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与群体行为的基础知识概论(PPT 39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个体与群体行为的基础
• 印度狼孩的故事 • 1920年 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加尔 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了2个狼哺育的女孩,大 的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他们 是很小的时候被母狼带到山里去的。辛格 给他们取了名字,大的卡玛拉,小的阿玛 拉。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 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 用四肢走路 。
• 亨廷顿还写过一本书:《我们是谁》 • 仇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认为在美国来 100万瑞典人没问题,来100万墨西哥人就 不行。其文明冲突论揭示了越是全球化, 人们就越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现在 的关键是要防止有人利用这种差异来制造 恐怖和仇恨!
• 《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 • 20世纪令全人类忧心忡忡的战争与军备竞赛在后冷战时期 已被制作成标本封存于记忆的博物馆之中,它一面展览着 集权、野心以及由此带来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流血与饥饿, 一面也冠冕堂皇地装点着外交政治,带来了表面的和平。 此时敏感的西方学者预见了一种囊括意识形态、民族历史、 价值判断在内的“文明的冲突”,使学界陷入了对未来的 悲观想象。费孝通先生作为中国一代优秀的知识分子融合 了儒家思想与现代观念,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并由此生发了对于 “中国文化自觉”与“何以自觉”的思考。
(二)群体的类型
• 1、假设群体与实际群体 •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 3、开放群体与封闭群体
(三)群体的结构
• 1、角色 最初指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你有 哪些角色? • 群体中有3种典型的角色表现:任务角色 (建议者、信息收集者、总结者、评价 者)、关系角色(鼓励者、协调者、折中 者、监督者)、自我型角色(障碍设置者、 寻求赏识者、支配者、逃避者)
(四)群体凝聚力
• 1、自然凝聚力 群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 特征 • 2、任务凝聚力 • 3、情感凝聚力
(五)群体的沟通、冲突与谈判
• 1、群体的沟通 • 沟通的方式: • 按信息流动方向分:下行沟通(自上而下)、上 行沟通(自下而上)、平行沟通(横向沟通)。 • 按信息流动的媒介分: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 语言沟通(身体语言、副语言—语气、声调、语 速等、空间利用的沟通)。 • 1米以内是亲密距离,6米以上是公共距离,3— 米是社交距离、1—3米是私人或朋友距离。
• 不确定性规避用来衡量人们承受风险和避 免冲突的程度。低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成 员能够平静地接受不确定性,安全感强, 挪威、澳大利亚属于这类。 • 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中,人们面临不确 定性时焦虑程度较高,精神高度紧张,压 力较大,希望避免冲突、达成共识。 • 强不确定性规避国家的人们更为忙碌,常 常坐立不安,喜怒形于色。
方仲永的故事 •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 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 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 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 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 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 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 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 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 题诗。
2、群体的构成
• 贝尔宾研究认为一个有效的群体需要8种角 色的组合:(1)主持者(主持、协调、专 注、稳健)(2)塑造者(反应快、外向、 有统治欲)(3)沉思者(内向、睿智) (4)监督评估者(善分析、可靠)(5) 资源调查者(外向、爱交际、外交官、联 络官)(6)公司员工(7)团队成员(8) 收尾者
谈判技巧
• • • • • • • • (1)适时反击 (2)攻击要害 (3)“白脸”、“黑脸”战术 (4)“转折”为先 (5)文件战术 (6)期限效果 (7)调整议题 (8)打破僵局
• • • • • • • •
(9)声东击西 (10)惊蝉脱壳 (11)缓兵之计 (12)“假定。。。将会。。。”策略 (13)赤子之心 (14)走为上策 (15)杠杆作用 (16)态度简明
• (二)个体行为的社会学基础 • 遗传与社会习得的关系? • 所有行为的习得都是反射行为。生物体对 内外环境刺激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非条 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 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惩罚、反馈)
• 3、社会学习理论 • 模仿与观察学习或替代性学习。(李永瑞《组织 行为学》第29——30页) • 4、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体行为 • 社会人口学因素与个体行为(年龄、性别、种族、 民族、任职状况等)、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体行为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理论:四个维度——个人主 义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男性 化和女性化)
•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 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 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 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 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 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
• 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 卡玛拉用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 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 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 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 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用两脚 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 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 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 你有人际沟通的障碍吗?人际沟通的能力 怎样?
2、群体冲突
• (1)个人冲突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 避冲突 • (2)群体冲突(组织冲突) 群体冲突事 件、危机管理
3、谈判
• 谈判是让别人支持我们从他们那里获得我 们想要的东西,是一种通过与他人讨论和 讨价还价实现自己目标的艺术。 • 谈判是双赢的活动结果。达到各取所需。
•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有以下几点。 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 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 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 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 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 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 相互作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同文明内部 的力量配置和文明冲突的性质分不开的。同一文 明类型中是否有核心国家或主导国家非常重要; 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 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
•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 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 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 ——荀况《荀子· 王制》
二、群体行为的基础
(一)群体的涵义
• 群体由个体组合而成。社会学家霍曼斯通 过对群体的剖析提出了三要素理论:群体 是建立在活动、交往和感情之上的。 • 群体是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人群集体, 是在特定的目标和需要导向下,2个或2个 以上的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 赖而形成的稳定的、规范的、彼此认同的 集合体。
• 个人主义是一种松散结合的社会结构,在 此结构中人们只关心自己和直系亲属的利 益。集体主义则以紧密结合的社会结构为 特征,人们希望团体中的其他人在他们有 困难时能伸出援助之手,同时也认为自己 对团体中的其他成员负有责任。 • 中国文化倡导集体主义,但这些年受西方 文化影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 权力差距是用来衡量社会机构和组织内权 力分配不平等的程度。权力差距小的社会 尽可能地淡化不平等的地位,上级虽然拥 有权力,但员工并不恐惧或敬畏上级,认 为上级有权力是因为有专长。丹麦、澳大 利亚是权力差距较小的国家,美国是权力 相对较小的国家,员工会认为上级是与自 己一样的人。中国往往是“官大一级压死 人”,“大官”给人神秘感,办事不能越 级。
• 男性化与女性化之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 价值标准。男性化社会据统治地位的是男 性气概,如自信武断、进取好胜。中国是 一个女性化较高的社会,注重和谐和道德 伦理,崇尚积极入世的精神。
• 5、全球化与多元化背景下的行为管理 • 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日益发展导致文化冲突 问题频频发生。文化冲突起源于文化敏感 性高和文化包容素养不强,这类问题会加 剧文化冲突。 • 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主要思想:
• (三)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 1、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 •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 维、想象 • 情感过程:情感与情绪活动 • 意志活动过程:
来自百度文库
• 2、个性心理特征 •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爱好、理想、 信念、价值观、态度 • 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的个别差异
二、群体行为的基础
•
•
•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 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结果 仲永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了,原来神童的 特点全部消失了。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社会中的学习是 非常重要的,如果离开了学习新知识,那 即使是神童,他的“神气”也会慢慢消失 干净的。
一、个体行为的基础
(一)个体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1、遗传与行为 人体的每个细胞核内部都存在着称之为DNA(脱氧 核糖核酸)的遗传物质。它组成很小的单元,称 为基因。 遗传的主要表现,遗传的作用? 问题:你认为人的幸福感是遗传的吗?员工的工作 满意度与遗传有关吗?组织是否无需作为? 2、大脑结构与行为
• 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 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 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 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 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 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 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 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 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的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 肯穿衣服,并随地便溺。 •
• 其四,文化,西方文化,是独特的而非普 遍适用的;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 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 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 行威胁或提出挑战,等等。
• 在亨氏的言论中,尽管没有太多地直接谈论未来中国在文 明冲突中将会如何,但涉及中国的论述应该说不算少,因 为儒家文明是其文明冲突论中的最为重要的文明类型之一。 尤其是,亨氏以下观点更是许多国人而不仅仅是国际问题 专家感到惊异和不能接受:文明间的关系是竞争性共处, 即冷战和冷和平;文明的冲突具有或可能具有两种暴力形 式,最可能的一种是来自不同文明的地区集团之间的战争, 最危险的是不同文明中的主要国家之间发生的核心国家战 争(CoreStateWars);未来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和战争的 可能性来自伊斯兰的复兴和东亚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兴起; 西方和这些挑战性文明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极其困难的,其 中美中关系可能是最危险的关系,等等。亨氏的这些观点, 可以说为我国政界高层和学界人士广为熟知,具有极高的 "知名度"。
•
其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 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 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因此,在 不同文明之间,跨越界限 (CrossingBoundaries)非常重要,在不 同的文明间,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同样 非常重要。
•
其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 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 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 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 影响;一般来说,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最可能的是相互 疏远和冷淡,也可能是高度敌对的关系,而文明之间更可 能是竞争性共处(CompetitiveCoexistence),即冷战和冷 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 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 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阂。
• 印度狼孩的故事 • 1920年 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加尔 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了2个狼哺育的女孩,大 的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他们 是很小的时候被母狼带到山里去的。辛格 给他们取了名字,大的卡玛拉,小的阿玛 拉。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 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 用四肢走路 。
• 亨廷顿还写过一本书:《我们是谁》 • 仇视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认为在美国来 100万瑞典人没问题,来100万墨西哥人就 不行。其文明冲突论揭示了越是全球化, 人们就越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现在 的关键是要防止有人利用这种差异来制造 恐怖和仇恨!
• 《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费孝通) • 20世纪令全人类忧心忡忡的战争与军备竞赛在后冷战时期 已被制作成标本封存于记忆的博物馆之中,它一面展览着 集权、野心以及由此带来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流血与饥饿, 一面也冠冕堂皇地装点着外交政治,带来了表面的和平。 此时敏感的西方学者预见了一种囊括意识形态、民族历史、 价值判断在内的“文明的冲突”,使学界陷入了对未来的 悲观想象。费孝通先生作为中国一代优秀的知识分子融合 了儒家思想与现代观念,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十六字箴言,并由此生发了对于 “中国文化自觉”与“何以自觉”的思考。
(二)群体的类型
• 1、假设群体与实际群体 •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 3、开放群体与封闭群体
(三)群体的结构
• 1、角色 最初指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你有 哪些角色? • 群体中有3种典型的角色表现:任务角色 (建议者、信息收集者、总结者、评价 者)、关系角色(鼓励者、协调者、折中 者、监督者)、自我型角色(障碍设置者、 寻求赏识者、支配者、逃避者)
(四)群体凝聚力
• 1、自然凝聚力 群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 特征 • 2、任务凝聚力 • 3、情感凝聚力
(五)群体的沟通、冲突与谈判
• 1、群体的沟通 • 沟通的方式: • 按信息流动方向分:下行沟通(自上而下)、上 行沟通(自下而上)、平行沟通(横向沟通)。 • 按信息流动的媒介分: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 语言沟通(身体语言、副语言—语气、声调、语 速等、空间利用的沟通)。 • 1米以内是亲密距离,6米以上是公共距离,3— 米是社交距离、1—3米是私人或朋友距离。
• 不确定性规避用来衡量人们承受风险和避 免冲突的程度。低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成 员能够平静地接受不确定性,安全感强, 挪威、澳大利亚属于这类。 • 高不确定性规避的社会中,人们面临不确 定性时焦虑程度较高,精神高度紧张,压 力较大,希望避免冲突、达成共识。 • 强不确定性规避国家的人们更为忙碌,常 常坐立不安,喜怒形于色。
方仲永的故事 •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 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 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 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 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 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 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 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 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 题诗。
2、群体的构成
• 贝尔宾研究认为一个有效的群体需要8种角 色的组合:(1)主持者(主持、协调、专 注、稳健)(2)塑造者(反应快、外向、 有统治欲)(3)沉思者(内向、睿智) (4)监督评估者(善分析、可靠)(5) 资源调查者(外向、爱交际、外交官、联 络官)(6)公司员工(7)团队成员(8) 收尾者
谈判技巧
• • • • • • • • (1)适时反击 (2)攻击要害 (3)“白脸”、“黑脸”战术 (4)“转折”为先 (5)文件战术 (6)期限效果 (7)调整议题 (8)打破僵局
• • • • • • • •
(9)声东击西 (10)惊蝉脱壳 (11)缓兵之计 (12)“假定。。。将会。。。”策略 (13)赤子之心 (14)走为上策 (15)杠杆作用 (16)态度简明
• (二)个体行为的社会学基础 • 遗传与社会习得的关系? • 所有行为的习得都是反射行为。生物体对 内外环境刺激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非条 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 2、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惩罚、反馈)
• 3、社会学习理论 • 模仿与观察学习或替代性学习。(李永瑞《组织 行为学》第29——30页) • 4、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体行为 • 社会人口学因素与个体行为(年龄、性别、种族、 民族、任职状况等)、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体行为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理论:四个维度——个人主 义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男性 化和女性化)
•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 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 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 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 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 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
• 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 卡玛拉用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 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 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 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 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用两脚 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 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 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 你有人际沟通的障碍吗?人际沟通的能力 怎样?
2、群体冲突
• (1)个人冲突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 避冲突 • (2)群体冲突(组织冲突) 群体冲突事 件、危机管理
3、谈判
• 谈判是让别人支持我们从他们那里获得我 们想要的东西,是一种通过与他人讨论和 讨价还价实现自己目标的艺术。 • 谈判是双赢的活动结果。达到各取所需。
•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核心观点有以下几点。 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 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 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 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 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 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 相互作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同文明内部 的力量配置和文明冲突的性质分不开的。同一文 明类型中是否有核心国家或主导国家非常重要; 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 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
•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 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 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 ——荀况《荀子· 王制》
二、群体行为的基础
(一)群体的涵义
• 群体由个体组合而成。社会学家霍曼斯通 过对群体的剖析提出了三要素理论:群体 是建立在活动、交往和感情之上的。 • 群体是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人群集体, 是在特定的目标和需要导向下,2个或2个 以上的个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 赖而形成的稳定的、规范的、彼此认同的 集合体。
• 个人主义是一种松散结合的社会结构,在 此结构中人们只关心自己和直系亲属的利 益。集体主义则以紧密结合的社会结构为 特征,人们希望团体中的其他人在他们有 困难时能伸出援助之手,同时也认为自己 对团体中的其他成员负有责任。 • 中国文化倡导集体主义,但这些年受西方 文化影响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 权力差距是用来衡量社会机构和组织内权 力分配不平等的程度。权力差距小的社会 尽可能地淡化不平等的地位,上级虽然拥 有权力,但员工并不恐惧或敬畏上级,认 为上级有权力是因为有专长。丹麦、澳大 利亚是权力差距较小的国家,美国是权力 相对较小的国家,员工会认为上级是与自 己一样的人。中国往往是“官大一级压死 人”,“大官”给人神秘感,办事不能越 级。
• 男性化与女性化之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 价值标准。男性化社会据统治地位的是男 性气概,如自信武断、进取好胜。中国是 一个女性化较高的社会,注重和谐和道德 伦理,崇尚积极入世的精神。
• 5、全球化与多元化背景下的行为管理 • 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日益发展导致文化冲突 问题频频发生。文化冲突起源于文化敏感 性高和文化包容素养不强,这类问题会加 剧文化冲突。 • 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主要思想:
• (三)个体行为的心理学基础 • 1、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 •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 维、想象 • 情感过程:情感与情绪活动 • 意志活动过程:
来自百度文库
• 2、个性心理特征 •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爱好、理想、 信念、价值观、态度 • 个性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的个别差异
二、群体行为的基础
•
•
•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 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结果 仲永成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了,原来神童的 特点全部消失了。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社会中的学习是 非常重要的,如果离开了学习新知识,那 即使是神童,他的“神气”也会慢慢消失 干净的。
一、个体行为的基础
(一)个体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1、遗传与行为 人体的每个细胞核内部都存在着称之为DNA(脱氧 核糖核酸)的遗传物质。它组成很小的单元,称 为基因。 遗传的主要表现,遗传的作用? 问题:你认为人的幸福感是遗传的吗?员工的工作 满意度与遗传有关吗?组织是否无需作为? 2、大脑结构与行为
• 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 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 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点、1点和3点循例发出非人 非兽的尖锐的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 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 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 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 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 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的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 肯穿衣服,并随地便溺。 •
• 其四,文化,西方文化,是独特的而非普 遍适用的;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 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 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 行威胁或提出挑战,等等。
• 在亨氏的言论中,尽管没有太多地直接谈论未来中国在文 明冲突中将会如何,但涉及中国的论述应该说不算少,因 为儒家文明是其文明冲突论中的最为重要的文明类型之一。 尤其是,亨氏以下观点更是许多国人而不仅仅是国际问题 专家感到惊异和不能接受:文明间的关系是竞争性共处, 即冷战和冷和平;文明的冲突具有或可能具有两种暴力形 式,最可能的一种是来自不同文明的地区集团之间的战争, 最危险的是不同文明中的主要国家之间发生的核心国家战 争(CoreStateWars);未来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和战争的 可能性来自伊斯兰的复兴和东亚社会尤其是中国的兴起; 西方和这些挑战性文明之间的关系可能是极其困难的,其 中美中关系可能是最危险的关系,等等。亨氏的这些观点, 可以说为我国政界高层和学界人士广为熟知,具有极高的 "知名度"。
•
其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 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 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因此,在 不同文明之间,跨越界限 (CrossingBoundaries)非常重要,在不 同的文明间,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同样 非常重要。
•
其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 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 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 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 影响;一般来说,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最可能的是相互 疏远和冷淡,也可能是高度敌对的关系,而文明之间更可 能是竞争性共处(CompetitiveCoexistence),即冷战和冷 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 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 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