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汇总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https://img.taocdn.com/s3/m/1a8c1b3ba45177232f60a2fc.png)
一、定义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静息心率超过100bpm的心律称为室上速。
---成人室上速处理2015 指南二、分类广义分类: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交界区心动过速狭义分类:特指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这两者一般在心电图上难以区别,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
三、机制折返机制四、病因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各种年龄均可发生。
五、临床表现1、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2、大部分有心悸、心慌、胸闷3、少数有胸痛、晕厥4、心衰、休克六、心电图特点1、节律规则,频率150-250次/分2、P’波不易辨认3、QRS波形态正常七、治疗1、迷走神经刺激迷走神经是12对颅神经中的第10对神经。
迷走神经占主导而心率降低。
心迷走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它所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胆碱能M受体。
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通过提高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及减少Ca2+内流引起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减弱、房室传导延缓,甚至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等效应。
迷走刺激主要作用在房室结,延长其不应期及减慢传导。
1、诱导恶心在舌咽神经的下方有许多附于延髓的根丝集合成干。
2、按摩颈动脉窦迷走神经经颈静脉孔颅腔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每次5-10s,按摩前需要先听诊,确保无杂音3. 乏氏动作憋气声门10~30秒,相当于胸内压增加30~40mmHg,摒气期间由于胸腔内压力突然增加,心脏回流减少.使心排出量及血压下降。
此即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及血管收缩;在停止动作后,心排出量回复正常,血压则因血管收缩而短暂地较动作前升高,并伴有反射性心率减慢。
用力呼气,此时腹肌应是收缩的4、眼心反射可将冰冷的湿毛巾放在面部,或让患者面部浸入10℃的水中,也有终止室上速的作用。
5、因压迫眼球的方法有潜在危险,故已屏弃不用。
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室上速的成功率为27.7%,而做乏氏动作比颈动脉窦按压更为有效。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哪些症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哪些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b95553c5b8f67c1cfad6b8ee.png)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尤其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早期症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什么表现?得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会怎样?以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哪些并发病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症状:胸闷憋气、面色青灰、无力、心悸*一、症状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常表现为突然发作,心率增快至每分钟150-250次,可能持续数秒,数小时或数日。
心悸可能是唯一的症状,但如有心脏病基础或心率超过每分钟200次,可能表现无力、头晕、心绞痛、呼吸困难或昏厥。
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低血压、少尿和昏厥。
其诊断主要靠以下三点:1、病史、症状:症状突发突止,可由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多有反复发作史。
病史应询问以往是否进行过心电图检查,结果如何,非发作期的心电图表现,是否应用过异搏定、西地兰等药物,疗效如何。
2、体检发现:发作时心率多在160-240次/分,快而整齐,心音有力,多无心脏杂音,血压正常或稍低。
3、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可确诊,QRS波呈室上形,快而整齐,房室折返(含显性和隐性预激综合征)者多在QRS波后见到逆行的P波,而房室结折返性室上速者QRS波后无P波,当预激综合征旁道前传或室上速伴有束支传导阻滞时心动过速的QRS 波宽大畸形。
食道调搏在多数病人能诱发室上速,明确诊断,并可初步分型。
*二、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以上是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发症,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并发症:心绞痛、低血压*一、并发病症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低血压、少尿和昏厥。
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以上可导致心衰或心源性休克。
也可出现一些因为手术治疗而产生的并发症:*二、术中并发症(1)术中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AVB) ,轻者如Ⅰ度AVB可不影响生活质量。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动扑动颤动、心律失常诊断和急救处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动扑动颤动、心律失常诊断和急救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87b029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0.png)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心动扑动颤动、快速心律失常、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诊断和急救处理严重心律失常通常指可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短暂意识丧失或猝死等危急状态的心律失常。
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1、临床特点:突然发作并突然终止,发作可持续数秒钟、数小时或数日,部分病人发作时可伴有晕厥先兆或者晕厥。
2、心电图特点:分为房性与交界区性,但因P波常不易明辨,故将两者统称之为室上性,心律绝对规则,频率多在150-240次/分,QRS波与窦性者相同,但若有束支传导阻滞或因差异传导时可宽大畸形,ST-T可有继发性改变。
3、急救处理:可先用简单的迷走神经刺激法,但此种方法在急危重症抢救中受到一定限制,对于无效或效果不良者可采用药物治疗。
用药原则切忌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使用,应为临床医生所注意。
(一)机械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
①用压舌板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②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吸动作(Valsava法);③颈动脉按摩,病人取仰卧位,先按摩右侧约5-10秒,如无效再按摩左侧,切忌两侧同时按摩,以防引起脑部缺血;④压迫眼球:嘱病员眼球向下,用拇指压迫一侧眼球上部10-15秒,如无效可试另一侧,此法老人不宜,有青光眼或高度近视者禁忌。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①维拉帕米(异搏定):5mg稀释后静注(5分钟),发作中止即停止注射,15分钟后未能转复可重复一次;②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稀释后静注(5分钟),10-20分钟后无效可重复一次;③三磷酸腺苷(ATP):为一种强迷走神经兴奋剂,常用ATP-20mg 稀释后快速静注,5-10秒内注射完毕,3-5分钟后未复律者可重复一次;④洋地黄:西地兰0.4mg稀释后缓慢静注,2小时后无效可再给0.2-0.4mg,室上速伴有心功能不全者首选,不能排除预激综合征者禁。
(三)电复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0例急诊治疗及护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0例急诊治疗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d4571068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9.png)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0例急诊治疗及护理【摘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突然发作可引起患者心率快速增加、胸闷、心慌等症状。
本文旨在探讨100例PSVT患者的急诊治疗及护理经验。
从临床特点分析中发现,PSVT患者多为年轻成年人,发作时表现为心搏跳动、颈静脉搏动增强等症状。
在急诊治疗方案中,药物控制和电复律是主要手段,同时配合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监测心电图等护理措施。
并发症防治方面,应重视心功能损害和血栓栓塞等风险。
预后评估中,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总结经验中强调了团队合作、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同时展望未来研究将侧重于个体化治疗方案和精准预测PSVT的发作风险。
本研究为PSVT患者的急诊救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护理、并发症、预后评估、疾病概述、研究目的、临床特点分析、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疾病概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心律失常,通常起源于心脏上室,导致心脏快速而不规则地跳动。
这种疾病在临床急诊情况中比较常见,患者常常会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PSVT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心电生理学、自主神经系统、荷尔蒙水平等因素的调节失衡,导致心脏神经元放电异常,从而形成快速的心率。
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脏病变、药物不当使用、情绪激动、饮食不当等。
对于PSVT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及时有效地控制心率,维持心脏的稳定是关键。
通过药物治疗、导管介入、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以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本文旨在探讨PSVT疾病的临床特点、急诊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并发症防治及预后评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急诊治疗及护理中的应对策略,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https://img.taocdn.com/s3/m/c237b75210a6f524cdbf852d.png)
中位法:消融SP,成功率如下:
– 上:20%;
中:60%
– 下/后:10%; CS窦口:10%
线性消融:中位法;每次放电后横向移动
20
三、AVRT
21
(一)AVRT 概念
心房与心室之间,出现了房室结以外的 电学联系途径,即旁路
旁路的本质:胚胎期心脏发育过程中, 房室之间纤维分隔不完全,致使有残存 的心肌束通过纤维隔。
不应期较AVN长(多>300ms)
全或无的传导特性,无文氏现象,无递 减传导
25
(四)AVRT 旁路电生理特点
心室程序期前刺激: 室房逆传无递减 提示旁路
VA
VA
26
(五)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
PR间期缩短(<0.12S)
部分导联QRS波宽大(QRS间期 0.12S),起始部出现顿锉(Δ波)
100 300
A1A2 (ms)
递减性传导
AVN双径路传导曲线
A2H2 (ms)
300 200 100
100 300
A1A2 (ms)
a. 不连续传导(跳跃传导) b. 慢径路递减传导不明显
19
(七)AVNRT 射频消融
上位法:消融FP,由于靠近HIS,容易出 现Ⅲ度AVB;消融FP后冲动经SP下传可能 导致Ⅰ度AVB,即长PR综合征,影响左室 充盈,目前已不用。
窦性冲动经快、慢径路前传 房早引起快径路前传阻滞 室早引起慢径路逆传13阻滞
(三)AVNRT 解剖基础
FP His
14
(四)AVNRT 分类
常见型(慢快型):(约占90% )
– 快径路(FP)传导速度快,不应期长 – 慢径路(SP)传导速度慢,不应期短 – 慢径前传,快径逆传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https://img.taocdn.com/s3/m/2729704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c.png)
3.毛花苷C(西地兰)对于PSVT伴心功能不全者应首选,但预激综合征有QRS波宽者禁用。
4.胺碘酮加葡萄糖液,静脉注射。效果较毛花苷C(西地兰)快,比维拉帕米(异搏定)慢,但副作用极少, 原因是相当多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系经房室结折返性,而静注胺碘酮主要作用在房室结上,故可阻断PSVT。
7.紧急情况时,如急性心衰、休克等,有条件可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预后
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偶尔发作,每次不超过几分钟,又无明显症状者,预后良好,亦不必特殊治疗。若有 器质性心脏病,尤其AMI并发PSVT易致心衰、休克,预后严重,应积极控制结和房室结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经房室交界区折返的PSVT有效。该药半衰 期很短,仅有30秒,故若无效,3~5分钟后可重复静脉注射。为防止严重窦性静止、房室传导阻滞,可与阿托品 联合静脉推注。老年人及病窦综合征者禁用。
6.超速或配对起搏各种药物治疗无效者,可经食管或心房内超速或配对起搏以中止心动过速发作。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01 病因
03 检查
目录
02 临床表现 04 鉴别诊断
05 并发症
07 预后
目录
06 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心动过速,大多数是由于折返激动所致,少数由自律 性增加和触发活动引起。心电图连续3次以上室上性过早搏动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和交界区性心动 过速,有时二者心电图上难以鉴别,则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
1.刺激迷走神经末梢的方法,此法多适用于青年人,老年人不用。①请病人屏气后用力呼气;②刺激咽部引 起恶心;③指压或按摩颈动脉窦,先试右侧10秒,如无效再试左侧10秒,切勿两侧同时加压,以免引起大脑缺血。 此方法必须由医生操作;④指压眼球,也是先右后左,每次不超过10秒,不能用力过猛,否则有引起视膜剥离的 危险。
24、阵发性室上速(房室结双径路)(最新版)
![24、阵发性室上速(房室结双径路)(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fd9c4114791711cd791743.png)
尚德 精术
尚德 精术
慢慢型AVNRT体表心电图
尚德 精术三、房室结双径路在心电图上的表现
1、P-R间期长短的突变(图10-1~图10-3)
1)窦性节律逐渐增快时,P-R间期突然明显延长,比正常的P-R间 期延长≥0.06s。
2)窦性节律逐渐减慢时,P-R间期突然明显延长,比正常P-R间 期延长≥0.06s。
尚德 精术
V1
R-P-
P--R
V1
图15-1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快-慢折返型) RP′>P′R, RP′>70ms
尚德 精术
图15-12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快-慢折返型)
尚德 精术
尚德 精术
3、慢-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1)频率相对较慢; 2)心动过速时RP'≦P'R,RP'>70ms ; 3)可合并AVB; 4)兴奋迷走神经可减慢或终止心动过速。
由自律性增强引起的室上速仅占少数:主要发生在心房。
包括:①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②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③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④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⑤房性自律性心动过速; ⑥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约占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90%,其余仅占10%左右。
尚德 精术
3)房性隐匿性反复搏动
连续出现两个提前的房性P'波和P-波均未下传心室,形成 P'-P-序列。第一个P'波是原发性心房激动波。原发性心房激 动沿慢径路顺向传至房室结下端共同道时受阻,又回头沿快径 路逆向传至心房引起第二个P波。此与连续两个未下传的房性 早搏不同,前者两个P'-P-形态迥异,后者两个P'-P'形态相同。 此种情况又称为不完全性房性反复搏动。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汇总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0db409731b765ce040814bd.png)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2010 年版)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疗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CD-10 :I47.113 )。
行药物复律或直流电复律治疗。
(二)诊疗依照。
依据《室上性迅速心律失态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年第 33 卷第 1 期)、《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态指南》 (JACC 2003,42卷,1493-1531页)和《诸福棠适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第一版社)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病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有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50% 以上为预激综合征患儿),也可见于心肌炎、心肌病及先本性心脏病如Ebstein 畸形等。
多半发生时居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
小婴儿表现可不典型,无特别症状或仅有纳差等。
连续发生较久者可有休克、心力弱竭。
2.临床特点:忽然发生与忽然停止,心率常在160–250次/分之间,心律绝对规则,刺激迷走神经的机械方法和药物可停止发生或使心率减慢。
3.心电图检查。
(1)快而规则的 QRS 波群。
(2)心律规则,频次在 160 –250 次/分之间。
(3)可见直立或倒置的异位 P 波,或难以辨识。
(4)部分病例 S–T 段下移, T 波低平或倒置。
当伴有预激发生逆传型室上速、心室内差别传导或束支阻滞时,则QRS 波宽大畸形。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依据《室上性迅速心律失态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 年第 33 卷第 1 期)、《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态指南》 (JACC 2003,42卷,1493-1531页)和《诸福棠适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第一版社)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查找惹起室上速的病因,确立治疗方案。
2.治疗诱因(包含缺血、电解质杂乱、药物中毒如洋地黄类等)。
3.刺激迷走神经。
4.药物治疗或直流电复律。
5.获取患者及家眷有关病情以及相关急救的知情赞同。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科普知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a82adb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e.png)
早期检测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咨询医生
出现频繁心动过速时,应咨询心脏病专科医生进 行评估。
医生会根据病史和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健康生活方式
这种情况通常是由心脏上部的异常电信号引起的 。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胸痛、呼吸急促或眩晕。
这些症状可能在几分钟内自行缓解,也可能持续 更长时间。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常见类型
最常见的类型包括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 过速。
不同类型的心动过速可能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谁容易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性别和年龄
虽然任何人都可能受到影响,但女性和中老 年人相对更常见。
随着年龄增长,心脏电信号的稳定性可能下 降。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紧急情况
如果心动过速伴随严重胸痛、晕厥或呼吸困难, 应立即就医。
这些可能是严重心脏问题的信号。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检查
坚持规律的锻炼、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有 助于保持心脏健康。
避免高咖啡因饮食和过度饮酒。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管理压力
通过冥想、瑜伽或深呼吸练习来管理日常压 力。
良好的心理健康与心脏健康密切相关。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相关测试,有助于早期 发现问题。
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 方法
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 药物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https://img.taocdn.com/s3/m/5cd38ff9af45b307e9719791.png)
一、定义起源于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上,静息心率超过100bpm的心律称为室上速。
|---成人室上速处理2015指南二、分类广义分类: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交界区心动过速狭义分类:特指房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动过速,这两者一般在心电图上难以区别,故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
三、机制折返机制四、病因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各种年龄均可发生。
六、心电图特点1、节律规则,频率150-250次/分2、P'波不易辨认3、QRS波形态正常七、治疗1、迷走神经刺激迷走神经是12对颅神经中的第10对神经。
迷走神经占主导而心率降低。
心迷走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它所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胆碱能M受体。
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通过提高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及减少Ca2+内流3.乏氏动作憋气声门10~30秒,相当于胸内压增加30~40mmHg摒气期间由于胸腔内压力突然增加,心脏回流减少.使心排岀量及血压下降。
此即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及血管收缩;在停止动作后,心排岀量回复正常,血压则因血管收缩而短暂地较动作前升高,并伴有反射性心率减慢。
用力呼气,此时腹肌应是收缩的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终止室上速的成功率为27.7%,而做乏氏动作比颈动脉窦按压更为有效。
2、用药腺苷ATP三磷酸腺苷给药剂量:首次6mg腺苷,快速推注并盐水冲洗,观察1~2分钟无效时,再给12~18mg的腺苷快速推注。
原来已有一度以上的房室阻滞、病窦者,或预激者禁用腺苷。
此外,腺苷不能和地高辛或异搏定合用。
3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维拉帕米胺碘酮洋地黄类毛花苷丙低血压者间羟胺食管心房调搏术经食道心脏调搏是一种无创性的临床电生理诊断和治疗技术。
它包括经食道心房调搏through esophagus atrial pacing (TEAp 禾口经食道心室调搏through esophagus ventricle pacing (TEVP)。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科普知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科普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262879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4.png)
何时需要就医?
紧急情况
如果心跳异常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严重症状,应 立即就医。
特别是出现晕厥或极度虚弱时,需尽快联系医生 。
何时需要就医?
定期检查
有PSVT病史的人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监测心脏 健康状况。
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处理。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导管消融术来处理 心律失常。
该方法通过消除异常电信号源来达到治疗效果。
如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生活方式调整
结合医生建议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进一步降低 发作风险。
如有必要,医生会提供个性化的生活建议。
谢谢观看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和适当的休息 ,有助于维护心脏健康。
避免过多摄入咖啡因和酒精也是预防的重要 措施。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压力管理
学习减压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等,有助于 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心理健康与心脏健康密切相关,保持良好的 心理状态对预防有帮助。
如何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遵循医嘱
对于已有心脏病史的患者,遵从医生的治疗 和复查建议至关重要。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的 发生。
如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
如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具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控制心跳和预 防发作。
患者需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如何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电生理治疗
心跳速率可达到每分钟150到250次,通常是由心 脏的上部(心房或心室)产生的电信号异常引起 的。
什么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https://img.taocdn.com/s3/m/b7385d17b8f67c1cfbd6b8d7.png)
治疗原则:
2.明确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确定治疗方式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意识不清,血压不稳定者,
立即给予直流电复律,终止室上速 (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但意识尚清楚者,给予静脉诱导
麻醉后直流电复律 (3)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先给予刺激迷走神经,如无效静
脉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效果不好患者出现血流动力 学不稳定情况可择期麻醉后直流电复律
急性发作期治疗
• 兴奋迷走神经终止发作 : 刺激迷走神经,抑制房室结传导,延长其不应期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无明显心衰者,可先用此 方法刺激咽部以压舌板或手指刺激患儿咽部使之 产生恶心、呕吐、及使患儿深吸气后屏气。如无 时可试用压迫颈动脉窦法、潜水反射法 • 以上方法无效或有效但很快复发时,可考虑药物 治疗
参考文献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33卷第1期)、《AC 01 C/AHA/ESC 2005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指南》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 02 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
床路径》(卫生部2010年版)
谢谢!
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 治疗后心电图 • (2012-5-24) 窦性
心率 正常心电图
疾病病因
多数情况下,房室旁道的存在,或房室结功能 01 上的传导性和不应性的差异是其发生的基础
可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心肌炎、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等疾病基础上,但多数 02 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疾病。感染为常见诱因,但 有可因疲劳、精神紧张、过度换气、心脏手术 时手术后,心导管检查等诱发
电复率治疗
• 对药物疗效不佳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者,首选功率 (100J),除洋地黄中毒外可考虑用直流点同步电击转 律。可使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或经静脉右房内调搏终止室 上速度。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https://img.taocdn.com/s3/m/b1d324cc3186bceb19e8bb34.png)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是指连续出现3次以上的房性早搏(artial premature beats)或房室交界性早搏(premature atrioventricular junctional beats)所组成的异常性心律,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年轻人或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及甲亢病人,其特征是心动过速突发突止,轻者感心慌胸闷,重者因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出现头昏,甚至意识丧失。
症状体征: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常常表现为突然发作,心率增快至每分钟150-250次,可能持续数秒,数小时或数日,心悸可能是唯一的症状,但如有心脏病基础或心率超过每分钟200次,可能表现无力,头晕,心绞痛,呼吸困难或昏厥,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出现呼吸困难,心绞痛,低血压,少尿和昏厥,其诊断主要靠以下三点:(一)病史,症状:症状突发突止,可由运动或情绪激动诱发,多有反复发作史,病史应询问以往是否进行过心电图检查,结果如何,非发作期的心电图表现,是否应用过异搏定,西地兰等药物,疗效如何。
(二)体检发现:发作时心率多在160-240次/分,快而整齐,心音有力,多无心脏杂音,血压正常或稍低。
(三)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可确诊,QRS波呈室上形,快而整齐,房室折返(含显性和隐性预激综合征)者多在QRS波后见到逆行的P波,而房室结折返性室上速者QRS波后无P波,当预激综合征旁道前传或室上速伴有束支传导阻滞时心动过速的QRS波宽大畸形,食道调搏在多数病人能诱发室上速,明确诊断,并可初步分型。
治疗方法:应避免发作的诱因。
诱因包括运动、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妊娠、饮酒或吸烟过多等。
同时应注意此病在没有根治前不能从事特殊职业,如驾驶、潜水等,以免突然发病时出意外情况。
1.预防诱发因素常见诱因: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表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0fb7c890e53a580216fcfeb9.png)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表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
(1)大部分R-R间隔绝对匀齐,心室率160--220/分。
(2)QRS波形态正常。
若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则QRS波增宽,呈右束支阻滞型;若为逆传型旁路折返,则呈预激综合征图型。
(3)大约半数病例可见逆行P波(PⅡavF倒置,avR直立),紧随QRS 波之后。
(4)ST-T波可呈缺血型改变,发作终止后仍可持续1~2周.
中医认为阵发性室上速经常表现为突发突止,多数病人能感觉到发作及终止,可持续数秒,数小时或数日,症状轻重与发作时心室率快慢、持续时间及原有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北京行善堂中医总结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心率快,多在160~220次/分钟,节律规则
2、心悸或胸内有强烈的心跳感
3、多尿、出汗、呼吸困难
4、持续时间长可引起心绞痛、头昏、晕厥,甚至心衰、休克
5、突然发作又突然停止
临床表现多为:
1、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亦可见于风心病、
二尖瓣狭窄、冠心病、高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及预激综合征者。
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洋地黄过量、肺心病缺氧、低钾时。
2、发作特征为突然发作与突然终止,心率常在160~250/min。
3、多数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胸痛等,持续发作较久者可
有休克、心衰。
冠心病者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
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常呈短阵反反复作,可引起反复晕厥或抽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CD-10:I47.113)。
行药物复律或直流电复律治疗。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33卷第1期)、《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指南》(JACC 2003,42卷,1493-1531页)和《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病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50%以上为预激综合征患儿),也可见于心肌炎、心肌病及先天性心脏病如Ebstein畸形等。
多数发作时有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等。
小婴儿表现可不典型,无特殊症状或仅有纳差等。
持续发作较久者可有休克、心力衰竭。
2.临床特征:突然发作与突然终止,心率常在160–250次/分之间,心律绝对规则,刺激迷走神经的机械方法和药物可终止发作或使心率减慢。
3.心电图检查。
(1)快而规则的QRS波群。
(2)心律规则,频率在160–250次/分之间。
(3)可见直立或倒置的异位P波,或难以辨认。
(4)部分病例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
当伴有预激发生逆传型室上速、心室内差异传导或束支阻滞时,则QRS波宽大畸形。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33卷第1期)、《ACC/AHA/ESC 2003年室上性心律失常指南》(JACC 2003,42卷,1493-1531页)和《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国内外治疗指南。
1.查找引起室上速的病因,确定治疗方案。
2.治疗诱因(包括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如洋地黄类等)。
3.刺激迷走神经。
4.药物治疗或直流电复律。
5.获得患者及家属有关病情以及相关抢救的知情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6-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47.11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疾病编码。
2.除外缺血、电解质紊乱和药物中毒等造成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3.如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检查和治疗),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首诊处理(急诊室)。
1.明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2.明确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确定终止室上性的方式。
(1)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意识不清,血压不稳定
者,立即给予直流电复律,终止室上速。
(2)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但意识尚清楚者,给予静脉诱导麻醉后直流电复律。
(3)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先给予刺激迷走神经,如无效静脉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效果不好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可择期麻醉后直流电复律。
3.初步筛查引起室上性的基础疾病,确定治疗方案:
(1)存在电解质紊乱或药物毒性等诱因的患者,室上性终止后给予补充电解质、停药观察等治疗后进入药物治疗流程。
(2)无心内畸形及电解质紊乱等,发作频率较少终止后可门诊随访。
(3)反复发作但年龄较小不适于射频消融(RFCA)或伴有心肌病、心肌炎等进入药物治疗流程。
(4)年龄大于7岁且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或者药物控制困难的患者进入电生理检查+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流程。
(七)住院后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12导联心电图;
(2)胸部正侧位片;
(3)心脏彩超;
(4)血电解质、心肌酶和肌钙蛋白。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
(2)凝血功能;
(3)柯萨奇病毒抗原或抗体等。
(八)选择用药。
(1)普罗帕酮:为PSVT常用的复律药。
1–2mg/kg 缓慢静脉推注,无效者可于20min后重复1–2次。
累计剂量不超过5mg/kg。
对有心肌炎等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及传导阻滞者慎用,严重者禁用,对新生儿及小婴儿慎用。
(2)洋地黄类:首剂量用饱和量的1/2(饱和量为0.03–0.04mg/kg),余量分2次,1次/4–6h。
主要用于新生儿、小
婴儿和有心功能不全者。
(3)三磷酸腺苷(ATP):常用剂量0.2–0.4mg/kg,不稀释,快速“弹丸式”推注。
有心肌炎或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者慎用。
需心电监护并备有阿托品。
(4)胺碘酮:为长效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静脉注射治疗PSVT时,负荷量5mg/(kg·次),30–60min缓注;然后胺碘酮静脉维持5–15μg/(kg·min)。
(5)维拉帕米:为钙通道阻滞剂,对房室结折返和顺传型房室折返PSVT显效,0.1–0.2mg/(kg·次),<1mg/min缓慢静脉注射。
因有明显负性心肌作用,年长儿可选用,<1岁婴儿禁用。
慢性或频繁反复发作的室上速在儿童少见,常引起心功能不全和心脏扩大,联合用药治疗此类心律失常疗效较好。
(九)复查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复查项目:心电图。
2.根据病情需要复查血气、电解质等。
(十)出院标准。
1.生命体征平稳。
2.心律转为窦性或24小时心电图仅短阵室上速发作,不影响血流动力学。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患儿入院时已发生严重心功能不全或者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急性感染等,需进行积极对症处理,完善相关检查,向家属解释并告知病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增加住院费用等。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ICD-10:I47.11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6–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