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练习

合集下载

第一章实验题精练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实验题精练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实验题精练一、探究题1.如图甲是小平网购收到的活鱼,鱼在密封袋中存活时间长短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相关。

为了探究氧气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影响因素,小平做了以下实验:步骤1:将相同的7个密封容器标为1号、2号、3号……,在容器内分别装入等量的水后排尽容器内的空气,再充入足够的氧气;步骤2:将7个密封容器的水温控制在0℃、5℃、10℃、15℃、20℃、25℃、30℃,然后通过调整密封圈把容器内气压调整为50.910⨯帕。

通过氧气含量传感器显示水中溶解氧气的质量(如图乙);步骤3:将气压调整到5110⨯帕、51.0510⨯帕,重复步骤2,记录数据并绘制如图丙所示曲线。

(1)步骤1中“排尽容器内的空气,再充入足够的氧气”的目的是:(2)某同学认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为微溶,即使在步骤1中加入的氧气没有完全等量也不会影响实验结果,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3)在容器内气压为51.010⨯帕时,把水温从20℃调整到该类鱼生存最适合温度30℃,通过调整密封圈来改变容器内的气压,使水中溶解氧的量保持不变,气压该怎么调整,请说明理由: 。

2.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到如下器材:分度值为0.1N 的弹簧测力计,实心圆柱体铜块,相同的大烧杯若干,水、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细线等;(1)小金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A步骤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铜块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实验步骤B C D E F弹簧测力计示数/N(2)在实验步骤B中铜块所受浮力F浮= N;(3)分析实验步骤A、B、C、D、E可以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4)小金用表格中的数据算出了F中液体的密度是kg/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1)如图为自制的潜水艇模型。

当向右拉针筒活塞时,此时模型将(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当模型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是0.2N时,它受到的浮力为N;(2)如图所示,气球下面用细线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提分训练-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1)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提分训练-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1)

八上第二章提分训练一、选择题1.有一种水翼船(如图),船体下安装了水翼。

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

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A.B.C.D.2.手持抽气、打气两用气筒的构造如图所示,a为筒身,b为活塞,c和d是气门装置,类似于自行车内胎上套有气门芯的气门嘴,起阀门作用。

使用这种气筒时()A.接d气门,起打气作用;接c气门,起抽气作用B.接d气门,起抽气作用;接c气门,起打气作用C.向外拉活塞,2个气门都起抽气作用D.向里推活塞,2个气门都起打气作用3.将三根横截面积相同、粗细均匀的玻璃管插在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

若玻璃管倾斜的角度相同,管的顶端为真空,玻璃管内露出液面的液体质量分别是m1、m2、m2,则m1、m2、m3的大小关系是()A.m1>m2>m3B.m1<m2<m C.m2>m3>m1 D.m1=m2=m 4.在大气的对流层中,若暖空气覆盖在较冷的空气上面,就形成逆温现象,会使大气污染物不能扩散,而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这种现象在山谷或盐地地形,且无风时较易发生。

下列哪一图像可描述此现象()A.B.C.D.5.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重力的一半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6.如图所示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成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76cm高水银柱所产生压强C.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出7.带有橡胶塞的口服液所配置的吸管,通常一端做成尖口,其侧面刻有棱状条纹,如图所示。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探究题综合包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探究题综合包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探究题综合(包含答案)浙教版八上科学探究题练习第一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所受的重力,如图甲所示,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中,1.然后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

N 1)在图乙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2(。

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继续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最后突然变(3 (选填字母)。

为0,示数为0时物块处于C.沉底状态 A.漂浮状态 B.悬浮状态艾学习”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2. 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用测力计测出小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A. 将适量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读数为V;B.1 F;C.将测力计下面所挂小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里的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读数为1 V;D.记下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量筒内液面处读数为2 V。

E.快速提起液体中的小金属块,读出此时测力计示数为F和量筒液面处读数为32;)为减少误差,合理的实验顺序编号为问题:(1。

)表示该液体的密度(2)用实验步骤中的测量值符号(和gρ=为了研究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小华同学选用不同的圆柱体3.密度B与DA与C的密度为ρ1,CCA、B、、D进行实验,已知A、B体积相同,、D体积相同,他分别在圆柱体上标注出间距相等的刻度线,。

为了便于观察圆柱体露出水面的体积,ρ2为,且ρ1<ρ2然后将它们放入水中。

待圆柱体静止后,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

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中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可归纳得出:相同材料的)分析比较图(1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相同。

)分析比较图甲和乙或丙和丁中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关系可归纳得出:不同材料(2 。

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10%50g4. 用上述实验所得食盐晶体配制质量分数为的食盐溶液,实验操作流程如图:12/ 1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探究题综合(包含答案);(1)指出上图实验中的一处错误:)在改正错误操作后,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食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接下来的操作(2 (选填序号);应该是C. 调节平衡螺母 B. 减少适量的食盐晶体增加适量的食盐晶体A.选(3)下列由于操作不当或仪器、药品等自身原因造成配制得到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填序号) 。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
1.国庆期间,小科从台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此时
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暖层
2.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几种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
③图中B层——人造卫星在其中运行;
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3.某层大气层具有以下特点:
(1)对流运动剧烈;
(2)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3)高度升高,温度降低;
(4)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这对应的是图中的哪一层大气层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下列哪一个不是对流层的特性?
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B.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C. 气温、湿度的水平分布很不均匀
D. 对流层中部有臭氧层
1 / 9。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4-7节知识点+练习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4-7节知识点+练习

第二章4-7节知识点+练习第4节风和降水风1、风是怎样形成的大气由气压区向气压区作运动,就形成了风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A、风向——风吹来的方向,常用的风向有八种。

气象观测中常用风向标观测风向降水1、空气的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1)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实际容纳的水汽产生的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比)(2)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空气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

(3)最常用的湿度计是:干湿球湿度计,它实质上是两支特殊的温度计(一支干球温度计和一支湿球温度计)。

(4)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2.降水的形成条件:A、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B、气温,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C、空气中有微小的1)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2)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度量单位---- ;测量仪器---雨量筒第5节天气预报1、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A、高压系统:天气,等压线B、低压系统:天气,等压线。

C、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冷锋:空气向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天气;在锋面以上暖锋:空气向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天气在锋面以上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1、气候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影响气候的因素:(1)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例子:我国最南的海南纬度,气温高、长夏无冬;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比热: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最大。

(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A.气温: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气温的变化大●原因:海洋水和陆地土壤的不同水的比热容比沙土大,所以在同样多的太阳辐射的条件下,陆地升温快、降温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第一章实验探究题题型巩固练习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实验探究题题型巩固练习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八上第一章实验探究题题型巩固一、浮力1.某校“制作浮力秤”项目研究小组,制成如图所示浮力秤。

使用过程中,发现称量范围较小,有待提升改造。

【原理分析】浮力秤是利用物体漂浮时,F浮=G物的原理工作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问题提出】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方案设计】器材:悬挂式电子秤、金属块(4.0N)、大烧杯、水以及各种不同密度的溶液等。

步骤:①将金属块挂在电子秤下,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②将金属块浸没在盛水的烧杯中,读取电子秤示数并记录,然后取出金属块擦干;③按照步骤②的操作,换用不同密度的溶液,多次重复试验。

【数据处理】【交流分析】(1)表格中x的数据是;(2)实验过程中,除步骤①外,其余每一次测量,金属块都需要浸没,其目的是;(3)小组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第6次实验数据异常。

若电子秤正常工作、电子秤读数和表中数据记录均无误。

则造成此次实验数据异常的原因可能是;(4)【得出结论】……【知识应用】根据以上探究,写出一种增大浮力秤称量范围的方法。

2.小科在10.1长假到一古村落旅游时,发现村里有一口古井,当他从井中提水时发现盛满水的桶露出水面越多,提桶的力就越大。

由此他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分析上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2)实验结束后,小柯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①曲线(选填“a”或“b”)描述的是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

②金属圆柱体完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N3.某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物块、溢水杯、小桶、铁架台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均忽略不计)。

(1)某同学发现溢水杯中未装满水,如图甲所示,这样会使溢出水的重力(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1-2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期中测试卷(1-2章)(含答案)

期中测试卷班级得分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以下做法与“五水共治”的内容不符的是( )A. 推广使用节水器具B. 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C. 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D. 用工业或生活污水灌溉农田2. 若如图表示水循环中的海陆间循环,其中丁表示海洋水,箭头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到乙一定是蒸发B. 丙到丁一定是地表径流C. 乙到丙一定是降雨D. 甲到乙一定是水汽输送3. 周末,小科与家人一起登上衢州天脊龙门附近的一座海拔1400多米的高山“水门尖”,他们感到山顶的气温比山脚下明显低了很多。

造成这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D. 季风4. 小科在“水门尖”(同上题)做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两端都开口的直玻璃管插入瓶塞中,瓶塞与瓶口及玻璃管之间密封良好,直玻璃管的下端套有一个小气球。

当小科将装置带下山时,小气球发生的变化是( )A. 不会发生变化B. 鼓起一些C. 变瘪一些D. 先变瘪后鼓起5. 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克,50℃时111克氯化铵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溶液之间的质量比为( )A. 1:2:3B. 2:3:1C. 1:1:2D. 1:3:26.下列测量工具不能直接读出所要测量值的是( )A. 空盒气压计B. 干湿球湿度计C. 密度计D. 弹簧测力计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 )A. 天气变化B. 气候变化C. 温度变化D. 季节变化8. 如图所示,质量为30千克的小孩趴在游泳圈上,人体平均密度和水密度相近,则游泳圈受到的浮力大小最接近( )A. 3000牛B. 300 牛C. 30牛D. 3 牛9. 将包装相同、体积相同,均未打开的普通可乐和无糖可乐浸入冰水中,浮沉状况如图所示,分析合理的是…………………………………………()A. 无糖可乐的质量比普通可乐大B. 普通可乐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C. 普通可乐的密度比无糖可乐大D. 无糖可乐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10. 如图所示,甲图台秤上放一只装满水的溢水杯,乙图台秤上放一只未装满水的烧杯。

浙教版 初中科学8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浙教版 初中科学8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浙教版 8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实验探究题一、气温1.小丽要外出旅游,为防止阳台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个自动浇花装置。

她在瓶底与瓶盖上各开一个小孔,瓶内装水(如图甲)。

发现水从瓶盖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

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呢?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研究】只在瓶盖上开一个小孔,装入4/5的水,留下1/5的空气,瓶子倒放(如图乙)。

在20℃的恒温室内,用40℃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气体部位,观察记录1小时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开始时小孔只滴水(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停止滴水,没有气泡进入;然后小孔只进气泡、不滴水(如图丁);最后既不滴水也不进气泡。

测出有关科学量,并绘制成图(如图戊)。

换用25C 、30℃、35℃、45C 的湿毛巾重复试验,均产生类似现象。

【实验分析】(1)瓶子倒置后,瓶内液体对瓶盖存在________;(2)瓶子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至室温。

结合装置滴水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A ,B ,C ,D 四点,其中________点瓶内气体温度最高;(3)【实验预测】若用低于环境温度的湿毛巾包在乙瓶子外部,1小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4)【实践应用】小丽和拓展小组同学终于制成了一个自动浇花装置。

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分析,该装置一天中供水的情况是________。

2.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 ℃以上。

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反射型三款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①选取三辆小轿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该实验选取的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1.国庆期间,小科从台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此时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暖层2.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几种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③图中B层——人造卫星在其中运行;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3.某层大气层具有以下特点:(1)对流运动剧烈;(2)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3)高度升高,温度降低;(4)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这对应的是图中的哪一层大气层A. ①B. ②C. ③D. ④4.下列哪一个不是对流层的特性?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B.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 气温、湿度的水平分布很不均匀D. 对流层中部有臭氧层5.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仍然存在的现象是( )A. 狂风暴雨B. 雷电交加C. 火山喷发D. 碧海蓝天6.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分层进行研究。

下列关于大气中对流层的相关叙述:①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其中正确的描述是:( )A. ①③④⑤B. ①②③⑤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7.小柯暑假乘飞机旅行。

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

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境有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 “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B. 飞机起飞时,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C. “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D. 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柯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8.0分)8.由“大气垂直分层图”可知,A层大气以运动为主,(填字母)是平流层,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含答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含答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A.和风细雨B.终年高温C.秋高气爽D.四季如春2.下列对白守词的解读不科学的是()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西北气温年较差较大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C.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描述气候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夏季风无法到达边塞3.最近几年,大家热衷冬季去哈尔滨“雪乡”旅行。

某同学从海南出发,途经浙江、北京,到达哈尔滨,一路上他感到气温有很大的变化,产生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和南方生活习惯不同B.各地的海拔高度不同C.各地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D.各地所处的纬度不同4.如图,甲装置可验证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右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

小文用电吹风低速挡向玻璃管中吹风时,U形管液面高度差如图乙所示,若改为高速挡,则U形管中的变化可能是()5.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娜基莉”“夏浪”双台风来袭前,我市非常重视防台工作,因为台风会带来()A.寒潮B.狂风暴雨C.地震D.沙尘暴6.成年人全身表面积大约为2米2,全身所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20万牛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已经被压习惯了,人结实所以不在乎B.计算错了,哪能有这么大,真的是这么大一定会把人压扁了C.因为上下、左右、前后压力对称,所以人受到的总压力为零,感觉不到D.因为人体内部也有气压,所以人体里外压强可以互相平衡7.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的压强时,能肯定管内确实漏进了空气的表象是()A.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小于76cmB.使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增加C.无论怎样使管倾斜,水银都不能充满全管D.将管从水银槽内轻轻上提,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8.用高压锅煮粥,熄火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B.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C.熄火时,锅内温度仍然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比原来降低,所以重新沸腾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9. 5月8日9时l7分,年轻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将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高高举起。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练习

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练习

八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练习一、实验探究题1.(8分)曹冲称象是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某科技活动小组受此启发,准备制作一个可以测量物体重力的“浮力秤”,装置如图所示。

他们将用作秤盘的空心圆柱体坚直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秤盘与水面相交处标为“0”,然后在秤盘上放10牛的物体,在秤盘与水面相交处标上“l0牛”,小组同学对如何标记浮力秤上0~10牛的其他刻度有一番争论(如图)。

为此他们继续实验研究,在秤盘中分别加上所受不同重力的物体,测出水面离“0”刻度线的距离,结果如下表所示(g取10牛/千克):物重G/牛O 2 4 6 8 水面离“0”刻度线的距离h/厘米O 1 2 3 4(1)分析表中数据,能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当水面离“0”刻度线3.5厘米时,秤盘上所放的物体重为________________。

(3)当水面处于秤盘“0”刻度线位置时(如图甲),测得水面距离盘底0.05米,已知秤盘的底面积是200厘米2,则秤盘受到的浮力是多少?(4)当水面处于秤盘“20牛”刻度线位置时(如图乙),秤盘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少?2.(6分)右图为a、b、c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3)M点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 (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t℃时,将m克硝酸钾、竹克氯化钠分别溶解在20毫升水中恰好饱和,则m_______ n(填“>”、“<”或“=”)。

4.(6分)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究某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随温度t变化的规律,得到如下表所示的一组P和t的数据:实验次序 1 2 3 4 5气体的温度t(℃) 0 25 50 75 100气体的压强P(千帕) 100 110 120 130(1)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当气体的温度为100℃时,气体的压强应为_______千帕。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测试题(附答案)31.电解水实验中,阴极产生氢气4㎝,则阳极产生的氧气体积应为()A、8㎝B、2㎝C、4㎝D、1㎝正确答案:A2.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正确答案:D3.粗盐提纯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量筒、酒精灯、漏斗、玻璃棒B、烧杯、漏斗、试管、玻璃棒C、烧杯、酒精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D、铁架台、烧杯、胶头滴管、酒精灯正确答案:C4.将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50℃(水不蒸发),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液的质量C、硝酸钾的溶解度D、溶质的质量正确答案:C5.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正确答案:B6.如图表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下列哪种方法使两溶液都能达到饱和()A.降低温度B.加入溶剂C.加入溶质D.倒出部分溶液正确答案:A7.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序进行的是( )A、硝酸钾、氯化钠B、铜粉、铁粉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D、泥沙和氯化钠正确答案:A8.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石头,在海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A、脚越来越疼,是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B、脚越来越疼,是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C、脚不疼,是因为人越来越轻D、脚不疼、是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正确答案:A9.将适量的橡皮泥捏黏在铅笔的一端(能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仪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与探究 专题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与探究 专题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实验与探究专题1【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以下图示步骤进行实验,图(5)中F5测量的实验过程中由(1)(2)(3)(4)四个实验步骤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用物块按照方案中(1)(4)(5)(6)图所示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结合图中数据,计算物块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同学们在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右盘未放纸片,则结果会导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或“不变”)。

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同学们接下来的操作第6节物质的分离------“实验:结晶法、过滤法、蒸馏法以及粗盐的提纯”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3节大气的压强------“实验:测量大气压”在吸盘上沾点水后再压在玻璃板上有关;(内装水银)。

将烧瓶放入水℃时的压强,并在压强计的左侧标出水银面的高度记为A。

℃,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压强计的右侧注入水银,直【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写出一条即可);,以此来替代图a中的花盆,你觉得图a和图b哪种方。

------“探究:植物激素的功能”A的情况。

“实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柯和小妍分别用下图所示的电路图“研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实验获得数据记录在小妍的实验及记录(1)综合两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有关;灯泡的亮暗与通过灯泡的电请根据如图甲所示电路图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故障是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某同学在测量了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拆下,接到柱上,测量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观察到时,可以判断此时小灯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开始移动,直到灯泡正常发光,在此过程中测得小灯泡电流和电压的几组数据,并正确画出曲线a,如图乙所示,该实验小组选择。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实验探究题)(word版附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实验探究题)(word版附答案)

第 1 章 实验探究题1.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 到的重力”。

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 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 小有关吗?于是他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 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 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 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⑴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 等步骤进行对比。

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 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

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⑵小刚根据图中 B 、C 、D 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 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 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 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

你认为小刚 的结论是 的(选填“正确”、“错误”), 原因是 。

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 了探究。

⑴甲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程 0~5 N ,分 度值 0.2 N )、天平(带砝码盒)、量筒及水、蜡 块(9 g 左右)。

探究问题:蜡块的上浮条件。

实验过程: ②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 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 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

你认为上述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

③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 上浮的条件。

⑵乙同学的探究方案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大烧杯、蜡块、铁钉(见图)。

探究问题:蜡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过程:把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蜡 块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

为了使浸没在水中 的蜡块会下沉,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中,然后将蜡 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沉入水底。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章节全部习题(有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所有章节全部习题(有答案)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地球上的水A聚焦教材课前预习)1.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__海洋__、__陆地__、__大气__、__生物体__中,其中海洋水是咸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__96.53%__,地球上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__2.53%__,剩余的0.94%是__陆地咸水__。

2.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__液体__的形式存在的。

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固体__的形式存在。

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气体__的形式存在。

3.水循环(1)水循环的环节: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__蒸发__、__水汽输送__、__降水__、__下渗__、__地表径流__、__地下径流__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__三态变化__,水循环的外因是__地球的引力和太阳的辐射__。

(3)水循环的意义:通过水循环的过程,地球上的__水__、__大气__、__岩石__和__生物__发生密切的联系;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__更新__。

4.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1)__干旱缺水__较为严重,水资源贫乏。

(2)分布不均匀,南__多__北__少__,__东__多__西__少。

(3)夏多冬少,江河径流量年际__变化很大__。

B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5.下列关于陆地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陆地水都是淡水B.冰川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C.陆地水中最多的是河水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6.吃完早餐后,小明去洗杯子。

这时,妈妈看见水龙头没关好,于是就告诉小明地球上的水资源很缺乏,要节约用水。

小明感到很羞愧,因为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只有(D)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C.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较浅的地下淡水7.下列生物体含水量最高的是( B )A .人体B .水母C .黄瓜D .水稻8.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人类大量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表塌陷、沿海海水倒灌B .地球上淡水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海洋水C .目前人类可以大量使用的水资源有湖泊水、河水、冰川等D .冰川是淡水中储存水量最多的,很少分布在南北极地区9.乌溪江引水工程灌区位于浙江省的中西部,是浙江实现“西水东调”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引衢州的乌溪江之水,解决金华、衢州两地干旱缺水问题。

【考前复习】浙教版科学8上-第二章天气和气候实验探究题-专项突破(含答案)

【考前复习】浙教版科学8上-第二章天气和气候实验探究题-专项突破(含答案)

浙教版8年级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实验探究题一、气温1.小丽要外出旅游,为防止阳台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个自动浇花装置。

她在瓶底与瓶盖上各开一个小孔,瓶内装水(如图甲)。

发现水从瓶盖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

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呢?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研究】只在瓶盖上开一个小孔,装入4/5的水,留下1/5的空气,瓶子倒放(如图乙)。

在20℃的恒温室内,用40℃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气体部位,观察记录1小时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开始时小孔只滴水(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停止滴水,没有气泡进入;然后小孔只进气泡、不滴水(如图丁);最后既不滴水也不进气泡。

测出有关科学量,并绘制成图(如图戊)。

换用25C、30℃、35℃、45C的湿毛巾重复试验,均产生类似现象。

【实验分析】(1)瓶子倒置后,瓶内液体对瓶盖存在____ ____;(2)瓶子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至室温。

结合装置滴水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A,B,C,D四点,其中________点瓶内气体温度最高;(3)【实验预测】若用低于环境温度的湿毛巾包在乙瓶子外部,1小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___ _ ;(4)【实践应用】小丽和拓展小组同学终于制成了一个自动浇花装置。

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分析,该装置一天中供水的情况是___ _____。

2.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 ℃以上。

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反射型三款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①选取三辆小轿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该实验选取的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________。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实验探究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浙教版8年级上册第一章实验探究题一、水的分布与组成1.(2018八上·杭州期中)读“水循环”示意图和电解水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C 环节给浙江等东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有________。

①带来水汽②调节气候③增加光照④输送热量(2)下列有关图乙水电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实验中A 试管内产生的是氧气,B 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②A、B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2∶1;③做该实验时,往往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④该装置中通的是直流电。

(3)在甲乙两种现象中,水都发生了变化。

在甲中水的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 或“化学”,下同)变化,在乙中水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2.(2019九下·浙江保送考试)(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a得到的产物是________,与电池正极相连的试管b得到的产物是________,理论上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

由这一事实可以推知,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两种气体________相同(填编号)。

A.原子数B.质量C.分子数D.电子数(2)用上面得到的结论分析,下图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液态水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试回答:①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②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③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④反应前原有氢气________mL。

3.(2018八上·天台期中)如下图所示,左图是教材课后练习中水电解实验装置,右图是台州市某科学老师针对左图实验自创新实验装置。

右图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氢氧化钠不发生化学变化,只用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二章题目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二章题目

1.电解水实验中,阴极和阳极的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A.1:2B.2:1C.1:1D.1:42.一个成年人站在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大约为()A.100多帕B. 1000多帕C.1万多帕D.10万多帕3.平常所说的铁比棉花重,实际上是指()A.重量 B.质量 C.密度 D.体积4.关于右图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盐水的密度为1.03×l03千克/米3)A.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B.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C. a、b两点的压强相等D.b、c两点的压强相等5.如右图所示,一支玻璃管中盛有一定量的水,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1。

将玻璃管倾斜时,水对管底的压强为p2。

则()A、p1< p2B、p1> p2C、p1=p2D、无法确定6.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全部浸没入水中时,木块和铁块所受浮力()A、木块的大B、铁块的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7.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

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8.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 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 cm3。

样石的密度为 kg/m3。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9.一金属块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为39N,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称时(金属块未接触底面),弹簧测力计读数为34N。

求(g取10N/kg)(1)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2)该金属块的体积;(3)该金属块的密度。

10.如果没有大气层,下列现象哪些可能在地球上发生?()CA B D ①地球上到处是陨石坑 ②地球上的重力明显减小 ③天空仍然蔚蓝色 ④生命从地球上消失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11.夏天,在相同的太阳光照射下,砂石路的温度比水田的温度要升高的快,这是因为( )A 、水田不易吸热B 、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小C 、砂石吸热本领强D 、水的比热比砂石的比热要大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从山下到山顶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A 、 气压上升,气温上升B 、气压下降,气温下降C 、气压上升,气温下降D 、气压下降,气温上升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无色透明液体B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 、t ℃时,40g 硝酸钾溶于100g 水中,则该温度时硝酸钾溶解度一定为40gD 、温度一定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13.在一定温度下,往 100 克硝酸钾的溶液中,加入 10 克硝酸钾晶体,则该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会 ( ) A、 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14.20℃时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科学一、二章实验探究题、分析计算题练习一、实验探究题1.(8分)曹冲称象是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某科技活动小组受此启发,准备制作一个可以测量物体重力的“浮力秤”,装置如图所示。

他们将用作秤盘的空心圆柱体坚直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秤盘与水面相交处标为“0”,然后在秤盘上放10牛的物体,在秤盘与水面相交处标上“l0牛”,小组同学对如何标记浮力秤上0~10牛的其他刻度有一番争论(如图)。

为此他们继续实验研究,在秤盘中分别加上所受不同重力的物体,测出水面离“0”刻度线的距离,结果如下表所示(g取10牛/千克):物重G/牛O 2 4 6 8 水面离“0”刻度线的距离h/厘米O 1 2 3 4(1)分析表中数据,能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当水面离“0”刻度线3.5厘米时,秤盘上所放的物体重为________________。

(3)当水面处于秤盘“0”刻度线位置时(如图甲),测得水面距离盘底0.05米,已知秤盘的底面积是200厘米2,则秤盘受到的浮力是多少?(4)当水面处于秤盘“20牛”刻度线位置时(如图乙),秤盘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少?2.(6分)右图为a、b、c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3)M点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__ (填“>”、“<”或“=”)氯化钠的溶解度。

(2)t℃时,将m克硝酸钾、竹克氯化钠分别溶解在20毫升水中恰好饱和,则m_______ n(填“>”、“<”或“=”)。

4.(6分)科学家通过实验探究某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随温度t变化的规律,得到如下表所示的一组P和t的数据:实验次序 1 2 3 4 5气体的温度t(℃) 0 25 50 75 100气体的压强P(千帕) 100 110 120 130(1)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推知当气体的温度为100℃时,气体的压强应为_______千帕。

(2)在夏天,小宇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

路上遇到同学小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

正聊在兴头上,猛听“砰”的一声巨响,车胎爆裂!这是怎么回事?请用上表中的数据解释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时,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产生的压强_______760毫米汞柱(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小明所在的实验探究小组用注射器、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去测大气压的值。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②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如图所示,当注射器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大气对活塞的压力);③读取注射器的容积V;④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对应容积刻度的长度L。

(1)完成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塞的横截面积S=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大气压强的表达式为P=______________。

(4)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得的大气压强的值,往往会比大气压强的实际值偏小。

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4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

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烧杯号 1 2 3 4液体水水煤油煤油质量/克300 150 300 300初温/℃20 20 20 20末温/℃30 30 30 25加热时间/分12 6 6 3(1)分析比较_______ (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别分析比较l与2、3与4两组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有关。

7.小腾同学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某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时,提出了下面两种猜想:(1)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2)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腾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在烧瓶中封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

将烧瓶放入水中,利用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

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气体的体积不变,并利用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

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气体温度t/℃ 0 25 50 75 100 125 气体压强p/kpa110.0120.1129.9140.2150.1159.8小腾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看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某种关系。

小腾经过进一步思考,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哪种猜想是正确的。

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腾得出的结论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__保持不变时,______________。

(2)小腾进一步分析了表中的数据,还得出了该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式,请你写出小腾得出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夏天,小腾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路上遇到姐姐晓敏,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晓敏聊天,正聊在兴头上,猛听见“砰”的一声巨响,车胎爆裂了!这是怎么回事?请你用刚才探究出的结论解释一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诗“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回答下列问题:(1)山上与山下相比,________气温较高。

(2)当庐山脚下(海拔50米)气温为18.1℃时,海拔1400米处的山顶气温大致是________。

(3)造成以上自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9.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质量/克 温度升高l0℃所 需要的时间/秒温度升高20℃所 需要的时间/秒温度升高30℃所 需要的时间/秒沙子 30 64 89 124 水 3096163220(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___。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沙子吸收的热量(填“大于”或“小于”)。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__________升高的温度更高(填“沙子”或“水”)。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10.下表显示1月份某一天在某地测得不同的海拔高度的温度变化情况,依据表格回答以下问题:海拔(千米) O 1.6 3.2 4.8 6.4 7.2 温度(℃) 0-4-9-21-32-40(1)以温度为横坐标,海拔为纵坐标,用表中的数据绘制一 幅曲线图;(2)根据图估算距离地面高度大约_________千米时的温度为-l5℃;(3)据图估算距地面2.4千米的高空,温度大约是_________℃。

11.小东同学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吹出的泡泡五彩斑斓,很好玩。

(1)当小东将“泡泡”逐渐吹大时,“泡泡”内部的气压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泡泡”变大的过程中,受到空气的浮力将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小东玩的时候,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

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作了一个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他设计并科学地实施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液体肥皂液管子直径(毫米) 3 5 10 20 50泡泡产生的情况容易较易较难难不产生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同伴小梅针对小东的疑问,提出了另一种猜想:泡泡的产生可能与所用的液体材料有关。

于是,她找来家里的洗洁精、肥皂液和食用油作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小东发现了小梅的设计方案中有不合理之处,你能发现吗?请写出其中的一点:_________。

实验材料(液体) 肥皂液洗洁精食用油管子直径(毫米) 3 5 10泡泡产生的情况二、分析计算题1.(6分)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46克,30℃时,将30克硝酸钾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7分)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下表所示)。

他从瓶中倒出50毫升用于配制稀硫酸,请按下表信息,求:(1)这5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多少克?(2)50毫升浓硫酸中纯硫酸质量是多少克?(3)他将这50毫升浓硫酸与200毫升水均匀混合,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浓硫酸(H2S04)500毫升浓度(质量分数) 98%密度 1.84克/厘米3相对分子质量98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3.(6分)2003年,非典(SARS)病毒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传播,人类与病毒进行了一场生死较量。

过氧乙酸是一种有效杀灭SARS病毒的消毒剂之一,0.2%的过氧乙酸溶液常用于空气和地面消毒。

某校要配制0.2%的过氧乙酸消毒溶液50千克,需要10%的过氧乙酸溶液多少千克?加水多少千克?4.(5分)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为了阻止多国部队的侵略,他们在沿海投放了大量的水雷,其中有种水雷,它的体积是0.0015米3,内盛烈性炸药,水雷总重力为l5牛,那么这颗水雷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是多少?它在水中是下沉、悬浮还是漂浮的?(海水的密度为l.02×103千克/米3,g取10牛/千克)5.(6分)一次龙卷风发生时,屋外气压急剧降到90千帕,当时门窗紧闭,可以认为室内气压是1标准大气压,若屋顶的面积为l00米2,屋顶的质量为90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