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实、施工技术要求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裂缝、蜂窝麻面、孔洞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还可能降低其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因此,了解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一)裂缝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裂缝按深度不同可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
表面裂缝一般危害性较小,但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发展成为深层裂缝或贯穿裂缝。
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水化热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较大,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较差,内部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2、外界气温变化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外界气温突然下降,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内部温度下降较慢,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产生裂缝。
3、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包括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自收缩等。
如果收缩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拉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
4、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如果受到地基、模板等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就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裂缝。
(二)蜂窝麻面蜂窝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以及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的现象。
蜂窝麻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混凝土中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合适,或者砂率过小、石子粒径过大,都会导致混凝土和易性差,容易产生蜂窝麻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水利工程等多个领域。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结构的复杂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包括裂缝、强度不达标、表面疏松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甚至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事故。
如何有效预防和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领域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和监督,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优化施工工艺和材料选用,都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现状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一些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度不达标: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材料质量不过关等因素导致的强度不足,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裂缝严重:在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过程中,若施工工艺不规范或温度、湿度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混凝土裂缝增多,影响施工质量。
3. 凝结不均匀: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若振捣不均匀或养护方式不当,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凝胶不均匀,进而影响混凝土整体性能。
4. 组织松散:混凝土内部结构松散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降低,影响工程的使用效果。
5. 空鼓现象:混凝土与模板接触不密实或浇筑过程中出现空鼓现象,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承载力。
以上问题现状需要我们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以重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对策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对策措施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施工技术要求高,容易出现一系列质量通病,如裂缝、温差过大、泌水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和耐久性,还可能危及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措施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一)裂缝问题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裂缝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温度裂缝:由于混凝土在浇筑后,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度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形成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2、收缩裂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
如果收缩受到约束,就会产生收缩裂缝。
3、荷载裂缝:在混凝土尚未达到足够强度时,过早承受荷载,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温差过大大体积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过大,会引起混凝土的不均匀变形,从而产生温度应力。
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裂缝。
(三)泌水现象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水灰比过大、外加剂使用不当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泌水现象。
泌水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形成浮浆层,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对策措施(一)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如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
2、减少水泥用量,可通过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来替代部分水泥。
3、控制骨料的级配和含泥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骨料,降低混凝土的收缩。
4、合理控制水灰比,在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水量。
(二)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1、对原材料进行降温处理,如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对水泥进行储存降温等。
2、在搅拌过程中加入冰水,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3、选择适宜的浇筑时间,尽量避开高温时段进行浇筑。
(三)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1、预埋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2、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如覆盖塑料薄膜、草帘等,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量散失,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际施工中总会面临一些质量通病,这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及时发现并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对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形成原因1. 材料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水泥、骨料、掺合料等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品质。
若这些材料未经严格筛选和质量检测,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空鼓、裂纹等问题。
2. 搅拌问题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搅拌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从而影响其承载能力。
3. 浇注施工问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浇注,如果操作不当,比如浇筑过快、浇筑高度过大等,都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空隙、裂缝等问题。
4. 养护问题混凝土在初凝初期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如果养护不到位或不及时,就会导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在混凝土施工前,要对水泥、骨料、水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防止杂质的混入和污染。
2. 合理搅拌在搅拌混凝土时,要采用符合要求的搅拌设备,并控制好搅拌时间和速度,确保混凝土均匀性和密实性。
3. 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避免一次性浇筑过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空隙和裂缝。
4. 加强养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要在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并根据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和环境条件进行养护时间的延长或加强措施。
5. 强化质量监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收缩性等性能指标的监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合理搅拌、控制浇筑速度和高度、加强养护和强化质量监测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质量控制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类及产生原因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包括混凝土自身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人为的因素等。
混凝土自身的因素包括水泥水化放热后混凝土降温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裂缝、水泥浆硬化时体积收缩所产生的硬化收缩、混凝土干燥时产生的干缩等;环境的因素包括外界的约束、外界温度升降使混凝土膨胀或收缩;人为的因素包括设计的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差等.在这些因素中,比较普遍且影响较大的有:混凝土因水泥水化放热而升温降温、混凝土收缩、外界约束的存在、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等。
二、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危害2.1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多为坝体、地下连续墙、筏板、箱型基础等,所以一旦出现裂缝,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结构的渗漏问题.而这个问题往往又不容易处理,比如结构的修补堵漏,不但处理困难、花费巨大,而且延长了工程的交付使用时间,降低了结构的使用功能。
有时甚至会因为在结构物的使用过程中多次堵漏,出现堵漏成本高于土建成本的现象.2。
2降低建筑结构的刚度裂缝尤其是贯穿性裂缝的出现会使结构(比如基础筏板)的刚度降低,从而影响到结构物功能的正常发挥。
2。
3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裂缝的出现,无论是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还是贯穿性裂缝都可以使侵蚀性介质非常容易进入混凝士内部,使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进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质量控制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反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应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使其足够大,大到各种因素引起的开裂应力小于它.另一方面,控制各种温度应力,使其尽可能小,使之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而混凝土温度应力取决于其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和混凝土表面温度.即通过优化配合比、选择水泥品种、改善混凝土养护条件等亦可达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因此,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有效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控制措施随着建筑施工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建筑中经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高层楼房基础、大型设备基础、水利大坝等,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大,表面小,水泥水化热释放较集中,内部温升较快。
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加以分析,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通病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体积大、承受荷载大、水泥水化热大、内部受力相对复杂等结构特点。
在施工上,结构整体性要求高,一般要求整体浇筑,不留施工缝。
这些特点的存在,导致在工程实践中,大体积混凝土出现其特有的质量通病,常有以下几种类型:施工冷缝。
因大体积混凝土的混凝土浇筑量大,在分层浇筑中,前后分层没有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之前;混凝土供应不足或遇到停水、停电及其它恶劣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而出现冷缝。
泌水现象。
上、下浇筑层施工间隔时间较长,各分层之间产生泌水层,它将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脱皮、起砂等不良后果。
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过厚。
因大体积混凝土的量大,且多数是用泵送,因此在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会产生过厚现象。
早期温度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早期内外温度差过大(25℃以上)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会产生两种温度裂缝:(1)表面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量大,由于体积大,水化热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混凝土内部温度显著升高,而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而砼的早期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出现裂缝。
这种温差一般仅在表面处较大,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的范围内发生,表面层以下结构仍保持完整。
(2)贯穿性裂缝:由于结构温差较大,受到外界的约束而引起的。
当大体积砼浇筑在约束地基(例如桩基)上时,又没有采取特殊措施降低、放松或取消约束,或根本无法消除约束时易导致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在约束接触处产生裂缝,甚至会贯穿整个表面产生贯穿性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对策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对策措施关键信息项:1、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要求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及参数3、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措施4、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方法5、养护方式及时间要求6、质量检测方法与标准1、引言11 大体积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但由于其体积大、结构厚实、施工技术要求高,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通病。
12 为了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特制定本防治对策措施协议。
2、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21 水泥211 优先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
212 控制水泥的细度和安定性,确保水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2 骨料221 粗骨料应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含泥量不大于 1%。
222 细骨料宜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 3%。
23 掺和料231 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和料,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降低水化热。
232 掺和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4 外加剂241 选用缓凝型减水剂,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降低水化热峰值。
242 外加剂的使用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和施工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1 设计原则311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
312 控制水胶比,一般不宜大于 05。
32 配合比参数321 根据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条件,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322 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
4、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41 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411 在炎热季节施工时,采取措施降低原材料温度,如对骨料进行遮阳、洒水降温等。
412 运输过程中对混凝土搅拌车进行隔热处理,减少温度回升。
413 浇筑时尽量选择在低温时段进行。
42 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421 埋设冷却水管,通过循环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422 控制冷却水管的间距、管径和通水流量,确保降温效果。
423 加强混凝土内部温度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通水参数。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与控制
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与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大量混凝土的一种工程施工方式。
由于混凝土体积大,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许多质量问题,如温度控制、裂缝、收缩等。
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体积大,在充填和固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热反应,导致混凝土温度升高。
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容易出现混凝土过热、裂缝等问题,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3. 收缩大体积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存在着内部的收缩变形,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控制,容易导致混凝土的表面龟裂和变形,从而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措施:1. 温度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的温度控制方案。
可以采取降温剂、遮阳网等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过热问题。
2. 预应力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采取预应力的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问题。
预应力可以通过在混凝土中设置预应力筋来减少混凝土的内部应力,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和裂缝问题。
3. 抗裂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纤维增强剂和膨胀剂等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发生。
4. 合理养护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后,应进行合理的养护措施,例如覆盖湿棉被、喷水养护等,以保证混凝土充分固化和收缩变形充分释放,减少裂缝和变形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需要从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技术人员水平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把握。
只有全面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并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常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如混凝土开裂、温度应力、收缩变形等。
下面将就这些通病提出防治措施。
混凝土开裂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开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混凝土内部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当这个内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发生开裂;混凝土表面以及孔隙部分的水分挥发导致干燥收缩;温度变化引起的温度收缩和温度应力。
为了防止混凝土开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浇筑混凝土前,可以在混凝土内部设置钢筋网,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在施工中及时浇水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减少干燥收缩;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温度应力的产生。
温度应力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温度应力是由于混凝土受到温度变化影响而产生的,它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甚至破坏。
为了防止温度应力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温度计算,预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以及可能产生的温度应力;通过设置温度控制点来及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根据情况进行调整;在施工时,可以采用降温措施,如喷水降温、覆盖物降温等。
收缩变形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收缩变形会导致混凝土的体积缩小,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防止收缩变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考虑到其收缩特性,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控制水灰比;添加适量的缩微剂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在施工时采取湿养护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减少干燥收缩。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通病主要有开裂、温度应力和收缩变形等问题。
为了防治这些问题,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计算和设计,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并加强施工中的监管和控制,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广泛,其施工质量关乎整体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性。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也存在着一些通病,这些通病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治将会对建筑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整体建筑的安全。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建筑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当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理。
一、通病一: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温度裂缝是由于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内部温度和外部环境温度的不同导致混凝土体积变化产生的裂缝。
温度裂缝的存在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为了预防温度裂缝的发生,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尽可能选择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减少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2. 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养护,提高混凝土的饱和度,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流失,防止温度变化过大引起的裂缝。
二、通病二:收缩裂缝1. 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拌合比例,加入适量的外加剂和控制剂,减少混凝土的收缩率。
2.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混凝土内部设置适当的支撑设备,减轻混凝土的自身重量对收缩裂缝的影响。
三、通病三:质量监控不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监控不严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质量监控不严不仅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还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加强现场质量检查和监督。
2. 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标准和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四、通病四:工艺控制不严1. 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操作规范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符合工艺要求。
2. 引进先进的混凝土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施工工艺水平,降低工艺控制不严带来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目录1混凝土裂缝 (2)1.1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2)1.2防止产生裂缝措施 (3)2混凝土的麻面 (5)2.1混凝土麻面产生原因 (5)2.2预防麻面措施 (6)3混凝土蜂窝 (7)3.1混凝土蜂窝产生原因 (7)3.2预防蜂窝措施 (7)4混凝土孔洞 (7)4.1孔洞产生原因 (7)4.2预防孔洞措施 (8)5混凝土露筋 (8)5.1露筋产生原因 (8)5.2预防露筋措施 (9)6混凝土缺棱掉角 (9)6.1缺棱掉角产生原因 (9)6.2预防缺棱掉角措施 (9)7混凝土的施工缝夹层 (10)7.1施工缝夹层产生原因 (10)7.2预防施工缝夹层的措施 (10)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混凝土裂缝1.1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除外部荷载作用产生的荷载裂缝和地基变形产生的裂缝外,还有因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
1.1.1水泥水化热的影响产生的裂缝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可达70℃左右,甚至更高),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d左右。
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由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因此混凝土中心温度很高,这样就会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1.1.2混凝土收缩的影响产生的裂缝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
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支承条件、钢筋等),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
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等。
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和粗骨料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1.1.3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产生的裂缝混凝土具热胀冷缩性质,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一般用于大型基础工程、堆积体、隧道等工程。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一、龟裂龟裂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会严重影响工程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产生龟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水泥质量不好,水灰比不合适,使得混凝土的强度不足,易产生龟裂。
2.过早脱模或过早负载,使混凝土内部的应力过大而导致龟裂。
3.混凝土表面没有及时养护或者养护不够,表面过早干燥或受到外界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龟裂。
为了预防和处理龟裂问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泥的质量和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要求。
2.在浇筑混凝土后,要避免过早脱模或过早负载,一般要等到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再进行脱模和负载。
3.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一般要喷水或覆盖湿毛毯等方式,确保混凝土表面慢慢干燥。
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加热或降温等方式进行养护。
二、板面不平整1.模板不平整或者质量差,浇筑混凝土时无法保证板面的平整度。
2.混凝土浇筑时震捣不充分,混凝土分布不均匀,板面不平整。
3.模板框架布置不合理,导致板面下降或翘起。
为了预防和解决板面不平整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在模板制作和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模板的平整度达到要求,模板表面涂刷模板油保持板面光滑。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振捣,确保混凝土分布均匀。
振捣时应避免在一处过度振捣,导致局部板面下降或翘起。
3.在布置模板前,要进行细心的设计和计算,确保模板框架的布置合理,板面可靠地支撑。
三、蜂窝、松散、振捣不实1.混凝土浇筑时水泥石浆流动不畅、分布不均匀,导致浇筑部分出现蜂窝和松散现象。
2.振捣不充分或者使用振捣器具的方式不对,振捣不均匀,使得混凝土内部松散,振捣不实。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在工程施工中越来越常见。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单体混凝土量在300m³以上的混凝土工程。
由于其施工工艺复杂,对材料要求高,工程质量控制难度大,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着许多质量通病。
下面将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分析其成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一、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质量通病。
裂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过水比、砂率、石粉率等配合比参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如果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混凝土料缩率大,抗裂性能差,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
2. 混凝土搅拌浇筑工艺控制不当。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复杂,如果搅拌时间过长、运输过程中造成过多的振动,或者浇筑速度过快,都会导致混凝土由于内部应力变形而产生裂缝。
防治措施:1. 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在选用配合比时,应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2. 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过程。
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要符合配合比设计要求,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多振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浇筑速度,防止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变形。
二、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是指由于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体积大、浇筑速度慢、外界温度变化大等原因,温度裂缝的发生概率较高。
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料温度控制不当。
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是引起温度裂缝的主要原因。
如果混凝土料温度控制不当,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大,就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
2. 浇筑速度过慢。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体积大,浇筑速度慢,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大,容易产生温度裂缝。
1. 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原材料温度过高或者过低。
2. 控制浇筑速度。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坍落度差1.现象:混凝土坍落度太小,不能满足泵送、振捣成形等施工要求。
2.原因分析(1)预拌混凝土设计坍落度偏小,运输途中坍落度损失过大。
(2)现场搅拌混凝土设计坍落度偏小。
(3)原材料的颗料级配、砂率不合理。
3.防治措施(1)正确进行配合比设计,保证合理的坍落度指标,充分考虑因气候、运输距离、泵送的垂直和水平距离等因素造成的坍落度损失。
(2)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及时在浇筑地点取样检测其坍落度值,有问题时及时由搅拌站进行调整,严禁在浇筑时随意加水。
二、混凝土离析1.现象:混凝土入模前后产生离析或运输时产生离析。
2.原因分析(1)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主要原因是小车运输距离过远,因振动产生浆料分离,骨料沉底。
(2)浇捣时因入模落料高度过大或入模方式不妥而造成离析。
(3)混凝土自身的均匀性不好,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3.防治措施(1)通过对混凝土拌和物中砂浆稠度和粗骨料含量的检测,及时掌握并调整配合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2)控制运输小车的运送距离,并保持路面的平整畅通,小车卸料后应拌匀后方可入模。
(3)浇捣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先在底部浇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竖向落料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
(4)正确选用振捣器和振捣时间。
三、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1.现象:混凝土初终凝时间过长,使得表面压光及养护工作无法及时进行。
2.原因分析(1)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现场浇筑混凝土时随意加水。
(2)外加剂使用不当(如高效缓凝型减水剂与所用水泥的适用性未经试验),或掺量过大。
3.防治措施(1)正确设计配比,尽可能采用较小的水灰比,工地上发现混凝土和易性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与搅拌站联系,采取调整措施,严禁任意往混凝土中加水。
(2)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合理掺量,对于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应事先进行与所用水泥的适应性试验,以确定合理掺量。
四、混凝土表面缺陷(一)麻面1.现象: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浆和小凹坑与麻点,形成粗糙面,影响外表美观,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混凝土结构已成为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材料。
但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却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围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中的通病展开防治措施的讨论。
1. 施工工期过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过程非常繁琐,施工周期很长,而且需要很长时间的养护期。
为了避免工期的延迟,我们需要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同时,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准确计算混凝土施工量、分配好施工人员与设备、统筹好材料供应等,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瓶颈。
此外,加强现场领导和管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施工效率,也可以有效缩短工期。
2. 配比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
配比不合理会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低、长期强度差、易开裂等问题。
因此,在施工前应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并进行严格的控制。
建议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如高强度混凝土、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高性能耐久混凝土等,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混凝土浇筑不均匀混凝土浇筑不均匀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表面裂缝、混凝土干缩变形等问题。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均匀,在施工前应做好实际条件和工作情况的调查,合理规划施工方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浇筑方式和浇筑工艺。
在浇筑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振动棒进行混凝土的振实,防止空鼓。
同时还要针对不同部位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和浇筑量,确保混凝土密实度的均匀性。
4. 养护不当养护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不充分的养护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不稳定,表面开裂,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我们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操作要规范,时间要充足,养护期不能短于 7 天。
同时,根据不同季节、气候条件,施工现场的养护方式也不同。
在冬季施工中,要注意对养护环境的控制,防止冻害。
5. 周边环境污染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粉煤灰等原材料的使用,易产生粉尘、汽车尾气等污染物,严重影响周边环境。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大规模混凝土浇筑工艺的一种施工方法。
由于混凝土量大、浇筑厚度厚、浇筑面积大、孔隙率高等特点,其施工质量通病较为突出。
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必须要对其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防治。
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进行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就是裂缝。
裂缝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变形;二是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三是混凝土和支座之间的失稳;四是混凝土受到外部荷载的影响。
为了防治裂缝的产生,首先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一般来说,可以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加入适量的膨胀剂,来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对于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可以采取预应力筋混凝土的方法来进行防治。
对于混凝土和支座之间的失稳,可以采取加固支座的措施来解决。
对于混凝土受到外部荷载的影响,可以采取增加钢筋数量和加固混凝土的措施来加强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二、孔隙率过大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量大、浇筑厚度厚、浇筑面积大等特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孔隙过大的问题。
孔隙率过大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导致混凝土的渗水性和抗渗性能变差。
一般来说,需要在混凝土设计中,合理选用掺合料,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在振捣混凝土的时候,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并且采用合适的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来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率。
三、强度不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还常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强度不足。
强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二是混凝土拌合不均匀;三是混凝土浇筑和养护不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时候,合理设计掺合料的比例,并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和品种。
在混凝土拌合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拌合均匀。
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质量。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质量控制分析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的质量控制分析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及其控制手段建筑混凝土在世界上已经使用了几百年的时间,成为了建筑领域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
然而,在大型建筑混凝土工程中,往往会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对于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构件而言,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析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手段。
常见质量问题1. 抗压强度不足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抗压强度不足,则意味着混凝土的承重能力也相应减弱。
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因为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均匀性、配比及过程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2. 混凝土内部裂缝和气孔混凝土中存在内部裂缝和气孔是常见问题,这些问题在混凝土体积较大的建筑工程中可能更加显著。
这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在放置和养护过程中的控制不够细致。
3. 混凝土表面开裂如果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裂,会影响其观感,并可能引入其他质量问题。
这种问题的原因可以是混凝土的硬度与湿度控制不当、建筑过程对其影响等。
控制手段1. 合理配合比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是配合比。
要求可在混凝土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范围内合理调配各项材料以达到理想的配合比。
2.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混凝土浇筑和养护都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步骤。
在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建筑混凝土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保证混凝土在浇筑、密实和振捣过程中的一致性。
在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环境温度、湿度、风速等,保证混凝土早期水泥化学反应稳定,尽量避免混凝土内部泡沫穿孔、硬实体结构柔弱等问题。
3. 采用科学的质量控制手段为了确保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采用适当的质量控制方法非常重要。
传统的混凝土控制方法包括样本拍卖、核密度检测、骨干钢筋断面尺寸检测等。
但是,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为混凝土质量控制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技术支持。
如目前流行的无损检测方法(例如超声波等),可实时检测混凝土内部的裂缝、气孔、均匀性等质量问题,指导实际建筑实践中的调整和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混凝土质量通病主要有以下几种:1、砼麻面 ,2、蜂窝,3、孔洞 ,4、露筋,5、缺棱掉角,6、施工缝夹层,7、外表裂缝,8、跑模、胀模。
一、砼麻面现象:砼外表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原因分析:1、模板外表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外表被粘损。
2、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外表粘结模板。
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
4、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局部气泡停留在模板外表。
预防措施:1、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2、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
3、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4、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处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砼外观,对于面积较大的部位修补。
即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砂浆或1∶2水泥砂浆抹刷。
二、蜂窝现象:砼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分析:1、砼配合比不合理,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砼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未按操作规程灌注砼,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4、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振捣又下料。
5、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预防措施:1、砼配料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采用电子自动计量。
砼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符合规定。
2、砼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m。
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3、砼的振捣分层捣固。
灌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局部长度的1.25倍。
捣实砼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5倍;对细骨料砼拌合物,那么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目前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其在大型水利、电力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往往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严重质量事故。
为了有效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可靠,必须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规范和监控。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指单次浇筑体积较大的混凝土,一般用于大型水泥水利、电力工程中,如水泥大坝、发电厂厂房等。
这种施工方式要求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准确,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监控,材料质量保障有保障,施工人员素质需提升,设备必须定期保养维护。
只有确保这些环节的合理与规范,才能有效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
1.2 问题提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是当前建筑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尺度的不断扩大,大体积混凝土在各类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质量隐患和施工难题。
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出现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到位、施工过程监控不严密、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人员素质不高以及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工程质量,而且可能导致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已经成为当前工程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和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找寻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施工过程监控、材料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素质提升和设备维护保养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2. 正文2.1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流动性、坍塌度和密实性。
混凝土的坍落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混凝土工程质量受损,甚至出现裂缝、渗水等质量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通常指的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体积较大,以立柱、梁、板、墙等为主的大型混凝土构件。
这类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以下是对这些通病的防治措施的介绍。
1. 温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控制不好会引发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要正确估计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控制浇筑温度和浇筑层温度差,以及采取降温措施,如利用阴凉天气施工、使用降温剂等。
2. 施工周期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周期较长,从浇筑到硬化需要数天甚至更长时间。
要合理安排施工周期,避免夜间施工或连续施工过长时间,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养护和强度发展。
3. 混凝土材料选用: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至关重要。
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条件选用适当的水泥品种、骨料、掺合料等,并进行试验验证。
要注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浇筑方式: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也会对质量产生影响。
应采取适当的浇筑方式,如分段浇筑、分层震捣等,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应注意防止混凝土漏浆和浆层分离等现象。
5. 管理控制:严格的管理控制可以有效预防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6. 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也非常重要。
要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养护措施,如保湿、密封、覆盖等。
还要注意养护期间的温度、湿度和防水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养护效果和最终质量。
7. 检测监控: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检测监控工作。
可以通过温度计、应变计等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和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还可以进行抽样试验和非破坏性测试,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的防治需要在设计、选材、施工和养护等各个环节上进行综合考虑和控制。
只有从源头上抓好质量控制,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和持久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质量控制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类及产生原因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包括混凝土自身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人为的因素等。
混凝土自身的因素包括水泥水化放热后混凝土降温过程中产生的温度裂缝、水泥浆硬化时体积收缩所产生的硬化收缩、混凝土干燥时产生的干缩等;环境的因素包括外界的约束、外界温度升降使混凝土膨胀或收缩;人为的因素包括设计的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质量差等。
在这些因素中,比较普遍且影响较大的有:混凝土因水泥水化放热而升温降温、混凝土收缩、外界约束的存在、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等。
二、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危害2.1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多为坝体、地下连续墙、筏板、箱型基础等,所以一旦出现裂缝,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结构的渗漏问题。
而这个问题往往又不容易处理,比如结构的修补堵漏,不但处理困难、花费巨大,而且延长了工程的交付使用时间,降低了结构的使用功能。
有时甚至会因为在结构物的使用过程中多次堵漏,出现堵漏成本高于土建成本的现象。
2.2降低建筑结构的刚度裂缝尤其是贯穿性裂缝的出现会使结构(比如基础筏板)的刚度降低,从而影响到结构物功能的正常发挥。
2.3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裂缝的出现,无论是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还是贯穿性裂缝都可以使侵蚀性介质非常容易进入混凝士内部,使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进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质量控制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反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应从两方面入手。
一方面,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使其足够大,大到各种因素引起的开裂应力小于它。
另一方面,控制各种温度应力,使其尽可能小,使之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而混凝土温度应力取决于其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和混凝土表面温度。
即通过优化配合比、选择水泥品种、改善混凝土养护条件等亦可达到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因此,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有效控制。
3.1 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3.1.1降低水化热温升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上升是由于水泥水化反应释放热量造成的,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差,使得热量蓄积.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控制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上升:(1)选用低标号低水化热水泥实测值与中低热水泥水化热标准值对比表(2)降低水泥用量经验认为,每1m3混凝土水泥用量减少10kg,混凝土温升值就会降低10℃。
降低水泥用量可以作为控制温度应力的另一主要手段,且越是厚大体积混凝土其效果越明显。
①掺加粉煤灰作为胶凝材料,采用内掺法可以取代部分水泥,显著降低水泥用量。
虽然粉煤灰也存在水化热,但远比水泥要低的多。
许多试验研究确定粉煤灰取代水泥量为10~15%,超量系数取1.2,1.4,1.5。
②使用缓凝型减水剂,混凝土浇筑以泵送为主,坍落度一般选l00mm~160mm,这给降低水泥用量增加了难度,为了改善和易性,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采用了缓凝型减水剂。
合理选用水泥及添加剂,对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据有很关键的作用。
3.1.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最好控制在30℃以下。
3.1.3加强保温,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混凝土中心温度和表面温度之差控制在25℃以内,一般可以防止有害裂缝的产生。
为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速率太快,条件允许时应该尽量延长拆模时间。
拆模以后也要尽快覆盖保温层,防止风吹。
正常施工时的保温,混凝土表面铺设一层塑料薄膜,然后是两层麻袋,为了防止雨冷击,麻袋外再设一层薄膜。
冬季施工时采用蓄热法保温养护,混凝土顶面铺双层塑料薄膜,内夹三层草帘;侧模采用保温模板,即模板外侧挂三层草帘,外罩篷布或加塑编织布。
模板拆除以后,混凝土侧表面围保温被。
3.2 减小约束应力的措施3.2.1合理划分结构段,减小结构长度对约束应力的影响为了减少出现有害裂缝的机会,施工中建议设计结构段长为15m以内,规范要求为5~15m。
经验得出结论,结构段长在15m以内时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3.2.2合理设置施工缝(1)水平施工缝的设置在底板上连续浇筑墙体时,其上水平缝严格按规范设置。
该措施可以避免大断面约束小断面情况的出现。
(2)竖向施工缝的设置施工中采用设置闭合块的方法,进行分块浇筑,共设置4个闭合块,减小了一次浇筑的长度,一方面降低了约束应力,另一方面将水化热从时间和空间上均分散开来,增加了散热面积,降低了温升。
3.2.3缩短混凝土浇筑间歇期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性。
3.3合理选择混凝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3.3.1合理选用水泥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也就降低了水化放热,从而达到降低混凝土的绝热升温的目的。
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炭质硅酸盐水泥等。
当混凝土除抗裂性能要求外,还要求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强度较高及干缩较小等要求时,则可以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
当环境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应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3.3.2适当掺用混合材料实验资料表明,在混凝土内可以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
由于粉煤灰具有一定活性,不但可以代替部分水泥,而且能改善混凝土的粘塑性,改善混凝土的可泵性,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
另外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强度特性,初期处于高温条件下,强度增长较快、较高,但后期强度增长缓慢,这是由于高温条件下水化作用迅速,随着混凝土龄期增长,水化作用慢慢停止的缘故。
掺加粉煤灰后可改善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但是其早期抗拉强度及早期极限拉伸值均有少量降低。
因此在工程中常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做外掺料。
3.3.3合理掺用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包括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早强剂、膨胀剂等多种类型。
减水剂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外加剂,它具有减水和增塑作用,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及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用水量,节约水泥、降低绝热温升。
引气剂的作用是在混凝土中产生大量微小气泡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耐久性。
膨胀剂可以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体积膨胀,部分或全部补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所产生冷缩和干缩,在内外约束条件下以及配筋足够时产生一定的内压应力,这种内压应力与冷缩或干缩产生的拉应力相抵消,以使内压应力与抗拉强度的总值等于或大于因温差收缩产生的拉力,因此,膨胀对温差的补偿效应。
实质上就是膨胀应力对温差收缩产生拉应力的补偿。
利用这种温差补偿效应,取得了防渗抗裂的效果,减少或避免了混凝土的开裂。
3.3.4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泥水化热,这样就降低了混凝土的绝热升温。
一般方法有:减小坍落度,掺大块石(埋石混凝土),使用减水剂,缓凝剂,掺混合材,采用先进的搅拌工艺等。
同时,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在保证混凝土稠度及流动条件下,尽量节省水泥,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
3.4合理选择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3.4.1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之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通过对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温度估算,对是否可能出现温度裂缝进行验算,确定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升温降值、内外温差及降温速度的控制指标,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办法。
3.4.2要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以前,首先要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使之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其次,确保各种设备、工具能立即投入使用,使混凝土温度控制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4.3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是有必要的。
3.4.4振捣工艺浇筑后的混凝土,在振动界限以前,给予二次振捣,能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孔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以减小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从而可使馄凝土强度提高10~20%左右。
根据结构物的大小、钢筋的疏密程度、混凝土供应条件等具体情况,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全面分层浇筑和分段分层浇筑及斜面分层浇筑三种。
(1)全面分层浇筑:在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后,开始浇筑第二层时,己施工的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如此逐层进行,直至浇筑完成;(2)分段分层浇筑:及跳仓浇筑,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工程,施工时混凝土先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至一定距离后再浇筑到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3)斜面分层浇筑: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超过厚度的三倍的浇筑层,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此时向前推进的浇筑混凝土摊铺坡度应小于1:3,以保证分层混凝土之间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浇筑时的分层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捧长度的1.2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入下一层混凝上内约5c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一般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分层厚度可定为40~60cm,数量较少的混凝土工程中分层厚度可取25~35cm。
3.5 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监测工作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防止温度裂缝的关键。
要实时对混凝土温度进行系统的实测,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达到25度或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如温度达到25度时,养护次数应比原来增加一倍(养护水采用井水为宜)且砼还要防止太阳爆晒。
3.6 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温和养护混凝土在浇筑的初期,强度低、抵抗变形能力小,如果遇到不利的外界条件,其表面容易发生有害的冷缩和干缩裂缝。
保温的目的是减小混凝土表面与内部温差及表面混凝土温度梯度,防止表面裂缝的发生。
无论在常温还是在负温下施工,混凝士表面都需覆盖保温层。
常温保温层,可以对混凝土表面因受大气温度化或雨水袭击的温度影响起到缓冲作用;负温保温层则根据工程项目地点、气温以及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等条件进行设计。
但负温保温层必须设置不透风材料覆盖层,否则效果不够理想。
保温层兼有保湿的作用,如果用湿砂层,湿锯末层或积水保湿效果尤为突出,保湿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抗裂能力。
3.7.1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温养护措施,应使混凝土浇筑块的里外温差以及降温的速度,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2)保温养护的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合理的保温时间应从混凝土降温时开始。
(3)保温养护的其他要求①在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进行监测,现场实测进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是一重要环节: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可随时掌握与温控施工控制数据有关的数据(里外温差、最高温升及降温速度等),可根据这些实测结果调整保温养护措施以满足温控指标的要求。
②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不得采用强制、不均匀的降温措施。
否则,易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主要采用两种模板,即钢模和木模。
当采用钢模时,根据保温养护的需要,钢模外也应采取保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