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与路径-以马鞍山为例(2019年05月17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
国内主要创新城市举例: (2)北上广(国家创新型中心城市)
北京提出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广州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创新基础 教育基础
经济投入
创新绩效
创新投入
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
国内主要创新城市举例:
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全球首台量子计算 机,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高分五号 ”测量卫星等重大科技项目竞相涌现。
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制备出12个超导比特量子多体纠缠 态,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首次实现等离子体电子温度1亿度 ,双双刷新了世界纪录。
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
铁基超导
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
国务院先后批复 同意我省建设合 芜蚌国家自主创 新示范区、系统 推进全面创新改 革试验
五.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和成效 (二)主要成效 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 第一方阵、中部地区前列。
2018年 , 全 省申请发明专利 10.88万件,获授权发明专利1.48 万件,分别居全国第5位和第7位 ;
聚焦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推动中 西部地区走差异化和跨越式发展道路,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基础研究发展 格局。
加强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 原始创新高地。
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
(二)关于创新城市建设 2008年我国率先在深圳市开展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工作。 201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科发体 〔2010〕155号),并发布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监测评价指标(试行)》 2016年,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建设创新型城市工作指引》(国科 发创〔2016〕370号),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原则、目标、重点任务 和建设程序,并明确了建设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 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优惠政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发展校-研-企合作式创新体系 营造城市创新文化氛围
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
(一)关于创新型国家战略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 创新型国家的战略。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 出我国到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 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从创新主体、 创新基地、创新空间、创新网络、创新治理、创新生态六个方面提出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
1998年
2008年
在全国率先开展 创新型省份建设
合肥成为全国首 个科技创新型试 点城市
启动建设合芜蚌
自主创新综合试
验区
2013年
在江泽民同志的提 议下,我省依托科 学岛,开始在合肥 启动建设“科学城”
2004年
2016年
国家批准建设合肥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 心,赋予安徽为全 国科技创新探路的 重大使命
(J.A.Schumpeter. (1883-1950)
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生产要素 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获得 潜在的利润; 技术的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不竭的驱动力,是新的生 产力的形成以及对旧生产力的代替; 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周期性的经 济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
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
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 发〔2018〕4号)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 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基础研究与应 用研究融通创新发展,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 破,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
Cooke P在《区域创新系统:全球化 背景下区域政府管理的作用》一书中, 率先明确提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案例:硅谷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技术创新复合 组织与技wenku.baidu.com创新复合环境,通过创新物 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 依存形成的系统。
一.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
(3)城市创新系统
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
全国 31 个省(市)各自都已有多 个试点城市部署了创新型城市的建 设研究规划,截至 2018 年已有 78 个城市步入到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进 程。
全国78个创新城市一览表
省份(市) 城市(区) 省份(市) 城市(区) 省份(市) 城市(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
国内主要创新城市举例:
(1)深圳:第一个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深圳在城市创新发展中贯彻“产业第一,企业为大”的理念,企业的创
新主体地位稳固,90%的科技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先后成长出华为、 中兴、比亚迪、腾讯等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涌现出 大量富有成长性的中小科技型企业。 形成“高 R&D 投入→高技术创新→高效益产出”的良性循环。全社会研 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R&D)从2010年的3.47%增至2017年的 4.1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R&D不低于去年水平),位居世界前 列,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十多年位居全国首位,5G技术、超材料、 基因测序、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领域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沿。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武汉市 襄阳市 宜昌市 长沙市 株洲市 衡阳市 广州市 深圳市 佛山市 东莞市 南宁市 沙坪坝区 成都市 贵阳市 遵义市 昆明市 玉溪市 西安市 宝鸡市 汉中市 兰州市 银川市 西宁市 乌鲁木齐市 昌吉市 石河子市
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
混合型
创新型城市
文化创新型 工业创新型 服务创新型 科技创新型
三.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案例 1.美国波士顿(信息时代高新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典范)
科教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集聚 完善的创新环境 充足的风险投资 政府的刻意扶植
三.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案例
2.韩国大田(韩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典范)
建设大德科学城(近40所高等学府、近10个一流研究所、高新科 技企业2000余家)
(2)江苏部分城市(南京、苏州、泰州、连云港) 南京率先部署《推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开展创新型经济的行动
计划》,计划在三年内,努力打造具有南京科教城市特色的全新模式。 苏州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国
家创新型城市推进任务,推进创新驱动顶层设计、加快技术突破、创新主体 培育、区域体系构建,着力打造“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高地。
江苏
海南
海淀区 滨海新区 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太原市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沈阳市 大连市 长春市 吉林市 哈尔滨市 杨浦区 南京市 常州市 连云港市 镇江市 南通市 泰州市 扬州市 盐城市 无锡市 苏州市 徐州市 海口市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西藏
湖州市 杭州市 宁波市 嘉兴市 绍兴市 金华市 合肥市 芜湖市 马鞍山市 福州市 厦门市 泉州市 龙岩市 南昌市 景德镇市 萍乡市 济南市 青岛市 济宁市 烟台市 潍坊市 东营市 郑州市 洛阳市 南阳市 拉萨市
泰州出台了《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 见》,并计划部署实施“八大科技创新计划”。
连云港提出围绕“加快沿海崛起、实现新的跨越”总要求,坚持“港城 融合、产业先行、开放合作、创新惠民”原则,实施“全球化、通信化、集 群化、品牌化”战略。
五.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和成效
(一)发展历程 安徽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探索具有安徽特色 的创新发展之路,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省,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 试验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覆盖的省份。
江苏省11家 浙江省、山东省6家 福建、广东4家 安徽、河南、湖南、湖北、江西、河北、新疆、陕西3家 内蒙、辽宁、吉林、云南、贵州2家 北京、天津、山西、黑龙江、上海、广西、重庆、四川、西藏、宁夏、青
海、海南、甘肃1家
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
2018年11月1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在“创新北京”国际论坛发布的《构 建创新之城——中国创新城市TOP10的启示》研究报告,基于以人为本的城市创 新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了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创新服务和创新绩效四个维 度,共26项具体指标的“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标体系”,北京、深圳和上海 分列前三甲,广州、南京、武汉、苏州、天津、杭州、西安等城市紧随其后。
一.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创新理论的产生
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强调技术创新的学者认为技术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和驱动作用,技术创新会创造出新的产品和新的市场需求进而推动经济 发展。
克里斯托弗*弗里曼、理查德*纳尔逊等为代表的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制 度创新学派,在承认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更加注 重企业组织管理形势或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或革新和国家制度对创新 的效率影响,主要研究创新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体制和政策,强调制度引 导在整个过程中对创新资源的调配和组合。
2018 年 , 全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 6.15 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 有量达到9.83件,居全国第9位。
2018年,全省用于研究与试验发 展(R&D)经费支出630亿元,增长 11.5%,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 2.1%,高新技术企业达4710家。
五.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和成效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研发了一批标志性大国重器
五.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和成效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搭建一批引领性高端平台 “四个一”创新主平台: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
一.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
对于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首先是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 然后延伸至区域创新系统的研宄,随后以城市为单位对城市 创新进行了研究。
一.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
(1)国家创新系统理论(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 弗里曼(Freeman,1987)率先提出 在公共以及私营部门中企业或机构,通过活动交流,机构间
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与路径
——以马鞍山为例
2019年5月
提纲
一.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二.创新型城市的类型与发展模式 三.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案例 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 五.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和成效 六.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布置与安排
一.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创新理论的产生
1912年 《经济发展理论》
不是断裂的节点,而是相互激发、引进和扩散新的技术,形成机 构网络。
一.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
(1)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中国科学院对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 政府是创新的基础 企业是创新主体 大学是创新的源泉 科技中介是创新的桥梁
一.创新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
(2)区域创新系统理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
政府的政策扶植 完善的创新成果保护法律环境 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
三.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案例
3.日本东京(服务行业创新)
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实行优惠财政政策 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 鼓励校企合作 促进交流研究
三.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案例 4.英国伦敦(全球的创意中心)
城市创新系统是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中 观层次范畴的创新系统,城市创新系统是区域 技术创新系统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又是区 域范围内创新活动的综合与集成。 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聚集在不同 城市 技术的扩散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不同的城市 发展政策制度
案例:新加坡
二.创新城市的类型与发展模式
市场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