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
《标准轨距铁路限界》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专家解读
《标准轨距铁路限界》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专家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局,国家铁路局•【公布日期】2021.02.23•【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标准轨距铁路限界》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专家解读国家铁路局组织编制的2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限界第1部分:机车车辆限界》(GB 146.1-2020)和《标准轨距铁路限界第2部分:建筑限界》(GB 146.2-2020)将于2021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原《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GB 146.1-1983)和《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 146.2-1983)同时废止。
该系列2项标准是中国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布为铁路建设和移动装备的设计、制造、检验等提供了技术依据,对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标准轨距铁路限界》系列标准为强制性标准,包括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是确定机车车辆外形尺寸和铁路沿线建筑及设备设施位置及轮廓的重要技术标准,铁路各单位必须共同遵循。
系列标准纳入了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优化了普速铁路机车车辆上部限界中影响空间利用的轮廓线、下部限界中涉及行车安全的轮廓线,建筑限界中影响乘客上下车的站台轮廓线、隧道限界的下部轮廓线等。
在对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特种车等开展大量研究、计算和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标准技术指标。
《标准轨距铁路限界》系列标准是铁路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基础性标准,对统一规范我国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沿线建筑及设备设施,推进铁路建设和装备制造健康发展,保障运营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铁路有关专家就2项标准解读如下:一、颁布新《标准轨距铁路限界》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背景是什么?原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和《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自1983年颁布实施以来,对推动客货共线铁路建设,规范机车车辆的外形设计,保障铁路行车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京沪高铁路线图
(4)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200km/hc v< 350km/h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200km/h<v<350km/h )站台建筑限界(正戋不适用).----------- 各种it就鞘的基本at晶也老用于桥梁和隧道.钢轨的类型,以每1米大致质量kg数表示.目前,我国铁路的钢轨类型主要有75kg/m、60kg/m、50kg/m 及43kg/m世界上最重型的钢轨已达到77.5kg/m,我国也在重载线路上逐步铺设75kg/m 钢轨.标准钢轨标准长度为12.5m和25m两种.(1)分类。
钢轨以每米大致重量的公斤数,可分为重轨与轻轨两种:①重轨。
按所用钢材钢种分为:普通含锰钢轨、含铜普碳钢钢轨、高硅含铜钢钢轨、铜轨、锰轨、硅轨等。
主要有3 8、43、50 kg三种。
此外还有用于少数线路上的4 5 kg轨,已计划在运量大和车速高的线路上用的60 kg轨°GE2585—81规定了我国3 8〜5 0kg/m钢轨的技术条件,其尺寸和代号等如表6—7—10所示。
②轻轨。
品种在“8”的标准(5)中规定。
主要有9、12、15、2 2、30等不同轨型,其断面尺寸和轨型类别等如6-7-11所示。
技术条件详见“8”中标准(3)。
(2)制造及用途。
钢轨采用平炉、氧气转炉冶炼的碳素镇静钢轧制而成。
其用途是承受机车车辆的运行压力及冲击载荷。
(3)生产厂和进口国。
我国现用的钢轨,主要是国内一些钢厂生产,如鞍钢、武钢等。
此外,由于用量较大,尚需进口一些按我国技术标准要求的理化性能和按国外有关标准方法判定的钢轨及钢轨附件。
进口生产国有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
2. 尺寸规格钢轨的长度和其他几何尺寸及公差等,由“8”中有关轻重轨相应标准规定。
3. 外观质量(1)轧制后的钢轨应笔直,不得有显著弯曲与扭转。
对于轻重轨的局部弯曲和扭转及其矫正变形量,轨端面的倾斜等,不得超出标准规定。
(2)钢轨表面应洁净光滑,不得有裂纹、结疤、划痕等缺陷;其端面不得有缩孔痕迹和夹层等。
铁路建筑限界与超限货物运输
铁路限界管理与超限货物运输(投影+黑板)一、超限货物运输相关限界铁路线路两侧都设置有铁路运输相关的各种行车设备及建筑物,铁路沿线各种技术设备构成了我们所说的铁路限界,铁路技术设备主要有线路(含桥梁、隧道)、站场、机车车辆、通信信号、信息系统、供电给水、房建、救援、安全监测等设备以及铁路用地。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限界是指按规定可以通行装载超限货物车辆的区间线路限界(在车站按《站细》规定接发超限货物列车的股道线路限界)(一)相互作用的设备1、设备及建筑物基本上铁路沿线上的各种技术设备及建筑物都会影响超限货物车辆的运行,根据超限货物的超限等级(程度)不同,其影响大小也各不相同,我们知道限界包括了桥梁(半穿式、下承式桁梁)、隧道、天桥、立体交叉的下层线路、站台、雨棚、煤台、水鹤、信号机、通信、电力安装在线路上的各种安全检测装置和靠近建筑限界的其它建筑物、设备等。
在制定铁路建筑限界时,应该考虑机车车辆限界的尺寸和机车车辆安全运行的要求,同时还应该考虑外形尺寸超出机车车辆限界的大型设备运输的需要,而且也要为机车动力的发展和特种长大货车的发展留有余地。
建筑限界制定标准过大,一是造成铁路建设的成本太高,同时也造成铁路运输能力的巨大浪费;限界标准制定过低又会阻碍铁路超限货物运输的能力和发展。
《铁路技术管理规则》规定:车站内正线必须保证能通过超限货物列车,在编组站、区段站及区段内选定的三至五个中间站,单线铁路应另有一条线路,双线铁路上、下行各另有一条线,须能通过超限货物列车。
目前我国既有线上大量的技术设备及建筑物的实际限界不能满足国家规定的建筑限界标准(例如:施工建设时因地形地貌影响,长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地质变化、工务(建设)部门线路大修拨道、抬道、改造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设计时的非电气化铁路又经电气化改造等等原因)。
而超限货物运输所要面对的正是这些不符合标准的实际限界,这些侵线设施设备及建筑物严重阻碍超限货物运输的安全及发展。
铁路站台建筑限界标准
铁路站台建筑限界标准铁路站台建筑限界标准是指在铁路车站建设中,为了确保列车和站台建筑之间的安全距离,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这些标准和规定对于铁路运输安全和乘客的出行安全至关重要。
在铁路站台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限界标准,以确保列车和站台建筑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首先,铁路站台建筑限界标准包括了对站台边缘、站台顶棚、站台地面等各个部分的限界要求。
站台边缘的高度、站台顶棚的悬挑距离、站台地面的坡度等都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这些限界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列车与站台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列车与站台建筑之间发生碰撞或接触,从而确保乘客的安全。
其次,铁路站台建筑限界标准还包括了对站台边界标线、站台安全门、站台护栏等设施的规定。
站台边界标线的设置、站台安全门的位置、站台护栏的高度等都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这些设施的设置和规定,可以有效地引导乘客上下车,保证乘客在站台上的安全,避免乘客误入铁路线路区域,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外,铁路站台建筑限界标准还涉及到站台设备和标识的规定。
站台设备包括站台灯、站台广播、站台监控等设施,这些设备的设置和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以确保乘客在站台上的正常使用和乘车体验。
同时,站台标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包括站台编号、站台方向指示、站台安全提示等标识,这些标识的设置和布局必须符合相关标准,以便乘客能够清晰地了解站台信息,确保乘客的出行安全。
总的来说,铁路站台建筑限界标准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规定,它关乎着铁路运输安全和乘客的出行安全。
在铁路站台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和规定,确保列车和站台建筑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乘客的出行安全。
《铁路线路与战场》站场基础知识-限界
1. 机车车辆的中心最大 高度为4800mm。
2. 机车车辆钢轨水平面 上部1250-3600mm范 围内宽度为3400mm。
3. 距离钢轨水平面1250mm以内,机车车辆宽度逐渐缩减,因 此在此范围内建筑物和设备比较多。
(二)建筑限界
建筑限界是邻近线路的建筑物或设备(与机车车辆相互作业 的设备除外)不得侵入的最小横断面尺寸轮廓。
曲线地段的外轨超高(抬高外轨道的高度)使得车体 向曲线内侧倾斜,由于内部倾斜使得原来的安全空间 减少为了安全需增加内侧建筑限界的宽度。
2.外轨超高(W立)
W立 车体突 出点
S’
➢ 建筑物高于或等于车体 突出点高度H=3600mm, 采取3600.
➢ 建筑物低于车体突出点 高度采取建筑物的高度。
➢ S’---内外侧钢轨中心间 的距离,采用1500mm
3.B信号机位于曲线外侧,属于外侧加宽,有:
W外
44000 R
44000 800
55mm
B信号机至线路中心的最小距离=2150+55=2205mm
三、线路间距
1.定义:相邻两线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称作线路间距。(画 图试试)
2. 线路间距设置要求 1. 线路间距应保证行车和站内作业的安全; 2. 满足通行超限货物列车和两线间设置行车设备及客、货
2×(1700+100) +400=4000(mm)
② 直线地段线路间距速度比较大
当区间列车运行速度在140~160km/h时,双线区间直 线地段最小线路间距为4200mm; 客运专线列车运行速度在160~200km/h时,双线区间 直线地段最小线路间距为4400mm。
③ 直线地段线路有信号灯分类
最新版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一、限界测量简介:(一)不同的线路及运行速度,对应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如下(依据铁总科技[2014]172号文):1、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建筑限界图图1 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
适用于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构)筑物。
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2、v >160 km/h 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建筑限界图图2 单位:mm 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
适用于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构)筑物。
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52003、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建筑限界图图3 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①站台建筑限界(侧线站台为1 750 mm;正线站台,无列车通过或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80km/h时为1 750 mm,列车通过速度大于80 km/h时为1 800 mm)。
②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限界为1800mm。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也适用于桥梁和隧道。
y为接触网结构高度。
(二)测试计算方式1、示意图中斜面高度限界计算方法:根据图1、图2、图3所示,结合不同的线路,设备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限界要求。
如设规规定四显示带引导的进站信号机,在非电化区段,最下方灯位高度要求在>5000mm,速度≤160km/h,从图1中处于4500-5500mm区域,限界在2000-1400mm,形成一个底边是600mm、高度为1000mm的三角形,如在实际测量该进站高度是5150mm,该限界的最小值应是2000-(X/600=650/1000)=1610mm,或1400+(X/600=350/1000)=1610mm。
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条文(1总则)
①轨面
②区间及站内正线(无站台)建筑限界
③有站台时建筑限界
④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上最大高度
⑤站内侧线路中心线至站台边缘的宽度
图1.0.6客运专线建筑限界轮廓及基本尺寸(单位:mm)
1.0.7高速铁路列车设计活载应采用ZK活载。
ZK活载为列车竖向静活载,ZK标准活载如图1.0.7-1所示,ZK特种活载如图1.0.7-2所示。
(2)采用先进、成熟、经济、实用、可靠的技术;
(3)体现高速度、高密度、高安全、高舒适的技术要求;
(4)符合数字化铁路的需求。
1.0.4高速铁路设计速度应按250km/h、300 km/h、350km/h选择,并应考虑不同速度共线运行的兼容性。
1.0.5高速铁路设计年度宜分近、远两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十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二十年。
1
1.0.1为统一高速铁路设计技术标准,使高速铁路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50~350km/h的高速铁路,近期兼顾货运的高速铁路还应执行相关规范。
1.0.3高速铁路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理念;
图1.0.7-1 ZK标准活载图式
图1.0.7-2 ZK特种活载图式
1.0.8高速铁路应按全封闭、全立交设计。
1.0.9高速铁路设计应执行国家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节省用地、保护环境等有关法律、法规。
1.0.10高速铁路结构物的抗震设计应符合《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及国家现行有关规定。
2019年《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册)》.doc
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册)(报批稿)2005 北京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册)(报批稿)2005 北京前言本暂行规定是根据铁道部建设管理司的安排编制而成的。
本暂行规定在编制过程中,认真总结了秦沈客运专线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审查后定稿。
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按照“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理念,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采用安全、可靠、先进、成熟、经济、适用的新技术,不能照搬照套标准。
勘察、设计单位执行(或采用)单项或局部标准,并不免除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整体工程和系统功能质量问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本暂行规定共分8章,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线路、路基、轨道、桥涵、隧道、站场,另有3个附录。
在执行本暂行规定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有关资料。
如发现需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10号,邮政编码300142),并抄送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北京市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5),供修订时参考。
本本暂行规定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
本暂行规定主编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本暂行规定参编单位: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本暂行规定主要起草人:李秉涛、白宝英、吴连海、苏伟、靖凤鸣、罗章波闫红亮、乔俊飞、刘向云、郭郦、赵陆青、崔维孝宋绪国、崔俊杰、王桢、杜保军、阳运中、吴中民韩向阳目次1 总则 (3)2 术语、符号 (6)2.1术语 (6)2.2符号 (6)3 线路 (8)3.1一般规定 (8)3.2线路平面 (8)3.3线路纵断面 (12)3.4交叉、附属设施及其它 (14)4 路基 (16)4.1一般规定 (16)4.2路基面形状和宽度 (18)4.3基床 (23)4.4路堤 (25)4.5路堑 (29)4.6过渡段 (31)4.7路基排水 (34)4.8路基防护 (35)4.9路基支挡 (37)4.10其他 (37)5 正线轨道 (39)5.1一般规定 (39)5.2正线轨道 (40)5.3无缝线路 (43)5.4轨道附属设备及常备材料 (46)6 桥涵 (48)6.1一般规定 (48)6.2设计荷载 (49)16.3结构变形、变位和自振频率的限值 (55)6.4结构形式、计算及构造 (57)6.5桥面布置及附属设施 (60)6.6车站高架结构 (62)7 隧道 (63)7.1一般规定 (63)7.3隧道衬砌 (64)7.4洞内附属构筑物 (65)7.5洞门及洞口缓冲结构 (66)7.6防排水 (66)7.7通风、照明 (68)7.8防灾与救援 (68)7.9抗震设计 (69)8 站场 (70)8.1一般规定 (70)8.2站线平、纵断面 (72)8.3站场路基、排水及道路 (73)8.4车站、客运设备及段(所) (74)8.5站线轨道 (77)附录A 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加宽 (80)附录B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 (81)附录C 跨区间无缝线路的允许温降和允许温升 (85)本暂行规定用词说明 (88)21 总则1.0.1为统一新建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标准,使客运专线铁路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暂行规定。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
附图1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单位:mm 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①站台建筑限界(侧线站台为1 750 mm;正线站台,无列车通过或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80 km/h时为1 750 mm,列车通过速度大于80 km/h时为1 800 mm)。
②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限界为1800mm。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也适用于桥梁和隧道。
y为接触网结构高度。
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办法1.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仅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向曲线内侧倾斜的加宽,加宽量为:h HW 15001=式中 W1 —— 曲线内侧加宽量(mm );H —— 轨顶面至计算点的高度(mm ); h —— 外轨超高(mm )。
曲线上建筑限界的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
加宽方法可采用下图所示阶梯形方式,或采用曲线圆顺方式。
2.曲线地段的站线两侧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建筑限界和站台建筑限界,需考虑曲线内、外侧的限界加宽。
加宽量为:曲线内侧加宽(mm ):h HR W 1500405001+=曲线外侧加宽(mm ):RW 440002=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 ):h HR W W W 15008450021+=+= 式中 R ——曲线半径(m );H ——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 ); h ——外轨超高(mm )。
h H 1500的值也可用内侧轨顶为轴,将有关限界旋转θ角(1500tan arc h=θ)求得。
加宽范围应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
加宽方法可采用下图所示阶梯形方式,或采用曲线圆顺方式。
类别车型宽度(mm)高度(mm)长度(mm)地板距轨面高度(mm)运行速度(km/h)铁路客车YZ25G硬座车3104(扶手除外)4433 25500 1333 140 SYZ25B双层空调硬座车3105 25500 1333 140 RZ125Z软席座车3104 4050 25500 1275 160 25K空调硬卧车3105 4433 25500 1333 160 CRH1动车组3328 4040 25800 1250 200 CRH2动车组3380 3700 25000 1300 250 CRH3动车组3300 3890 25000 1260 350 CRH5动车组3200 4270 25000 1270 200。
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200--250与300--350的对比桥隧部分
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管理办法(试行)(200~250km/h部分与300~350km/h)对比第二章技术设备第一节基本要求第1条客运专线各种设备、设施必须满足运行200~250km/h旅客列车的要求。
兼顾货运的,应满足120km/h货物列车安全运行的条件;兼顾双层集装箱运输的,还应满足运行双层集装箱列车的要求。
客运专线各种设备、设施必须满足运行300~350km/h动车组列车的要求。
同时还应满足跨线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的条件。
第2条根据运输要求,采用《技规》附图1规定的不同建筑限界。
纯旅客运输的线路采用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兼顾货运的线路采用160km/h<V≤200km/h客货共线建筑限界,兼顾双层集装箱运输的线路采用客货共线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
采用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
第3条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的线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1.直线地段表1 客运专线线间距进出枢纽或大型车站两端的加减速地段的线间距根据列车运行速度确定。
2.曲线地段区间及站内线路的曲线地段的中心线间水平距离按曲线半径大小,根据《技规》附图1规定的曲线加宽公式计算确定。
第4条线路应全封闭、全立交,线路两侧按标准进行栅栏封闭,对铁路技术作业的专用通道和处所,须设置“非铁路作业人员禁止进入”的警示标志。
第5条道路与铁路并行、且等于或高于铁路的地段,应在靠近铁路一侧设置防护设施;下穿铁路桥梁、涵洞且通行机动车辆的道路,当桥梁、涵洞净高小于5.0m时,应设置限高防护架和车辆通过限高标志;上跨铁路线的立交桥应安装防护网。
第二节线路、桥梁及隧道线路平面及纵断面第6条200km/h区段的最小曲线半径为2500m,特殊困难条件下为2200m;250km/h区段的最小曲线半径为4000m,特殊困难条件下为3500m。
兼顾货运的线路,200km/h区段的最小曲线半径为3500m,特殊困难条件下为2800m;250km/h区段的最小曲线半径为4500m。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铁路建筑限界指的是以标准或特别规定的铁路轨距(称为“标准轨距”)建造铁路的范围。
标准轨距的定义是:指一个铁路段的公里标之间的铁路轨床及紧急过程的完整索引距离(称为“标准轨距索引距离”)。
所谓的“标准轨距索引距离”是指在指定标准轨距内,连接公里标之间的横断面精确定位所需要的距离。
标准轨距在铁路段上,横断面精确定位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不得超过标准轨距索引距离。
一般而言,铁路建筑限界通常指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它包括四个主要部分:道床限界、单轨最大曲率限界、保台限界与舌钩限界。
道床限界是指道床及其附属设施在指定标准轨距之内的有效范围,如铁路道堤、侧堤、行道桥和隧道入口,是铁路建造及运营范围。
单轨最大曲率限界是指在铁路上单一轨道建设曲率所允许的最大角度限制。
一般情况下,铁路的最大曲率限界一般设定在1500- 2000米,双轨最大曲率限界一般设在3000-3500米。
保台限界是指铁路段的节点和车站区域的范围。
保台的距离视路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可设定距离为200-300米。
舌钩限界是指铁路轨道曲线上架空的搭挂索用于保持运营安全的轨道施工索具有的最大跨径范围,一般设定舌钩限界在400—600米。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是对铁路建设技术和安全规范,以及车辆总重量、牵引力等因素提出了苛刻要求。
主要是为了确保在安全状态下、符合结构要求情况下,站房及其附属建筑的正常建设及运营,此外,标准轨距是铁路大小型货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维修安全及联络接口的基础。
因此,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准确计算和制定,是铁路建设的关键性过程。
这需要综合考虑地处特殊环境、地形属性及建设条件,以确保符合国家铁路界定建设标准和要求。
铁路信号限界测量
2
出站
三显示
8 500
1 700
5 200
2 900
2 700
2440
3
出站
四显示
10 00
2 000
4 700
2 900
2 700
2440
4
出站
二显示
8 500
1 700
5 300
2 900
2 700
2630
5
出站
三显示
8 500
1 700
5 200
2 900
2 700
2630
6
出站
四显示
10 00
6
或 2000+(X/440=1000/1500)=2220mm 如表中四显示带引导的进站信号机,在客专区段,最下方灯位高度 要求在>3500mm,图 3 中 1250mm 以上,4000mm 以下区域,限界均在 2440mm。 3、处于曲线地段的信号设备曲线加宽原则。 曲线内、外侧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均需加宽,加宽量根据曲线 半径、设备所处的曲线位置决定,曲线内侧加宽值同时需要考虑外轨超 高。道岔区段内处于曲股上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也需要根据相关道 岔的曲线半径、设备所处的位置进行加宽。 ⑴各类计算公式 ①根据信号《维规》技术标准,曲线内侧加宽公式
6
②带柄大型或无柄大型表示器安装在不通过超限列车之站线时,表 示器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2275mm。 ③带柄小型或无柄小型表示器的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 小于 2020mm。 ④脱轨表示器的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2020mm。
⑸继电器箱、区间设备箱、靠近线路侧的基础螺栓距线路中心 的距离,不得小于 2800mm。 ⑹变压器箱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2100mm。 ⑺电缆盒中心距所属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得小于 1900mm。 ⑻扼流变压器箱中心距离所属中心不得小于 1900mm。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一、限界测量简介:(一)不同的线路及运行速度,对应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如下(依据铁总科技[2014]172号文):1、v ≤160 km/h 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建筑限界图图1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①站台建筑限界(侧线站台为1750 mm ,列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也适用于桥梁和隧道。
y 为接触网结构高度。
(二)测试计算方式1、示意图中斜面高度限界计算方法:根据图1、图2、图3所示,结合不同的线路,设备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限界要求。
如设规规定四显示带引导的进站信号机,在非电化区段,最下方灯位高度要求在>5000mm ,速度≤160km/h ,从图1中处于4500-5500mm 区域,限界在2000-1400mm ,形成一个底边是600mm 、高度为1000mm 的三角形,如在实际测量该进站高度是5150mm ,该限界的最小值应是2000-(X/600=650/1000)>2均在2440-。
E H R W 150040500+=内(mm ) ②曲线外侧加宽公式式中:W —折减后的建筑限界半宽,单位为毫米(mm );R —曲线半径,单位为米(m )。
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E—外轨超高,单位为毫米(mm)3、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的测量原则1)信号设备的不同高度(部位),存在不同的限界要求。
2)不同的线路级别,存在不同的限界要求。
3)处于曲线地段的信号设备曲线加宽原则。
,AB的距离(直线区段需要大于2440mm)和CD的距离(直线区段需要大于2000mm),及上、下机构背板下灯位的高度及距离限界。
图4高柱信号机限界测量示意图说明:1、“h”为轨面至最下方(引导)机构下端挡板的距离;2、“AB”的距离为梯子包箍的安装螺栓或梯子上的安装螺栓至线路中心的距离,以距离小的为准,一般测量最下面的包箍;3、“CD”的距离为距线路最近机构(引导)挡板线路侧边缘至线路中心的距离。
铁路宽高要求界限
铁路限界铁路限界(railway clearances)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
铁路基本限界包括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
以下所列的现行铁路限界是“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建筑接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横断面,它规定了保证机车车辆安全通行所需要的横断面的最小尺寸。
凡靠近铁路线路的建筑物及设备,其任何部分(和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除外)都不得侵入此限界之内。
在客货混用铁路线上(v≤ 160km/h),直线建筑接近限界1(建限-1,建限-2)、隧道建筑限界(隧限一1隧限一2)、桥梁建筑限界(桥限-1,桥限-2)如图1~图6 所示。
建限—1图1 直接建筑接近限界图建限—2图2 直线建筑接近限界图(车库门等)遂限—1图3 隧道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遂限—2图4 隧道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桥限—1图5 桥梁建筑限界图(蒸汽及内燃牵引区段)桥限—2图6 桥梁建筑限界图(电力牵引区段)机车车辆通过曲线线路时,其车体纵向中心线和线路中心线不一致,车体中部向曲线内侧偏移,车体端部向曲线外侧偏移。
为了排除偏移所造成的障碍,可以按照偏移的程度将附近建筑物挪远,使机车车辆处于运行在直线线路上的状态,这种方法称作建筑限界的曲线加宽。
计算方法为:曲线内侧加宽(mm)曲线外侧加宽(mm)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式中,R为曲线半径(单位:m);H为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单位:mm);h 为外轨超高(单位:mm)。
在客运专线铁路线上(160 km/h<v≤200 km/h),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尺寸如图7 所示,该建筑限界也适用于客运专线的隧道和桥梁。
客运专线铁路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应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倾斜对曲线内侧的限界加宽,其加宽量为:图7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尺寸式中,W为曲线内侧加宽量(单位:mm);H为轨面至计算点的高度(单位∶mm);h为外轨超高直(单位:mm)。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站场客运建筑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站场客运建筑6.1 站台、雨篷6.1.1 客货共线铁路车站站台的长度、宽度、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 50091的有关规定。
客运专线铁路车站站台的设置应符合国家及铁路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6.1.2 铁路站房或建筑物最外凸出部分外缘至基本站台边缘的距离,特大型站宜为20~25m;大型站宜为15~20m;中型站宜为8~12m;小型站宜为8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6m。
6.1.3 当旅客站台上设有天桥或地道出入口、房屋等建筑物时,其边缘至站台边缘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型和大型站不应小于3m。
2 中型和小型站不应小于2.5m。
3 改建车站受条件限制时,天桥或地道出入口其中一侧的距离不得小于2m。
4 当路段设计速度在120km/h及以上时,靠近有正线一侧的站台应按本条1~3款的数值加宽0.5m。
6.1.4 旅客站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站台应采用刚性防滑地面,并满足行李、包裹车荷载的要求,通行消防车的站台还应满足消防车荷载的要求。
2 站台地面应有排水措施。
3 旅客列车停靠的站台应在全长范围内,距站台边缘1m处的站台面上设置宽度为0.06m的黄色安全警戒线,安全警戒线可与提示盲道结合设计。
当有速度超过120km/h 的列车临近站台通过时,安全警戒线和防护设施应符合铁路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6.1.5 当中间站台上需要设置房屋时,宜集中设置。
6.1.6 客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应设置与站台同等长度的站台雨篷。
客货共线铁路的特大型、大型旅客车站应设置与站台同等长度的站台雨篷。
根据所在地的气候特点,中型及以下车站宜设置与站台同等长度的站台雨篷或在站台局部设置雨篷,其长度可为200~300m。
6.1.7 旅客站台雨篷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雨篷各部分构件与轨道的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 146.2的有关规定。
2 中间站台雨篷的宽度不应小于站台宽度。
铁路线路种类及线间距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1.曲线加宽 (1)计算标准
客车车体长C=26m;转向架中心销距Z=18m,路段旅客 设计行车速度 vk :140km/h、120km/h、 100km/h、 80km/h; 外轨最大允许超高h=150mm。
(2)计算公式
①平面内侧加宽
z W z2 2 2 RW W 2 z 2R W 4 2
五、限界
3.限界图 (3)具体限界尺寸 机车车辆限界 1600:机车一侧汽缸最外侧距线路中心的最大距 离。
在钢轨水平面上1250毫米高度以下,机车车辆宽 度应逐渐减少,因为这个范围内,建筑物和设备较 多,如站台、道岔转辙机、电气装置等,为了防止 与这些设备接触,所以规定不同的限界要求。
五、限界
乘降作业。
货车到发线满足不了
一、线路种类
2.站线
(2)调车线DC和牵出线QC
①调车线又称编组线,供进行列车的解体、编组作 业并停放车列或车组的线路。 ②牵出线供车列、车组转线、转场用的线路,为尽 头式,其端部设有土挡。 ③这些线路没有出站信号机,更没有其它如站台、 横越设备等。
一、线路种类
二、线路种类判断
三、股道编号
为了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站内线路和道岔 应有统一的编号。 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Ⅰ、Ⅱ……), 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 1 .单线铁路
三、股道编号
2 .复线铁路
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按单线铁路车站内线路编号办法, 由靠站房的线路起向站房对侧递次顺序编号。
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
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 (2)站线设缓和曲线
站线设置缓和曲线以后,无论站线与正线或站线与 站线相邻,一般均利用其缓和曲线移动量之差来调整两 曲线间的线间距,以满足加宽的要求。缓和曲线移动量 的计算公式为: 2
客货铁路曲线站台建筑限界加宽研究
客货铁路曲线站台建筑限界加宽研究袁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站房(住房)建设指挥部,广东广州510000摘要:为解决客货铁路曲线段站台建筑限界超限问题,本文以新建广州南沙港铁路为例,通过分析客货铁路站曲线段站台建筑限界的影响因素,结合《铁路技术管理规程TG/01-2014》中规定的曲线站台建筑限界等有关规范,对曲线段站台建筑限界加宽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为其他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限界;曲线站台;限界加宽引言铁路站台是铁路设施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旅客人身安全的重要设施。
在铁路建设及运营实践中,铁路站台建筑限界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在曲线段站台限界范围内需要特别注意。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2020》指出,铁路建筑限界是一个和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极限横断面轮廓[4]。
在此极限横断面轮廓范围内,除列车车辆和与列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外,其他任何设备或建筑物均不得侵入该范围。
由于铁路建筑限界范围上的尺寸是为水平直道上的线路制定的,因此铁路建筑限界在曲线上的水平方向需要考虑加宽,而在垂直方向需要考虑加高或者降低,以确保列车安全地通过曲线线路。
铁路建筑限界涉及到设计、建设以及运营等各个阶段,同时又与列车车辆、接触网、通信信号、站场、桥梁、隧道、路基和客货运输等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铁路建筑限界过大,将增加桥梁、隧道、路基、站场的造价,使铁路的建设费用增加,从而造成浪费;铁路建筑限界过小,又影响铁路列车行车安全、限制列车速度的提高以及超限货物的运输[5]。
综合以上情况,需要系统性地理解、掌握铁路站台建筑限界加宽理论,在设计上对曲线段铁路建筑限界加宽范围和曲线段内侧站台建筑高度降低范围、降低值进行明确,同时在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小、缓和曲线段铁路建筑限界加宽范围和加宽值,保障旅客乘降安全。
1工程概况新建广州南沙港铁路是一条设计时速为 120km/h 双线电气化客、货运共线铁路。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
信号设备建筑限界测量说明及要求一、限界测量简介:(一)不同的线路及运行速度,对应的信号设备建筑接近限界有着不同的要求,具体如下(依据铁总科技[2014]172号文):1、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建筑限界图图1 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
适用于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构)筑物。
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2、v>160 km/h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的基本建筑限界图图2 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站台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
适用于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天桥及雨棚等建(构)筑物。
电力牵引区段的跨线桥在困难条件下的最小高度。
3、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基本建筑限界图图3 单位:mm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①站台建筑限界(侧线站台为1 750 mm;正线站台,无列车通过或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80 km/h时为1 750 mm,列车通过速度大于80 km/h时为1 800 mm)。
②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限界为1800mm。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也适用于桥梁和隧道。
y为接触网结构高度。
(二)测试计算方式1、示意图中斜面高度限界计算方法:根据图1、图2、图3所示,结合不同的线路,设备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限界要求。
如设规规定四显示带引导的进站信号机,在非电化区段,最下方灯位高度要求在>5000mm ,速度≤160km/h ,从图1中处于4500-5500mm 区域,限界在2000-1400mm ,形成一个底边是600mm 、高度为1000mm 的三角形,如在实际测量该进站高度是5150mm ,该限界的最小值应是2000-(X/600=650/1000)=1610mm ,或1400+(X/600=350/1000)=1610m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图1 客运专线铁路建筑限界
单位:mm 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正线不适用)。
①站台建筑限界(侧线站台为1 750 mm;正线站台,无列车通过或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
80 km/h时为1 750 mm,列车通过速度大于80 km/h时为1 800 mm)。
②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限界为1800mm。
各种建(构)筑物的基本限界,也适用于桥梁和隧道。
y为接触网结构高度。
曲线上建筑限界加宽办法
1.曲线地段的建筑限界,仅考虑因超高产生车体向曲线内侧倾斜的加宽,加宽量为:
h H
W 1500
1=
式中 W1 —— 曲线内侧加宽量(mm );
H —— 轨顶面至计算点的高度(mm ); h —— 外轨超高(mm )。
曲线上建筑限界的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
加宽方法可采用下图所示阶梯形方式,或采用曲线圆顺方式。
2.曲线地段的站线两侧信号机、高架候车室结构柱和接触网、跨线桥、天桥、电力照明、雨棚等杆柱的建筑限界、站内反方向运行矮型出站信号机的建筑限界和站台建筑限界,需考虑曲线内、外侧的限界加宽。
加宽量为:
曲线内侧加宽(mm ):
h H
R W 1500405001+=
曲线外侧加宽(mm ):
R
W 44000
2=
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 ):
h H
R W W W 1500
8450021+=
+= 式中 R ——曲线半径(m );
H ——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 ); h ——外轨超高(mm )。
h H 1500的值也可用内侧轨顶为轴,将有关限界旋转θ角(1500
tan arc h
=θ)
求得。
加宽范围应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
加宽方法可采用下图所示阶梯形方式,或采用曲线圆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