紧急求助设施等,确保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场地环境3.1、绿化设计:公交车站的周边环境应该做好绿化工作,增加空气清新度,提升乘客的舒适感。
可以在站点周边种植花草树木,打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3.2、道路规划:公交车站的设计方案还需考虑到周边的道路规划,确保站点的出入口和周边道路的连接畅通。
还要考虑到交通信号、交通管理设施等的设置,确保公交车站与周边道路的交通协调性。
公交公司停车场设计说明书
聊城市公交公司停车场道路、排水、照明及绿化景观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规模及建设范围本工程为公交公司停车场工程,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如下:道路:车行道及停车位设计。
给排水设计部分:包括雨水、污水、消防给水、绿化用水系统。
电气部分:路灯照明设计。
景观绿化部分:院内绿地的绿化设计。
第二章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实测庭院现状图。
➢甲方提供的建议文件。
2.2规范及标准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城市道路-人行道铺砌》(05MR20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20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检查井盖》(GB/T 23858-2009);➢《铸铁检查井盖》(CJT 3012-1993);➢《钢钎维混凝土检查井盖》(GB 26537-2011);➢《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BT50349-200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 16806-2006》;➢《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CJJ45-2006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QBT3741-1999 《灯具电镀、化学覆盖层》➢GB/T 5702-2003 《光源显色性评价方法》➢GB/T 11470-1989 《电光源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指标》➢GB 7001-1986 《灯具外壳防护等级分类》➢CIE 127-1997《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SJ/T 2355-2005《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GB 7000.1-2002《灯具一般安全要求与试验》➢GB7000.5-2005 《道路与街道照明灯具安全要求》➢EN61347《光源控制器、通用及安全性要求;LED模组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器的特别要求》➢EN61000-3《电磁兼容(EMC),谐波限制;额定电流≤16A的低压设备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10系列山东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ZH型玻璃钢整体式化粪池选用及安装》(L10ST28);➢《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75-97;➢其它有关国家、地方法律、法规。
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设计
公交车出租车停靠站设计
在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中,公交车和出租车是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了保证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正常运营,并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一个合理设计的停靠站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站的设计要点和原则,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站应该便捷易用。
乘客上下车的过程应该简单方便,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停靠站的位置应该选择在交通流量大的地方,方便乘客的出行。
此外,停靠站应该设置明显的标识,以便乘客能够快速找到停靠站的位置。
在站点上方设置明亮的灯光,夜间能够方便乘客辨别站点,提高安全性。
其次,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站应该具备良好的交通组织和管理能力。
停靠站的设计应该考虑到公交车和出租车的停靠需求,确保车辆能够顺利进出停靠站。
停靠站周围的道路也应该宽敞通畅,便于车辆的进出。
停靠站应该设置足够的停车位,以应对高峰时段的乘客需求。
另外,公交车和出租车停靠站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美观设计。
停靠站的周围环境应该整洁卫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停靠站的建筑物可以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设计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点和地貌特点,对停靠站进行美化,增加城市的形象。
可以在停靠站的周围种植花草树木,打造一个美丽的绿化景观。
修建公交车站设计方案
修建公交车站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一、公交车站示意图与平面布局1. 在主干道两侧选取适当位置作为公交车站点,确保车站与道路间有足够的空间。
2. 设计主干道两侧的公交站点示意图,包括站台、候车亭和乘客进出口,确保能够方便地供乘客进出和候车。
3. 根据道路宽度和车辆通行情况,确定站点的长度和宽度,保证公交车能够顺利停靠和乘客能够舒适候车。
4. 根据站点附近的环境特点,确定站台的风雨遮挡设施,如候车亭、遮阳棚等,以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
二、站点设计1. 设计站点的主题色彩和标识,以突出公交车站的特色和辨识度。
2. 在站点出入口处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包括站点名称、途径线路等,方便乘客辨识和选择乘车。
3. 在站点的进出口设置地面广告位,可以用于宣传公交线路、当地景点等,提供广告收入。
4. 在站点附近设置垃圾桶、座椅等便民设施,方便乘客丢弃垃圾和休息等。
三、安全设施1. 在站点的进出口和站台边缘设置栏杆或护栏,以确保乘客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 根据站点的位置和需求,设置视频监控设备,以提高公交站点的安全性和乘客的安全感。
3. 在夜间或人流较少的时段,加强对站点的照明设施,确保乘客的视觉安全。
四、绿化和环保1. 站点周边可以适量进行绿化,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站点环境,提供舒适的视觉效果。
2. 根据站点的位置和条件,可以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可再生能源为站点提供部分电力需求。
3. 设置站点附近的垃圾分类设施,鼓励乘客进行垃圾分类,促进环保理念的传播。
五、无障碍设计和便民设施1. 根据无障碍设计标准,设置无障碍坡道、扶手等设施,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进出站点。
2. 在站台设置公交信息发布牌,显示公交车到站时间、班次信息等,提供便利的乘车信息。
3. 在站台附近设置自助售票机、自动取款机等设施,方便乘客进行票务和银行业务。
六、配套设施1. 在站点附近设置自行车停放点,方便乘客在站点停车后继续乘坐公交车出行。
2. 设计站点附近的步行道和人行横道,以方便乘客在站点周边进行步行和横穿道路。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概要64页PPT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公交中途停靠站设计概要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谢谢!
6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地铁一体化设施公交、出租车停靠站规划设计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用于指导南京市市区范围内轨道站点周边一体化换乘设施中的公交停靠站与出租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工作。
文件规定了公交车停靠站与出租车停靠站的控制指标、平面几何尺寸、附属设施配置及设计要求等。
2 编制依据
CJJ 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GB 50220-1995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CJJ 15-1987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
JGJ 50-2001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768-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3 专业术语
3.1 公交停靠站
仅具有公交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常规公交中途站点。
3.2 出租车停靠站
仅具有出租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出租车停靠站点。
3.3 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采用局部拓宽路面的方法设置的公交、出租车停靠站。
3.4 浅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拓展一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靠站。
3.5 深港湾式停靠站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拓展多个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靠站。
3.6 非港湾式停靠站
将公交停车区设置在道路车行道上的公交、出租车停靠站。
3.7 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出口道
车辆驶入交叉口的车道为进口道,车辆驶出交叉口的车道为出口道。
3.8 平面交叉口的上游、下游
车辆驶入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上游,车辆驶出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下游。
3.9 站台
供乘客候车及上下车的道路铺装部分。
4 一般规定
4.1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的规划设计须遵循需求适应、土地节约、人车安全、交通顺畅、换乘方便、经济合理等原则。
4.2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原则上设于轨道站点主要行人出入口50m范围内。
4.3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须与站台所在的道路、交叉口及人行过街通道等交通设施进行一体化设计。
4.4 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的设计还需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设施规模与位置,兼顾城市道路交通运行要求。
4.5 在用地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形式。
5 公交停靠站设计
5.1公交停靠站形式的选择
5.1.1主干道及以上级别的城市道路,须布置港湾式停靠站。
5.1.2次干道及以下级别的城市道路或高等级道路的辅道,一般也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形式,当条件受限时可以布置为非港湾式停靠站。
表1 港湾式停靠站建议设置原则
5.2 公交停靠站停车位设置
5.2.1 对于非港湾式停靠站,停车位不得超过3个。
5.2.2 对于浅港湾式停靠站,应有2~3个停车位,且不宜超过4个停车位。
停车位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表2 浅港湾式停靠站停车位设置原则
3个高峰小时上车人数在500~800人之间或停靠线路数为5~8条
4个高峰小时上车人数超过800人或停靠线路数超过8条
5.3.3 对于深港湾式停靠站,每个服务通道应至少有2个停车位,且不宜超过3个停车位。
5.3 公交停靠站位置设计
5.3.1 在交叉口布置公交停靠站时,应优先布置在交叉口的下游。
距交叉口的距离遵循以下原则:
(1)当出口道右侧拓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该车道拓宽下游至少30m 外,并将拓宽车道加上公交停靠站长度后作一体化设计;
(2)当出口道不拓宽时,停靠站距交叉口不宜小于50m。
图1 公交停靠站设于出口道下游
5.3.2 公交停靠站设置在交叉口上游时,距交叉口的距离应遵循以下原则:(1)当进口道右侧拓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应设在该车道分岔点上游至少15m 处,并将拓宽车道加上公交站台长度后作一体化设计;
图2公交停靠站设于干道交叉口进口道一体化设计
图3公交停靠站设于支路交叉口进口道一体化设计
(2)当进口道右侧无拓宽增加车道时,停靠站位置应设在右侧车道高峰小时平均排队长度上游15m~20m处。
5.3.3 公交停靠站设于路段时,应设置在有行人过街通道的路段上。
上、下行对称站点应在道路平面上错开,错开距离不小于30m,且宜布置为背向错开,并与路段行人过街一体化设计。
图6 公交停靠站与行人过街一体化设计
5.3.4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
5.3.5在道路平面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5.4 公交停靠站平面设计
5.4.1 公交停靠站的站台长度依据停车位的个数而变化,南京市公交车以10.5m及12m车长为主,多辆公交车停靠的站台长度可按以下原则确定:
表3 公交站台长度设置原则
5.4.2 港湾式公交站台拓展车道宽度宜取3.5m;受条件限制时,最窄不得小于2.75m。
5.4.3 站台宽度不应小于1.5m,当条件受限制时,宽度不得小于1.2m。
5.4.4 考虑车行轨迹,并尽量减少占用道路空间资源,建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的减速段长不小于20m,加速度段长不小于15m。
5.4.5 公交停靠站的几何尺寸如下:
图5 非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尺寸
图6 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尺寸
图7 深港湾式公交停靠站设计尺寸
6 出租车停靠站设计
6.1主干道及以上级别的城市道路,须布置港湾式停靠站。
6.2次干道及以下级别的城市道路或高等级道路的辅道,一般也应采用港湾式停靠站形式,当条件受限时可以布置为非港湾式停靠站。
6.3 单个出租车停车位尺寸为2.5×6m。
6.4 出租车站台长度按照停车位个数的模数增加2m设置。
6.4 港湾式出租车站台拓展车道宽度宜取3m;受条件限制时,最窄不得小于2.5m。
6.5 站台宽度不应小于1.5m,当条件受限制时,宽度不得小于1.2m。
6.6 港湾式出租车停靠站的加、减速段长度不小于7m。
图8 港湾式出租车停靠站设计尺寸
6.7在靠近公交停靠站处设置出租车停靠站时,应设在公交停靠站的上游15m 以外,并宜与公交停靠站进行一体化设计。
图9 出租车停靠站与公交停靠站的关系
图10 出租车停靠站与公交停靠站一体化设计
7站台设施
7.1 站台路面设施
7.1.1 站台与机动车道的高度差宜取15cm~20cm。
7.1.2 站台表面应平整,不应绿化,并选用透水材料以保持站台干燥。
人流过大时应在站台的一侧设置护栏。
7.1.3 停靠站范围内车辆加减速段及停车位处的路面宜采用高标号混凝土进行局部加强,宜采用彩色路面材料。
7.2 候车亭
7.2.1停靠站应设候车亭,候车亭应与亭内设施等进行一体化设计。
7.2.2候车亭内应设置夜间照明、防雨防晒的顶棚、站牌标志、线路指示板、必要的告示及广告看板等设施。
候车亭内鼓励配置行人休息座椅、指路牌、盲文站牌或语音提示站牌。
7.2.3候车亭应与其周边的绿化隔离带、电话亭、垃圾桶等设施进行一体化设计,鼓励提供有吸引力的造型和色彩,形成城市特色景观。
7.2.4候车亭顶棚高度不应小于2.5m,有效使用宽度不宜小于2.5m,并宜随站台宽度增长而相应增加顶棚宽度。
7.2.5候车亭的长度宜与停车区长度相同,在客流较少的道路上设置的停靠站,候车亭长度可适当缩小。
公交候车亭最小不宜小于5m。
7.3 标志标线
7.3.1 为区分停靠站的停车范围,在停靠站车道与相邻行车道间,应设置专用标线,其标准应按照GB 5768-2009的规定执行。
7.3.2停靠站停车区域内宜用标线设置停车泊位,并在停车泊位之间以禁止停车标线分隔。
7.4 无障碍设计
7.4.1停靠站站台应进行无障碍设计,且其位置应与路段盲道相接,缘石坡道的坡面须平整。
7.4.2 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站点进行特殊设计,使站台与公交车辆地板平行。
7.4.3 公交停靠站内的无障碍设施设计技术标准应按照JGJ 50-2001的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