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协议
软交换协议概述
![软交换协议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cc3c128482fb4daa58d4ba1.png)
此命令 由软交换 发给媒体 网关,|C 终端 . OG P  ̄ 用于软交 换查看端点状态。
()A dC tet n 8 u i o eo t m i
此命令 由软交换 发给媒体 网关/ G P终端 , M C 用于软 交 换查看与连接相关的参数 :
(】R s r n t r s 9 ea P g s td  ̄ e
维普资讯
R ao oe 用 于由网关 /MG P终 端发起 的 D le esnCds C e t e- C net n onci 命令 中, o 表明删除连接的原因, 或用在 R s n el -  ̄d P {命々中 .表明重启的原 因。R ao o e s e ncd 为一个整 s
维普资讯
软 交 换 协 议 概 述
单秀 云 ( 中国 电信 北 京研 究 院 10 8 ) 0 0 3
摘 要 软交换是个开放的体 系架构 . 通过标准的协议实 现与其他网络元素的互操作 . 本文主要讨论其中的几1 重要控制协议 : C P 、 M C H 28SP 4 、I 以及 SP T 并对它们各 自的特点进行了 比较和分析 I— . 关 键 词 软交换 媒 体网关 终结点 关联 端点 连接
由软交换 发冶媒体网关/ G P终端 , MC 软交换通过此命
令来规定端点所收信号的编码格式。
( )N l cf n e v s 2 of aoR qet i i i
由软交换 发给媒体网关/ G P终端 , M C 软交换通过此命
令 指 示 网 关要 监视 / 告 的事 件 。 报
(1 3 n ~
此命令 由软交换向媒体 网关/H.4 终端发起 ,其功 28 能是查询 Tr i tn支持的所有 可能特征。 emni ao ()N t 7 oi  ̄ 此命 令 由媒体 网 关/H.4 终 端 向软 交换 发起 . 28 其
中兴软交换系统主要协议
![中兴软交换系统主要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d2ec171ef18583d0496459ee.png)
软交换所使用的主要协议软交换体系涉及协议非常众多,包括H.248、SCTP、ISUP、TUP、INAP、H.323、RADIUS、SNMP、SIP、M3UA、MGCP、BICC、PRI、BRI等。
国际上,IETF、ITU -T、Soft Switch Org等组织对软交换及协议的研究工作一直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许多关键协议都已制定完成,或趋于完成。
这些协议将规范整个软交换的研发工作,使产品从使用各厂家私有协议阶段进入使用业界共同标准协议阶段,各家之间产品互通成为可能,真正实现软交换产生的初衷——提供一个标准、开放的系统结构,各网络部件可独立发展。
在软交换的研究进展方面,我国处于世界同步水平。
信息产业部―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在1999年下半年就启动了软交换项目的研究,已完成了《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
下面对几个主要协议做一简单介绍。
248/MEGACOH.248和MEGACO协议均称为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应用在媒体网关和H.248/MEGACO与软交换设备之间。
两个协议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H.248是由ITU提出来的,而MEGACO是由IEFT 提出来的,且是双方共同推荐的协议。
它们引入了Termination(终端)和Context(关联)两个抽象概念。
在Termination(终端)中,封装了媒体流的参数、MODEM和承载能力参数,而Context(关联)则表明了在一些Termination(终端)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
H.248/MEGACO通过Add、Modify、Subtract、Move等8个命令完成对Termination(终端)和Context(关联)之间的操作,从而完成了呼叫的建立和释放。
控制协议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是由IEFT提出来的,是简单网关控制协议(SGCP)和IP设备控制协议(IPDC)相结合的产物。
MEGACO协议是对MGCP协议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和提高,MGCP 协议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协议,协议的内容与MEGACO协议比较相似。
软交换
![软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3b6f5c0b03d8ce2f006623ea.png)
BICC协议的基本能力集
▪ 与ISUP相同 – 呼叫控制
‐语音/3.1kHz音频 ‐成组地址信令 ‐导通指示 ‐信号音和通知音 ‐自动重复试呼 ‐与CAP的交互
Nc IP
GMSC Server
Mc
Nb IP
Mc MGW/SG
NbUP RTP UDP IP
H.248 SCTP IP
BSSAP SCCP MTP3 MTP2 MTP1
MGW/SG
A接口信令
控制平面 RANAP SCCP MTP3B GERAN SSCF-NNI SSCOP AAL5 ATM 用户平面IuCS接口信令
话音承载:TDM 信令承载:TDM +IP
演进过程中的软交换接口
▪ 2G Voice over TDM阶段 2G软交换接口
▪ 2G VOIP阶段 2G软交换接口
▪ 3G R4阶段 R4软交换接口
2G Voice over TDM阶段 2G软交 换接口
ISUP MTP3 MTP2 MTP1
ISUP M3UA SCTP IP
T D M MG
IP
IP 分组网 ATM
ATM
MG
核心变化
▪
▪
传统网络业务控制对象和业务应用单元被封闭在业务交换网内,同时用户接口和网 络接口的不同使用户的业务能力受限;
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按相应的功能 划分各自独立发展。部件间的协议接口基于相应的标准,有利于实现各种异构网的 互通。
BSSAP SCCP M3UA A接口信令 SCTP IP
MSC Server
TDM
GMSC Server
Mc
TDM
Mc MGW/SG
软交换分组协议基础-NGN和软交换分组协议综述V2.0-20021210-B
![软交换分组协议基础-NGN和软交换分组协议综述V2.0-20021210-B](https://img.taocdn.com/s3/m/c67a0e0e312b3169a451a4f8.png)
资料编码产品名称NGN使用对象工程师产品版本编写部门固网技术支持部资料版本V2.0软交换分组协议基础NGN和软交换分组协议综述拟制:邢宇翔日期:2002年11月01日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修订记录目录第1章 NGN和软交换概念介绍 (2)1.1 NGN网络 (2)1.1.1 概述 (2)1.1.2 NGN网络特点 (2)1.1.3 NGN网络互通模式 (4)1.2 软交换概述 (5)1.2.1 软交换起源 (5)1.2.2 软交换概念 (5)1.2.3 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6)1.2.4 软交换功能描述 (7)1.3 结束语 (9)第2章 NGN网络协议介绍 (10)2.1软交换的协议接口 (10)2.2 NGN网络协议 (11)2.2.1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 (12)2.2.2媒体网关控制协议H.248 (12)2.2.3 MGCP协议和H.248协议关系 (12)2.2.4会话初始协议SIP (13)2.2.5 IP电话与多媒体通讯协议H.323 (13)2.2.6 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BICC (13)2.2.7 SIGTRAN协议 (14)NGN概述和分组协议综述第1章 NGN和软交换概念介绍关键词:NGN 软交换分组协议摘要:NGN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集通讯、信息、电子商务、娱乐于一体,满足自由通讯的分组融合网络。
NGN是一个包括PSTN/ISDN、H.323、ATM/IP等网络的融合网络,网络互通是NGN成功的必要条件。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NGN组网中采用了大量的分组协议。
由于分组协议包括MGCP、H.248/Megaco、SIP、H.323、BICC、SIGTRAN等众多协议,为了让读者有一个整体上的概念。
本文重点介绍了各种分组协议在NGN网络中的应用以及各种协议间的关系。
鉴于读者可能对NGN和软交换知识了解不够,本文对NGN和软交换作了简单介绍,以便读者更好的理解分组协议在NGN网络中应用。
软交换的常见协议以其作用
![软交换的常见协议以其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23ab7210b4c2e3f57276339.png)
软交换的常见协议以其作用北京邮电大学一.前言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
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
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
于是,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由于软交换既能执行与基于硬件的传统电话交换机相同的功能,又能同时处理IP通信,软交换技术降低网络成本并且使得运营商能更快地获得收入。
二.软交换的概念软交换技术是NGN网络的核心技术,为下一代网络(NGN)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
软交换技术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三. 软交换体系的结构软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演进的核心技术。
它的主要设计思路是:业务/控制与传递/接入分离,各实体间通过标准协议进行连接和通信。
因此广义上,软交换就是一种解决方案,是一系列采用标准协议的各网络设备的总称。
软交换网络的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四.软交换的常见协议极其作用软交换所使用的协议非常多,包括H.248、SCTP、ISUP、TUP、INAP、H.323、RADIUS、SNMP、SIP、M3UA、MGCP、BICC、PRI、BRI等。
这些协议将规范整个软交换的研发工作,使产品从使用各厂家私有协议阶段进入使用业界共同标准协议阶段,各厂家之间产品互通成为可能,提供一个标准、开放的系统结构,各网络部件可独立发展。
下面对几个主要协议做简单介绍。
1. H.248协议H.248协议,也称为Megaco协议,是MGC与MG之间的一种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它是在早期的 MGCP协议基础上改进而成。
应用于媒体网关与软交换之间及软交换与 H.248/ Megaco 终端之间。
软交换技术原理
![软交换技术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899d14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b.png)
信令协议介绍及作用
01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用 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它支持语音、视频和数据等多 种业务,并具有灵活、可扩展和易于实现的特点。
02
H.323:一种ITU-T推荐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栈,包括H.225呼 叫信令协议、H.245控制协议和RTP/RTCP媒体传输协议等。 H.323协议栈支持在分组网络上提供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 服务。
软交换网络架构支持多种协议和接口 标准,可以与各种异构网络进行互联 互通。
模块化结构
软交换网络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各 功能模块相互独立,便于灵活配置和 扩展。
关键网元功能描述
软交换机(Softswitch)
负责呼叫控制、资源管理、协议转换等功能,是软交换网络的核心网 元。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
开放接口与标准协议
采用开放接口和标准协议,便于与各种业务和应用 进行集成。
分布式架构
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处理能 力。
多业务支持
支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满足了用户多样化 的通信需求。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
应用领域
软交换技术广泛应用于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宽带接入 网等领域,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丰富的通信服务。
1 2
开放API接口的重要性
通过开放API接口,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基于软交 换平台开发丰富的业务应用,提升平台的业务提 供能力。
API接口设计原则
包括接口的统一性、易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设 计原则。
3
典型API接口介绍
如呼叫控制API、媒体处理API、用户管理API等 典型API接口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什么是软交换_软交换介绍
![什么是软交换_软交换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632a832192e45361066f523.png)
电子知识软交换(16)软交换:利用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分开的方法来沟通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与IP电话(VoIP)的一种交换技术。
软交换(S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通信网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
它继承了电信网集中控制的架构和可靠的信令技术,采用分层的机构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的分离原则。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软交换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
其核心是一个采用标准化协议和应用编程接口(API)的开放体系结构。
这就为第三方开发新应用和新业务敞开了大门。
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用分离(de-coupling of applications)、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软交换技术三个基本要素是: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
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网络的作用。
3)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
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方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网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入话音市场的新的技术手段,也是传统话音网络向分组话音演进的方式。
目前在国际上,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组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接受和采用。
软交换培训H.248协议资料
![软交换培训H.248协议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90af09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4a.png)
Notify
NTFY
MG→MGC,MG将检测到的事件通知给MGC。
ServiceCha nge
SVC_CHG
MGC↔MG或MG→MGC, MG使用ServiceChange命令向 MGC报告一个终端或者一组终端将要退出服务或者刚刚进入 服务。MG也可以使用ServiceChange命令向MGC进行注册, 并且向MGC报告MG 将要开始或者已经完成了重新启动工作。 同时,MGC可以使用ServiceChange命令通知MG将一个终端 或者一组终端进入服务或者退出服务。
小结
H.248的概念和功能:H.248协议用于MGC同 MG之间进行通信,是承载控制协议;协议通 信由终端和关联构成。
H.248的概念较多,如下是从小到大的包含关 系:描述符——命令——行动——事务——消 息。
有8个命令:ADD、MOD、SUB、MOV、 AUD_VAL、AUDITCAPABILLITIES、NTFY、 SVC_CHG。
Termination SCN Bearer Channel
Page 7
术语-终端
终端(Termination) MG的一个逻辑实体,可以发送(接收)媒体流和(或)控制流。
终端类型 半永久性终端可以代表物理实体,例如一个TDM信道; 临时性终端可以代表临时性的信息流,例如RTP流。
终端的功能 支持信号 支持对事件进行检测 支持对数据进行统计
Page 12
协议栈
H.248 UDP/TCP/SCTP
IP MAC
(a) 基于IP的H.248协议结构
H.248
MTP3-B SSCF SSCOP AAL5 ATM 物理层
(b) 基于ATM的H.248协议结构
Page 13
软交换协议
![软交换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46f670aef524ccbff12184f3.png)
What are doing today?
13 Tag:软交换协议
2013/04
1、H323:由ITU-T推出,基于二进制,用于IP电话、视频通信的协议体系,软交换体系中主要用于软交换与H323GK、软交换与H323 GW/终端之间、H323终端之间。
2、SIP:由IEFT推出的基于文本的会话通信协议,主要应用与SIP服务器(软交换)之间、SIP服务器与SIP终端之间、SIP终端之间。
3、SIP-T:SIP协议的扩展,用于在软交换机之间透传ISUP的负载消息,ITU-T对SIP-T 作进一步完善,称为SIP-I。
4、BICC:ITU-T推出的与承载网络无关的呼叫控制协议,功能与ISUP类似。
以上是呼叫控制协议
1、MGCP:早期使用的网管控制协议,由IFET制定,应用于软交换与TG/AG/MS/IAD之间。
2、H248/MAGACO:由ITU/IEFT共同制定,功能与MGCP类似,但在多媒体业务实现、协议维护管理等方面比MGCP有优势。
以上是网管控制协议(主从控制协议)
1、RTP:IP实时媒体流传输协议,用于承载各类编码的语音、视频信号。
2、RTCP:IP实时媒体流传输控制,与RTP同时使用,用于传送媒体流QOS的反馈信息。
以上是媒体流传送协议
1、M3UA:适配七号信令MTP3层的消息。
2、M2UA/M2PA:适配七号信令MTP2层的消息。
3、IUA:适配ISDN Q.931协议。
4、V5UA:适配V5协议。
SIGTRAN协议分析
![SIGTRAN协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28853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f1.png)
SIGTRAN协议分析SIGTRAN 协议分析SIGTRAN协议分析1目录1. SIGTRAN协议体系概述 (2)2. SIGTRAN协议栈结构 (2)3. 各适配层协议应用差异的分析 (4)3.1 M2UA 协议的特点和应用 (4)3.2 信令网关和软交换使用M3UA 协议 (5)3.3 信令网关和软交换使用M2PA 协议 (8)3.4 M2UA、M3UA、M2PA 比较 (9)3.5 网络中C 链路的使用 (11)4. 中国移动软交换长途汇接网信令适配层的应用 (11)5. M3UA协议介绍 (12)5.1 概述 (12)5.1.1 协议简介...............................................................................................................125.1.2 术语......................................................................................................................135.1.3 M3UA 在MSOFTX3000 的应用 (20)5.1.4 M3UA 在MSOFTX3000 的工作方式 (21)5.2 消息结构 (21)5.2.1 M3UA 消息构成 (21)5.2.2 M3UA 消息 (22)5.2.3 消息举例...............................................................................................................235.3 消息流程 (24)SIGTRAN协议分析21. SIGTRAN协议体系概述随着软交换网络的建设,必然涉及到现有网络和软交换网络互通的需求。
现代网络交换技术-NGN与软交换技术
![现代网络交换技术-NGN与软交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d34a5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2.png)
8.3.3 信令网关
• 在下一代网络中,信令网关(SG, Signaling Gateway)是在IP传送网和No.7信 令网的边界设备。
• 它可向/从IP设备发送/接收No.7信令信息, 并可管理多个网络之间的交互和互连,以便 实现无缝集成。
• 其实质就是为了实现PSTN端局与软交换 设备之间的No.7信令互通,实现信令承载 层电路交换与IP分组交换的转换功能。
• 通过各种接入手段将用户连接至网关,由 网关接入传送层,实现不同用户的接入,并 实现不同信息格式之间的转换。
• 接入层设备不具有呼叫控制功能,必须和 控制层设备相配合,才能完成所需要的操作。
(1)媒体网关 (2)信令网关 (3)综合接入设备
2.传送层
• 传送层对各种不同业务和媒体流提供传送 的公共平台,一般采用基于分组的传送方式。
• 在网络侧,IAD的接口类型可以是数字用 户线路(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 10/100M以太网接口、1 000M以太网(GE) 接口等。
• 在用户侧,IAD的接口主要是Z接口(模 拟用户接口)、10/100M以太网接口。
• IAD的优势在于数据业务在网络中具有很 好的通过性,而为了满足话音业务的质量 要求,IAD必须具有下列功能。
• ETSI、3GPP提出的NGN分层结构包括传 送层、会话控制层和应用层,如图8-1所示。
图8-1 ETSI和3GPP提出的NGN分层结构
• ITU以ETSI和3GPP提出的NGN分层结构 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区分各层的功能,提 出了各层的细化模型,如图8-2所示。
图8-2 ITU提出的NGN功能分层的模型
• 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交换系统如图8-5所示。
【华为系列】华为sip(软交换分组协议基础)
![【华为系列】华为sip(软交换分组协议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ad3810b91a37f111f1855b51.png)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目录
第 1 章 SIP协议总体概述............................................................................................................ 1 1.1 SIP协议定义.......................................................................................................................... 1 1.2 SIP协议支持多媒体通信的五个方面...................................................................................... 1 1.3 SIP协议优点.......................................................................................................................... 2
第 2 章 SIP协议主要概念模型 .................................................................................................... 3 2.1 实体模型概述 ........................................................................................................................ 3 2.2 相关概念................................................................................................................................ 4
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和SIP协议
![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和SIP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28713c09581b6bd97f19ea99.png)
Ab t c : ewo kac i c u ea di s r t N t r r h t tr n t a e s c n rlp oo osa et e mo ti o t n o t rt c l r a o h mp r t a n t o k n e h o o i s n l p i r e w r i g tc n lg e . e rmay fa u e o otw th n t o k a c i c etr fsf i ew r rht . s c e t r a e e u cin . T e l y rd u e i ly r d f n t s s o h a ee sr cu eo s f wi hn t r si frd t t r f ot t u s c ewo k s s y i p e e td i h s p p r wi lt e b e r s n e n t i a e t h r f l i d s r t n o hefn t n ndf r n e c p o ft u c o s o i e e t i i i l y r n e sr cu e o otwi h aes a d t t tr fsf t h u s c s se y t m. I - e t ic s i na o t e n d p d s u so b u h h t c r r tc l f s f wi h e w r , o e p o o o s o o t t n t o k s c n mey S P a d S P- s p e e td a l I n I T i r s ne . h nt s r tc l r o a e t T e h e e p o o o sa ec mp rd wi l l H.2 n I r t c l. 3 3a d B CC p oo os
软交换培训H323协议
![软交换培训H323协议](https://img.taocdn.com/s3/m/7967bd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b.png)
•内容介绍
•第1章 概述 •第2章 RAS协议 •第3章 H.225.0呼叫信令协议 •第4章 H.245协议 •第5章 H.323呼叫流程
•Page 32
信令配合
H.323呼叫流程分为正常启动方式和快启方式,一个完整的H.323呼 叫需要RAS、Q.931和H.245协议相配合共同完成。
H.323定义了介于电路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之间的H.323网关( Gateway)、用于地址翻译和访问控制的网守(GateKeeper)、提供 多点控制的多点会议控制器(MC)、提供多点会议媒体流混合的多 点处理器(MP),以及多点会议控制单元(MCU)等实体 。
•Page 5
术语
AAA 认证、授权和计费 H.323实体 H.323终端 Gatekeeper 网守(GK) Gateway 网关(GW) MC、MP及MCU RADIUS 拨入用户的远程认证服务
•Call proceeding•5 •6•Call proceeding
•10 •Alerting
•ARQ •7 •ACF •8 •Alerting •9
•12 •Connect
•Connect •11
•Page 22
•RAS消息 •呼叫信令消息
呼叫断开流程
•Page 23
•内容介绍
•第1章 概述 •第2章 RAS协议 •第3章 H.225.0呼叫信令协议 •第4章 H.245协议 •第5章 H.323呼叫流程
•Page 33
典型呼叫流程(正常启动)
•Page 34
典型呼叫流程(正常启动)续
•Page 35
典型呼叫流程(快启)
•Page 36
响应Setup消息,表示被叫号码已全,呼叫建立 过程已启动
软交换系统标准
![软交换系统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59773a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6.png)
软交换系统标准一、概述软交换系统是一种基于软件和开放平台的新一代网络设备,用于提供呼叫控制和业务提供的分离,从而实现呼叫控制功能与业务的分离。
本标准旨在规范软交换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互操作性。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软交换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部署,涵盖了以下方面:1. 系统架构和接口;2. 协议和消息;3. 安全性;4. 可靠性;5. 互操作性;6. 测试和验证。
三、系统架构和接口软交换系统应采用分层架构,包括媒体层、控制层、业务层和表示层。
系统应支持标准的接口和协议,如SIP、H.248、SCTP等,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连和互通。
四、协议和消息软交换系统应遵循相关的协议和消息规范,如SIP、MGCP、IMAP等。
系统应支持标准的信令协议,如ISUP和SCTP,以确保与现有网络的兼容性。
系统还应支持多协议和多版本,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五、安全性软交换系统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密、身份验证、授权和访问控制。
系统应支持安全协议,如TLS和SRTP,以确保通信的安全性。
六、可靠性软交换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包括容错、故障恢复和负载均衡等功能。
系统应采用双机热备、备份存储等措施,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同时,系统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七、互操作性软交换系统应具有良好的互操作性,能够与其他厂商的设备和服务提供商进行互连和互通。
系统应支持多种设备和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不同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网络协议。
同时,系统应提供开放的接口和协议,以促进设备的互操作性和可扩展性。
八、测试和验证软交换系统应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系统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测试应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等。
测试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同时,系统应提供详细的测试报告和文档,以供用户参考和使用。
九、实施和应用建议1. 确保系统架构的合理性和兼容性;2. 采用标准化的协议和接口;3. 加强安全措施和管理;4. 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5. 重视互操作性测试和评估;6. 提供详细的测试报告和文档;7. 根据用户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优化和调整。
第十讲软交换协议一
![第十讲软交换协议一](https://img.taocdn.com/s3/m/581565c8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1.png)
MGCP协议模型
MGCP协议模型基于端点和连接两个构件进 行建模。端点用来发送或接收数据流,可以 是物理端点或虚拟端点;连接则由软交换控 制网关或终端在呼叫所涉及的端点间进行建 立,可以时点到点、点到多点连接。 MGCP协议两个重要概念实体:endpoint和 connect。 endpoint分为物理endpoint和虚拟endpoint connect描述endpoint之间的关联关系
〈--CREATECONNECTION(CALLID, ENDPOINTID,[NOTIFIDEENTITY,] [LOCALCONNECTIONOPTIONS,] MODE,
[{REMOTECONNECTIONDESCRIPTOR/SECO NDENDPOINTID},][ENCAPSULATED NOTIFICATIONREQUEST,][ENCAPSULATE D ENDPOINTCONFIGURATION])
SUA
媒体网关控制
MGCP
H.248 MEGACO
媒体
编码协议
音频 视频 编解码 编解码
RTC P
R T
P
R T S P
数据
T.126/T.127
T T.124 . T.122/ 1 T.125 2 0 T.123
TCP
UDP
SCTP
UDP
UDP
TCP
IP
5
非对等和对等两类协议
非对等协议主要指媒体网关控制协议 H.248/MEGACO 。 对等协议包括SIP、H.323、BICC等, SIGTRAN为信令传送协议。
32
6. DELETECONNECTION
删除连接命令,此命令可由软交换发出, 也可由网关发出。
软交换各协议体系比较
![软交换各协议体系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bfab59c79563c1ec5da71d2.png)
4、业务种类:支持多媒体会话
5、网络体系:支持网络连接的分段建立,能够适应大规模网络的建设规划和多运营商的运营趋势;可选的外接LOCATION SERVER
缺点:
1、标准化:没有完备的规范,仍在发展和制定之中
2、协议自身:为支持VOIP而进行扩展后增加了协议复杂度
优点:
1、协议自身:基于文本的协议,非常简单,建立连接的速度快;采用文本编码,能够提高编解码效率和协议的可阅读性;支持E.164和URL等,适应IP网络的多种应用;协议扩展能力强
2、信令传送:在IP网络上实现,但是在IP之上可以采用多种传输协议(UDP、TCP等)、可以依靠自身的可靠性机制来保证消息的可靠传送
同”软交换与中继网关之间(H.248)”
优点:
同”软交换与中继网关之间(H.248)”
缺点:
1、业界商用的用户网关/IAD基本不支持H248协议
2、其余同”软交换与中继网关之间(H.248)”
次选
5.软交换与分组用户及智能终端之间
MGCP
同”软交换与用户网关/IAD之间(MGCP)”
优点:
1.业界成熟产品,价格相对较低
7、维护管理:有可能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而无法统筹管理
仅在与已有的H.323网络互通时选用
2.软交换与信令网关之间
SIGTRAN(SCTP,M3UA,M2UA)
SIGTRAN是IETF制定的在IP网络中传递电路交换网(SCN)中信令协议的协议栈。它支持的标准原语接口不需要对现有的SCN信令应用进行任何修改,从而保证已有的SCN信令应用可以不必修改而直接使用。信令传送利用标准的IP传送协议作为低层传送,并通过增加自身的功能来满足SCN信令传送的要求
MGCP协议RFC2705-软交换分组协议基础
![MGCP协议RFC2705-软交换分组协议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f0bf544e767f5acfa1c7cdaf.png)
资料编码产品名称 NGN使用对象工程师产品版本编写部门固网技术支持部资料版本 V2.0软交换分组协议基础MGCP协议拟制:刘志强日期: 2002年07月15日审核: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目录第1章 MGCP协议介绍 (3)第2章 MGCP协议常见名词解释 (5)2.1 端点的命名 (5)2.2 连接的命名 (6)2.3 呼叫的命名 (6)2.4 事务标识和三次握手 (6)2.5 事件、信号与包 (7)2.6 号码分析表 (8)第3章 MGCP命令解释与说明命令 (10)3.1 命令的格式 (10)3.1.1 命令行 (10)3.1.2 参数行 (11)3.2 MGCP命令介绍 (12)3.2.1 通知请求(RQNT) (12)3.2.2 通知命令(NTFY) (13)3.2.3 创建连接命令(CRCX) (13)3.2.4 修改连接命令(MDCX) (14)3.2.5 由呼叫代理发起的删除连接命令(DLCX) (15)3.2.6 由网关发起的删除连接命令(DLCX) (15)3.2.7 审计端点命令(AUEP) (16)3.2.8 审计连接命令(AUCX) (16)3.2.9 重启命令(RSIP) (17)3.3 命令示例 (17)3.3.1 MGCP命令编码的示例 (17)3.3.2 响应格式 (18)第4章 MGCP接续流程分析 (20)4.1 成功呼叫流程 (20)4.2 不成功呼叫流程 (22)第5章 MGCP在组网中的实际应用 (1)5.1 MGCP在NGN组网中的应用: (1)5.2 MGCP在SoftX3000产品中的应用: (2)5.2.1 协议栈 (3)5.2.2 功能实现 (4)关键词和缩略语:MG --媒体网关MGCP--媒体网关控制协议CA--呼叫代理MGC--媒体网关控制器Endpoint--端点Connection--连接摘要:本文对网关控制协议(MGCP)做了简单的介绍,包括MGCP协议的概念、原理及在NGN组网中的应用。
华为软交换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
![华为软交换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f95c4ada38376bae1fae25.png)
U-SYS SoftX3000软交换系统技术手册结构与原理分册目录目录第3章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3-13.1TDM承载信令处理路径....................................................................................................3-13.2IP承载信令处理路径.........................................................................................................3-33.2.1MTP3/M2UA承载ISUP/INAP的处理路径.............................................................3-33.2.2M3UA承载ISUP/INAP的处理路径........................................................................3-63.2.3UDP承载MGCP/H.248的处理路径......................................................................3-73.2.4IP承载H.323的处理路径....................................................................................3-103.2.5UDP承载SIP的处理路径....................................................................................3-143.2.6IUA承载DSS1的处理路径..................................................................................3-173.2.7V5UA承载V5.2的处理路径.................................................................................3-18ܡ 0 с第 3 章 信令与协议处理原理3.1 TDM 承载信令处理路径1. 正常处理路径正常情况下,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承载信令处理路径如图 3-1 所 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48
H.248/MGCP
SoftPhone/智能终端
MeS
MG AG IAD
软交换主要协议
• 呼叫控制协议,H.323、 SIP、SIP-T、 BICC • 媒体控制协议,H.248、MGCP • 传输控制协议, RTP、 RTCP • 信令传输协议, M3UA、 M2UA、SCTP • 业务应用协议,PARLAY、JAIN、INAP • 维护管理协议,SNMP、CORBA、COPS
上下文 1
T2
E1
T3 T4 T5
上下文2
IP
. .
空上下文
Tn
H.248命令
H.248协议概述
• 命令(Command)用于对连接模型终的 逻辑实体(关联和终结点)进行操作和 管理。协议定义了8个命令,大部分用于 MGC(SS)对MG(MGW)的控制 • 同一动作中的所有命令的控制范围为同 一关联,因此通常每个动作都带有关联 标识。
Topology Priority
上下文的作用
• 上下文是描述终端间连接关系的逻辑概 念。实际上,MSCe就是通过上下文, 来告知MGW如何实现接续的:将两个终 端添加到一个上下文中,也就是将这两 个终端所代表的接口在MGW的交换网络 中连接起来。
H.248协议概述
上下文和终结点的关系
MGW
T1
MEGACO/ H.248
MG MG MG
媒体 Over IP
MG MG
H.248协议概述
H.248 基本概念
• Termination(终结点)
– 终结点(终端)是MGW上的逻辑实体,它 发起/接收媒体流/控制流。终结点用 TerminationID来标识。
Termination ID Descriptors
业务平台/ SCP 业务调用(INAP、SIP…)
软交换机
策略服务器
COPS 呼叫控制 (SIP、H323…)
呼叫控制 (SIP/SIP-T、BICC、H323…)
信令转换SIGTRAN (M3UA 、M2UA、M2PA、IUA…)
媒体网关控制 (MGCP、H248…)
P S T N
SS7、Q.931…
Command1
AH Message 1
Action 1 Command2
Transaction 1 Message 2 Transaction 2
Action 2
Command n Action n
Message n Transaction n
事务类型
• 1、事务请求:Transaction Request,由事务 调度者调用,用于发送命令。 • 2、事务响应:Transaction Reply,由事务接 收者调用,用于回送命令执行结果(响应)。 • 3、事务进展:Transaction Pending,由事务 接收者调用,用于表示事务正在处理中。
•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终结点,称 为根(Root)终结点,代表整个网关, 但是它不参与呼叫过程
H.248协议概述
H.248 基本概念
• Context(上下文/关联)
– 定义了某些终端之间的连接关系
– 一个非空上下文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终端 – 一个终端一次仅能存在于一个上下文中
Context ID
H.248协议概念
• H.248和Megaco是同一种协议,是ITU 与IETF共同努力的结果,ITU-T称之为 H.248,而IETF称为Megaco。 • H.248协议是在MGCP协议的基础上,结 合其它媒体网关控制协议特点发展而成 的一种协议。H.248协议与MGCP协议功 能结构相似,在NGN组网中软交换与大 多数构件间既可以采用H.248,又可以 采用MGCP协议。
分组核心网
STP
switch
中继媒体网关
中继媒体网关 PLMN
PSTN
接入媒体网关 IAD
SIP终端 H.323终端 H.248/MGCP终端
软交换的协议体系
第三方业务平台
数据访问 (MAP、LDAP…) SIP、CORBA… API
网管系统
网管接口协议 (SNMP、MML…)
用户/业务 数据库 软交换机
• RTCP:IP实时媒体流传输控制协议,与 RTP同时使用,用于传送媒体流QOS的 反馈信息。
信令传输协议
• M3UA:适配七号信令MTP3层的消息
• M2UA:适配七号信令MTP2层的消息 • SCTP:在适配协议下层提供可靠的传输 服务,与TCP/UDP并列为IP网的传输层协 议
主要协议制定组织
信令 网关
媒体 网关
媒体服务器
实时媒体传送 (RTP,RTCP)
智 能 终 端
PCM
软交换接口与协议
SNMP SCP APP Server FTP/FTAM
SIP域
NMS
SIP H.323 SIP-T
H.323域
SS7
SS
SoftSwitch
PSTN
SIGTRAN MGCP/SIP/H.323
SG
呼叫控制协议
• SIP:由IETF推出的基于文本的会话通信协议, 主要应用于SIP 服务器(软交换)之间、SIP服 务器与SIP终端之间、SIP终端之间。 • SIP-T:SIP协议的扩展,用于在软交换机之间 透传ISUP的负载消息。 • H.323:由ITU-T推出,基于二进制,用于IP电 话、视频通信的协议体系,软交换体系中主要 应用于软交换与H.323 GK、软交换与H.323 GW /终端之间、H.323终端之间。 • BICC:ITU-T推出的与承载网络无关的呼叫控 制协议,功能与ISUP类似。
10.54.250.187
MG1 SS MG2
10.54.250.18 A1
NTFY-REQ消息格式
• MEGACO/1[10.54.250.43]:2944 Transaction=883{Context=-{ Notify=A0{ ObservedEvents=369109250{al/of}}}} 第一行:MEGACO协议,版本1,MG1的地址为 10.54.250.43,端口号为2944 第二行:事务ID为883,封装关联为空 第三行:Notify通知命令,作用于端口A0 第四行:观测到的事件描述符:网关检测到用户A0摘机, 向软交换汇报该事件,Request ID为369109250.
MG
ServiceChange
可以使用 可以使用该命令修改 可以使用该命令删除 可以使用该命令自动 可以使用该命令获取 MGW 可以通过该命令 使用该命令向 ADD命令向 MGW 向 MSCe MSCe 所允许的终端 报告 报告一个终 MGW所发 一个上下文添加一个 一个终端的属性、事 一个终端与其所在上 将一个终端从一个上 有关终端的当前特性、 终端,当使用 件和信号。 ADD命 下文之间的联系。当 下文转移到另外一个 事件、信号和统计信 的特性、事件、信号 端或者一组终端将要 生的事件。比如摘机, 息。 收号,放音结束等 令向一个上下文添加 使用该命令删除一个 上下文。不能用此命 的所有可能值的信息。 退出服务,或者刚刚 和 返回服务。 AuditValue MGW 的区别 也 第一个终端时,同时 上下文中的最后一个 令将一个终端移入一 就相当于使用 个空的上下文 在于 AuditValue ADD 用于 命 终端与其所在的上下 可以使用该命令向 令创建了一个上下文。 MSCe 注册,并向 文之间的联系时,同 获取终端当前状态。 如果 而 MSCe AuditCapabilities ADD 报告 使用了 MGW $ 将要 , 用 时就删除了这个上下 文。 那么由网关创建一个 来获取终端可能发生 开始或者已经完成了 临时性终端。 的所有状态。 重新启动的工作。同 时,MSCe可以使用 该命令通知MGW将 一个终端或者一组终 端投入服务或者退出 服务。
关联的属性
关联标识符在全局唯一 拓扑用来表示在一个 关联中终端之间媒体 流的方向 优先级用于告知MGiority
H.248协议概述
H.248命令汇总
Add Modify
Subtract
MGC/ SS
Move AuditValue AuditCapabilities Notify
• 国际标准化组织
– 国际通信组织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 – IETF(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ask Force,Internet工程任务组) –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 师学会)
终结点分类
H.248协议概述
• 终结点分为两类: • 半永久性终结点 半永久性终结点代表物理实体,也称为物理 终结点,如一个TDM信道。 • 临时性终结点 临时性终结点是仅在呼叫过程中存在的终结 点,代表临时性的信息流,如RTP媒体流。临 时性终结点依附于呼叫,只有当MGW使用这 些信息流时,这个终结点才存在,一旦呼叫 结束,该终结点就消亡。 • 。
H.248消息举例
端口号
呼叫流程举例:H.248
-----呼叫的建立1
10.54.250.43 A0
Off_hook NTFY_REQ NTFY_REPLY MOD_REQ MOD_REPLY NTFY_REQ NTFY_REPLY ADD_REQ ADD_REPLY ADD_REQ ADD_REPLY RING
软交换协议
通信1232
软交换使用的协议
SCP
INAP
网管系统
SNMP
CORBA
应用服务器
PARLAY SIP
软交换机
M3UA/SC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