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性

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性

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性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食物供应的需求持续增加,水产养殖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生产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为了实现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视其可持续性问题。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与可持续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挑战1. 环境污染:水产养殖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和底泥富营养化,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藻类暴发和缺氧事件,对水生生物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2. 遗传资源流失:大规模的养殖活动可能导致野生鱼类遗传资源的流失。

人工选育和频繁的人工繁殖会导致养殖品种的遗传多样性降低,从而使得鱼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

3. 水资源消耗:水是水产养殖的必备资源,而大规模的养殖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

如果不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可能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二、解决水产养殖可持续性问题的途径1. 推行环境友好型养殖方式: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和生态养殖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废水和废气的排放,从而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此外,鼓励使用生物除污技术和加强对底泥的处理也是重要的措施。

2. 加强管理和监测:建立水产养殖的监测机制,定期检测水质和饲料残留物,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加强管理,设置科学的养殖密度和合理的养殖周期,避免资源过度利用和对环境的过度压力。

3. 促进可持续养殖品种的繁育:通过加强对水生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行可持续育种和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

同时,注重保护和提高野生鱼类遗传多样性,促进其与养殖品种的交流,以增加养殖种群的健康与适应力。

4. 倡导节约用水意识:推广水产养殖的节水技术和农业灌溉的节水措施,如滴灌、雨水收集等。

同时,加强水资源的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并采取措施防止水体污染。

三、水产养殖的可持续性优势1. 提供食物安全:水产养殖能够增加水产品供应,满足人们对鱼类等水产品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多的高质量、营养丰富的食品。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摘要】水产养殖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首先介绍了水产养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包括水质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

随后分析了水产养殖对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强调了其对环境的危害。

接着提出了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科学技术创新、政策法规制定等方面。

还探讨了水产养殖环境管理方法的研究现状。

最后总结了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提醒人们关注水产养殖的环境问题,促进水产养殖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水质、生态系统、环境管理、对策、重要性、发展方向、展望。

1. 引言1.1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研究水产养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水产养殖对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水产养殖对水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排放的养殖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化学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则表现在养殖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周围水生生物造成毒害和影响生态平衡。

为了解决水产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需要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改善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养殖密度、提高养殖环境管理水平等。

还需要加强水产养殖环境管理方法的研究,优化养殖方式和技术,降低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产养殖对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和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2. 正文2.1 水产养殖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水产养殖的发展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大量的水、饲料和能源被用于养殖,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

养殖池塘的排污和养殖废弃物的排放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影响了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各种水生动植物进行养殖和繁殖,以满足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水产养殖成为了满足水产品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虽然水产养殖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水产品,但其对环境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本文将会就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质污染:水产养殖所需的饲料、药物和污水排放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和药物残留会导致水质污染,给水生生物甚至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大量的饲料残渣和动物排泄物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栖息地破坏:为了满足养殖需求,人们往往会开垦湿地,在河湖中修建养殖场,这些行为会破坏水生物的栖息地,并导致水生物种群的减少,甚至灭绝。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水产养殖所需的种苗往往需要捕捞或者人工培育,这些行为会影响原有水生动植物的种群结构,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大规模进行水产养殖,但在养殖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长期来看,反而限制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虽然水产养殖对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技术创新,水产养殖也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可通过以下几点努力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监测和管控:对养殖场的排污口、潜水排放等进行监测和管控,防止因养殖污染水体,影响水质。

推广绿色养殖技术:采用循环水系统、水产- 农业联合养殖、沼气、生物规模投喂和各种全面利用技术,减少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户、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其合理使用养殖技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标准:通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同时引导和监督水产养殖实现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加大科研力量投入: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技术研发,推广绿色、高效的养殖技术,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水产养殖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体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如何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资源,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水产养殖对水体环境造成了污染。

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的投放和养殖动物的排泄物会释放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会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引发藻类过度生长。

藻类过度生长不仅消耗水中氧气,影响水中其他生物的生存,还可能产生毒素,对水生生态造成危害。

养殖过程中可能使用抗生素、农药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如果未经妥善处理,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水产养殖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海洋生态系统是全球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过度的水产养殖却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

养殖网箱和养殖池塘的建设破坏了海底环境,损害了自然的栖息地。

饲养密度过高、饲料过量投放等都使得饲料浪费增加,养殖废弃物堆积如山也污染了海洋环境。

这些问题加剧了海洋生物的疾病风险,造成了养殖物种的大规模死亡。

尽管水产养殖存在着诸多环境问题,但通过采用合适的养殖模式和环保措施,可以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可以推广循环系统养殖技术,例如利用装备有生物过滤装置的养殖池塘,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净化和回收利用。

可以采用混养和复种技术,减少养殖密度,保持底栖生物栖息地,降低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量。

鼓励农药和抗生素的替代品的使用,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建立监管和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养殖业的规模和区域布局。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对养殖废水排放、养殖区域的格局、养殖场的规模等进行严格监管。

加强养殖业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养殖者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鼓励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养殖业的水平和效益。

加大对环保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投入,不断改进养殖系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积极引进和培育高效优质品种,提高养殖的产出和效益,减少资源消耗。

在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以及全社会都需积极参与。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培育和饲养水生动物的生产方式。

它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但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水产养殖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和养殖动物的粪便会释放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进入水体中。

这些营养物质过量地进入水体,会导致水中藻类猛增,形成蓝藻水华或赤潮现象,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产养殖对海洋和沿岸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破坏。

饲养动物的废弃物和饵料残渣可能沉积在海底,改变海底沉积物的物质成分和生物组成。

养殖网箱和养殖笼具等设施也可能对海洋底栖动物和植物造成机械伤害。

这些都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环境影响的水产养殖也面临着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水产养殖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和饲料资源。

养殖一公斤虾需要用水1-2吨。

水产养殖的过度开发还会导致水中生物资源的过度捕捞,对野生鱼类的生存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

可以加强水体环境监测和管理。

加强对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可以推广循环农业和生态养殖技术。

通过循环利用养殖废弃物和饲料残渣,减少对环境的负荷。

采用生态养殖技术,如稻鱼共生和多种养殖,提高养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还应加强对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养殖从业者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管理能力,确保养殖行为符合环境要求。

可以推广水产养殖与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水体的生态修复和保护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养殖和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养殖和生态恢复的共赢。

水产养殖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可以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效益的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只有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才能确保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水产养殖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养殖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国民的温饱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养殖行业的迅速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特别是水体污染、生态损害等问题。

如何应对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1. 水体污染水产养殖业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饲料和养殖药品,这些饲料和药品中的化学物质会随废水排放入水体中,导致水体污染。

特别是养殖场的粪便和残渣也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威胁到水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水资源利用大规模的水产养殖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一些地区甚至因此导致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养殖场为了满足养殖的需要,经常要大量地抽取地下水或者河湖水,导致水资源的枯竭和水质的下降。

3. 生态系统破坏水产养殖场的大量排泄物和饲料残渣进入水体后,会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引发水藻过度生长、水质恶化等问题,对水中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

二、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1. 提高养殖技术引导水产养殖场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包括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量、改善养殖环境等,从而减少废水排放和水资源消耗。

2. 加强监管管理加大对水产养殖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强对养殖场的排污监测和处罚。

鼓励养殖场积极主动地采取环保措施,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3. 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水产养殖业向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养殖等方式,减少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4.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水产养殖行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养殖场主动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积极参与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行业的整体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已经意识到环保问题的紧迫性,开始积极采取举措加以解决。

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标准,强化了对水产养殖行业的环保管理,推动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是指利用水域进行各种水生动物(如鱼类、虾类、蟹类等)的培育、繁殖和养殖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人口增长和食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水产养殖也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水质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来看看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水产养殖产生的废水、废料等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导致水质污染,影响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特别是饲料残渣、动物粪便等有机物质会消耗水中氧气,导致水体缺氧,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水产养殖的规模化和密集化也会导致养殖区域的生态系统破坏,包括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针对水产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水产养殖的行为。

通过强制性的环境标准和排放标准,限制养殖场的规模和密度,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应该推广水产养殖的科学技术,包括环境友好型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

通过提高养殖水产物种的选择性、增加水产养殖废弃物的处理率和降解率,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

也需要加强对水产养殖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环境保护意识和技术水平,促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水产养殖的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水产养殖企业进行技术更新和环保投入。

企业应当注重自主创新,加强技术研发,推动水产养殖向环境友好型和低碳型发展。

社会应当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监督和参与,提高公众对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局面。

针对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也有许多国际组织和机构积极提出解决方案。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提出了“蓝色革命”的概念,提倡养殖水产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框架下,FAO通过技术合作、信息共享和政策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水产养殖的生产方式,促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摘要】水产养殖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然而其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水产养殖对水体污染和海岸生态系统的影响,指出了当前水产养殖行业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包括推广生态友好型养殖技术,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等措施。

在强调了加强立法监管的重要性,促进水产养殖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实现水产养殖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水产养殖行业,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水体污染,海岸生态系统,生态友好型养殖技术,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立法监管,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1. 引言1.1 水产养殖行业的现状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全球水产养殖产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产品需求量持续增加,推动了水产养殖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行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产量和品种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以鱼类养殖为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养殖生产国,每年的产量占据全球水产养殖总产量的相当大比例。

水产养殖行业在提供丰富的水产品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水体污染问题,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料等对水体质量造成影响,导致水质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是海岸生态系统的破坏,水产养殖用地扩张和养殖种类的改变会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尽管水产养殖行业面临着挑战,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生态友好型养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在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推动水产养殖行业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正处在转变中,希望未来水产养殖行业在发展的也能更好地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水产养殖行业也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随着人类对水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水产养殖行业逐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

但是,水产养殖行业并不是完全无害的,它对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因此,分析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水体污染水产养殖行业是一个产生大量化学氧化需求物(COD)和氨氮的行业。

这些废水和污染物有可能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到水体中,引起水体污染。

主要的污染物包括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磷酸盐、COD等。

这些污染物对水体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

2. 水质变化养殖活动中使用的饲料、药品、兽药等化学品也会对水质产生影响。

这些物质可能会在降解时产生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

3. 海洋污染一些水产养殖企业将其废水排放到海洋中,导致海洋污染。

这些废水中含有各种毒素、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危害。

1. 维护良好的环境水产养殖企业要积极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检测和记录体系,及时处理废水、废气和废弃物。

2. 发展环保技术水产养殖企业可以引进和使用环保技术,如水土调节措施、化学品替代、循环水制备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养殖效益。

3. 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规范化管理是水产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企业应合法经营、遵循产业规范、加强社会责任,并积极管理、落实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和预警等工作。

4. 开展环保教育水产养殖企业应该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技能和知识。

对于养殖者应该加强学习,提高对养殖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及其防范控制的认识。

总之,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很大的食品资源。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企业应该加强管理措施,维护良好的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

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

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

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水产养殖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活动,对水域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讨论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治理措施,并且以2000字来描述。

一、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影响:1. 污染物排放:水产养殖过程中,饲料残渣、粪便、药物残留等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会直接排放到水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

营养物质过多会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水华,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2. 遗传污染:水产养殖中,一些外来种质或转基因物种进入水体后,可能与野生物种发生杂交,导致野生种群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破坏水体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3. 底泥沉积:养殖过程中底泥中的有机物质和饲料残渣会积聚在水底,导致底质质量下降、缺氧和污泥堆积,对水生生物栖息和繁殖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4. 断氧现象:养殖过程中,大量的有机物质分解消耗大量氧气,造成水体缺氧,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5. 捕捞压力:水产养殖往往依赖采集野生种来补充种苗和养殖品种,造成捕捞压力,直接影响野生物种的种群数量和生态地位。

二、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治理措施:1. 合理规划和管理水产养殖区域:建立水产养殖区域规划和管理制度,选定合适的养殖区域,合理布局和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对水体的影响。

2. 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强养殖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合理使用饲料和药物,减少有机和无机物质的排放。

3. 发展循环农业模式:推广循环农业模式,采用水土一体化、农渔复合循环等方式,将养殖废水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对水域环境的负面影响。

4. 水质监测和治理:建立水质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水质状况,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水质治理措施,如增加植物修复、增氧设备等方法改善水体质量。

5. 引进自洁型养殖耗氧型物种:选择适应性强、自洁能力强的养殖物种,如自洁能力强的虾类和蛤类,通过其活动促使水体自洁,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缺氧等问题。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优化水产养殖模式、保护生态环境,使其环境影响最小化。

1.水体污染:水产养殖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养殖剂以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等,其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物的积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差,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2.底泥污染:水产养殖需要投入大量的饲料,而部分饲料不被充分消化就会变成废物沉积到底泥中,造成底泥富营养化和生物富集,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河道淤积:水产养殖产生的大量废弃物质如水草等,很容易成为河道淤积的原因。

4.生态破坏:水产养殖区域的改造、工业化养殖过程中破坏生态命脉等因素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水体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此外,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调整水产养殖产业结构:对水产养殖行业进行分类管理,合理分区、分级发展,避免重心过度依赖某一个养殖品种或产区,切实保障生态安全,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2.加强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改进养殖模式,探索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利用环境友好型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3.加强环境监测:对水产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环境污染。

4.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加大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保障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推动水产养殖的合规发展。

5.加强公众宣传:加强水产养殖的公众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增强整个社会对于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和认知。

我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措施的不断推进,可以实现水产养殖的生态化、循环化、转型升级,发展更为多样化的水产养殖产业。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渔业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渔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1. 水体污染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养殖对水体质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主要是养殖废水中大量的饲料残渣、动物粪便和养殖废料的排放,导致水域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水质恶化。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也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

2. 岸线生态破坏为了养殖更多的水产品,一些水产养殖场会将原本的湿地和红树林等生态环境毁坏,用于兴建养殖池塘。

这样的做法不仅丧失了原有的生态价值,还会导致岸线的生态环境恶化。

3. 物种入侵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有时会引进外来的鱼种和虾种。

这些外来物种如果逃逸到水域,有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甚至对原有的水生动植物物种构成威胁。

二、我国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 推动水产养殖技术的改进和革新通过技术的改进,可以降低养殖对水体的污染。

采用循环水系统、提高饲料利用率、精准投喂、科学运筹等措施,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养殖废水排放,降低水体污染。

2. 强化水产养殖的环境监管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水产养殖产业标准和环保规定,加大对违规养殖场的处罚力度,保障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保护水环境的健康。

3. 加强科学管理水产养殖过程水产养殖业要根据生态环境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养殖区域,保护和修复养殖周边的湿地和红树林,使用环境友好型的养殖设施和工艺,控制养殖密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推动水产养殖业与循环经济的结合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增加对水产养殖技术、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养殖环保技术等方面的科研投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水产养殖的环保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是指通过人工控制的方式,在水域中养殖各类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两种形式。

随着人口增长和食品需求的增加,水产养殖已成为重要的食品生产方式之一。

水产养殖也伴随着一些环境问题,包括水质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和资源耗竭等。

如何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来谈谈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和化学药物等会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导致水质污染。

养殖动物的粪便和残饵部分会使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浓度升高,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破坏水生态系统平衡。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激素和化学药物等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对水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2. 水域生态系统破坏:水产养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水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影响了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

养殖池塘的填湖造成湿地面积减少,湖泊的水生植被受到破坏,水域中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3. 能源消耗和排放: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包括用于水泵、通风设备以及养殖设施的供暖等。

这些能源的使用会导致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对环境造成压力。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如何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的水产养殖应该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实现生产方式的更新和优化。

我们需要加强水产养殖的管理和监督。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监管,确保养殖场所和生产过程符合环境保护标准。

监测水质、生物多样性等环境指标,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加以处置。

水产养殖业应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

通过使用高效的过滤设备和循环水系统,减少有机废弃物的排放,降低水域生态系统的压力。

水产养殖应该加强科研技术创新,推动水产养殖技术的升级。

通过改良饲料配方,减少饲料浪费和排泄物的生成;利用先进的水质监测技术,及时发现水域中的污染物质,减少对水质的污染。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是指人工饲养水生生物(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水产养殖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污染:在养殖过程中,饲料残留物、养殖废水和养殖动物粪便等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过量输入,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引发水华、赤潮等问题。

2. 水产疾病传播:密集的养殖环境容易造成水产疾病的传播,一旦发生疫情,不仅会对养殖水生生物造成损失,还可能危害周边自然水域的生物多样性。

3. 水域生态系统破坏:部分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清理底泥、排放废水等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

虽然水产养殖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水产养殖也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下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水产养殖的相关问题:1. 提高养殖密度和循环水利用:通过精密的排污系统和养殖器材,可以减少养殖废水的排放,降低对水质的污染。

提高养殖密度和循环水利用率可以减少养殖用水量,提高水产养殖的资源利用效率。

2. 科学配合饲料:科学合理配合饲料,减少过量的饲料输入,避免因为过度投喂而导致水域富营养化。

开发高效利用养殖废弃物的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3. 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即养殖与生态系统相结合,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构建方式,引入其他物种参与养殖,提高水产养殖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4. 加强管理和监管:完善水产养殖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养殖场的监管力度,规范养殖行为,确保养殖活动符合环保法规。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不仅仅受到养殖本身的影响,也与养殖场的选址、规模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进行养殖规划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承载力和养殖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水产养殖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在为人们提供丰富营养的水产品的也对环境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

对水产养殖行业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对于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水产养殖行业对环境的影响1. 水体污染水产养殖行业在投放饲料和排放粪便时,会造成水体污染。

养殖场附近水质恶化,导致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

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 海岸生态破坏水产养殖场通常建在海岸附近,养殖场的发展对海岸生态造成了破坏。

大规模的养殖活动导致了海岸植被的破坏、水中浮游生物的减少,破坏了海岸生态系统的平衡。

3. 水产养殖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水产养殖对野生动植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水体污染会影响野生鱼类的生存繁殖,为了控制水产养殖的疾病传播,养殖场常常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这些药物可能会对周围的野生动植物产生影响。

二、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1. 技术创新为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水产养殖行业应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如循环水养殖、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等,可以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2. 加强管理水产养殖面临的环境问题,离不开管理不善的因素。

政府应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监督,引导水产养殖企业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3. 发展生态养殖生态养殖是一种注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养殖方式。

通过在养殖过程中创造一种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增进水生态系统平衡。

生态养殖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养殖产品的品质,是水产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4. 加强宣传教育水产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广大养殖户的积极参与。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水产养殖行业的宣传教育,提高从业者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他们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水产养殖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并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水产养殖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和排泄物的投放,水体中的氨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等营养物质浓度增加,容易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导致水体生物多样性下降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也会渗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并可能导致抗药性菌株的产生。

水产养殖对海洋和河流沿岸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养殖区域的底质沉积物中积累了大量的废物和排泄物,不仅会造成底质环境的污染,还有可能导致底生生物受到威胁。

养殖区域的人工鱼礁和鱼网等设施,也会破坏海洋和河流的自然生态系统,影响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迁徙和繁殖。

水产养殖也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选择养殖场址,避免选择对环境敏感的区域。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防止饲料和排泄物过度集中,减少养殖废物对水体的负荷。

实施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对养殖过程中的废物进行及时清理和处理,减少水体污染。

对于养殖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禁滥用,并定期检测废水中的残留物含量。

加强水产养殖的监管与管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养殖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水产养殖场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强宣传和教育,引导养殖户依法经营,提高养殖户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

水产养殖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手段,可以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产业必须与环境保护相结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养殖渔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

养殖渔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

养殖渔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养殖渔业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养殖水生生物,包括鱼类、贝类、虾类等。

尽管养殖渔业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水产品,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养殖渔业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一、养殖渔业对水体环境的影响1. 水质污染:养殖渔业的水体排放物主要包括饲料残渣、鱼粪等有机物质。

大量排放的有机物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促进水藻繁殖,造成藻华,进而引发水体缺氧。

此外,养殖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和化学药物也可能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2. 底质沉积:养殖过程中的底质沉积主要是指养殖过程中产生的鱼粪和饲料残渣等有机物质在水底的堆积。

底质沉积会导致水体底部富营养化,破坏底栖生物的生息环境,并可能引发富营养化的连锁反应。

3. 捕捞资源压力:养殖渔业的发展也加剧了对捕捞资源的压力。

为了获得养殖初级生产物,如鱼苗,养殖渔业需要从野生捕获的资源中获得。

这导致了野生鱼类资源的过度捕捞,破坏了生态平衡和海洋生物多样性。

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1. 环境监测与治理: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对养殖渔业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体污染问题。

利用生态工程方法,如湿地建设和水生植物的利用,净化水体,降低水体的营养盐含量。

2. 科学养殖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有机物排放。

例如,合理配置饲料,避免过度投喂;定期清理底质沉积物,防止富营养化的发生;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避免对水生生物造成负面影响。

3. 转向可持续养殖模式:推广生态养殖和循环养殖模式,减少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生态养殖模式通过建立生态系统,促进生态链的形成和运转,实现养殖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循环养殖模式通过循环利用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4. 加强政策支持和宣传教育:加强对养殖渔业的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引导养殖渔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养殖渔业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和技能,促进可持续养殖理念的传播和实施。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我国水产养殖是中国渔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主要形式之一。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水产养殖成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如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水体污染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塘和海域中的饲料残渣、排泄物、养殖废水等会进入水体,导致水体污染。

这些有机废物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爆发,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和药物残留也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产养殖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常常大量引种外来种类,这些外来种类会对当地原生物种造成竞争压力和威胁,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由于养殖密度大、环境差,易导致疾病传播,影响水生态系统平衡,加剧物种减少的趋势。

三、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影响大规模的水产养殖会占用大量海岸面积,破坏海岸带的生态系统,对海岸植被、海岸线稳定性、河口生态系统等造成破坏,使得海岸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功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水产养殖又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其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水产养殖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养殖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饲料残渣和药物残留等问题。

生物技术的应用也可以增加水产养殖的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改变养殖方式传统的水产养殖方式常常密度大、投饵量大,增加了水体的污染程度。

改变养殖方式,采用生态养殖的方式,降低养殖密度,减少饲料投放量,提高饲料利用率,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三、加强监管和管理加强对水产养殖的监管和管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和技术标准,加大对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捕捞量的监测和检测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可以有效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水产养殖是指人为在水域中培育、饲养水生生物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人口增长和对海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水产养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就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水体污染养殖过程中,饲料残留物、粪便和化学药物残留等会直接排放到水体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

富营养化会导致水华的产生,影响水质,损害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产养殖中,为了提高产量往往采用高密度养殖的方式,这样会导致当地水生生物的数量增加,对生态环境造成竞争压力,从而导致非目标物种的消失,减少了当地水域的生物多样性。

三、海岸线环境破坏养殖场的建设和运行会对海岸线环境造成破坏,如沿海栖息地破坏、水产养殖船只航行引起的水下噪音和废水排放等。

这些都会对当地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四、土地资源利用部分水产养殖对陆地资源的利用较大,养殖场周边的土地资源往往需要用于鱼塘的建设和排放区的规划,这就可能导致土地的过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也开始意识到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对环境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水产养殖应该是在充分考虑了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养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那么,如何实现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呢?要加强养殖场管理,确保饲料的合理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理。

要采用生态友好的养殖方式,如循环水养殖、多级种植等方式,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

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生物植物共生等方式来保护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确保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存在。

加强水产养殖规划,合理利用海洋资源,避免对陆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强对受威胁物种的保护。

除了政府的管理规定和行业的自律外,科技创新也是实现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通过研发新型饲料、养殖技术等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增刊):319-323Journal of A gro-Environm ent Science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苗卫卫,江 敏(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0090)摘要: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分别论述池塘、湖库、海水等不同养殖系统对自身养殖水体及周围水域的影响,探讨了环境友好的工厂化养殖和生态养殖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结合生态养殖和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系统,发展有机健康养殖模式。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理论研究及法律法规支持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影响;生态养殖;工厂化养殖;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43(2007)增刊-0319-05Env i ronm en t a l I m pacts and Sust a i n able D evelop m en t of Aquaculture i n Ch i n aM I A O W ei-wei,J I A NG M in(College of Aqua-life Science and Technol ogy,Shanghai Fisheries University,Shanghai200090,China)Abstract:The rap id devel opment of aquaculture in recent decades has been ar oused increasing concerns on its envir on mental i m pacts in China.Severe polluti on and damage of aquatic ecosyste m fr om vari ous aquaculture syste m s(ponds,lakes,reservoirs and marine)was discussed.I n successi on,the status and the p r os pects of industrial and ecol ogical aquaculture,t w o types of en2 vir on mentally friendly aquaculture,was revie wed,res pectively.Penulti m ately,the s pecific sustainable aquaculture was recom2 mended t o devel op organic healthy aquaculture,which will integrate cl osed circulating system and ecol ogical aquaculture p rinci2 p le,and app ly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 ol point(HACCP)syste m t o supervise the whole p r ocess of p r oducti on in the p resent paper.Finally,it was concluded that s ome further research works more are still needed for sustainable aquaculture in China.Keywords:aquaculture;envir on mental i m pacts;ecol ogical aquaculture;industrial aquaculture;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水产养殖即水产生物(如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和植物)的养殖,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1]。

历史上,我国渔业以捕捞为主,而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养殖产量开始超过捕捞产量。

2004年我国水产养殖总产量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65%,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2]。

同时,我国水产养殖业对环境的破坏与影响也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本文通过讨论不同养殖系统(池塘、湖库、海水)中水产养收稿日期:2006-09-07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理科一般项目资助(04K B09);上海水产大学校长基金项目资助(科04-91);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Y1101)作者简介:苗卫卫(1982—),女,河北景县人,硕士,专业方向为渔业环境及调控。

通讯作者:江 敏 副教授,博士。

E-mail:m jiang@ 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及环境友好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生态养殖模式的发展潜力,提出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及所需技术和法律支持。

1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规划总体无序,养殖者不顾环境容量,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放养密度,任意排放养殖废水,造成渔业水域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

水产养殖中产生废物质和量的差异依赖于水产养殖系统类型和养殖种类[3]。

我国养殖系统包括池塘、湖库、海水和工厂化养殖系统,前3种养殖面积占我国养殖总面积92.7%,产量占91.1%[2]。

我国主要养殖品种如表1所示[4、5]。

2004年淡水养殖中鱼类产量占淡水养殖产量的90.96%,池塘养殖产量占表1我国主要养殖品种Table1L ist of maj or s pecies of aquaculture in China 分类品种淡水种类食鱼性鱼鳜鱼食浮游生物鱼鲢、鳙、罗非鱼草食性鱼草、鳊、鲂食底栖动物、腐屑鱼青鱼、鲤、鲫、罗非鱼其他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河蟹)、鳗、中华鳖、黄鳝、泥鳅海水种类贝类贻贝、扇贝(彬孔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等)、蛏、蛤、蚶、牡蛎、鲍甲壳类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等)、青蟹、梭子蟹鱼类鲈鱼、大黄鱼、美国红鱼、鲷科、石斑鱼属、牙鲆、大菱鲆、军曹鱼藻类海带、紫菜(坛紫菜、条斑紫菜)、裙带菜、江蓠其他海参、海胆、海马70.36%,海水养殖中贝藻产量最高[6]。

1.1池塘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2004年,我国池塘养殖产量占淡水养殖的70.36%,面积占淡水养殖的42.9%[2]。

方耀林[7]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养殖数量的增加,养殖水体中总有效氮也会增加。

池塘养殖污染主要来自残饵、排泄物、粪便等,及大量养殖废水排放对池塘水体及池塘养殖周围水域造成严重破坏。

周劲风等[8]利用珠江三角洲基塘生态系统研究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根据营养物质平衡计算得出池塘中营养物质氮的输入饲料占90%~98%,氮的输出鱼类仅占总输出的20%~27%,沉积的氮占54%~77%。

营养物质磷的输入饲料占97%~98%,鱼类磷仅占总输出的8%~24%,沉积的磷占72%~89%。

说明饲料中氮、磷除小部分供给养殖鱼类的生长外,大部分沉积于池底,造成浪费和污染。

丁疆华等[9]通过试验证明引入底栖鱼类与无鱼的系统相比,总磷增加了3倍。

所以放养底栖鱼类加速了氮、磷循环,易引起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产生水华现象。

池塘养殖过程中,必须定期频繁大量换水来控制水质。

因为静水池塘中当鱼类达到一定密度后,种群代谢产物的积累将成为抑制生长和限制单产的主导因素[4],要想提高单产,必须定期冲换新水。

池塘梭子蟹日换水量不低于20%[10]。

养殖废水的大量排放,严重污染周边水域。

如于桥水库库周某鱼塘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大量饵料、肥料等,鱼池水中氮磷、有机物和藻类含量明显高于水库,池水中磷含量为0.25~1.34mg・L-1,是水库磷浓度的8.06~43.2倍。

在夏秋季节和捕鱼时,富含氮、磷、有机物和藻类的鱼塘废水被直接或间接排入水库,在水库周边水域形成明显的污染带[11]。

其次是化学药品。

池塘养殖中养殖技术的关键是疾病的防治。

养殖过程中水质调节、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等使用大量化学药品[3],添加在饲料中或直接泼洒使用,其中一些如红霉素、氯霉素、孔雀石绿等为禁用渔药,但有些养殖者还在使用。

这些有毒物质残留在水体中,影响野生种类免疫力,还造成生物残留,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1.2湖库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湖南省湖泊养殖水域面积从1986年的320.67×103h m2,减少到2002年的59.95×103hm2,而湖泊单产从1986年到上个世纪末,都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1999年以后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有了稳定的优势[12]。

这主要是因为大水面渔业开发稳步发展,特别是网箱、网围、围栏养鱼和小水库直接投饵施肥技术迅速推广。

其中未食饲料、粪便和排泄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氮、磷、有机物对水环境的富营养化影响严重。

由于颗粒饲料质量差,网箱设置不当,加之规模过大,盲目加大鱼种投放量等,导致网箱区和网箱外大范围水质恶化。

不论养殖的对象怎样,几乎所有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网箱区、网围区的总磷、氮、碳一般均高于对照区,透明度和溶氧低于对照区[13],并且对附近较大水域(>250m)的水质产生影响[14]。

如试验发现大水面网围精养的养鱼区T N、NH4+-N 分别比网外高22.8%、37%,比未围养区高219%、300%;TP、P O3-4-P分别比对照高162%、150%; COD、BOD5分别比对照点高30%、31%[15]。

而沉积物污染程度还与水体交换率有关,水体交换率大的水库5a中网箱下方的沉积物厚度相对增加22c m;无河流注水,主要靠雨季集雨区集水的水库,网箱下方沉积物厚度相对增加40c m[16]。

总之,投饵养鱼模式,是造成湖泊、水库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1.3海水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海水养殖主要包括滩涂红树林虾池、贝类养殖,浅海筏式贝藻养殖,浅海网箱鱼类养殖等养殖模式。

滩涂虾池单一品种养殖大量废水的排放对近海水域环境的污染严重。

2001年广东省对虾池塘养殖对环境产生的氮、磷负荷量分别为4508.5和994.2 t,其中通过养殖废水排入临近海域水环境的COD、无机氮、无机磷和悬浮物排放量分别为4887.5、136.8、023 苗卫卫等: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2007年3月64.0和17689.5t[17]。

而虾池养殖破坏最严重的是滩涂红树林,加之历史悠久的大规模滩涂贝类养殖,滩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种类失去自然栖息环境,生物多样性降低,且造成海岸侵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