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导学案
《口技》导学案
时间主备:学科组长:包组领导:
《口技》
【目标导学】
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学习有动力)
1. 能掌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2. 会品味本文简练、准确的语言。
3. 了解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做主)
一、读一读: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喜欢的语段。
(提示: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二、找一找:
把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找出来;画出文中描摹声音的语句。
三、想一想:
1.口技表演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来打动听众的?本文的声音描写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共写了几个场面?
2.本文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交流展示】(课堂因你而精彩)
1.小组内展示自学成果。
2.班内交流自学成果。
【质疑精讲】(认真倾听理愈明)
提出交流中出现的新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分层训练】(小试牛刀亮风采)
必做题:
1.为什么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详细的写出了“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
2.同样是写声音的微弱,为什么写犬吠用“遥闻”,而写老鼠却用“微闻”?
选做题:
这篇文章用一个“善”字领起,“善”在哪里?怎样写“善”?请你用“善在,它写出了”说一句话。
【总结提升】。
统编7下语文导学案《口技》(林嗣环)导学案
《口技》导学案[教学目的]1、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3、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揣摩语言,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文言词汇;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知识链接】:1、口技,是杂技的一种。
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模拟)各种声音的技艺。
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早在春秋时期,就曾经演绎过"鸡鸣狗盗"的故事,所谓的“鸡鸣”其实就是口技的一种表现。
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2、《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
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3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人。
字铁崖,清代福建晋江人,生卒年月不详,清朝顺治年间进士。
因事谪戍,后遇赦,客死于武林。
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等书。
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测:1、《口技》的作者是( ),字(),()代顺治年间进士。
本文选自《》,是清代()编选的笔记小说。
2、利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解决字音少顷()犬吠()呓语()夫叱大儿声()齁声起()意少舒()曳()许许()声几欲先走()二、自主学习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2、结合课下注释,放声读文三遍①读文第一遍,做到发音准确,停顿合理。
②读文第二遍,找出文中的中心句③读文第三遍,提2-3个有价值的问题三、合作探究1、细读课文,交流体会,注意字音、语气、停顿。
2、分组朗读课文,力求读好乃至背诵。
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口技(导学案)
《口技》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2、准确流畅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积累文言词语3、揣摩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教学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山东省济宁市有一个小伙叫刘大成,2010年2月16日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上,凭借自己的文艺特长一炮打红,被评为2010年度星光大道总冠军,刘大成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这位艺坛新星的文艺特长是能用他的一张嘴模仿出各种美妙的声音,即表演口技)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场用文字形式记载的精彩的口技表演,这就是清代作家林嗣环写的《口技》。
请将课本打开到140页。
学生板书:题目、作者及出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预习交流:读准字音。
少顷()犬吠()呓()语夫叱()大儿声中间()夫齁()声起意少()舒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2、指名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揣摩语速、节奏的4、读后感受:请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情节内容。
(口技表演者模仿............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小组合作,翻译课文互相解疑。
(文言翻译五字法:留、替、调、补、删)2、交流翻译结果。
各小组提问,其他小组协助解决,教师适时点拨。
(采取竞赛方式:比一比哪个小组解答问题最踊跃,回答最好,合作学习效果最佳。
)3指名逐段翻译,教师逐段强调重点词语含义。
四、品读课文,理解内容:(学生合作探究,回答问题,在文中圈点勾画,总结归纳,后交流。
)1、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些生活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归纳2)3)4段上部分三个场景:(1)第一个场景:梦中惊醒(2)第二个场景:闹而复静(3 )第三个场景:失火救火(第一个场景声音,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第二个场景突出鼠倾盆器的声音来烘托屋内的静;第三个场景更是写得有生有色,达到高潮,声音由少而多,应接不暇。
《口技》导学案
6.口技林嗣环导学目标:1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
3积累一些文言词。
教师主要训练目标1组织、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及技能。
2面向全体的技能。
3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及技能。
4、课堂提问的策略及技能。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的侧面描写。
一、导学过程:1、导入课题:介绍口技(导学)通过学生解题,让学生了解口技是一用嘴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的杂技。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及技能)2、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展示目标)3、作者简介:使学生明白课文的作者是林嗣环,课文选自《虞初新志》,编者是张潮,两者不同,注意区分。
4、检查预习(自学)出示生字,让个别学生口头回答。
(训练课堂提问的策略及技能)给下列红字注音:屏障少顷呓语絮絮叱齁中间曳屋许许声5、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互学)学生先分小组进行朗读课文,然后全班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训练面向全体学生的策略及技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策略和技能。
)6、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互学)从课文来看,课文记叙的是什么内容?文中的表演者模仿了几个场面?(课堂提问的策略及技能)记叙一位口技表演者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观众都赞叹不已。
中间的三个场景7、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译文(自学)学生运用课文的注释和有关的资料自行学习课文的译文。
8 、加强朗读,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口技表演者表演了几个场景,请分别找出句子?(2)简单归纳每个场景的内容。
(3)面对口技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听众有什麽反应呢?请分别找出句子?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拿出笔,进行适当的圈点勾画。
(组织、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及技能和面向全体的技能。
)9、小组讨论(1)文中多次描写听众的反应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2)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口的技艺有什么作用?学生相互交流分别请几名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口技》导学案
《口技》导学案导读:20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2、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课时第一课时知识链接:1、口技,是杂技的一种。
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模拟)各种声音的技艺。
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2、作者见P140注释1预习检测:一、读一读,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注意划出不会读、读不准的字,并利用工具书解决字音。
少顷()犬吠()呓语()夫叱大儿声()夫齁声起()意少舒()中间()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二、试一试,借助课文注释,解释重要字词。
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少顷:但闻:满坐:寂然:犬吠: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叱大儿:当是时: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未几:夫齁声起:宾客意少舒:俄而:中间力拉……:曳屋许许声: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三、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四、比一比: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两()儿百千()人百千()犬百()手百()舌百()口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画出不会读的句子)2、同桌相互读听(纠正读错的句子)3、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学习文言翻译五字法:留、替、调、补、删)小组合作译读练习。
4、齐读课文。
合作探究:1、疑难词语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中理解有困难的词句或文言常用词语。
以提问形式在班内交流,把还没有解决的写在黑板上。
2、解全文大意及结构。
全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叙的。
【导学案】《口技》导学案
(4)翻译句子。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5)“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几欲先走”在意思上是否矛盾?为什么?
3、归纳整理
(1)我的疑惑:(2)笔记整理归纳:
由C层展示,其他补充或完善。并将问题及预展示内容写在黑板上。
四、评价检测,反馈落实
1、组织各组决定大展示顺序。
提示:可用角色表演、辩论赛等形式展示。形式多样。
2、各组准备。
3、各组依次大展示。
教师做好组织,提醒站位等要求,做好追问等工作。
学习目标: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理解课文大意,学习准确运用表示时间的文言词语,背诵全文。
二、组织独学,关注状态
(学生在预习后的学习)
1、学生迅速回顾预习内容并巩固。
2、对子检查预习并上报预习情况。
教师所有答案作好准备和预设。
课题:《口技》
课型:阅读课
课时:1课时(预展+展训)
主备:
复备:
三、促进互学,暴露问题
对学→群学→小展示。
教师:关注学生状态,提醒责任人履职,或参与点拨或讨论。进一步作好学情调查。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尔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2)表示同时发生:
3)表示相继发生:4)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三)研读课文,深入思考。(让智慧的火花在这里碰撞!)
1、熟读课文,文章的主体部分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场面一是;场面二是。其中描写场面一采用了的手法,例如“”一句烘托深夜的寂静;“”反衬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沉静。
口技导学案
口技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7)八、经典语句解读 (8)九、预习检测答案 (9)十、全文翻译 (11)一、学习目标通过深入研读,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理解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文章所传递的传统文化内涵。
关注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描绘和精准的用词,展现口技表演的精彩纷呈。
通过学习和体会《口技》一文,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对民族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同时,也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口技艺人高超技艺的表现是学习的重点,需要深入体会文章如何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口技表演的神奇魅力。
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是学习的难点,特别是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词汇和句式,将口技表演呈现得栩栩如生。
体会文章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也是学习的重要方面,需要深入思考口技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口技》选自________,是____(朝代)________(编选人)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2.本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的________。
二、注音题1.屏障()2.呓语()3.齁声()4.曳屋许许声()()5.几欲先走()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京中有善口技者()2.施八尺屏障()3.众妙毕备()4.会宾客大宴()5.众宾团坐()6.夫叱大儿声()四、选择题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A.juéB.jiào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A.jiānB.jiàn3.两股战战,几欲先走()A.jǐB.jī五、判断题判断下列句子划线部分解释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请改正。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少舒:稍微舒展)()六、简答题1.文章开篇“京中有善口技者”有什么作用?2.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通过声音描写来展现口技艺人技艺高超的?四、中心思想《口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围绕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展开。
《口技》导学案(含答案)
《口技》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学习重点】1. 预习、解题、介绍作者、扫除语言障碍2. 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课堂过程】【自学质疑】知识链接《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清代张潮(康熙时安徽歙县人,曾任职翰林院)所编,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
虞初是人名,他是西汉时人,汉武帝时曾任侍郎。
他曾根据《周书》写成通俗的周史,书名“周说”,共有九百多篇(已散失)。
《汉书·艺文志》将虞初列入小说家,后世常用他的名字作为笔记小说的代称。
【课前预习】1.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少顷.()犬吠.()呓.语()夫叱.大儿声()夫齁.声起()意少.舒()中间.()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屏.障()絮絮.()(2)文学常识积累《口技》的作者是___ 朝的____ ,这篇文章节选自______ 朝______ 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__ 。
2.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实词(1)会宾客大宴会:()宴:()(2)施八尺屏障施:()(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闻:()(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哗:()(5)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欠伸:()(6)妇抚儿乳,儿含乳啼乳:()乳:()(7)妇拍而呜之呜:()(8)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一时:()毕:()(9)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少:()稍稍:()(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11)曳屋许许声曳:()许许:()(12)虽人有百手虽:()(1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14)变色离席,奋袖出臂色:()奋:()(1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股:()走:()(16)群响毕绝绝:()【合作探究】1、.通假字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导学案
《口技》导学案陈建来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2、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了解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多方面表现口技人高超技艺的写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预习案(比一比,我能行)一、导入新课口技,它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
早在春秋时期,就曾经演绎过“鸡鸣狗盗”的故事,所谓的鸡鸣其实就是口技的一种表现。
现在中央电视台有个“曲苑杂谈”的栏目,里面就经常有人模拟各种各样的声音。
(如有条件,可播放“洛桑学艺”VCD片段,学生兴趣更浓。
)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早在几百年前为我们表演的口技。
(板书课题)二、明确学习目标三、整体感知1、介绍作者及作品出处。
明确: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善写诗文。
本文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读音,注意停顿节奏。
3、检查字音。
吠(fèi)叱(chì)倾(qīng)少顷(shǎoqǐng)惊觉(jiào)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
5、找学生朗读课文。
四、译读课文导入语:对于文言文,我们不仅要读准它,更要读懂它,下面请同学们参照课下注释,把课文翻译一遍,如有不懂之处,可以随时与同学交流意见,也可直接问老师。
1、学生自己参照课下注释翻译课文,有疑问处作好记号。
2、小组交流疑问之处。
3、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全班同学或者老师帮助解决。
4、检查重点字词(1)疑难词语:“厅事”、“欠伸”、“呓语”、“屏障”、“侧目”、“作作索索”、“少”、“稍稍”、“力拉崩倒”、“战战”、“施”、“毕”、“绝”、“意”、“曳”、“名”。
(2)活用的词(只要学生理解这些词在文中的含义即可)。
口技 导学案
口技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口技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掌握口技的基本表演技巧和要领;3. 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自己的口技水平。
导学内容:1. 口技的定义和特点;2. 口技的分类和流派;3. 口技的表演技巧;4. 口技的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口技的定义和特点口技,是一种利用口腔、舌头、声音等部位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和传统文化底蕴。
口技的表演形式多样,可以通过快速的口才、灵活的唇舌和变化多端的声音巧妙地模拟各种声音与情境,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惊喜。
二、口技的分类和流派口技根据表演形式和技巧的不同,可以分为声音口技、身体口技、文学口技等多种类型。
例如,模仿动物的声音、模拟自然风景的声音等都属于声音口技;而一些需要借助身体动作和表情来配合的口技则属于身体口技。
在中国,口技有着悠久的传统,流派繁多,如川剧变脸、徽剧吹打技法等都是口技的代表性流派。
三、口技的表演技巧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口技表演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首先是声音的控制和操纵能力,要能够灵活运用口腔和呼吸来发出各种音调和节奏。
其次是表情和身体的协调,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增强表演效果。
此外,还需要有大量的练习和实践,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和提升技艺,才能在口技表演中游刃有余。
四、口技的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想要学好口技,首先要选择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取适合自己的口技流派和表演形式。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声带和喉咙,避免过度用力和不正确的发声方式导致声音的损伤。
同时,要注重反复训练和不断调整,找准自己的表演风格和技巧特点,做到真正做到驾轻就熟。
通过本次口技导学案的学习,我们对口技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能够不断提升口技的表演水平,展现出更加精彩的口技表演。
愿大家在口技的世界里尽情挥洒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最独特的方式传递快乐和美好,成为口技领域的佼佼者!。
《口技》导学案_含答案
导教案第二十课口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认识作者作品;疏导字词,掌握必需实词虚词【学习重难点】疏导字词一、导入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
古代的口技实质上不过一种仿声艺术。
表演者用口模仿各样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可贵遗产之一。
这类技艺,清朝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近邻戏”。
且此中还有腹语术。
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拟各样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增强真切感。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暮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秋声集》。
《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是清朝张潮编写的一部笔录小说,以铺写故事记述人物为中心。
全书20 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考语,其实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1、听读课文,给以下字标音呓()语吠()力拉崩倒()之声曳(少()叱()屋许许()齁()声)几(中间()欲先走)2、自由朗诵,注意不一样情境下语速、语调的变化三、小组合作1、比较说明,勾勒重点词,自主翻译课文2、小组合作梳理以下知识点一词多义坐:众宾团坐满坐寂然而:既而儿醒妇拍而呜之指:手有百指不可以指其一端通假字满坐寂然古今异义会来宾大宴古意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妙:众妙毕备认为妙绝绝:认为妙绝群响毕绝但闻屏障中古意今意今意稍稍正坐古意中间古意今意今意两股战战古意几欲先走古意今意今意当是时古意虽人有百手古意今意今意不可以名其一处古意微闻有鼠古意今意今意词类活用不可以名其一处也会来宾大宴..遥闻深巷中犬吠妇抚儿乳..妇手拍儿声众妙毕备..表示时间的词语1、少顷2、既而3、是时4、一时5、不多6、忽7、俄而8、突然四、沟通展现1、板书:疑难词句(供全班议论解决)。
《口技》导学案设计
《口技》导学案设计【学习准备】:(3分钟)积累汇报有关口技等民间艺术的资料。
【学习目标】(1分钟)1、识记作者及《虞初新志》2、积累文言词语。
3.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4.熟读课文,翻译并背诵前三自然段。
【新课探究】(25分钟)整体感知(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作者及作品简介:作者( ),字( ),明末清初人。
《虞初新志》是( )朝张潮编写的( )小说。
2《虞初新志》是清朝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 )为中心。
全书( )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似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 )小说集。
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
3给加点字注音:呓( )语絮( ) 索( ) 齁(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4)少顷 (5)既而(6)众妙毕备 (7)一时 (8)未几5翻译下列句子(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6疏通文意重点研读1、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什么人做了什么事)2、根据复述的内容,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写出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巩固练习】(4分钟)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4)少顷 (5)既而(6)众妙毕备 (7)一时 (8)未几【课堂小结】(1分钟)【达标测评】(5分钟)翻译下列句子(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作业】(1分钟)背诵前三自然段《口技》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准备】(3分钟)背诵前三自然段【学习目标】(1分钟)1翻译并背诵后两自然段。
2积累表示时间的文言词语3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新课探究】(24分钟)整体感知(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给加点字注音:曳( )屋许许( )声( )中间( )几( )欲先走未几(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俄而( )百千人大呼 (2)奋( )袖出臂 (3)不能名( )其一处 (4)两股战战( ),几( )欲先走3、翻译下列句子(1)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口技》导学案
二十口技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2.正确朗读翻译全文,重点理解表示时间的词语;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理解其作用;4.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1.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理解其作用。
【知识链接】林嗣环,字起八,号铁崖,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现驷岭村)。
他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中进士,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
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
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过渡诗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
《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
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
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
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
且其中还有腹语术。
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感。
一、自主学习(一)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屏.障()呓.语()齁.声()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三)解释加点的词。
京中有善.口技者()施.八尺屏障()众妙毕.备()会宾客大宴.()众宾团坐.()夫叱.大儿声()宾客意少.舒()虽人有百手..()妇抚儿乳.()奋.袖出臂()但.闻屏障()其夫呓语..()(四)指出下列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及词性。
《口技》导学案
口技》教学设计教学目的一、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二、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四、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常识预习篇1、了解文学常识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
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 年)中进士。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口技》是他的《V 秋声诗〉自序》的一部分。
2、查字典,给下面的字注音,并写出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
吠f讯狗叫)叱chi(大声责骂)倾q m g(斜)顷q m g(短时间)3、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口译课文。
找出疑难问题,供上课交流。
3.思考“思考一、二题”o导学篇一、交流自学过程中的疑难。
二、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文章按什么顺序来记叙口技人的表演,从文中找出体现这顺序的词语。
四、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用文中的那个字能概括?你觉得文中的哪处描写最精彩,说说你的体会?五、文中多次写到了宾客的反应,这在整篇文章中有什么作用?检测案一、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便有妇人惊觉欠伸()A . ju e B . ji do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A . ji① B. ji d3.宾客意少舒( ) A.sh ao B sh o o4.曳屋许许声( )A.x uBh u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A.j 1Bj 16.夫齁声起( )A.h onBh o u7.夫叱大儿声( )A.ch iBch18.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A.j ingBj 1ng9.曳屋许许声( )A.y eBzhu d10 盆器倾侧( )A q1ngBq1ng二、根据课文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明口三中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课题口技课型新授课时二课时授课时间
主备田孝杰审核统稿执教
班级学生姓名成绩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学习重点、难点:
1、背诵课文,掌握表时间的词语;
2、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
3、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资料链接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
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模拟)各种声音的技艺。
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
晚年住在杭州。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秋声诗》等。
《口技》就是节选自《秋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
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组长签字:
一、读一读,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注意划出不会读、读不准的字,并利用工具书解决字音。
A
少顷()犬吠()呓语()
-
夫叱大儿声()夫鼾声起()意少舒()
中间()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
二、试一试,借助课文注释,解释重要字词。
A
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少顷:但闻:满坐:寂然:犬吠: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叱大儿:当是时: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未几:夫鼾声起:宾客意少舒:俄而:中间力拉……:曳屋许许声: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四、比一比: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A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两()儿百千()人百千()犬百()手百()舌百()口
结合练习四掌握表时间的词语,进一步熟读课文,力求能背下来。
1 表示突然发生:
2 表示同时发生:
3 表示相继发生:
4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5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A组长签字:
1、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2、巩固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妇抚儿乳()手有百指()
儿含乳啼()不能指其一端()
宾客意少舒:)()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掌握活用的词 B
活用的词是指有些词本只属某一词类,但有时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可灵活用为另一类的词,随着词性功能的临时转化,它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地发生某种变化。
“妇抚儿乳”中的“乳”是(),作()讲。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原为名词),作()讲。
“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原为名词),作()讲。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原为名词),作()讲。
4、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
B
会:古义:今义:施:古义:今义
厅事:古义:今义奋:古义:今义
闻:古义:今义但:古义:今义
虽:古义:今义走:古义:今义
5、解释下列多义词。
C
众宾团坐()手有百指()
满坐寂然()不能指其一端()
课堂展示大显身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品读课文
1、朗读第1段找出表演的地点、道具、气氛。
2、思考: C
(一)①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
②“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3.学生熟读,背诵第一部分。
(二)文章的第2、3、4这三个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听读这一部分:C
1、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
(1)第一个场景:
(2)第二场景:
(3)第三场景:
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摹的?描摹了哪些声音? B
①第一个场景的声音
②第二个场景
②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
④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
⑤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
a、三个文段都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请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
第3段中听众的反应是:
第4段写听众的反应是:
b、比较第2、3、4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
4、温馨小结
(三)朗读第5段、理解课文结尾一段的作用。
C
1、思考:这一段写到“抚尺一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向已。
”似乎与第1段相重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合作释疑: D
1、分析理解:课文除了直接从正面写表演的过程,还有侧面的衬托,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有何作用?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2.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3、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统领全文的?
揣摩语言,领会主旨
(1)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
(2)课文写小儿“含乳啼”,大儿“絮絮不止”,好在哪里?
(3)文中用了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这些词语有何作用?
(4)课文第4段中写起火。
救火场面,连用五个“百千”,表达效果怎样?
测评反馈:(20分)
1、文学常识填空。
《口技》选自《虞初新志》,作者是朝的。
《虞初新志》是(朝代)编选的笔记小说。
(4分)
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4分)
会.宾客大宴不能名.其一处也
但.闻屏障中抚尺二下妇抚儿乳.
3、文言文中表示事物的数量,一般只用数词而不用量词。
是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在下列数词和名词之间加上量词。
(8分)
一( )桌一()扇一()大儿一()椅
一()抚尺百()手百( )口百()舌
4、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他们分别填在下面。
(4分)
少顷既而当是时忽俄而忽然
表示突然发生
表示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发生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