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1.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论和知识,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与传动和自动控制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和研发能力,可以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和优化。
3.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可以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4.具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能力,可以独立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际问题的解决。
5.具备良好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可以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二、培养方案本专业培养方案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综合实习四个部分。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与传动和自动控制等。
这些课程深入探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核心理论和技术。
3.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和实践项目。
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实践项目包括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这些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综合实习综合实习是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习机会。
学生可以在电力公司、自动化企业等单位进行实习,从而更好地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提升实践能力。
三、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基础理论和知识,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在实验课程和实践项目中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评估专业评估主要包括学生的学术成绩、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的评估。
学术成绩包括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成绩,实践能力包括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实习反馈,综合素质包括科研和创新成果、竞赛成绩等。
五、实施与展望该培养方案已经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电气运行与控制(0530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智能制造类、维修服务类等行业企业,从事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修、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新能源技术与应用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说明(1)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和专业(技能)方向取得1或2个证书。
(2)各专业(技能)方向还有其他的职业资格证书,如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低压运行维修)等,有从业意向并符合条件的学生可通过考核获取证书。
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4.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备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8.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耐心细致的态度,能适应电气行业从业要求。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
2.具有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信息和技术交流的能力。
3.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电工工具及安全用具。
4.能安装与调试室内照明系统。
5.能使用与维护交、直流电动机。
6.能安装、调试及维修基本的电子线路。
7.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电控设备和电力设备的原理图、安装图、接线图等电气图样。
8.能阅读和理解电气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规则。
9.能正确安装、检修和调试简单的继电控制系统。
10.能依据电气设备的工作状况正确分析、排除设备故障。
11.能了解生产设备的机械结构、特性,能阅读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具有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12.能按图正确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典型PI.C.变频器、触摸屏。
13.了解先进电气运行技术和先进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范本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贵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科学。
本专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
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专业所属学科类(1)学科门类:工学(08)(2)学科类:电气类(0806)四、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五、主要课程电路、信号与系统、工程电磁场、数字逻辑电路、模拟电子电路、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工程、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工实习、课程实验、专业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活动等。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与控制、研制开发、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以及电力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具有求是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导者。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
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电力系统及电气装备的运行、研发及管理的综合能力。
本专业设两个模块课程,学生可任选其一修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良好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5、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方法、工程电磁场与波、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学、控制理论、微机原理与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电器原理与应用模块1: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发电厂电气系统、高电压技术、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电力技术经济基础、电力信息技术模块2:电气装备CAD技术、电气装备建模与分析、机电运动控制系统、电气装备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驱动技术、自动控制元件教学特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DSP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直流输电、电力系统运行于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原版外文教材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型课程:直流输电、直线电机理论与应用、电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讨论型课程:自动控制元件计划学制4年毕业最低学分160+4+5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30学分,其中必修20.5学分标“**”号的课程,选修9.5学分,在标注“*”号和模块课程中选。
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一、专业概述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是为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掌握电气运行与控制技能的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具备以下基本能力:1.掌握电力系统基本理论和电气技术知识,了解电能质量的基本要求;2.具备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和调试能力,能独立进行电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3.具备电力系统故障排除和维修能力,能够处理常见电力系统故障;4.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原理和技术,能进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5.具备一定工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气运行与控制项目的规划和实施。
三、专业课程设置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课程:1.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包括电路分析、电磁场与电磁感应、电压和电流的测量与检测等内容;2.电能质量与电源技术:包括电能质量的基本要求、电力电子器件与电源技术等内容;3.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包括电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电力系统运行与检修等内容;4.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包括自动化控制原理、PLC编程与应用、电力系统监控与调度等内容;5.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包括电力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故障模拟实验等内容;6.工程实践课程:包括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实训、实习等内容。
四、课程教学安排1.课堂教学: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实训教学:通过模拟实训、项目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实习教学:通过校外实习,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实践能力;5.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质量保证措施1.建立专业教师队伍:招聘有丰富电气运行与控制实践经验的教师,提升教学质量;2.定期考核评估: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估,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态度;3.实践基地建设: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单位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实训和实习机会;4.校企合作:与电力系统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5.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电气运行与控制相关的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篇)第一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580202二、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四、基本学制全日制三年五、社会需求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带来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电气自动化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世界许多电气自动化企业将生产基地移到我国,西部发展必将为世界各地电气自动化类企业驻足甘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电气自动化企业的长足发展会给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天水是工业城市,周边有各类大型、中型、小型电气自动化企业坐落其中,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电气自动化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实践技能人才从事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等工作。
再加上江苏、深圳近几年电气自动化产品生产企业的多样化、多层次发展,每年也提供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大专层次的就业岗位,这种趋势将会在若干年内保持下去,这些都给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就业市场。
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98年开始招生,培养了一大批对社会有用的不同层次(中专与高职)的电气类技术人才,累计毕业生人数为400多人。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从事电气及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管理、营销,低压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等工作,符合高职教育应用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是合适的,课程设置是满足社会需求的。
据社会调查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表明,我院毕业生求职心态好,不过分挑剔工作环境;专业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专业适应面宽、动手能力强;尤其以他们能吃苦、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六、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件
实验课程
通过实验操作,巩固理论 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
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课程
实习
社会实践
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了解实际工 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 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
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实践项目,培养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教材建设
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编写和选用合适的教材,注重教材的针 对性和实用性。
数字化资源
积极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案例等,丰富教学手段 和资源。
资源共享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共享,提高教学 质量和效益。
05
质量保障与评价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评估
定期对课件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确保课件内容与教学目标相符 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设施与设备
1 2
教学设施
提供完善的教学设施,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 馆、体育设施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
教学设备
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系统、实验 仪器、图书资料等,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
设施管理
建立完善的设施管理制度,定期维护和更新设施 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教学资源建设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我们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 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
我们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的 发展和进步。
07
未来展望与发展计划
学科发展趋势与挑战
学科交叉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科交叉融合成为课件发展的重要趋势。课件制作需要不断吸收不同学科的知识 ,整合资源,以提供更丰富、更全面的学习内容。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以及自动控制等相关领域或行业部门,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关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并系统地掌握电路基础、电机学、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所需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知识,受到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自动控制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工程训练,做到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掌握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运行与分析以及控制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1)知识结构: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管理科学基础和英语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必需电工理论、电机理论、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了解本专业相关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体系。
2)能力结构: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实验技术;能够发现和解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中一些较简单的工程问题;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
3)素质结构: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具有快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我调节控制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踏实的作风。
三、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四、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8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五、核心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气控制及PLC等。
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前言根据长期对轨道交通行业、山东省及周边地区制造业电气自动化领域的调研,参考《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专业简介》,结合学院和专业实际,“职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人文素质教育”三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合作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本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以下特色:1. 适应山东自动化领域和轨道交通行业发展需要,开设工业自动化、供用电技术应用方向;培养“路地兼顾”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高层次技能型人才;2. 按照工学结合的思路,实施“产学对接、实岗历练”的人才培养模式;3. 坚持“职业能力本位、适于个性发展”原则,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两个平台+两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80202二、招生对象、学制及学历本专业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相同、相近专业毕业生)。
全日制三年,专科(高职)。
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制造行业(自动化领域)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电气工程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具备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技能,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毕业后能够在自动化领域从事自动控制系统开发与设计、自动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设备操作与维护工作。
(二)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1) 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英语和计算机知识;(2)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制图基础知识;(3) 具有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仪表检测与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单片机及测控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等专业技术知识;(4) 具有控制系统的组成和策略组态、投运及运行维护等专业技术知识;(5) 具有电气识图、生产工艺及设备自动控制等相关专业基本知识;(6) 具有工厂供电、建筑供配电、供用电系统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7) 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8) 具有电机与电器产品制造工艺、检验方面知识;(9) 具有电机与电器产品、生产工艺编制及电机与电器产品的生产组织管理知识;(10) 具有高电压测试技术和测试手段,熟悉现代高压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 引言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这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专业,其实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你有没有想过,家里的冰箱、洗衣机、空调,它们是怎么工作的?没错,背后都离不开电气设备的操控。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让大家对未来的电气人才有个更加清晰的了解。
2. 人才培养的目标2.1 基础知识扎实首先,想要在这个领域立足,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你得懂得电流、电压、功率这些基本概念,不然就像开车却不知道油门在哪,终究是行不远的!课程上,老师会教你电路的基本原理、设备的工作方式等等。
你会发现,学着学着,就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这些看似复杂的东西其实都有规律可循。
2.2 实践能力提升光会书本知识可不行,咱们还得动手实践。
在实验室里,大家会接触到各种电气设备,亲自体验怎么调试、维护。
就像学做饭,光看食谱可不够,得亲自下厨才能知道盐多了、火候不对的感觉。
实践中,我们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理论,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啊!3. 课程设置3.1 核心课程说到课程,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丰富了。
首先得提的就是《电路理论》,这门课就像基础的面粉,没它可做不出其他的点心。
接着还有《电气控制技术》,教你怎么用各种控制器去调节设备,真的是一门妙趣横生的课程。
另外,《自动化设备与控制》也是必修的,想象一下,未来你能设计出能自动调节温度的空调,真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再加上《电机与变压器》这些课程,整个专业的知识体系就像一棵大树,根深叶茂,层层相扣。
3.2 选修课程除了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也是丰富多彩的。
有些同学可能对新能源、智能电网感兴趣,那就可以选《新能源技术》或《智能电网技术》。
这两门课程不仅前景广阔,还能让你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走在时代的前沿,简直是锦上添花。
4. 实习与就业4.1 实习机会当然,光学习还不够,实习经验也是重中之重。
专业里一般会安排实习,让学生们走出校园,进入企业。
中等职业教育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等职业教育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当地电力系统电气运行与控制工作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电气工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运行原理。
2.具备电气运行与控制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力设备的维护和运行工作。
3.具备电力设备故障诊断和处理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电气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4.了解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和PLC编程,具备一定的自动化控制能力。
5.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他人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电工基础、电气测量与电器检修、电力系统概论、电力工程施工与管理、电力负荷与供电、电力系统保护与自动化、电气控制技术、电力设备与维护、电力线路运行与维护、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PLC编程、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电力工程企业管理等。
2.选修课程:电力工程特种设备操作、电气设备几何精确测量、电力系统优化与仿真、电力系统监测与运行、电气防雷与接地技术、电力系统调度与控制、电力系统运行管理、电气CAD制图、电力节能与新能源技术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操作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利用实验室实训设备进行模拟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组织学生参观电力设备生产厂家和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4.开设课程设计与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组织学生参加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相关比赛和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实践教学与实习要求:1.组织学生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运行等实践操作训练。
2.组织学生参与电工焊接、电气接线、电机故障诊断和处理等实践操作训练。
3.安排学生到电力企业或电力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实习,熟悉电气运行与控制的实际工作。
4.组织学生参与电力设备的安装、运行和维护的实际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电气工程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培养方案引言电气工程是一门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学科,涉及电力系统、电路、电机、自动控制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领域的需求逐渐增加,培养电气工程人才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份电气工程培养方案,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
一、培养目标1. 学科知识培养:电气工程专业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础与专业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力系统与电力装置、电气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2. 实践能力培养:电气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培养实际操作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创新思维培养:电气工程领域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电路理论、电力系统分析、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机与拖动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电气知识和基本电路分析能力。
2. 专业课程: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3. 选修课程:电气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包括:电力系统规划与管理、电气工程设计基础、电能质量与节能、电气设备维修与运行管理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的选修课程。
4. 实践环节: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课程,学习电气工程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实习,了解电气工程实际工作环境和实际项目的实施;通过毕业设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三、实践教学1. 实验课程:实验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6三、入学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或普通高中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
3年为主,实行弹性学制,最多可延长至5年。
五、职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主要为装备制造业及其相关行 业企业,从事电气设备(或企业供配电系统)及自动化控制 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设计、技术改造及其管理 等工作,见表1-1。
表1-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职业面向修业年限六、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面向装备制造业及其相关行业企业,培养从事电气设备(或企业供配电系统)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设计、技术改造及其管理等等工作,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素质,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等知识,具备从事产品设计与改造、设备安装与调试、操作运行、维护维修及生产管理、产品营销等工作的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七、培养规格1.素质要求(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爱岗敬业、国防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2)具有优良的电气业务素质不但有较坚实的电气基础,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技能,较强的竞争意识、经济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强的安全、质量和环保意识;(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而且有一定的业余爱好,具有理性、开朗、易与他人合作共事的健全人格和良好气质。
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素质,懂科学,爱科学,追求真理,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有一定的了解;(4)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对外界适应力强,有一定的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积极向上,沉着果断,能承受各种困难和挫折。
(5)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适应企业内外联系日益复杂的要求,管理人员应善于处理与企业有直接或者间接联系的企业与团体的联系,妥善处理矛盾与纠纷,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知识要求(1)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知识、英语和计算机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知识;(2)掌握电工电子、电机与电气控制、工厂供配电、单片机等专业技术基础知识;(3)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等现代工业控制系统技术知识;(4)了解一定的自动化系统集成知识和自动控制系统及监控系统装调的基本知识;(5)掌握电气制图、识图、生产工艺流程、网络通信等基本知识;(6)掌握有关科技文献信息查询及检索知识、了解电气最新、最前沿的技术知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第1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培养方案一、前言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依据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行业需求,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电气工程设计和自动化系统集成能力,能在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制造、自动化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运行维护、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规格1. 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具备较强的电气工程设计和自动化系统集成能力;3. 熟悉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制造、自动化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和法规;4. 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能够适应团队工作和项目管理;5. 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跟踪本领域的发展趋势。
四、课程设置(一)通识教育课程1. 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2. 外语课:英语、专业英语等;3.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4. 体育、军事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专业基础课程1. 电路原理;2. 电子技术;3. 电机与电力拖动;4. 自动控制理论;5. 电力电子技术;6. 信号与系统;7. 工程数学;8. 工程力学;9.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三)专业核心课程1. 电力系统分析;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3. 电力系统自动化;4. 电气设备设计;5.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6. 自动化装置设计;7. 自动化控制系统;8. 电力市场。
(四)实践性环节1. 金工实习;2. 电子实习;3.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4. 自动化装置课程设计;5. 毕业实习;6. 毕业设计。
五、教学安排本专业采用四年制教学安排,其中:1. 第一年:通识教育课程及部分专业基础课程;2. 第二年:专业基础课程及部分专业核心课程;3. 第三年: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性环节;4. 第四年:实践性环节、毕业设计及论文。
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日照市海洋工程学校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年修订版)一、专业名称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二、专业代码660302三、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二)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围绕山东省先进制造业对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合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进行电气设备和产品的生产、安装、运行、维护、维修的一线操作技术工人设计人员。
五、职业能力描述本专业所培养的各专门化方向人才,应具有以下公共基本知识、技能与职业素质:(一)基本知识要求(1)达到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文化知识水平。
(2)掌握机械常识、电子技术与安全用电等基础知识。
(3)掌握电工工艺、PLC及变频器、电子工艺等专业知识。
(4)具有市场经济、生产和技术管理及就业、创业方面的基本知识(5)掌握本专业各专业技能方向的专业知识。
(二)职业素质要求(1)具备正确对待工作岗位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具有不断学习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的意识。
(3)具备成本控制和节能环保意识。
(4)具有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意识。
(5)具有与领导、同事、客户进行有效的专业沟通的能力。
(6)具有-定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7)具有一定的继续学习和与领导、同事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技能要求(1)具有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与生活所必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使用EDA等软件。
(2)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常规电工电子仪器和仪表的能力。
(3)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
(4)能够阅读、分析常规的电子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计划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课题
中等职业学校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3000)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修订日期:
####学校起草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四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相关岗位群所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安全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能从事电气安装、运行与控制、维护等相关工作的一线操作人员。
三、就业岗位群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工种)有:电气设备安装工(6-23-10-02)、变电设备安装工(6-07-06-01)、常用电机检修工(6-07-06-03)、维修电工(6-07-06-05)、电梯安装维修工(13-036)、电气值班员(11-032)。
根据对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岗位调研统计,本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范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向:
1.工业电气技术方向: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与维修、高低压电器装配等岗位。
2.电梯电气技术方向:电梯电气维修保养、电梯电气安装、电梯安全管理等岗位。
3.变配电技术方向:变配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变配电室值班、变配电设备试验与维修、配电线路安装与维修等岗位。
四、人才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及职业素养目标
a.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
b.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c.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形成稳固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生活态度;
d.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优质服务意识;
e.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
f.树立安全、环保、节能意识;
g.具有不断钻研,了解行业先进技术动态的意识;
h.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2.专业知识目标
a.中职生必备的德育、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公
共基础知识;
b.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
c.掌握常用工具、量具及专用机具、设备的使用知识;
d.掌握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使用、调试、维护检修等方面的知识;
e.掌握人与设备的安全防护知识;
f.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标准及各工作岗位的规章制度;
g.了解与电力用户交往的职业礼仪知识。
3.专业技能目标
(1)专业公共技能:
a.能正确选择、使用常用电工仪表和工具;
b.能进行不同规格导线的连接;
c.能识别、测试、维修与调整常用电器元件;
d.能识读电气原理图、安装图;
e.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报表填写及专业资料管理;
f.能进行电气设备消防工作及触电急救;
g.能与电力用户及其他工作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
(2)专业方向技能:
①工业电气技术方向
a.能够安装、维护低压配电、动力和照明线路;
b.能够进行较复杂机械设备的主、控线路配电板的配线以及电气设备的电气安装工作;
c.能够诊断、排除30KW以下三相异步电动机及控制系统的电路及电气故障;
d.能够测绘一般较复杂程度机械设备的电气部分。
②电梯电气技术方向
a.具有电梯日常维护保养的能力;
b.能进行电梯的专项检查和修理;
c.具有诊断电梯故障,并排除电梯常见故障的能力;
d.能配合有关人员进行电梯的急修、年检、普通和重大维修、改造。
③变配电技术方向
a.能进行工业企业变配电室(站、所)的安装与调试;
b.能完成倒闸作业等变配电室(站、所)常规的值守工作;
c.能进行高压设备检修及常规试验;
d.能进行10KV线路的施工、维护。
4.证书要求
根据就业岗位需求,合理选择以下证书:
(1)从业资格证书
a.工业电气技术方向: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低压运行维修)。
b.电梯电气技术方向: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电梯电气维修)。
c.工业企业变配电技术方向: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低压运行维修)、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高压运行维修)。
(2)职业资格证书
a.维修电工(中级);
b.电气设备安装工(中级);
c.变电设备安装工(中级);
d.常用电机检修工(中级);
e.电梯安装维修工(中级);
f.电气值班员(中级)。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安排
本专业课程体系分公共分化基础课、通用专业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课等五个模块,其中专业方向课根据岗位个性化而列出三个专业方向,任选一个专业方向教学。
总学时3850,总学分192。
其中必修课186学分,占总学分96.9%;选修课6学分,占总学分3.1%。
公共文化基础课41学分,占总学分的21.4%;通用专业课40学分,占总学分20.8%;专业方向课25学分,占总学分的13%;实践教学80学分,占总学分41.7%。
通用专业课与专业方向课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本方案制定的遵循“普适性+个性化”的原则,构建通用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的专业课程框架,为各校制定专业教学实施方案留下了拓展空间。
各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此方案制定四年制或三年制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开设顺序与周课时安排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设立的其他专业方向课程可由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内涵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自主开发和选择。
本方案公共基础课程中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按教育部新颁发的课程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