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多变的天气(沪)上教版
《多变的天气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多变的天气》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天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天气变化也变得越来越多变。
因此,了解和预计天气对我们的平时生活和工作都至关重要。
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性的进修,提高他们对天气变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类型的天气现象及其特点。
2. 学会应用气象仪器和设备进行天气观测。
3. 掌握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天气的基本观点和分类。
2. 天气现象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天气观测的方法和步骤。
4. 天气预报的原理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1. 实地观察法:指挥学生到户外进行天气观测和记录。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模拟不同天气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会。
4.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上的重大天气事件,了解其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观看有关天气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天气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天气的基本观点和分类,讲解天气观测和预报的方法。
3. 实地观测:指挥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户外进行天气观测,记录观测数据。
4. 实验体验: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让学生模拟出不同的天气现象。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数据和体会。
6. 案例分析:分析历史上的重大天气事件,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7. 总结归纳:总结本次进修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天气知识的掌握。
六、作业要求1. 每位学生需完成一份天气观测记录表,包括观测时间、气温、湿度、风向等数据。
2. 每位学生需提交一份天气预报作业,预计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
3. 每位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天气变化的感想和体会,结合实地观测和实验体验。
七、评判标准1. 完备性:观测记录表、天气预报和感想体会需完备准确。
2. 准确性:观测数据和预报结果需准确无误。
3. 创新性:感想体会需有奇特见解,结合实践体验进行分析。
初一地理上册第三章3.1多变的天气
02
影响天气变化的因
素
太阳辐射对天气影响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天气变化的主要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地球表面温度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形成大气环流和天气系 统。
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引起地球表面温度的季节变化,从而影响天气的季节变化。
大气环流与天气关系
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大规模、有 规律的气流运动。
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气团、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
天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变上。
不同的环流形势下,天气状况也 会有所不同,例如高压控制下天 气晴朗,低压控制下天气阴雨。
下垫面条件对天气影响
下垫面条件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植被和水体等 自然条件。
水体对天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气候差 异,以及水体对气温的调节作用上。
地形对天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地和谷地之间的气候差 异,以及地形对气流的抬升或下沉作用上。
植被对天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植被覆盖度对地表反射率、 蒸发和地表粗糙度等方面的影响上。
03
天气预报与观测技
术
天气预报方法及准确性评估
天气预报方法
主要包括数值预报、统计预报和 动力统计预报等。
准确性评估
通过对比预报结果与实际观测数 据,采用误差分析、准确率、漏 报率和空报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观测手段与设备介绍
加强城市排水、防洪等基础设施 建设,提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
能力。
国际合作在应对多变天气中作用
共享气象数据
01
各国之间共享气象数据,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加强科研合作
02
加强国际间在气候变化、天气预报等领域的科研合作,提高应
对多变天气的科技水平。
推动政策协调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多变的天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天气现象及其变化。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天气的定义、主要天气现象、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等。
此外,教材还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天气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天气的基本知识,能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提高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天气现象的本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等知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提高他们对天气现象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天气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天气现象,能正确区分天气与气候。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天气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高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2.主要天气现象的成因及影响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感受天气现象,提高对天气知识的理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天气现象,让学生了解天气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天气现象、天气与气候区别等内容的PPT。
2.案例材料:收集与天气现象相关的实例,用于课堂分析。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天气现象的图片、模型等道具,增强课堂趣味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介绍天气的定义、主要天气现象,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天气现象的成因及影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抢答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天气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内容。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三章第1节《多变的天气》 (共44张)
有一些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更多的是由 于人类对大气环境的破坏,请举例:
保护大气环境,从每个人做起
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减少沙尘暴和雾霾的发生呢?
课堂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考考你的记忆力
说出下列符号代表的天气现象
(1) (2)
晴 多云 阴 中雨 暴雨 雷阵雨 雨加雪 大雪 雾
(3)
西北风6级 东南风8级
气
状 况
星星明
?
来日晴
气象台是怎样预测天气情况的呢?
卫星云图的制作
风云系列气象
卫星:
2016年12月11日0:11 长征三号乙遥42火箭载火 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气象
气象中心自动气象站 气象卫星接收装置
天气预报
注意观察
天气预报主Leabharlann 报道哪些内容?常用天气符号
晴
多云
阴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雷雨
雨夹雪
小雪
课堂练习
►下列是某地天气预报,请用天气符号表示:
白天
阴转晴
夜间
阴有小雨转多云
风向
东南
风向
东
风力
五级
风力
二级
最高气温
27℃
最低气温
17℃
怎么预报 天气呢?
中雪
大雪
霜冻
冰雹
雾
霾
风向:就是风的来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为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北京
BEIJING
2~ 16 ℃
上海
SHANGHAI
9~ 21 ℃
广州 GUANGZHOU 19 ~25 ℃
哈尔滨 HAERBIN
2023年《多变的天气》教案
2023年《多变的天气》教案2023年《多变的天气》教案1知识目标1、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天气与气候术语。
2、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3、学会识别卫星云图、常用天气符号,能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和气候。
2、初步学会阅读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的技能。
德育目标1、通过联系本地的天气变化、气候特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开展气象观测、预报的课外活动兴趣,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
2、通过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天气和气候术语的正确使用。
2、收看电视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风向标——风杆、风尾、风旗及风向。
教学方法联系生活体验、比较、识图、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1、投影仪、录像机、录像带等。
2、自制有关投影片及卡片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三国时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法西斯突然向当时的苏联发动闪电站,未料到寒冬早到,士兵冻伤,连汽油也冻了,使坦克装甲部队失去了威力。
而苏联红军利用冬季的有利条件,发动全线反击,使德军损失百万兵力。
这说明了在战争中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多么重要,而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人类的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无一不与天气和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讲授新课]板书:一、天气及其影响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46图3.1三幅景观图片,看看几位小朋友各描述的是什么状况的天气,然后让学生把视野放开。
结合生活体验,想想除了这三种状况的天气外,还有什么状况的天气?试着把它描述出来。
学生:略教师:欣赏配乐散文节选:“前些天暖和得如同阳春三月。
昨天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的大雪来。
”让学生根据散文节选中对天气的描述,结合生活体验实例,分成学习小组从时间上、变化上讨论归纳天气的特点及其概念。
《多变的天气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多变的天气》作业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天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轻忽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活动。
但是,天气也是多变的,时而晴朗,时而多云,时而下雨,时而刮风。
因此,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和如何应对不同天气是非常重要的。
二、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不同类型的天气现象及其特点;2. 掌握如何预计天气变化的方法;3. 学会制定针对不同天气的生活和活动计划;4. 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内容1. 天气现象观察:学生每天观察当天的天气,记录天气现象(晴、阴、雨、雪、风等)及气温,并根据观察情况填写记录表格。
2. 天气预计:学生根据天气现象的变化规律和气象预报,预计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并将预计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3. 天气计划制定:学生根据天气预计结果,制定未来一周的生活和活动计划,包括穿着、出行方式、活动安排等,并写在作业本上。
4. 天气问题解决:老师提出一些关于天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给出解决方案,如遇到下雨天怎么办、遇到大风天气如何应对等。
四、作业要求1. 每天准时观察并记录当天的天气现象和气温;2. 每周提交一次天气预计和计划制定结果;3. 每周至少回答一个天气问题,并写出解决方案;4. 作业本内容要整洁清晰,书写工整。
五、评分标准1. 每天观察记录及时准确,10分;2. 天气预计准确率,20分;3. 天气计划合理性,20分;4. 天气问题解决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20分;5. 作业本整洁清晰,书写工整,10分;6. 态度和参与度,20分。
六、作业反馈老师将定期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观察、预计、计划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总结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对天气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根据天气情况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培养了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生活和活动的质量。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享受观察天气的乐趣,提高天气应对能力,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多变的天气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沪教版上海》
《多变的天气》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天气是我们生活中不行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平时活动和心情。
无意候我们会发现天气变化无常,时而晴朗,时而多云,时而下雨,时而刮风。
那么,为什么天气会如此多变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目标1. 了解天气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
2. 能够依据天气预报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进修内容1. 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
2. 大气环流系统的形成原因和作用。
3. 天气变化的原因和猜测方法。
四、进修过程1. 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大气层是地球四周的气体层,由下往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和热层。
其中对流层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层,大部分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2. 大气环流系统的形成原因和作用大气环流系统是地球上空气的运动状态,分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
这些环流系统的形成是由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造成的,它们在维持地球气候平衡和调整天气变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天气变化的原因和猜测方法天气的变化是由气压、温度、湿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云的外形、风向、气温等指标来裁定天气变化的趋势。
此外,摩登气象学还借助气象卫星、雷达等先进技术来进行天气猜测,提高准确性和准时性。
五、拓展延伸1. 请同砚们观察当天的天气状况,并尝试依据所学知识猜测将来几天的天气变化。
2. 请同砚们查找一些关于气象学和天气猜测的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天气的知识。
3. 请同砚们就“如何应对不同天气状况”展开谈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阅历。
六、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了解了天气的形成原理和变化规律,精通了一些天气猜测的方法,提高了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度和应对能力。
期望同砚们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观察天气变化,做好相应的筹办,享受美妙的生活。
七、作业1. 请同砚们写一篇关于天气变化的观察报告,记录当天的天气状况和自己的猜测结果。
2. 请同砚们设计一份天气预报表格,包括气温、湿度、风向等指标,并依据实际状况填写猜测结果。
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新人教版
1. 教学重点:
(1)天气的定义和特征:天气是指某个地区在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不确定性的特点。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是指长时间内某个地区的天气平均状况。
(3)天气的测量指标:气温、降水、湿度、风速等是衡量天气的主要指标。
(4)常见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和特点:包括晴朗、多云、降雨、降雪、雾等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掌握:学生们对天气的基本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地描述天气的特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以及天气的测量指标。他们了解到了气温、降水、湿度、风速等天气测量指标的含义和作用,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和记录身边的天气情况,学生们提高了自己的地理观察能力。他们能够主动关注天气变化,运用所学的天气知识解释和理解实际生活中的天气现象。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多变的天气教案 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1节的“多变的天气”。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天气的定义、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的测量指标以及常见天气现象等。具体内容包括:
1. 天气的定义和特征:天气是指某个地区在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具有多变、不确定性的特点。
7. 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他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分享观点和互相评价,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8. 生活应用能力:学生们将所学的天气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自己的生活应用能力。他们能够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日常活动,应对不同的天气情况,提高了自己的生活质量和适应能力。
5. 探究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激发了自己的地理探究能力。他们主动探索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提出问题并进行实证研究。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多变的天气”,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以及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天气的变幻莫测,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掌握天气的基本要素。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天气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天气的认知多停留在感性层面,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多样性,认识天气的基本要素,学会描述天气现象。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天气、记录天气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天气变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的多样性,天气基本要素的认识。
2.难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现象的描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视频等,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观察、记录天气,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天气记录表,供学生记录天气现象。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例或视频展示天气的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
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的基本要素,如气温、降水、风向等,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这些要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周围天气,记录天气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巩固(5分钟)讨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让学生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上海教育版地理六下第三单元3.1《多变的天气》ppt公开课-课件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Text
Text
看电视.听广 播.上网.在手 机上订天气 预报
Text Text
Text
农业小谚语
青蛙叫,雨水到。 天上星星跳,风雨就来到 。
蜻蜓一起飞,表示有暴雨。
东虹日头,西虹雨。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天上钩钩云, 地上雨淋淋 。
降水概率表示 降水可能性的 大小。降水概 率为100%, 表示肯定有雨; 降水概率为0, 表示肯定无雨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CText 4本报讯 D
夏收期间
遇D上了难
得的好天 气,我国 夏收顺利 完成
更多的资 料(请你 补充)
材料A说明了 材料B说明了 材料C说明了 材料D说明了
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天气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天气与战争的关系 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
温度是大气冷 暖的程度
学会看天气预报
2008年4月
30
星期三
戊子年三月二十五
徐州地区天气预报
% 风向 北 风力 三四级转五六级 晴
降水概率0 风向 北 风力 四五级转二三级
降水概率20% 10—18摄氏度
天空中经常 有云。当天 空布满云时, 为“阴天”; 当天空无云 或云少时, 为“晴天”。
多变的天气
---
忽冷忽热爱感冒,刮风下雨怎知 道,长沙地区的天气呀,那是 风和日暖,天是瓦蓝的,云是 嫩白的,太阳是通红的,晒得 人热辣辣的。这时天有不测风 云,“咔”一道闪电,下雨了 啦。
3.1多变的天气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上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核心笔记
一、天气及其影响
项目
练能力 1 A 2 C 3 C (3)此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天气为________________。
A.①③
B.②③
B描述的是云南多年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4C
5小时浓度的最大差值出现在________时。
6 见习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________和________等的情况。
(2)风向与风力:风向指风的__来__向____,风力是风 ___强__弱___的级别。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___陆__地___,蓝色表示 ___海__洋___,白色表示___云__区___。
核心笔记
3.常用的天气符号
晴 多云
大雨
东北风 冰雹 四级
雨夹雪
雷阵雨 雾
小雨转 霜冻 沙尘暴 中雨
核心笔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③5.提下高列城关市于居通民风健道_康建_水设_平对_北_京_影_响_④燃的_提说_高放法_人,_口烟正_自确_然花的_增是_长爆(_率_竹_) _导__致__大__气__污__染__________。
杭州萧山机场已取消进出港航班307架次。
③提高城市居民健康水平
④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
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第2课时)
(1)卫星云图(2)天气预报图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全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2.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高低的关系。
教学后记:
板书:2、电视天气预报
(1)卫星云图
a.在卫星云图上让学生观察图上主要有哪几种颜色?在不同颜色下的地方可能会是什么天气?
b.学生议论后,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讲述,然后教师指图小结:白色愈浓,表 示云层愈厚,云层愈厚的地方(亮白色),一般是阴雨天,有灰白色的地方可能是阴天。因此,卫星云图可以真实地显示出云雨区的位置及分布。尤其是能直观地看到台风、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位置、强度及其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地作出预报。
探疑互动:(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3.3,说明这 是刊登在报纸上的天气预报,请大家通过阅读分析,归纳出天气预报通常要预报的主要内容。并对图中提到的天气要素加以解释,以便 为今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排除障碍。
还需给学生补充说明:温度的两个值依次是当日的最高温度(3℃)和最低温度(-8℃)。
(2)在学生归纳出天气预报通常是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等主要内容后,组织学生进行列举比赛,说明天气预报有什么作用。
(b)风向标由风杆和风尾或风旗组成,风杆上的横道叫做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每一道风尾风力为2级。二道风尾,表示风力为4级,三道风尾,表示风力为6级,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风尾和风旗在风杆的左侧。在此,教师要注意学生画错风尾,强调风尾要画在风杆上风向的左侧,而且要背对风向确定左侧。可以告诉学生运用左手定则,即伸出左手,手心向上,四指并拢与风向一致代表风杆,拇指与四指垂直代表风尾,那么,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画风尾的一侧。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左手比划,右手画不同风、不同风力的练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3.1《多变的天气》。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和影响,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方面的变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多变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天气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天气的变化和影响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多变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和影响,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方面的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天气、记录天气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对于天气变化的关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的变化和影响,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方面的变化。
2.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天气的变化和影响。
2.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天气实例,了解天气的变化和影响。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天气实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天气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的相关资料,用于教学讲解。
3.准备小组合作的相关任务和指导,用于教学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气候特点吗?那么你们认为气候和天气有什么区别呢?”2.呈现(10分钟)展示多种天气现象的图片,如晴天、雨天、雪天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天气现象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天气的多变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天气会发生变化呢?请举例说明。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名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并总结天气变化的原因。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请大家列举一些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3.1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天气组成要素,观察并记录一周内每天的气温、湿度、气压等数据,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性。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帮助学生从地理学科角度出发,全面提高其观察、思考、实践、环保和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在地理学科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但在天气相关知识方面,大多数学生尚处于初级阶段。以下从学生层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进行分析: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层的状态和变化,包括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它是影响我们生活、农业、交通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暴雨对城市交通、农业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天气预报来提前预防和应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天气组成要素和气象灾害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类活动对天气的影响: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
6.天气预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根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选择衣物、出行方式等。
-应对极端天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7.气象灾害的预防与应对
-预防措施:关注天气预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应对措施:及时撤离、储备物资、救援等。
8.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天气观测中的应用
-实时查询、分析天气数据。
多变的天气教案完整版
多变的天气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教材第四章“气候与气象”,涉及到的章节为“多变的天气”。
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与特征、主要气象要素、天气变化的规律、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天气的定义,掌握主要气象要素;2. 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学会分析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3.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天气变化规律的理解,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的分析;重点:天气的定义,气象要素,天气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气象图表;学具:笔记本、笔、气象观测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不同天气下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 知识讲解:(1)讲解天气的定义,让学生明白天气是短时间内大气层的状态;(2)介绍主要气象要素,如气温、湿度、风力等;(3)讲解天气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4)分析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如雷雨、雾霾等。
3. 例题讲解:以实际天气预报为例,分析天气状况及成因,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天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并解释成因。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的定义与特征2. 主要气象要素3. 天气变化规律4. 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天气的定义,列举三种气象要素;(2)分析你所处地区的天气变化规律,并说明成因;(3)举例说明两种常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2. 答案:(1)天气是短时间内大气层的状态,气象要素有气温、湿度、风力等;(2)略;(3)如雷雨:空气湿润,气温高,大气不稳定,易产生对流天气;雾霾:空气湿度大,风力小,污染物排放量大,不利于扩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天气知识,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需加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多变的天气教案完整版
多变的天气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多变的天气》这一主题,内容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天气现象及其成因”,详细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与特点,主要天气系统及其影响,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及其预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天气的定义,掌握主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
2. 学会观察和分析天气变化,提高天气预测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的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系统的成因及其影响,常见天气现象的预测。
教学重点:天气的定义,主要天气现象及其成因,观察和分析天气变化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气象图表,天气现象图片。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天气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多张天气现象图片,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关注,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天气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吗?”2. 知识讲解:(1)讲解天气的定义,特点及其与气候的区别。
(2)介绍主要天气系统及其影响,如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
(3)分析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如雷雨、大风、雾霾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天气现象,填写天气观察记录表。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气象图表预测天气,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气象图表进行天气预测,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天气的定义与特点2. 主要天气系统及其影响3. 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与预测4. 天气观察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并预测本地区未来一周的天气变化。
2. 拓展延伸:收集关于极端天气现象的资料,了解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天气现象及其成因,让学生了解了多变的天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天气预测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在拓展延伸方面,鼓励学生关注极端天气现象,提高环保意识,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与实施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作业设计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天气系统的成因及其影响:这是本节课的理论核心,涉及到复杂的气象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s
Windy Rainy Cloudy Sunny Snowy
3.1多变的天气
• 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天气的特点
1 短时间,经常变化 2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3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天气不同
如何获取天气预报
获取天气预 报的途径
电视台天气预报
即时卫星云图
蓝色:海洋 绿色:陆地 白色:云层
电视台天气预报
常用天气符号
北
北
西北风6级
西 西 东 东
东南风7级
南南Leabharlann 快速抢答从左向右读
多云转阴
哪些产业部门会受天气影响?
建 筑 工 地
交 通 管 理
农 业 生 产
发 电 部 门
• 希望不要下雨才好呀!
灾害性天气
灾害性天气警报
今天学了什么?
天气的定义
灾害性天气及 其预防措施
12121
如何获得天 气预报
天气符号 气象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