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的分类及处理_完整版本
伤口分类和愈合分级
伤口分类和愈合分级伤口分类和愈合分级伤口是指身体表面或内部组织受到外力或内部因素的损伤,包括擦伤、割伤、撕裂、挫伤等。
根据不同的原因和程度,伤口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愈合情况进行分级。
一、根据原因分类1.机械性创伤:由于外力作用而产生的创伤,如割伤、挫伤、撕裂等。
2.化学性创伤:由于化学物质作用而产生的创伤,如酸碱灼伤等。
3.热性创伤:由于高温或低温作用而产生的创伤,如烧烫伤和冻疮等。
4.放射性创伤:由于放射线作用而产生的创伤,如放射性皮肤损害等。
二、根据深度分类1.浅表性损害:只影响皮肤表层,如擦挫和浅层割伤等。
2.中度损害:影响皮肤深层和部分软组织,如深层割伤和撕裂伤等。
3.深度损害:影响皮肤深层和全层软组织,如刀割伤、枪伤、烧伤等。
三、根据感染情况分类1.无菌性创口:没有感染的创口。
2.污染性创口:有外来细菌污染的创口。
3.感染性创口:已经发生感染的创口,如脓肿、败血症等。
四、根据愈合情况分级1.一期愈合:也称为原发性愈合,是指在手术或外伤后,伤口两侧组织直接连接并形成完整的结构,并且没有明显的缺损或畸形。
2.二期愈合:也称为次级愈合,是指在伤口不能原发性愈合时,通过清洁和填塞来促进组织生长和修复。
这种方式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健康。
3.三期愈合:也称为再生性愈合,是指在组织缺损或畸形时通过移植或修复来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
这种方式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伤口分类和愈合分级是在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医生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伤口进行相应的处理,并根据愈合情况进行分级和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和卫生,以促进愈合和恢复健康。
常见外伤处理课件
口清洁干燥 伤口愈合过程中,避免接触水或
04
其他液体,防止感染
处理方法:止血、消毒、包扎 注意事项:避免感染,及时就医
扭伤
01
扭伤原因:关节过度拉伸或扭转
02
扭伤症状: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
03
扭伤处理: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04
预防措施:运动前热身、穿戴合适的运动装备、避免过度拉伸
外伤的处理方法
止血
直接压迫法:用手指或手掌直接压 迫伤口,阻止血液流出
消毒范围:确保伤口及其周围至少5厘米范 围内的皮肤得到充分消毒
消毒频率:根据伤口情况和医生建议,定期 进行消毒,防止感染
包扎
01
清洁伤口:用 生理盐水或清 水清洗伤口, 去除污物和异 物
02
止血:根据伤 口情况,使用 直接压迫、止 血带或药物止 血
03
04
包扎材料:选 择合适的包 材料,如纱布、 绷带、创可贴 等
包扎方法:按 照伤口形状和 位置进行包扎, 注意松紧适度, 避免影响血液 循环
外伤处理注意事项
避免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 避免接触污染
物1
定期检查伤口, 4
发现感染迹象 及时就医
使用消毒剂对
2 伤口进行消毒
3 包扎伤口时,
注意使用无菌 材料
及时就医
1. 外伤严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 延误病情
2. 外伤后出现感染、肿胀、疼痛等 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间接压迫法:使用绷带、毛巾等物 品压迫伤口,阻止血液流出
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部位抬高, 减少血液流向伤口
止血带:使用止血带绑扎受伤部位, 阻止血液流出,但要注意不要绑扎过 紧,以免造成组织损伤
消毒
伤口的分类及处理
▪ 砍伤:较重的刃器砍割 体表,其主要特征为: 作用力较大,伤口较 深,组织损伤较重,伤 口炎症反应较重。
4)刺伤:尖锐致伤物刺入软组织,其特征为:伤 口较小、较深,易造成神经、血管及内脏损伤,伤 口内可有异物存在,易并发厌氧菌感染。 2、按致伤部位: 1)颅脑伤、颌面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 背部伤、骨盆(阴臀部)伤、上肢伤、下肢伤
使用抗生素,以控制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
伤口后期处理(换药)
▪ 换药,正确的说法应该叫更换敷料,为了及时清 除分泌物、清洁伤口、创面,促进伤口、肉芽生 长和组织修复。目的: 1、为创面提供一个无菌 的环境。以免再次受到细菌攻击 2、为创面提供 一个相对利于生长愈合的环境,使其尽早愈合。
▪ 一、消毒液的选择 ▪ 碘酒:能脱脂,对皮脂腺比较丰富的部位尤其
▪ 彻底冲洗后局部麻醉,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 擦伤口。如果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首先清除创 口内碎烂的组织,之后再进行消毒处理。特殊部 位
处理如:①眼部伤口处理时注意保护眼睛,不能污 染眼内,尤其是用流水冲洗时避免液体流入眼内 ,消毒最好用碘伏,不用酒精、碘酒。波及眼内 伤口处理时要求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
▪ 二、一般伤口处理 ▪ 1、换药频率,原则上敷料湿透即换药。一般应在
▪ 术后24小时,换第一次药,以后根据情况决定换 药间隔,一般2-3天换一次,如渗出较多随时更换
▪ 2、消毒液碘伏,碘酒、酒精均可,用碘酒、酒精 是避免消毒液流入伤口,碘伏消毒二遍,2%碘酒 二遍酒精脱碘三遍,辅料覆盖,早期伤口主要肉 芽组织生长,需要湿润环境,敷料稍厚一些,后 期以角质层生长为主,需要较干燥环境,纱布稍
伤口的分类及处理
3、按致伤原因 1)冷兵器伤 相对火器而言,主要指利用利刃、尖锐器物而致 伤的。 2)火器伤
指枪械发射的各种枪弹、弹片等投射物所致伤口。
3)动物咬伤 4)烧伤:热力作用引起组织损伤。 5)冻伤:因寒冷造成全身或局部损伤。 6)冲击伤:冲击波作用造成人体损伤。如:肺挫 伤,巨大声波耳膜穿孔等。 7)化学伤 8)放射伤 9)复合伤:如爆炸时有冲击伤,也有碎片飞散造 成的损伤。
组织修复
一、组织修复
伤后24小时血凝块被中性粒细胞崩解释放的酶溶
解。第3-4天巨噬细胞吞噬纤维蛋白、红细胞、细
胞碎片。毛细血管以每天2mm生长,形成血循环。
伤后1周胶原纤维跨过伤口。
二、愈合类型
1、一期愈合:创口小愈合时不产生或很少产生肉 芽组织的伤口。一期愈合伤后24小时首先跨过伤 口是表皮基底细胞移行形成单层扁平上皮,很少 发生有丝分裂,细胞增生主要发生在表皮基底层 愈合后功能良好。
较大时建议一期缝合,以便恢复功能。 3)注射“破抗” ,注射狂犬疫苗,同时应酌情 使用抗生素,以控制其它病原微生物感染。
伤口后期处理(换药)
换药,正确的说法应该叫更换敷料,为了及时清 除分泌物、清洁伤口、创面,促进伤口、肉芽生 长和组织修复。目的: 1、为创面提供一个无菌 的环境。以免再次受到细菌攻击 2、为创面提供 一个相对利于生长愈合的环境,使其尽早愈合。 一、消毒液的选择 碘酒:能脱脂,对皮脂腺比较丰富的部位尤其
对外来刺激免疫麻痹,易引起感染。 SIRS与CARS都反应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
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导
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二、全身神经内分泌反应
1、炎症时通过传导刺激下丘脑,交感中枢兴奋,
伤口分类及护理原则
伤口分类及护理原则一、伤口的定义及分类(一)定义1.伤口:是指皮肤组织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常伴有机体物质的缺失。
2.复合伤口:皮肤完整性受损,并累及肌肉、骨骼及内部器官的深伤口称为复合伤口。
(二)分类根据受伤世界可分为急性伤口何慢性伤口;根据受伤累及皮肤的深度可分为部分皮层受损伤伤口何全层伤口;根据受伤的原因,可分为机械性或创伤性伤口、热损伤何化学性损伤伤口、溃疡性伤口、放射性损伤伤口;根据颜色可分为红色、黄色、黑色何混合伤口。
1.急性伤口:指突然形成且愈合较快的伤口,此类伤口愈合方式通常为I期愈合,如择期手术切口、II。
烧伤烫伤伤口、浅层皮外伤、皮肤急性放射性I。
损伤、II。
压疮等创面。
2.慢性伤口: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组织受伤其愈合过程大于8周,如溃疡性伤口(III。
、IV。
压疮,糖尿病足溃疡,静脉性下肢溃疡,动脉性下肢溃疡,慢性放射性II。
III。
损伤)、深度烧伤或烫伤、外伤所形成的肉芽创面等。
3.部分皮层损伤伤口:创伤累及表皮层和真皮层的伤口,如II。
烧伤或烫伤、II。
压疮。
4.全层伤口:指创伤从表皮、真皮一直蔓延到皮下脂肪,有时深及筋膜何肌肉,甚至侵犯到肌腱何骨骼,测量其深度,大部分至少大于1cm,如III。
、IV。
压疮,III。
烧伤或烫伤,脱套式皮肤撕脱伤等。
5.机械性或创伤性伤口:机械性伤口是各种外力作用的结果,包括择期手术伤口、切割伤口。
创伤性伤口多位急性创伤所形成的伤口如挫伤、爆炸伤等,可分为清洁、污染和(或)感染性伤口。
根据受伤的深度又分为浅表性或上皮性损伤伤口、穿透性伤口、复合伤伤口。
(1)浅表性或上皮性损伤伤口:这类伤口累及表皮层,因表皮具有再生能力,愈合后一般吴瘢痕,如I。
烧伤或烫伤伤口、中厚皮片供皮区均可视为浅皮性伤口。
(2)穿透性伤口:指皮肤创伤累及表层和真皮,有时甚至深达皮下组织,有时肌肉和内部器官叶可受累,此类伤口也称贯穿伤伤口,包括切割伤、刺伤、撕裂伤、爆炸伤、挫伤、火器伤等。
创伤分类及急救原则
创伤分类及急救原则
创伤的分类及急救原则如下:
创伤分类:
按受伤部位:分为闭合性创伤和开放性创伤。
闭合性创伤是指皮肤黏膜未破损,但内部组织或器官受损,如挫伤、挤压伤等;开放性创伤是指皮肤或黏膜破损,常见的有擦伤、切割伤、撕裂伤、刺伤、撕脱、烧伤等。
按受伤机制:分为钝性伤和穿透伤。
钝性伤通常由撞击、压砸等造成;穿透伤通常由刀刺、枪弹等造成。
按受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创伤。
轻度创伤一般伤口小而浅,无严重并发症;中度创伤可能伴有严重的出血、骨折等并发症;重度创伤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紧急救治。
急救原则:
先抢后救:在一般情况下,伤员不要轻易搬动,在有火险、毒气等情况下,应先让伤病员脱离险情,再实施急救。
先急后缓:在大量伤病员出现时,应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体征,如呼吸或心跳停止、大出血、开放性气胸等。
先重后轻:在处理好急症伤病员后,对于肠突出、脑膨出、开放性骨折等重伤员也要给予及时的救护。
先近后远:在大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现场,救护人员应先
抢救近处的伤员,不要舍近求远而耽误了抢救的时间。
伤口的分类及评估方法
分类:非感染性 伤口包括新鲜伤 口、陈旧伤口、 愈合不良的伤口 等。
处理方法:对于 非感染性伤口, 一般采用清洁、 消毒、包扎等方 法来促进愈合, 同时注意保持伤 口的干燥和清洁。
观察法
观察伤口的颜色和形状
观察伤口周围皮肤的温度和颜色变化
观察伤口的深度和大小
观察伤口是否伴有出血、渗出物等症状
诊法
定义:通过触摸伤口周围皮肤,评估伤口深度、范围和温度 注意事项:保持手部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目的:初步判断伤口情况,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应用范围:适用于浅层伤口的评估
测量法
测量伤口的长度、宽度和深度
评估伤口的颜色、质地和气味
记录伤口周围的皮肤状况
测量伤口的渗出物和出血量
实验室检查法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伤 口 的 分 类 02. 伤 口 评 估 方 法
急性伤口
定义:急性伤口是指在受伤后短时间内形成的伤口,通常是由于锐器、车祸、跌落等意外事 故所致。
特点:急性伤口通常比较干净、整齐,创缘相对比较规整,没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处理原则:对于急性伤口,一般需要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预 防感染。
愈合时间:急性伤口愈合时间较短,通常在受伤后的数天到数周内可以愈合。
慢性伤口
定义: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长期不愈合的伤口,通常需要超过2个月的时间来愈合。
常见类型:压疮、下肢静脉溃疡、糖尿病足溃疡等。
评估方法:观察伤口的颜色、深度、气味、渗出液等情况,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营养状况。
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慢性伤口,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清创、换药、手术等,同时注重改善患者的全 身状况和营养状况。
感染性伤口
伤口分类、评估及记录(已处理)
伤口分类、评估及记录(已处理)伤口分类、评估及记录造口治疗师刘立什么是伤口伤口就是因物理、机械或热力等外界因素造成人体活组织的缺损或破坏。
有时由于医疗意外或生理异常也可导致上述现象。
了解皮肤人体最大的器官。
占体重的16%,约4-5公斤。
表面积约两平方米。
pH值为4(5-5(5,是弱酸性。
皮肤的结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脂肪层再下层为筋膜、肌肉组织及骨头表皮层最外层皮肤由上皮组织组成身体各部位表皮薄厚不均0.05cm-0.8cm 无血管真皮层皮肤的主要部分由胶元蛋白及弹性纤维两种结缔组织组成真皮组织中含有血管、淋巴管、感觉神经末梢、汗腺管、毛囊等皮肤的功能感觉功能保护功能体温调节的功能维持身体形象的作用免疫作用助vitD形成的功能伤口愈合的三阶段炎性期增生期成熟期炎性期主要参与的细胞: 血小板、嗜中性白细胞和巨噬细细胞的活动现象: 凝血、炎性反应伤口的特征:红、肿、热、痛持续时间:0-3天增生期主要参与细胞:巨噬细胞、纤维母细胞和上皮细胞细胞活动现象:肉芽组织出现,伤口填补缩合,上皮细胞再生。
持续时间:1-21天伤口特征:鲜红色,伤口缩小,上皮增生覆盖。
成熟期主要参与细胞:巨噬细胞、胶原蛋白细胞活动现象:血管萎缩,胶原蛋白重组伤口特征:伤口瘢痕收缩,上皮覆盖完成,颜色变浅,抗拉力增强。
持续时间:21天至数年伤口的分类可根据伤口愈合的时间、受伤的原因、受伤的程度及阶段、伤口受污染的状况和伤口组织的颜色等有多种分类。
以愈合时间长短分为:急性伤口慢性伤口急性伤口指愈合过程符合经典的创伤修复时间能自愈的伤口能快速正常的愈合愈合起于止血阶段主要是手术切口、创伤后的清洁伤口和部分沾染伤口慢性伤口愈合时限延长的伤口需借助外力才能愈合的伤口不能正常愈合因血液供应匮乏,缺少止血阶段沾染或污染的伤口,发生感染后形成以皮肤组织受损的阶段分类: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一期血管受阻皮肤完整出现指压不变白的红印第二期皮肤破损但未超过真皮可出现水泡第三期表皮和真皮完全受损深达皮下组织可出现坏死组织和凹洞第四期深至筋膜、肌肉和骨头伤口穿透皮下组织有广泛的损坏有坏死组织或黑痂以伤口受污染的状况分类清洁伤口:术前没有可见炎症,术中没有破坏无菌技术原则。
伤口分类及处理原则
打
结(指在条状物上打疙瘩。)
1. 结的种类 方结、外科结和三叠结。 在打结过程中常产生的错误结有假结和滑结两种。两手用力不均,易形成滑结;打结方法错 误,易形成假结 。 2. 打结方法 常用的有三种,即单手打结、双手打结和器械打结。 3. 打结注意事项 (1)打结收紧时要求三点成一线; (2)两手用力均匀; (3)打结时两手的距离不易离线太远,特别是深部打结时,最好用两手食指伸到结旁; (4)剪线时,术者将双线尾略提起,助手用稍张开的剪刀尖沿着拉紧的结扎线滑至结扣处, 再用剪刀稍倾斜,剪断。留线长度。
回顾病例 :
?患者,男,27岁 ?因“车祸外伤致颌面部疼痛出血2小时”就 诊于某医院。急诊给予清创缝合。 ?伤口愈合第三天!
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急诊科 陈博
黄色伤口,有少许渗出 液及腐肉,可能有感染。
广泛的破坏,穿透皮下脂肪至筋膜、肌
第四期
肉或骨头。可能有坏死组织、潜行深洞、全部皮层的损失,穿透皮下脂肪组 黑色伤口,有坏死组织
瘘管、渗出液或感染。伤口底部不痛。 织至筋膜、肌肉或骨头。
或结痂。
伤口处理原则及方法:
常规清创术:
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及周围皮肤,再用3%双氧水、 生理盐水冲洗2-3遍,后用络合碘常规消毒两遍(眶区 等敏感部位可选用0.1%苯扎溴胺,以免造成角膜损 伤等),后行清创术。术中对穿透伤。盲道伤则需用 无菌注射器抽液冲洗,注意通道深部的清创,从而彻底 清除残渣、异物,适当修剪创缘,清除失活组织,严格 止血。清创完毕后再次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充分冲洗。
按伤口的性质分类:
愈合时间:急性和慢性伤口;
解剖深度:浅伤(表 -真皮层)、半层伤(累及筋膜 达肌肉层)和全层伤;
伤口基础必学知识点
伤口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常见伤口分类:创伤性伤口、手术性伤口、烧伤、撕裂伤、穿刺伤等。
2. 创伤性伤口:由物体冲击、割伤、挫伤等导致。
通常表现为刀擦伤、撕裂伤、挫伤等。
3. 手术性伤口:手术过程中医生通过切口、缝合等操作形成的伤口。
4. 烧伤:由高温、化学品、电流等引起的组织损伤。
5. 伤口局部处理:清洗伤口、止血、消毒等。
6. 清洗伤口: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伤口,去除附着的异物、血
液和脏污。
7. 止血:以不同方法控制伤口出血,可以使用敷料压迫和提升伤肢等
方法。
8. 消毒:使用消毒药剂或酒精擦拭伤口,杀灭病菌,减少感染风险。
9. 伤口闭合:根据伤口状况和深度,决定是否需要缝合、胶带固定等
方式进行闭合。
10. 伤口护理:按照医生或护士的指导进行伤口包扎、更换敷料等护
理操作。
11. 感染预防: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磨擦和外界污染,及时更换
湿敷物。
12. 伤口愈合:伤口愈合分为初期愈合、中期愈合和后期愈合,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和伤口情况而异。
13. 伤口复发和并发症:如感染、疤痕过度形成、伤口裂开等。
14. 注意伤口的观察,如有明显红肿、渗液、发热等情况及时就医。
伤口护理学会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伤口
伤口护理学会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伤口伤口是人体受伤后形成的一种生理反应,几乎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伤口。
正确的伤口护理是保护伤口,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伤口类型和相应的护理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伤口。
一、割伤割伤是最常见的伤口类型之一,通常发生在利器、锋利的物体或者意外事故中。
处理割伤时,首先需要处理伤口处的出血。
1. 停止出血:用清洁的纱布或者压力敷设覆盖伤口,同时用手指或掌握住伤口周围的组织,稳定伤口位置。
注意不要直接用手指按压伤口。
2. 冲洗伤口: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以清除潜在的细菌及污物。
3. 消毒:用碘酒或酒精等消毒剂消毒伤口四周,避免细菌感染。
4. 引导创面愈合:可以使用医用胶带或医用胶水将伤口边缘贴合,促进创面的愈合,然后使用无菌敷料进行覆盖。
5. 注意观察:在割伤处理后,应仔细观察伤口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如红肿、渗液、疼痛等。
若出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擦伤擦伤是皮肤表层受损的一种伤口类型,通常是由于皮肤与粗糙、硬物摩擦而引起的。
擦伤处理的关键是保持伤口清洁和防止感染。
1.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无刺激性洗涤剂轻轻清洁伤口,可用干净的纱布进行涂洗。
2. 防止感染:用抗菌药膏或碘酒等消毒剂涂抹在伤口上,然后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避免细菌侵入。
3. 观察并更换敷料:观察擦伤伤口是否有渗液、红肿等感染症状,如果有,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
三、烧伤烧伤是由于身体接触高温物体、火焰或化学物质而引起的伤害,严重的烧伤可能对皮肤及其他组织造成严重损伤。
处理烧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熄灭火焰:对于火焰引起的烧伤,首先要尽力熄灭火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冷却伤口: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烧伤部位,不要使用冰水,以避免低温造成更多损伤。
冷却有助于减轻疼痛并缓解炎症反应。
3. 避免强力清洁:烧伤后,应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尽量保留伤口上的天然皮脂。
4. 覆盖伤口:使用无菌敷料轻轻遮盖烧伤部位,以保持伤口的干净和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清除坏死组织, 控制细菌感染
黑色创面
全层皮肤坏死形成的厚而干的焦痂 颜色范围包括:黑棕色,棕褐色 含有坏死组织,无愈合趋向
重点: 清除坏死焦痂和黄色的坏死脱落物 保护创面
创面愈合过程
炎性期/清创期
➢ 临床现象 组织受伤后立刻局部有红、肿、热、痛现象,可维持至第3天
➢ 组织生理变化: 1 微血管收缩:止血,伤口肿胀 2 血管舒张期: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炎症反应 3 白细胞游移期:抗菌 4 单核白细胞转为巨噬细胞期:吞噬细菌、坏死物 5 渗出的血清液中出现溶酶体酶,能消化分解坏死组织、结痂物及细菌
四种三类
I 类伤口 (清洁伤口)
手术切口 其它
II类伤口 (清洁-沾染伤口
和沾染伤口)
擦伤 切割伤
撕裂伤
腹部手术切口 其它
I II类伤口 (感染伤口)
烧烫伤 动物咬伤 肛瘘/肛周脓肿 脓肿切开引流 其它
按伤口性质分类
时间-急性伤口
突然形成且愈合较快的伤口 通常为I期愈合 如:择期手术伤口
伤口愈合的过程
可按时间先后发生分为三个阶段,但事实上每一个阶段的发生 都是彼此重叠的,难以清楚地区分伤口愈合过程为三个独立的 阶段。
到伤口疤痕的平滑及回复组织最大韧度,伤口愈合的过程可为 1-3年。
伤口愈合的分期
清创期 (炎性反应期)
肉芽期
纤维母细胞移行,肉芽组织形成
上皮形成期 创面逐渐缩小/上皮化
黑
黄
红
慢性创面也同样重复这过程 只是可能同时存在黑,黄,红的情况
渐渐肉芽组织的外围出现了一层很薄闪亮如银的表皮层。即使在 伤口愈合后,这层新表皮层也需数年时间才能渐渐变成与周围正 常皮肤相似的颜色。
成熟期
为伤口愈合的最后一阶段,大约受伤后3周到好几年的时间
--临床现象:肉眼观,瘢痕逐渐收缩、变薄及变淡,感觉上瘢 痕也渐变为柔软、光滑
--细胞层活动现象:包括血管的萎缩及胶原蛋白的重组。 A. 血管的萎缩:肉芽组织由鲜紫红色变为鲜红、浅紫红及至淡
肉芽期/修复器
肉芽期出现于伤后第1- 4天,可长至3周 当伤口清洁后,渐渐先有肉芽组织、血管及胶原蛋白的出现 肉芽组织的出现:肉芽组织是指新血管和胶原蛋白的合成,产生
新的结缔组织渐渐地填满开放的伤口 — 临床现象:肉眼观,肉芽组织呈现出鲜红如牛肉颜色的
组织,表示新血管的形成,血流足够并有新的胶原蛋白合成 — 开放性伤口的闭合及被瘢痕组织所填满有赖于胶原蛋白的
表皮厚度由0.05厘米--0.8厘米不等,如腹部和眼皮的表皮 很薄,而脚底及手掌表皮较厚。
皮肤的结构
表皮层—5.角质层、4.透明层、 3.颗粒层、2.棘皮层、1.生发层 或基底层 真皮层— 毛细血管网、毛囊、 神经末梢、汗腺 皮下组织— 脂肪、真皮下血管 网、疏松结缔组织(浅筋膜层)
皮肤结构及功能
合成,其中纤维母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负责胶原蛋白及其 它结缔组织的合成。
肉芽组织图
上皮形成期
伤口表面被上皮增生覆盖,最后伤口缩合;也可同时发生
伤口的收缩闭合 — 临床现象:肉芽组织的出现和伤口收缩闭合是相互协同几乎同时
发生的
表皮增生 — 临床现象:一般在受伤12小时内就已慢慢出现表皮增生的现象,
该期也可称为保卫期,主要是经由止血、白细胞的出现清除伤口 脏物及避免细菌的侵入,而建立一干净的伤口床以利于第二阶段的发 生。
如伤口床干净,大约维持3-4天,如伤口有感染或有坏死物,则 炎症期会延长使伤口愈合延迟。
炎性期/清创期
该期伤口愈合延迟原因 1)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能力有限,无法完全清除伤口过多细菌 2)中性粒细胞寿命很短,死亡后就成为伤口的渗液或脓液
皮肤的功能
维持身体形象 感觉 保护 体温调节 免疫 帮助维生素D形成
什么是伤口?
伤口:正常皮肤组织在外界致伤因子的作用下所致的 损害,皮肤完整性遭到破坏,伴有一定量正常组织的 丢失;同时,皮肤的正常功能受损。
复合伤口:皮肤完整性受损,并累及肌肉,骨骼及内 部器官的深伤口
伤口的损伤和分期
伤口愈合的过程
三期重叠
✓ 炎性反应期:伤口反应直到3-4天 ✓ 肉芽期:第1-14天 ✓ 上皮期:第3-4天到第21天
✓成熟期
伤口的分类方法
按手术的不同性质分类: 四种三类
清洁伤口 清洁污染伤口 污染伤口 感染伤口
清洁伤口
无发炎现象 未进入消化道、生殖道、泌尿道。 完全缝合的伤口;若有引流,则采用密封式引流者。 非穿刺性的伤口
慢性伤口
各种原因形成的创面,经8周治疗未能愈合
生化指标: 总蛋白,白蛋白减少 肿瘤坏死因子,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I,白细胞介
素6升高
颜色
红,黄,黑及混合型
红色创面
可能处于创面愈合过程中的炎性期,增生期或成熟期 涵盖伤口愈灰色,主要是黄色的脂 肪,白色或灰色的肌腱
清洁污染伤口
进入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泌尿道等管道,而无 特殊污染的手术伤口。
无感染性的胆道、阑尾、引导、口咽的手术伤口。 手术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污染
污染伤口
开放性的、新的、意外性的伤口。 肠胃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手术过程有明显的污染者。 有急性发炎,但未化脓
感染伤口
有坏死组织的外伤伤口。 内脏穿孔。 己有感染的伤口
粉红色,最后与周围皮肤类似的着色;表皮细胞的颜色变化也 如此,可持续6月到数年。 B. 胶原蛋白的重组:不规则或排列不整齐的胶原蛋白纤维渐由 新合成的较规则有弹性的胶原蛋白纤维所取代,该过程不断进 行,直到瘢痕组织渐变柔软、浅色、平滑及有序,约需12-15 月时间。这种重新组合的过程不停地进行数年,但伤口组织的 强韧度只能回复到原来的80%。
伤口的分类及处理原则
2015-1-27
目录
皮肤的结构及功能 伤口的损伤和分期 伤口的类型 伤口处理的方法
皮肤的结构和生理
概述
皮肤是全身最大的器官,占体重的16%,约有3-4公斤。
成人皮肤总面积约1.86平方米,PH值约4.5-5.5,为酸性, 这种酸性为皮肤的独特性,使皮肤能维持正常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