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官僚制的利弊与中国行政改革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是一种在现代行政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依赖于层级、规则和程序的决策方式。
官僚制的核心理念是理性,它要求政府行政机关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遵循逻辑和规则,以确保公正、公平和高效。
随着社会发展和变革的进程,官僚制在一些领域出现了问题,需要进行再审视和改革。
官僚制的问题在于其过度强调程序和规则,忽视了对个体和实际情况的关注。
在一些情况下,官僚制往往使决策过程变得繁琐、僵化,并限制了政府机构对新情况和变化的灵活响应能力。
需要重新审视官僚制,加强对程序和规则的合理性评估,缩短决策周期,并促进与社会实际的有效对接。
官僚制往往容易造成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由于官僚制强调层级体系和权威结构,容易导致权力集中和腐败问题。
对于公务员的选拔、培训和监督机制需要进行改革,建立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制度,确保官僚机构的公正性和廉洁性。
还需要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问责,确保权力运行在法制轨道上。
官僚制在很多情况下过分依赖于书面材料和数据,忽略了对经验和创新的重视。
官僚制通常要求经过严格的文件和报告程序,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但这种依赖也容易导致决策过程变得缓慢和迟滞,限制了创新的空间和机会。
需要提高官僚机构对实践和创新的容纳度,注重经验分享和沟通交流,推动官僚制的有效运行。
对于我国行政改革而言,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需要优化程序和规则,简化决策流程,提高效率。
对于繁琐、重复的程序,需要删减或合并,以节约时间和资源。
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其政务素养和专业能力。
要加强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问责,建立起一套科学、公正、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
要注重经验分享和创新,鼓励实践和探索,提高官僚机构的适应性和创造性。
官僚制理性精神的再审视对于我国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通过优化程序和规则、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和监督,以及增强对实践和创新的关注,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行政机构的效能和效益,为实现良好的治理和服务能力提供支持。
论官僚制理论对我国的行政改革指导意义
论官僚制理论对我国的行政改革指导意义摘要:官僚制从诞生以来,一直在各国行政管理领域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我们应该对官僚制理论进行扬弃,对其合理的内容,应该正确的借鉴。
学习;而对官僚制理论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要进行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的行政改革。
关键词:官僚制;行政改革,政府在中国,提到官僚制,就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它与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滥用职权、等严重的官僚主义联系在一起,并加以指责;另一种则认为它是工业社会时代的产物,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的后工业社会的今天,它已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应丢弃到历史的垃圾堆中。
对于第一种看法,在这里只能说它错误因为罕少说明持有这种态度的人们没有真正地了解什么是官僚制和官僚主义,而把两者本质的东两混为一谈。
但对于第二种认识来说,现实并非如此。
一、官僚制理论马克斯韦伯根据权威合法化的方式对不同组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系统化的理性官僚制理论,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基础。
他所说的理性官僚制理论是建立在合法型统治理论的基础之上的。
他所谓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
马克斯韦伯所设计的官僚制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理性化”基础之上的。
在官僚制组织中,人们的各种行动都以理性的规则为依据。
日常事务的解决是“不看人办事的,而是根据理性的规则来处理的。
”这种理性的规则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的可预见性。
官僚制组织的等级原则严格,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组织都有严格的权限范围,各级官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等级从属关系。
官僚制的每个人,无论是员还是官员都必须秉公办事,所有组织成员在法律法规组织制度面前都具有形式上的平等地位。
二、官僚制理论存在的弊端以及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官僚制1、官僚制的批判与弊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理性的官僚制理论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
在众官僚制的弊端源于它的保守性,造就它的保守性的主要原因就在十以上官僚制特征中的层级性及制度性。
浅析理性官僚制度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浅析理性官僚制度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作者:李娅琳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9期【摘要】马克思·韦伯的理性官僚制是现代行政官僚制的发展的初始基本组织形态,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该理论存在着弊端,也受到了很多批判,本文通过分析该理论的起源、内在特征及优缺点,提出我国现代化行政体制改革该如何将官僚制理论强化和改造,使之为新时代行政体制完善发展服务。
【关键词】官僚;理性;非人格化;批判一、官僚、官僚制及理性官僚制理论“官僚”一词,在中国古代历史里被认为是在衙门里专门从事行政工作的官吏人员,同时很让人容易联想到官僚作风、官僚主义等,颇具贬义性质,但是在英文释义里则没有这层贬义,更多的是一个中性词汇。
“官僚制”这一术语则起源于18世纪中期的法国,也被称为行政集权制,是一种以效率为中心的政府组织体系,工业革命后社会化大生产对行政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官僚制的产生则是很好地促进了政府管理由人治向法治,由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被视为行政管理领域一项重要的现代化管理体制。
“理性官僚制理论”则是由“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思·韦伯所提出,他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三类合法权利:一是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二是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三是法定权力,由法律规定的权力。
其中法定权利正是理想行政机构的组织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韦伯设计出了具有明确的分工、清晰的等级关系和详尽的规章制度,以精确、迅速、明确统一、严格地服从、节约时间、效率提升为目标,有训练有素的馆员组成政府管理机构的每个要素,就如同一台精致的机器一样,整个政府组织机构的运作就跟工业生产的机械化一样,以一种不掺杂个人情感,纯粹理性地追求效率提升。
二、理性官僚制的特征(一)科层化在官僚制结构体系中,按照职务等级或权力大小讲事务性工作结构成一个个工作单元,各层级人员或部门各司其职,专精于自身职能范围内事物,且受上级部门领导和监督,不得随意越位或未经许可而越权处理事务。
传统官僚制现代流弊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向选择
2009年2月第42卷第1期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 anb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Feb.2009Vol.42 No.1传统官僚制现代流弊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向选择巩 建 华(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摘 要:中国传统官僚制,是家国同构、高度集权的家产官僚制。
它不具备现代官僚制的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和法制精神,其浓重的人治传统对当代中国人的观念影响十分深刻。
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基础、法治环境、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与现代官僚制的产生条件有一定距离,因此,当务之急不是模仿新公共管理模式,而是立足中国实际情况,坚决摈弃传统官僚制,学习和借鉴现代官僚制的合理成分。
关键词:传统官僚制;现代官僚制;行政管理体制;选择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311(2009)01-0121-06收稿日期:2008-08-30基金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西部项目(06XZZ010)作者简介:巩建华(1969—),男,甘肃灵台人,广东海洋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就中国而言,古典类型的官僚制产生于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逐鹿争雄,促使文化精英们试图探寻一种万世不衰的国家管理方式。
秦朝建立了传统官僚制的基本框架,标志着中国传统官僚制正式形成;隋唐开科取仕标志着中国传统官僚制走向成熟;随着清朝的覆灭,制度层面的传统官僚制宣告瓦解。
然而,意识层面的官僚制遗风并没有被消灭。
一、对官僚制的误读(一)对现代官僚制的误读官僚制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学者V德顾耐于1745年在描述普鲁士的政府形式时提出的。
20世纪初,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韦伯现代官僚制是一种纯粹理想类型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的理想性体现在韦伯抛弃了对官僚制进行“价值关联”的考虑上。
他“放弃了西方若干世纪以来普遍采用的以叙述制度的价值规范为主的研究方式,转而以合理主义价值立场和类型化比较研究与发生学因果分析相结合的‘理想类型’的方法论”。
从韦伯官僚制评析到现代政府行政改革
从韦伯官僚制评析到现代政府行政改革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基于理性的理想型官僚制组织模式理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基于对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经济与社会》中对官僚制组织模式的论述,文章从现代政府组织中官僚制的特征、官僚制内外官员的地位着手,对作者的思想进行剖析和解读。
结合现代政府行政改革状况,对韦伯的官僚制进行相应的评价,并就相关分析提出应对行政组织结构中官僚制弊端的措施。
标签:官僚制;现代政府;行政改革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若论及组织结构形式,就不得不提到官僚制(或称科层制),其对社会中组织的结构设置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官僚制的提出者,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经济与社会》中对于官僚制组织结构形式进行了系统地论述。
而现代政府组织中官僚制的特征、官僚制内外官员的地位则是阐述官僚制组织结构形式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上述两个方面从政府行政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有利于我们了解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官僚制特征,并可以由此对其沿用至今的思想进行反思,针对现代政府行政改革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从现代行政组织中官僚制的特征到官员官职地位的确认马克斯·韦伯所描绘的官僚制组织结构形式是基于理性主义之上进行展开的。
基于韦伯对于组织权力类型所进行的界定,即组织中权力的构成可划分为传统型权力、法理型权力和魅力型权力,理想的官僚制组织结构形式是建立在法理型权力的基础之上的。
而法律规章对于官僚制的正常运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权力运行、层级制度、统一指挥得以有效实施的手段。
1、现代官僚制的基本特征(1)对官职权限和义务的重新界定。
在对现代官僚制的特征进行论述的过程中,韦伯首先认为“存在着官职管辖权限的原则,该权限一般是由规则,即由法律或行政规章决定的。
”[1]在现代官僚制体制下,官职所管理的常规活动被定义成了官员的“义务”。
这就意味着官员需要对官职的特征进行重新审视,将过去的“官职即特权”的思想进行纠正。
官僚制与我国行政改革探析
官僚制与我国行政改革探析官僚制是20世纪一种占支配地位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但因在全球化行政改革的浪潮中暴露出弊端而受到批评。
目前我国官僚制还处于发展不足的状态,官僚制在我国行政改革中应如何建构和发展,值得思考和研究。
标签:官僚制;发展不足;行政改革;发展在西方,官僚制凭借其形式的合理性和技术化的设计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一种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
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暴露出缺陷,又有人提出“后官僚制”理论,又称“新公共管理”、“企业化政府”、“公共管理主义”,以图弥补官僚制的不足。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对于处于一种发展不足的状态的官僚制在我国目前行政改革中何去何从,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官僚制理论及其变革“官僚制”又称科层制,是指一种组织结构和体制。
作为“官僚主义”是一种贬义,主要是指一种有害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而“官僚制”是一个中性词,主要指一种组织结构和体制。
我们现在所说的官僚制理论是由威尔逊、古德诺、马克斯·韦伯等行政学家们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构起来的。
它的宗旨是注重行政管理的效率,严密的组织设计、严格地依法办事、专业化的官员队伍是该理论的三大支柱。
官僚制理论作为一种理想形态的组织体系,它具有合理的分工、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依照规程办事的动作机制、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七个特点。
〔1〕韦伯认为现代文明的进步离不开官僚制的支撑,官僚制是现代文明得以维持的组织基础和手段。
官僚制理论兴起后,在西方各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运用,并产生了巨大影响。
官僚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到了20世纪70年代,官僚制日益暴露出诸多弊端,由于官僚机构对提供公共物品的垄断性和缺乏“利润”诱导机制而导致的低效率;强调中央集权、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等过度张扬的工具理性主义,忽视民主,忽视价值理性,与时代发展方向相悖;对法律制度的过度崇拜,难以应付政治经济社会个性化的发展要求,其严格的纪律和僵化的规则及处事程序对人的个性造成极大压抑和摧残;官僚权力的扩张性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导致越来越多的寻租和腐败现象等缺点。
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比较的研究
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比较的研究官僚制理论是指一种组织管理模式,它强调权力集中、等级分明、规范化、专业化、正式化和稳定性等特征。
与此相对照的是市场化模式,强调竞争、自由、创新和灵活性等特征。
在现代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中,这两种模式往往存在相对的优劣势,并根据具体国情和历史背景而得出不同的选择。
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在行政管理方面也经历了不少的波折和改革,形成了独特的国情和制度安排。
本文将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官僚制理论,对我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比较和评价。
一、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比较1.权力集中官僚制理论认为,组织中的权力应该由上级向下级层层集中,而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也以权力的集中为特点。
在中国,政府及其下辖机构的权力之大,可以媲美于历史上的皇权。
政府机构根据自己的职权与任务,对社会和市场进行重点干预,也会出现类似于官僚制度中的“官僚瓶颈”等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
2.等级分明官僚制理论要求每个公务员都要清晰自己的职责范围及等级关系,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中也存在类似的组织结构和职级制度。
在中国,行政机构分工明确,各部门层级分明,从而使得政府的决策与执行更为规范。
但这也导致了职权之分、管理层级繁杂等问题。
3.规范化官僚制理论认为,组织的运作应该高度规范化。
这种规范化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组织内部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在中国,政府机构的管理方式、机构设置、法规等均十分规范,实施的行政程序也相对规范,但是这也存在着堵塞流程、繁琐手续的问题。
4.专业化官僚制理论强调的专业化和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中的专业技能要求是一致的。
这意味着担任公务员的人应该具有丰富的技能和经验,并且应该通过专业的考试和培训来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
这种要求在我国得到了充分认同,因此在公务员招聘、选拔和推进职业化等方面,重视政府公务员的专业化培养。
5.正式化官僚制理论要求组织中的一切职位、权力、财务等行为都必须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操作,而这种要求也在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中得到了体现。
官僚制的反功能与中国公共行政改革探讨
官僚制的反功能与中国公共行政改革探讨自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概念以来,官僚组织在全世界就开始盛行,但是随着其应用与发展,官僚制的各种缺陷也日益明显,默顿开创了对官僚制反功能研究的先河,之后很多学者也陆续对官僚制的反功能进行研究,据此,在学者研究基础之上,分析官僚制的反功能并探究其对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启示。
标签:官僚制;反功能;公共行政;改革1国外有关官僚制反功能的研究1.1默顿关于官僚制反功能的研究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他认为:官僚制很容易导致“训练造成的无能”,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能力不适当地起作用或在其他方面存在着盲点,在训练和技能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虽然过去运用得很成功,但是“在一种已经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可能会产生不适当的反应”。
官僚制的效率只是针对例行事务,一旦特殊事情发生,既定条件改变,便反应迟钝,用伯克的话来说:“当人们正在适应一种不适应性时,他们可能不适应”,而默顿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官僚制要求遵守规定本身倾向于转化为绝对的事情,而那些制定规定的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情况有碍于迅速适应特殊条件。
其次,官僚制组织对纪律的高度依赖,这就要求官员必须遵从各种规章制度,以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对纪律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导致这样一种结果,即有可能使得官员的情感从组织的“目标”转移到组织规则要求的某些行为细节上,坚持这些规则的要求最初被看成一种手段,但是渐渐地会转变成目的本身,把实现目的的手段变成目的本身。
工具价值成了最终价值,目的的重要性被手段取代。
官僚制的另一个特点是,容易形成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而在这种组织中发展起来的集体精神和非正式组织,是一种典型的现象,他们常常使全体人员保护他们牢固的防守的利益,而不为顾客和选举产生的上级官员提供帮助。
官僚制中也过分强调组织关系的非人格化。
这很容易造成官僚与公众的冲突,因为官员在执行事务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忽略个别特殊的情况,漠视公众的需求。
浅析官僚制理论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意义.doc
浅析官僚制理论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意义4200字浅析官僚制理论及其对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意义一、官僚制度理论(一)官僚制的含义韦伯所讲的官僚制度并不具有贬义,这里指的官僚制是一种中性词汇,指的是一种组织形式,他认为这种组织形式是最现代、最有效率的。
经常不被人们了解的是,官僚制度的出现是为了反对以前的各种管理体系(例如君主制和独裁制)中存在的屈辱和残酷,以及反复无常的主观判断。
①在过去,阶级意识和裙带关系占据了主导,专制的统治者的意愿就是唯一的法律,他们随心所欲地控制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不仅如此,如果没有优越的家世背景,就无法在任何领域出人头地。
而韦伯讲的官僚制度以法定的权利为组织的基础,试图避免对雇员的剥削,力图创造一个公平的世界。
但这种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标准模式,而不是真实存在的。
(二)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韦伯指出,统治是权力的特殊形式。
权力是社会组织内在的运行线索或关系链,它能够使得组织的运行在有序化中进行。
②基于权威合法性的方式,韦伯将组织权力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神授的权力、传统的权力、法理型的权力。
韦伯的官僚制是以法理型权力为基础的,法理型权力是建立在合法的规章制度和规则命令基础之上的,而统治者只能在制度允许的、合理的权限范围内进行管理,人们依照规则制度去办事。
这样,人们的行为有了一套合理的标准行为模式去服从,从而摆脱了过去无计划、无系统的传统模式,人们的行为越来越专业化、合理化,社会组织不断得到合理化的完善。
二、官僚制的优点与特征理性官僚制以法理型权力为基础,与它所替代的管理体系相比,理性官僚制的优点显而易见。
官僚制度既是理性的,又是有效率的,然而要想获得这些优点,首先就要了解它的特征。
这些优点和特征包括:(一)法制化、非个人化现代行政管理必须依据合理合法的法律规则进行,人们维护利益和行使职权都要在合理的限度内,统治者发布的命令要服从非个人化的制度。
下属服从的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职位拥有的非个人化的权力。
浅析官僚制在我国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理性官僚制存在的问题 导致 ' 可预 见性 于全能型政府而言 ,其主要是动员社会资源的工 r 0 和效率低下等现象的出现。可见 , 理性官僚制在 具而非平衡资源配置的工具。善治理论是2世纪
现代社会容易变成 专 往于各种规章制度和层次繁 9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治国理 O
( 二)政 府社会功能的增加和职权范 团的 制”管理 , 政府以法律为工具来管理社会公共事 和更大的权力 ,脱离大众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机 真正的理性官僚制,就需要构建 “ 法冶”型的社 构臃肿 ,无法有效地解决上下级 与 部¨之间的矛 会 ,即公民 与 政府组织都置身于法治的框架下, 盾,增加了合作和管理成本 ,产生严重的懵败浪 都受到法律的约束。 费。 源和决策集中到中央,使慕层组织虚弱 ,降低了
( )建立适应社会主 义民主价值理念的 三
( 三)官僚制机构的集权控制 ,把大量资 官僚体制 1 、在我 国官僚制构建中 ,必须加强组织活
基层组织服务的灵活性 、适 应性 、创造性和速 动的透明度和信息公开的程度 , 要让公民及时 了 度;官僚机构的全面控制排除 r 竞争的必要与可 解组织活动的有关情况,如人事变更、决策过程 能 ,无法激发人的主观主动精神。 ( 四)官僚制体制僵化 、反应能力差。官 等。
几个特点:I 、法制化。现代行政管理机构有其
固定 的权限 范围,并且 由法律或行政法规来加 以规定。2 、科层化。实行机关等级制和职务等
多控制 系统的中央集权官僚 制,无法适应社会发 论 ,它对于革新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
展的需要 , 若不及时进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意义。
力。我国理性官僚制建构首先应该对政府的职能 来,要解除规制并进行分权。() 2政府管理的市 进行界定,对政府的权力进行划分 ,要求政府做 场化。要求在政府管理中引人市场竞争机制,引
现代官僚制对我国行政改革启示
现代官僚制对我国行政改革启示作者:花小寅汪丽媛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14期摘要:以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政治与行政二分为基础的传统行政统治了西方上世纪大部分时间,在西方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时期,逐渐开始摒弃。
而对于还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我国而言,还表现为官僚制的不足的现状,并且我国还处在信息和全球化时代,后官僚制对我国同样影响颇深,因此引发了对官僚制的重新解读,力在解决我国的今后行政改革方向。
关键词:官僚制政府管理行政改革一、官僚制及其悖论(一)韦伯的官僚制韦伯的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亦即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1]。
根据对不同组织的合法化权威进行区分,分成:卡尔马斯型、传统型、合理合法化组织,即官僚组织。
至此,以官僚制组织理论和政治与行政二分为基础的传统行政模式开始统治整个西方,加上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配合开启了以效率为目的的新篇章。
(二)官僚制的困境1.追求高效和现实低效的背离官僚制组织是一个内部呈金字塔式的科层结构,职位是按照按权力高低排列,下级必须接受上级的命令与监督。
因此,这种层级结构在初期简单和稳定的情况下,确实能提高效率。
但随着信息的多元化和快速发展使层级结构逐渐丧失对环境的适应性,呈现出明显应对不足状况。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身处封闭的金字塔顶端的最高负责人很容易出现判断上的失误,而且由于内部信息链过长从而延误决策时机,呈现出低效的疲软,失去公民的信任。
2.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的冲突公共组织应该是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谋福祉的,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服务和起到推动作用,但事与愿违。
官僚组织或个人出于“经济人”假设的特征,在实际过程中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使公共利益受损。
此外,由于要求下级严格服从上级,除最高层负责对外部环境外作出反应,其余则无任何反应,使整个金字塔处于完全对公民不透明中,滋生了自身利益的扩张。
官僚制的利弊
官僚制的优点和缺陷徐菡摘要:官僚制是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也是传统的行政模式的最重要的理论原则。
作为一个持续时间最长并且成功的制度理论,它有着自身的不可否认的优越性,然而缺点也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我们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官僚制对公共行政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官僚制传统公共行政特征优点缺陷在马克斯·韦伯看来,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制度。
在19到20世纪,官僚制度曾经发展到了一个巅峰,它是对早期行政的一个重大改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官僚制的过于僵化和技术上的效率低下滞后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许多人们将各种“官僚现象”归为官僚制的必然现象,要求用全新的理论来代替它。
事实上,官僚制得以运用如此长时间而且广泛,其优势是不能被忽视的。
这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认识,继承发展其有利于社会运行的方面,改革其不适于社会发展的方面,官僚制也许会取得突破并焕发新的活力。
一、官僚制的特征官僚制的诞生显示出公共行政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过程。
官僚制主要围绕着效率、精确、稳定、严格的要求来进行行政管理。
马克思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具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只有权力,才能变混乱为所需。
他认为权利分为三种类型:以领导人吸引力为主的魅力型、以世袭权威为主的传统型和以理性和法律为主的理法型权威。
而后者是三种中效率最高的,也成为了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基础。
1、坚持非人格化管理,一切以法律、制度、规章和规定为判定依据,不掺杂个人感情色彩,公私分明,确保组织目标的实施。
2、具有合理的专业化分工。
其要求所有专门公职管理具备全面而专门的技能,将每个职员按各自能力分配到不同岗位,划分不同的职责。
各个成员只需精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即可。
3、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下级必须接受上级的管理和监督,实现职务和权力的等级化,从而形成了一套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全球行政改革浪潮与中国行政现代化——从官僚制的角度思考
全球行政改革浪潮与中国行政现代化——从官僚制的角度思考内容提要:近年来,西方行政改革思潮对国内理论界影响颇大。
本文通过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组织文化三层面的分析指出,西方行政改革中广泛存在的对现代官僚制的批判言过其实,官僚制依然是现代性的重要标志。
中国行政由于传统的惯性及其他历史性因素,总体上仍处于官僚化不足阶段,因而这时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别的,而是在适宜的范围内,建构现代型的官僚制。
关键词:行政改革、现代官僚制、中国、世袭官僚制、行政现代化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政府--无论身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信奉资本主义,还是坚持社会主义,都开始酝酿一场面向未来的改革运动。
" 改革"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流行与最富感召力的词汇与口号。
而兴起于八十年代的行政改革风潮由于发端于英美等先进国家而备受世人瞩目。
其中最为着名的大规模改革包括英国的续阶方案、美国的政府再造、加拿大的公共服务两千计划、欧洲共同体会员国倡导的公共服务革新、新西兰的财政与人事改革、澳大利亚的财政管理改进计划,等等。
一般说来,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先进性对后发国家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因而,行政改革从观念的产生,理论的提出到实践层面的运作,不仅在发达国家内部引发诸多检讨与争论,而且在政治制度、行政体制面临从传统型向现代性转变的发展中国家,亦得到积极与广泛的回应。
近年来,希腊、马来西亚、南非、纳米比亚、智利、加纳、加勒比海诸国均明确提出了本国行政改革的行动计划与具体方案。
在这一场声势浩大的行政变革浪潮中,曾被证实为普遍有效的组织模式--官僚制受到前所未有的激烈批评。
现代官僚制是以理性严谨着称的德国式社会科学与强调规则及精确性的美国式工业主义的完美结合,马克斯·韦伯强调:"……纯粹的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从技术上看可以达到最高的完善程度,在所有这些意义上是实施统治形式上最合理的形式。
"并且"在所有的领域里,‘现代的‘团体形式的发展一般是与官僚体制的行政管理的发展和不断增强相一致的:例如,它的产生就是现代西方国家的胚胎。
浅析官僚制的利与弊
浅析官僚制的弊端及解决方案***(*******)摘要:官僚制是马克斯韦伯等人提出的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
但是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不可避免地与民主产生持久性的冲突,造成形式主义以及造成了行政效率的低下。
从而希望通过建立一个无缝隙政府,时刻满足民众的合理需求以及创新政府组织功能以构建更加层级化、规范化的组织体系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官僚制;官僚组织;无缝隙政府0 引言关于什么是官僚制,实际上也没有一致的定义。
马克斯韦伯描述的官僚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在其固定的和官方的权限范围方面具有理论原则,这种理论原则一般是以法规形式来加以规定的;第二,机关等级制与各种按等级赋予权力的原则,意味着一种牢固而有秩序的上下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存在着一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关系;第三,现代机关的管理工作是以书面文件为基础的;第四,办公室管理,通常都假定是经过了彻底而且熟练的培训的。
第五,当公共机关得到了充分发展的时候,公务活动要求官员有充分的工作能力,而对于他必须有严格规定的在办公室工作的时间这一事实是不予考虑的;第六,办公室管理要遵循一般规律,并且这些规律是可以学会的。
1 官僚制的弊端第一,官僚制不可避免地与民主产生持久性的冲突,并且造成形式主义。
马克斯韦伯认为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权威:第一种是"合理合法的权威”。
指的是依法任命,并赋予行政命令的权力,对这种权力的服从是依法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这是对确认职务和职务的权力的服从。
第二种是传统的权威。
它是以古老的、传统的、不可侵犯的和执行这种权力的人的地位的正统性为依据。
第三种权力是人格魅力型的权力,被马克斯韦伯称为“卡里斯玛”权威。
这种权力是建立在对个人的崇拜和迷信的基础上。
显然官僚制属于第一种。
每一位官员除了最上层的官员能使他们做特定的任务外,其他人没有任何权力。
从而他们互利共赢,维持自己的权威。
浅析理性官僚制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浅析理性官僚制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一、韦伯的理性官僚制及其基本特征理性主义精神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的哲学起点。
他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把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划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建立在领袖个人魅力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二是建立在世袭习俗和血缘惯性基础上的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三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官僚制”组织管理方式。
理性官僚制的主要特征在于1.法理化,这是韦伯官僚制的精髓,表现为职责法定并依法行事。
2.等级化,表现为行政职位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
即上级与下级之间基于职务等级序列具有稳定的命令服从关系,较低职位受到较高职位的监督和控制。
3.非人格化,官僚制将组织成员与私人生活严格区分开,官员在非人格化行职责方面服从权威。
4.专业化,行政组织进行明确分工,组织内部的岗位根据组织本身的需要由相应的专业化人才来担任,并依靠专业知识进行组织管理。
二、韦伯官僚制所面临的困境由于官僚制的优越性,各国都采用官僚制作为政府的组织形式。
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官僚制不断遭到批评。
学者们对官僚制看到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第一,官僚制不符合民主的要求。
官僚制依赖“科层制”它单纯地个人视为组织生产过程的零件,僵化的等级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的价值,妨碍了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官僚制缺乏民主监督,等级封闭式的管理使得组织之外的公众就无法实施监督。
第二,官僚制不符合人本价值。
在韦伯看来,组织内部的每个员工没有任何自主控制权。
这种非人格化的官僚制违背了以人为本的价值,抑制了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三,官僚制不再是效率的代名词。
在传统公共行政中,官僚制是高效率的代名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共事务的复杂,传统官僚制捉襟见肘;面对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官僚制的死板僵化造成了效率的低下。
等级制原则的过度发展和应用导致了政府反应的迟缓和信息的失真,决策效率的低下。
三、官僚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状况1.组织活动缺乏理性且效率低下,人格化倾向严重。
“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比较的研究
“官僚制”理论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比较的研究1. 研究背景“官僚制”是指一种以官僚机构为核心,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行政程序和权限结构来实现行政管理的制度。
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并对政府运作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在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变革,这使得我们有必要对“官僚制”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深入理解我国行政管理的特点和问题。
2. “官僚制”理论的核心内容“官僚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内容: - 官僚机构的存在和作用:官僚机构作为国家管理和执行政策的组织体系,具有权力和资源的分配、监督和控制职能。
- 行政程序的规范化:官僚机构对行政程序进行规范化,以确保公正、透明和可预测性。
- 行政权力的分工和配备:官僚机构将行政权力分工和配备,使得不同职能部门间协调合作,提高行政效能。
- 行政决策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官僚机构通过专业化和科学化的决策过程来保证行政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 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 党的领导和政治性: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保证党的政策和方针在行政实践中得以落实。
- 行政权力的集中和垂直: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中,行政权力较为集中,垂直层级较多,充分体现了上级对下级的控制和指导。
- 建设性的改革和调整:我国行政管理制度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 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我国行政管理制度注重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的机制建设,以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4. “官僚制”与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官僚制”理论和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研究结论: - 行政权力的集中和垂直方面,我国行政管理制度较为类似于“官僚制”,但在党的领导和政治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 我国行政管理制度在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方面有明显的发展,这与“官僚制”理论所强调的行政权力的垄断相比,体现了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进步和开放。
论官僚制的利弊
论官僚制的利弊
关于官僚制的利弊,是一个长期讨论的话题。
官僚制的产生发展是有两条路线的:即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僚制以及韦伯提出的西方现代理性官僚制。
而我国目前,采用的就是带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西方官僚体制,所以,我要结合西方官僚制的利弊,来讲讲,我国当前官僚体制的利弊。
官僚制也称科层制,是一种分级、分部门、分职责的组织管理制度。
这种模式在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成为保证社会有序发展的重要工具。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弊端也不断涌现。
而中国特色官僚制也在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下有着相当明显的利与弊。
官僚制的利是稳定、科学、高效,职责明确、是绝大部分组织采取的组织方式,组织结构呈金字塔形,弊是机械、僵化、制约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信息传达缓慢。
解决方式一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走扁平化的道路,或者流程再造,缩小层级。
但是加上中国的特色,利还是那个利,弊却有了新的解释。
那就是社会的清明完全依赖于执政者的自身素质,如果自身素质好,则万民幸甚,如果执政者素质茶,生民遭殃。
西方的官僚制建立在民主制度健全的基础上,所以对当权者的监督也十分到位,自然而然,在运行过程中相对出现错误的几率比较小。
而我国的官僚制制度,伴随着长达千年的封建残余,加上当前我国民主监督机制不完全,不透明,权力的集中就容易致使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出现。
所以说,要解决当前我国官僚制的弊端,关键在于加强民主监督,提高官员素质。
只有加强民主监督,提高官员素质才能有效的解决这一些列的弊端,使我国的官僚制健康的发展。
浅析韦伯“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
浅析韦伯“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沙 俐中国的官僚体制历史悠久,是传统中国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历史成就。
官僚制的理性化特征有助于提升行政管理体制的效率,而另一方面其所内在蕴含的集权倾向,以及人浮于事、机构重叠、权责不清的缺陷大大增加了社会治理的成本。
基于韦伯关于官僚制的经典理论分析,需要2014年2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存在。
正如王亚南所说:“中国的官僚政治,必得在作为其社会基础的封建体制(买办的或官僚的经济组织,最后仍是依存于封建的剥削关系)清除了,在作为其官与民对立的社会身份关系洗脱了,从而必得让人民,让一般工农大众,普遍地自觉自动起来,参加并主导着政治革新运动了,那才是它(官僚政治)真正寿终正寝的时候。
”我国现行的组织管理结构还很不完善,组织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许多弊端。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权力过于集中。
容易造成个人独断和决策失误,不能充分调动和保护下级的积极性。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组织领导者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滥用职权、欺上瞒下、压制民主、打击报复等问题。
另外,走后门、拉关系、大搞不正之风现象仍然严重。
(2)机构重叠,权责不清。
组织机构臃肿、层次重叠导致了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社不分等现象。
因党政干预过多而造成的权责不清,影响了各类社会组织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3)组织行为缺乏理性,“人格化”的倾向明显。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国家经济生活的主导地位,进而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了浓厚的小农意识和家族观念。
社会的经济文化活动也长期局限在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之中。
(4)法制化程度较低。
当代中国官僚制受传统行政文化影响,两千多年的“人治”思想还没有彻底根除,法制不健全,奖惩缺乏公平和效率。
因而上文提到的腐败问题得以发生。
四、理性官僚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官僚制是基于西方文化和历史发展的产物,对于中国的行政改革来说,借鉴和学习官僚制的管理经验,甚至在行政体制的设计中引入官僚制的因素也是必要的,但要完全根据韦伯的理性官僚制度出发,在中国构建官僚制,则是不可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不断增长, 正是这一过程中, 官僚制的权力逐渐在支配原来对 它加以指导的价值和目标, 从而隐含了官僚制对民主的威胁。 3. 官僚制压抑人的个性。官僚制因其严格的纪律和僵化规 则及处事程序对人的个性造成极大的摧残, 一方面表现为官僚制 结构内官僚个性的压抑: 损害个人自由, 被动、 缺乏主见和创造 力; 另一方面, 服务对象——顾客, 也受到伤害, 这一点主要源于 官僚制的处事程序。官僚制 “对事不对人” 的形式化态度最终也 压抑公民的个性。 二、 中国行政的主要弊端 鉴于以上对官僚制利弊的分析, 我们对官僚制有了比较全面 的了解。 我们要唯物辨证的看待官僚制, 不能一口说定它是好或 是坏, 我们应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为我国的行政现代化建设所用。 不管怎样, 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的法律规则、 分工原则、 层级制 等在资本主义大工业化时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促进了资本生产 的发展, 特别是它的法律原则要求人们以组织成员的身份服从组 织的法律, 不受支配者任意支配, 要遵循根据法律规范而设的行 政程序办事, 这些相对于传统型支配是极大的进步。虽然, 随着 全球化的进展, 有些原则其作用明显降低, 但它的功劳还是不可 小觑的, 因此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 在当代的中国, 理性官僚制根本就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官僚 制是太少了, 而不是太多, 即官僚制不足。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两 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国度,本土发展起来的传统官僚制是以儒家文 化为核心的伦理型、 非理性的。 自秦始皇实现统一确立了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后,其采用的行政管理体制就具有明显的科层制的 特征,但这种科层制并不是现代官僚制的 “理想类型” 上的官僚制, 而是一种 “家长官僚制” ,其特征是 “相对非理性的” ,缺少契约、 法 律与理性基础,更多的是形成了君臣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从中 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 都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 官僚制。 目前我国的官僚制行政还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 二元化的行 政功能结构。 在我国由于党在实际权力结构中占支配地位, 行政 机构就成了党的执行机构。 因此, 就形成了行政主体的二元化结 构形式。 这种结构严重缺乏理性化所要求的责任原则, 加剧了办 事推委拖拉, 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现象。第二、 政治侵夺管理。 特殊的党政权力关系使政治权力占绝对主导地位, 从而行政部门 无法和不能充分独立负责地行使管理权, 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 的 “政治侵夺管理” 的现象。第三、 人治大于法治。我国的政治权 力有鲜明的人格性特征, 权力与特定的人紧密联系,权大于法” “ , “情大于法” 还明显存在, 法律对行政控制失效。四、 经济职能过 大。行政对经济进行了全面干预, 行政权力替代市场权力, 表现 形式是 “政府包办企业” 这样抑制了私有经济的发展。 , 近年来随 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这种状况有所改善, 但要从根本上 改变还需改革的深入进行。 三、 中国行政改革的方向——理性化官僚制 行政学家 B ・盖伊・彼得斯认为: 对于体制转换中国家和 “ 发展中国家而言,在追求政府部门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重视 建立一个可被预测的、 属于全民的、 正直的韦伯式官僚政府。 ” 现阶段我国行政改革的任务应是吸取和借鉴西方国家成熟 的理论与成功践行, 结合我国实际, 补充和修正官僚制行政模式, 推动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 具体而言, 现阶段中国行政改革应重
2009. 7(下)
・政法论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浅析官僚制的利弊与中国行政改革
周理远
摘 要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官僚制受到了来自全世界范围的抨击,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真正能代替官僚制的理 论。 中国行政由于传统文化的惯性及其他历史性因素, 总体上仍处于官僚化不足阶段, 因而我国的行政改革, 要在吸收官僚 制的优点, 弃其弊端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理性化官僚制。 关键词 官僚制 官僚制利弊 行政改革 中图分类号: D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92(2009)07-179-02 一、 浅析官僚制 官僚制, 是人类组织建构的伟大发明, 是一个自成方圆的独 立体系——一种社会组织的特殊形式, 它作为一种组织原则, 赋 予工具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由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设 计, 是一种以授权——分层、 集权——统一、 指挥——服从为特征 的组织结构形态和管理模式。它是指一种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 工和分层, 以明确规则为主线, 强调规范化和高效率的组织体系 和管理方式。官僚制曾在产业革命时期被用来组织和指导企业 的生产经营活动, 之后马克斯・韦伯对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系 统化的理性官僚制理论, 从而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 (一) 官僚制的主要内容 韦伯的官僚制组织是一种理想类型的组织结构形态及其行 为模式。韦伯的组织理论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合理分工和专业化 。韦伯强调组织中根据专业技术的分 工和人类理性的关系, 分工体系中, 人的差别只有技术能力的差 别, 而不再是身份和社会差别。行政组织进行明确分工, 组织内 部的岗位根据组织本身的需要由相应的专业人才来承担, 并靠专 业知识进行组织管理, 为此, 官僚组织必须提供系统全面的专业 培训, 促使行政人员改进办事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最终成为某一 领域的专家。 2. 层级制 。官僚组织中的职位, 按权力大小、 命令-服从关 系, 形成自上而下得到金字塔形的等级序列。 行政权力根据工作 需要自上而下逐级分解, 上下级之间的职权关系严格按等级划 定, 这种等级制同以往的社会分层有着实质上的区别。 以往的社 会分层是按人格身份形成的。 官僚组织中的等级制, 则是按组织 权力形成。 这种权力摆脱了对人身的依附, 其实质是专业技术和 知识差异。 3. 对法理化规则的遵从 。官僚制组织的构建形成、 部门分 工、 职位设置、 成员选拔, 一直到组织的运作, 每一个成员的权力 和责任, 都是由法律制度明确规定的。 它从本质上来说是行政的 或执行的工具, 而不是政治的或情感的载体。 4. 非人格化 。 行政人员以严格排除私人感情去处理公务, 不 “ 看人办事”而是用理性的规范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 官僚制改变了 传统社会中的人身依附和个人忠诚, 职业官僚接受上级的指挥和 命令, 或者是服从附着在他身上的身份地位, 而不是服从由传统 习俗决定的社会等级。 5. 制度化。 组织形成一套严格的成文的规章制度体系, 行政 人员必须在制度章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按法规有序地行使职权。
・政法论坛・
2 009. 7(下)
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 权力结构要进行调整 在目前的情况下, 必须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推动 官僚制---社会关系的调整迈向良性的关系状态。 一方面, 明确界 定两者之间的界限, 明确各自的角色和功能; 另一方面, 不断壮大 社会尤其是市场的力量, 为转变政府职能提供良好的、 切实的基 础。为此, 必须抓住政企关系这一关键问题。而这一关键问题的 解决主要取决于政企之间关系的明确化和规范化。 (二) 坚持理性化官僚制 官僚制行政有一套自己的运行机制, 要求在管理结构和管理 权威上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因而要求更进一步调整党政关系; 行政理性化的一个根本保证是行政的法制化, 这要求法律控制对 行政控制的优先性, 因而也需要权力结构的调整加以保证。 首先, 要严格规范党政关系。缺乏制度上、 法律上严格规范 的党政关系下的 “双轨行政结构——功能” 系统, 对政府机构带来 相当多的负面影响。 机构重叠, 臃肿; 职能交叉; 这降低了行政效 率。 其次, 立法机关真正能履行立法职能。 “法治国家” 依 虽然 、 “ 法行政” 的方略已经提出, 并且在规范行政行为方面进行了一系 列立法, 但由于立法方面的缺陷, 法律却并未真正成为约束、 制约 行政行为的规范。 今天, 传统的人治思想对我国政府组织的影响 仍然存在, 官僚制提倡的严格的依法办事的思想受到了限制。 我 国行政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树立尊重法律和秩序的价值观, 健全 法律制度, 加强法治, 严格依法行政,从而消除人治, 树立法律权 威, 确保行政活动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再次, 加强行政行为的立法, 使行政 “法制化” 有法可依。这 方面的立法近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行政诉讼法》 行政复议 如 、 《 条例》 详细规定了行政行为的规范约束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等, 但行政程序方面的立法迟迟还未出台, 是行政理性化程度低的重 要原因。 第四, 政企分开。经济组织从层级行政控制体系中出去, 其 他社会组织也逐渐独立出来, 不再是行政体制的附属物。 让企业 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 最后, 加强公务员制度的建设, 在具体领域开始建设理性的 官僚制行政体制。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和技术水平。 近代以来, 随着专业化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 行政管理 活动的内容也日益复杂, 这就要求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行政管理队 伍来处理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 以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 但是我 国的许多行政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现代化管 理的要求。 总之, 中国的行政现代化改革任重而道远, 在充分全面认识 官僚制的基础上, 建立运作高效、 运转协调、 行为规范、 公务员制 度完善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系体制,这才 是现阶段比较合乎国情, 真正意义上的理性官僚制。
作者简介: 周理远, 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二) 官僚制的优点 官僚制的优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严密性: 官僚制组织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 按专业化标 准, 权力分层、 职位分类、 层层节制、 环环相扣、 秩序井然, 严格的 岗位责任制度使一切个人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 2. 合理性: 由于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 任何规定都详 细具体, 具有可操作性, 因而显示出精确、 迅速、 统一、 协调、 节约 和高效率等优势。 3. 稳定性: 非人格化秩序的确立, 使管理的任务步骤都源于 法规, 摆脱了长官意志, 保证了体制连续性和稳定性。 4. 普适性: 官僚制组织适用面广, 政府机关、 公共事业、 各种 企业甚至私人组织都可以采用。 (三) 官僚制的弊端 韦伯的 “理性官僚制” 在刚开始, 的确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 的贡献,正如韦伯所认为的: “精确、 迅速、 明确、 精通档案、 持续性、 保密、 统一性、 严格的服从、 减少摩擦、 节约物资费用和人力,在由 训练有素的具体官员进行严格官僚体制的、 特别是集权体制的行 政管理时,比起所有合议的或者名誉职务的和兼任职务的形式来, 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但是, ” 就像所有的理论或者制度一样, 都是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改进的。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官僚制越来越明显的阻碍了各国行政 效率的提高, 随之, 对它的批判之声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强, 主要 集中在以下几点: 1. 官僚制导致低效率。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在市场竞争中, 企业以 “利润” 为诱因机制来评价其经济绩效, 而官僚制以追求预 算最大化为目的, “单一者” 只对 负责。 官僚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方 面不存在竞争而存在垄断, 并且是合法的垄断。 这种垄断无法诱 使官僚制为提高效率而运作, 却由于官僚制的自利趋向而被加以 利用。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 官僚制的结构和规则本身的特征决定 了官僚制不可避免地产生与效率对立的、 病态的行为模式, 过分 地根据规则行事, 极易导致 “目标代替” 上下级之间的冲突也是 。 低效率的原因。 官僚行为是一种 “选择性行为” 是发生于官僚制 , 网络中的一种交易过程的结果, 如果上级不了解下级的偏好, 往 往导致上下级之间的冲突。 官僚制是僵化的、 保守而不革新的组 织。 2. 官僚制威胁民主。 官僚制是拥有政治权力的机构, 其权力 的无限膨胀对民主是极大的威胁。 随着官僚制的发展, 官员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