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频建立步骤

合集下载

高低频信号发生器电路图

高低频信号发生器电路图

高低频信号发生器电路图高低频信号发生器电路图本发生器能产生低频1kHz,中频465kHz和高频525~1605kHz 的信号,对修理调试收音机或其它电路很有帮助,适合初学者制作。

1、工作原理电路如图所示。

VT1和C1、R1、C2、R2、C3等组成移相式低频振荡电路,产生1kHz信号,经VT2等组成射极输出器输出。

VT3、T、C7等组成变压器耦合高频振荡电路。

由VT2送来1kHz信号对VT3产生的高频信号进行调幅。

调节C7可从C6上输出525~1605kHz的调幅信号。

当转换开关S1拨到“2”时,C8代替C7并和465kHz的陶瓷滤波器Q组成选频网络,把465kHz的中频信号反馈给VT3的基极,从C6上输出465kHz的中频调幅信号。

2、元件选择三极管VT1~VT3:可选用3DG100、3DG201等高频小功率硅管,ft>100MHz,B值在50~100之间。

C7可选用7/270pF的收音机用双连电容器中的一连或单连电容器。

振荡变压器T可在收音机的中周上进行改制,在磁芯上用0.08mm的高强度漆包线绕L1、100匝,L2、35匝。

C8可用510pF的云母电容。

Q选用三级式的465kHz中频陶瓷滤波器。

S1可选用双刀双掷式转换开关。

其它元件参数值如图标注。

3、安装与调试以相近阻值的可变电阻代替R3、R4,按图装试无误后,接通电源。

调节R3的值,使图上所标点的电压达到要求。

整机电流达到3~5mA。

把低频输出端和地端与收音机的低放输入端和地相连,应能听到1kHz 的叫声,说明低频部分起振。

从高频输出端换一段导线并靠近收音机的磁棒,调节C7应能在某个位置听到1kHz的叫声,若听不到可把T 的L2两端对调一下,具体调校频率可用有频率测量功能的数字万用表或数字频率计进行。

若没有以上仪器,还可以配合一台统调准确的收音机进行粗调。

给C7装上旋钮,并在信号发生器的面板上划上相应频率的刻度线,信号发生器便可投入使用了。

高低频人像修图教程

高低频人像修图教程

高低频人像修图教程各种高低频磨皮教程,随着自媒体出现不断涌现各种版本;在国外retouchpro修图论坛,有人提出了3频磨皮法还有5频磨皮,然后这些方法又被搬到国内论坛、自媒体,它们不在乎这种教程对不对,只在乎这东西是不是特别。

高低频利用了:原图-高斯模糊=反差,高斯模糊+反差(线性光)≈原图;很抱歉用高低频修图,一定要注意最黑、最白的地方,搞不好就毁了。

详细解释一下原理与方法一、高低频与反差层的原理高反差保留效果是原图与高斯模糊效果之差,这种差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如果直接以相减的结果来表示这种差的话,将无法体现出为负的部分(因为所有负值都归为0); 正因为如此,才将这种差的总体水平提高了128个灰阶,这样,暗部与亮部的差别也就充分体现出来了,而模糊前后没有差别的区域(即差为0)就显示为50%灰色了,反差层保留了丰富细节。

高反差也保留了高光过度、或者暗部过暗的细节,如果片子曝光过度,或者曝光过暗,可以利用高反差跟高斯模糊的分层来弥补细节。

二、高低频修图三种方式1、模糊层与反差层修图方式①、模糊层主要承担了画面的色彩、光影。

②、反差层主要是细节2、色彩层、光影层、细节层,3 层修图方式这样的目的是为了照片的色彩层与光影层分开,只用模糊跟反差层时光影跟色彩都是在模糊图层的,但是没有实际用处,只是分开了而已。

图片中 1 色彩图层是颜色模式,如果选择附近相近的颜色更改颜色层时,这层的色彩会很平。

比方说我在上图画了一个圈,圈里的颜色往下走,都叫红色但这些红色的亮度、色相甚至饱和度都是不一样的,如果统一成一样的就会太平,失去了颜色的质感,如果吸取附近颜色必然会造成很平的后果;像冷军超写实厉害,就是把这些色彩控制的好,不是修成同样的颜色。

颜色混合模式:保留图像中的灰阶(原图亮度),混合添加图层的的色相、与饱和度;但并不会因为图像中有高光、暗部,色彩会跟着变。

就像上面的图,它没有根据照片的高光、暗影去改变,只是统一影响;所以把照片的色彩层、光影层分开是没有操作价值的,只是能理论上分开,仅此而已.........................3、反相高反差的方式还是利用高反差+高斯模糊,复制一层高反差嵌入到反差层里反相,反相后相当于把亮的变暗、暗的变亮,利用模式做了一个精确的“加深、减淡”的图层,相当于放到像素级别,去精修了这一层。

高低频音乐信号发生器电路的制作

高低频音乐信号发生器电路的制作

高低频音乐信号发生器电路的制作摘要:本文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师生共同把需要完成的项目任务(即高低频音乐信号发生器电路的制作与调试)精心设计成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六个步骤,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步一步按程序进行,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提升专业技能,真正成为职场能手,同时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关键词:高低频信号发生器安装调试检测前言在数字电路中,多谐振荡器广泛用作信号源,将多谐振荡器与其它单元电路组合,可做成许多实用电路和趣味电路。

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多谐振荡器的制作与分析。

高低频音乐信号发生器电路由多谐振荡器与音频振荡电路两个比较典型的单元电路组成,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训内容。

该电路集声光于一体,趣味性强,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且成功率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坚持“教、学、做、产、研”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通过自主学习,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根据职业学校电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差、理解力低、动手能力强这一特点,采用创设情景、兴趣导入;项目展示、动手实践;评价考核、总结提高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先“会”后“懂”,先感性后理性,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达到理论与实践双方面的提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将来的发展做充分的准备。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1.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欣赏:轮流闪烁的装饰灯、会变光变音的救护车三幅形象、生动、逼真的flash动画,从中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实例灯光和声音变化,让学生理解振荡的概念及了解振荡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2电路实物展示并进行功能演示。

展示轮流闪烁的三组彩灯电路和高低频音乐信号发生器电路并进行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振荡电路的作用及本次实训课的训练项目——高低频音乐信号发生器电路的制作。

通过电子作品的展示,进一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做的欲望,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为项目制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磨皮方法之高低频

磨皮方法之高低频

磨皮方法之高低频
高低频相比单纯的高斯模糊+蒙版处理出来的效果要更好一些,既可以达到磨皮的效果,有可以保存皮肤的纹理,看起来更加的自然。

高低频的原理是将图像分成两层。

高频储存皮肤的纹理和质感,低频储存皮肤底色,分开处理,互不影响。

1. 打开素材,ctrl+J复制两层,命名为"低频" 和 "高频“。

2. 关闭高频的小眼睛,对低频进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数值看不清纹理就好。

2. 点开高频,执行图像-应用图像,图层选择低频,混合选择减去,不透明100%,缩放2,补偿值128. 这些都是固定数值,可以记下来。

3. 混合模式改成线性光。

这样,就把图片分成了高低频两层了。

4. 按住shift,选择这两层,点击底层的文件夹图标,把这两层建成一个组,方便对比。

点击高频层,用修复画笔工具,对脸上明显的斑点和黑痣进行修复。

这是个细致活,比较费时间
5. 人像的额头太亮,可以选择低频,套锁工具,羽化一下,圈出需要处理的地方,滤镜-模糊-高斯模糊,柔化一下,有些肤色不平衡的地方,也可以在模糊一下。

这样,这个图片算处理完成了。

高低频修褶皱步骤

高低频修褶皱步骤

高低频修褶皱步骤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高低频修褶皱这个事儿。

咱先说说啥是高频啥是低频哈。

这就好比音乐里的高音和低音,高频就是那些细节丰富的地方,低频呢就是比较整体、概括的部分。

那修褶皱的时候,为啥要分高低频呀?这可太重要啦!想象一下,一件衣服皱皱巴巴的,咱要是一股脑儿地乱修,那不是越修越糟糕嘛!所以得分开来。

低频就像是给衣服先大致整整形,把那些大的起伏给平一平。

你看啊,就像咱收拾房间,先把大件的东西归置归置,让房间看起来大体上整齐。

然后呢,高频这时候就该上场啦!这就是去处理那些细小的褶皱,一点点地精细化操作。

这就好比给房间里的小摆件都摆得恰到好处,让整个房间更加精致。

具体咋操作呢?咱先打开图像软件,找到高低频的工具。

然后呢,把低频那一层调出来,用合适的工具,比如模糊工具啥的,轻轻地把那些大的褶皱给模糊掉一些。

可别下手太重啦,不然衣服都变形啦!这就像给面团揉面,得轻点儿揉,不然就揉坏了。

接着,到高频那一层啦!这时候就得瞪大眼睛,仔细看看那些小褶皱。

用细小的画笔或者修复工具,一点点地去修。

别着急,慢工出细活嘛!就像绣花一样,得有耐心。

修的时候可得注意啦,别修得太生硬,要让褶皱看起来自然。

这就好像咱走路,得自然地迈步,不能一瘸一拐的,不然多别扭呀!有时候可能修了一遍还不够,那就再来一遍呗,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哎呀,这高低频修褶皱真的是个技术活呀!但只要咱多练练,肯定能修出美美的效果。

你想想,把那些皱皱的照片都修成平平整整、漂漂亮亮的,多有成就感呀!就像把一个灰姑娘变成了公主一样。

而且呀,学会了这个本事,咱以后处理照片就更得心应手啦!不管是人物照片还是风景照片,只要有褶皱的地方,咱都能轻松搞定。

这可不是吹牛哦,真的就是这么厉害!所以呀,朋友们,别小瞧了这高低频修褶皱的步骤。

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用心去学,去尝试,肯定能掌握得妥妥的。

等咱学会了,就可以在朋友圈里晒出那些美美的照片啦,让大家都羡慕去吧!哈哈!。

报警器(高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安装与调试

报警器(高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安装与调试

万州职教中心电子专业实训手册电子装配项目二报警器(高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安装与调试-------------------------实习课教案(教材P95内容)备注: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石小法主编《电子技能与实训》(教学时间4课时)重庆市万州职教中心幸益佳一、实训目的:理论:掌握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调制的概念;操作:学习多个单元电路的分别调试与组合调试的方法,继续学习在万能电路板上布置电路的步骤与技巧,继续训练元器件的检测与安装焊接技能。

价值观:仍然要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防止出现学生只注重实现电路功能而不管电路安装不顾美观的不良倾向。

二、实训内容:在电路板上布置电路,安装、焊接的技巧。

电路的调试。

三、实训电路:四、实训器材:1、工具仪表类:MF47型万用表一块,常用工具如电烙铁、尖嘴钳、切线钳以及多种型号的螺丝刀等。

2、常用电工材料类:松香、焊锡丝、连接导线、万能电路板等;3、本次实训涉及到的电子元器件:附:元器件清单及参数V1、V2、V3 9014三极管3支(可用9013替代);V4 9012三极管1支;R1、R4、R7 1K电阻3支;R2、R3、R6 82K电阻3支;R5 51K电阻1支;C1、C2、C3 47微法电解电容3支(C1、C2可在47—100微法之间任选,但两个的参数要一致);C4 0.022微法涤纶电容1支(0.033微法、0.047微法也可以);LED1、LED2 红色发光二极管2支(其他颜色的也可以,两者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B 8欧姆扬声器1支(4欧姆、16欧姆的扬声器也可以,口径大小和功率大小不限)。

9V电源干电池或者电子稳压电源均可(使用稳压电源可能会遇到电路不能工作的情况!)五、实训过程:1、简介电路功能和工作原理:1)、板书:原理概述由V1、V2两个三极管和配套的阻容元件组成一个集基耦合的超低频的多谐振荡器(频率仅几HZ),V3、V3两个三极管和配套的阻容元件组成一个NPN、PNP互补三极管直接耦合的音频多谐振荡器。

DCDC转换器高频模型建立与设计软件

DCDC转换器高频模型建立与设计软件

DCDC转换器高频模型建立与设计软件在现代电子系统中,DCDC转换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电源转换设备。

它可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不同电压级别的输出,以满足各种电子设备的电源需求。

在DCDC转换器的设计过程中,高频模型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评估和优化转换器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DCDC转换器高频模型建立及其相关的设计软件。

一、高频模型建立方法在DCDC转换器的建模过程中,高频模型是用于描述转换器在高频工作条件下的电压、电流等信号响应的数学模型。

常见的高频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平均值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和开关函数模型等。

1. 平均值模型平均值模型是一种简化的建模方法,它基于平均值原理,将转换器的输入输出等效为恒定的电压和电流。

平均值模型建立简单、计算量小,适用于快速评估转换器的基本性能。

然而,由于忽略了高频开关行为,平均值模型不能准确地描述转换器的高频响应。

2. 状态空间模型状态空间模型是一种较为精确的高频建模方法,它以转换器内部的电压、电流等状态量为基础,通过建立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来描述转换器的动态行为。

状态空间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转换器在不同工况下的高频响应,但其建模过程相对复杂,需要对转换器的动态特性有较深入的理解。

3. 开关函数模型开关函数模型是一种针对开关型转换器的特殊建模方法,它基于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过程,将转换器的高频行为建模为开关函数。

开关函数模型在建模精度和计算效率方面表现优秀,适用于复杂的高频分析和设计优化。

二、DCDC转换器设计软件除了手工建立高频模型外,工程师还可以利用专门设计的软件来辅助DCDC转换器的设计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DCDC转换器设计软件:1. PLECSPLECS是一款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电源电子仿真软件,在DCDC转换器的高频建模和性能评估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

PLECS 提供了丰富的电源电子元件模型和高频建模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快速准确地建立DCDC转换器的高频模型,并进行系统级的性能分析和优化。

高低频法磨皮

高低频法磨皮

高低频法磨皮在国外已经开始流行。

这个方法将图像的形状和颜色分解成了高频、低频两个图层,不仅可单独调整,而且互不干扰。

低频层可以用来调节图像的颜色、去除色斑,这些调节不会影响到图片的细节;细节在高频层,这里的操作只改变细节,不改变颜色。

使用得当,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此方法比较适宜处理难的图,一般的皮就不必劳它的大驾了,毕竟操作稍嫌麻烦。

下面用曾数次发过的难图,做个调整示例:原图最终效果1、打开图像,复制两个图层。

2、选图层副本,高斯模糊2—6像素。

3、选图层副本2,应用图像,设置如图示。

4、更改图层混合模式为线性光。

至此,我们就建立了高频(图层副本2)、低频(图层副本)两个图层。

5、以下的调整就没有固定套路了,应根据图片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大致的思路是:低频层调颜色,清除色斑,高频层调细节。

先调低频层,(为便于观察,可关闭高频层),选图层副本,高斯模糊6像素。

6、再用图章、画笔、污点修复画笔等工具清除色斑。

7、这时的低频层已经很模糊了,但开启高频层后看,图像仍然清晰,这就是高低频法的奥妙所在。

8、再来调高频层。

复制蓝通道,高反差保畄,设置如图示。

9、计算,设置如图示(此操作共做3次)。

10、载入选区(按住Ctrl,点Alpha 3 通道),反选。

11、选RGB通道,隐藏选区(Ctrl+H),再打开曲线调板,稍上提RGB曲线。

12、(不要取消选择),用图章、污点修复画笔等工具清除剩余的斑点。

选区内的斑点去除后,取消选择,清除亮斑(第8—12步操作,就是现在常用的通道法磨皮)。

图层。

以下,用常规方法继续进行精细调整,就不赘述了。

说起来复杂,其实整个调整过程也就10来分钟。

请讲解一下摄影人像后期三大修图技巧:双曲线、中性灰、高低频?

请讲解一下摄影人像后期三大修图技巧:双曲线、中性灰、高低频?

请讲解一下摄影人像后期三大修图技巧:双曲线、中性灰、高低频?修图三大酷炫神技:双曲线、中性灰、高低频是从先进的外国传入我国的,这类技巧通常适用于时尚片修图,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这三大酷炫修图神技巧的讲解教程。

《最炫民族风》传唱大江南北,深入人心,而最炫三大修图神技双曲线、中性灰与高低频风靡图片后期界,叫人刻骨铭心,生死相许,却总是冠以去不掉的神秘面纱,让人纠结而不得心法。

话说这Photoshop修图的三大酷炫神技是从先进的歪果传入我国的,歪果仁说这些神技适用于时尚片的修图,其它的不太适合;歪果仁也说了这样修图很慢很费时;歪果仁还说了掌握神技不是单纯的方法就可以的……不管歪果仁怎么说,还是要在这里特别鸣谢大无私的国人,把歪果仁的高端修图教程翻译出来散布网络,与民同享同乐之,让其大开眼界。

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双曲线修图对比效果图如今,不少国人对Photoshop修图的三大酷炫神技双曲线、中性灰与高低频几近痴迷,抓耳挠腮想学会它,觉得学会了似能平步青云,飞上枝头变凤凰。

偶尔碰上有几个会施此神技之人招蜂引蝶、狂捧热粉。

因为神技太耗功力,高手们不常发功。

当然,也踊现出不少略懂皮毛的教程党,拿着歪果仁的示范炫技,满足心理需要。

这照葫芦画瓢也还好,关键是这帮教程党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取精去糟,结果就是他们自己懂了,看客们都没懂。

中性灰修图对比效果图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危言耸听,或是说谁不好,大家都是好同志,没有诸位的贡献,哪有我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更没有今天研究所来的成绩了。

想掌握修图神技,先得了解D&B技术,它是Dodge & Burning 的简称,意思就是加深和减淡,是歪果仁修图师常用修图方法,用于人像润色、解决照明问题或修复皮肤上的瑕疵等,其核心基本脱胎于以前的计算磨皮法,只是这个把计算选区的工作交给了修图者。

双曲线和中性灰两大修图神技都是依托D&B来实现精准的像素级修图,只是实现方法上略有不同而以,目标和效果都是一致的。

奇酷学院-摄影后期系列教程之高低频磨皮

奇酷学院-摄影后期系列教程之高低频磨皮

摄影后期系列教程之高低频磨皮在照片后期处理中,我们可以不依赖插件,运用“高低频”磨皮的方法,达到人像磨皮的效果,此方法可以保留质感去改变光影,保留光影去改变肤质。

一、高低频的原理介绍1.所谓的高频层也就是将光影、颜色和质感分开处理,低频层中使用滤镜-蒙尘与划痕,去除了质感保留颜色和光影,所以在低频层使用高斯模糊和动感模糊起到改变光影和颜色的作用。

2.而高频层中在应用图像减去低频层则保留了质感,那么使用修复画笔工具去除痘痘等,皱纹等瑕疵并不会影响到任何脸部光影,尤其强调使用修复画笔,是因为他可以对干净的皮肤进行取样,并在系统中有着一定的计算。

所以去除瑕疵后的质感都能很好的保留。

先看一下最终效果。

二、高低频的建立方法1、将原图层复制两次,上面的图层命名为“高频层”,下面的图层命名为“低频层”。

2、隐藏“高频层”,在“低频层”上执行滤镜-杂色-蒙尘与划痕。

将取样框移至模特的眼睑上,调整半径数值。

在此特别强调,阈值一定为0。

3、半径数值一般以模糊到眼睑线看不清为止。

4、显示“高频层”,执行图像-应用图像。

5、此时会弹出应用图像命令框,调整图层为“低频层”,混合为“减去”,不透明度为100%,缩放为2,补偿值为128。

6、然后将“高频层”的图层混合模式改为“线性光”。

7、最后将这两个图层放到一个组内,命名为“高低频”,为了更方便地管理图层,至此,高低频建立完成。

三、高低频的使用1、首先隐藏“高频层”,选中“低频层”。

选择套索工具,属性栏中的羽化值调为10像素左右。

2、脑门处有一块高光,整体的过渡不是很均匀,此时用套索工具圈出这一块,执行“高斯模糊”。

3、图中圈出的地方,一般执行“高斯模糊”,但需要注意,有明显线条的地方不要使用“高斯模糊”。

4、而对于这些有明显线条的地方,如鼻梁,则执行“动感模糊”,这样操作后,它的线条会因光影而突出。

5、如下图所示,标红线的部位均是执行“动感模糊”。

6、接着,处理“高频层”,选择修复画笔工具。

ps高低频修图的方法有哪些

ps高低频修图的方法有哪些

ps高低频修图的方法有哪些高低频其实很早国外就有人在用,后来本人经过多年的改良有了更好的方式。

高低频不是用来磨皮而是混合颜色光影.高低频原理把一个图像分成两个图层。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ps高低频修图教程,希望大家喜欢!ps高低频修图教程1、在原图上拷贝两层快捷键ctrl+j.对第一层命名为颜色层(这个图层保留颜色亮度光影)对第二个层命名为纹理层(此图层保留纹理)。

2、对颜色层进行高斯模糊,模糊到看不见毛孔为止(注意:模糊的越多出来的质感比较粗糙。

模糊的少,容易细。

模糊的很少修出来就糊了)。

3、第三步对纹理层应用图像图层选择你刚才模糊的那个图层混合为减去缩放2 补偿值为128。

4、再把纹理层的模式改成线性光。

5、在颜色层上新建空白图层。

我们将在这里修图。

选择混合器画笔。

画笔参数如图所示。

(混合器画笔于画笔不同的是混合器能更好的融合杂色)。

6、接下来我们要用到混合器画笔加色相轮。

色相轮的快捷键是shift+alt+鼠标左键。

要点:这个是用来融合修补替换色彩从而达到肤色统一。

7、如图右鼻尖偏红只需转动色相到黄色色相替换融合统一肤色。

效果如图。

8、融合光影颜色亮度。

这个方法比加深减淡更难掌握需要你的色感和细节感骨感理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修的很好。

因为加深减淡调整明暗修细节可以。

但是这个对明暗颜色亮度一起调整。

用的好的话时间会省去很多。

也能修出很好的图片。

我个人觉得后期最重要的是理解和美感。

方法只是一部分。

最终效果:。

高低频磨皮

高低频磨皮

高低频磨皮:第一步:首先,我们先把人物皮肤上明显的瑕疵修掉,比如痘痘,痘印等。

这边可以用修补工具来修饰(污点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

第二步:连续复制两个图层,第一个复制的图层名字改“低频”;第二个复制的图层改成“高频”。

先把高频眼睛关掉,在低频上我们要进行皮肤的磨皮工作,可以选择用磨皮插件,也可以选择用高斯模糊。

低频-滤镜-高斯模糊-半径2这边我选择的是高斯模糊,模糊参数控制在模糊到没有瑕疵就可以了,这时候整个图像都是模糊的,所以我们要加上蒙版过渡,按住Alt键,鼠标蒙版标志就可以加上一个黑色的蒙版,再用白色画笔擦除人物脸上的模糊效果。

第三步:低频修饰好之后,把高频的眼睛打开,高频上是要来修饰皮肤纹理的,选择滤镜-其它-高反差保留,参数设置大概在1~5,确定后把混合模式改为“线性光”。

更改高频图层-图层-混合模式-线性光图像-应用图像-选低频层-混合-减去-缩放2-补偿128-选黑白第四步:“低频”图层-皮肤颜色修复接下来,我们便可以用仿制图章工具,或者修补工具组对我们低频图片部分进行皮肤颜色的统一,将色斑消除掉,我们在消除色斑的时候,并不会破坏皮肤的纹理~★修补工具适合修复大的瑕疵,并且不会破坏图片纹理,修补工具的原理是用一块好的皮肤代替不好的皮肤的位置,并且会自动进行两块皮肤边缘和颜色的过度。

★仿制图章工具适用于各种情况,但是使用不当会造成一些边缘过度不自然,或者皮肤纹理重复出现的明显的修图痕迹,也可能会使得细节模糊掉(因为高低频分别保留了皮肤颜色和纹理的细节,所以我们可以在低频上大胆使用仿制图章工具)。

第五步:“高频”图层-皮肤纹理修复> 第一步,通过修补工具组,把脸上的痘痘和疤痕修复掉;> 第二步,通过RGB通道,将深颜色的暗斑,选择出来,并且对其提升亮度,从而达到暗斑与我们正常皮肤相融合的目的。

1、首先,我们选择“高频”图层,进入通道,对红、绿、蓝三个通道进行分别的观察,在我们各个颜色的通道里面,在某个特定区域的亮度越亮,则代表该区域的物体在此颜色通道像素越多;反之,在某个特定区域亮度越暗,则代表该区域的物体在此颜色通道的像素越少。

lat之高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lat之高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全部元件焊好后,仔细检查无虚、 全部元件焊好后,仔细检查无虚、漏、错焊,以及短、断路后,方可 错焊,以及短、断路后, 通电调试。 通电调试。 电阻是否有阻值接错的,电容、发光二极管是否有正负极反了的, 电阻是否有阻值接错的,电容、发光二极管是否有正负极反了的, 三极管的e、 、 脚接对了没有 脚接对了没有, 三极管的 、b、c脚接对了没有,中周的型号是否有误等 检查无误后,打开收音机电源开关,二极管正常发光, 检查无误后,打开收音机电源开关,二极管正常发光,然后测试断点 A、B、C、D的电流大小 、 、 、 的电流大小 若测得的电流与给出的参数电流相差不多,则表示安装成功了一半。 若测得的电流与给出的参数电流相差不多,则表示安装成功了一半。 断电,接通断点。 断电,接通断点。 调节选频旋钮,搜索频道,若有清晰的电台伴音, 调节选频旋钮,搜索频道,若有清晰的电台伴音,则说明你的收音机 安装成功。 安装成功。
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内容充实: 内容充实:
目的要求、设计工具材料、 目的要求、设计工具材料、超外差式收音机工作原 电路设计过程、收音机组装过程、 理、电路设计过程、收音机组装过程、收音机调试 过程、所遇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体会。 过程、所遇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体会。
格式规范: 格式规范:
标题黑体四号字 正文宋体小四字 图标和表头黑体五号字 段前空两个字
6、钻孔 、
腐蚀结束后,对电路板钻孔,注意钻孔前, 腐蚀结束后,对电路板钻孔,注意钻孔前,一定要 先用定位钉定位,既在钻孔处先钉一个小凹坑, 先用定位钉定位,既在钻孔处先钉一个小凹坑,以 免钻孔时钻头打滑,将孔钻偏或将钻头折断。 免钻孔时钻头打滑,将孔钻偏或将钻头折断。
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高频小信号 放大器
4、描线 、

高低频磨皮的步骤

高低频磨皮的步骤

高低频磨皮的步骤低频高磨皮是现在美容护肤和医疗美容的一种热门技术,被许多人推崇和使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高低频磨皮的步骤。

首先,准备所需要的工具。

主要有旋转磨脸器、缓冲液、复合强力精华、抗炎修护凝胶等。

其次,把轻微晕红的肌肤冲洗干净,并使用敷贴法将抗炎修护凝胶轻轻涂抹在肌肤上,使其有足够的保护和润泽。

接着,在清洁的脸部面部皮肤上用高低频磨器对皮肤进行弱频磨皮,可以有效的消除面部的表皮细胞和老化细胞。

然后,在磨脸时,加入适量的特殊缓冲液,以减少高频磨皮时而受到皮肤张力,保护皮肤结构。

最后,用复合强力精华等美容护理产品进行修复性护理,以达到美容修复的效果。

高低频磨皮的整体护理过程有如下几个特点:1.磨皮的深度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而定,既可以根据患者的脸形调整,也可以给脸部的皮肤结构带来改变。

2.护理的过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消除脸部的表皮细胞,减少表皮病变,减少脸部炎症。

3.护理过程中,加入特殊缓冲液,可以有效地减少脸部皮肤结构受到高频磨皮时的张力,使其保护性更好。

4.高低频磨皮护理后还可以进行修复性护理,有效改善肤质,促进肌肤的再生。

高低频磨皮是一种现代医学美容护理,护理过程较为复杂。

因此,在进行护理前,应该找专业的机构进行诊疗,按照专业医生的指导方法进行护理,以保证安全性和效果。

综上所述,高低频磨皮是结合高低频脉冲和特殊表面磨砂技术而形成的一种现代医学美容护理。

护理过程需要加入特殊缓冲液,以减少高频磨皮时而受到皮肤张力的影响,保护皮肤结构;并在护理过程中加入复合强力精华等美容护理产品,以达到修复性护理的效果。

高低频磨皮护理有可以有效达到缩小毛孔,改善肤质,改善面部松弛,减少色斑等效果,但是,在进行护理前要注意安全,并咨询专业的机构进行护理。

高频电路设计的规范和流程

高频电路设计的规范和流程

高频电路设计的规范和流程高频电路设计这事儿啊,可真是个有趣又有点小复杂的事儿呢。

一、啥是高频电路设计。

高频电路啊,简单来说就是处理高频信号的电路。

那高频信号又是啥呢?就是那些频率特别高的信号啦,像咱们平时听收音机的时候,收音机接收的那些信号很多就是高频信号呢。

高频电路设计呢,就是要把各种电子元件组合起来,让它们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些高频信号。

这就好比搭积木,不过这个积木搭起来可是有很多讲究的。

二、规范来喽。

1. 元件选择的规范。

在高频电路设计里,元件的选择可不能马虎。

就拿电容来说吧,普通的电容在高频下可能就不好使啦。

我们得选择那些专门为高频设计的电容,像是瓷片电容之类的。

因为在高频的时候,普通电容的一些特性会发生变化,可能就不能很好地起到滤波或者耦合的作用了。

还有电感呢,电感的电感量、品质因数这些参数在高频下都得好好考虑。

品质因数低的电感,在高频电路里就像个“小懒虫”,不能很好地储存和释放能量,会影响整个电路的性能呢。

2. 布线的规范。

布线可是高频电路设计里的大事情。

线不能随便乱走哦。

比如说,要尽量避免平行布线。

为啥呢?因为平行的线就像两个爱聊天的小伙伴,在高频下很容易互相干扰,就像互相说悄悄话影响了整个电路的秩序一样。

线最好是走成直角,这样能减少信号之间的耦合。

而且,线的长度也有讲究,太长的线就像一条长长的尾巴,信号在这条尾巴上走的时候,会有延迟,还容易衰减。

就好像一个小蚂蚁,走很长的路就会累,信号也是一样的呢。

3. 接地的规范。

接地可不是简单地把线连到地上就完事儿了。

在高频电路里,接地得像个精细的艺术家在创作。

要采用单点接地或者多点接地的方式,这得根据具体的电路情况来决定。

单点接地就像一个单独的小王国,所有的信号都通过这一个点回到地,这样能避免地环路的产生。

要是不小心有了地环路,那就像电路里有了小漩涡,信号会在这个漩涡里打转,变得乱七八糟的。

多点接地呢,适合一些比较复杂的高频电路,就像给信号们建立了多个回家的通道,但也要小心管理,不然也会乱套的。

【后期修图】高低频磨皮详解(教程)

【后期修图】高低频磨皮详解(教程)

人像磨皮中的 高低频磨皮 流程。

1、光影的观察层 ,首先,用黑白渐变映射对原图进行去色,然后设置曲线层用于明暗的调节观察,并设置柔光层进行光影实时调节。

2、饱和度观察层 是通过明暗体现出颜色的饱满度,当颜色饱满时对应部位较亮,颜色不饱满时对应部位较暗,饱和度观察层的设置流程为:首先在可选颜色中将R、G、B 、C、M、Y均加纯白(100%),黑、白、灰加纯黑(1 00%),加纯白和纯黑均在绝对模式下;然后通过调整色阶让曝光正常。

接着可利用色相饱和度,建立加减饱和度的调整层。

部分地方饱和度调高后增加了颜色的差异性,使得色相不统一的情况增多。

3、色相观察层 的设置流程为:首先设置反相层(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的反相),并将其不透明度调整为50%;接着在上述50%透明度的反相调整层中嵌入色相饱和度调整层,并将色相完全调整反相;接下来设置色彩填充层(颜色值如:R255、G128、B128,或者RGB中其中一个为25 5,另外两个为128即可,其颜色值与色相无关),色彩填充层模式采用饱和度模式。

最后设置曲线调整即可,曲线的形态如下,其调整目的是为了让曲线调整框中暗、暗灰、亮灰、亮4个区域都达到颜色溢出的状态。

一般在用色相统一进行调整之前,有必要进行阿凡达统一肤色法(其原理是用色相饱和度调整层对图像中需要调整色相进行反相,以便于确定出具体需改变的色相范围,然后对所确定色相区域进行微调即可),皮肤色相统一后,在色相观察层下一般偏紫色。

4、高低频磨皮其作用为在图片精修之后,适当对图片局部使用高低频可以强化细节过渡效果,皮肤,头发,服装,背景均可(轮廓线部分不可使用),皮肤、头发、服装等不同材质不同大小所需要磨皮的参数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区域单独分区磨皮。

一般高反差保留中调节参数越小,磨皮磨的越狠。

具体流程:复制原图层,对其进行反向相后调整为线性光模式,接着进行高反差保留调整(具体数值为3的倍数),然后进行高斯模糊调整(具体参数同上),最后用蒙版将轮廓线遮盖。

PS高低频磨皮原理详解(高斯模糊与高反差保留)1

PS高低频磨皮原理详解(高斯模糊与高反差保留)1

上一篇/ 下一篇 2008-01-19 15:47:03 / 个人分类:基础理论查看( 90 ) / 评论( 68 )目前很多教程都以实例为主,很多朋友看了教程也跟着教程做出了与教程相同或相似的效果,也有很多朋友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实例教程只说了操作步骤及思路,对于基础的理论很少提及!所以难怪很多朋友就会有这种疑问。

我们教程网既重实践,也重理论基础,从今天起我将陆续讲一些PS的基础理论(如有与教程网内部教程雷同请老大删之),配合我们现有的实例教程,使朋友们更深刻地学好PS。

理论的学习是相当枯燥的,但对日后用PS做出好的作品很关键,所以朋友们有三个选择:一、直接跳到结尾看结论;二、简略地阅读教程,以看图片为主;三、自己参与例题操作。

OK,随便你!以下是教程内容:我将通过一张照片来讲解本例:高斯模糊与高反差保留的关系1、原图:—1 —照片原图.jpg图1:—2 —图1.jpg图2:—3 —图2.jpg图1是对原图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10得到的结果,图2是对原图执行:滤镜》其它》高反差保留,半径10得到的结果。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但是,高斯模糊与高反差保留有着非常近的关系。

2、虽然,两个滤镜的每项性能在彩色图像中都可以体现,但是为了便于大家观察和理解,我对原图进行了减掉颜色信息的操作,只使用明度。

具体操作如下:Ctrl+J复制原图背景层,Shift+F5对复制层填充黑色,填充的模式设为“颜色”,并命名此图层为“初始”,如下图:—4 —S1.JPG3、高斯模糊:按Ctrl+J复制初始层,命名为“高斯10”,对此图层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半径10,改图层模式为“线性光”,降低不透明度为50%,再按Ctrl+I反相。

得到如下图的结果:—5 —S2.JPG4、高反差保留:再次按Ctrl+J复制初始层,改变图层顺序到最上面,如下:S3.JPG并命名为“高反差10”,对此图层执行:滤镜》其他》高反差保留,半径10,此时有趣的现象发生了,—6 —你将会得到与第3步完全相同的结果。

ps怎么创建高低频修图?ps高低频教程

ps怎么创建高低频修图?ps高低频教程

ps怎么创建⾼低频修图?ps⾼低频教程photoshop如何创建⾼低频?我们可以使⽤⾼低频修图,该怎么创建⾼低频呢?下⾯我们就来看看详细的教程。

Adobe Photoshop 2020 v21.2.8.17 ACR13.2/12.4 中⽂版+安装教程
类型:图像处理
⼤⼩:1.93GB
语⾔:简体中⽂
时间:2021-05-14
查看详情
⼀、创建⾼低频
⾸先打开要编辑的图⽚。

快捷键ctrl+J复制两次。

双击名称进⼊重命名状态。

将两个图层分别重命名为⾼频和低频。

关闭⾼频左侧的眼睛,选中低频。

依次点击上⽅的【滤镜】-【模糊】-【⾼斯模糊】。

半径要调节到看不到⽪肤的瑕疵为⽌。

打开⾼频的⼩眼睛并选中⾼频。

依次点击上⽅的【图像】-【应⽤图像】。

图层选择【低频】,混合选择【减去】。

最后将⾼频的混合模式设置为【线性光】即可。

⼆、⾼低频修图
如图所⽰,已经创建好了低频图层和⾼频图层。

打开【⿊⽩】。

将红⾊和黄⾊滑块向左移动。

将低频图层复制。

点击左侧的【混合器画笔⼯具】。

参数参考下图。

将前景⾊设置为【⿊⾊】。

然后对⽪肤进⾏涂抹即可。

以上就是ps⾼低频教程,希望⼤家喜欢,请继续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低频建立步骤
高低频的原理是,把照片中皮肤的颜色光影和细节纹理质感毛孔分离开来,分别处理。

皮肤的颜色光影信息存放在低频图层中,细节纹理质感信息存放在高频图层中。

对皮肤颜色光影单纯处理,不影响皮肤的质感。

下面介绍高低频的具体操作:
1、复制两个图层。

选择需要磨皮的图层,按“Ctrl+J”快捷键,复制两个图层。

为了操作方便,下面的图层重命名为“低频颜色光影图层”,上面的图层重命名为“高频细节质感图层”。

当然也可以随便命名,完全不影响效果的。

然后点击上面“高频细节质感图层”缩略图前面的小眼睛,关闭显示。

网上的小姐姐长得都很好看,皮肤都很好,白纸一样,纹理毛孔都没有,五官也不清晰,这是为什么呢?让俺怎么修啊。

随便找一张图片演示一下吧,不要介意这些细节,咱们学习的是技术,主要看操作。

2、处理低频图层。

选择下面的“低频颜色光影图层”,点击菜单栏的“滤镜”、“模糊”、“高斯模糊”。

调整半径数值,以模糊掉图像细节为准。

这样做是为了去掉细节质感,保留颜色光影。

3、处理高频图层。

选择“高频细节质感图层”,点击图层缩略图前面的小眼睛,打开显示。

点击菜单栏的“图像”、“应用图像”,打开应用图像面板。

应用图像参数设置如上图红色框起来的部分。

图层选择下面的“低频颜色光影图层”,如果没有重命名或者其他的名字,选择相应名字的图层。

混合模式选择“减去”,因为我们要减去下面低频图层的颜色光影,保留细节质感。

缩放数值设置为“2”,补偿值“128”。

这几个参数一定要按照这样设置。

点击“确定”后返回。

4、高频图层混合模式改为线性光。

到这里高低频就讲完了。

如果在这里结束,可能会挨骂。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现在的图像显示效果和最初打开的图像是一样的。

一通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原地杵。

其实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分别查看高、低频图层,可以看出来,图像的颜色光影信息已经储存在低频图层,纹理质感细节信息已经储存在高频图层。

颜色光影和细节质感合在一起组成了原来的图像。

5、分别处理高、低频图层。

为了稳妥,把低频图层按“Ctrl+J”快捷键复制一个,然后对复制的图层进行处理。

这里用插件磨皮、图章工具、中性灰等都是可以的。

用中性灰更高级一些。

前面介绍过,就不多说了。

说一下“混合器画笔”吧。

在画笔工具上面按鼠标右键,选择混合器画笔工具。

这里选择“清理画笔”,不要选择载入画笔,因为载入画笔会带入前景色。

混合器画笔工具的参数如图设置,潮湿“30%”、载入“90%”、混合“60%”、流量“90%”。

可以总结为“3969”,便于记忆。

如果你明白这几个参数的含义,可以自行调整,不明白就按照这个设置吧。

最后查看一下,把“对所有图层取样”前面的对勾去掉,不要勾选,因为我们只需要对当前图层取样。

设置完成以后,用混合器画笔工具,沿着皮肤的轮廓,从颜色好的地方按住鼠标左键不放,顺着皮肤的生长方向,往颜色不好的地方涂抹,把颜色带过去。

就和化妆一样吧。

涂抹的时候可以按“[”或者“]”调整画笔笔触的大小。

按“Ctrl++”或者“Ctrl+-”放大或者缩小画布,按“空格”键移动画布。

高频图层可以用修补工具去掉痘痘等瑕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