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一

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

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2、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

3、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

4、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

5、仁的概念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礼的内在基础。

6、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7、庄周梦蝶体现了道家思想精神。

8、汉代官方哲学的最大代表是汉代哲学家董仲舒。

9、玄学家们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

10、宋明理学的创始人是。

二、选择题

1、商代文字记录材料主要是保存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的刻辞里,其中以 A 上的刻辞为最多。

A、甲骨

B、铜器

C、其他器物

D、纸张

2、被后人奉为“亚圣”的是 B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3、《孙子兵法》是 B 学派的经典著作。

A、法家学派

B、兵家学派

C、名家学派

D、阴阳五行家学派

4、理学的集大成者是C 。

A、周敦颐

B、张载

C、朱熹

D、程颢

5、“疱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只有顺应自然来接人待物,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之辩”中 B 的思想。

A、天人交相胜的观点

B、天道自然的思想

C、天人相分的观点

D、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

6、先秦时代讲动变最深刻、最丰富的著作是 C 。

A、《论语》

B、《庄子》

C、《易传》

D、《孟子》

7、“白马非马”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C 之辩。

A、天人之辩

B、动静之辩

C、名实之辩]

D、形神之辩

8、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A 之辩。

A、知行之辩

B、形神之辩

C、动静之辩

D、天人之辩

9、范缜以刀刃比喻形体,以刀刃的锋利比喻精神说明锋利乃为刀刃所派生。这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C 。

A、名实之辩

B、知行之辩

C、形神之辩

D、动静之辩

10、 A 说:“朝闻道,夕死可以”。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孙膑

三、名词解释

1、文化 1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其中包括物态的、制度的、行为的和心态的等不同层次。

2 、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本书讲的文化,指的是狭义的文化。

2、明清实学明末至清初,从宋明理学中分化出来一股与之对立的新的社会进步思潮。它的基本特征是“崇

实黜虚”,鄙弃宋明理学的空谈心性,束书游谈的空疏学风。它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实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明清之际的经世之学、清朝中叶的乾嘉之学和晚清的公羊之学。

3、名实之辩作为认识论与逻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先秦以来有名实之辩。名指名称或概念,“实”

指实在,即名称或概念所称谓的客观事物。名和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名实关系上,孔子主张“正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公孙龙在《白马论》中“白马非马”命题,正是根据名实之辩,阐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区分了外延和内涵的不同,揭示了一般概念与个别概念的区别。

四、简答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1 、以人为本。或者叫人本主义、人文主义。这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

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人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当然,这种人本主义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中国的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而西方的人本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制为中心。中国文化重人,但不是尊重个人价值,而是将个人溶入群体,强调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义务,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

2 、强大的延续力。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 种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中国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的。延

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知道,四大文明中,古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和古印度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衰落了,消亡了,有的中断过,惟独中国文化绵延数千年之久从未中断过,而且不断吸收各民族的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3 、以和为贵。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谐”的思想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把自然界看成是一种敌对的力量,而把它看成与人类相辅相成,即所谓“天人合一”。和谐的思想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和谐思想体现在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上,就是主张天下一家,热爱和平,反对侵略。4 、重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把血缘亲情、家庭伦理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了集哲学、宗教、政治、法律、道德、文艺于一体的宗法礼教,而道德在其中居支配地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中心的倾向。这种道德中心的传统,使中国成为礼仪之邦,使中华民族成为有强烈道德意识的民族。5 、实践理性。所谓实践理性,主要体现为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