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明口三中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

课题口技课型新授课时二课时授课时间

主备田孝杰审核统稿执教

班级学生姓名成绩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学习重点、难点:

1、背诵课文,掌握表时间的词语;

2、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

3、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课时安排:二课时

资料链接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模拟)各种声音的技艺。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反映了我国民间艺人技艺的高超。

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中进士。晚年住在杭州。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秋声诗》等。《口技》就是节选自《秋声诗自序》(见清人张潮编辑的一部笔记小说《虞初新志》卷一),文字稍有删改。

《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组长签字:

一、读一读,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注意划出不会读、读不准的字,并利用工具书解决字音。A

少顷()犬吠()呓语()

-

夫叱大儿声()夫鼾声起()意少舒()

中间()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

二、试一试,借助课文注释,解释重要字词。 A

会宾客大宴:施八尺屏障:少顷:但闻:满坐:寂然:犬吠: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叱大儿:当是时: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未几:夫鼾声起:宾客意少舒:俄而:中间力拉……:曳屋许许声: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译一译:圈点勾画,粗通文意,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四、比一比: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A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两()儿百千()人百千()犬百()手百()舌百()口

结合练习四掌握表时间的词语,进一步熟读课文,力求能背下来。

1 表示突然发生:

2 表示同时发生:

3 表示相继发生:

4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5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A组长签字:

1、本文选自《》,这本书是朝的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2、巩固课文中的重要词语。

妇抚儿乳()手有百指()

儿含乳啼()不能指其一端()

宾客意少舒:)()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虽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处:()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掌握活用的词 B

活用的词是指有些词本只属某一词类,但有时在一定的语言结构中,可灵活用为另一类的词,随着词性功能的临时转化,它们的意义也就相应地发生某种变化。

“妇抚儿乳”中的“乳”是(),作()讲。

“善口技者”中的“善”是()(原为名词),作()讲。

“不能名其一处”中的“名”是()(原为名词),作()讲。

“会宾客大宴”中的“宴”是()(原为名词),作()讲。

4、出示本文古今异义词,由学生比较古今不同含义。B

会:古义:今义:施:古义:今义

厅事:古义:今义奋:古义:今义

闻:古义:今义但:古义:今义

虽:古义:今义走:古义:今义

5、解释下列多义词。 C

众宾团坐()手有百指()

满坐寂然()不能指其一端()

课堂展示大显身手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品读课文

1、朗读第1段找出表演的地点、道具、气氛。

2、思考: C

(一)①第一段中写表演的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

②“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一句说明了什么?

3.学生熟读,背诵第一部分。

(二)文章的第2、3、4这三个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听读这一部分:C

1、找出口技人表演了哪三个场景?

(1)第一个场景:

(2)第二场景:

(3)第三场景:

2、作者按什么顺序描摹的?描摹了哪些声音? B

①第一个场景的声音

②第二个场景

②第三个场景情形急转,

④从三个场面总体来看,声音变化的情形是:

⑤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

a、三个文段都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请找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

第3段中听众的反应是:

第4段写听众的反应是:

b、比较第2、3、4段中听众的反应,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

4、温馨小结

(三)朗读第5段、理解课文结尾一段的作用。C

1、思考:这一段写到“抚尺一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向已。”似乎与第1段相重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合作释疑: D

1、分析理解:课文除了直接从正面写表演的过程,还有侧面的衬托,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有何作用?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2.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3、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统领全文的?

揣摩语言,领会主旨

(1)课文中写犬吠用“遥闻”,写鼠声用“微闻”,有什么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