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中的劳动争议解决程序与方式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与处理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与处理程序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针对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而发生的争议。
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应要求尽快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注意合同中是否有限制甚至侵犯自身合法权益的条款;若对方拒绝或拖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尽量收集、保留能证明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如有对方落款的工资支付单、考勤表、有对方盖章的员工手册、出入证等。
如果没有这些证据,可以寻找一些在法律上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作证,如愿意出庭作证的客户、办公场所的物业人员和保安人员等,以帮助维权。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劳动合同的订立,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经过平等协商,就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达成合意,并签订劳动合同予以确定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履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实现互通内容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就已签订的劳动合同的部分条款达成修改、补充或者废止协定的法律行为,它是原劳动合同的派生和双方已有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发展。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依法生效后,因出现法定情形而导致劳动合同的效力消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法律行为。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是指事业单位中实行聘用制的人员与本单位因辞退、辞职等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工作时间,是劳动者在法定限度内为履行工作义务,在用人单位从事工作或者生产的时间。
工作时间包括标准工作时间和其他工作时间。
国家规定的标准工作时间是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
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劳动争议处理⽅式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式有四种:协商解决、调解、仲裁和诉讼。
下⾯关于劳动争议处理⽅式有哪些,店铺⼩编为您详细解答。
⼀、劳动争议处理⽅式包括哪些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式有四种:1、协商解决通过协商⽅式⾃⾏和解,是双⽅当事⼈应⾸先选择解决争议的途径。
同时也是在解决争议过程中可以随时采⽤的。
协商解决是以双⽅当事⼈⾃愿为基础的,不愿协商或者经协商不能达成⼀致,当事⼈可以选择其他⽅式。
2、企业调解是指双⽅当事⼈可以选择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处理⽅式。
这种调解实⾏⾃愿原则,具体体现在两⽅⾯,⼀⽅⾯是只有在双⽅当事⼈都同意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处理该争议,调解委员会才能受理该案件;另⼀⽅⾯是当事⼈可以不经过调解⽽直接申请仲裁。
此外,由于调解委员会主要是由企业代表和⼯会代表组成,所以⼯会与企业因履⾏集体合同发⽣争议,不适合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当事⼈应直接申请仲裁。
3、申请仲裁若经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双⽅达不成协议,当事⼈⼀⽅或双⽅均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
当事⼈也可以不经企业调解委员会处理⽽直接申请仲裁。
需要注意的是,因处理签订集体合同发⽣的争议缺乏法律依据,所以这类争议是由劳动保障⾏政部门会同有关⽅⾯进⾏协调处理,不可以申请仲裁。
除这种争议外,对其他争议⽽⾔,劳动争议仲裁是强制性的必经程序。
也就是说,只要有⼀⽅当事⼈申请仲裁,且符合受案条件,仲裁委员会即予受理;当事⼈如果要起诉到法院,必须先经过仲裁,否则⼈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4、提起诉讼⼆、劳动争议有哪些类型1、按照劳动争议当事⼈⼈数多少的不同,可分为个⼈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
个⼈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个⼈与⽤⼈单位发⽣的劳动争议;集体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当事⼈在3⼈以上,有共同理由的劳动争议。
2、按照劳动争议的内容,可分为:因履⾏劳动合同发⽣的争议;因履⾏集体合同发⽣的争议;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和职⼯辞职、⾃动离职发⽣的争议;因执⾏国家有关⼯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的争议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一个重要的法律制度,旨在解决劳动关系中可能发生的纠纷和争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可以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首先,劳动争议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第一步。
调解是通过协商的方式,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组织进行,旨在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调解的优势在于快速、灵活,可以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解决争议,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
如果劳动争议调解成功,双方可以签订调解协议,解决争议并继续合作。
其次,如果劳动争议调解未能成功,双方可以选择仲裁解决争议。
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机构进行,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遵守。
仲裁的优势在于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可以解决争议的根本问题,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仲裁裁决一般会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对劳动争议的解决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程序和权利义务进行了详细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律程序的严格执行,确保劳动争议的公正、公平,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双方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有助于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劳动关系中可能发生的纠纷和争议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可以有效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有助于建立健全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劳动争议调解法劳动纠纷解决与调解的法规
劳动争议调解法劳动纠纷解决与调解的法规劳动争议调解法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通过调解人员的介入和调解方式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法律制度。
它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中国,劳动争议调解法的实施对于解决劳动纠纷、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动纠纷解决的法律基础劳动纠纷解决的法律基础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纠纷的解决主要通过调解、仲裁和诉讼三种方式来进行。
1. 调解: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独立的第三方调解人员共同参与,通过协商和沟通等方式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2. 仲裁:仲裁是指在劳动争议无法通过调解解决的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以将争议提交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的一种方式。
仲裁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3. 诉讼:诉讼是指在劳动纠纷无法通过调解和仲裁解决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审判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二、劳动争议调解法的适用范围劳动争议调解法适用于各类涉及劳动争议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1. 劳动合同纠纷:涉及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修改等问题引发的争议。
2. 工资福利纠纷:涉及工资支付、加班费、津贴等待遇问题引发的争议。
3. 工伤赔偿纠纷:涉及工伤认定、工伤赔偿金计算等问题引发的争议。
4. 社会保险纠纷:涉及社会保险缴费、参保资格认定等问题引发的争议。
5. 劳务派遣纠纷:涉及劳务派遣人员的用工权益问题引发的争议。
三、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和要求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协商和沟通:劳动争议的调解过程中,调解人员应促使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和沟通,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2. 公正公平:调解人员在履行职责时应保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与劳动争议仲裁解除事由与程序流程
解除事由的差异
劳动合同解除事由
主要包括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过错(如拖欠工资、不提供 劳动保护等)以及经济性裁员等情形。
劳动争议仲裁解除事由
主要涉及劳动纠纷,如工资、工时、劳动条件、解雇等争议,需通过仲裁程序解 决。
解除程序的异同
劳动合同解除程序
一般遵循通知、协商、审批等步骤,其中通知期限和协商内 容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双方达成一致后,办理相关手续,如 离职证明、社保关系转移等。
劳动合同解除定义
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 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解除分类
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
解除事由及条件01源自0203协商解除事由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 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法定解除事由
包括劳动者过错性解除、 非过错性解除、经济性裁 员以及用人单位违法违规 等情形。
劳动争议仲裁解除程序
首先需提交仲裁申请,经过受理、调解、开庭、裁决等程序 。如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在规定时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法律责任与后果
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责任
根据解除事由和程序的不同,可能涉及违约责任、赔偿责任等。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 付赔偿金;劳动者违反合同约定,也需承担相应责任。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发展趋势
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将更加注重仲裁程序的简化和效率提升,同时加强对仲裁结果的执行 力度,保障仲裁制度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提升企业应对能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劳动合同管理、劳 动争议处理等方面,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减少劳动纠纷的 发生。
劳动争议案件法律程序(3篇)
第1篇一、引言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争议。
在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主要通过法律程序进行。
本文将从劳动争议案件的性质、法律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劳动争议案件的性质劳动争议案件属于民事案件,其性质具有以下特点:1. 民事性:劳动争议案件涉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民事权益,属于民事纠纷。
2. 劳动性:劳动争议案件涉及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具有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3. 公共性:劳动争议案件关系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具有公共性。
三、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程序1. 协商程序(1)协商主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2)协商内容:劳动争议案件的相关事宜。
(3)协商方式:口头协商、书面协商或第三方调解。
2. 调解程序(1)调解主体: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调解内容:劳动争议案件的相关事宜。
(3)调解方式:调解委员会组织调解,双方自愿达成协议。
3. 劳动仲裁程序(1)仲裁主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2)仲裁内容:劳动争议案件的相关事宜。
(3)仲裁方式:仲裁委员会组织仲裁,依法作出裁决。
4. 诉讼程序(1)诉讼主体:劳动者、用人单位或仲裁委员会。
(2)诉讼内容:劳动争议案件的相关事宜。
(3)诉讼方式: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作出判决。
四、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范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诉讼的程序,明确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适用进行解释。
五、结语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程序是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论述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及其关系
论述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及其关系引言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分歧而引发的纠纷。
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争议处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方式和其关系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方式1. 法律途径我国通过立法建立了完善的劳动法律体系,为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了法律依据。
具体来说,我国采取以下几种法律途径来处理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独立第三方进行调解。
仲裁结果具有强制执行力。
•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
•行政监督:相关部门可以对涉及违反劳动法规的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2. 和解协商和解协商是一种非诉讼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它强调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共识。
在我国,和解协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协商:双方通过对话、谈判等方式进行交流,寻求解决劳动争议的共同意见。
•调解:如果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可以请第三方进行调解,如劳动监察机构、工会等。
•和解:在调解的基础上,双方达成共识并签订和解协议。
3. 其他方式除了法律途径和和解协商外,我国还探索了其他一些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咨询服务:设立劳动争议咨询热线、网站等渠道,为劳动者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
•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是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方式与其关系1. 法律途径与和解协商的关系法律途径和和解协商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两种主要方式,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法律途径和和解协商是相辅相成的。
法律途径为劳动者提供了一种有力的保障机制,确保他们的权益得到维护。
而和解协商则更注重双方的平等协商和自愿达成共识。
在实际操作中,法律途径通常作为最后的手段,当和解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时才会采取。
法律途径和和解协商相互促进。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一般来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三种主要方式。
首先,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劳动争议。
协商是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友好协商等方式,自行达成解决劳动争议的协议。
协商的好处在于可以节约时间、成本,双方可以通过相互沟通、互相谅解来解决问题。
但是,如果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时候就需要第三方的介入了。
第二种方式是调解。
调解是指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用人单位组织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在双方当事人同意下,通过公开公正的程序,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调解的好处在于有专业的调解员帮助双方沟通,化解矛盾,避免纠纷升级,从而减轻双方的压力,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如果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劳动争议,双方可以选择仲裁。
仲裁是由专门组织或者人员,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协议或者法律的规定,对劳动争议进行独立公正的仲裁,作为最终解决劳动争议的手段。
仲裁的好处在于可以解决那些自愿协商和调解无法解决的矛盾纠纷,使争议更加公正、客观的解决。
同时,对于那些涉及金钱等较为复杂的争议,仲裁也可以有效减少双方的成本和时间。
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需要建立起专门的劳动纠纷解决机构,以更快、更高效地解决各种劳动争议。
这些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劳动争议处理经验,能够公正、独立地处理各种劳动争议。
同时,这些机构需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积极宣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引导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劳动争议的处理,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另外,对于一些特殊的劳动争议,如欠薪、工伤赔偿等,需要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加强相关政策的支持。
比如,在欠薪纠纷中,需要加大对用人单位的追偿力度,对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进行严厉处罚,以遏制欠薪行为的发生。
而在工伤赔偿方面,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工伤赔偿制度,提高工伤赔偿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总之,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是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
劳动法中的劳动争议解决与诉讼程序
劳动法中的劳动争议解决与诉讼程序劳动争议解决是劳动法中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职场中,劳动争议难免会出现,而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和诉讼程序则是劳动法中明确规定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劳动法中的劳动争议解决方式及相应的诉讼程序。
劳动争议解决方式劳动争议解决方式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
协商是最常见的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发生时,双方应当首先进行协商解决。
协商的目的是通过双方的平等协商达成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协商解决争议可以减少纷争,保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如果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双方可以申请调解。
调解是指由劳动部门等第三方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
调解一般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该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组织并具有独立行政调解权限。
通过调解,争议双方可以更快地解决问题,减少纷争对双方的损失。
如果调解也无法解决争议,双方可以选择仲裁。
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仲裁是最后的解决方式,当事人必须接受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结果。
仲裁过程相对于诉讼程序来说更为简化,也更为便捷,对于双方都是一种快速解决纠纷的方式。
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在劳动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调解和仲裁解决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选择将争议提交到法院诉讼。
劳动争议的诉讼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提起诉讼: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书应当明确争议的事实、理由、请求以及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2. 立案审查:法院会对起诉书进行审查,确保满足立案条件,如双方具有诉讼资格,并存在真实、具体的劳动争议。
3. 调解和庭前准备:在开庭前,法院会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
如果调解未成功,法庭将进行庭前准备工作,包括确认争议的事实和证据,细化争议的主要焦点。
4. 开庭审理:法院将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召开庭审。
双方当事人应当到庭出庭,法院将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质证证人,对争议进行审理。
5. 审判裁决:法院在庭审结束后会进行审议和研究,最终做出判决。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一、申请调解。
发生劳动人事争议,当事人可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
二、受理调解申请。
调解组织接到调解申请后,应当及时对调解申请进行审查,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三、开展调解。
调解组织根据案情指定调解员或者调解小组进行调解,调解应当自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结束。
劳动争议发生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常是指因为双方权益不和谐而引起的纠纷,在我国对于劳动争议有着明确的规定,当然对于劳动争议的处理有着明确的程序,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我国目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可以用“一调一裁两审”来概括,即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除先进行协商外,可以申请劳动调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意调解的,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其诉讼程序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制。
“一调一裁两审”的制度将仲裁作为诉讼的一个前置程序,不经仲裁,当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立法过程中,有的意见建议将这种仲裁前置的程序,修改为“或裁或审”,即由当事人选择,仲裁或者诉讼,不再将仲裁作为必经程序,由于减少了一个必经仲裁程序环节,可以解决劳动争议处理时间长的问题。
经过立法机关反复研究认为,现行的“一调一裁两审”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已经被社会所接受,能够充分发挥调解和仲裁的作用,使劳动争议尽可能在比较平和的气氛中得到解决,尽量减少打官司。
同时,也有利于劳动争议在最初阶段予以化解,也就不存在周期长的问题了。
此外,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不同,劳动合同法确立了由政府、工会、企业建立的三方协调机制,劳动行政部门作为政府的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有责任在劳动争议的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也是一些国家的通行做法。
为了快速处理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处理周期过长的问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一调一裁两审”体制进行重大变革,实行对涉及金额不大的追索劳动报酬、经济补偿、养老金或者赔偿金的争议,以及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一裁终局的制度,对这部分争议案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终局裁决,使劳动纠纷终止于仲裁环节,不再走完全过程,有效解决周期长的问题,真正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
劳动争议解决的四种途径分别是什么
There is no so-called genius in this world, and there is no reward for nothing. Every glamorous person you see has made shocking efforts behind it.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劳动争议解决的四种途径分别是什么导读: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式和程序解决其争议:1、协商解决。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商量,使双方消除矛盾,找出解决争议的方法。
2、企业调解。
3、申请劳动仲裁。
4、法院判决。
当事人任何不服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法院将按照的有关程序进行。
一、劳动争议解决的四种途径分别是什么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条例》等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采取以下四种方式和程序解决其争议:1、协商解决。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商量,使双方消除矛盾,找出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然,协商解决并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只是国家对当事人自行解决劳动争议这种方式予以认可。
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并有权申请调解或仲裁。
2、企业调解。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企业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此协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果从当事人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未达成协议,则视为调解不成。
当事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60至90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另外,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达成协议后反悔的,也可直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劳动争议一般由所在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当发生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如果当事人任何一方对裁决不服,则应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有哪些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有哪些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有哪些?下⾯,店铺⼩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有哪些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主要有四种,⾸先就是协商,其次是调解、仲裁、起诉。
1、调解程序。
这⾥的调解程序是指企业调解委员会对本单位发⽣的劳动争议的调解。
调解程序并⾮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然⽽对于解决劳动争议却起着很⼤的作⽤,尤其是对于希望仍在原单位⼯作的职⼯,通过调解解决劳动争议当属⾸选步骤。
2、仲裁程序。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向对⽅当事⼈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当事⼈同意履⾏义务⽽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不能在本条第⼀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
从中⽌时效的原因消除之⽇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劳动报酬发⽣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的,应当⾃劳动关系终⽌之⽇起⼀年内提出。
3、诉讼程序。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当事⼈如对仲裁决定不服,可以⾃收到仲裁决定书15⽇之内向⼈民法院起诉,⼈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根据《中华⼈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受理和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当事⼈对⼈民法院⼀审判决不服,可以再提起上诉,⼆审判决是⽣效的判决,当事⼈必须执⾏。
需强调的是,劳动争议当事⼈未经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法院起诉,否则⼈民法院不予受理。
关于处理因签订或履⾏集体合同发⽣的争议,《劳动法》作了特殊的程序规定,即因签订集体合同发⽣争议,当事⼈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民政府劳动⾏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协调处理;因履⾏集体合同发⽣争议,当事⼈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都有哪几种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都有哪⼏种劳动者与⽤⼈单位由于存在利益冲突,是很容易发⽣劳动争议的,劳动争议属于普通的争议,双⽅当事⼈是需要依据法律的规定和双⽅当事⼈的意思表⽰来处理的。
那么,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都有哪⼏种?下⾯,店铺⼩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有:第⼀,协商。
劳动争议发⽣后,尤其是⼯伤待遇争议发⽣后,双⽅当事⼈应当⾸先进⾏协商,以达成解决⽅案。
这是最为常见的、也往往是双⽅都容易接受的。
事实上,⽭盾不太尖锐的⼯伤待遇争议,常常都是以这个程序来解决的。
对职⼯来讲,尤其要注意使⽤协商的⽅式解决纠纷,因为发⽣⼯伤的职⼯,往往还要在该⽤⼈单位⼯作,如果过分强调⽤诉讼的⽅式解决问题,可能会为今后的⼯作带来不便。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要对⽤⼈单位作不恰当的妥协,⽽是想要强调,协商是双⽅最易接受,效果也最好的⽅式。
第⼆,调解。
就是企业调解委员会对本单位发⽣的劳动争议进⾏调解。
从法律、法规的规定看,这并不是必经的程序。
但它对于劳动争议的解决却起到很⼤作⽤,特别是对希望继续留在本单位⼯作的职⼯来说,能够通过调解来解决劳动争议,也不失为⼀种理想的选择。
第三,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不成的,当事⼈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根据规定,当事⼈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起60⽇内,以书⾯形式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仲裁委员会应当⾃收到申请书之起7⽇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组成仲裁庭之⽇起60⽇内结束。
对于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批准,可以适当延期,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30⽇。
需要强调的是,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必经程序。
就是说,当事⼈未经仲裁程序不得直接向⼈民法院起诉,否则,⼈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诉讼。
当事⼈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收到仲裁裁决书之⽇起15⽇内向⼈民法院起诉。
⼈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则依据民事诉讼法和劳动法等的规定,受理和审理劳动争议案件。
处理劳动争议的流程是什么?
If you believe in dreams, dreams will believe in you.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处理劳动争议的流程是什么?1、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当经过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当事人再选择通过劳动部门调解程序或申请劳动仲裁。
2、劳动部门调解。
当事人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只有双方当事人都同意调解,调解委员会才能受理。
当事人不同意调解的,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我们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报酬、权益等问题与用人单位发生一些争议。
当产生争议的时候,是有相关的法律途径来解决的。
那么,处理劳动争议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应该怎样去选择途径来解决争议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处理劳动争议的流程,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主要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一致后,双方可达成和解协议,但和解协议无必须履行的法律效力,而是由双方当事人自觉履行。
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调解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当事人双方愿意调解的,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委员会接到调解申请后,可依据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原则进行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调解和仲裁劳动争议的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调解和仲裁劳动争议的法律规定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是劳动法领域中解决劳动纠纷的常用方式。
为了确保争议的公正解决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对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设立了相应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就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调解和仲裁劳动争议的法律规定进行探讨。
一、劳动争议调解的法律规定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法》,劳动争议指劳动合同、集体合同或者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的工资福利待遇、工作时间和休假、社会保险等劳动条件、职工权益纠纷。
劳动争议的调解是指通过调解机构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调解应当符合以下原则:1. 自愿原则:劳动争议调解是基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自愿参与,双方都应主动提出参与调解的申请。
2. 公正公平原则:调解机构在进行劳动争议调解时,应秉持公正公平的态度,不偏不倚地对待双方,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平等保护。
3. 快捷高效原则:调解机构应及时组织调解,确保调解效果的及时实现,避免劳动争议的扩大化。
4. 法定原则:劳动争议调解应依法进行,调解机构的权能和职责应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超越法律界限。
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受理申请:调解机构应及时受理申请,并确认双方的争议问题。
2. 调解准备:调解机构应组织调解员,熟悉双方的争议情况,准备调解方案。
3. 开展调解:调解机构应邀请双方参与调解,并充分听取双方的陈述和意见。
4. 达成调解协议:如果双方在调解过程中达成一致,调解机构应记录调解结果,签署调解协议。
5. 效力认可:调解协议经双方确认后,应具备法律效力。
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二、仲裁劳动争议的法律规定如果劳动争议调解未能达成一致,双方可以选择仲裁作为解决办法。
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法》规定了仲裁劳动争议的程序和要求。
仲裁劳动争议的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申请受理:一方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申请应包括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并附上相关证据。
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几种
Don't say that others are not treating you badly and make you angry, but you are not self-cultivation enough, and you can't be detached.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几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有四种:一是协商解决二是企业调解三是申请仲裁四是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或者是克扣、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等情况下,劳动者都可能会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争议。
发生了争议就要想办法解决,那么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有几种?对此,本文将为您做详细解答。
一、有哪些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1)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如果能够成功,这将是最佳的解决劳动争议的途径,当事人双方都可以很方便快捷的解决掉自己的问题,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熟人社会的特征,但是这需要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要学习劳动法,了解劳动法的相关法律规定。
(2)向单位的劳动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很多大企业工会比较健全,劳动仲裁调解委员会也比较值得信任,劳动者就完全可以依靠工会的力量,向企业的劳动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成功皆大欢喜。
不过,由于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达成的调解书没有法律效力,在执行的过程中如果双方出现争议,仍需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没有办法了,还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吧。
(3)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仲裁中,法院和仲裁庭遵循的是“民不告官不纠”原则,你没有要求,就不会主动判给你。
在劳动仲裁中,一般仲裁委员会都会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结果经双方签字后和仲裁庭裁判结果都具有法律约束力,15天以后如果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自动生效。
预期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可以提请法院强制执行。
(4)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当事人对劳动仲裁结果不满意的。
在仲裁结果作出15天之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的几种解决途径
劳动争议的⼏种解决途径⽤⼈单位与劳动者发⽣劳动争议,当事⼈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下⾯是店铺对解决劳动争议的这四种途径的详细介绍以及劳动仲裁的其他相关知识,欢迎阅读了解。
劳动争议的⼏种解决途径⼀、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案。
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为单位,⼀⽅为单位职⼯,因双⽅已经发⽣⼀定的劳动关系⽽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
双⽅发⽣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
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双⽅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愿,任何⼈都不能强迫。
⼆、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当事⼈就已经发⽣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
根据《劳动法》规定:在⽤⼈单位内,可以设⽴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
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代表和⼯会代表组成。
⼀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平和实际⼯作能⼒,⼜了解本单位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
除因签订、履⾏集体劳动合同发⽣的争议外均可由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
但是,与协商程序⼀样,调解程序也由当事⼈⾃愿选择,且调解协议也不具有强制执⾏⼒,如果⼀⽅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当事⼈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处理的程序。
该程序既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灵活、快捷的特点,⼜具有强制执⾏的效⼒,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段。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依法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
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诉讼打劳动官司,必须要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民法院起诉。
四、诉讼程序根据《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收到仲裁裁决书之⽇起15⽇内向⼈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不履⾏仲裁裁决的,另⼀⽅当事⼈可以申请⼈民法院强制执⾏。
劳动争议的调解办法有哪些
There is never a real desperation in life.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劳动争议的调解办法有哪些《劳动法》第十三条大中型企业应当依法设立调解委员会,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工作人员。
有分公司、分店、分厂的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在分支机构设立调解委员会。
总部调解委员会指导分支机构调解委员会开展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
调解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在车间、工段、班组设立调解小组。
在我们现实社会中,尽管劳动法规定了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操作中,无论是公司还是我们个人,都会沟通不当从而导致劳动争议的出现。
如果公司与个人出现了劳动争议,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调解,调解的办法有哪些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劳动争议的调解办法,希望能够解决您的疑惑。
一、劳动争议协商根据《劳动法》第八条发生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与另一方当事人约见、面谈等方式协商解决。
第九条劳动者可以要求所在企业工会参与或者协助其与企业进行协商。
工会也可以主动参与劳动争议的协商处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劳动者可以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作为其代表进行协商。
第十条一方当事人提出协商要求后,另一方当事人应当积极做出口头或者书面回应。
5日内不做出回应的,视为不愿协商。
协商的期限由当事人书面约定,在约定的期限内没有达成一致的,视为协商不成。
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延长期限。
第十一条协商达成一致,应当签订书面和解协议。
和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经仲裁庭审查,和解协议程序和内容合法有效的,仲裁庭可以将其作为证据使用。
但是,当事人为达成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争议事实的认可,不得在其后的仲裁中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
第十二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约定的期限内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可以依法向调解委员会或者乡镇、街道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中心)等其他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法中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研究
劳动法中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研究导言: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中因工资、工时、工作条件、解雇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解决劳动争议,不仅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也是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劳动法中设立了一系列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确保劳动争议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
本文将对劳动法中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进行研究。
一、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分类劳动法中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主要分为行政解决和司法解决两种。
1. 行政解决行政解决是指劳动争议的解决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协调和调解。
在中国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行政解决是重要的一环。
劳动行政部门具备协调、调解、裁决的权力,可以迅速、有效地解决一些简单、普通的劳动争议。
此外,劳动行政部门还可以进行劳动争议的仲裁工作。
2. 司法解决司法解决是指劳动争议的解决由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
司法解决是劳动争议解决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些复杂、重大的劳动争议,特别是对于涉及法律解释和司法实践需要借鉴的案件,需要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
劳动争议的司法解决确保了争议处理的公正性和法律效力。
二、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程序劳动法明确了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程序,以确保争议的解决能够符合法律规定,并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1. 行政解决程序行政解决程序主要包括接受申请、调查核实、协调调解、裁决仲裁等环节。
当事人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书应当明确争议的事实和请求。
劳动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将进行调查核实,明确争议的问题和争议的当事人。
在核实的基础上,劳动行政部门会进行协调调解,如果协调不成,会进行裁决仲裁。
2. 司法解决程序司法解决程序主要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判决等环节。
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状应当明确争议的事实、理由和请求。
法院受理之后,将进行审理程序,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审查证据,进行法律适用,最终做出判决。
三、劳动争议解决的原则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在实践中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以保障解决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劳动争议解决法律规定与实际操作
证明力判断
法院将根据证据的种类 、来源、内容等因素综 合判断其证明力大小。
05
劳动争议解决的程序规则
调解程序规则
01
调解申请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书面调
解申请。
02
受理与调解
调解委员会在收到调解申请后,应当及时对争议事项进行全面调查和核
实,并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协商和解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当事 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 议事项进行协商,达成共识,从
而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协商和解的程序
双方当事人可以直接进行协商, 也可以邀请第三方协助进行协商 。协商过程中,双方应充分表达 各自意愿,寻求共同利益点,争
取达成共识。
协商和解的效力
协商和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 力,双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 如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
一旦发生劳动争议,企业应积极应对 ,主动与劳动者协商解决争议,尽量 将争议化解在萌芽状态。
02
依法申请调解、仲裁 或诉讼
如果协商无果,企业可以依法向调解 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向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
03
尊重并执行生效法律 文书
企业应尊重并执行生效的法律文书, 包括调解书、仲裁裁决书和法院判决 书等,切实履行法律义务,维护企业 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注意事项
收集证据时应遵守法律规定,不得 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禁止 性规定。
证据的审查与判断
真实性审查
法院将审查证据来源是 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 ,是否存在伪造、变造
等情形。
关联性审查
法院将判断证据与争议 事实是否相关,能否证 明待证事实的存在与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法中的劳动争议解决程序与方式劳动争议是指在劳动关系中,由于工资、工时、劳动条件、解雇等方面的纠纷而导致的争议。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争议的解决程序与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劳动法中的劳动争议解决程序与方式。
一、劳动争议解决程序
1. 调解阶段
劳动争议解决程序的首要步骤是调解阶段。
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
调解委员会会派遣专业人员对争议进行客观、中立的调查。
在调解阶段,调解委员会将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促使双方达成共识。
2. 申请仲裁
如果调解无法解决争议,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仲裁委员会将依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公正、公平地做出仲裁决定。
仲裁决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属于一种强制性的解决方式。
双方当事人在收到仲裁决定后,必须依法执行。
3. 提起诉讼
如果对仲裁决定不满意,双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争议交由司法机关进行审理。
人民法院将依据相关法律和事实,作出裁决。
人民法院的裁决具有最终决定权,双方当事人必须依法接受。
二、劳动争议解决方式
1. 协商解决
劳动争议的首要解决方式是协商。
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直接沟通和
协商,寻求问题的共同解决办法。
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借助于第
三方的帮助,如工会、劳动保护机构等,以促进协商的顺利进行。
2. 调解解决
调解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解决方式,但它仍然是劳动争议解决的有效
途径之一。
调解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中介机构进行。
调解
的目的是通过平等、公正的调解程序,帮助双方当事人达成争议解决
的协议。
3. 仲裁解决
仲裁是一种强制性的解决方式,仲裁决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拥有专业的仲裁人员,依法审理并判决劳动争议
纠纷。
仲裁过程相对简洁高效,适用于争议较小的情况。
4. 诉讼解决
诉讼是劳动争议解决的最后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强制性的解决方式。
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提交相关证据,并接受法院的审理和
判决。
尽管诉讼可能耗费较长时间和金钱,但在一些复杂的劳动争议中,诉讼仍然是必要的手段。
结语:
劳动法中的劳动争议解决程序与方式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
了明确的指导。
在面对劳动争议时,双方当事人应当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并遵守相关程序和法律规定。
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劳动争议可以得到公正和合理的解决,实现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