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公开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3《琵琶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琵琶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琵琶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中语文《琵琶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根据课文第3、4自然段的内容把握琵琶女和白居易形象。

3.解读诗人和琵琶女产生情感共鸣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音乐导入琵琶曲背景)两千多年前,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二.课文背景《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七言古诗。

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

白居易情急之中上书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

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

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

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序言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主要讲了哪几个人物呢?明确:琵琶女白居易四.分析第3、4自然段的内容把握琵琶女和白居易形象1.在听完琵琶女自叙身世之后,诗人白居易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1)读序与第三自然段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度人捧、年年欢笑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京倡商妇怨(2)为什么琵琶女的生活状态前后差距如此之大呢?是因为她的琵琶技艺降低了吗?(3)琵琶女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不差,那她到底在不平什么呢?明确:世人——重貌轻才华商人——重利轻别离(4)读序与第一自然段以及第四自然段的相关部分,了解诗人沦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其境遇与心境。

《琵琶行》教案内容分析 琵琶行教案一等奖

《琵琶行》教案内容分析 琵琶行教案一等奖

《琵琶行》教案内容分析琵琶行教案一等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琵琶行》的文学背景和主题思想。

分析《琵琶行》的诗歌形象、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掌握《琵琶行》的背诵和欣赏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琵琶行》。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琵琶行》与同类诗歌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琵琶行》中的音乐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琵琶行》的诗歌形象、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

《琵琶行》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2.教学难点《琵琶行》中琵琶声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

《琵琶行》的背诵和欣赏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琵琶行》朗诵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背景介绍介绍《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及其生平事迹。

阐述《琵琶行》的创作背景,包括唐朝时期的社会环境和音乐文化。

3.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琵琶行》,理解诗歌内容,感知诗歌情感。

学生标注出生词、难句,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疑惑。

4.合作探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琵琶行》中的某一片段进行深入分析。

各组汇报分析成果,包括诗歌形象、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

5.诗歌解读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琵琶行》,分析琵琶声与情感表达的内在联系。

通过比较阅读,分析《琵琶行》与同类诗歌的异同。

6.背诵与欣赏教师示范背诵《琵琶行》,指导学生掌握背诵技巧。

学生自主背诵,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7.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背诵《琵琶行》全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诗歌解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琵琶行》的诗歌形象、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但课堂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可能未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今后需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案例【案例一】学生甲在分析《琵琶行》的诗歌形象时,提出“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认为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声的清脆悦耳。

《琵琶行》国家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琵琶行》国家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琵琶行》国家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基本内容,了解XXX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2、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3、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背诵全文。

2重点难点3、教学重点:1、理解全诗大意,掌握重点字词;2、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表达技巧;3、掌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教学难点: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2、了解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音乐的高超技法。

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一、作者XXX,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XXX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XXX、XXX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以此命名。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

乐府本是XXX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

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

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

这首诗属于后者。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

琵琶行公开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琵琶行公开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 再三呼唤,她才肯走出船舱,还抱着 琵琶,遮住半边脸庞。
• (羞涩、矛盾)
19/60
2.演奏名曲
20/60
聆听琵琶声
[提问]听了本文朗诵,我们恐怕更多是对琵琶女
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命运令世人感 叹。朗诵然后思索: 我们能否发觉琵琶曲调起伏改变,从而捕捉到 琵琶女情感和生活改变轨迹呢?
迁谪意。
• 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 完成,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候欢乐情景;可 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我 从京城里贬官出来,已经有两年,心情平静,安 于现实状况。听了她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 谪味道,
7/60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 曰《琵琶行》。
•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 “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 衫湿”
35/60
3.听者陶醉
36/60
东船西舫(fǎng)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
白。
• 东边西边船舫里都静悄悄没人说话, • 只看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里闪耀银波。
37/60
•三.歌女倾诉身世苦
• 1.少年欢乐
38/60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理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há)蟆(má)
• 突然间,音乐又起,就像银瓶猛然破裂, 水浆喷涌而出;又像那披甲骑兵想突破重 围而刀枪齐鸣。
• 乐曲终了,她用拨子在中心用力一扫,四 根琴弦发出一声好像布帛断裂声音。
31/60
请你赏析—— 音 乐 描 写
比 喻
原来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3.悲苦心境
45/60

3《琵琶行(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琵琶行(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琵琶行(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题《琵琶行》课时第 2 课时主备人上课人上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第8节总课时总第18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基本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2、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3、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欣赏诗歌中音乐的语言艺术教学难点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内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导回顾上节课内容二、思一、详析课文1、本诗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妙的乐曲,请问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用文中的诗句回答听者的反应是什么?小组合作探究三个弹奏片段中的释义、艺术手法、情感。

①江头送客闻琵琶③重闻琵琶青衫湿二、江心聆听琵琶曲1、思考:琵琶女演奏前,作者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展:一系列的动词,看出作者急切的心情。

琵琶女的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她含蓄、害羞、端庄的姿态。

2、第一阶段——调弦她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还没弹成曲调却先有了感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一生的不如意。

她低头随手慢慢地连续弹奏,尽情地倾诉心底无限的伤心事。

第二、三阶段——第一、二乐曲使用叠词(切切、嘈嘈切切),特点:急切愉快大量比喻(大珠小珠落玉盘、莺语、泉流、冰泉冷涩)特点:忧愁暗恨4、三、议讨论一2四、展一、2①③侧面烘托音乐的感人五、练配套练习对应部分课题《琵琶行》课时第 3 课时主备人上课人上课时间2023年10月26日星期四第 6 节总课时总第19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基本内容,把握诗歌主旨; 2、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 3、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欣赏诗歌中音乐的语言艺术教学难点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内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二次备课一、导听琵琶乐曲二、思一、赏析音乐描写1、思考:《琵琶行》中正面描写音乐的这个部分,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这个部分妙在哪里?展;②拟声词、叠词:使诗句增加了音乐性和节奏感;使音乐悦耳动听,更加形象。

《琵琶行》(最新)62621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琵琶行》(最新)62621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互 文)
“惨”!(离愁、沦落)
侧面衬托:音乐美 琴技高超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26/4别2 )
•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 裳》 《绿腰》(详写)
• 琵琶女自叙身世 • 诗人述“迁谪意”
•同是天涯沦落人” •(点明主旨)
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 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衬托
34/42
《明湖居听书》中也利用了这种手法。写白
妞开始(唱)情景,“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 有说不出来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 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
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二者相较,你认为哪处 更胜一筹?
《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 ,在慨叹琵琶女身世凄凉和抒发自己不满。 《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美妙, 无弦外之音。二者相较,我认为《琵琶行》 胜过一筹。

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须曾相识
16/42
•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17/42
文章结构
江头送客闻琵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歌女倾诉身世苦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7/42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动提倡新 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 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文章要 写下了不少感叹 贴近现实,贴近事实,要把握时代脉搏, 时世、反应人民疾苦诗篇,对 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 上相当主要诗人。
8/42
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 疾苦,写了大量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 罪了权贵。

3《琵琶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琵琶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琵琶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琵琶行》【学习目标】1.理解诗人形象,把握主题意蕴和情感内涵。

2.通过群文阅读,赏析古诗音乐描写艺术。

【学习准备】1.查找李贺《李凭箜篌引》和韩愈《听颖师弹琴》,查阅诗人生平和诗作创作背景。

2.借助学习任务单,完成基础预习。

【学习进程】一、导入经过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通过前期的梳理,我们知道,白居易作为中唐诗人,用联想代替自述,结合与琵琶女的相似经历,以联想生情的方式吟唱了一曲“感时伤世之痛"。

二、情境任务(一)学习任务一:欣赏演奏,研习手法学习活动:朗读《琵琶行》中第2段具体描写琵琶女演奏的诗句,梳理诗中琵琶乐音及旋律变化的手法及效果,按照提示完成表格。

例句手法效果预设:例句手法效果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拟声用“嘈嘈”“切切"两个叠词来模拟琵琶大小弦弹出不同的声音效果。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用“嘈嘈切切”交错杂弹比作“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有听觉形象又有视觉形象,表现琵琶声特有的清脆悦耳。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用银瓶乍破、铁骑突出、刀枪齐鸣比喻音乐暂歇后突然迸发出激越雄壮的声音。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通感通过视觉来展现听觉,突出声音或婉转流畅,或滞塞难通。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东船西舫”这里可以借诗人与客人,即用听众的感受“悄无言",来衬托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江心秋月白”是自然环境,用来衬托“声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评价要点:对《琵琶行》第二段关键句的摘引是否合乎表格提示,解读过程中能否准确点明手法和艺术效果。

小结过渡:《琵琶行》是一首长篇乐府诗,音乐描写生动形象,叙说的人生故事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二)学习任务二:人物比较,梳理叙事学习活动:阅读《琵琶行》第3.4段,补写下列表格。

琵琶女白居易过往如今过往如今关键句预设:琵琶女白居易过往如今过往如今名动京城委身商人身居高位进谏遭贬艳盖群芳年长色衰声名远播谪居病卧人捧人妒孤身一人春风得意情境凄凉年年欢笑独守空船高朋满座取酒独倾关键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评价要点:是否能够贴合文本,言之有据,角度多样。

九年级语文《琵琶行》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九年级语文《琵琶行》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 白居易以为是国辱,上书祈求捕贼。某些权臣早因为 他旳政治讽喻诗而仇恨他,便给他加上了越职奏事旳 罪名,把他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 《琵琶行》就写于贬谪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 女旳遭遇共鸣本身天涯沦落旳不幸。
检验预习
1、让学生提出在课前了解诗词大意时遇到旳难了解旳字词句, 师生交流处理。
琵琶行(节选)
白居易
教学目的
1.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熟记名句,丰 富积累。
2.体会诗人感情,鉴赏诗歌意境,品味 音乐描写艺术,训练朗诵能力。
作者及背景
❖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中唐杰出旳现实主 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旳主要提倡者,主张“文章合 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 歌旳现实主义优良老式。今存诗3000首,代表作有讽 喻诗《秦中吟》《新乐府》和叙事诗《长恨歌》、 《琵琶行》。
2、注意下列字形字音:


xián



荻花 瑟 瑟 拨 弦 掩 抑 抹 幽 咽
ní cháng
sè zhà bèng bó
fǎng
霓 裳 冷涩 乍 迸 帛

3、《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论述了一种什么故事?
( 结合注释1回答。)
比喻
如急雨 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特征
粗重急骤 幽细委婉 清脆圆润
行家,于琵琶未成曲调时已经感到弦声饱 含感情,于演奏旳过程中又听出琵琶女有
无限心事,于演奏终止时更听到了弦外之 音,听到了于无声处表露旳哀愁。
练习
同桌合作仿写句子,进一步体会作者描摹 声音旳高妙。
例(1):那音乐粗重深沉,就像浓厚旳 黑云压了下来,暴雨挟着狂风,在冲荡 着天地。

3《琵琶行(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琵琶行(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琵琶行(并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谁悲失路之人——《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琵琶行(并序)》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

此诗描述了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借其不幸的身世经历,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压迫、欺凌,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同时,诗人由琵琶女的凄惨身世联想自身遭遇,抒发了无辜被贬、抱负难成的悲怨、愤懑之情。

学生应通过诗歌语言的赏析层层解读诗歌所含“五悲"。

【设计理念】经过初高中语文学习后,已基本具备诗歌鉴赏能力和文本概括能力,对诗歌语言和内容能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因此本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分析、主动交流。

但学生对诗歌背景或有不解,对诗文的情感和主旨的把握也常浮于表面,所以亦需教师及时地补充和引导。

所设计的两课时主要环节皆为学生自由阐明观点,辅之教师点评、补充。

此外,第一课时在文本分析后适当加入背景资料,以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位关键人物的人生遭遇;第二课时学生交流后,加之教师理解和师生总结,便于完善师生讨论结果,使其更成系统。

【教学目标】1.能读准字音,了解字词义,理顺诗歌内容并背诵;2.能通过朗读,品味无声语言刻画有声音乐的魅力,体会音乐中的意境;3.能了解白居易诗歌的创作主张,归纳其语言的风格和特色;4.能多角度赏析诗歌所含“悲情”。

【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分析琵琶女的形象和人生遭遇;2.鉴赏诗人描写音乐的语言,把握语言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难点1.多角度、由浅至深地分析诗歌所体现的“五悲";2.深入理解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PPT)【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文本细读法、朗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唐宣宗李忱曾写诗悼念一位大诗人,他称“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你们知道这位大诗人是谁吗?(预设通过预习,学生皆可回答“白居易")今天我们就走进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看看这篇胡儿都能吟唱的千古佳作妙在何处。

琵琶行获奖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琵琶行获奖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学习目标 (第三课时)
合作探究,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主旨 句的内涵,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从琵琶曲旋律变化的描写中你能捕捉到琵琶女 情感变化的轨迹吗?请从诗文中找出证据说明之。
1、浔阳江口,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 孤单凄凉(低沉抑郁)
2、强烈的生活反差勾起她对往昔的回忆 (急切愉悦)
3、好景不长,时光不再,生活变故,门庭 冷落 (幽愁暗恨)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 都是歌行体。
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铮 zhēng 悯然 mǐn 转徙 xǐ 浔阳 xún 捻 niǎn 霓裳 ní 衣裳 cháng 红绡 xiāo 钿头 diàn 银蓖 bì 谪居 zhé 还独倾 huán 间关 jiān 贾人 gǔ 荻花 dí 裂帛 bó 幽咽 yè 船舫 fǎnɡ 虾蟆陵 há mɑ呕哑 ōu yā 嘲哳 zhāo zhā 阑干 lán 琴弦 xián
答:急切、欣喜。
2.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 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答:矛盾、含羞。
第二次演奏: 朗读第二段
琵琶女演奏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序曲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第一 乐曲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序曲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第一 乐曲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第二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乐曲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国家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琵琶行》。国家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琵琶行》。

国家大赛获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和诗歌内容简介本课讲解的是唐代诗人XXX的《琵琶行》。

该诗歌以琵琶女为主角,描写了她在宫廷中演奏琵琶的情景,以及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通过该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到XXX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并欣赏到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教学目标是把握诗歌基本内容,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全诗大意,掌握重点字词,把握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掌握诗人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教学难点在于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以及了解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音乐的高超技法。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的教学活动包括讲授和解读诗歌。

首先介绍了诗人XXX的背景和写作背景,然后讲解了诗歌的形式和特点。

接着,通过分析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情感变化,帮助学生理解全诗的大意。

最后,引导学生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并背诵全文。

小结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诗歌和诗人XXX的创作风格,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语言艺术,以及增强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小序和诗歌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七段分别照应。

小序第一句“铮铮悯然转徙XXX”对应诗歌第一段的“铮铮衣韵铛然响”,都描写了琵琶女的音乐声。

小序第二句“瑟瑟声声思捻霓裳”对应诗歌第二段的“慢捻弦声思断肠”,都表达了琵琶女的思念之情。

小序最后一句“整顿衣裳还独倾间关呕哑嘲哳”对应诗歌第七段的“欲弹还休梦魂惊断续残声如咽,恨恨重弹深浅咽喉”。

都描写了琵琶女在演奏中的悲愤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于中国人自信力的看法,引出本课话题。

二、讲解驳论文的特点和写法1.驳论文的特点:以反驳别人的观点为主要目的。

需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需要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有力的反驳,不能简单地否定对方。

2.驳论文的写法: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其次,分析对方观点的错误之处,并提出自己的证据和理由。

3《琵琶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023-2024-2024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3《琵琶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023-2024-2024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3《琵琶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023-2024-2024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琵琶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2、欣赏诗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3、品味意境,体味情感;4、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2、引导学生抓主旨句,结合诗人和琵琶女的人生遭遇,体会诗人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诵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课时安排:4 课时第1 课时一、导入新课:课前用PPT 播放“高山流水"音乐(配一组意境与高山流水音乐相符的图片,自动播放),营造气氛。

导语:音乐是人类最富于灵性的创造,它通过七个音符对称与非对称的排列,奏出或悲愤激越或轻柔缠绵的乐曲,以表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抒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因此音乐与同为抒写人生体验的诗歌并被称为艺术的最高境界。

刚才我们听的这首名曲是“高山流水”,这里面的故事,千百年来世人传颂不断。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的佳话。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

二、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现存诗近三千首。

三、写作背景白居易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当时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

白居易《琵琶行》的教案一等奖

白居易《琵琶行》的教案一等奖

白居易《琵琶行》的教案一等奖1、白居易《琵琶行》的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2、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把握意境。

【教学难点】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

把握意境。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中国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岁月。

《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灯塔,照耀着历代文人墨客。

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

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

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

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这位诗人是谁?生:白居易师:怎么知道?生:名居易,字乐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二、板书课题,,简介与作品提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三、初读,整体感知(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讲解:这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在一个萧瑟的秋夜,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了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述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而今: • 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
凄凄。(谪居九江,凄凉落魄) • 京官 谪官 恨
年轻时
本是年轻京美城貌女——年长色京衰倡 名满门夕庭日京若欢都市笑的————艺孤今人守日空辛怨船酸
年夜老梦时往事——孤寂伤感
商妇
因起年长对色比衰反而衬嫁作商用人
去被贬年江辞洲帝京 京官
病卧浔阳
才华横溢的诗人 恨
琵 琶 行 白
居 易
第 一课 时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 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 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 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 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 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 《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
白居易书《楞严经》
妞开始(唱)的情景,“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 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 ,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
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两者相较,你以为 哪处更胜一筹?
《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 ,在慨叹琵琶女身世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 。《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的美 妙,无弦外之音。两者相较,我以为《琵琶 行》胜过一筹。
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 不容贤能的黑暗。
•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读《琵琶行》有感
——毛泽东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 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为音乐而奏音乐,我们的诗人也不只是为
音乐而写音乐,而是融入了自己的千般感
慨、万种情思,所以聆听了这样的演奏,
谁不会为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又
如何怪我们的诗人泪湿青衫呢?这青衫之
泪是同情之泪,亦是感伤之泪。同情更多
是为琵琶女,感伤则是为自己。物我相容,
天地永存!艺术的魅力正由此而来!
• 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 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 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 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 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感悟作者情感
• 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 识的琵琶女面前洒泪青衫?
1.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 伤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凄凉,愁惨
别时茫茫江浸月 ——离愁别绪 唯见江心秋月白 ——环境寂静,音乐美妙 绕船明月江水寒 ——冷落凄清,孤独寂寞 “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
——孤寂悲凉
一枝一叶总关情
课堂总结

音乐如人生,音乐寓人生,本诗不仅
写出了琵琶女技艺的高超,更写出了人物
之情感的波澜。正因我们的琵琶女不只是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 诗。
听课文录音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予(yú) 倡(chāng)女 贾(gǔ)人
荻(dí) 铮(zhēng) 悯然(mǐn)
转徙(xǐ) 浔阳(xún)
捻(niǎn)
抹(mǒ) 挑(tiǎo)
六幺(yāo)
舫(fǎng) 教坊(fáng) 红绡(xiāo)
谪居(zhé)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三:叙议结合,曲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中带情, 妙语点睛。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正面、侧面结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合
请君聆听琵琶曲
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琵琶女演奏
诗中运用那些手法来写音乐?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一:大量运用比喻。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二:叠词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霓裳(nícháng) 钿头银篦(diàn bì)
感因和序在
情,故 。正
基并事 交文
调为概 代前 。全况 时 面
诗。间 ,
定说

下 了
明 写
、地

者 有
凄作



的 原
人、

段 小
写作背景
•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 派人刺死,白居易认为是国辱,上书请求 捕贼。一些权臣早因为他的政治讽喻诗而 仇恨他,便给他加上了越职奏事的罪名, 把他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
铁骑突出刀枪鸣
音乐特点 粗重深沉
柔美细腻 圆润清脆
婉转流利 低沉抑郁 高亢激越 气势雄壮
比 喻
有谁能解琵琶语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序曲
倾诉悲情。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第一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乐曲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为“同是天涯沦落人”对下 联
•异地相逢泪涟涟 •共怀世间愁郁情 •共奏人间悲凉曲 •吟曲赋诗总关情 •共享高山流水情
技巧总结
• 1 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具体可感。 • 2 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 3 巧用叠词,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 • 4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以闲适诗和 感伤诗为主。 感伤诗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 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 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 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 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 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
时期
生活特点
前期 仕途一帆风顺,始 (从入仕 终抱着“为民请 到贬江州 命”“兼济天下” 司马以前) 的宗旨。
诗歌特点
以讽喻诗为 主。代表作 品为《卖炭 翁》
后期 是他“独善其身” (即自贬 的时期,揉和儒家 江州司马 “乐天知命”道家
到死) “知足不辱”和佛 家“四大皆空”来 作“明哲保身”的 法宝。悔恨“三十 气太壮,胸中多是 非”。
谪官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3 文中的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 • 年轻时色艺双绝,富贵子弟争献宠,

生活中充满欢乐,但以色取悦于人,

饱含悲苦;
形 象
• 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 落,嫁作商人妇,转徙江湖,过着 凄清生活。
揭示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
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探究·:琵琶女对自己的 命运有没有清醒的认识?
琵琶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
琵琶女
• 当年: • 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
而今: • 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飘零憔悴、饱受冷落) •
京倡 商妇 怨
诗人
• 当年: •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
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 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
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课 时




的文有 段中感 落描情
写的 音朗 乐读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三再一 闻闻闻 琵琵琵 琶琶琶 青诉邀 衫沦相 湿落见
第一次演奏: 朗读第一段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 已停,然而余音绕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 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 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 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 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 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明湖居听书》中也运用了这种手法。写白
• 2、《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什 么故事?
• 结合诗前小序回答
•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 遇琵琶女
• 闻琴→奏琴→感怀→作诗
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理清全诗结构
江头送客闻琵琶 邀见歌女
琵 琶
江上聆听琵琶曲 演奏名曲
听者陶醉

少年欢乐
歌女倾诉身世苦 晚年沦落
听蜀僧睿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
• 赏析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 的动作。“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 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 是极其铿锵有力的。而“客心洗流水”,是说听了 蜀僧的弹琴,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 愉悦。“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 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是说诗人听完蜀僧 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开始,青山已罩上一 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时间过 得真快啊! 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 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 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的感情交流。 其实 “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 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 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