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忠孝观
试论先秦儒家忠孝观的现代扬弃
一
方面在政治范畴 匕 反映君臣之间的政治关系。《 论语 ・ 八佾》 载,
鲁定公问孔子 : “ 君事 臣, 臣事君, 如之何?孔子对日:君使 臣以礼, ” “ 臣事君以忠。这里孔子提出了君臣关系 的基本原则—— 君臣相互 ” 尊重。“ 臣事君以忠’ ’ 是孔子继承传统忠君思想并总结了春秋以来礼 崩乐坏的混乱局面而提出来的政治伦理范畴。国君只有依礼来使
Nn 2 0 ( k1 S m . 5 3 0 9 Vo 1 u No 4 )
试 先 儒 忠 观 现 扬 论 秦 家 孝 的 代 弃
● 文 丽
( 福建师 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福建 福 州 3 0 0 ) 5 0 7
摘 要: 先秦儒 家学说是 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思想的主 流之一 , 而忠孝观 又是 先秦 儒 家学说 的重要 组成部分 , 其强 大的学
关键 词 : 先秦 儒 家 ; 孝 观 ; 代 扬 弃 忠 现 中 图分 类 号 : 2 2 ] 2 3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9 4 5 (0 9O 一O 7 一O A 1 0 - 4 82 0 )3 2 8 2
忠孝观作为先秦儒家伦理观念的核心范畴之一 , 在中国发展史 上的影响不容忽视。孙中山先生就曾对传统的儒家忠孝观大加赞
用臣子 , 臣子才能衷J 地服侍君主 , 如果国君不依礼来使用 臣子 , 那 么臣子也没有必要去裹 服侍君主。孟子在表明君臣的对等关系 方面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君之视臣如手足 , ‘ ‘ 则臣之事君如腹心; 君之 视臣如犬马, 臣之视君如 国人; 则 君之视 臣如土芥 , 臣之视君如 则 寇。(孟子 ・ ”《 离娄下》由此可见 , ) 先秦儒家把“ 上作为臣的要求, 忠” 但同时也肯定了人臣的人格和尊严 , 这较之后来宋明理学“ 三纲五 常” 君要臣死, 中“ 臣不得不死”] 【 的思想要进步得多。 3 先秦儒家关于“ 的另一个 内涵 的理解则是反映人与人之间 忠”
孔子讲学的内容
孔子讲学的内容孔子讲学的内容丰富而广泛,涵盖了人伦道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言行举止、学习能力、为学之道、教育理念、学习态度、处事哲学和待人之道等多个方面。
1.人伦道德。
孔子强调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八德,认为这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道德准则。
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尊重他人、宽容和诚实。
2.忠孝仁爱。
孔子非常重视家庭观念,强调孝顺父母,尊敬长辈。
同时,他也提倡忠于国家和君主,主张把家庭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3.礼义廉耻。
孔子认为礼义廉耻是立国之本。
他主张人们应该遵守礼制,恪守道德规范,不做无耻之事。
同时,他也强调要知耻近于勇,主张在面对错误时勇于承认和改正。
4.言行举止。
孔子强调言行一致,主张言辞得体,行为规范。
他认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他的品德和形象,因此应该时刻保持谨慎和谦虚。
5.学习能力。
孔子非常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关键。
他主张培养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鼓励人们通过不断学习开拓视野,提高自身价值。
6.为学之道。
孔子提倡勤学善思,主张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他还强调学无止境,不断超越自己,以达到更高的境界。
7.教育理念。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传承文化,培养领导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他提倡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强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
8.学习态度。
孔子认为学习应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而非被动接受。
他主张知行合一,鼓励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他还提倡格物致知,即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探究来获取知识。
此外,温故知新也是孔子所推崇的学习方法,即通过复习旧知识来领悟新的理解和观点。
9.处事哲学。
孔子主张中庸之道,认为在处理问题时应避免过度极端,寻求平衡和折中的解决方案。
同时,他提倡慎言敏行,即在言行上要谨慎审慎,避免因轻率而犯错。
此外,孔子还强调凡事担当,认为每个人都应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推卸责任。
10.待人之道。
孔子主张待人要以诚为本,真诚地对待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孔子孝道观今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孔子孝道观今析摘要:孔子孝道观的基本内涵包括:物质上“能养”,精神上“敬”、无违与谏诤、子承父志、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孝体现了内在亲情,包含了礼和仁。
孝和礼、仁的特殊关系使孝道具有特殊的政治功能。
孔子孝道观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感恩意识和人文精神,对家庭美德建设和社会和谐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孝”最早出现在“奉先思孝,接下思恭”(《尚书·商书·太甲中》),其主要含义是尊祖祭祖,后来逐渐加进了孝亲的伦理内涵。
到西周时期,孝已是普遍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由虔诚祭祀祖灵、祈求佑护逐渐向善事活人、孝敬父母的方向过渡。
春秋战国到西汉时期,经过孔、孟的理性提升及《孝经》的理论化、系统化,孝逐渐上升到百德之首、百善之先的地位。
汉代以后,出现“以孝治天下”、“举孝廉”、“九品中正”之类,孝被赋予了政治化的内涵。
一、孔子关于孝的基本观点“孝”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给孝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孝”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
孔子的孝是一种富有人情味的家庭伦理道德,其具体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子女对父母“能养”且“敬”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最基本的就是能够伺候父母,从物质上赡养父母,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并关心父母的年龄和身体健康。
子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子女要紧随父母身旁多加伺候,不要使年迈的父母担忧自己。
更重要的是作为儿女,还要做到时时刻刻惦记着父母的身体。
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
但仅此是不够的,还要从内心尊敬父母,让父母心情愉悦。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如果孝仅仅是够养活爹娘变行了,而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诚心诚意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对母的孝包括物质和精神二个层面,物质层面是基本的,精神层面是更高要求。
论孔子的忠孝观
论孔子的忠孝观“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核心恰恰是“孝弟”.“礼"则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对人的行为起了规范作用。
孔子的忠孝观在这两方面可略见一斑。
记得子夏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而宰我也曾因为说三年的守孝期太长了被孔子斥之为“不仁”。
可见孔子对“孝弟”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孔子以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所谓孝弟,就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孝顺父母不仅要让父母衣食无忧,满足其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而这往往是大家很难做到的。
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大家的腰包也都鼓起来了。
物质生活在提高,道德品质却在日渐退化。
经常可以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报道。
看着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我不禁要问他们的子女:难道你们忘了母亲是冒着生命危险才把你带到这个世上的,而后又是多么艰难地把你养大?他们的确忘了,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忘了做人的根本。
还有一些人,他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以钱为报。
他们忙于工作,忙于应酬,从不曾陪伴在父母左右,能聊表他们孝心的是每月按时寄到父母手里的钱。
但要知道,作为父母,他们不要你的钱。
他们只希望你能多抽空陪陪他们,天伦之乐远比金钱宝贵的多.钱是冰冷的,无法温暖他们寂寞的心。
在孔子眼里,这两种人都算不上是孝了吧。
前一种人连基本的赡养义务都不履行,乌鸦尚知要反哺,何况人乎?这样的人只怕也不能称之为“人”了吧。
后一种人在物质生活上对父母可谓尽心尽力了,可是他们忽视了父母的精神生活,并不能使其发自内心地快乐。
也许孔老夫子追求的孝是要竭尽全力,身心合一吧。
忠这个字,一分为二即“中"“心”,可见也是要发自内心的。
孔子主张忠,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事君能致其身”。
在这方面孔子自己率先为后人作出了表率。
孔子为政期间,可谓鞠躬尽瘁了.他竭力主张君王为政以德.希望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有道”社会,并且为之奋斗终生。
孔子论孝观后感
孔子论孝观后感引言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对孝的思考和论述,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道德准则。
本文将围绕孔子对孝的观点展开讨论,并就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进行一些个人的观察和思考。
孔子对孝的观点孔子认为孝是人之基本德行,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也包括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族的责任感。
他在《论语》中多次论述了孝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孝的具体表现和价值。
孔子强调,子女孝顺是一种天资的表现,是人性的本性。
他说:“君子行孝也,天下之至孝也。
”(《论语·颜渊》)这里的“君子”指的是道德修养高尚的人,而孝行则被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行为。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秩序的基础。
他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孝也者,其言不让,而信道不孤;则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论语·子路》)孝顺父母不仅是尊重长辈的表现,也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可以培养人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在社会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此外,孔子还提出了“五常”之一的孝道观念。
他认为,孝的核心是尽忠孝,不能有半点懈怠。
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论语·子罕》)孔子提出了人生不同阶段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其中包括了在五十岁时要明白自己的天命,做到心思顺服,顺应天意。
这也意味着,在如今的社会中,孝道仍然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准则,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社会。
孔子论孝的现实意义孔子的孝道观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对现代社会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孝道教育对我们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年轻一代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也面临许多挑战。
而孝道的核心是尊重、关心和照顾父母,这也能够延伸到我们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中。
通过学习和弘扬孝道,我们能够建立起更加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不仅对自己的成长有益,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价值。
浅议孔子及儒家“孝”的思想
浅议孔子及儒家“孝”的思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处于核心和主体地位的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延续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分别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三个层面与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崇德、民本等价值理念相一致。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不仅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也是弘扬儒家文化的过程。
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创立了一整套儒学思想体系,在维护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常把儒家的价值观概括为“三纲五常”,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和“仁、义、礼、智、信”,儒学也论及和、忠、恕、恭、谦、廉、俭、让等价值观念。
本文认为儒学最核心价值观是仁爱、和谐、诚信、中庸这四个范畴。
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孝”字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孔子用以规范父母和子女关系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论语》《孟子》《孝经》这三部重要的经典及其注疏,对孔子及儒家“孝”的思想观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和阐释。
深入研究这些材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倡导的“孝”的本质、含义、作用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析,以就教方家通人。
究竟什么是“孝”呢?孔子本人虽然没有给“孝”下一个具体定义,但是,从后儒对“孝”的注释解说中,我们仍可以窥知其一。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老部》解曰:“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在许慎看来,“孝”是个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下部是个“子”字;子女“善事父母”,即为“孝”。
《诗经•小雅•六月》:“在唉?张仲孝友。
孔子的思想精髓_孔子思想精髓内容介绍
孔子的思想精髓_孔子思想精髓内容介绍孔子思想的精髓很多,可从各个不同角度上说。
有的从政治、经济、哲学、教育几个方面来说,有的从治国的角度来说,有的从具体哪一方面来说。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思想的精髓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思想的精髓1.忠孝爱国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是“仁”的根本。
父母对自己生养教育、充满爱抚,每个人都应对父母孝敬。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首先做到自身和谐。
一个对父母孝、对兄弟悌的人,便使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
对父母尽孝的人,对朋友也会讲诚信、仁爱,社会便会和谐。
孝是小忠,忠是大孝,自古“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孝敬父母自然忠于国家。
因此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孔子多次讲孝,指导弟子曾参作《孝经》,孝成为每个人必备的优良品德。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从来提倡爱国主义。
孔子从来爱自己的国家,建设自己的国家。
他被迫离开鲁国时,一步三回头,临走前边走边吟诗,表达对自己国家的怀念。
爱国是大节,是孔子及儒家的一贯主张。
2.爱民利民孔子及儒家从来强调以人为本。
孔子反对当时的奴隶殉葬,连制成陶俑殉葬,也愤怒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因为它亵渎了人的尊严。
在孔子整理的《尚书》中早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
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重视人的力量,他主张爱民利民,“养民也惠”,“使民也义”、“使民以时”。
反对统治者对民苛征暴敛,他还主张当权者应说到办到,取信于民。
因为民最有力量,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孔子爱民还有一项内容,就是教民。
除正规的教育外,强调对民的教化,经常的教育,各种形式的教育,从而提高人民的素质,而不是不加教育,出了事怨民众,也不是不加训练让民众去打仗白白送死。
到了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一说法,更是对孔子爱民、利民、重民思想的发展。
3.疑天远鬼就是对天怀疑、对鬼神疏远。
孔子所说的“天命”,系指自然界及社会上的规律而言,他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就是到了五十岁时就对事物的规律了解了。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
孔孟之道虽博大精深,但其精髓均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文化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自古以来,中国历代贤达人才辈出,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也是其中的代表。
在古代士大夫阶层中,出现了许多杰出代表人物的事迹。
孔子是如何“仁义礼智信”并以天下为己任的呢?一、温良恭俭让孔子的家族有五代五侯,在孔子时代,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家族。
孔子一生在齐国、卫国、宋国等国任过官或任过职,还曾做过司空、宰。
孔子在这些地方都能尽职尽责、谦恭有礼;对待政敌则能宽容忍让,遇到困难时能迎难而上。
正是由于孔子这种以天下为己任、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才使孔子能不断受到后人赞叹。
“温良”是孔子给自己最好的评价。
孔子认为应该“仁义礼智信”即在君子与小人之间应该有一种相对自由地位的人。
孔子认为君子在其位、谋其政是君子必备的品质之一。
孔子非常看重“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论语·里仁》)中所谓君子,就是指那些品德高尚、举止有礼且能为别人所称道而不居功的人。
因为孔子这样宽厚而谦逊而又低调做人的品行和修养使得他深得儒家各阶层人们好评。
1、不争功。
孔子的父亲为他起名为子贡,孔子小时候经常帮助父亲做一些家务事,所以母亲给他取名为“孔丘”,意思是希望让子贡将来成为一个圣人。
“子之道”指的是每个人都有君子之道,孔子认为君子是指能为民造福而不居功的人。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以及各种自然灾害,有的国家遭受内乱、有的国家因为领土和主权受到侵略而战败或被迫战死。
由于战争、灾害的频繁发生,需要军队去平息战争、重建国家。
在战争和灾害的冲击下,孔子的父亲想让子贡成为一个圣人就需要让出一部分功劳来为他争光。
2、恭俭。
在对人处世方面,孔子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温良恭俭让之人。
比如在《学而》中对“勤”有这样一段描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颜渊》),大意是:一天晚上洗衣服时不要随便用手去擦去衣服上的灰尘;上班时不要随便穿那些很华丽的衣服。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忠孝的出处和现实意义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长期以来在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其原则是指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在我国,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先行者他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来选择教学内容和使用教学方法.其出处如下:《论语·为政》“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的是同一个问题: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却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回答。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矛盾。
宋朝的朱熹把孔子这种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一词由此而来.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的影响。
唐代的韩愈北宋的张载也都曾提出,培养学生要像处理木材一样,做到各得其宜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就十分重视这个经验,因此,他办校时间虽不长,却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掌握好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教师能否成功地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关键。
在现代社会中,“因材施教”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重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把统一要求与培养特长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教育对人的完整性建构,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关怀人的生命成长。
由此可见,因材施教,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而不是一般的可供随意选择运用的教育技巧或方法。
它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是带有根本性的、普遍性的。
有教无类论语》第五十七则原文: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不管那一类人,我们都可以给他以教育。
”一、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主要观点“有教无类”作为孔子在教育对象方面的基本原则,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包含了人们不分出身贵贱、不管品行善恶、不论智力高低,也不拘泥于地域和种族差异等,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等多重涵义。
浅析孔子的“孝”思想
浅析孔子的“孝”思想作者:宗超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2期摘要:“孝”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孔子的“孝”思想较之前人更有着独树一帜的高度和内涵,并处处渗透和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文章对孔子的孝思想进行分析,以争取挖掘到“孝”在孔子学说中更真实、更深层的意蕴。
关键词:孔子;论语;孝“孝”是中华民族道德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儒家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而且影响最深远的传统伦理观念之一。
作为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对于孝的诠释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无论是在言论中还是在具体的行为上都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孝”的思想进行了更全面系统的诠释。
一、把“孝”和“悌”结合起来孔子首先非常注重孝养父母,他认为尽心尽力供养双亲,应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道德义务,而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即要求子女对待父母、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应尽力满足父母在物质上的各种要求,使父母得以安乐、愉悦。
父母为抚育子女成长,含辛茹苦,呕心沥血。
待到双亲年老体衰,了女应该把父母的身体健康放在心上。
同时,孔子也非常注重“悌”,认为孝与悌是密不可分的。
悌是由孝派生出来的,意在调整兄弟关系,于是孔子要求弟爱敬、尊重、服从兄,兄慈爱、保护弟,兄弟间应有深厚真挚的感情,而悌的精神最后又应扩大到社会上去,延伸至四海皆兄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敬家中年老之人,从而推广到尊敬他人长辈,爱护家中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他人儿女。
二、强调敬亲孝本是人类自然情感的一种直接体现,而以物质奉养为主要内容的“孝行”实际上与人情、人性已经毫无关系,只因它没有精神层面的敬亲、爱亲行为。
孔子认识到了强调孝之“敬”的重要性,并特别指出必须要使得父母长辈真正得到人格上的尊重和精神上的慰藉,才能算实现了“孝”的意义。
由此可见孔了的孝论并不单纯是指赡养行为,更重要的,它是一种内在情感,一种根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亲情。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原文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原文《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原文源自《论语》中的一段话,是孔子关于人生道德修养的核心观念。
这八个字分别代表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十大人格品质。
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奉为处世行事的准则,被赋予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当今社会,这些品格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宝贵的借鉴。
仁是一种基本的道德情操,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仁心去关怀弱势群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义是做事情遵循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现。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遵守职业操守,信守诺言,不辜负他人的信任。
礼是指人与人之间礼节和礼貌的相处之道。
智则代表了知识和智慧,是指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己。
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处理事务时的诚实正直更是不可或缺。
忠、孝、廉、耻、勇分别是指崇尚忠诚、尊重父母、清正廉洁、惩前毖后、宽严有度的做事态度和品质。
这些品格在我们日常生活及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
回顾这些人格品质,我们会发现,它们贯穿于古往今来的华夏文明中,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些品德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它们是人类共同追求的道德准则。
正因如此,我们在当代社会中,更应该弘扬这些品质,让它们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针。
作为一个现代人,在这个多元化、复杂化的社会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难。
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都应该铭记着《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教诲,做一个有情怀、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只有不断秉持这些品格,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十大人格品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们代表了一种做人做事的准则和座右铭,希望我们都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弘扬这些美德,让它们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十大人格品质,是孔子关于人生道德修养的核心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完整版)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论文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论文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社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的具体做法。
孝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晚辈对长辈的伦理道德。
《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尚书》上对孝的解释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孑L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
“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
”圆可见孝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一为养,即赡养父母。
二为敬,即孝敬父母。
三为安亲,四为终身孝敬。
此外《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丧葬及其丧葬的礼节问题也被孔子认为是孝敬父母的延伸。
“仓廪实而知荣辱”,物质是基础,所以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
子夏问孝,子日:“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喔说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
遇到有事,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就可以知道,孔子认为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孝敬父母肯定要做更多,那么更多的是什么呢?《论语》中对这个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阎释,即“敬”。
子游问孝,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说了,现在称作的孝,是仅仅能供养父母就行了。
然而就是狗、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孝敬之情,那赡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孔子驳斥了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孝”的概念,认为孝不仅仅是能够供养父母,还必须要敬,要对父母有一片孝敬之情,孔子在这里着重强调了“敬”。
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浅谈
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浅谈《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涵盖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论和行事,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和伦理道德观念。
在《论语》中,孝道被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建立和谐家庭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下面将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进行浅谈。
一、孝道的定义和内涵《论语》中多次提到“孝”,认为孝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行为,是对父母、祖先和长辈的尊敬、关心和侍奉。
孝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敬养父母。
孔子认为,孝是一种基本的人伦关系,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要供养父母并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
2.继承先祖。
孝不仅是对父母的尊敬,还包含着对祖先的敬仰和继承。
在孔子看来,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我们应该通过祭祀、祭拜等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和文化。
3.忠孝两全。
忠孝两全是《论语》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既忠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主,又孝顺自己的父母。
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孝道,才能真正做到忠诚于国家和君主。
二、孝道的重要性1.家庭和谐。
孝道是家庭和谐的基础。
在家庭中,如果子女能够尽到对父母的孝道,就会形成一种尊重长辈、关心家人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2.社会稳定。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孝道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尽到对父母的孝道,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良好风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个人成长。
孝道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三、如何实践孝道1.听从父母教诲。
孔子认为,子女应该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期望。
同时,也要认真学习并遵守家庭规矩和传统价值观念,从而在家庭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
2.关心父母健康。
子女应该时刻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关注他们的饮食起居和精神状态。
论孔子孝悌观的基本内涵
论孔子孝悌观的基本内涵作者:王宇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7期摘要:面对春秋之际的重组与聚变,孔子吸收借鉴夏、商、周时代的孝道思想,认识到宗法家族、血缘亲情的巨大作用,倡导孝悌,并把孝悌观作为自己学说体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关键词:孝悌观 ; ;血缘亲情 ; ;道德伦理孔子是中国文化集大成者,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尤其是孔子的孝悌观,更是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孔子孝悌观的产生春秋时期社会处在大裂变时代,文化重组的格局逐步显现,各种思想冲突交织与渗透在宽松、活泼的思想环境中,阴阳、儒、墨、法、道德等诸子百家在风格上各具特点,孔子思想在其间蓬勃发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文化基础孔子的孝悌思想是对周朝传统孝道思想的重构。
德和孝是贯通周代文明社会的道德纲领。
“孝”起源于原始社会对生殖繁衍的崇拜。
夏、商、西周时期,孝道的政治功能逐渐凸显,利用宗族血缘关系维护政治权力,保证自己的统治,其中以西周最为典型。
父权家长制在周朝的宗法体制中具有权威性,对维护权力统治有重要作用。
父权家长制在国家权力机制中表现为严格的等级制度,即上下尊卑等级关系。
周天子诸侯有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就是分封诸侯内部亦被划分为甸服、侯服、宾服、要服和荒服五个等级。
周礼就是规范每一个等级的人所应有的权利义务,以及活动的礼仪准则和规范,从而确定等级隶属关系,君臣关系。
这种等级隶属关系反映在政治、军事、经济、宗法、祭祀、礼仪等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
西周的礼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次文化创新,虽然随历史、社会的发展,周朝的礼制文化显现出劣根性和落后性,但是周人确立的上下尊卑等级关系(礼制)和与之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乐制),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影响巨大。
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威严不行;祷祀祭礼,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周制规定,各级贵族祭祀、用兵、朝聘、婚丧,都要遵循严格的合乎其等级身份的礼节仪式,以体现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的上下尊卑职别。
孔子“孝”思想新议论文分享
孔子“孝”思想新议摘要:孝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时代的。
孔子有关孝的种种具体规范至今仍有很强的操作性,移孝为忠的思雏模式和做法更是我们反省新时代忠的内含的重要理论依据。
立足现实,重提孔子的孝道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孔子;孝;忠孝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
在《论语》中,提及孝的地方共十九处,这与提及“仁”和“礼”的次数相比虽然少,但孝与仁、礼,常被并提,它们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使得孝在提高个人修养、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等方面成为极为关键的一环,并且,在物质气息日益浓郁而人情日趋淡漠的当今社会,重提“孝”会给人们以深省,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一、孝与子女在《论浯》中,一般是孝悌相联。
“孝”,指尊敬孝顺父母;“悌”,指尊敬兄长。
一个人如果不能尊敬兄长,兄弟之间不和睦。
就会搞的家内乌烟瘴气,这如何能让父母安心,又怎么能算作孝呢?因此,“悌”和“孝”相比,“悌”就在其次了,可以说它只是孝的一个方面,应从属于孝。
“孝”作为社会伦理道德的基础,家庭是它最根本的舞台。
家,应是充满亲情的地方,没有亲情的家庭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家,而孝是维系家庭亲情的基础。
那么,为了保持和巩固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如何把“孝”做的更圆满呢?这首先对孝要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在《孔学知识词典》中有对“孝”非常好的解释:“孝,儒家的伦理思想。
其义为养亲,事亲,敬亲和尊亲。
主张以敬重顺从作为子女对待父母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孔子认为‘孝’即是养亲,‘敬,是人性有别丁•动物的标志。
”上面对孝的界定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首先从养亲、事亲来说,子女有对父母赡养的义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在动物界尚有“羊跪乳”、“鸦反哺”的报恩父母之情,何况有仁有义的人类呢?但在孔子看来,奉养父母吃喝、为父母尽心竭力的办事这样的孝,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孝,对此他不满的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浅谈先秦时期儒家忠孝观
浅谈先秦时期儒家忠孝观【摘要】: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公共关系事业蒸蒸日上。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就是作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作为客体的公众和将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的交流、沟通、劝说过程。
主体和客体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群体,极大地影响了公共关系的走向、性质及结果,因此,通过分析公共关系的主体、客体,可以正确、科学、有效地把握公共关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先秦时期;儒家;忠孝观摘要:忠孝观念是中国古代十分重要的伦理范畴,它们有其自己的起源,并且几个典型忠孝冲突的案例能够说明二者在春秋战国时有着激烈的碰撞。
在诸侯争霸,战争频发的背景下,以孔子为开端的儒家各个代表人物对于“忠”、“孝”以及二者的关系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儒家的孟子、曾子、荀子等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希望能够缓解二者的矛盾。
一、忠、孝的产生“忠”观念在商代就有出现,《今文尚书·商书》的一些篇目可以证明在商代乃已经有"忠"观念的存在。
“孝”的含义通过考证,首先,在西周时期,“孝”表达在世的人对去世祖先和仙人的追念之情,所以说在西周时期对于宗族或家族祖先的“追孝”,这与我们现代所讲的孝顺父母以及长辈的“孝”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次,《诗经》中涉及了不少子女对父母的“孝”。
最后,西周的“孝”还有其他含义,也就是“继承”,不光是继承父母的财产,也要继承就如《论语》所说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行。
西周及其以前的文献虽然并没有“忠”字的出现,但后世对所继承文献的解释和引用可见,"忠"作为人臣一种德行已经独立出现。
同时,作为家庭伦理的"孝"也已经存在。
二、先秦时期忠孝冲突的典型事例在西周时期,“忠”“孝”已经出现,并且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内涵,“忠”主要是指对君主忠心不二,尽心竭力。
“孝”主要是追念先辈,爱护父母,继承父志。
“忠”和“孝的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但主要探讨的是“忠君”和“孝亲”的含义。
结合孔子语录论述孔子教育思想
结合孔子语录论述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教育思想是以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念构建起来的完整体系,在
他“熟读《诗经》、《尚书》、《易经》”的思想指导下,着重培养“忠孝”之德,强调以“礼”为处内与外交往的准则,认为“学而时习之”,应当以“雅、尊、礼、义”为教育最终目的。
孔子认为学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他的《论语》中曾写道:“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句话反映了他对求索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他认为只有不向邪恶让步,不被野心与贪婪所玷污,使心地纯洁,有通过学习的保护,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孔子强调以“礼”来做事,以“礼”为准则。
他说:“学礼,去私欲。
礼以止争,乐以为期,洽于事,止于辞。
”他强调礼节,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们应该遵守礼节法则,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沟通中相互尊重,在处理事务中诚实,谨慎,以此来维护社会的和谐。
孔子希望通过学习,不断提升人的道德,使之无私无污,克服妒嫉,实现个人
及社会的进步,从而达到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
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认为,只有学会欣赏别人,不妒嫉,以乐观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才能达到自身的理想,并服务于社会。
以上就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他赋予诸子百家的思想价值在近几千年的发展变迁
中虽然有所更新更迭,但仍保持着其本质完整的传承,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先驱和代表,他弘扬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及至今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浅谈先秦时期儒家忠孝观
浅谈先秦时期儒家忠孝观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儒家思想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并且影响深远。
儒家思想在先秦时期对于忠孝观念的强调,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中国文化和社会观念。
在先秦时期,儒家对于忠孝观的论述和阐释,为后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浅谈先秦时期儒家关于忠孝观的看法和思考。
谈到先秦时期儒家对于忠孝观的看法,不得不提到儒家经典中的《论语》。
《论语》中孔子对于忠孝观的论述极为深刻。
在《论语》中,“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孝”,并对“孝”的道德观念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孔子认为忠孝是仁的基础,是立身处世的本原。
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说:“吾说子之不知,非斯也,宗也。
君子无所不知,必也正名乎。
子曰:回也,吾不如老聃。
”孔子在这段话中指出,不懂得孝道的人不会是一个君子,是一个无知的人。
而孔子所提及的“老聃”,指的是老子,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之所以说自己不如老子,是因为老子的哲学思想在当时正值风靡,因此孔子在这里用“老聃”代替老子,以突出孝的重要性。
儒家对于忠孝观的论述,也体现在《孝经》中。
《孝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儒家经典,其中对于忠孝观念做出了全面细致的阐释。
在《孝经》中,对于忠孝观的阐述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忠、孝、修身致用。
《孝经》第一篇《孝经上》正式阐述了“忠”和“孝”的内涵。
“忠”与“孝”是人类行为的基本要求,是道德伦理的核心。
在《孝经》的第二篇《忠经》中,更是明确的提出了忠的概念与内涵,强调了忠的重要性。
在第三篇《文经》中,儒家则对于修身致用做出了说明,强调修身以至人,用身以至家,这也是忠孝观的实践与体现。
忠孝观念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儒家的忠孝观念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忠孝一体名词解释
"忠孝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观念,强调对家庭和国家的双重责任,即对父母的孝敬和对国家的忠诚应该统一、共存,而不是彼此冲突。
这个概念在儒家思想中有着深厚的影响。
具体而言,"忠"强调对国家的忠诚、忠贞,表示对国家的热爱和效忠;"孝"强调对父母的孝敬、敬爱,表示对家庭的责任和尊重。
"忠孝一体"的理念认为,个人应该在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家庭的孝敬之间找到平衡,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兼顾两者,形成一种统一的价值观。
这个理念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经典,例如《论语》中有关孔子对忠孝的言论。
这种观念强调了家庭和国家的和谐发展,认为这两者并非矛盾,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
在传统中国社会,"忠孝一体"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规范,许多家庭和社会都强调培养子女同时具备忠诚和孝敬之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孔子的忠孝观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
“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核心恰恰是“孝弟”。
“礼”则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对人的行为起了规范作用。
孔子的忠孝观在这两方面可略见一斑。
记得子夏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而宰我也曾因为说三年的守孝期太长了被孔子斥之为“不仁”。
可见孔子对“孝弟”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孔子以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所谓孝弟,就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孝顺父母不仅要让父母衣食无忧,满足其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而这往往是大家很难做到的。
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大家的腰包也都鼓起来了。
物质生活在提高,道德品质却在日渐退化。
经常可以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报道。
看着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我不禁要问他们的子女:难道你们忘了母亲是冒着生命危险才把你带到这个世上的,而后又是多么艰难地把你养大?他们的确忘了,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忘了做人的根本。
还有一些人,他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以钱为报。
他们忙于工作,忙于应酬,从不曾陪伴在父母左右,能聊表他们孝心的是每月按时寄到父母手里的钱。
但要知道,作为父母,他们不要你的钱。
他们只希望你能多抽空陪陪他们,天伦之乐远比金钱宝贵的多。
钱是冰冷的,无法温暖他们寂寞的心。
在孔子眼里,这两种人都算不上是孝
了吧。
前一种人连基本的赡养义务都不履行,乌鸦尚知要反哺,何况人乎?这样的人只怕也不能称之为“人”了吧。
后一种人在物质生活上对父母可谓尽心尽力了,可是他们忽视了父母的精神生活,并不能使其发自内心地快乐。
也许孔老夫子追求的孝是要竭尽全力,身心合一吧。
忠这个字,一分为二即“中”“心”,可见也是要发自内心的。
孔子主张忠,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事君能致其身”。
在这方面孔子自己率先为后人作出了表率。
孔子为政期间,可谓鞠躬尽瘁了。
他竭力主张君王为政以德。
希望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有道”社会,并且为之奋斗终生。
鲁哀公十四年,陈成子弑简公。
此时孔子已经告老还乡,他本可以置身事外,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忠心使他仍以大夫身份关心政事,于是“沐浴而朝,告于哀公”。
孔子提倡忠,但这忠是有条件的,即“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但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
但孔子作为统治阶级,自然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所以他更注重臣下对君主的“忠”。
尽管如此,这与后人所说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是不一样的。
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是愚忠,它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不是孔子提倡的“忠”。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极力维护西周礼法,倡导忠孝礼义,是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孔子希望通过道德来拯救人心,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
不论他是真的为民,还是仅为维护统治阶级
利益,在我看来,孔子主张的忠孝在当今仍有其积极意义,具有借鉴作用。
疑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绘事后素”
老师解释为在彩绘上用素色勾勒,但我在其他书上看到是解释为“在洁白的底子上绘彩文,即彩绘的事后于白底子。
”我感觉这更符合“礼仪后于仁”的说法,不知老师以为如何?
温州医学院
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生科2班陈雨雁090305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