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脑和脊髓的血管
人体解剖学课件:脑脊髓被膜血管
![人体解剖学课件:脑脊髓被膜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7c15eeb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6.png)
24
目标测试
1.关于大脑中动脉中央支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分布于大脑皮质
B.又称豆纹动脉 C.供应大脑的基底核、内囊
D.几乎以垂直方向进入脑实质 E.高血压动脉硬化时容易破裂
2.不参与构成大脑动脉环的动脉是( B )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颈内动脉的末端 E.后交通动脉
颈内静脉
12
第四节 脊髓和脑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三、脑的血管(一)脑的动脉
大脑前动脉
颈内动脉
基底动脉 椎动脉
前交通动脉 大脑中动脉 脉络丛前动脉 后交通动脉
大脑后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13
大脑前动脉:皮质支: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额、顶叶外侧面的上部。 中央支: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内囊前肢。
《人体解剖学》
脑脊髓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1
第四节 脊髓和脑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知识目标 1.掌握:脑和脊髓的被膜的层次关系,终池,大脑镰和小脑幕,硬脑膜窦,脑 的动脉来源,大脑动脉环的构成、位置;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2.熟悉:蛛网膜粒的位置与作用;软膜的特点,脉络丛的形成和作用;小脑幕 切迹疝的解剖学基础。 3.了解:齿状韧带的位置与作用;脊髓动脉的动脉来源。
3. 不属于硬脑膜形成的结构( D ) A.大脑镰 B.小脑幕 C.海绵窦 D.筛窦 E.上矢状窦
4. 对第四脑室的描述,错误的是( E ) A.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 B.向上经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 C.向下通脊髓中
央管 D.借正中孔、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E.向上借中脑水管和侧脑室直接相通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 脑脊液、脊神经根丝
脑与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教案
![脑与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f8ff1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9.png)
脑与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授课教案首页科别_人体解剖学2010-2011 学年第_1_学期教师_毕玉顺复习旧课要点:1.皮质脊髓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纤维交叉部位及其与下运动神经元联系的状况。
2.皮质核束在中枢各部的位置及其对脑神经运动核的系的不同情况。
授课目的与要求:1.掌握脑与脊髓的被膜的层次、大脑镰和小脑幕的位置,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硬膜外隙的位置与内容;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内容;小脑延髓池、终池的位置。
2.握脑的动脉来源、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行程及其主要分支。
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发起和分布。
3.掌握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和位置,了解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4.掌握脑脊液的产生部位和循环途径。
新课重点、难点与解决措施:重点:脑与脊髓的被膜的名称、层次、硬膜外隙与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内容;大脑镰和小脑幕的位置,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小脑延髓池与终池的位置。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行程及其主要分支、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分布;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和位置;脑脊液的产生部位和循环途径。
难点:硬膜外隙与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内容;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分布;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解决措施: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并结合挂图、黑板简图讲解;2、课后观看传导路的CAI课件巩固新课要点1.脑与脊髓的被膜的层次、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硬膜外隙的位置与内容;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内容;小脑延髓池、终池的位置。
2、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行程及其主要分支,大脑前、中、后动脉的分布。
3、大脑动脉环的组成和位置。
4.脑脊液的产生部位和循环途径。
教学仪器与教具自制多媒体课件、标本、模型、挂图作业(或复习题):1.试述大脑动脉环的位置、组成。
2.硬膜外麻醉常在何处进行?穿经的结构有哪些?3.脑脊液的产生、循环途径和临床意义。
课后改进措施:教学总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
教研室主任毕玉顺2010年9月 2 日脑与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教案插页脑与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教案底页。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https://img.taocdn.com/s3/m/aa93c5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f.png)
第一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脊髓的被膜 硬脊膜spinal dura mater: 上端附于枕骨大孔,末端附于尾骨 硬膜外腔:硬脊膜与骨膜之间 硬脊膜 硬膜外腔
2.蛛网膜arachnoid mater:
蛛网膜arachnoid mater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充满脑脊液。
终池:
脊髓下端以下,内有马尾。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2、椎动脉——基底动脉
①小脑下后动脉:
分布小脑下面后部、延髓后外侧部
②小脑下前动脉:
分布小脑下面前部
③迷路动脉:
分布于内耳
④脑桥动脉:
分布于脑桥基底部
脑桥动脉
⑤小脑上动脉:
分布小脑上部
⑥大脑后动脉
皮质支:
中央支:
全部枕叶,颞叶的内侧面和底面
分布于背侧丘脑,内、外侧膝状体,下丘脑、底丘脑。
(三)脊髓的血管
1. 脊髓的动脉
①脊髓前、后动脉:
均发自椎动脉
②来自肋间后动脉、腰动脉、骶外侧动脉的脊髓支
2. 脊髓的静脉
脊髓前、后静脉
前、后根静脉
椎内静脉丛
脊髓前动脉
脊髓后动脉
脊髓前静脉
脊髓后静脉
前根静脉
椎内静脉丛
软脊膜
蛛网膜
硬脊膜
脊髓后动脉
(四) 脑脊液循环
”
侧脑室
室间孔
脉络丛产生
第三脑室
脉络组织、脉络丛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04
上矢状窦
05
下矢状窦
06
脉络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蛛网膜颗粒
第二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脑的动脉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 椎动脉vertebral a. 基底动脉basilar a.
人体解剖心脑血管动脉
![人体解剖心脑血管动脉](https://img.taocdn.com/s3/m/3fd5c79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2.png)
当前8页,共59页,星期日。
面动脉压迫止血点
0页,共59页,星期日。
(1)颈外动脉
当前11页,共59页,星期日。
起自颈总动脉,初居颈内动脉的前内侧,后经其 前方绕至其前外侧,上行穿腮腺实质达下颌颈高 度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个终支。颈外动脉 的分支自下而上主要有:1)甲状腺上动脉 2) 舌动脉 3)面动脉4)颞浅动脉 5)上颌动脉
当前25页,共59页,星期日。
当前26页,共59页,星期日。
5、桡动脉 由肱动脉分出,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 之间,沿前壁桡侧下行,在桡腕关节上方行于肱 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此处位置表浅,可 触到其搏动,是诊脉的常用部位。桡动脉的主要 分支:①拇主要动脉 ②掌浅支。
当前12页,共59页,星期日。
1)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的稍上方发出,行 向前下方,分布到甲状腺上部和喉。
当前13页,共59页,星期日。
2)舌动脉 :在甲状腺上动脉的稍上方发出,分支分布 于舌、舌下腺和腭扁桃体。
当前14页,共59页,星期日。
3)面动脉:在舌动脉稍上方发出,向前经下颌腺的深 面,至咬肌止点前缘越过下颌骨下缘至面部、经口角 和鼻翼的外侧,向上至眼内眦,改称内眦动脉。在下 颌底咬肌止点前缘处,可摸到面动脉的搏动,面部岀 血时,可在咬肌前缘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止血。
右肺动脉较长,水平向右,经升主动脉、上腔静 脉之后到达右肺门,分3支进入右肺上、中、下 叶。
当前4页,共59页,星期日。
三、体循环动脉 体循环的动脉包括由左心室发出的主动脉及其各 级分支,是运送动脉血至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管。 主动脉是全身最粗大的动脉,由左心室发出,先 斜向右上,再弯向左后至第4胸椎体下缘水平, 沿脊柱的左前方下降,穿膈的主动脉裂孔腹腔, 继续下降至第4腰椎体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dba99ab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a.png)
人体解剖学骨学第一节概述成人全身有206块骨。
骨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4类。
骨按部位分为躯干骨、颅骨和四肢骨。
骨的构造: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第二节躯干骨成人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分别参与构成脊柱、胸廓和骨盆。
一、椎骨(一)一般形态: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弓由椎弓根和椎弓板构成。
椎体和椎弓围成椎孔,全部椎管连成椎管。
(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颈椎:横突上有横突孔,棘突末端分叉。
胸椎:有肋凹,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腰椎:椎体粗壮,棘突宽短,呈板状,水平向后三、胸骨:包括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3部分。
胸骨角:胸骨柄和体连接处微向前凸,称胸骨角,侧方连接第2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颅骨成人颅由23块颅骨组。
其中脑颅骨8块,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2块。
面颅骨15块,构成颜面的骨性基础。
(一)颅的顶面观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二)颅的侧面观:在颞窝前下部,额、顶、颞、蝶4骨邻接处常形成“H”形的缝,称翼点,此处骨质薄弱,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三)颅的前面观:颅的前面分为额区、眶、骨性鼻腔和骨性口腔。
(四)颅底内面观:由前向后分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三个窝。
颅中窝中央为蝶骨体,上面有垂体窝,两侧由前向后有圆孔、卵圆孔和棘孔。
第四节四肢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纤细轻巧,下肢骨粗大坚固。
上肢骨每侧32块,其中上肢带骨包括锁骨和肩胛骨各1块;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尺骨、桡骨各1块,腕骨8块,掌骨5块和指骨14块。
下肢骨每侧31块,其中下肢带骨即髋骨1块,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骨和腓骨各1块,跗骨7块,跖骨5块,趾骨14块。
关节学第一节概述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形成骨连结。
按骨连结的连结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2类。
直接连结可分为纤维连结(如颅骨间的缝)、软骨连结(如椎间盘)和骨性结合(如骶椎间融合)。
人体解剖学-端脑、被膜和血管
![人体解剖学-端脑、被膜和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92e2d6fc89eb172dec63b706.png)
Auditory speech area
位于颞上回的后部 视觉性语言中枢 Visual speech area
位于角回
边 缘 系 统Limbic system
海马旁回 海马 边缘叶 扣带回 齿状回
下丘脑 皮质下 结构 杏仁体
丘脑前核群 海马旁回
杏仁体
扣带回
胼 胝 体 下 回 终板旁回
第三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产生于各脑
室的脉络丛,经蛛网 膜粒流出。
脑脊液:不断产生,
不断流出,动态平衡。
左、右侧脑室
室 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 水管
第四脑室
正中孔 外侧孔
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粒 硬脑膜窦
脑脊液循环示意图
发生阻塞可引起脑 积水导致颅内压升高。
第四节 脑屏障
脑屏障的概念:
血液与脑和脊髓之间有一种屏障,选 择性地允许某些物质通过,从而保障中枢 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特点: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窗孔。
一、脊髓的被膜
1、硬脊膜spinal dura mater 2、蛛网膜spinal arachnoid
mater
3、软脊膜spinal pia mater
1、硬脊膜
于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续,末端附于尾骨。
硬膜外隙:硬脊 膜与椎骨内面的 骨膜及黄韧带之 间的腔隙。
硬膜外麻醉
2、蛛网膜
于枕骨大孔与脑蛛网膜相续,下端附于第2骶骨。
commissure
• 穹隆和穹隆连合
大脑半球的髓质
(2)联络纤维 Association fibers
• 大脑弓状纤维 • 上纵束 • 下纵束 • 钩束 • 扣带
可分为三部 • 内囊前肢 • 内囊膝 • 内囊后肢
脑和脊髓的血管(人体解剖学)
![脑和脊髓的血管(人体解剖学)](https://img.taocdn.com/s3/m/413792a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9.png)
2.深静脉 收集大脑 髓质、基底核、间脑 和脑室脉络丛的静脉 →大脑大静脉(Galen 静脉),再注入直窦。
(一)脑的动脉 来源与分布: 颈内动脉:大脑半球前2/3
和部分间脑。 椎-基底动脉:大脑半球后
1/3、间脑后部、小脑和 脑干。
1.颈内动脉:起自颈总动脉,自颈动脉管入颅,向前穿 过海绵窦,至视交叉外侧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
动脉2支。颈内动脉按其行 程可分4段: 颈段 颈动脉管段 海绵窦段 前床突上段
脊髓前、后动脉
小脑下后动脉
小脑下前脉
迷路动脉
脑桥动脉
小脑上动脉
小脑上动脉
脑桥动脉
迷路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小脑下后动脉
3.大脑动环:Willis环 组成:前交通动脉
大脑前动脉 颈内动脉 后交通动脉 大脑后动脉 意义:
(二)脑的静脉 壁薄而无瓣膜,不与动脉伴行,可分浅、深静脉,都注
入硬脑膜窦。 1.浅静脉 主要有大脑上、中、下静脉
临床:海绵窦段和前床突 上段合称虹吸部,常呈U 形或V形弯曲,是脑动脉 硬化好发部位之一
(1)大脑前动脉: 行程: 皮质支:分布于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
额叶下面和半球上外侧面上缘部分 中央支:供应豆状核、尾状核前部和内囊前肢
前交通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后动脉
(2)大脑中动脉: 皮质支→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大部分和岛叶。 中央支→内囊膝、后肢、纹状体和背侧丘脑。
豆纹动脉:“出血动脉”
大脑中动脉中央支:
(3)脉络丛前动脉: (4)眼动脉: (5)后交通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丛前动脉
(2)椎动脉: 行程: 基底动脉(椎-基底动脉) 分支:
左、右大脑后动脉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6aeabfdb9b89680203d825b5.png)
动眼神经
(危险三角)感染
滑车神经
可蔓延至海绵窦。
眼神经
症状:神经痛、眼肌
上颌神经
瘫痪、眼睑下垂等。
脑和脊髓的血管
中枢神经代谢旺盛,血供丰富。人脑重仅占 体重的2%,但脑的耗氧量却占全身总量的20%, 脑血流量约占心脏搏出量的1/6。脑血流减少或中 断可导致脑神经细胞的缺氧甚至坏死,造成严重
的神经精神障碍。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 及脑脊液循环
人体解剖教研室 杨丹迪
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的被膜自外向内,分为三层: 硬膜 蛛网膜 软膜
功能:起保护、支持脑和脊髓的作用。
(一)脊髓的被膜
1、硬脊膜 2、蛛网膜 3、软脊膜
硬膜外隙 蛛网膜下隙
临床应用: 硬膜外隙----硬膜 外麻醉
蛛网膜下隙----腰 穿(抽取 脑脊夜或注药) 蛛网膜池: 终池、小脑延髓 池
脑屏障
概念:物质从脑血管转运至脑细胞之间的途径 有其选择性和限制性。
脑屏障分类: 血---脑屏障 血---脑脊液屏障 脑脊液---脑屏障
2、节段性动脉
脊髓的静脉
较动脉多而粗,汇成脊髓 前、后静脉,通过前、后根静脉注
入硬膜外隙的椎内静脉丛。
脑脊液及其循环
各脑室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左、右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脊髓中央管 正中孔、外侧孔 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粒 硬脑膜窦 颈内静脉
发生阻塞可引起脑 积水导致颅内压升高。
(二)脑的被膜
硬脑膜--大脑 镰、 小脑幕、硬脑 膜窦 蛛网膜--蛛网 膜粒 软脑膜--脉络 丛
硬脑膜的形成物:
大脑镰 小脑幕 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海绵窦 岩上窦
岩下窦
人体解剖-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
![人体解剖-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https://img.taocdn.com/s3/m/691d67ca02d276a200292e7c.png)
窦内前有床颈突内上动脉部、破展裂神的经通后过果;是窦什外侧么壁?有动眼
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通过; 交通: 向前借眼静脉与面静脉交通,向后借基底静脉丛、 椎内静脉丛与腔静脉系交通。与其下方的蝶窦, 仅隔以薄层骨板。
硬脑膜窦血流方向
上矢状窦(1)
下矢状窦(1) 直窦(1) 窦汇(1) 横窦(2) 乙状窦(2) 颈内静脉(2)
海绵窦(2)
岩上窦(2)
岩下窦(2)
蛛网膜
蛛网膜颗粒 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颗粒
软脑膜
薄而富有血管 参与构成脉络丛
第三节 脑脊液及其循环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its circulation
位于脑室、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 透明无色 脉络丛产生,蛛网膜颗粒处吸收 成人总量约150ml 每日生成800ml
小脑幕切迹疝
硬脑膜 在颅盖与骨结合疏松 在颅底与骨结合紧密
硬脑膜窦
1. 上矢状窦 2. 下矢状窦 3. 直 窦 4. 横 窦 5. 乙状窦 6. 岩上窦 7. 岩下窦 8. 海绵窦
颈内动脉穿海绵窦
动静脉瘘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位置: 蝶鞍两侧,前至眶上裂,后达颞骨岩部,是硬脑
膜纤的维颈两束内层分动分隔脉开,形形海成似绵的海窦不绵部规 而则 得破腔 名裂隙 .的,后因其果内是有什许么多?
穿刺的解剖层次:
1. 皮肤 2. 浅筋膜 3. 棘上韧带 4. 棘间韧带 5. 黄韧带 硬膜外腔 6. 硬脊膜
7. 蛛网膜
蛛网膜下腔
二、脑的被膜 硬脑膜 蛛网膜 软脑膜
硬膜外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膜炎
硬脑膜
形成的结构:
大脑镰 小脑幕 硬脑膜静脉窦
(邹俊涛)脑脊髓被膜血管脑室脑脊液
![(邹俊涛)脑脊髓被膜血管脑室脑脊液](https://img.taocdn.com/s3/m/06615ecfc1c708a1284a441a.png)
迷路动脉 Labyrinthine a.
脑桥动脉 Pontine a.
小脑上动脉 Supeior cerebellar a.
大脑后动脉 Posterior cerebral a.
脊髓的血管
颈内动脉分支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丛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后动脉
大脑中动脉
皮质支
中央支
(豆纹动脉)
椎-基底动脉分支
大脑后动脉
小脑上动脉
脑桥动脉
迷路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小脑下后动脉 脊髓前、后动脉
大脑动脉环
大脑内静脉
大脑大静脉
脊髓的动脉
脊髓前动脉 脊髓后动脉 节段性动脉
肋间动脉 腰动脉 骶外侧动脉
脊髓前动脉 Anterior spinal a.
脊髓后动脉
Posterior spinal a.
脊髓的静脉
脊髓前、后静脉 前后根静脉 椎内静脉丛 椎间静脉 椎外静脉丛
谢谢! 祝大家考试顺利!
侧脑室 中央部
前角
后角 下角
尾状核
前角
丘脑 后角
中央部
第3脑室
脑脊液循环途径
侧脑室 第3脑室 第4脑室 中脑水管 室间孔 正中孔和外侧孔 上矢状窦 蛛网膜颗粒 蛛网膜下腔
脑和脊髓的血液供应 脑的血管
1.颈内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
大脑前动脉 Anterior cerebral a.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 及脑脊液循环
邹俊涛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zoujuntao@
脑和脊髓的被膜
硬膜 dura mater 蛛网膜 arachnoid 软膜 pia mat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⒊大脑动脉环
Cerebral arterial circle
Willis’ circle
围绕下丘脑
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 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 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 Willis 环有何生理意义?
Willis’ circle
前交通动脉 大脑前动脉 颈内动脉末端 后交通动脉 大脑后动脉
平衡血流的作用
血管瘤破裂与 蛛网膜下腔出血
垂体长门静脉
Long hypophyseal portal veins
垂体短门静脉
Short hypophyseal portal veins
脑血管意外(Stroke)
第二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Blood vessels of brain and spinal cord
一、脑的血管 脑的动脉 脑的静脉
二、脊髓的血管 脊髓的动脉 脊髓的静脉
脑组织代谢水平高
(血流量750ml/min, 占心输出量15%)
脑耗氧量大
(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20%)
脑和脊髓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差
椎动脉 ⑴ 脊髓前后动脉 ⑵ 小脑下后动脉
基底动脉
⑴ 小脑下前动脉 ⑵ 迷路动脉 ⑶ 脑桥动脉 ⑷ 小脑上动脉 ⑸ 大脑后动脉
Vertebral artery Basilar artery
大脑后动脉
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围?
脊髓血管疾病
1. 缺血性疾病 (1) 脊髓短暂性发作 (2) 脊髓梗死 脊髓前动脉综合征 脊髓后动脉综合征 中央动脉综合征
2. 出血性疾病 3. 血管畸形
1´
脊髓的静脉
硬膜外隙
脊髓的静脉
蛛网膜下隙
椎内静脉丛
椎外静脉丛
小结
1. 脑的血供主要来源哪些动脉? 2. 颈内动脉的行程位置分哪几部? 3. 颈内动脉有哪些主要的分支? 4. 椎动脉走行于什么位置? 5. 椎动脉-基底动脉有哪些主要分支? 6. 大脑前、中、后动脉各自的分布范围如何界定? 7. Willis 环的位置在哪里?由哪些动脉构成?有何生理意义? 8. 豆纹动脉分布于哪些部位?阻塞后有何危害? 9. 什么是根动脉?根动脉来源于哪些动脉?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大脑中动脉 是颈内动脉的直接延续 行于外侧沟内
皮质支分布于大脑半球背外侧面和岛叶 中央支分布于尾状核、豆状核、间脑和内囊 (如阻塞将产生严重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
大脑中动脉
Middle cerebral artery
豆纹动脉
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
脊髓前后动脉起自椎动脉; 根动脉起自颈升动脉、肋间 动脉、腰动脉和骶外侧动脉
危险区:T1-4和L1
根动脉
胸主动脉瘤修补术与脊髓损伤 瘫痪发生率4-40%
脊 髓 前 动 脉 和 脊 髓 后 动 脉
脊 髓 的 静 脉
髓内静脉
1.脊髓前正中静脉 2.脊髓后正中静脉 3.脊髓前外侧静脉 4.脊髓后外侧静脉
浅组静脉注入邻近的静脉窦
大脑深部髓质、 基底核、间脑和 脉络丛的静脉血 流向脑内部的深 组静脉
大脑内静脉 大脑大静脉
Internal cerebral veins and great cerebral veins
大脑大静脉(Galen)和直窦
脊髓的动脉
1.脊髓前动脉 2.脊髓后动脉 3.根动脉
(耐受缺血缺氧几分钟到几十分钟)
脑血管疾病临床多见
㈠、脑的动脉
1.颈内动脉 2.椎动脉
颈内动脉
起自颈总动脉
全长分4部:
颈部
岩部
} 海绵窦部
虹吸部
前床突上部
椎动脉 起自锁骨下动脉
经上6个颈椎横突孔和枕骨大孔入颅
arteries to brain
颈内动脉穿海绵窦
颈内动脉海绵窦部破裂的后果是什么? 前床突上部破裂的后果是什么?
脑血管疾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Ⅰ、颅内出血 1. 蛛网膜下腔出血 2. 脑出血 3. 硬膜外出血
Ⅱ、脑梗死 1. 脑血栓形成 2. 腔隙性梗死 3. 脑栓塞 4. 血管性痴呆
Ⅲ、脑动脉硬化症 Ⅳ、短暂性缺血发作
1. 颈动脉系统 2. 椎—基底动脉系统 Ⅴ、脑供血不足 Ⅵ、高血压脑病 Ⅶ、颅内动脉瘤 Ⅷ、颅内血管畸形 Ⅸ、脑动脉炎 Ⅹ、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Ⅺ、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Ⅻ、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
动静脉瘘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海绵窦部和前床突上部合称虹吸部。该部是动脉硬化的好发部位。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神经丛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d plexus
椎动脉经上6个颈椎横突孔 和枕骨大孔入颅
⒈ 颈内动脉的分支
⑴ 后交通动脉 ⑵ 脉络丛前动脉 ⑶ 大脑前动脉 ⑷ 大脑中动脉 ⑸ 眼动脉
(如阻塞将产生严重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
大脑中动脉
Middle cerebral artery
大脑前动脉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脉络丛前动脉
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
脉络丛前动脉为何易被阻塞?
眼动脉
Ophthalmic artery
⒉ 椎-基底动脉的分支
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供血障碍所导致的局灶性神经损害。 中老年患者多见,多与脑动脉硬化有关。 常表现为突然性意识丧失、失语、感觉障碍和肢体瘫痪。
脑血栓形成50%
脑出血28% 蛛网膜下腔出血15% 脑栓塞7%。
中风 卒中
㈡、脑的静脉 1.浅部静脉 2.深部静脉
皮质和皮质下髓质的静脉 血流向脑表面的浅组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