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人格培养的三个主要方面

关于学生人格培养的三个主要方面
关于学生人格培养的三个主要方面

关于学生人格培养的三个主要方面

自信: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能力大小,智商高低还是容貌美丑,要想取得学习和工作的好成绩,必须具备自信心。因为只有相信自己才能不断进取,遇到困难才不会被吓到,最终获得成功或想得到的幸福。

诚信:诚实守信

尊:自尊。无论自己身份、地位、权力、职务、美丑,都尊重自己。

自主:一个人要想把握自己的命运,创造拥有自己想要的幸福,就必须自主。自己的事自己做主。而不能随波逐流依赖别人,将命运交给运气。这样弄不好一无所获,为人所使,甚至误入歧途。

由于人格不像道德那样表现于实践行动,有一些具体内容,而是一种精神状态,比较模糊。因此,人格培养应注重精神的参透和领悟。

在谈到人格培养之前,必须先对道德与人格作用做一个比较。道德与人格都属于个人修养心境的培养。不同之处:道德者重于人于社会、人于自然的关系的建设。体现于实践生活来源实践生活,有具体的操作性,有具体的内容,而人格则是着重于人的自身的关系,更多表现与人的内容的精神状态。在通过这种精神状态影响,来自自身的行动,最终来影射社会。因此,道德与人格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通之处。在传统社会中,由于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使人民为所役使,所有人强调奉献社会实践是忠于君主的传统道德占主导。而人格培养则和道德对立以来致使一些人因不满社会的不公平,遭到社会的不容而陷入了消极和虚无。

现在社会是一个开发的社会,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在培养人的社会共性的同时也应该培养人的主观性个体精神特点。因此,我们必须把对人格培养作为一项单独的素质来培养。

下面谈谈人格主要三个方面培养的方式方法。

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首先教师必需要有一个咨询乐观的精神相貌。相信自己能较好书,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改进自身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出好的教学效果是支撑信心的重要方面。对能力不足的教师则应坦率的承认不足。同时多下苦功,多准备学习弥补自身的不足,相信自己一定能教好书。决不可逃避困难,妄自菲薄。

学生:对待学生自信的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培养学生自信应区别对待,对于成绩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本身比较自信,但是不等于说不需要操心。一方面,由于学生都有一些自信不足,对于这部分学生应肯定其成绩鼓励其全面发展,建立真正的自信。另一方面,有些学生确实十分优秀,这部分学生容易导致的问题是盲目自大,瞧不起同学,甚至和老师发生不当冲突,最终引发一些其他问题。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则应让其认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为其制定合适的更高的目标,鼓励帮助其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要求其多和同学交朋友,多帮助困难的同学。对于个别和教师冲突的学生,教师在不伤害其自信自尊的前提下,应适当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其改正错误,同时,教师一定要冷静,不可冲动而使矛盾激化。

对于成绩,能力处于中等的学生,我们教师在培养其信心的时候,要看到其不足的一方面,又要善于发现其优点,鼓励其发扬优点,培养其优点。对于其不足的一方面应分析其原因。如果是由于其先天原因,则应本着宽容的态度,尊重事实,不可盲目提要求。否则因无法到达目标而打击信心。如果是后天原因,如学习不够认真勤奋,方法欠缺,以及家庭原因等原则对症下药来帮助其端正其学习态度,改进方法和家长适当交流,适当进行心理辅导等,最终到达弥补不足的目的,同时决不可放弃任何不足,弄不成为偏才或不思进取而倒退。

对于成绩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我们培养其信心的过程中难度较大,首先我们的教师必

须准备好足够的耐心、信心、热情来培养其信心。同时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对其过于关注,提出不适当的要求,而这部分学生成绩能力有很多客观原因,不是一下子改变得了,出力不讨好,必然导致学生压力过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击学生的信心。教师必需有较多的付出。另一个极端是个别教师认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精力放在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身上,不负责任的放任不管,这种现象有体制的原因,同时教师必需予以改正。在防止两个极端的同时,下面再说说关于这部分学生信心培养的方式方法。首先,对于差生有很多先天的客观的我们无法改变的原因,我们应尊重客观面对现实,不必对自己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无法实现的要求,我们不能置之不管。因为我们也许无法将其培养成一个合格的人才,但我们无权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力。所以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其受教育的权力,避免伤害其信心,在尊重客观,面对现实的同时,应积极发挥教育的作用,对于这类学生,同样应全方位培养其兴趣爱好。因为一方面有些学生虽然通常的学习能力较差,却有一些特殊的能力能为其社会生存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全面培养兴趣爱好,可培养其乐观的人生态度,适当开发其智商能力。当然对于个别实在较差的学生,则只能尽力而为,不求结果,但毕竟是少数。

自尊:一方面教师要积极为维护自己的尊严。本来教师在人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在外国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于历史的原因,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形象受到严重损失,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科教兴国提到一个治国战略高度,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一再强调要尊师重教。教师地位有了极大提高,同时由于现实的一些原因,如教师不负责任,行为不文明,有的甚至违法犯罪等现象引起了家长学生及社会的不满,玷污了教师的形象,有损教师的尊严,还有些学校收费现象使教师深受其害,以及教师待遇在很多地区较低,生活水平较差,也致使一些人瞧不起教师,还有一些舆论提倡把师道尊严作为封建糟粕抛弃,而诱导了人们对教师尊严的看法。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反对教师高高在上,妄自尊大,甚至受传统思想影响蔑视体力劳动者的思想。另一方面坚决抵制那种反对教师尊严的思想。我想随着党和政府对教育的日益重视,全社会教师尊严不当态度的转变舆论的正确导向,教师的素质的不断提高,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教师尊严会回归到应有的地位。

另一方面,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由于我们现在主要是面对一个群体进行教育,所以存在很多的个体差异性。有美的有丑的,有身体健康的有疾病的,有规矩听话的有调皮捣蛋的,有经济条件好的有贫穷的,有聪明的有弱智的,有遵纪守法的有违法破坏的,有合群的有性情孤僻的,有态度好的有自私的,不一而足。不论何种差异,人都应是平等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意义,应该获得起码的尊重,我们无权蔑视其存在形态,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

下面谈谈培养学生的自尊心的方式方法。1,教师不论对何种学生,力求做到一视同仁,尽量消除主观偏见,少带喜怒哀乐。2,要创造一种团结,互相改进的现象。3,对相对弱势的学生应多一些关爱保护及适当的心理诱导,但要把握好时机和方法,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抵触,甚至伤害其尊重而导致出力不讨好。4,对犯错误的学生,注意不伤害其自尊心的前提下,批评教育,同时更不可采取过激行动,如语言侮辱孤立,重则请家长告状,取绰号等这类行动是坚决制止的。5,教师应注意一些无意识言辞,比如说民工怎样,犯罪分子怎样,离婚怎样或某人怎样,而有些学生父母是民工或是犯罪分子或离异或某人等等。这样这些无意识言辞就会伤害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所以教师一方面应把握思想,像民工可都说说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另一方面尽量不要谈到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更不要妄加评论,以免产生不好的结果,应谨慎!

自主:教师方面,教师必需要有很好的自主。由于现在是一个强调自由民主开放社会,也是竞争平等的社会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代,既要团结合作,也要自主自立,没有很好的自主意识是很难以有所成就的,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是为学生的将来长大后追求幸福,奉

献社会提供重要条件。

教师首先培养自主意识。1,在学校建设方面要有主人公精神,要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但要注意方式,不能过激冲动,不偏执。2,在教学中应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唯书不唯上不随众。3,在社会风气上,应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好的要吸取,不好的要抵制,决不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同时对社会风气,内心有主见,但不要随意发表意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可以了。4,自主同时应避免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将自己的东西强加于人,而应积极听取大家的意见,该服从的要服从,尊重别人的生活工作方式。

对学生,我们可以以下几方面迫于:1,直接思想教育,自己的事自己做主。1,对于那些老师来做主的事情要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决,教师可参与可引导,但最好不要以成人的态度去命令去干涉,即使教师是对的,但对于学生自己能力迫于是不利的。3,组织好班干部班子让他们去管理班级,迫于他们的主人翁的精神。4,对班级学校社会的现象可有选择性的选一些有争议的事情,让学生发表看法,同时最好不要轻易下结论而让时间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正确与否。5,对于学生的穿着爱好行为只要不违反道德,学校纪律,最好别干涉。

以上就是关于人格培养的几个主要方面,由于人格培养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教育内容,目前还未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教育实践经验很少,所以难度很大,但是人格培养却相当它将直接影响到德育,智育,人的命运观,人生观,学生心理素质等各方面,所以我们必须对人格培养引起足够多重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实践水平,为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设公民而努力。

(完整word版)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高迪 摘要: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健全人格是一个人建功立业必备的品质,是一个人立身之本,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助推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人格健全的大学生的参与和努力。加强大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程。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健全人格 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人格是灵魂的骨架,健全的人格能给我们一个正直、清澈的灵魂,带给我们美好的生活体验和幸福的心灵,引导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它是一个人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人格是大学生的内涵、素养和精神气质。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指其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能够积极地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对待他人具有开阔心胸,能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面对人生能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并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在团队中能够充分发挥团结、合作和自我创造能力。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1)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学阶段是人格完善定性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如果在这一阶段不断完善自己人格,将自己心理水平和道德素质提高,与人相处融洽,具有良好的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和创造力,更好地适应社会,那么大学生将以一种愉快的心态享受生活。(2)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一个国家拥有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发展、进步,才能在世界竞争中掌握竞争主动权。因此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培养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的挑战。目前大学生由于学习、就业、社会、家庭造成的压力,在人格上出现失衡现象,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自我意识强烈,自私、自大,信心不足,依赖性强,交往能力差,孤独,自卑。因此,学校要提供条件和时间、空间,努力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坚信种下行为,收获习惯;种下习惯,收获性格;种下性格,收获命运。因此,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不足分析 大学时代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在大学生人格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1、无聊。无聊心理的主要特点是空虚、幻想、被动,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其核心在于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空虚是因为没有目标或目标太低,人一旦失去目标的牵引,生活就没有动力;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就会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对生命意义的否定发展到极端是对生命的否定;幻想是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或者目标太

德育工作论文 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德育工作论文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 与培养 关于人才的培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才必先成人。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一个个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复杂的社会情况交叉影响,独生子女大量产生,加之腐朽,陈旧观念的影响,人们在重视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同时,不当的观念、不当的做法依然存在。而今少数青少年的自私自利,孤僻冷漠,自负浮躁,懦弱胆怯,骄横粗暴等毛病,都是人格缺陷。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研究员介绍: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4亿,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通过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如浙江省的一个高中生用榔头砸死自己的母亲,并从容处理母亲的尸体。本地也曾出现某校高中生杀死班主任之妻、杀害班主任之事件……面对学生如此惊人之举,我们不得不反思,到了高度重视健全人格教育的时候了。 ;;其实,某些孩子的缺点,比如自私冷漠、惟我独尊、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嫉妒心理太强、想办法让别的同学受到批评,自己以此为乐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即:“人格障碍”。这种人缺乏调节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能力,缺乏对情绪,情感、行为的控制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将来成为次品;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健康将来成为废品;一个人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没有好的品行,经来会成为危险品,对社会将构成潜在的威胁。所以,高度重视健全的人格教育,培养出能够担当起时代中人的国家栋梁,健全的人格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 ;;基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以下内容:1、要有博大的爱心,它包括强烈的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等。2、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3、了解自我、结纳自我、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4、心地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5、有独立自主意识,不依赖他人。6、不迷信、讲科学、有创新精神。 健全的人格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那么如何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和培养呢? 一、;;;教师的博爱是实施人格培养的基础 1、确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去感受和经历的事情,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和灵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从这个定义出发,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人格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遗传、学习、文化生活、自我意识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何谓健康人格呢?台湾师范大学贾馥茗教授认为,“所谓健康人格,是能够正视环境与个人的责任,因而对自身、别人或所居住的环境,能做正确的适应。”也就是说,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积极的社会适应性。作为一个具有良好适应性的理想人格,应从个体对人对事,对内对外两方面来抽象其人格结构,建构适应性系统。 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埃里·克弗洛姆认为:人格既有“稳定”的属性,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会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美国精神分析学家阿博拉姆·卡丁纳认为:人格是文化的产物;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愉快的校园文化,班级氛围,建设先进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始终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接触到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通过观察、模仿等学习,以及外部对人的行为的认可与否定,人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逐渐成熟起来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反映出的人格缺陷及现代人所必须的健康人格的要求,把人格教育融入一种班级精神之中,并以此作为载体,使人格教育时时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目的。 现在的高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受到大人们过度的保护,过分的宠爱,再加上他们学业成绩优秀,受到老师的喜欢。久而久之,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一些人格失落现象。有的学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老子天下第一”,优越感特强,虚荣狂妄;有的学生意志薄弱,经不起挫折,考虑成绩一不理想,恨不得寻死觅活;有的学生懒惰成性,被子不叠,鞋袜不洗,每到放假大包小包往家里拖脏衣服,让父母代劳。有的学生对集体漠不关心,对他人冷漠,嫉妒心强,缺少为他人服务,助人为乐的热情并且在当前学习生活中有孤独感,觉得学习压力特重,有厌学情绪,对考试过分紧张,经常心烦意乱,莫名其

健全人格课题阶段报告1

《农村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 课题阶段总结(一)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在农村教育工作岗位已经连续工作二十一年。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和学生的接触中,发现很多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孩子没有孝敬老人的意识,有的孩子没有人生目标和理想,有的孩子做事没有自主意识,依赖他人现象严重,甚至有的孩子连一颗善良的心也没有,我觉得我种种现象可以概括为人格不健全。本学期,我查阅了关于农村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大量资料,对农村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含义及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和课题开题报告,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现对农村小学生健全人格的认识做以简单的总结。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健康优秀的国民,健康这一概念可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长大成人,这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关于人才的培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才必先成人。一个人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相应的教师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教师的任务是为祖国培养人才,那就说教师不止是传授科学知识,并且要肩负着培养 - 1 - 学生健康人格的重任,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尤为重要。 但在我国以前的教育形式下,重智育轻德育体育,不重视对人格的养成教育等现象在家长和部分教师的思想中还深深存在着,当今的教育依然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人格”的现象,通过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看到了一个不应该发生的悲剧。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并且加强教育中人格的培养,就可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引言 一位老教授昔日培养的三个得意门生事业有成,一个在官场上春风得意,一个在商场上捷报频传,一个埋头做学问如今也苦尽甘来,成了学术明星。于是有人问老教授:你以为三人中哪个会更有出息?老教授说:现在还看不出来。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技巧的较量,其次是智慧的较量,他们现在正处于这一层次,而最高层次的较量则是人格的较量。 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心理卫生学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而幸福的生活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的人格健康状况,而且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一种力量。人格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包含着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而人格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对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寻找通向健全人格之路、塑造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如何面对外界的刺激以及反应的方向、速度和程度。进一步说,人格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状况。因此,重视人格的整合与塑造,既是身心健康的需要,又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一节人格概述 一、人格及其构成 人格也称作个性(personality),词源来自拉丁文persona——面具。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人格(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倾向性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每个人的心理特点不同,因此个性表现也是千差万别。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这些心理特征可以通过心理测验来了解和认识。 1、气质是人格的先天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提到气质,就和风度、气度联系起来。在评价某某人的言谈举止时,都会自然地用到“气质”。其实,这里所评价的气质,准确地说,应该是气度。从心理学上谈气质,更多的是指人的脾气、秉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主要表现在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与指向性上。气质的生理基础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在人的人格结构中居于基础地位,它能使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气质是构成人格的重要部分,由于人的气质类型不同,其行为表现的特点就会有差异,甚至是明显的差异。 关于气质类型的学说,最有影响力的是“体液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分别产生于心脏、脑、肝和胃,以每个人所占优势的体液为主导,构成的四种气质类型即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每种气

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 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 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 迎接“丢脸” 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 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因为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 生活在太阳底下 吸取着雨露阳光。唯我独尊 娇横跋扈 事事占上风。试想 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 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 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 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 经受不了打击 他们只会顺水推舟 不会逆水行舟。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 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 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 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对挫折的能力 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 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 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 成绩的好坏 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 意见的分歧 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 同学的嘲笑……然而 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孩子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 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 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 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 正确的对待自己 与他人友好相处 更好的学习 勇敢的面对失败。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 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 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 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 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面对这样的孩子 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面对现实 找找原因之所在 在认清自己之后 以清醒的头脑 良好的心态 调节自我 战胜自我 树立信心。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 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人无完人 各有所长 各有所好 只要有信心 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相信自己 我并不比别人笨 别人能做到的事 我也能做到。”久而久之 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 短处要弥补 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 教其反思在家庭教育中 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 就不能正确面对 就会导致不良后果。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 他们不善言表 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面对这样的孩子 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 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 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 认识自我的不对 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从小进行了解自我 认识自我 二 、遇到困难 学会解决

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如何使学校的教育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如何使学生成为新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如何使学生个体在新世纪的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的课题。 1994年5月24日,江泽民同志为“雏鹰行动”题词:“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勉励广大少年儿童,学会生存,自理自律;学会服务,乐于助人;学会创造,追求真知。我们认为,江总书记的题词为我们指明了21世纪人才完美人格特征的基本内涵。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曾指出“如果在儿童的早年,不能合理地教育儿童,使儿童养成不良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将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培养儿童学会关心、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健全人格,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同时,根据新时代的需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我们认为,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主要行为特征的核心理念是:在学会做人方面,其核心是明礼诚信,有爱心;在学会做事方面,其核心是追求效益,守规则;在学会学习方面,其核心是好学乐学,常创新。 目前在校的学生,是一个独生子女的群体,他们享受来自国家、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厚爱,生活的环境优越,个人利益唯上的意识强,但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却很少思考,缺乏责任心、危机感、使命感。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势在必行。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与理论依据: (1)理论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以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指导,尤其要注重认真地领会并贯彻邓小平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本课题的研究以国家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为指针,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国家的教育方针在我校得到更好的贯彻和执行。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1

一、健全人格的含义 我们认为,大学生健全人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自我悦纳,接纳他人。人格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2、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吸引人,深受大家的喜欢。 3、独立自尊。人格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人格独立,自信自尊。 4、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 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 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缺陷及其调适 (一)悲观 悲观心态是一种不健康心理,对人尤其是朝气蓬勃的青年大学生伤害极大,应引起大学生自身的重视。 如何调适、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呢?德国心理学家皮特·劳斯特提出了改变悲观、培养乐观的10种调适方法:1.越担惊受怕,就越易遭灾祸。 2.即使处境危难,也要寻找积极因素。 3.以幽默的态度来接受现实中的失败。 4.既不要被逆境困扰,也不要幻想出现奇迹,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 5.不管多么严峻的形势向你逼来,你也要努力去发现有利的条件。 6.不要把悲观作为保护失望情绪的缓冲器。 7.你失败了,但你要想到,你曾经多次获得过成功。这才是值得庆幸的。 8.在你的闲暇时间,努力接近乐观的人,观察他们的行为。 9.要知道,悲观不是天生的。 10.如果乐观态度使你成功了,那末你就应该相信这样的结论:乐观是成功之源。 (二)激惹 青年大学生血气方刚,遇事容易激动,有的大学生更容易冲动,引起激情。 为了克服激惹的缺点,心理学家提出以下几种调适的方法:

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第29卷第4期2008年8月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Hengy ang N o rmal U niv ersity N o.4V o l.29 A ug.2008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 李伟强,甘 超 (巢湖学院教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摘 要: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须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人格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8)04—0135—03 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发展一直是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培养青少年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也是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有专家预测,21世纪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冲击的人格健全者[1]。通常所说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等,一般是对良好的人格发展状态的一种表述,如有的学者认为它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人在品质上的完美程度和标准”[2],而很少涉及到其内容、结构等方面,从而给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研究和教育带来了难度。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进行深入研究,培养青少年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就必须明确健全人格的涵义,充分了解他们的人格发展的状况,从而实施有效的人格教育,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将就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及其培养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该问题的未来更全面深入的探究有所裨益。 一、关于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或健康人格、优良人格,很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健全人格是“能协调个体的内部关系的人格素质的心理层面”,是人“身心健康和潜能充分发挥的重要心理条件,不仅使个人生活得更快乐和幸福,而且使社会得到更多的和有价值的个人回报”,它“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充分的安全感”等一系列的指标,包含“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等一些要素[3-5]。简单来说,健全人格强调健康和全面两方面,健康是保证,全面是要求。因此,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就是指青少年学生的人格结构中所有特质都得到健康、全面和协调的发展,使青少年能够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表现出人际关系和谐、情感稳定积极、心理健康等发展状态[6]。 从心理学视角,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结构性、标准性和发展性的特征。首先,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应具有结构性的特征,即应具有内隐的人格心理特质和外显的人格行为特征,其中人格心理特质调节人格行为特征,而人格行为特征又可内化为人格心理特征。其次,健全人格应具有标准性的特征,即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心理特质应是健康、全面的,而他们的人格行为特征也应是合乎个体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再次,健全人格还应具有发展性的特征,即在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随着年龄、环境及知识结构的改变,他们的健全人格也应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收稿日期:2008—04—18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2003jqw58)。 作者简介:李伟强(1975—),男,安徽巢湖人,讲师,博士,从事教育心理研究。 135 DOI:10.13914/https://www.360docs.net/doc/6f12459402.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6f12459402.html,43-1453/z.2008.04.033

加强学生人格教育 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加强学生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独创精神的人才,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人格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原指古希腊戏剧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代表剧中人物的身份。人格作为一个有多重意义的概念,被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多个学科领域,但至今并无公认、统一的定义。在我国口语词汇中,人格指人的思想道德、品德、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理想信念、生活习惯等等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都表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格与人的先天秉性密切相联,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惯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人格的发展完善伴随着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少年儿童时代是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不再是仅仅教给学生固定的文化知识和单纯管好学生的纪律,而是转向塑造学生新型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合作、生存和做人。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班主任,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要善于把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着眼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塑造。 我个人浅显的认为,班主任应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班主任首先要以身示教 班主任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和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效仿、学习的最直接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1 、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处以身示教 我们班主任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哪怕是微小的细节。比如,要使学生注重仪表,你自己必须保持衣着整洁,行为端正;要教育学生勤俭节约,你得默默关好正在流水的水龙头;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你得口语“干净”不出秽言,举止文雅,不显粗鲁,有学生在场不直呼其他老师姓名。要养成学生严谨治学的习惯,你得兢兢业业备课,认认真真上课,严肃对待学生作业,哪怕是一个错别字也不放过,等等。我们要善于抓最易疏忽的细微处,给学生以耳濡目染的影响,从而规范他们的言行。 2 、在行为活动的关键处以身示教 关键处就是节骨眼上,有一次我在教室发现有个学生满面怒容,坐立不安。一询问,才知他的笔记本被另一个学生弄丢了,他准备兴师问罪,而且非要他自

语文教学和人格美

语文教学和人格美 语文教学是一个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信息繁衍的手段之一。民族文明传统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以各自的语言文字为载体。汇集了各民族的共同传统的人格心理沉淀。那种种符号之中饱含了各民族对自己的审美心理,对自然的审美心态,对社会的审美人格的凝聚。使人类文明的发展得以存有。并有案可查的也是语言文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今天去分析和发扬各自民族的优良传统人格。 一个民族的传统人格美是无数个体的人格形象美的凝聚和汇集。所以每个发展中的民族都十分注重各自民族的人格形象美的培养,塑造与诠释。而这之中教育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尤其是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所担负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使民族传统的光辉人格,在下一代的心灵中发扬光大。处在教育转型变革的巨大历史时代,语文教学应担负起它应有的历史责任。使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为了人的发展”,而适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目标。使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中,能够真正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完美的人格形象。 张志公先生提出并主张的“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都得增强”,道理正于此。而人文性的增强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人格美德的塑造和培养。注重学生的个性心理特质与潜能的培训和开发。真正做到“目中有人”,把培养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放在教学中应有的重要地位。 在李岚清的《基础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一文中,明确指出“教育要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这之中,思想,道德,情操,健康的个性,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是人格内涵的重要内容。而且在“五四”前后就曾提出过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国民健全的人格”,只不过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不同要求,渐次淡化了这个宗旨。而面对教育思想的大变革时期,提倡与推行素质教育又把人格美的塑造与培养摆在了重要的教学的位。 另外,在社会转型时期,因为商品大潮的冲击,社会开放过程中,受到不同的思潮特别是“拜金主义”的侵蚀,在我国一些人的心目中,造就了人格美德的失落。使一些人“穷怕了,纷纷扑向金钱,再没有敬业的心气和自尊的人格”(《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这也正是造成一些人自身素质不高,人格缺陷的原因。从而影响到我们民族素质的发展与塑造。 于此,语文教学应在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中,结合现代先进的文明成果,让民族传统人格美在受教育者的心理受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

第二章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点;认识培养健康人格对人生的意义;掌握塑造健全人格的方法途径。 【教学重点】 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1、人格的定义 一提及“人格”,我们可能会想起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话语“这人人格太差;那位人格高尚”“他出卖了自己的人格”、、、这些包含了人格的多重含义,有道德意义上的,有文学意义上的,也有社会学意义上的,那么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的含义是什么呢? “人格”一词,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原意是指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就像我国戏曲中的脸谱,它代表了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综合各心理学家的观点,可以将人格界定为:“它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具有独特性、相对稳定性、统合性(多种成分构成有机整体,内在一致性,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功能性(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命运,甚至影响到个人成败) 举例说明。 2、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特点——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因素的作用,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需要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的矛盾和危机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从本质上讲,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由此,埃里克森将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形成的良好的人格品质分别是: ①婴儿前期(0-2岁):任务--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希望的品质。 ②婴儿后期(2-4岁):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意志---。 ③幼儿期(4-7岁):任务--主动感,--内疚感;--目标---。 ④童年期(7-12岁):任务--勤奋感,--自卑感;--能力---。 ⑤青年期(12-18岁):任务――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诚实-。 ⑥成年早期(18-25岁):任务――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⑦成年中期(25-50岁):任务--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怀---。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德育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德育 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传道解惑的教师,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全人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是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唤醒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应该是教育变革的核心,有效的德育教育必须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上。 二是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凡言出,信为先。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之本,一个人只有内心诚实,做事才能讲信用,有信誉,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中学生的思想品质、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至关重要。 三是要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与人友好相处不可缺少的礼仪修养。讲礼仪是做人的起点,是治事之本。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这个礼字,密切地关系着国家的盛衰,个人的成败,这点我们的古圣先贤早就知道,所以远在上古时代就产生了《周礼》、《仪礼》、《礼记》三部巨着,倡导礼貌运动,而使我国有了礼仪之邦的美誉因此,老师要处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宣传,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人格,讲文明,讲礼貌,不讲脏话和粗话,这对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是要培养学生的孝顺之心。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所以,青年学生首先要学习孝道,坚守孝道。东汉时的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专心服侍父亲,炎热的夏天为父亲扇枕,严寒的冬季为父亲温衾而受到人们颂扬。 五是要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中学生必备的起码品德。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感恩之心对他们很重要,老师要教育他们懂得这方面的道理。如今,中学生守则里写入学会感恩条款,这也充分肯定了感恩之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什么样的人格最适合个体与群体的发展,是人类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一直在广泛探讨的国际尖端课题。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也是我们基层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任务,怎么样能够探索出一套符合学生自己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的培养方式,尤其班主任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这样才能够根据学生自己的情况,开展一系列的活动,给自己准确的人生定位,找到适合他个人的学习方法和手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技术素养,以便于适应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下面就是我在教学工作中总结得出的一些列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拥有健全人格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思想与大家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经过多年在教育一线的教学工作,不停地在如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努力探索和实践习得,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时机,增进了解 要想培养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及思想理念,了解学生个人对学习和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阵下药。 为了对同学们增进了解,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在每次升旗、上课间操时,我坚持跟班,了解他们的情况;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每次同学们进行班内、校内劳动时,我积极与同学们一起劳动,增加与他们每个人接触的机会;在每次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班级工作与同学们共同协商等。通过以上方法,我逐步了解了班内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尊重学生,以诚相待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学生对他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体现。这样,使得班主任和学生处在一种对立的状态,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培养。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利用青年教师这一年龄优势,在自己在同学中建立威信的基础上,与他们平等相处,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 在出现问题时,我从未采用强制手段,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而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我虚心地接受,没有因为“我是老师,我接受学生的批评,这多丢面子”而拒绝接受。比如,我校举行的第一届广播体操比赛中,那几天学校网站工作刚好也比较忙,学生们每天下午的训练时间我就没能长时间陪他们训练,我们班没有得到第一名,同学们都心灰意冷的,就有几位同学哭着给我说:“张老师,这几天您就不管我们的训练才导致今天的表演成绩不高!对我们也太不负责任了吧!”。这使我即高兴又有些愧疚。高兴的是学生们承认了我作为助理班主任的工作,愧疚的是由于其他工作忽略了他们。当时,我诚恳的向他们道歉,并说明了原因,而没有因为我是老师而采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给予生硬的回答。我认为,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种大度的气量,宽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要允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任。 三、相信学生,珍视成功 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因此,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

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浅谈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与培养 关于人才的培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成才必先成人。人字的一撇是智能,一捺是人格。一个个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复杂的社会情况交叉影响,独生子女大量产生,加之腐朽,陈旧观念的影响,人们在重视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同时,不当的观念、不当的做法依然存在。而今少数青少年的自私自利,孤僻冷漠,自负浮躁,懦弱胆怯,骄横粗暴等毛病,都是人格缺陷。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王玉凤研究员介绍:我国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3.4亿,保守估计有各类学习、情绪、行为障碍者3000万人,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0%,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通过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血淋淋的现实。如浙江省的一个高中生用榔头砸死自己的母亲,并从容处理母亲的尸体。本地也曾出现某校高中生杀死班主任之妻、杀害班主任之事件……面对学生如此惊人之举,我们不得不反思,到了高度重视健全人格教育的时候了。 其实,某些孩子的缺点,比如自私冷漠、惟我独尊、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嫉妒心理太强、想办法让别的同学受到批评,自己以此为乐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即:“人格障碍”。这种人缺乏调节情感活动和行为活动的能力,缺乏对情绪,

情感、行为的控制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将来成为次品;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健康将来成为废品;一个人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但没有好的品行,经来会成为危险品,对社会将构成潜在的威胁。所以,高度重视健全的人格教育,培养出能够担当起时代中人的国家栋梁,健全的人格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 基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以下内容:1、要有博大的爱心,它包括强烈的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等。2、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3、了解自我、结纳自我、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4、心地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5、有独立自主意识,不依赖他人。6、不迷信、讲科学、有创新精神。 健全的人格不是天然形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教育,那么如何对他们进行健全人格教育和培养呢? 一、教师的博爱是实施人格培养的基础 1、确立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每天都要去感受和经历的事情,它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师生关系应当建立在平等、友爱的基础上。客观上教师是教育者,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是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似乎无“平等”可言。但是,从师生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的主体来讲,两者之间人格地位应当是平等的。但传统的师道尊严一直占统治地位,学生从来就是“被传道、被授业、被解惑”,师生间缺少沟通亲近。若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来看,

青少年人格的培养浅谈

浅谈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人格的 意义与对策 [摘要]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的关健时期,把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最主要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教育。 [关键词]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人格意义对策 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人的灵魂。人格的形成与人自身素质有关,同时受生活环境、教育、社会实践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受教育因素的影响最大。由此可见,人格是教育的根本。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本文拟就培养中学生健康向上人格的意义与对策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望行家的指教。 一、意义 在中学阶段,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特别要注意他们健康向上人格的培养,其意义包括: ㈠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倾向性尚未成熟定型,可塑性很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入世后,当代中学生受着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和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他们头脑中烙印不深,他们的人格导向容易发生偏移。加之目前学校用以教育青少年的内容和形式又相当严重地脱离了实际,采用的是那种单向的、说教式的和灌输式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反而会使受教育者形成两重人格和逆反心理,导致

了各式各样的人格缺陷。据有关调查报道,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青少年道德素质薄弱,人格扭曲。由此,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显而易见,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中学生本身的健康和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 ㈡传统美德延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奋斗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用中华民族在五千年中形成的崇高的民族气节、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宝贵的民族性格、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培育出来的革命传统,用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用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的当代英模美德 教育中学生;用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近现代的民族英雄和当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塑造中学生。用中华美德来加强中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以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新的价值观体系。运用这种新的价值体系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标准来教育、熏陶中学生,使他们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人格,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是中学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略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人格是指人的整体精神风貌的总和。一般由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诸要素构成。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有自知之明,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对人格塑造的轻视以及教育方法的偏差,加上不良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和就业的种种压力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人格缺陷,如认知失衡、人际关系不协调、心理调适和承受能力差、价值取向过分自我化和功利化等。大学生心理发展还未最终定型,大学生人格仍具有可塑性的特点,为此,大学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与培养。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是人生重要的发展时期,也是人格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期。大学生在主动寻求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接受着来自各方面思潮以及多样化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在多种诱因的作用下,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错位和缺失,理想信念有了一定的偏差,致使大学生极易产生迷茫感、空虚感、挫败感等,为不良人格和心理疾患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入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法制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实践能力,这是培养和维护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思想认知基础。 1.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是个人奋斗的动力之源,是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是推动人格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要以“两课”教学为主阵地,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使他们有高尚的人生目追求,并将这种追求贯穿与一生。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以科学、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人与社会的交流过程,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只有人对社会作出贡献,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人生才有意义。 2.引导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理解、认同,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挖掘和选用生动的事例,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理解、接纳、选择并内化为自己高尚的道德认知;引导他们参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研讨,提高他们对复杂社会问题的辨别能力。也可以针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反思自己的不良人格和不道德行为,引导他们做出正确选择,增强其社会公德意识、公民权利与义务意识。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淡化知识传递色彩,多采用讨论、辩论、答辩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实现着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与升华,进而实现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完善。 二、重视大学生人格的自我管理,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要以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重点。因为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需要外力的推动,更需要大学生自觉地把外在的要求和影响进行内化。正确合理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能力,能极好的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对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不良人格的抑制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所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要以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重点,通过构建合理的自我意识,培养和维护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合理的信念。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指出,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件的信念、评价、解释,而非来自事件本身。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改善不良的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困扰会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以及糟糕之极这三个特点,正是由于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极易使人们产生情绪困扰甚至引发人的人格障碍。因此,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全面的、发展的和辩证的思想和观点,认识和消除生活中的不合理信念,为良好人格的培养和维护提供理性基础。 2.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客观、合理的自我认知对良好人格品质的形成起着保驾护航作用。要引导大学 论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略 赵剑平 [摘要]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重要的思想认知基础;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和维护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对良好人格的形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完善和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作用,创建良好的校园心育环境,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使得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 [作者简介]赵剑平(1965-),男,河南济源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学教学、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5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