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探究物体下落快慢的影响因素》讲稿
探究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高中物理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探究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高中物理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e0f0ea647d27284a735128.png)
物体下落在生活中给学生留下的一直都是重的下落快而轻的下落慢,没有系统的进行比较建立理想化的模型,学生也没有方法因此本节课在实验能力培养方面对学生是一个难点。
难点教学方法
通过对比实验首先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图片引入生活中的落体运动,感性的认识生活中的落体运动,并指出生活中落体运动的直观感受。
3.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我们还给大家介绍了归谬法,即理论推导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学们的学习重要的是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知识的结论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取知识,中学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获取知识、处理知识。
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条:(1)静止即V0=0
(2)只受重力
若受到空气阻力,当f空«G的情况,当作自由落体运动。
小结
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运动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落体运动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有着普遍的意义。
2.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我们运用了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方法,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况入手,抓住影响运动的主要因素,去掉次要的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建立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自由落体运动,并且研究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理想化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用到。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了解影响物体下落的因素
生活中的落体运动模拟,并且总结出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
1、选择重的铁球,轻的纸片,介于两者之塑料卡间。
结论:铁球下落最快,纸片下落得最慢,塑料卡下落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从实验现象得知,重的物体下落的快。
2、轻重不同的物体,不同形状;轻重相同的物体,不同形状。
探究影响物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高中物理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
![探究影响物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高中物理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c2c26e79563c1ec5da71d8.png)
教师姓名吕锋锋单位名称阿克苏市高级中学填写时间2020年8月2日学科高中物理年级/册必修一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难点名称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与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有明显的冲突,如何从生活中的现象抽象自由落体运动模型是难点之一,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物体下落在生活中给学生留下的一直都是重的下落快而轻的下落慢,没有系统的进行比较建立理想化的模型,学生也没有方法因此本节课在实验能力培养方面对学生是一个难点。
难点教学方法通过对比实验首先抽象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图片引入生活中的落体运动,感性的认识生活中的落体运动,并指出生活中落体运动的直观感受。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一、了解影响物体下落的因素生活中的落体运动模拟,并且总结出影响下落快慢的原因。
1、选择重的铁球,轻的纸片,介于两者之塑料卡间。
结论:铁球下落最快,纸片下落得最慢,塑料卡下落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从实验现象得知,重的物体下落的快。
2、轻重不同的物体,不同形状;轻重相同的物体,不同形状。
结论:1、轻重不同的物体,轻的物体先落地。
2、轻重相同的物体,并不是同时落地。
思考: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那么影响下落的快慢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了?总结:存在阻力时,物体下落的快慢跟阻力有关。
课堂探究:如果没有阻力那么下落时间会相同吗?进行实验探究:牛顿管实验。
教师总结:(理想化模型)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条件:(1)静止即V0=0(2)只受重力若受到空气阻力,当f空 G«的情况,当作自由落体运动。
小结1.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运动形式,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落体运动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有着普遍的意义。
2.为了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我们运用了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方法,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况入手,抓住影响运动的主要因素,去掉次要的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建立了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自由落体运动,并且研究了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理想化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用到。
物体下落快慢与什 优质课件
![物体下落快慢与什 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8c5174f7ec4afe04a1df84.png)
表格
• 地点纬度重力加速度g/s.赤道0°9.780广 州23°06′9.788东京35°43′9.798北京 39°56′9.801莫斯科55°45′9.816
物体下落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世界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证明
• 重铁球与轻铁球下落 速度相同
结论
• (若物体只受重力作用)不同重量的物体, 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与物体轻重形状无 关。
生活中的问题
• 这是因为物体下落时, 除 了受重力作用外, 还受到 空气阻力。当木球和铁球 一起下落时, 球的重量比 起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要 大得多, 因此空气阻力的 影响差不多可以忽略但对 鸡毛来说, 重量跟空气阻 力相比, 几乎不相上下, 鸡 毛受到阻力大, 铁钉受到 的阻力小, 因此下落的快 慢不同。如果想办法排除 空气阻力的影响, 鸡毛和 铁钉就会以同样的速度下 落。
• 用一根鸡毛和一根铁 钉来做实验, 结果一定 是铁钉早着地, 鸡毛还 在空中飘荡。
自由落体运动
• 不受任何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而下落的 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同一地点,同一 高度,同时下落的不同物体,同时到达地 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动状态
•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 动。
重力加速度
• 同一地点一切物体下落的加速度相同为 9.8m/s,方向竖直向下叫做重力加速度通 常用g表示。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357be8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a.png)
1. 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的情况,探究物体下落的速度。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3. 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分享探究成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究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纸片、塑料尺、小球、沙子、透明胶带。
2. 场地准备:空旷的场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物体下落的速度。
2. 探究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的情况,记录下落时间。
3. 探究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能力?4.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5.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改进?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学生的安全?1.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
2. 学生能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物体下落速度的原因。
3. 学生能在探究过程中,与同伴积极合作、交流、分享。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物体下落的速度和原理。
2.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馆,体验相关的科学实验。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物体下落的速度。
2. 探究活动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同一物体在不同高度下落的情况,记录下落时间。
3. 探究活动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物体下落速度与高度的关系。
探究影响物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高中物理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
![探究影响物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高中物理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54f0bbce2f0066f53322bf.png)
高中 物 理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线运动 的研究
第五节:自 由 落 体 运 动
学习难点
了解影响物体下落的因素
生活中的落体运动
情景模拟 示模 拟额
铁球最重,纸片最 轻,塑料卡介于两 者之间
铁球下落最快,纸片下 落得最慢,塑料卡下落 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从实验现象得知,重的 物体下落的快。
铁 塑料 纸片
实验与探究:
轻重不同的 物体,轻的 物体先落地。
轻重相同的物体, 并不是同时落地。
结论:存在阻力时,物体 下落的快慢跟阻力有关
塑料卡
纸
团
纸
纸片
团
牛顿管实验
一、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条件:
(1)静止即V0=0 (2)只受重力 若受到空气阻力,当f空 «G的情况,当作自由落体运动。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74c66d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e.png)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三节《物体下落的速度》。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探究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以及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了解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探究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重点:通过实践观察,让幼儿了解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羽毛、乒乓球、积木、小石子、计时器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羽毛、乒乓球、积木、小石子、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观看教师抛羽毛、乒乓球、积木、小石子的现象,引导幼儿观察物体下落的速度。
(2)讨论:为什么这些物体下落的速度不一样?2. 例题讲解:(1)讲解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
(2)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
3. 随堂练习:(1)分发学具,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
(2)记录实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5. 课堂小结:强调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物体下落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2. 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3. 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记录观察到的物体下落速度。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描述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物体下落速度,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思考: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下落的速度?(2)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寻找物体下落的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389d43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0.png)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物体与运动》。
详细内容包括:物体下落现象的观察,探索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了解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并了解物体下落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让幼儿通过实践,发现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提高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重点:观察物体下落现象,发现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纸张、石头、尺子、计时器、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纸张、石头、尺子、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气球,提问:“大家知道气球会飘起来,那你们知道气球下落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吗?”(2)教师放飞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下落的过程。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纸张、石头两种物体,分别进行下落实验,让幼儿观察并记录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纸张和石头的下落速度不一样?”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分发学具,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尺子测量气球、纸张、石头的下落速度。
(2)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与同伴分享。
4. 知识巩固(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物体下落的图片,让幼儿判断哪种物体下落速度最快、最慢。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判断依据。
(2)教师提出问题:“除了重量和形状,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体下落的速度呢?”六、板书设计1. 物体下落的速度重量形状2. 实验结果气球:较慢纸张:较快石头:最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2. 答案:物体下落速度受到重量、形状、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物体下落的速度及影响下落速度的因素。
物体下落说课稿
![物体下落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cd2c33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b.png)
物体下落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16章第3节“物体下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重力的方向、物体下落的快慢、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重力的方向,了解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力的关系,理解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2. 教学重点: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重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小球、斜面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自然界中物体下落的视频,如雨滴、落叶等,引导学生关注物体下落的现象。
2. 探究重力的方向:让学生每人拿一个气球,轻轻放开手,观察气球的下落方向。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气球总是竖直向下落的,从而得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 物体下落的快慢: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质量的物体在同一高度下落的时间。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都是同时落地。
4. 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小球从斜面上下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小球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越来越快。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物体下落的例题,如“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求它落地时的速度”。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物体下落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 物体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无关,都是同时落地。
3. 重力势能与动能的转化: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越来越快。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求它落地时的速度。
答案:根据公式v^2 = 2gh,可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 √(2gh)。
2. 题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求它落地时的动能。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4c6a33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c.png)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五单元“有趣的物理现象”中的第二章“物体下落的速度”。
具体内容包括: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以及如何比较不同物体下落速度。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理解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2. 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物体下落速度。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和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难点:如何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物体下落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箱、计时器、尺子、羽毛、乒乓球、积木、塑料球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羽毛和一个乒乓球,提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如果我把这两个物体同时从高处放下,谁会先落地呢?”引导学生进行猜测,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下落的现象,引导学生了解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并探讨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利用实验箱中的物品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体下落速度,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2. 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物体的重量物体的形状空气的阻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不同高度下落物体的速度。
请学生选择家中两种不同的物体,从不同高度同时放下,观察并记录下落速度。
2. 答案:(1)物体下落速度与高度有关,高度越高,下落速度越快。
(2)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形状和空气阻力有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小组合作,让学生了解了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和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避免学生只是机械地进行实验。
2024年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通用
![2024年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273e74b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6.png)
2024年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物体下落的速度。
本章通过实践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探讨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知道不同物体下落速度可能不同。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发现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纸张、尺子、绳子、计时器、实验箱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气球、纸张、尺子、绳子、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让学生观察气球和纸张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和纸张下落的速度不一样?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气球、纸张为例,讲解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引导学生探讨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实验,记录下落时间,计算下落速度。
4.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记录实验结果。
5. 结果分享(10分钟)7. 知识拓展(5分钟)介绍科学家研究物体下落速度的历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物体下落的速度》2. 内容: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实验结果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物体,选择一个物体进行下落速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和影响下落速度的因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用其他物体进行实验,进一步探讨物体下落速度的奥秘。
自由落体 课件
![自由落体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70a63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d.png)
h= 21gt 2 V2 = 2gh
例题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BC)
A、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运动是自 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的运动。 C、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D、在任何相等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同。
例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B )
4
3/60
s3= 4.51 SⅢ= S3-S2=1.34 SⅣ- SⅢ= 0.27
5
4/60
6
s4= 6.12 SⅣ= S4-S3=1.61 SⅤ- SⅣ= 0.27
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一、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 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二、条件: V0=0 只受重力
探究影响落体运动快慢因素 探究一: 1、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呢?
实验1:
粉笔和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谁先着地?
2、轻重相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呢? 实验2:
同样重量的纸团和纸片呢?
结论:不一定相同!
原因: 空气阻力对落体运动快慢有影响
探究二: 猜想:如果没有空气阻力,轻重不同的物体
解法二:
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设此窗户离屋檐距离为h,以水滴开 始下落时为零时刻。
则 水滴通过窗户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 d 1.4m 7m / s t 0.2s
可知水滴通过窗户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为:
t
v g
7m 10 m
/ /
s s
2
0.7s
显然,水滴刚落到窗户顶部的时刻为:
t1
t
屋檐高度 h=x+3x+5x+7x=16x=3.2 m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8fa23ed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1.png)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幼儿科学探索》第四单元《物体与运动》中的第6章《物体下落的速度》。
详细内容包括:物体下落的概念、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实验观察与记录、数据分析与讨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下落的概念,知道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2. 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思考的良好学习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因素。
难点:实验观察与数据记录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羽毛、乒乓球、石块、塑料小球、计时器、实验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套羽毛、乒乓球、石块、塑料小球、计时器、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羽毛、乒乓球、石块等物品,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物品从空中落下时,会有什么不同吗?”(2)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 例题讲解(1)教师讲解物体下落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2)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物品下落的速度。
3. 随堂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物品下落的速度。
(2)小组讨论:为什么不同物品下落的速度会有所不同?4. 数据分析与讨论(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共同分析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物体下落的速度影响因素:物品的重量、形状、空气阻力等实验方法:观察、记录、分析、讨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记录并分析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2. 答案:(1)物体下落速度受物品的重量、形状、空气阻力等因素影响。
(2)观察实例:羽毛、乒乓球、石块等物品下落速度的差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恰当?2. 学生反思:自己对物体下落速度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在实验中是否积极参与?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831b4f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7.png)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大班科学教材《探究与发展》的第二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 认识不同种类的物体;2. 探究物体下落的速度;3. 分析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物体,并能够分类;2.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物体下落的速度概念;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物体,探究物体下落的速度。
难点:分析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不同种类的物体(如球、木块、纸片等)、计时器、尺子;学具:每个学生一组实验材料(包括不同种类的物体、计时器、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不同种类的物体,引导学生发现物体之间的区别。
2. 理论讲解:介绍物体下落的速度概念,解释速度的计算方法。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下落速度,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5.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物体下落速度的应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8.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物体上升的速度,以及影响物体上升速度的因素。
六、板书设计1. 物体下落的速度概念;2. 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3. 物体下落速度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三种不同种类的物体,并测量它们下落的速度;3. 思考物体上升的速度,以及影响物体上升速度的因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掌握了物体下落的速度概念,并能分析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物体上升速度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物体上升的速度受哪些因素影响?请学生课后思考,并在下一节课分享讨论成果。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验,观察不同高度下物体上升的速度变化,进一步深化对物体上升速度的理解。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42eef8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9.png)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的第四章《物体与运动》中的第三节《物体下落的速度》。
详细内容包括:物体下落的概念、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实验探究物体下落速度、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物体下落的概念,了解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教学重点:物体下落的概念、实验探究物体下落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实验器材(羽毛、纸片、硬币、尺子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羽毛、纸片、硬币等物体,提问:“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些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谁会先落到地上?”(2)学生观察、预测,激发探究兴趣。
2. 新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物体下落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物体下落速度。
(2)介绍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物体的大小、重量、形状等。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羽毛和一个硬币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谁先落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4. 实验探究(1)教师分组,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体下落速度。
(2)学生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
5.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从同一高度下落,羽毛和纸片哪个下落速度更快?”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物体下落的速度》2. 板书内容:(1)物体下落的概念(2)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3)实验探究物体下落速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从同一高度下落,羽毛和纸片哪个下落速度更快?(2)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物体下落速度的不同。
2. 答案:(1)纸片下落速度更快。
(2)如:雨滴、雪花、石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实验探究、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物体下落速度的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1)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1)](https://img.taocdn.com/s3/m/099dffb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1.png)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四章第一节《物体下落的速度》。
详细内容涵盖了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实验观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知道不同物体下落速度可能存在差异。
2. 通过观察实验,掌握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常见因素,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物体下落速度相关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教学重点: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时器、尺子、气球、纸片、羽毛、小石子、实验操作台。
学具:气球、纸片、羽毛、小石子、计时器、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气球,询问幼儿气球下落的速度。
(2)邀请一名幼儿进行实验,观察气球下落过程,引发幼儿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兴趣。
2. 教学新课(15分钟)(1)教师讲解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引导幼儿知道不同物体下落速度可能存在差异。
(2)出示纸片、羽毛、小石子,让幼儿猜测哪种物体下落速度最快,并说明理由。
3. 实验观察(10分钟)(1)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分别测量纸片、羽毛、小石子的下落速度。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实验方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讲解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2)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与物体下落速度相关的现象。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练习题,让幼儿独立完成。
(2)教师针对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2. 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3. 实验操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生活中三种与物体下落速度相关的现象。
(2)实验记录表:记录纸片、羽毛、小石子的下落速度。
2. 答案:(1)示例:树叶飘落、雨滴下落、雪花飘落。
(2)见实验记录表。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通用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261d4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39.png)
幼儿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神奇的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物体下落的速度。
通过观察不同物体从高处下落的现象,让幼儿了解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知道不同物体下落速度可能存在差异。
2. 培养幼儿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表达分享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下落速度的概念,并能通过观察、实验发现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时器、尺子、各种物体(如乒乓球、石头、羽毛、纸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观察过从高处掉落的物体?它们下落的速度一样吗?(2)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各种物体,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些物体从高处掉下来,哪个会最快到达地面?(2)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到不同物体下落速度可能存在差异。
3. 随堂练习(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下落速度。
(2)幼儿分组讨论,记录实验结果。
(2)幼儿通过讨论,发现物体下落速度与物体的大小、重量、形状等因素有关。
5. 板书设计(1)物体下落速度:快、慢(2)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大小、重量、形状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下落现象,记录下来。
2. 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应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物体下落现象,引导幼儿发现更多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引导方式;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实施;5. 板书设计的内容与形式;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93d8e8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7.png)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体下落的常识,知道不同材质的物体下落速度可能不同。
2. 培养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3. 学会与同伴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不同材质物体下落的速度。
难点:理解物体下落速度与材质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纸片、塑料尺、小球、木块等不同材质的物体。
2. 器材准备:实验桌、计时器、尺子、透明胶带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不同物体,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物体如果从窗户掉下去,谁会先落到地面。
2. 实验一:纸片下落实验(1)将一张纸片放在窗户上,让幼儿观察纸片掉落的过程。
(2)记录纸片下落的时间。
(3)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3. 实验二:塑料尺下落实验(1)将一把塑料尺放在窗户上,让幼儿观察塑料尺掉落的过程。
(2)记录塑料尺下落的时间。
(3)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4. 实验三:小球下落实验(1)将一个小球放在窗户上,让幼儿观察小球掉落的过程。
(2)记录小球下落的时间。
(3)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5. 实验四:木块下落实验(1)将一块木块放在窗户上,让幼儿观察木块掉落的过程。
(2)记录木块下落的时间。
(3)重复实验,求平均值。
6. 数据分析:比较四种物体下落的时间,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材质的物体下落速度可能不同。
7. 总结: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材质有关,材质不同,下落速度也可能不同。
五、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实验,表现出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在实验过程中,幼儿学会了观察、记录、分析数据,培养了科学素养。
但活动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注意力分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相关知识,拓展幼儿的科学视野。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小实验,观察更多不同材质物体下落的速度。
2. 让幼儿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不同材质的物体,进行下落速度实验。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05c5e9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7.png)
教案名称:大班科学教案《物体下落的速度》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的速度是否相同。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发现科学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物体下落的概念: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物体下落,以及物体下落的过程。
2. 观察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如纸片、小球等)从同一高度下落的速度,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
3. 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物体的下落速度与重量、形状等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纸片、小球、绳子、计时器等。
2.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空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小实验,引起幼儿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兴趣。
2. 实验观察:让幼儿观察不同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的速度,并记录观察结果。
3. 讨论分析: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不同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
4. 实验操作:让幼儿亲自操作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的下落速度。
5. 总结反思:让幼儿总结实验结果,理解影响物体下落速度的因素。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倾听幼儿在讨论中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3. 关注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大多数幼儿对实验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动手操作。
在讨论环节,幼儿能够主动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通过这次教学,幼儿对物体下落的速度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实验步骤的理解和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部分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较高,但个别幼儿对实验的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关注这部分幼儿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拓展:1. 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空气阻力的关系:让幼儿了解空气阻力对物体下落速度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下落速度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探究物体下落快慢的影响因素》讲稿
Hello,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物理小课堂,我是李老师,今天我们共同探究一下物体下落快慢的影响因素。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有两位伟大的人物展开了一场经典的跨时空的对话。
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和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
他们分别持有不同的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也就是认为下落快慢与质量有关;而伽利略却认为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
那究竟谁对谁错呢?我们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实验看看吧。
我们首先用一个铅球和一片羽毛做实验,将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质量比较大的铅球下落的更快一些。
所以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能得出结论:物体的下落快慢是由他们所受重力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的越快。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是正确的。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知道真理是能够经得起反复推敲的,无论实验千百遍,真理永远不会变,所以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有两个质量相同的人从高空中准备跳伞,其中一个人想: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越重下落的越快。
那我为了慢点下落,我不背降落伞了,让自己轻装上阵,直接跳吧。
那他的想法能实现吗?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而他的朋友就想了:“嘿,哥们,你忘了还有空气阻
力!”所以他乖乖的的打开了伞包。
我们看到他虽然背了伞包使自己质量更大了,但是他下落的却很缓慢,最终安全着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
那到底和什么有关呢?在刚才的例子中提到了一个词:空气阻力。
难道下落快慢和空气阻力有关吗?我们继续用实验去验证。
这个实验叫牛顿管实验,实验器材有牛顿管、抽气机、羽毛、金属片。
然后我们分别做三组对照实验,第一组牛顿管中充满了空气,第二组用抽气机抽出一部分空气,第三组将牛顿管内抽成真空,然后我们将羽毛和金属片从牛顿管的最顶端同时由静止释放,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很明显可以看到,在充满空气的牛顿管中二者的下落快慢是差距最大的,当抽成真空时二者不再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下落的一样快。
所以我们得出实验结论,那就是如果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时),在同一高度静止释放不同物体,它们下落的快慢应该相同,而与物体轻重无关。
由此可见,这场跨时空的pk,伽利略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好。
今天关于物体下落快慢的影响因素我们就研究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