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步,收集区域的相关资料
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
第四步,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人文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
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地理好望角学案第11期
第三册第一单元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学案
一、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
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1、区域差异分析时,资料的收集的方法:直接收集法和间接收集法。
直接收集法就是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间接收集法就是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有关统计数据、文字材料等。
2、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时,有以下三种方法。
1)、定性的方法是指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
这方法
主要反映区域内地理事象和概况和基本特点等。
如:区域的位置,范围、形状以及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特点。
2)、定量的方法是指在已有的资料的基础上,借助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
定量分析的实质是按照一定
的目标和要求,对地理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明确地理事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例如我们可
以对区域内气温、降水量和河流的流量等进行定量分析,了解河流流量与气温、降水量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预测
河流流量的变化情况。
3)、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综合的方法是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例如
在河流上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既要考虑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工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方面,也要
考虑其他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对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的影响,甚至要考虑到国
防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三、活动实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差异
长江流经我国地形的三大阶梯,贯穿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流域面积十分广阔。
以上游的贵州省、
贵州湖北上海
区位条件
长江上游,云贵高原东北
部,位于西部地区,内陆
腹地交通不便。
长江中游,跨长江、汉江两大水
系位于中部地区,水陆交通便利
长江入海口、长江三
角洲前缘;腹地广,
劳动力素质高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状况以山地、丘陵为主,生物
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
山地、丘陵、平原兼备,生物、
矿产和能源资源丰富
地势平坦、资源匮乏,
海运便利
人口(万人)3799 5975 1324
面积(万平方千米)17.6 18.59 0.64
GDP总量(亿元)1084.9 4662.3 4950.84
人均GDP(元)2855.8 7803.0 37393.0
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占
GDP百分比)
25.3:38.7:36.0 14.9:49.6:35.5 1.7:47.6:50.7
就业结构(一、二、三产业
就业人口百分比)
66.4:9.4:24.2 48.4:18.1:33.5 12.5:41.7:45.8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15.9 321.4 2068.8
根据上表资料绘制图表,直观表示区域发展有关要素的差异
1、绘制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GDP总量柱状图
2、三省市产业结构饼状图
时间:2012、10、26
编辑:高玉晓
比较三省市的发展阶段
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
资源优势水能资源丰富、煤炭、铝土、磷等
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水能、生物资源丰富,铁铜
等矿产资源丰富,粮食、棉
花等农产品产量大
水资源丰富,周围长江
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
粮食、桑蚕等农产品产
量大
主要问题第一产业比重高,第二、三产业比
重低,城市化水平低,人均收入低,
人多地少,生态脆弱,喀斯特地貌广
布,土壤贫瘠,交通不便第三产业比重低,第二产业
比重高,城市化水平较低,
人均收入较低
矿产、能源等资源贫乏,
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绿
地面积小
区域发展阶
段
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再生阶段地理竞技园试题第11期
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试题(二)
1.为对贵州、湖北、上海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在收集资料时应
①以实地考察和调查为主②以查阅资料为主③重点收集自然环境指标
④重点收集社会经济指标和自然环境指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
2.三地的资料收集完成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定性法②定量法③综合法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3.三地的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
①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②区域经济分析③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三个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004年)。
地带GDP(%) 人口比重(%) 人均GDP(元)
东部60.4 42 18 216
中部26.4 35 9 480
西部13.2 23 7 219 材料二
年份东部中部西部
1980 52.3 31.2 16.5
1985 52.9 31.1 16.0
1990 53.8 29.8 16.4
1995 58.3 27.6 14.1
1999 58.8 27.4 13.8
比重增减+6.5 -3.8 -2.7
(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的差异,
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的差异,
这种差异表现为。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________(大、小)一些。
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GDP所占比重只有________在逐年增加,而________和______则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________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4、绘制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2004)GDP所占比重的扇形结构图。
5、绘制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地带人均GDP的柱状图。
时间:2012、10、26
编辑:高玉晓
选择题1、D 2、D 3、D
综合题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
(3)小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