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画心》配器
歌曲《画心》赏析
![歌曲《画心》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3207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9.png)
歌曲《画心》赏析
《画心》是电影《画皮》的主题曲,由陈少宝填词,藤原育郎谱曲,张靓颖演唱。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非常符合电影的主题和氛围。
歌曲以一段悠扬的二胡声开头,营造出一种忧伤、哀怨的氛围。
随后,张靓颖的歌声响起,她用低沉而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歌词中“看不穿,是你失落的魂魄;猜不透,是你瞳孔的颜色”等词句,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迷茫和痛苦,同时也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定。
整首歌曲的旋律悠扬动听,歌词深情动人,将电影《画皮》中的情感和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
张靓颖的演唱也非常出色,她的嗓音低沉而富有感染力,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得非常到位。
这首歌曲不仅在电影中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也成为了一首经典的影视歌曲,深受观众的喜爱。
配器法.配器分析
![配器法.配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bf1c10c281e53a5802fff9.png)
弓弦乐器弓弦乐器组中和弦音响的平衡通常应包括哪些因素?1、力度:同一和弦结构中的所有和弦音,都应具有相同强弱的力度,音量比例大致为1:1. 2、音色:在强奏的时候,不同音色乐器之间的音色差异会越明显,用交置法排列较好;弱奏和弦在音色和音区的运用、声部排列上比较自由。
3、声部排列:上密下疏中不空。
《朝景》片段分析:定音鼓(E、弦乐乐器组:第1小提琴第2小提琴中音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乐曲开始由木管乐器组呈示,单簧管与大管奏出大调主和弦,衬托出由第1长笛奏出的主题旋律。
主题旋律个性鲜明,风格清新,旋律平稳,带有装饰风格,表现了清晨日出、万物复苏的绚丽景色。
随着旋律的流动,第一圆号在第三小节第四拍上调色加入。
在第四小节第四拍,由中提琴下行填空引入弦乐组,弦乐组由第工和第Ⅱ小提琴、大提琴的分奏演奏形式与中提琴同时构成大调的主和弦,形成主题旋律的铺垫。
双簧管在中音区吹奏出美妙的第二乐句旋律,乐思由木管乐器组相互交接、过渡呈述,而弦乐队的和声衬托已从分奏转换成齐奏。
随后,直接由弦乐队重复主题旋律。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低音提琴的最低音E音的长音铺垫,起到了关键性的基础作用。
第l与第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整体齐奏主题旋律。
铜管乐器组由4支圆号同时吹奏出宽长的和声进行,起到一种稳定性的作用。
第l、第Ⅱ小提琴与中提琴进行乐思动机的分解演奏。
引进大提琴奏出的优美而富有幻想的旋律,大管乐器进行和声性的音乐衬托。
随着乐思的进一步发展,小号与圆号构筑出浓郁的和声配置效果。
由大提琴与低音提琴加整体木管乐器组演奏,再加入整体铜管乐器的和声性配置,第l、第Ⅱ小提琴与中提琴的和弦分解演奏将这一部分的乐思推向高潮。
由木管乐器组接替了弦乐器组的音型分解和弦的织体演奏,大管与单簧管进行了和声性交接。
这种手法是在管弦乐队配器中非常重要的"桥接"(交接)手段之一,它起到了一种音乐发展上的过渡作用。
随着圆号独奏(solo)的主题乐思再现,旋律已经在乐句的结尾处拉宽。
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配器技术分析——以“胸有朝阳”为例
![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配器技术分析——以“胸有朝阳”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cf3c5e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4.png)
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配器技术分析——以“胸有朝阳”为
例
作为一部京剧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不仅在剧情和表演风格上具备时代感,同时在音乐配器技术上也突破了传统的限制,使得京剧音乐更加丰富多样、生动形象。
本文将以剧中的经典曲目“胸有朝阳”为例,对其配器技术进行分析。
1. 古典乐器与现代器具的融合
对于京剧配器技术而言,传统的古典乐器如琵琶、二胡、笛子等是必不可少的,而《智取威虎山》中的“胸有朝阳”则将传统乐器与现代器具巧妙结合,增强了音乐的时代感和现代感。
比如,曲目开始的鼓点,利用了电子鼓,营造出震撼有力的节奏感;而在整个曲目中,钢琴和吉他的加入则使整首曲子更加丰满,使得不同音色的乐器在表达情感时更加舒适自然。
2. 现代和古典音乐的交融
除了古典乐器和现代器具的融合外,曲目中还引入了现代音乐元素,如爵士、摇滚等,与传统京剧音乐交融,创造出了全新的音乐风格。
比如,在“胸有朝阳”中,副歌部分的旋律模仿了当今流行歌曲的旋律结构,使得京剧更加现代和引人入胜。
3. 人声和乐器的交互
曲目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人声和乐器的交互关系。
京剧表演中,唱腔伴奏经常是乐器团的背景伴奏,但“胸有朝阳”这
样的曲目中,人声和乐器相辅相成,以达到同等重视的效果。
比如,在旋律递进时,器乐演奏逐渐增强,使得人声表达情感时更加生动动人。
在综合上述几点的分析后,不难发现,“胸有朝阳”这首曲目充分利用了传统京剧音乐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将时代感、现代感与音乐性有机结合,成为京剧现代戏配器技术的典范。
《画心》主持词
![《画心》主持词](https://img.taocdn.com/s3/m/9f1caa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5.png)
《画心》主持词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画心》。
在这里,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之旅,探索绘画的世界,感受艺术的力量。
在没有文字指引的情况下,让我们跳出传统的认知框架,用心感受每幅画作所带来的情感与信息。
第一幅画作是一幅充满激情的油画。
画家运用鲜艳的色彩和动态的线条,将这个瞬间永远地定格下来。
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的主题。
每一笔每一划都散发着无尽的力量与活力,仿佛把画面带入了现实世界。
每个人在欣赏这幅画作时,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故事和情感。
接下来,是一幅富有哲理的素描作品。
一条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位身姿挺拔的人物。
画家用简洁的方式传递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观: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画面中透露出的力量和坚定的目光,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追求。
或许,这幅画会引发我们对勇气和毅力的思考,并给予我们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夜晚的城市,是另一位画家的创作主题。
在这幅油画中,繁华的夜景与宁静的月光交织,打造出一幅奇幻而绚丽的画面。
色彩的对比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个夜晚的城市中。
每一个灯光和建筑物都映衬着城市的活力与独特的魅力。
这幅画作不仅美丽,更是表达了人和城市的关系,我们与城市共生共长,在城市的光与影中成长与追求。
最后,是一幅抽象艺术作品。
画家以独特的方式创作出一幅无法被定义的画面。
线条的交错、颜料的混合,创造出一个充满想象力和解读空间的世界。
每个人在欣赏这幅画时,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其中的涵义和情感。
艺术家用抽象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和思考。
感谢大家观赏本期的《画心》。
绘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色彩、线条与形状的组合,将画家的情感和观点传达给观众。
希望在这次的艺术之旅中,每一位观众都能够用心感受,用眼观察,去发现绘画中的美和深意。
让我们一起探索艺术的无限魅力,与绘画心灵相通。
谢谢大家。
乐绘长征_谱写光荣——张千一《交响组曲》配器分析
![乐绘长征_谱写光荣——张千一《交响组曲》配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00b18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00.png)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22手法还在第二乐章的D 部分(60-77小节)与第四乐章B 部分(85-98小节)中可见。
第一乐章副部(74-93小节)场景感极强,首先木管组、打击乐组、弦乐组以“fff”力度不断重复“三连音+四分音符”的节奏型描绘红军与敌对势力刀光剑影的战斗场景。
四小节后,铜管组以“ff”力度演奏直线上行的旋律与之形成“对峙”。
此处结合乐章的标题、旋律形态、音型等因素,可以感受作曲家在铜管组主题中的立意,即“战斗”。
该主题旋律由铜管组外加一支低音单簧管构成的谱例1:《交响组曲》第一乐章第15-18小节谱例2:《交响组曲》第一乐章第74-77小节复合音色进行陈述,此时由于铜管乐器自身的优势以及自身数量的增加,使得该复合音色在其他乐器组的“伴奏”之下仍然响亮,并且似乎映射红军战士坚定的战斗决心。
此外,与此类似的配器可见第三乐章A 部分,该部分旋律立意为“光明的征途”。
第四乐章《彝寨篝火》A 部分(61-83小节)以乐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队全奏的形式陈述。
具有民族特色的主题旋律、定音鼓、铃鼓的烘托、多次变奏以及“古朴而又热烈地”的表情记号,描绘了一幅场景热烈的篝火聚会的画面。
而作曲家在此也有着寓意:“我用交响化的旋律,进行了多次变奏,把民族团结的气氛表现出来。
”②谱例3截取其开始的6小节作为示例。
谱例3:《交响组曲》第四乐章主部主题61-66小节该部分为“色彩性全奏”,作曲家按照音色并置原则将织体中的各个因素按其音区位置的高低交给与音区相对应的乐器演奏。
各织体形态的“单纯”,和声的密集排列、丰富的低音,使得整体音响效果震撼,并在此基础上,铃鼓的叠加给整体音响抹上了民族性的色彩。
与器乐相比,声乐传递、表达情感、引起共鸣的能力更强,而且歌词的清晰性使其的描绘能力比器乐更强。
在第二乐章中运用女声二重唱的形式表达一种思念之情。
谱例4截取21-25小节作为示例。
2、“奔腾行进”的主层音型配器第一乐章的主部(第48-56小节)由主层音型与其3次重复组成,以乐队全奏的形式演奏。
圣桑《动物狂欢节》配器分析
![圣桑《动物狂欢节》配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bfd3b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9.png)
圣桑《动物狂欢节》配器分析摘要:本文以圣桑《动物狂欢节》14首室内乐为研究对象,将主要围绕作品的配器技法中最独特的三个点进行剖析,研究了该组曲在配器上的特立独行。
其中,独特之一便是编制的使用,独特之二便是作曲家在配器中对于主题动机的生动模拟。
独特之三是织体的使用。
借鉴其独特作曲技法,描述其配器音乐轮廓。
关键词:圣桑;音色使用;《动物狂欢节》;配器夏尔·卡米尔·圣-桑(1835——1921)是法国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钢琴家、管风琴家。
从小热爱音乐并显示出对于音乐超高的天赋,年幼的他对于声音异常敏感,这似乎也决定了他之后在配器与创作上的超高造诣。
在其晚期的创作中,《动物狂欢节》组曲成为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交响乐作品。
1886年2月,圣桑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和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进行旅行演奏,受其好友夏尔· 勒步克之邀为他狂欢节音乐会创作一组交响乐,于是圣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平时在动物园看到过的动物用交响乐中的各种乐器的音色呈现给世人。
成为后世广为传送和音乐会演奏的典型曲目。
一、编制的特立独行(一)乐器的独具特色整首曲目使用两架钢琴和九件乐器的结合(小提琴两把中提琴大提琴贝斯长笛单簧管木琴口琴)而成。
作曲家采用配器领域里极少使用的单纯的单一配置,这同时也为塑造不同动物的造型做了简化而清晰的轮廓。
利用乐器单纯音响模仿的方法形成了富有个人特色的动物狂欢节组曲。
该组曲每首的乐器编制都不超过十种,给人一种简洁明了之意。
而在这其中,每一首曲子都用钢琴去演奏背景或者塑造动物的造型,将钢琴和管弦乐达到一个完美的融合。
他十分反感把钢琴当作刻板和机械的敲击乐器。
将有些生硬的钢琴变成了一种惟妙惟肖的形象乐器。
例如第六首《袋鼠》他利用双钢琴刻画出袋鼠跳跃的身影,钢琴的顿音的使用,将袋鼠这一动物活泼灵动的特点描述的淋漓尽致。
(二)音色的形象贴切在配器特立独行的编制里,除了乐器使用方面的独特之外,该组曲的音色使用更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一大特色。
歌曲画心推荐简介
![歌曲画心推荐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6be32e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1.png)
歌曲画心推荐简介《画心》是2008年上映的电影《画皮》的主题曲,由陈少琪作词,藤原育郎谱曲,中国内地女歌手张靓颖演唱。
2009年4月19日《画心》获得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今天店铺就来为大家推荐《画心》这首歌。
画心创作背景《画心》由陈少琪填词、藤原育郎作曲、张靓颖演唱、莫斯科交响乐团演奏,整首歌曲长度达到七分钟。
这首“超长” 主题曲是由电影配乐中的一段主要旋律衍生而来,表达了电影中主人公的感情世界,旋律幽怨、凄美动人。
这首歌创作时制作人陈少琪并没有打算在开篇部分加入人声吟唱,这段是由张靓颖在录音过程中“擅自作主”加入的演绎方式。
因为张靓颖看过影片之后发现故事所讲述的这段人狐畸恋,道出了世人对浮华世界的欲求和迷恋美色外表的肤浅,开篇的吟唱正是将剧中人物心中的这份疑惑、纠结、悲伤表达出来。
随着剧情的推进,人性中的美好试图战胜邪恶,这份执著与坚守也让整首歌曲在结尾部分叹息式的演唱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无奈,这种头尾呼应的方式使得歌曲在感情表达上更加完整。
《画心》是张靓颖第一次正式与陈少琪合作,虽然整个录制的过程不算太久,但后期制作上却花了很多时间,张靓颖反复与制作人陈少琪老师交换意见,来来往往的邮件就有近百封之多,制作态度十分严谨。
由于她与陈老师对这部电影、对主题曲的感受相当一致,因此整个合作过程顺利且十分愉快。
2012年《画皮2》主题曲《画心Ⅱ》由该歌曲重新编曲而成,亦由张靓颖演唱。
这首电影主题曲不仅是电影情节的延展,而且与这部电影中充满着神秘东方气息的画面也统一在一起,达到了音画合一的效果。
渐近式的编曲风格将影片所勾勒出的惊艳凄冷的魔幻风格逐步表现出来,在配器上使用大量弦乐,配以张靓颖纯熟的演唱,让整首歌听起来磅礴大气,且具有很大的遐想空间。
张靓颖柔美的嗓音和旋律的丝丝入扣,凄美的歌曲完整的再现了一段让人感伤唏嘘的古典悲剧。
歌曲开篇部分张靓颖在没有任何乐器的帮助下,浅吟了近半分钟,用空灵的人声将听众瞬间带入影片所营造的“诡异”氛围中。
音乐配器分析范文
![音乐配器分析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050272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5.png)
音乐配器分析范文
音乐配器的作用是使旋律得到完美呈现和表达。
本文将对一首著名歌曲的配器进行分析。
这首歌曲采用了弦乐四重奏的配器形式。
弦乐四重奏是一个很常见的配器形式,它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组成。
这四种弦乐器的音色都比较温和,能很好地支持和衬托主旋律。
在曲子的开头,只有第一小提琴奏出简单的主题旋律。
其余三个弦乐器保持较轻的重复节奏,起到衬托作用。
这样简单的开头很容易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在主题旋律进展到第二个小节时,第二小提琴加入重复主题旋律的补奏,使音乐更饱满。
之后中提琴和大提琴也加入重复补奏,形成一个完整的弦乐四重奏声部。
四个声部紧密组合在一起,使主题表达得更清晰流畅。
在曲子的中后段,弦乐四重奏中的各个声部开始交换主题旋律和补奏,形成轮流吟唱的效果。
这种轮流配器法增加了音乐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弦乐四重奏的配器为这首歌曲营造出了温和优美的音乐氛围,很好地展现和传达了主题内容。
它通过声部的交替和组合,使主题得以完整有序地展开,同时增加了音乐的变化性,达到了完美的音乐表现效果。
音乐旋律 公文写作
![音乐旋律 公文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1ab769e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5.png)
音乐旋律公文写作旋律写作浅谈在国内想找一个认真教你写歌(songwriting)的学习地方都很难各大唱片公司签的songwriter也有不少是未经专业训练自己摸索的。
但旋律写作的逻辑并不复杂,掌握一些基础的乐理规律,要写出一首完整的旋律并非难事。
一首歌的旋律,包含的信息无非是时间和音高两个维度。
先从时间轴的角度来说说律动(节奏)吧。
来看一个十分简单的律动。
不考虑音高信息,单纯的节奏型如下图:(附音频:rhythm01)在这个律动的基础上,来看看张靓颖的《画心》:从上述两张图片的对比来看,音高虽然不同,但节奏型是一致的,可以很简单地看出3+3+7这个律动是如何被使用的。
而整首歌曲其他每一句的节奏型,也是这个3+3+7的各种组合和变奏,比如:“爱着你像心跳难触摸(3+3+3)”“你是我一首唱不完的歌(3+7)”等等。
谱例就不贴了,大家可以自行敲桌子感受下(认真脸)。
可以说整首歌曲就是靠这个律动撑起来全部的框架的。
同样地比如仙剑4的主题曲《回梦游仙》,主题句也是建立在这个律动的基础上,不过3+7的7那句有一个附点变奏:比如我自己采用这个律动,配合五声音阶,也可以很容易写出类似风格的“古风”旋律(第三句使用了和《回梦游仙》同样的变奏方式):(音频:rhythm02)即使是没学过音乐的人,敲这个律动琢磨一整天,再配合中国人最喜爱的五声音阶,写出类似风格的“古风”旋律也是不难的。
《画心》聊完了,再来说说《夜曲》。
来看《夜曲》的谱例,可以看到红圈里的律动居然在一段中连续出现了5次之多,也正是这个独特的节奏型给全曲的风格定了性(为谱面方便调整休止符,之后同):这个律动提取出来就是这样:(附音频:rhythm03)这个律动独特的切分音后来也被网络歌曲大量使用,比如徐良,汪苏泷的《后会无期》:许嵩《玫瑰花的葬礼》:其他还有很多,比如王强的《秋天不回来》,马天宇《该死的温柔》,一抓一大把,就不单独打谱了。
由上述案例,可以明显地看出律动的重要性。
音乐配器总结(共6篇)
![音乐配器总结(共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1a626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3.png)
音乐配器总结第1篇这种风格音符运动速度加快,音乐流动性增强,以十六分音符为基本时值单位,节奏平稳流畅,也是抒情类的Pop音乐体系。
可以分别用尼龙弦吉他和电钢琴搭配作为和声乐器,使织体音乐色彩偏暖,突出音乐的抒情性。
其中,尼龙弦吉他主要演奏主体的节奏音型,电钢琴则辅以和声形态的烘托,相辅相成,Bass同样是提供长时值的低音,有时也可稍加附点变化。
鼓节奏安排上,可以用闭合击镲进行十六分音符的滚动式演奏,底鼓和军鼓进行节拍上的强弱搭配,军鼓则作为段落对比的重要手段,如前面可以用击鼓边的音色,后面可以用击鼓的音色。
为了增加音乐流动感,还可以加入色彩性的打击乐器如沙球进行点缀。
音乐配器总结第2篇这个体系一般是比较柔和抒情的曲子,以钢琴作为主要的和声乐器。
可以用到柱式、分解或者综合运用各种节奏型。
主歌部分的鼓节奏可以用闭合击镲的音色支撑,到了副歌部分,为了突出织体,可以使用完整的鼓节奏。
总体要求平稳,尽量不要切分。
Bass的编写上不用太花哨,跟随强拍,使用长时值演奏。
此外,为了更好地表现曲子的抒情性,可以加入一个pad音色进行融合,副歌部分可以加入弦乐来加厚织体。
音乐配器总结第3篇音色协调,音响更加坚实,圆润丰满。
在歌曲中加入弦乐能明显增加抒情性,我个人也是个弦乐控,特爱听弦乐丰满的曲子,嘻嘻。
弦乐的编写最简单的就是以和声填充内声部,不过都这样写听起来会比较机械,而富于变化的弦乐编写会在不知不觉中给曲子增色不少。
弦乐可以演奏歌曲的副旋律,但要注意不能干扰到主旋律,喧宾夺主可就得不偿失了。
编写弦乐通常需要做到与主旋律前呼后应、相辅相成,然后点上CB根音进行,再填写内声部,这是个关键。
因为内声部不仅要起到和声的作用,还要有独立个性的旋律性,内声部的编写是需要功力的,这一点可以慢慢摸索练习。
初写弦乐可以从长音着手,保持声部平稳流畅,同时起到丰满和声的效果,渐渐熟练后,就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复调对位,增加曲子的推动力,还有以上说过的音程,会对写作有些帮助。
歌曲配器的方法
![歌曲配器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fedb9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0.png)
歌曲配器的方法歌曲配器是音乐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音乐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
配器的精妙运用可以让音乐更加生动、富有层次感。
本文将深入探讨歌曲配器的方法,包括选择乐器、编曲技巧、混音等方面,以期为音乐创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灵感。
一、选择乐器1.1 根据音乐风格选择基础乐器不同的音乐风格适合不同的基础乐器。
例如,民谣通常使用吉他、小提琴,流行音乐常常加入电子合成器,而交响乐则需要管弦乐队的丰富编制。
根据音乐风格选择合适的基础乐器是歌曲配器的首要任务。
1.2 考虑音色和音域乐器的音色和音域直接影响整体音乐的表达力。
在编曲时,要综合考虑不同乐器的音色,以及它们的音域范围,使得各个乐器在音乐中有机地相互配合。
二、编曲技巧2.1 利用层次感通过巧妙地分配音乐元素在不同乐器间的位置,创造层次感。
例如,主旋律可以交由高音部分承担,和声和节奏元素则分配给中低音乐器,使整体编曲更为丰富。
2.2 异常音色的运用在一些音乐作品中,引入一些非传统、异材料的音色,如电子音效、自然音效等,可以为歌曲增色不少。
这样的音色可以使得歌曲更有现代感和创意。
2.3 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不同的音乐元素和编曲手法会传递不同的情感。
在编曲时,要根据歌曲的主题和情感需求,选用合适的编曲手法,使得音乐更好地表达歌词所要传达的情感。
三、混音技术3.1 平衡各个乐器的音量混音时,要注意各个乐器之间的平衡,使得整体音响更为和谐。
主旋律和伴奏之间、高音和低音之间的平衡是关键。
3.2 利用声像定位通过合理运用左右声道,可以制造出空间感,使听者感受到音乐在空间中的分布。
这对于模拟现场演奏的效果非常重要。
3.3 加入合适的混响效果混响效果可以让音乐听起来更加自然,仿佛置身于不同的音乐场景中。
但混响的使用要适度,以免造成音响混乱。
四、实践和创新4.1 学习和模仿经典作品通过学习和模仿经典的音乐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的配器方法。
尝试还原并分析一些经典歌曲的编曲,有助于提升对音乐结构和配器的认识。
关于画心这首歌的文案
![关于画心这首歌的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287f50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1.png)
画心:一段情感与艺术的交织之旅
《画心》这首歌曲,犹如一幅细腻的情感画卷,诉说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故事。
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歌词,都饱含深情,触动人心。
在这首歌曲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画家在用心描绘自己的情感世界。
他用画笔勾勒出心爱的人的形象,通过色彩和线条展现出无尽的思念和痴迷。
画中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情感和生命力,让人感受到那份真挚的爱意。
同时,这首歌曲也展现出艺术的无限魅力。
画心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艺术的呈现。
它让我们领略到音乐与绘画的完美结合,感受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创作激情。
在《画心》这首歌曲中,情感与艺术相互交融,共同创造出一个美妙的音乐空间。
无论你是因为某个特别的人而喜欢这首歌,还是被它所传达的情感所打动,都可以在这首歌曲中找到共鸣。
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首《画心》的美妙旋律中,感受那份真挚的情感与艺术的魅力。
电影《画壁》音乐配乐多重艺术魅力赏析
![电影《画壁》音乐配乐多重艺术魅力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a3fe6f647d27284b73516a.png)
电影《画壁》音乐配乐多重艺术魅力赏析电影《画壁》于2011年国庆档期公映后,在强手如林的电影市场中取得了票房冠军的佳绩。
电影讲述的是男主人公朱孝廉的赴京赶考期间,不小心进入了壁画里的仙境,从而发生一系列的奇幻冒险的故事,和仙女之间发生了几段非常感人的爱情故事。
自从电影上映以来,其中的魔幻片段、美妙绝伦的仙境场景、亦真亦幻的情感纠葛都在电影主题音乐的渲染、烘托之下,让广大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实现了视听觉以及内心情感共鸣的完美结合,而电影中所蕴涵的人文艺术氛围也使广大观众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及无穷的想象。
一、《画壁》中音乐配曲的分析电影《画壁》中的音乐是由日本制作人藤原育郎作曲的。
当年他所创作的歌曲《画心》(影片《画皮》的主题曲)就曾经荣获了2009年度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时隔三年之后,藤原育郎再次接到陈嘉上导演的邀请为《画壁》进行主题曲的作曲创作工作。
电影《画壁》的所有配乐选择的是回旋曲式的风格,主题音乐持续、反复,中间也穿插了别的类型风格的音乐。
随着剧情的逐步发展,电影的主题音乐若隐若现,时而强时而弱,在表现的形式方面凸显了一个幻,与影片的魔幻题材有机结合。
配器方面利用钢琴与小提琴充分反映人物的内心思想与活动。
此外,在电影的片头与片尾曲的配合方面,作曲者也十分重视两者之间的遥相呼应,继而显得层次十分清晰、主次更加分明,片头曲非常注重引出影片的故事情节,而片尾曲则高度重视将影片的故事情节结束之后的进一步升华,给广大观众以无穷想象的空间。
陈嘉上导演对藤原育郎的作品非常满意,他认为就算是只听藤原先生的音乐就能够产生感人肺腑的效果。
二、电影的片头音画同步而展现出来的艺术魅力音乐是影片的声音当中最具有感情色彩并且能够单独存在的一个非常特别的元素。
它运用在电影当中务必冲破自身的种种限制,真正融入电影的故事情节中去。
电影《画壁》的片头在悠扬的琴声以及欢快的笛子独奏当中慢慢展开,随着电影主题曲舒缓的节奏,一幅幅极富中国特色的神话画面,忽远忽近,不停变幻,使得广大观众仿佛置身于敦煌壁画当中,但是画中所呈现出来的那些静态的人物、神仙、妖魔、怪兽、植物伴随音乐节奏的变快而变幻,配以海浪拍打海岸的声音,时快时慢、断断续续,让广大观众在不知不觉当中步入仙境,最终在小提琴、扬琴、琵琶以及笛子的合奏加上钟声、波浪混合声中突然收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静态的画卷,将广大观众从仙境当中拉回到现实世界中来。
画皮2影视音乐赏析
![画皮2影视音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db70cf2cc58bd63186bdb8.png)
《画皮2》影视音乐欣赏《画皮2》主要讲述靖公主幼时被黑熊毁容,她想要一张完美的脸与霍心长相厮守,而小唯却想要一颗人心从妖变人(但那颗心必须是心的主人主动献上才有用),于是双方为了各自所要,决定身份互换……电影中靖公主与小唯换皮时的场面拍的十分唯美,赵薇扮演的靖公主非常的美丽。
霍心刺瞎双眼十分感人以心易皮: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什么会更痛苦。
你所羡慕的,是他人拥有的;而你拥有的,也正是他人所羡慕的。
未曾得之,不知其苦;未曾失之,不知其甜。
自毁双目:你曾面对一个人不够勇敢。
人走了,会留下一个无法填补的空缺;眼睁着,也永远找不到视线的焦点。
而闭上眼睛,就会看见她。
懦弱源自害怕失去,而勇气源自真正的失去。
以皮易心: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
正因为曾经完败在某种东西面前,你才对此耿耿于怀。
求之不得,弃之不舍。
如此反复,无尽无休。
三个悲剧人物在一起,却最终改变了命运,这,就是最后的结局。
这首名为《画心》的电影主题曲,由日本音乐人藤原育郎作曲、香港著名词人陈少琪填词、华谊音乐旗下艺人张靓颖演唱、莫斯科交响乐团演奏,整首歌曲长度达到七分钟。
这首“超长”主题曲是由电影配乐中的一段主要旋律衍生而来,表达了电影中主人公的感情世界,旋律幽怨、凄美动人。
主题曲不仅是电影情节的延展,而且与这部电影中充满着神秘东方气息的画面也高度统一在一起,达到了音画合一的效果。
渐近式的编曲风格将影片所勾勒出的惊艳凄冷的魔幻风格逐步表现出来,在配器上使用大量弦乐,配以张靓颖纯熟的演唱,让整首歌听起来磅礴大气,且具有很大的遐想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歌曲开篇部分张靓颖在没有任何乐器的帮助下,浅吟了近半分钟,用空灵的人声将听众瞬间带入影片所营造的“诡异”氛围中。
据介绍,制作人陈少琪原本并没有打算在开篇部分加入人声吟唱,这段是由张靓颖在录音过程中“擅自作主”加入的演绎方式。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张靓颖如是说:看过影片之后发现故事所讲述的这段人狐畸恋,道出了世人对浮华世界的欲求和迷恋美色外表的肤浅,开篇的吟唱正是将剧中人物心中的这份疑惑、纠结、悲伤表达出来。
《画心》的乐评
![《画心》的乐评](https://img.taocdn.com/s3/m/d9891a1ef18583d0496459cb.png)
《画心》音评
从哀伤绝望的爆发到低沉地反观内心。
《画心》可以算得上是成功的电影主题曲了。
其中最喜欢的段落是从4…06“开始。
从4…06“到4‟32”半分钟左右的哼唱哀怨低婉,恰当地为海豚音渲染了情绪。
海豚音就不用说了,哀伤、高亢、绝望的爆发,仿佛要毁掉一切才能结束。
紧接着大提琴低音域的演奏,低沉厚重——突然折回心底深处,反观自心,揭示电影主题:究竟困惑什么。
直到5‟31“,一段由哼唱、海豚音演唱和提琴演奏构成的音乐段落结束。
三个部分是整体不可割裂的,因为有海豚音的铺垫所以提琴演奏越发深沉,因有提琴演奏才衬托了海豚音蕴含的绝望。
高低起伏,层次分明,反复地、从不同角度地演绎、探究主题,使得整首歌曲的基调非常高,并且加深了电影主题的深度。
汉语言一班:王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画皮主题曲《画心》配器听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了,用着各种不同的播放设备,感受着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精神补充,但我常发现大部分的听众朋友们却从来只听歌词和歌曲旋律,并不在乎其中的另一些东西,我们隔壁小王就是,上次竟然把个弦乐音色说成个吉他,大部分人是除了歌词和旋律什么也听不到,仅仅是因为人声旋律声部在我们最敏感的频率段吗?我猜他们只是没去仔细注意听罢了。
可能对每个听众来说需求不一样吧,但作为一个热爱音乐且从事着音乐工作的朋友来说,我们要的仅仅是这些嘛?回答是肯定的,但是我身边的大部分音乐朋友们,不管是玩乐器的,还是搞理论的,他们同样也没在乎那么多,这样可是不行的“0”我们听到歌曲里的每一部分,都是得辛勤劳动得来的,幕后每个环节的辛勤付出者包括编曲,录音,混音,乐手等等….作为听众的我们同样要肯定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在乎他们的重要性。
就如听一首歌来说,在倾听时你有分别过他们是大小调嘛,还是混合着都有,有在乎其中的转调嘛,还是你以为换成了另一个歌呢,能识别他大概是个什么类型的音乐嘛,可千万别说这不都是<音乐嘛>这样的话哦!有听过不同的节奏在变化嘛,有听歌里边用到了些什么乐器嘛,有听过是几拍子或中间又有转拍子嘛,有听过不同段落间乐器的分配情况嘛,有去注意其中的一些和弦变化和速度变化嘛,等等等太多了…….我想对于每个玩音乐的朋友或不玩音乐的朋友来说,这些都是我们该要去注意听的东西,我们大可不必拿笔把这些都清楚明白的记下来,只要带着这些问题多加注意就行,这样做对自己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是对每环节音乐工作者的一种尊重,说明我们还是在乎他们的,呵呵呵….也许他们才不需要我们在乎呢,隔壁小王又说道,还有一个方法是不知道从哪下手听开始的朋友们可结合些理论知识,边看边听,时刻注意着这些问题的存在,这样能带给你很大的效益,但也可别光看理论不听,那样你永远也体会不到不同的和弦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的,所以听音乐的朋友们可得多听门道哦!好了,扯的够多了,下面我们就来听首歌《画心》看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启示. 对于这首歌我们只从大的框架上梳理一下,致于里边的更多细节方面的东西还得大家亲自多听多体会,今天讲的,只是起个抛的作用,至于能引多少,还得靠你们自己哦!我们从歌词,歌曲,配器,三方面来讲,包括歌里用到了些什么乐器,不同的段落间乐器是怎么变化的,每个段落间又是怎么衔接的,前奏,间奏,尾奏又有什么联系,声相的摆位等等些内容,具体像用到一些什么和弦呀,每个乐器的走向是在怎么的呀,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其中些对位,填充,复调,乐器之间的配合等,还是那句话,留你自己去听去琢磨。
从歌词看起!《图1》我写上了第一遍歌词部分,后边的歌词都是反复的,就没全写,这是一段三段体歌词:A/B/C,为了使朋友们看得更清晰,我已经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涂好了,A和B是主歌部分,C是副歌部分,还有我们得注意其中用到的一些对称,段内的和段与段之间形成的,相信一下就能看出来吧,这样写也有利于歌曲旋律写作时完全重复手法的写作,后边会谈到,对偶是你写词时不可少的方法,得学会哦!如果你并没写过歌词《可别以为你和李白很熟就会写词哦!》试着多看一些歌词和多抄写,学会里边的一些格式,看是怎么分配一首歌的,还有就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多多感受生活吧!你想写词的话。
歌曲旋律的写作图《2》对于歌曲的旋律进行,写作手法诸如之类的就不作细说了,下面主说一个显而易见而又用得最多的写作手法----《重复》,你写歌时也当然必须用到咯,我插了个图上来,旋律我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标画出来了。
1:红色下线画出的是完全相同的旋律,是完全重复的写作,绿色框画的是不同的地方,蓝色椭圆形画的也是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这首歌重复的地方特别多,其实这是每个歌必不可少的,要想别人记得住的话,,所以你也得学学这个写作手法。
再看歌曲不同的地方,绿色框画中,其实也还是基本相同,只是节奏,音调高低稍加变化了,看明白了嘛?节奏部分,基本都是相同的节奏,看到这你也许会想说,其实写个歌也没想的那么难吧!由一个动机发展几个不同的旋律再拼一下不就行了嘛,你说的这只是一部分,其中的东西值得你去推敲的可多了,我就老是觉得自己写的歌难听@#¥%…,好的作品背后不仅要靠灵感而且要有功夫。
如果你也想在这方面发展的话,多下功夫吧,大量的写作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就是多听各种风格的作品,纯灵感这东西有点不太靠谱哦。
再看---配器《多借鉴是你无从下手时的好方法》这是个流行抒情歌,给人感觉有点悲伤而仓凉,整体感觉很平静,主副歌间起伏也不是很大,过度也很平静。
很下面我们就对乐器的分配情况一一道来,《歌曲中关于乐器的声像左右问题都不代表极左极又,只是代表左右边之分》。
前奏:前奏由两部分组成,人声和乐器,人声从开始持续到37秒《大概10个小节》很清晰的清唱部分,紧接着乐器部分有钢琴,原声吉他,大提琴和背景铺底音色,背景铺底音色整首歌一直都在《所以后面的图中也就不一一写上了》不仅为歌曲增添了丰满度,也提高了整体的容和性,整个前奏部分和主题很搭,虽然走的并不是主旋律,却很好表达了忧伤的情绪将主题引入,声像位置:背景铺底音色放在中间,整首歌都是,钢琴放在中间,原声吉他放左边,大提琴在右边,这样摆放不仅使乐器听的更清晰,而且没那么挤,看图3《前奏图3》+试听示例1<文中的试听都在附件里>主A:1分04秒时主唱人声进入《8小节》刚好歌手呼吸一下用来连接人声进入,感觉特别合适。
主唱人声进来后乐器就减成一个钢琴,和一个类似于沙锤的东西,背景铺底音色,利用乐器的这种加减关系可以更明显的衬出不同段落间的区别,也更能突出主人声的位置,背景铺底放中间《这个整首歌都是,后面就不再重复了》钢琴和主唱人声也都是放中间,沙锤放左边,看图4:《主A图4》+试听示例2主B:1分31秒进主B部分《共8小节》,在主A乐器的基础上只加入了个原声吉他,放左边,乐器的加入了,就会形成对比,这也是我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可借鉴的地方哦!钢琴我稍画右了一点,因为我从耳机里听时,大部分都在右边,可能和弹奏的音高有关吧,关于钢琴的声像位置大部分摆放都按钢琴的键位来,高音在右边,低音在左边。
图5:《主B图5》+试听示例3副C:2分钟时进副歌C《8小节》,乐器在主B部分的基础上又仅加入了个大提琴,大提琴走的是低音旋律,和主旋律形成明显的对比,钢琴演奏的是和主人声一样的旋律,原声吉他是分解音型,看这第一遍一步步走来乐器上的变化了嘛,大概明白了一点其道里吧,看图6《副歌C图6》+试听示例4间奏1: 2分26秒时由一个低音巴松管领进了第一段间奏《4小节》,主唱人声变成了和声,很明显的加入了节奏乐器,我们通常说的小打和镲音色,低音乐器巴松管,注意到巴松管和大提琴走的旋律没,基本相同,结合很好,钢琴是不是也和前奏的后边几小节钢琴演奏的一样,有听出来嘛,再仔细听衔接第二遍主歌A的地方,从导音又回到了主和弦,其中钢琴和原声吉他配合的复调恰到好处,声像位置基本在中间,大致看图7《间奏1图7》+试听示例5接着是第二遍的反复,看看又有些什么变化。
二主A:2分40秒进主歌A《8小节》这时贝司的加入,但大提琴和沙锤去掉了,相对间奏来说又去掉了两种乐器,因为有主唱的加入,太多乐器堆在一起也并不是什么好事,这样反倒更能突出主唱人声的清晰,因为流行歌主唱人声毕竟是我们的重点,原声吉他还是放左边,但右边加一个吊镲音色,钢琴在中间,小打又加上了另外一种音色变成了两种音色的混合,也都放中间,贝司和巴松管同样放中间,低音乐器一般都放中间,看图82主A图8>+试听示例6二主B:3分07秒进主歌B,乐器部分也是在主A的基础上,加入了大提琴,声像位置在放中间,别的乐器并没有改动,看图9二主B图9+试听示例7二副歌C:3分35秒进副歌C,乐器在二遍主歌B的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只是钢琴演奏了和人声一样的主旋律,第二遍A/B/C三段上的乐器变化并不是很大,只是一个大提琴的增减关系,看图10:《二副歌C图10》+试听示例8间奏2:4分03秒时由鼓音色连接进入第二部分间奏,我们把第二部分间奏又分成三个部分,因为他们之间的器乐演奏有一定差距,而且表现的情绪也不一样。
先看第一部分:原声吉他由前面的分解音型变成了节奏扫弦,但还是放在左边,钢琴也是和前边间奏1钢琴演奏一样的旋律,不过音高上提高了一个八度,也还是放中间,大提琴,贝司和巴松管也放中间没变,加入了人声和声,小打节奏去掉了一个,但镲片音色分布在两边,看图11间奏2《1》图11+试听示例94分30秒时,间奏2的第二部分进入,这是一个整体情绪高涨和活跃的阶段,乐器的演奏有着明显的不同和技巧上的改变,吉他由第一部分扫弦变成分解,钢琴也变成流动的琶音音型,注意听大提琴弓子的演奏技巧和推高潮的手法,贝司,巴松管和小打一起巩固节奏,人声和声也变成了海豚音推着情绪高涨,看图12间奏2《2》图12+试听示例10间奏2的第三部分也还是由鼓音色快速敲击声转向大提琴而舒缓下来,这时大提琴弹奏主B 段的主旋律了和巴松管形成的复调,整体感觉转向平静,更好的衔接了第三边的主歌B部分,注意到了最后连接主B时的一个吉他击勾弦技巧了嘛,其余的乐器和声像也都没变,看图13间奏2《3》图13+试听示例11第三遍主副歌B/C:乐器上主B和副C部分是基本相同的,都和间奏2《3》差不多,最大的变化就是主唱和声的变化,吉他还有几下扫弦和分解交替,声像上也和前边一样,看图14《3主B图14》+试听示例12最后结尾部分由钢琴领奏,乐器也都和前边差不多,背景铺底音量变大,在人声和声中回荡着结束,和前奏相呼应着,给人留有余味的感觉。
看图15尾奏图15+试听示例13全曲完!这一节我们就到说到这了,希望这篇啰嗦的破文能对大家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对于那些对配器无从下手的朋友们起到些借鉴的作用,由于每个人用到的播放设备不太一样,听到的细节也会有所分岐,文中多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文:朱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