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_钟晓兰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是指土壤中某种或某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铬、铜等。
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差异主要源于地理环境、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地质背景是土壤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决定因子之一。
矿产资源富集区的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高;而沿海地区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低。
地理环境也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
山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可能较高,因为山区地势陡峭,容易发生土壤侵蚀和重金属富集。
人类活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可能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
土壤性质是影响重金属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土壤的理化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粒径分布等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有一定影响。
土壤pH值的变化可以影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和可溶性,从而影响其吸附和迁移行为。
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通过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络合物来影响其迁移和生物可利用性。
土壤粒径分布可以影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
土壤红oxdolien的存在也可以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
气候因素也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
降水量、温度和湿度等气候因素可以影响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和赋存形式。
高降水量可能会增加重金属的溶解度,导致重金属元素的淋洗和迁移;而高温和干旱则可能使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富集。
人类活动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
工业排放、农药使用、废水排放等人类活动会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升高。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会通过冲洗和浸出进入土壤中。
农药残留可以导致土壤中农田重金属含量的增加。
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包括地理环境、地质背景、土壤性质、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深入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科学评估土壤环境质量,制定合理的土壤管理措施,最终实现土壤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不同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开题报告
不同区域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
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重金属污染成为了全球环境
保护的焦点。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元素,如汞、铅、镉、
铬等,它们的存在和超标排放对土壤、水体、大气以及生物体造成了极
大的威胁。
土壤是重金属的主要存储介质和传递途径,其污染程度直接
关系到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因此,探究重金属在不同区域土壤
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以河南省为例,对不同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
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耕地、林地、湿地等)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得出各区域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含量数据。
2. 分析土壤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含量、离子交换能力等)对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影响,并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地形地貌、气候等
因素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3. 通过建立重金属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模型,预测不同情景
下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
三、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分布规律及
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将研
究结果用于土壤修复、食品安全等领域,对保障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具
有重要的意义。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一、引言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基于对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的探究和分析,旨在更全面地了解该地区土壤环境的质量状况,并为建立相应管理体系提供思路和方案。
二、某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某地区的土壤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据相关数据统计,该地区重金属污染程度逐渐加剧,其中,铅(Pb)、镉(Cd)、汞(Hg)等重金属是主要污染物。
三、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据调查数据显示,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以铅和镉的污染最为严重。
该区域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近海平原和密集的城市人口聚集区,长期工业化进程和人口的引起了大量的气、水、垃圾、废料和化学药品等的排放,导致了土壤的污染。
以上因素是造成该地区土壤污染水平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重金属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1.大气沉降重金属的沉降过程中,大气沉降被认为是重金属入侵土地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大气沉降物具有较强的粘附作用和连通性,能够在土壤中迅速分散并扩散。
2.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类型土地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是不同的,反映了其自然背景中的含量差别。
区内不同用途的土地中土壤重金属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土壤、作物和环境的影响。
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类活动和工业污染使得土壤重金属含量出现了不同的程度升高。
区内工业污染源和生活、交通区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提高和分布造成了重要影响。
五、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防治措施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重金属会影响土壤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过程,造成土壤的质量下降和微生物数量减少,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也会带来重要危害。
为了防止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持续发展,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完善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预测系统,增强对污染物的控制和管理。
2.加强重金属污染的源头治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重金属污染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重金属对人体和生物的危害性已经引起人们的越来越多的关注。
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威胁。
因此,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土壤性质: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等对其吸附重金属的能力有着较大的影响。
酸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会使重金属更易被吸附。
2.污染源: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与污染源的距离、污染源类型、排放强度、污染物在空气、水、土壤等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等因素有关。
3.降水:降水中含有的重金属会随着降水的作用而进入土壤,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4.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有着不同的影响。
比如,工业用地和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较高。
1.重金属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在同一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不同类型的土壤,在重金属分布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2.重金属分布呈现明显的时空动态性。
在同一地区,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随着时间发生着变化。
3.重金属在土壤剖面中的含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同一地区,土壤表层的重金属含量明显比深层高。
二、生态风险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就变得尤为重要。
生态风险评价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包括风险鉴定、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三个环节。
其中,风险鉴定是首要步骤,主要是确定重金属的种类、来源、分布等信息;风险评价则是根据已知信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综合程度,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风险管理则是制定相应的对策,减少土壤重金属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三、结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对于土壤环境的保护和人类健康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和土地利用方式,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加强监测和调查,实现精准施策,将有助于有效地减少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风险。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地影响到了土地的生产、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人们的健康。
因此,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评估土壤污染程度,防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发生。
本文主要研究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对采集的土壤样本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从采样结果来看,该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主要集中在镉、铅、铬、汞、砷等元素上。
其中,镉、铬、汞的含量超过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而铅和砷的含量较高,也有一定的环境风险。
同时,该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主要集中在工业、交通干道、小区等地。
针对分析结果,探究了该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包括工业废水的排放、生活垃圾的堆积和交通尾气等。
另外,土壤属性也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
例如,pH值、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等都对重金属的吸附和迁移有很大的影响。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为了改善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工业排污的管理,避免废水的随意排放。
同时,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也需要加强,避免其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监督和管理,减少机动车和机械设备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也可以通过加强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调整pH值等措施来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
总之,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土壤污染程度,进一步探索防治措施,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主要包括镉、铬、铅、汞、镍等元素。
它是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农田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重金属的累积特征、时空分布特征、形态分布特征以及生物有效性特征等。
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主要通过人为活动进入,如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水等。
重金属的累积特征主要反映了这些人为源的影响。
研究表明,某地区土壤镉、铅、汞等重金属含量较高,与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工业废水排放等有关。
时空分布特征是指重金属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分布情况。
调查显示,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地点存在差异,主要与土壤类型、植被覆盖、人类活动和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重金属含量也存在季节和年际变化。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指的是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式,包括可交换态、结合态和残渣态等。
不同形态的重金属对环境和生物的毒害性不同。
研究结果表明,某地区土壤重金属主要以可交换态和结合态形式存在,其中以结合态为主,这意味着土壤中的重金属比较稳定,并不容易被植物吸收。
生物有效性特征是指重金属对生物的毒害性和生物富集能力。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大气沉降、水体迁移等因素密切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对植物和土壤动物具有一定的毒害性,且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逐渐积累。
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土壤性质、环境条件、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等。
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粒径组成和团聚体结构等土壤性质对重金属的吸附和迁移起着重要作用。
环境条件如降水、温度和土壤湿度等也会影响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如农业生产、工业化程度和地球化学特征等也是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保护农田生产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机制,提高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修复技术,以减少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威胁。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
为有效预防土壤重金属污染,以福建某市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应用经典统计分析、随机森林等方法,研究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而土壤成因、土壤类型对重金属形态组成的影响较小。
研究表明土壤重金属形态组成及其富集区与其全量不尽一致,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应考虑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土壤成因;影响因素1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1. 1 样品采集与加工处理福建某區域地处九龙江下游,中部为冲积平原,北部、西部、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临海。
地貌类型以侵蚀剥蚀地貌为主,平原次之。
境内土壤类型多样,有平原区的水稻土、丘陵山区的红壤、滨海地带的滨海砂泥、沿江平原及滨海地带的潮土。
根据该区域地质资料,以典型性、代表性为原则,兼顾样点空间分布总体均匀性,在全市约1000km2范围内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56 件。
在预设采样点位处,采集表层土壤样品。
1. 2 样品分析方法及质量控制土壤样品测定As、Cd、Cr、Cu、Hg、Ni、Pb等元素全量以及pH、CEC、有机质等14项指标。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As、Hg,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 Cd、Cr、Cu、Ni、Pb、Zn 及各重金属形态含量,X荧光法测定Al、Fe、Si,滴定法测定CEC、有机质,电位法测定pH,分析方法的检出限。
采用电感藕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Cu、Pb、Zn、Ni、Cd、Cr 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As、Hg含量。
测定土壤重金属形态时,基本样与重复样一同分析,计算基本样与重复样测量值的相对偏差。
除水溶态元素尤其是水溶态Cd重复分析相对偏差较大外,其他形态分析质量均较好,全部单元素单形态分析数据合格,能够满足研究需求。
2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土壤元素全量的地球化学统计参数与全国土壤元素含量算术平均值相比,该区域土壤重金属元素Pb,Hg含量较高,这与该区域Pb地球化学高背景相吻合。
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者:杨凤丁克强刘廷凤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9期摘要阐述土壤中重金属的一般化学形态分布,并且重点讨论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化学形态转化的影响因素,如重金属总量及来源、pH、氧化还原电位、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及铁锰氧化物等,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治理修复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重金属;化学形态转化;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S153.6;X1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083-02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校青年基金项目(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化学形态特征研究,QKJB2010021)。
作者简介杨凤(1981- ),女,江苏兴化人,实验师,硕士,从事土壤重金属化学分析方面的研究。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土壤受到来自污水、农药及化肥等方面的重金属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是长期迁移、转化及积累的过程。
重金属进入土壤后,通过溶解、沉淀、络合吸附等各种反应,形成不同的化学形态,从而产生不同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
因此,研究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及其形态间的转化规律,在土壤重金属环境风险评价及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重金属形态是指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的某种离子、分子或其他结合方式存在的物理-化学形式。
重金属离子进入土壤后,与土壤有机质、矿物质及多种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而被溶解、吸附、络合及氧化还原反应等形成不同的化学形态。
目前,国内外较常用的土壤重金属形态分类及提取方法分别为Tseeier五步连续提取法和BCR 法。
Tseeier五步连续提取法系统地研究土壤中金属元素的迁移和释放。
按照其提取顺序,土壤中金属元素可分为5 种结合形态,即金属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及硫化物结合态、残渣晶格结合态。
BCR 法是较新的划分方法,将重金属的形态分为 4 种,即酸溶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是指土壤中镉,铅,汞,铬等有毒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重金属的污染会给土壤和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的研究是通过野外取样和实验室分析来进行的。
需要选取不同地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
然后,使用适当的方法将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提取出来,并采用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来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通过对多个样品的分析,可以获得该地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数据,从而了解其特征。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特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可以比较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大小,了解各个元素之间的相对含量差异。
可以比较不同地点和不同深度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确定其空间分布特征。
可以将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国家或地方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对比,评估其污染程度。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包括地质背景、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等。
地质背景决定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初始含量,不同地区的地质背景差异会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差异。
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会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迁移和转化过程。
人为因素包括工业排放、农药使用、废弃物处理等活动。
工业排放和农药使用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废弃物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土壤重金属的富集。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于现代农业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可以为该地区土壤环境管理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减轻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及形态分布的影响因素探析
282|g|科技论文与案例交流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及形态分布的影响因素探析辛培源苏伟(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500)摘要:当前,土壤污染问题曰益凸显,进而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重金属对于土壤的污染性极高,且有呈现出隐蔽性、不可降解且毒性强的特点,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相关研究领域所关注的一大焦点。
而通过研究表明,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毒性的强弱更主要的是受到了重金属形态分布的影响。
基于此,本文针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方法与形态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形态分布;影响因素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会直接致使植物体受到危害,进而威胁 到了人与动物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了二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为了实现对这一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度分析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 抵抗与规避措施,则就需要借助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方法,针对 重金属形态分布对重金属污染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在明确 重金属活性分级以及存在状态、毒性等,制定风险预测机制。
1土样采集与分析处理方法概述本文以东北某市为土样采集地,以GPS进行定位后来明确该 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并结合相应企业分布特点来定位样本 的选取,总数为130个,在此基础上针对每样点进行梅花状采用,以表层土壤共五个点来制作出相应的混合样品。
在获取样本的基 础上,需要对土壤样本进行处理与分析,一般先要去除杂物后进 行自然风干处理,相应土壤质地为中性土壤;同时土壤理化性质 的分析主要是通过电位法、外加热法、快速滴定法以及激光粒度 仪法进行分析;而重金属总量的测定主要是采用了发射光谱法、三酸消化以及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在相关数据处理上,采用的方 法为统计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法,在计算时采用Spss13.0法,在曲 线制图上采用〇rigin7.5来进行绘制。
2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在进行这一分析工作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以化学剂 提取法,通过单独提取法以及顺序提取法来进行提取,这一方法 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简单方便的分析操作过程来直观的明确土 壤污染程度以及所产生的危害性。
江苏滩涂Pb赋存形态影响因素
江苏滩涂Pb赋存形态影响因素沿海滩涂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重要地貌景观,受自然和高强度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也是典型的环境敏感与脆弱带[1]。
江苏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很众多多研究表明历史上长江、淮河等大江大河的泥沙输运与沉积是形成江苏沿海异常丰富的滩涂资源的重要原因[2-3]。
随着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其开发利用也出现了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在江苏沿海某些滩涂区、临港区、湿地、耕地等局部土壤潜在的环境问题凸显[4-5]。
在经各种途径入海或着陆的各种污染物中,重金属具有潜伏性、难降解性、富集性等特点,且易通过排污、污水灌溉、固体废弃物利用、大气沉降等途径进入土壤,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最具有威胁的污染物,因此被广泛用于环境评估[6-7]。
沿海滩涂成陆过程受到流体力学作用、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及水体理化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使滩涂不但是上游重金属污染的一个重要的汇,还是人为开发利用过程重金属排放的汇。
近年来,国内外围绕着海岸带土壤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点[8-9]、来源识别[10-11]、迁移过程[12-13]、生物修复[14-15]、生态风险评估[16-17]、空间分布格局[18-19]及其环境地球化学过程[20]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滩涂区土壤重金属的总量方面,对重金属在滩涂土壤中生物有效性研究较少。
近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在土壤中具有多种赋存形态,其形态受土壤本身特性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且不同形态的重金属表现出不同生物毒性与迁移特征,判断土壤重金属的毒性响应以及生态风险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赋存形态[21-22]。
江苏沿海地区作为我国东部具有最强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随着近年来滩涂围垦、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的不断上升,土壤潜在重金属污染风险亦日趋加剧,但目前综合考虑沿海滩涂围垦、开发、利用等一系列人为活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鲜有报道。
Cd、Pb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文题目:Cd、Pb污染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引言 (1)1 材料与方法 (3)1.1试验材料 (3)1.1.1供试土壤 (3)1.1.2土壤样品的采集 (3)1.1.3土壤样品的处理 (3)1.2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3)1.2.1土壤pH值的测定 (3)1.2.2土壤样品重金属全量的测定 (4)1.2.3土壤样品重金属有效量的测定 (4)1.2.4土壤样品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4)1.2.5土壤样品中粘粒含量的测定 (4)1.3实验数据 (4)2 结果与分析 (5)2.1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 (5)2.2土壤重金属全量对有效量的影响 (5)2.3PH值对重金属有效量的影响 (8)2.4有机质含量对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 (10)2.5粘粒含量对重金属有效量的影响 (12)3 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已成为污染生态学研究的前沿,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是土壤修复的关键所在。
本文主要研究了龙岩特钢厂附近农田中Pb、Cu、Zn、Cd四种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龙岩特钢厂附近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全量与重金属有效性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的理化性质:pH值,有机质含量,粘粒组成也对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很大。
关键词:重金属有效性影响因素土壤理化性质Abstract: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concerned about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has become the forefront of pollution ecology .The analysis of the heavy metals'conformation in pollution soil is the key to soil remediation.This paper studied the Pb, Cu, Zn, Cd, as well as four type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the farmland's soil near by The Special Steel Plant in Longyan, an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act of heavy metal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the heavy metals and the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ph valu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clay composition also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Key words: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Influencing facto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引言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壤与环境的保护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影响因素及其防治对策
[ 8 4 ]
钟 梅 ,吴 斌 ,王 吉 德 ,等 .二 氧 化 氯 溶 液 对 小 白杏 中 多 酚
的 影 响 [ ].山 东农 业 科 学 ,20 ( ) 9—6 . J 0 5 1 :5 1 谢 绍 忠 1甲基 环 丙 烯 的 合 成 及 在 水 果 保 鲜 中 应 用 [ - D] . 乌 鲁 木 齐 :新 疆 大 学 ,2 0 . 09
受 重 金 属 污 染 的土 壤 提 供 依 据 。 关 键 词 :土 壤 ; 金 属 ; 效 性 ; 响 因素 重 有 影 中 图分 类 号 :S 1 3 6 5 . 1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章 编 号 :0 2 — 1 ( 0 2 0 -7 9 0 5 89 7 2 1 ) 50 2 —4 0
l 7 — 1 0 O l.
[ 7 4]
Zh n ,W u B,W a g J D,e 1 Ef c f h o i ed o i e o o gM n ta. f t l rn ix d n e o c
[ J] . 农 业 机 械 学 报 , 20 0 6, 3 (8) 7 :
P 和 C b u含量 明显 减 少 ,这 表 明 P M 可 稳 定 土 壤 O
中的 P h和 C 。 其 原 因 可 能 是 P M 对 P u O b和 C u有
生 2种 不 同的结果 。有 机结合 态 N 随 p 值 的升高 i H
而显 著增 加 ,主要 是 因 为 在 中性 偏 碱 性 的土 壤 中 ,
刘 路 ,张 谦 ,赵 晓 梅 .臭 氧 对 赛 买 提 杏 贮 藏 保 鲜 的 影 响
[ ] .新疆 农 业 科 学 ,2 1 J 00,4 ( ) 5 7 4 :7 6—70 6.
郭 香 凤 ,甘 莉 .杏 果 实 采 后 活 性 氧 代 谢 的 变 化 及 调 节 [ D] . 汉 :华 中科 技大 学 ,20 武 05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及形态分布的影响因素_关天霞
收稿日期:2009-09-01;修订日期:2009-11-07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5CB121104)资助作者简介:关天霞(1984-),女,甘肃白银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土壤-作物系统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
E-mail :guantianxia0405@ *通讯作者:E-mail :hehongbo@ ;Tel:(024)83970376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及形态分布的影响因素关天霞1,2,何红波1*,张旭东1,白震1,解宏图1(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摘要: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环境问题。
随着对重金属元素迁移和积累行为研究的深入,已经认识到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不仅与其总量有关,更大程度上是由其形态分布所决定。
主要介绍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存在的形态,探讨了其形态化学分析中的提取剂选择及提取方法,总结了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形态分布的内在和环境因素,对于深入了解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形态;形态分析中图分类号:X1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64-3945(2011)02-0503-10Vol.42,No.2Apr.,2011土壤通报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第42卷第2期2011年4月土壤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受到来自含重金属的工业和社会的废水、农药、化肥及大气降尘等的污染。
其中,污水的农田灌溉、污泥的农业利用、畜禽废弃物和无机肥料的施用导致了部分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同时土壤肥力退化,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1]。
重金属在土壤生态系统中所产生的污染具有隐蔽性强、残留时间长、不易降解、毒性强和不可逆性的特点[2],并能通过直接接触或通过食物链传递在生物体内不断富集[3],危害人类的健康及其它动物的繁衍生息[2]。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是衡量土壤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根据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探讨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可以通过对土壤样本的采集和实验分析得出。
根据研究结果,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其中以铅、镉和汞为主要重金属。
与其他地区相比,这些重金属的含量在某地区相对较高,可能与周边工业排放、农药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等因素有关。
影响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因素有多种。
一是地质因素,某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存在较多的重金属矿床,因此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较高。
二是气候因素,该地区气候湿润多雨,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
三是人为活动因素,周边工业企业的排放和农药的使用等会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
四是土壤性质因素,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粘粒含量等会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针对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
加强土壤监测工作,定期对土壤进行采样与分析,了解重金属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对其排放进行严格控制,减少重金属的释放到土壤环境中。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药的管理,推广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土壤污染的风险。
可以通过土壤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等,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降低重金属的含量。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了保护环境和保障农业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该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研究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62ECOLOGY 区域治理作者简介:岳国辉,生于1988年,瑶族,本科,地球化学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广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富硒土地调查,农用地及企业用地污染状况调查等。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岳国辉摘要:进行土壤重金属形态分析时能够发现,形态的不同,能够针对环境效应的变化情况加以判定和衡量。
在此基础上,文中围绕广西靖西市展开分析,并在该地采集了数量多达120个品种的土壤表层样本,并对其进行了土壤重金属形态及影响因素分析工作。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形态中图分类号:[TE9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4595(2021)01-0162-0002随着经济发展,重金属已经成为重要污染源,且其进入到植物、动物体内,已经成为对人体、动植物健康的重要威胁。
土壤重金属形态组成特征,决定了重金属在土壤残留活跃度以及向水圈和生物圈迁移的难易程度,故重金属元素的形态特征是决定其化学活性、生物可利用性及潜在毒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想要进一步实现预防重金属污染,不仅需要针对土壤重金属本身的特性以及活性展开分析工作,同时对于重金属全量及各类形态也需做好对应的实验研究工作。
鉴于此,想要进一步为环境保护提供帮助,针对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这一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一)土壤样本搜集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广西靖西市地区进行样本采集时,主要依赖于GPS 定位完成,并针对当地的土壤利用情况以及工业企业作业地点分布特征进行了样本选择点分析,共计选取120个样本点。
过程中,不同的样本点周边均相对应地设置了4个辐射点,距离为30m 左右,借此实现“梅花采样”[1]。
采样时,技术人员在表层土壤约0-20cm的位置,选取共计5个点,制作成混合样本用作研究[2]。
对所采集的样本进行处理时,首先需将样本中的植物根系以及掺混的石块剔除,随后将其置于室内实现自然风干[3]。
模拟酸雨对土壤重金属镉形态转化的影响_钟晓兰
土 壤(Soils), 2009, 41 (4): 566~571模拟酸雨对土壤重金属镉形态转化的影响①钟晓兰1, 周生路2*, 李江涛3,黄明丽2,4, 赵其国5( 1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广州 510642; 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 210093; 3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510006;4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94;5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 )摘要:在模拟酸雨作用下,研究了酸雨对不同Cd污染程度下土壤重金属Cd释放和形态分布、转化规律的影响。
结果表明,模拟酸雨浸泡土壤后,土壤pH值高于酸雨浸泡前的土壤pH值和模拟酸雨的pH值,表明土壤表面存在质子的消耗,这可能与硫酸根的专性吸附释放羟基和矿物表面的质子化有关。
酸雨浸泡土壤能增加土壤活性态Cd的含量,酸雨酸度越大,土壤Cd含量越高,Cd的活化能力越大。
当昆山土壤pH值平均由7.20下降到6.42时,Cd的活化率增加了0.34% ~ 3.29%,因此,在昆山土壤酸化严重的背景下,其土壤重金属Cd的活化趋势明显,由重金属Cd释放而对人类和生物造成的风险较大。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模拟酸雨;镉;形态中图分类号: X5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高强度经济发展地区,工农业产值居全国之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很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显著增加,大气污染加剧,仅苏、锡、常3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就占江苏省排放量的61.7%,气溶胶含量居全国之首[1],由此引起酸雨频率及强度增加,最低降水pH值达3.2,最高年份的酸雨率达60% 以上[2]。
长期酸雨沉降将使土壤酸化程度不断加剧,其本质是外源H+ 进入土壤,致使Al3+ 和重金属离子活化度提高[3]。
特别是近年来矿区过度开采,冶炼、电镀、染料、化工、造纸等工业废水的超负荷排放、大量施用劣质化肥以及污泥废弃物利用等,使得土壤环境中Cd含量急剧上升[4-5]。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某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
环境中的重金属对健康和环境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因此研究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特征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壤类型、地质背景、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
目前,对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源、富集特性和生态毒性方面。
1.污染源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弃物、农药和肥料、交通尾气、城市垃圾和医疗废弃物等。
工业活动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包括矿山选矿、冶炼和电子废弃物等。
2.富集特性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特性也是其含量特征之一。
重金属在环境中通常以物理、化学、生物等方式与土壤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其在土壤中有不同的存在形态,比如游离态、可交换态、有机态和残留态等。
其中,游离态重金属影响最大,有毒性和生物活性最强。
3.生态毒性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也会导致生态毒性的增加。
土壤中的重金属会通过作物和食物链进入到人体中,并引起多种慢性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和癌症等。
二、影响因素1.地质背景地质背景是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受地质背景的影响较大,不同地质单元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有较大的差异。
如镉、锡、铋等重金属在锡矿地区含量较高,铜和银在铜矿地区含量较高。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也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因素之一。
降雨和温度等气候因素会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释放和迁移,导致其在不同富集形态中出现,如沉积态、营养态和游离态等。
3.土壤因素土壤因素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影响着土壤重金属富集和转移。
土壤pH、有机质、粘土含量等均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关键因素,其中土壤pH值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4.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影响土壤重金属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业活动、农药和化肥使用等都会导致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增加,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污染源更加丰富多样,土壤重金属含量更容易受到影响。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①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①作者:毛竹王浩来源:《科技资讯》2013年第08期摘要:介绍了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性与分析方法,对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及分类的土壤重金属形态进行综合概括。
讨论了不同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态,阐述了pH、有机质、石灰石及土壤其它特性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提出了土壤重金属研究今后应重点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形态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X1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163-02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量明显高于土壤环境背景值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致使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和农田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
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不仅与其总量有关,更大程度上由其形态分布所决定。
不同的形态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直接影响到重金属的毒性、迁移及在自然界的循环,并可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食物链的积累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探讨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防治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1~2]。
1 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与分析方法重金属形态是指重金属的价态、化合态、结合态和结构态四个方面,即某一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以某种离子或分子存在的实际形式。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以后,与土壤各种固体物质表面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
经过一系列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吸附解吸反应、络合离解反应、沉淀溶解反应、生化反应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最终将表现为重金属的形态变化。
对于重金属形态,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及分类方法。
常见土壤中重金属形态分析方法包括:Tessier等[3]将沉积物或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分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5种形态;Cambrell[4]认为土壤和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存在7种形态:水溶态、易交换态、无机化合物沉淀态、大分子腐殖质结合态、氢氧化物沉淀吸收态或吸附态、硫化物沉淀态和残渣态;Shuman[5]将其分为交换态、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氧化锰结合态、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和硅酸盐矿物态等8种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土壤重金属形态含量的分布特征 根据欧共体标准司 BCR (European 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提出的标准,我们将重金属形 态分为弱酸溶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可还原 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 4 种形态。残渣态是存 在于原生矿物晶格中的重金属,又称为原生相重金 属。而弱酸溶解态、铁锰结合态和有机态重金属是 原生矿物经风化破坏,重金属被释放后,在地表环 境中通过各种物理化学作用与土壤各相重新结合 而成的,因此这 3 种形态的重金属称为次生相重金 属。一般认为,残渣态重金属不能被生物利用,弱 酸溶解态易为生物利用,铁锰结合态次之,而有机 结合态活性较差。表生环境下,土壤中原生相(残 渣态)重金属一般不参与水-土壤系统的再平衡分 配,人为污染则主要叠加在土壤次生相(可给态或 生物有效态)中,因此,次生相重金属的含量及其 占总量的百分比大小不仅可以表征沉积物中重金 属的形态转化趋势,同时也标定了水-土壤交换反 应过程中重金属活化迁出的难易程度及其二次污 染的可能性[9]。
Pb 0.178 0.222 124.72 0.65 2.63 1.93 73.38 9.74 14.08 5.57 39.56 52.21 11.34 7.72 68.08 37.40
Zn 2.36 3.01 127.54 2.22 7.51 6.80 90.55 7.16 8.69 5.98 68.81 8.59 83.92 35.90 42.78 82.02
摘要:土壤重金属元素在介质中的存在形态是衡量其环境效应的关键参数。选择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省昆山市为研究区,
采集了 126 个土壤表层样品,通过欧共体标准司提出的 BCR 3 步提取法对土壤中 Cd、Cr、Cu、Co、Ni、Pb 和 Zn 等 7 种重
金属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逐步回归法探讨了影响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Cd 主要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09-06-28
钟晓兰等: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267
机结合态3种形态,残渣态为重金属总量减去前3种 形态之和[7-8]。 1.3 数据处理方法
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均 采用Spss 13.0计算。曲线制图采用origin 7.5绘制。
2 结果与分析
关键词:重金属;形态;分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09)04-1266-08
重金属进入植物体已成为其污染环境和危害 人体健康最重要的途径。然而,土壤中重金属的生 物活性及环境行为不仅与其总量有关,更大程度上 由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化学形态决定[1-3]。重金属的有 效态含量虽然能反映一定的生物有效性,但很难反 映重金属的潜在危害及不同形态之间的迁移转化 特性;而重金属形态的研究却能将重金属活性进行 分级,揭示土壤重金属中的存在状态、迁移转化规 律、生物有效性、毒性及可能产生的环境效应,从 而预测重金属的长期变化和环境风险[4]。因此,研 究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于 了解重金属的变化形式、迁移规律和对生物的毒害 作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可还原态存在,Pb 主要以有机结合态存在,而 Cr、Cu、Ni、Zn 和 Co 5 种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存在,不同重金属元素的次
生相态所占总量百分比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d、Pb、Co、Cu、Zn、Ni、Cr。重金属总量是影响重金属形态含量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为有机质和 pH 值,FeOx 含量是影响残渣态含量的主要因素,粘粒含量是影响 Zn 各形态的主要因素,MnOx 含量是影 响 Pb 各形态的主要因素。
从变异系数的大小来看,弱酸溶解态除 Co 较 小外,其它元素均较大,尤其是 Cd、Pb 和 Zn 的 变异较大,分别达 260%,125%和 128%,而残渣 态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除 Cd 和 Pb 达 84%和 68%,其它元素基本都在 20%~30%间。不同重金 属元素间,各形态的平均变异系数以 Cd 最大,Zn、 Pb、Cu 和 Cr 较大,Ni 和 Co 最小,同一重金属 元素中,4 种形态的变异系数基本上由大到小表现 为弱酸溶解态,可还原态,有机结合态,残渣态。 变异系数反映了采样总体中各样点之间的平均变 异程度,4 种形态除残渣态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 外,其它形态的变异系数均较大,这说明重金属 次生相态含量受外界干扰比较显著,具有较强的 空间分异,这种空间分异很大程度上归结于耕作、
(3)重金属形态分析采用欧共体标准司提出的 BCR三步提取法,测定弱酸溶解态、可还原态和有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2CB41081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2500002000005) 作者简介:钟晓兰(1978 年生),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土壤资源和土壤环境质量方向的研究。E-mail: zxlnju@
DOI:10.16258/ki.1674-5906.2009.04.023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4): 1266-1273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Cu 0.522 0.451 86.40 1.77 0.78 0.574 73.59 2.76 5.64 4.01 71.10 18.90 21.56 6.59 30.57 76.57
Ni 0.905 0.507 56.02 2.55 1.589 0.753 47.39 4.48 2.959 0.946 31.97 8.39 30.40 5.88 19.34 84.57
Co 0.415 0.163 39.28 3.37 1.62 0.78 48.15 13.16 1.21 0.31 25.62 9.79 9.32 1.93 20.71 73.68
1268
管理措施、种植制度、污染等强烈的人为活动的 影响。
次生相重金属含量的高低不仅表征重金属的 潜在污染特性,同时表明了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大 小。各元素的次生相质量分数的总和由大到小的序 列为:Cd,Pb,Co,Cu,Zn,Ni,Cr。因此,昆 山土壤重金属中 Cd 和 Pb 的生物有效性及移动性是 最高的,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而 Cr、Cu、Ni、 Zn 和 Co 5 种重金属元素相对稳定,不容易释放, 生物有效性低。 2.2 重金属总量对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从表 1 可知,7 个重金属各形态的平均含量大 小及其在全量的分配比例差异较大。对于弱酸溶解 态而言,各元素以 Cd 最高,达 15.39%,其它元素
都很低,不到全量的 4%,尤以 Cr 和 Pb 最低,不 到全量的 1%。可还原态比例也表现为 Cd 远高于其 他 元 素 ,各元 素 由 大到小 排 序 为 Cd(47.24%)、 Co(13.16%)、Pb(9.74%)、Ni(4.48%)、Cu(2.76%)、 Cr(0.79%)。有机结合态比例以 Pb 最高,占全量的 52.21%,其次是 Cu 和 Cd,分别达 18.90%和 15.97%, 其它元素均在 8%~10%之间。残渣态比例以 Cd 最 小,只有 21.39%,然后是 Pb,为 37.40%,Cr、Cu、 Ni、Zn 和 Co 5 种元素均较高,分别占全量的 89.01%、76.57%、84.57%、80.02%和 73.68%。因 此,Cd 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Pb 主要以有机结合 态存在,而 Cr、Cu、Ni、Zn 和 Co 5 种元素主要以 残渣态存在,且这 5 种元素的含量和比例的 4 种形 态由小到大均表现为弱酸溶解态,可还原态,有机 结合态,残渣态。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钟晓兰 1,周生路 2*,黄明丽 2, 3,赵其国 4
1. 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4.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占全量%
残渣态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占全量%
样本总数为 126 个。
Cd 0.04 47.24 0.032 0.034 106.25 15.97 0.037 0.031 83.78 21.39
Cr 0.078 0.058 74.36 0.12 0.517 0.334 64.60 0.79 6.89 4.70 68.21 10.09 61.63 18.79 30.49 89.01
(1)土壤理化性质:pH 采用电位法,有机碳 采用重铬酸钾-浓硫酸外加热法,土壤质地采用英国 Malvern 激光粒度仪法测定,CEC 采用 EDTA-铵 盐快速滴定法测定。
(2)重金属总量:铬、铜、镍、铅、锌、钴采 用三酸(HF-HNO3-HClO4)消化,美国热电公司生 产的 IRIS Intrepid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 AES)测定,镉采用三酸消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美国 Varian GTA-95)测定。
表 1 土壤重金属各形态含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Table 1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each fractionation concentration of soil heavy met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