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一、生字新词

颠(diān)澎湃(pãnɡpài)屏障(pínɡzhànɡ)哺育(bǔ)九曲连环(qū)气魄(pî)郝叟(hǎo sǒu)哽(ɡěnɡ)懊悔(ào huǐ)祈祷(qídǎo)捂(wǔ)惩罚(chãnɡ)逼狭(bī xiá)崎岖(qí qū)阻抑(zǔyì)亦复如是(yì fù rú shì) 浊流(zhuó ) 雄健(xiïnɡjiàn ) 险峻( jùn)

炽痛(chìtînɡ) 嗥鸣(háo mínɡ) 斑斓(bān lán) 谰语(lán ) 怪诞(dàn)

亘古(ɡân ) 默契(mò qì) 田垄(lǒnɡ) 蚱蜢(zhàměnɡ) 污秽(huì) 泛滥(làn) 呻吟(shēn yín) 镐头(ɡǎo) 碾(niǎn) 辘(lù) 杼(zhù ) 鞍鞯(ān jiān) 辔头(pèi) 啾(jiū) 朔(shuò) 柝(tuò) 鬓(bìn) 戎(rïnɡ)

二、词语解释

气魄——气势;魄力。哺育——喂养。比喻培养。山颠——山顶。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多指山岭、岛屿等)。哽——声气阻塞

澎湃——①形容波浪互相撞击。②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思量——考虑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惨白——(面容)苍白。

赞歌——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征发——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物。

督学——教育行政机关负责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诧异——觉得奇怪宛转——(歌声、鸟鸣声)抑扬动听。雄健——强健有力回环——曲折环绕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景致——风景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逼狭——狭窄险峻——危险严峻。

浊流——浑浊的水流。魄势——魄力和气势。阻抑——阻挡抑制。

亦复如是——也是像这样炽痛——热烈而深切标直——笔直。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谰语——没有根据的话亘古——远古。

镐头——刨土用的工具污秽——肮脏的东西幽远——幽深。

破晓——(天)刚亮。耻辱——声誉上所受到的损害;可耻的事情。

斑斓——灿烂多彩。怪诞——荒诞离奇;古怪。丰饶——富饶。

默契——①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②秘密的条约或口头协定。

泛滥——原意是江河湖泊的水溢出,也比喻坏的事物不受限制地流行。

三、文学常识

6、《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由八个乐章组成。

7、《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8、《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选自《李大钊选集》,作者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李大钊。

9、《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本文题目的意思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10、《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四、课文扫描

7.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即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内容,而且蕴含着悲怆的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文章的中心。

这篇小说以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刻画了小弗郎士和乡村

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

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穿上礼服的目的)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2.“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敌人,求得民族的解放。

二、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

(1)找出开端中的两处环境描写:

明确:“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了小弗郎士对敌人强迫法国人民学习德语的讽刺和愤慨,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三、朗读最后一个部分(24-29)

1、这段文字对韩麦尔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为什么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我又为什么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神态、语言、动作描写;

——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的结束,号声暗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惨白”是韩麦尔先生内心悲痛的表现。“惨白”不能换“苍白”,因为“惨白”带感情色彩,多指白得厉害,可怕;而“苍白”多指病容。

——他的爱国精神,使我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我认识到他不仅仅是一位教师,更是一位爱国志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