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案-学会有效沟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有效沟通
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
【设计意图】沟通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90后一代的高中生,特别是职业高中的同学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私、自恋等消极因素有时会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
如何让同学们准确找到有效沟通的“真谛”,如何让同学们学会有效沟通就自然而然成为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的设计从一个很小的点开始向大的方面辐射,从生活中取材最后回归到生活应用中。
【教学目标】
1、探索和领悟“尊重、信任、宽容、理解”等基本条件对处理纠纷和在有效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2、学会在人际交往怎样灵活运用尊重、信任、宽容、理解等基本条件来进行有效沟通。
【教学重点】探索和领悟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学会有效沟通。
【教学方式】分组讨论、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抽签用纸牌、新闻视频《一部手机引发的惨案》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目的:随机分组,选定组长
※形式:随机抽取纸牌
※感悟:人生的遭遇往往有很多的随机性,我们无法选择但必须面对
游戏规则:根据进场是抽取的纸牌对号入座,分好小组后,每位同学在心理默默选择一位组长,当老师发出口令后,每位同学迅速指向心中的组长,得票最多的当选为该组的组长。
教师点评:组长的任务是组织本组同学参加讨论,组织本组同学积极参与本课其他的活动。
二、主题导入:一部手机引发的惨案
※目的:体会缺乏沟通可能引发悲剧
※形式:视频赏析
※感悟:有效沟通的主要性
视频简介:本年度三月份,一个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因为手机被班主任没收而将该老师杀害。
说一说:看了视频新闻后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
猜一猜:假如视频中的当事人能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这种悲剧还会发生吗?
教师点评:沟通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我们日常的沟通不都是有效的,特别是在沟通双方有矛盾或隔阂是,沟通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与人沟通时,特别是当我们与人有隔阂时,有效沟通显得非常必要。
三、创设情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目的:找到同学们兴趣的共振点
※形式:案例分析
※感悟:生活中与人交往不经意间会出现隔阂
小明是某职业学校高二年级的学生,他所在的学校因为怕学生使用手机而耽误学习,规定学生禁止带手机入校,违反者一经发现,将没收手机至学期末方可归还。可是还是有很多同学偷偷的把手机带到学校里,小明也是其中的一位,但他从来都不在上课的时候玩手机。有一个课间,小明在玩手机的时候,正巧被经过的班主任发现,老师要收小明的手机,
小明……
猜一猜:如果你是小明,你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教师点评:同学们作出任何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按照同学们的做法,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但是不论成功失败,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们可能都有很大的启发。
四、角色扮演:感悟和学习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
※目的:感悟和学习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
※形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仿
※感悟:学会有效沟通势在必行
依次讨论以下话题并排除代表参与表演:
1、小明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寻求家长的理解和帮助?
2、小明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争取早日领回手机?
五、教师寄语:
同学们在学校里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有时难免会发生不愉快的情况,如果我们都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些不愉快就不会成为我们与他人交往中的隔阂。就拿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案例来说,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不论是跟家长还是跟老师沟通,如果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宽容、信任的基础上,那么这种沟通的效果就会非常好。
刚才我们上课时看的那段新闻中的学生和老师,如果他们能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我相信这场悲剧就不会上演。
我们今天主要是通过模拟学生与家长和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情境来探讨出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其实我们以后需要进行有效沟通的对象可能不会局限与家长和老师,但是无论我们与谁沟通,沟通的技巧和策略可能会变化,但是都要建立在我们今天讨论的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的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今后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特别是与他人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的时候,能多运用今天所学,尝试一次有效沟通,老师相信你们必定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学反思】
本课的引入取自现实新闻,取材与同学们身边类似的故事;情景创设环节既联系前面的环节,又关联后面的环节,同时还是同学们熟悉而又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充分挖掘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达成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再次的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帮助同学们学会在实践中运用本课所学达到有效沟通,突破本课的难点。
(注:这节课获江阴市心理健康教育会课比赛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