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平衡调整 实验报告
【2018-2019】白平衡实验报告-实用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白平衡实验报告篇一:白平衡调整实验报告电视摄像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白平衡调整及跟移镜头的拍摄练习院系:班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日期:指导教师: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 通过三种执机方法、三种拍摄方式练习移镜头和跟镜头拍摄,掌握在移动条件下手持稳定拍摄,拍摄出不同含义的镜头画面。
2. 通过了解色彩平衡原理及光圈、快门与进光量的关系,认识掌握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白平衡的调节方法,以保证在不同拍摄条件及环境下所拍摄图像色彩还原正确。
3. 通过改变白平衡,调整光圈、快门在白天拍摄夜景画面,以体会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拍出不同色彩效果的镜头画面。
二.实验原理1.手持摄像机靠脚步移动拍摄移镜头、跟镜头及固定画面,同时通过“旋转”拍摄写意镜头。
2.不同的拍摄环境有不同的光色成分,要使所摄图像色彩还原正确,需要掌握白平衡调整的方法和技巧。
三.主要仪器设备索尼摄像机三脚架摄像机电池摄像带白平衡色谱四.实验过程1.(1)领取器材,检查安装好摄像机、电池、摄像带等,确保机器正常无误,准备拍摄练习;(2)进行固定镜头及推拉镜头达到基本拍摄练习,熟悉掌握基本功。
2.(1)运用三种执机方法和三种拍摄方法,通过脚的过渡,与被摄者呈平行、同向、逆向拍摄关系,分别将摄像机端着、抱着、提着,进行移镜头和跟镜头拍摄;(2)利用移动镜头进行固定画面的拍摄练习,展现出拍摄场景及人物关系。
3. 拍摄者与被摄者拉手分别“旋转”,练习唯美的写意画面拍摄。
4.(1)按WHT BAL键调节白平衡,摄像机镜头对准白色平衡色谱本,使用推镜头使白纸充满画面,自定义的图标停止闪动即完成;(2)将摄像机对准白平衡色谱本“黄5”,然后将光圈(IRIS)设置为F11,快门(SHUTTER SPEED)为10000,令其在白天拍摄出夜晚的效果;结束后,还原白平衡,调节光圈为F5.6,快门为50。
手持拍摄与白平衡实验总结与反思
手持拍摄与白平衡实验总结与反思
一、什么是白平衡
白平衡是控制摄影摄像设备所拍摄图像色调的调整参数,白平衡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决定了摄影摄像设备能否如实记录被摄物体的颜色。
二、为什么会有白平衡
这又要从另外一个概念谈起:色温。
色温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种计量标准,色温的单位是K,也叫开尔文。
在摄影中,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黑体辐射来确定的。
什么是黑体辐射?
实际上,黑体辐射就是色温的理论基础,是指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0K(-273℃)开始加温后所呈现的颜色。
黑体在受热后,逐渐由黑变红,转黄,发白,最后发出蓝色光。
当加热到某个温度,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为这一温度下的色温,单位与开氏温标一致,也是K。
某一光源发出的光,与某一温度下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相同,即称为某K色温。
例如:钨丝灯泡发出光的颜色,与绝对黑体在2800K(2527℃)时的颜色相同,那么这只灯泡发出的光的色温就是2800K。
上面一段中又有了一个奇怪的东西:绝对黑体。
绝对黑体是物理学中虚构的一个理想化的物体,它能够在任何温度下将辐射到它表面上的任何波长的能量全部吸收。
物理学认为只有这样的物体才能完全符合色温理论的需要。
摄影中需要对光线的色调做标定,以方便摄影设备去匹配,于是,物理学家给出了现成的理论体系(即上面的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还有个单位,叫做K。
色温有一点要明确提醒:色温用高低来形容。
蓝色属于高色温,大约9300K;中午的日光属于中等色温,大约5500K;蜡烛的橙黄色属于低色温,大约1700K。
白平衡的调整
《白平衡的调整》一、调整白平衡白平衡调整(Whitebal)是摄像机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室内钨丝灯光下,白色物体看起来会带有橘黄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就会偏黄;但如果是在蔚蓝天空下,则会带有蓝色色调,在这样的光照条件下拍摄出来的景物会偏蓝。
为了尽可能减少外来光线对目标颜色造成的影响,就需要摄像机进行色彩校正,以达成正确的色彩平衡,就称为白平衡调整。
以下一些光照条件需要调整白平衡:如在夜间拍摄蜡烛光或室外拍摄烟火时;在某些水银灯、钠蒸汽灯或其他极亮照明下时;在两种不同色温的光源混合时;在强逆光拍摄时以及运用微距功能拍摄时;在雪地拍摄时;在环境亮度低于摄像机的规定照度时;日落、日出或带有强烈的红色调时;摄像机和被摄景物不是处在同一光源下,且光比相差很大时。
自动白平衡调整功能是现在摄像机都有的功能,当摄像机对着被摄体时,随着照明光的色温不同,摄像机的白平衡被自动调整,而不必手动控制。
然而,当拍摄时的光线超出所设定的范围时,自动白平衡功能就不能正常工作,就需要手动调整。
在使用Sony DCR-TRV17E数码摄像机时,手动调整白平衡的方法为:首先在“Camera”或“Memory”方式下,从菜单设定中选择“Wht Bal”;然后在菜单设定中选择所需的白平衡方式,其中:“Indoor”表示拍摄的地方为照明条件快速变化、摄像室等太明亮的地方或者是在钠灯或水银灯下;“Outdoor”表示拍摄的条件为在日落/日出、日落后、日出前、霓虹灯或焰火;“Hold”表示拍摄单色对象或前景,可以将白平衡设置为“Outdoor”模式。
在手动调整白平衡中,如果要返回自动白平衡方式,将菜单设定的“Wht Bal”项目设定为“Auto”即可。
二、调整曝光摄像机的光圈调整分手动与自动两种方式,一般我们把光圈设定在自动状态。
有了自动光圈方式,只要摄像机对准被摄物体,镜头光圈就会自动调整到最适当的位置,拍摄出影像清晰的画面。
摄影技术实验报告目的
摄影技术实验报告目的实验目的:通过对摄影技术的实验研究,探究相机参数对拍摄效果的影响,提高摄影技术的应用能力。
实验材料和设备:相机、不同类型的镜头、三脚架、灯具、背景布、模特等。
实验步骤:1. 调整白平衡:使用相机内置的白平衡功能,根据光源的颜色温度调整白平衡,确保图像颜色真实。
2. 使用不同镜头进行比较:选择不同类型的镜头如广角、长焦等,对同一场景进行拍摄,比较不同镜头的拍摄效果。
观察图片的视角、景深等特点。
3. 使用三脚架提高稳定性:将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可以提高稳定性,减少手持拍摄时的抖动。
比较使用三脚架和手持拍摄的效果差异。
4. 灯光的运用:使用灯光照射物体,可以改变照片的明暗度和阴影效果。
通过尝试不同灯光角度和亮度,观察光线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5. 背景的选择:尝试不同的背景布、背景纹理等,观察不同背景对照片整体效果的影响。
6. 模特的表情和动作:通过拍摄不同的模特表情和动作,观察不同表情和动作对照片感觉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白平衡的调整可以使图像颜色得到准确还原,尤其在不同色温的光源环境下。
在实验1中,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镜头对图像的视角和景深有重要影响。
广角镜头可以拍摄更广阔的场景,而长焦镜头可以突出被摄体。
在实验2中,我们发现使用三脚架可以有效减少抖动,得到稳定的图像。
实验3中,通过对灯光的运用,可以改变照片的明暗度和阴影效果,增强照片的表现力。
实验4中,我们发现不同的背景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感觉,对照片整体效果有重要影响。
在实验5中,我们观察到模特的不同表情和动作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对于人物摄影尤其重要。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更加深入理解了摄影技术中相机参数、镜头的选择和灯光的运用等对拍摄效果的影响。
我们也发现背景的选择和模特的表情和动作都是摄影中需要重视的要素。
因此,合理运用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摄影的艺术表现力,使摄影作品更生动、真实和有感染力。
所谓白平衡
所谓白平衡,就是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
当我们用肉眼观看这大千世界时,在不同的光线下,对相同的颜色的感觉基本是相同的,比如在早晨旭日初升时,我们看一个白色的物体,感到它是白的;而我们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看到的白色物体,感到它仍然是白的。
这是由于人类从出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人的大脑已经对不同光线下的物体的彩色还原有了适应性。
但是,作为摄像机,可没有人眼的适应性,在不同的光线下,由于CCD输出的不平衡性,造成摄像机彩色还原失真:或者图像偏蓝,或者偏红,如图所示。
下图中中间的图像彩色还原是正常的,而左侧的图像明显偏蓝,右侧图像则偏红,因此左侧及右侧的图像都为白平衡不正常的图像.为了了解白平衡,就必须了解另一个重要的概念:色温。
所谓色温,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表示色彩。
当物体被电灯或太阳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发出一定的光线,此光线不仅含有亮度的成份,更含有颜色的成份,而色温越高,蓝色的成份越多,图像就会偏蓝;相反,色温越低,红色的成份就越多,图像就会偏红。
因此,如果照射物体的光线发生了变化,那末其反映出的色彩也会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反映到摄像机里,就会产生在不同光线下彩色还原不同的现象。
下面的表格显示了一些光线下的色温情况。
光源色温(K)蜡烛2000钨丝灯2500-3200碳棒灯4000-5500荧光灯4500-6500日光(平均)5400有云天气下的日光6500-7000阴天日光12000-18000从上表可见,不同光线下色温相差十分悬殊,造成摄像机在不同的光线下彩色还原不同。
为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摄像机都具有白平衡校正功能,对不同的色温进行补偿,从而真实地还原拍摄物体的色彩。
现在摄像机都具备有自动白平衡及手动白平衡功能。
自动白平衡使得摄像机能够在一定色温范围内自动地进行白平衡校正,其能够自动校正的色温范围在2500K-7000K之间,超过此范围,摄像机将无法进行自动校正而造成拍摄画面色彩失真,此时就应当使用手动白平衡功能进行白平衡的校正。
白平衡的调整
白平衡的调整白平衡的调整色温, 白平衡, 摄像机, 操作, 技术在夕阳西下的光线下调白平衡:准备拍摄日落。
“调白”遵循的是减色的规律:对准一定光线下的颜色调白,就会消除该种颜色。
这个摄像师调白的结果是消除了光线中的红、黄色。
那么他得到的只能是一个白晃晃的太阳。
很希望自己能够拍摄出“壮观”的日落或者日出。
这个“壮观”应该是红彤彤的或者黄灿灿的。
方法很简单:一是在中午的时候,用5600的色温片调白,取得高色温的白平衡值。
然后用这个色温去拍摄日出或日落。
另一个方法是在镜头前加滤色片。
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
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
何为色温?简单说,色温是人眼对发光体或白色反光体的感觉,是指热辐射光源的光谱成分,色温和温度没有关系。
色温是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色温可以用绝对温标表示,符号为T,单位为K 。
黑体理论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黑体物质,能够将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便会因受到热力的高低而变成不同的颜色。
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500—550摄氏度时,就会变成暗红色,达到1050-1150摄氏度时,就变成黄色,温度继续升高会呈现蓝色。
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热力温度是相对应的,任何光线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的“温度”,这个温度就用来表示某种色光的特性,这就是色温。
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
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相信人们对它并不陌生。
钨丝灯所发出的光由于色温较低表现为黄色调,不同的路灯也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天然气的火焰是蓝色的,原因是色温较高。
晴朗的蓝天色温约为10000~20000K,阴沉的天空约为6800~7500K,晴天日光直射下的色温约为5000~5400K,下午日光3000~5000K,日出或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3000K,新闻碘钨灯为3200K,蜡烛光的色温约为1850 K。
产品摄影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产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掌握产品摄影的光线、构图、拍摄角度等要素。
3. 提高摄影作品的质量,培养审美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产品摄影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 产品摄影的光线运用。
3. 产品摄影的构图技巧。
4. 产品摄影的拍摄角度。
5. 产品摄影后期处理。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选择拍摄场地:室内或室外,根据产品特性及预算选择。
(2)准备拍摄设备:相机、三脚架、镜头、光源、反光板等。
(3)挑选拍摄产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产品,确保产品品质优良。
2. 产品摄影光线运用(1)自然光:利用自然光进行拍摄,避免直射阳光,选择光线柔和、均匀的环境。
(2)人工光源:使用闪光灯、柔光箱、聚光筒等人工光源,模拟自然光效果。
(3)光线方向: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光线方向,如侧光、背光、逆光等。
3. 产品摄影构图技巧(1)主体突出:将产品作为画面主体,通过构图手法使产品更加突出。
(2)背景简洁:选择简洁、干净的背景,避免杂乱无章,使产品更加美观。
(3)对称构图:根据产品形状,采用对称构图,使画面更加平衡。
(4)九宫格构图:将画面分为九宫格,将产品置于其中,使画面更加和谐。
4. 产品摄影拍摄角度(1)俯视角度:拍摄产品整体,展现产品形态。
(2)水平角度:拍摄产品正面,展现产品细节。
(3)斜视角度:拍摄产品侧面,展现产品线条。
(4)特写角度:拍摄产品局部,突出产品特色。
5. 产品摄影后期处理(1)调整曝光:对照片进行曝光调整,使画面亮度适中。
(2)调整对比度:增强画面层次感,使产品更加立体。
(3)调整色彩:根据产品特性,调整画面色彩,使产品更加美观。
(4)裁剪:对照片进行裁剪,突出产品细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产品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了摄影作品的质量。
2. 在光线运用方面,学会了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源,模拟自然光效果,使画面更加美观。
3. 在构图技巧方面,掌握了主体突出、背景简洁、对称构图、九宫格构图等技巧,使画面更加和谐。
利用调整白平衡创造温暖或冷色调
利用调整白平衡创造温暖或冷色调调整白平衡在摄影中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改变照片中的颜色温度,从而营造出温暖或冷色调的效果。
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拍摄,利用调整白平衡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白平衡的基本概念和调整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调整白平衡来创造温暖或冷色调的效果。
一、白平衡的基本概念白平衡是相机中一项关于色彩校正的设置,它的目的是保证照片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而不会受色温的影响。
我们知道,不同光源的色温是不同的,从而呈现出不同的色调。
比如说,白天的阳光呈现出明亮而偏冷的色调,而室内的灯光则呈现出较为温暖的色调。
白平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图片进行校正,使白色看起来依然是白色,其他色调也更加准确。
二、调整白平衡的方法调整白平衡有多种方法,可以通过相机设置,也可以后期处理软件进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调整方法。
1. 自动白平衡(Auto White Balance)大部分相机都配备了自动白平衡功能,它可以通过分析场景中的光源色温并自动进行调整。
这通常是最简单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不熟悉白平衡调整的摄影爱好者。
然而,自动白平衡并不总能准确抓住场景的特点,有时会产生较为偏色的效果。
2. 预设白平衡(Preset White Balance)相机中通常内置了几种预设的白平衡模式,比如阳光、阴天、白炽灯等。
这些预设模式对应了不同光源的颜色温度,可以提供更精准的调整选项。
拍摄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预设模式,以保证照片色彩的准确性。
3. 手动白平衡(Manual White Balance)如果自动白平衡和预设白平衡无法满足需求,摄影师还可以选择手动白平衡。
这需要在特定色温环境下使用一个灰卡或白色纸张进行参考,通过相机菜单中的设置进行精确调整。
手动白平衡要求摄影师对色彩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判断力,但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结果。
三、利用调整白平衡创造温暖或冷色调调整白平衡可以创造不同的色调效果,使照片呈现出温暖或冷色调的感觉。
白平衡与色温调整白平衡以获得准确的色彩
白平衡与色温调整白平衡以获得准确的色彩白平衡与色温调整:获得准确的色彩在摄影和影像处理中,白平衡和色温调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准确且自然的色彩表现,使照片或影像更加真实和美观。
本文将详细介绍白平衡和色温调整的概念、原理及其在摄影和影像处理中的应用。
一、白平衡的概念和原理白平衡指的是相机或摄像机校正图像中的白色区域,使其在图像中呈现出真实的白色。
因为光源的颜色温度不同,会对图像的色彩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白色在不同光源下呈现出不同的偏色。
而白平衡的作用就是消除这种偏色,还原图像真实的色彩。
白平衡的原理是基于光的颜色温度,颜色温度用于描述光源的颜色。
一般来说,颜色温度越高,光线越偏蓝(冷色调);颜色温度越低,光线越偏黄(暖色调)。
在摄影中,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日光灯、闪光灯等,它们的颜色温度也不尽相同。
二、白平衡的调整方法1. 自动白平衡(AWB)自动白平衡是相机或摄像机内置的一种功能,它可以根据拍摄环境的光照情况自动调整白平衡。
相机通过分析场景中的颜色信息,判断出光源的颜色温度,并进行相应的校正。
AWB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提供准确的白平衡,但在特殊光照条件下,可能会出现调整不准确的情况。
2. 预设白平衡(Preset WB)预设白平衡是在相机或摄像机上提供的一些预设选项,根据不同光源的颜色温度设置不同的预设模式。
常见的预设模式包括日光、阴天、白炽灯、闪光灯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预设模式,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白平衡调整。
3. 手动白平衡(Manual WB)手动白平衡是通过参考一个已知白色物体的色温,手动设置相机的白平衡值。
通常会使用一个白色纸片或专门的白平衡卡作为参考物,通过将相机对准参考物并固定参数,来确保获得准确的白平衡。
三、色温调整的概念和应用色温调整是指通过调整图像中的色温来改变图像的色彩效果。
它可以用于创造不同的氛围和表达方式。
常见的色温调整方式有冷色调、暖色调和中性色调。
数码相机性能评测 课外作业三 白平衡实验
白平衡实验实验一:在同样光照下和不同白平衡下拍摄一个色彩较丰富的物体白平衡为阴影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白炽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日光白色荧光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直射阳光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闪光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阴天下拍摄的图片如下:白平衡为阴影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注:白平衡就是数码相机在环境光线使得被摄景物反射的光谱成分改变后,拍出的照片仍能正确地还原物体的真实色彩,不产生色偏的一种电子调节机制。
由所拍摄的图片可知,在白平衡为白炽灯下拍摄的图片蓝色光明显;白平衡为日光白色荧光灯下拍摄的图片白光明显;白平衡为直射阳光和闪光灯下拍摄的图片黄光明显;白平衡为阴天和阴影下拍摄的图片暗红色光明显;而自动白平衡下拍摄的图片和人眼看到的非常相似。
这说明了该相机尼康D90能准确还原色彩,白平衡调整的能力很好。
实验二.在同一白平衡和不同光源下拍摄同一物体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在阳光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此图片涉及隐私,去除相机设置如下: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在阴影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此图片涉及隐私,去除相机设置如下: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在日光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此图片涉及隐私,去除相机设置如下: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在白炽灯下拍摄的图片如下:此图片涉及隐私,去除相机设置如下:由以上所拍摄的图片可知,白平衡设置为直射阳光,在阳光下拍摄的图片能很好地还原色彩,色偏很少;在阴影下拍摄的图片偏暗;在日光灯下拍摄的图片白光明显;在白炽灯下拍摄的图片黄色光明显。
这也说明了该相机尼康D90的色彩还原性很好。
总结:由实验一和实验二而可知,在不同光源下,因色温不同,相片会偏色。
如色温低时光线中的红,黄色光含量较多,所拍的照片色调会偏红,黄色调;色温高时光线中的蓝、绿色较多,照片会偏蓝、绿色调。
此时便需要利用白平衡功能来作修正,其原理是控制光线中红,绿及蓝三元色的明亮度,使影像中最大光位达到纯白,便能令其它色彩准确。
数码摄影实验报告收获
数码摄影实验报告收获引言数码摄影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数码摄影技术,我们可以轻松地拍摄、传输和编辑照片,同时还能够实现各种摄影效果的调整和加工。
为了探索数码摄影的魅力和技术,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摄影构图与角度2. 光线与曝光控制3. 色彩与白平衡调整4. 拍摄主题与表达实验步骤与结果1. 摄影构图与角度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多种摄影构图方法,包括:对称构图、对角线构图、三分法构图等。
我们发现,合理选择构图方法可以使照片更加美观和有趣。
此外,我们还改变了摄影角度,从不同高度和角度进行拍摄,以探索不同角度的视觉效果。
我们发现,选择合适的摄影角度可以凸显目标的特点,并给观众带来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
2. 光线与曝光控制在实验中,我们关注了光线的影响和曝光控制的方法。
我们尝试了不同的光线环境,包括强光和弱光条件下的拍摄。
我们发现,合理利用光线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画面效果和氛围。
在曝光控制方面,我们使用了不同的曝光补偿值,以控制图像的明暗程度。
我们发现,调整曝光补偿值可以使照片的细节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效果。
3. 色彩与白平衡调整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色彩理论和白平衡调整的方法。
我们尝试了不同的色彩搭配和调整,以及不同的白平衡模式的设置。
我们发现,恰当调整色彩和白平衡可以使照片更加鲜艳、真实和美观。
4. 拍摄主题与表达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不同的拍摄主题,包括自然风景、人物肖像、静物等。
通过不同的主题,我们尝试了不同的构图方式、光线条件和表达方式。
我们发现,不同的拍摄主题需要采用不同的摄影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主题。
总结与收获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收获了以下几点:1. 深入了解了数码摄影的原理和技术,学习了摄影构图、光线控制、曝光调整、色彩调整等基本技巧。
2. 通过实践,我们掌握了不同构图方法和角度选择的技巧,能够提高照片的美感和表现力。
摄像实验报告
摄像实验报告摄像实验报告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镜头捕捉瞬间,将其永久地留存在画面上,让人们能够回忆和分享美好的时刻。
然而,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也是科学的一部分。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摄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一:光的传播与成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常见的数码相机。
首先,我们将相机对准一个明亮的物体,然后按下快门。
通过观察相机显示屏上的图像,我们可以看到物体的清晰图像。
这是因为光线从物体上反射并进入相机镜头,然后通过透镜系统聚焦在相机的感光元件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相机的感光元件将光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图像处理芯片转化为数字图像。
实验二:快门速度与曝光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调整了相机的快门速度,以观察不同曝光条件下的图像效果。
我们拍摄了同一场景的照片,分别使用了快门速度为1/1000秒和1秒的设置。
结果显示,1/1000秒的快门速度下,照片呈现出冻结的动作效果,而1秒的快门速度下,照片中的运动物体呈现出模糊的效果。
这是因为快门速度决定了相机在拍摄过程中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时间长度,快速的快门速度可以冻结快速运动的物体,而较慢的快门速度则可以捕捉到物体的运动轨迹。
实验三:焦距与景深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调整了相机的焦距,以观察不同焦距下的景深效果。
我们拍摄了同一场景的照片,分别使用了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
结果显示,广角镜头下的照片具有较大的景深,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前景和背景的细节;而长焦镜头下的照片具有较小的景深,只有焦点附近的物体清晰,其他部分则呈现出模糊效果。
这是因为焦距决定了相机镜头对光线的聚焦能力,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实验四:白平衡与色彩还原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调整了相机的白平衡设置,以观察不同白平衡下的色彩效果。
我们拍摄了同一场景的照片,分别使用了自动白平衡和手动白平衡设置。
结果显示,自动白平衡下的照片呈现出自然的色彩效果,而手动白平衡下的照片呈现出较为偏色的效果。
这是因为白平衡调整相机对不同光源的色温进行校正,以保证照片中的白色物体呈现出真实的颜色。
调整白平衡、色温、色调
调整白平衡、色温、色调9.8.2 白平衡观察世界时,人类的视觉系统总是对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补偿,这就是我们不会将荧光看作不愉快的绿色,不将白炽灯光看成红黄色的原因。
数码相机依赖于白平衡设置,这是一种自动功能,找出景色中应为白色的最亮色调,并通过调整使其变成白色。
虽然您可以在相机中选择特定的白平衡设置或使用自动白平衡,但由于原始数据文件的特征,这种设置并不会永久性应用于图像,而只是记录在随文件一起存储的元数据标记中。
用户首次打开该文件时,“相机原始数据”将使用该白平衡设置来显示图像,但如果愿意,读者可以修改这种设置。
1. 白平衡预设在“调整”选项卡的白平衡部分顶端有一个下拉列表,它被设置为“原照设置”,这意味着当前使用了相机使用的白平衡来显示图像,这是摄影师或自动白平衡功能选择的设置(在这个例子中为后者)。
如果打开该下拉列表,将发现其中包含9个选项,提供了数码相机常用的白平衡设置。
这些设置告诉“相机原始数据”,照片是在相应的条件下拍摄的,对色彩平衡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设置“阴影”和“阴天”都将使色调明显变暖,因为这些类型的光照通常比日光冷(蓝)。
设置“白炽灯”给图像添加蓝色,以补偿白炽灯光带来的黄色色偏。
“自动”设置命令“相机原始数据”对图像进行评估,并应用它认为合适的白平衡校正,这与使用相机的自动白平衡设置相同,只是这是在照片拍摄后进行的。
尝试设置“自动”和“白炽灯”,看看它们对该图像的影响。
这两种设置都将极大地改善原来的照片,但在我们看来都不是完美的。
“自动”设置看起来比“白炽灯”好,但它们对图像的影响极其相似。
调整曝光、阴影和亮度后,将白平衡设置为“原着设置”得到的图像。
将白平衡设置为“白炽灯”后图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仍不完美。
◆ 将“白炽灯”设置作为起点,然后调整滑块“色温”和“色调”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与使用“白炽灯”设置相比,桌布要好看得多。
2. 滑块“色温”和“色调”下拉列表“白平衡”的下方是滑块“色温”和“色调”,它们让用户能够指定自定义的白平衡设置。
一种基于人脸检测的白平衡改进算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种基于人脸检测的白平衡改进算法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数字相机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照片拍摄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照片中的颜色往往不够准确,尤其在室内拍摄时更为明显。
针对这个问题,一种基于白平衡的图像颜色校正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处理中。
白平衡是指通过调整图像中白色或灰色的参考物的色温,使图像中的颜色看上去更加自然准确。
目前,常用的白平衡算法包括基于灰度世界假设、基于白色参考样本、基于直方图等。
这些传统的白平衡算法都是基于整张图像的颜色分布进行操作的,不能针对遮挡或者忽略的区域进行解决,因此其准确性和鲁棒性都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在人脸图像处理中,由于人脸通常是照片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将白平衡算法与人脸检测算法结合使用,可以在保证整张图像颜色校正的准确性的同时,保留人脸部分的自然色彩。
因此,基于人脸检测的白平衡改进算法有着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基于人脸检测的白平衡改进算法进行探究。
具体来说,将采用人脸检测算法对照片中的人脸位置进行定位,然后将白平衡算法应用于人脸区域,通过对人脸部分的颜色校正来达到整张图像的颜色校正目的。
在此基础上,将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环境下人脸区域的颜色分布进行分析和学习,以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步骤进行:1.对现有的人脸检测算法进行研究和对比,选取适合本研究的算法。
2.采用Opencv等图像处理软件库对照片进行预处理和基础操作,包括色彩空间转换、白平衡等。
3.应用人脸检测算法对照片中的人脸进行定位,提取人脸区域。
4.针对人脸区域进行白平衡操作,实现人脸部分的颜色校正。
5.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对不同环境下人脸区域的颜色分布进行学习,提高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6.通过实验和对比分析,评估本算法的优化效果。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的成果包括:1.一种基于人脸检测的白平衡算法,可以提高整张图像的颜色准确性和自然性。
摄影技术实验报告
摄影技术实验报告摄影技术实验报告摄影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艺术性的技术,通过摄影,我们可以记录下美丽的瞬间,传达出深刻的情感。
然而,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摄影师,并不仅仅需要具备艺术天赋,还需要掌握各种摄影技术。
在本次实验中,我将尝试使用不同的摄影技术,以探索其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实验一:曝光时间的影响首先,我调整了相机的曝光时间,以观察不同曝光时间对照片的影响。
我选择了一个室内的场景,设置了三个不同的曝光时间:1/100秒、1/500秒和1/1000秒。
通过对比照片,我发现曝光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了照片的明暗程度。
1/100秒的曝光时间使得照片明亮,细节清晰可见;而1/1000秒的曝光时间则使得照片变得较为暗淡,细节不够清晰。
这表明,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的曝光时间可以有效地捕捉到所需的光线和细节。
实验二:光圈的影响接下来,我对光圈进行了实验。
光圈是控制相机镜头进光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我选择了一个室外景观作为实验对象,设置了三个不同的光圈值:f/2.8、f/8和f/16。
通过对比照片,我发现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照片的景深。
较大的光圈值(如f/2.8)使得照片的背景模糊,主体更加突出;而较小的光圈值(如f/16)则使得整个画面都能保持清晰。
这表明,在拍摄需要突出主体的照片时,选择较大的光圈值可以营造出更具艺术感的效果。
实验三:ISO感光度的影响ISO感光度是指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较高的ISO值意味着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更高。
我选择了一个夜景作为实验对象,设置了三个不同的ISO值:ISO 100、ISO 800和ISO 3200。
通过对比照片,我发现较高的ISO值可以在低光环境下拍摄出更明亮的照片,但同时也会引入更多的噪点。
因此,在拍摄夜景或者低光环境下的照片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ISO感光度。
实验四:白平衡的影响最后,我对白平衡进行了实验。
白平衡是指相机校正图像中白色的色温,以保证图像中的白色看起来真实而不偏色。
白平衡算法总结范文
白平衡算法总结范文白平衡(White Balance)是指在数字图像处理中通过调整图像中各个颜色通道的增益,使被拍摄物体的白色部分在图像中呈现出真实的白色。
由于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线,因此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同一景物在拍摄出来的图像中可能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偏差。
而白平衡算法的目的就是通过自动或手动调整图像的颜色偏差,以还原真实的色彩。
白平衡算法的主要原理是基于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机制。
人眼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会自动调整视觉感知,使物体的颜色看起来基本一致。
而相机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不具备人眼的自动调整功能,因此需要白平衡算法来模拟人眼的色彩感知。
1.手动白平衡算法:由用户手动设置白平衡参数,如色温和色调校正。
用户可根据实际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白平衡参数来调整图像的色彩偏差。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但需要用户具备一定的色彩判断能力。
2.自动白平衡算法:自动白平衡算法是将图像中的一些特定的像素点作为衡量白色的标准,通过衡量这些像素点的颜色偏差,来调整图像的颜色增益。
常用的自动白平衡算法有:-灰度世界算法:假设整个图像的平均亮度是一样的,根据这个假设调整图像的颜色增益,使图像的整体色彩保持平衡。
-最大值法:将图像中最亮的点设置为白色,根据这个点的颜色值调整图像的颜色增益,以达到白平衡效果。
-平均值法:选择图像中一部分代表性像素,计算它们的颜色平均值作为白色参考,根据这个参考值调整图像的颜色增益。
-直方图法:通过统计图像中每个颜色通道的像素数目,找出光线最强的颜色通道,根据这个通道的颜色值调整图像的颜色增益。
3.其他白平衡算法:除了上述的手动和自动白平衡算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白平衡算法。
-主观评价法:通过人工选择白色参考点,根据这个点的颜色值调整图像的颜色增益。
-色彩传递法:通过记录白平衡卡上的颜色数据,将白平衡卡的颜色信息转移到待调整的图像中。
总的来说,白平衡算法的实现原理都是通过调整颜色增益来还原真实的颜色。
我们如何正确设置白平衡
我们如何正确设置白平衡我们如何正确设置白平衡导语:相机的白平衡控制,是为了让实际环境中白色的物体在你拍摄的画面中也呈现出“真正”的白色。
不同性质的光源会在画面中产生不同的色彩倾向,比如说,蜡烛的光线会使画面偏橘黄色,而黄昏过后的光线则会为景物披上一层蓝色的冷调。
而我们的视觉系统会自动对不同的`光线作出补偿,所以无论在暖调还是冷调的光线环境下,我们看一张白纸永远还是白色的。
但相机则不然,它只会直接记录呈现在它面前的色彩,这就会导致画面色彩偏暖或偏冷。
我们如何正确设置白平衡我从来没接触过白平衡,它有什么作用?每种光源都有它自己的颜色,或者称“色温”,从红色到蓝色,各有不同。
蜡烛、落日和白炽灯发出的光线比较接近于红色,它们在画面中呈现的光线色调就是“暖调”的;而相对地,清澈的蓝色天空则会让画面中呈现蓝色的“冷调”。
那么就是说,修改白平衡设置可以让我改变相机“观看”光线的方式和结果?正是这样。
只要保证白色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出准确的、没有偏色的白,那么画面中所有的其他颜色就也会得到准确的还原。
通过特定的按钮或者菜单项,你的相机提供了相应的控制,让你可以调节白平衡设置,来与当前实际的光线条件相匹配。
我怎么知道何种环境下该使用何种设置?就如我们上期在讨论曝光时一样,有一系列白平衡设置可供你选择,一开始,可能很难决定该使用哪一种。
幸运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默认的自动白平衡(AWB)设置都能为你带来不错的效果。
不过,就如同其他所有自动设置一样,自动白平衡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
只有在一个相对有限的色温范围之内,它才能够正常工作,而且在夜晚的室内拍摄时,它常常会使画面偏橘黄;而在黎明时分拍摄时,它也会使画面偏蓝。
对于这一点,相机的生产商们也非常清楚,所以除了自动白平衡,相机中还会提供一系列白平衡预设,来应对更多特定的光线环境。
详解:如何设定一个“错误”的白平衡使用自动白平衡设置(AWB)会将日落场景中特有的色彩削弱。
换用日光白平衡设置,能够更好的还原落日的辉煌和浓烈的金色光彩。
调节白平衡拍出符合理想色调的照片
因为有了光,人类才能分辨物体的颜色形状,因此,“光”是摄影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然而当人们使用相机记录身边的彩色影像时,常常发现所拍摄的实际色调与所看到效果像差很大,例如在日光灯下拍摄的影像会显得发绿,在钨丝灯光下影像会呈现橙红色,而在阴雨天影像又会发蓝,这一切皆可用一句俗语来解释——“灯下不观色”。
这句俗语充分揭示了光与色的密切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摄影中要引入这个重要的概念——白平衡。
白平衡基础概念——色温色温就是定量地用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色彩。
色温是表示光源中光谱成分含量多少的物理量,是衡量光源颜色的国际标准,并不算温度的概念。
而是借用一个黑体(全辐射体),从绝对零度(-273度)开始加温,当温度升高到800度左右的时,颜色开始由黑变红,随温度升高,颜色发生红—橙—黄—白—蓝系列变化。
色温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打铁过程中,黑色的铁加热后之间变成红色,在温度进一步升高时融化变成橙黄色,更高的温度甚至变成耀眼的白色。
色温的国际单位为K(Kelvin),色温值则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如中午日光色温值为5500K,摄影专用钨丝灯色温值为3200K,日出日落时的色温约为2000K,烛光的色温为1000K左右,不难发现色温越高,光色越偏蓝,色温越低越偏红。
也就是说某一种色光比其它色光的色温高时,说明该色光比其它色光偏蓝,反之则偏红。
什么是白平衡?白平衡(White Balance)顾名思义白色的平衡。
当我们看到白色时,由于在有色光照射下,白色呈现出有色光的颜色,但我们仍认为它是白色的,那是因为人眼具有独特的适应性,通常情况下不能发现色温的变化。
但是相机的传感器不具有这种适应性,如果相机的色彩调整同景物的照明色温不一致时就会发生色偏色。
不言而喻,白平衡就是根据实际拍摄场景的色温条件下,通过调整相机内部的色彩电路,使拍摄出来的影像抵消偏色。
白平衡的作用是什么?白平衡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有了它能给我们的画面带来什么特别的效果?先来欣赏几张在不同拍摄环境中使用了白平衡的美图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白平衡调整及跟移镜头的拍摄练习
院系:班级专业:
学生姓名:学号:
同组人:实验日期: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通过三种执机方法、三种拍摄方式练习移镜头和跟镜
头拍摄,掌握在移动条件下手持稳定拍摄,拍摄出不同含义的镜头画面。
2. 通过了解色彩平衡原理及光圈、快门与进光量的关系,
认识掌握在不同光线环境下白平衡的调节方法,以保证在不同拍摄条件及环境下所拍摄图像色彩还原正确。
3. 通过改变白平衡,调整光圈、快门在白天拍摄夜景画
面,以体会在一定光照条件下拍出不同色彩效果的镜头画面。
二.实验原理
1.手持摄像机靠脚步移动拍摄移镜头、跟镜头及固定画面,同时通过“旋转”拍摄写意镜头。
2.不同的拍摄环境有不同的光色成分,要使所摄图像色彩还原正确,需要掌握白平衡调整的方法和技巧。
三.主要仪器设备
索尼摄像机三脚架摄像机电池
摄像带白平衡色谱
四.实验过程
1.(1)领取器材,检查安装好摄像机、电池、摄像带等,
确保机器正常无误,准备拍摄练习;
(2)进行固定镜头及推拉镜头达到基本拍摄练习,熟
悉掌握基本功。
2.(1)运用三种执机方法和三种拍摄方法,通过脚的过
渡,与被摄者呈平行、同向、逆向拍摄关系,分别将摄像机端着、抱着、提着,进行移镜头和跟镜头拍摄;
(2)利用移动镜头进行固定画面的拍摄练习,展现出拍摄场景及人物关系。
3. 拍摄者与被摄者拉手分别“旋转”,练习唯美的写意画
面拍摄。
4.(1)按WHT BAL键调节白平衡,摄像机镜头对准白
色平衡色谱本,使用推镜头使白纸充满画面,自定义的图标停止闪动即完成;
(2)将摄像机对准白平衡色谱本“黄5”,然后将光圈(IRIS)设置为F11,快门(SHUTTER SPEED)为10000,令其在白天拍摄出夜晚的效果;结束后,还原白平衡,调节光圈为F5.6,快门为50。
五.实验现象及处理结果
1.移镜头和跟镜头拍摄时画面晃动严重,要保持画面拍摄平稳就要注重脚步移动,脚的方向与前进方向呈30度左右可以改善拍摄状况。
2.调整白平衡能产生特殊的影调效果,用黄色调整时产生蓝色影调的感觉,达到特殊的拍摄效果,更好的展现场景。
六.讨论与结论
1.在手持拍摄过程中镜头不稳定,画面的构图也没有得到重视。
因此需要在拍摄练习中,时刻注意练习脚步走动,稳定拍摄;还要关注画面的起幅、落幅及构图,保证拍摄画面、片段的完整性、艺术性。
2.在具体拍摄中,运用白平衡色谱本能改变色调,拍摄出不同效果的镜头画面,因此我们要了解色彩的补色关系,才能运用到实际拍摄中,更好地使画面的色调按创作者的意图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