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的三个问题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与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327c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c.png)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与对策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是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也是对外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的重要信息披露渠道。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难点和挑战,需要公司在实际操作中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本文将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一、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1. 子公司数量多,业务范围广泛对于跨国公司或者大型集团公司来说,其旗下可能涉及多个子公司,且业务范围可能涉及多个行业。
这就给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对各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和整合,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不同会计制度和审计标准跨国公司或者大型集团公司可能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设立了子公司,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有不同的会计制度和审计标准。
这就给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需要进行不同会计制度和审计标准的调整和转换,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跨期数据调整和比较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需要进行跨期数据的调整和比较,以反映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跨期数据的调整和比较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4. 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需要依赖各个子公司提供的财务数据,而子公司的数据可能存在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问题。
由于合并财务报表涉及到多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整合,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数据误差和偏差,给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 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2. 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3. 强化财务数据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为了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公司需要加强财务数据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
公司可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公司还可以加强审计监督,对财务数据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审计,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14d08f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5.png)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企业编制合并报表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多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活动,因此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企业需要面对一系列的难题,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准确性、会计准则的差异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财务数据管理和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理解等。
本文将从问题和解决措施两个方面来探讨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问题分析:1. 数据采集困难:在进行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企业需要收集多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但是由于各个子公司的数据格式和财务管理系统不同,导致数据采集困难。
还存在着数据不一致、不完整等问题,因此数据采集是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2. 数据准确性难保证:由于多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一般都是经过不同的会计人员处理的,存在着各种差错和遗漏,导致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由于合并报表编制需要进行多次数据调整和汇总,也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和偏差。
3. 会计准则的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存在着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可能对合并报表的编制产生重大影响。
在处理合并报表中的外币财务报表时,不同的会计准则对外币兑换和外汇损益的处理方式可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调整。
二、解决措施:1.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来解决数据采集困难和数据准确性难保证的问题。
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规范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报告流程,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督和审计,确保合并报表中的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加强财务数据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加强财务数据管理来提高合并报表的编制水平。
包括建立统一的财务数据管理平台,规范财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流程,加强对财务数据的监督和审计,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加强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企业需要加强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的理解和应用,及时了解各种会计准则的更新和变化,确保合并报表的编制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要求。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1d1a8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6d.png)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各种企业之间的合并与收购日益频繁。
合并后的企业需要编制合并报表,以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在编制合并报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一、问题1. 数据质量问题:合并报表需要汇总和整合多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而这些数据往往存在质量问题。
各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差异、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
2. 汇率变动问题:合并报表需要将各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货币单位统一,而不同子公司所使用的货币单位可能存在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会影响合并报表的准确性。
3. 内部交易问题:合并报表需要对集团内部的交易进行抵消和消除,以消除重复计算。
由于内部交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正确处理这些交易成为一个难题。
二、解决措施1. 加强财务数据质量管理:为了解决数据质量问题,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加强财务数据质量管理。
建立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准则,要求各子公司按照规定的会计政策进行财务核算。
加强对财务数据的审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控制汇率风险:为了解决汇率变动问题,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汇率政策和管理措施,及时监测和控制汇率风险。
可以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来对冲汇率风险,如货币互换和货币期权等。
3. 规范内部交易处理:为了解决内部交易问题,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建立统一的内部交易审批和处理制度,明确内部交易的金额、条件和方式,并进行定期的内部交易审计和复核,确保交易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采用合适的核算方法,对内部交易进行合理的抵消和消除。
还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进行合并报表的培训和培养合并报表编制专业人员,提高编制合并报表的技能和水平。
企业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存在着数据质量问题、汇率变动问题和内部交易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加强财务数据质量管理,控制汇率风险,并规范处理内部交易。
还需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培养专业人员,提高编制合并报表的技能和水平。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c4d00f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0.png)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合并报表是指合并后的企业在合并后形成的新报表,通过整合各个合并方的财务数据,以反映合并后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在编制企业合并报表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数据整合难度大企业合并报表编制需要整合各个合并方的财务数据,但是由于合并方可能使用不同的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和会计纪律,导致数据整合难度加大。
一个合并方使用中国会计准则,另一个合并方使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就需要对不同准则和政策进行调整和转化,以保证数据是可比较的。
对策一:建立统一的会计准则和政策为了减少数据整合难度,合并方可以在合并前达成共识,选择一套统一的会计准则和政策。
这样可以避免在数据整合阶段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减少后续调整和转化的工作量。
问题二:信息不对称问题合并双方在合并前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一方对另一方的内部信息了解不足。
这种情况下,合并报表编制的数据质量可能受到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对策二:加强信息披露和沟通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合并方应充分披露自身的内部信息,包括财务报告、经营情况、风险和前景等方面的信息。
加强双方之间的沟通和协商,以充分了解对方的情况,减少不确定性。
问题三:合并关联方交易处理问题在合并报表编制过程中,如果合并方之间存在关联交易,包括资金调拨、物资采购等,就需要合理处理这些交易对合并报表的影响。
否则,可能导致合并报表中存在的关联交易不能真实反映合并后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
对策三:明确关联交易的原因和性质针对关联交易,合并方应明确交易的原因和性质,确保交易合理合法,并且对报表编制过程中的关联交易进行全面记录和披露。
对于会计处理上的关联交易,可考虑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参考,以反映合并后的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问题四:报表编制时间和精度问题企业合并报表编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在数据整合和调整上会更为复杂和困难,容易导致报表的编制周期延长,且精度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合并财报编制:涉及子公司的会计问题及报告要求
![合并财报编制:涉及子公司的会计问题及报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b3c58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8.png)
合并财报编制:涉及子公司的会计问题及报告要求合并财报编制是指将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合并,形成全面的财务报表,以便更好地了解整个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在进行合并财报编制时,涉及到一些会计问题和报告要求,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问题和要求的步骤。
一、合并财报编制涉及的会计问题:1. 子公司的账户统一处理:在合并财报编制过程中,首先需要统一处理各个子公司的账户。
这包括统一会计政策、规范会计核算制度和方法,确保各个子公司的会计处理方式一致。
2. 非同一日会计周期的处理:如果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周期不一致,就需要对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调整,以确保所有报表能够按照同一时间段编制。
3. 外汇折算问题:如果母公司和子公司处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就需要对子公司的外币报表进行外汇折算,将其转换为母公司的报表货币,以便合并财报的编制。
4. 子公司的合并方式:在合并财报编制中,还需要考虑子公司的合并方式。
如果子公司是通过并购或者控股股权取得的,就需要按照购买法或者权益法进行合并处理。
5. 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的确认:如果母公司未完全拥有子公司的股权,就需要将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纳入合并财报中,并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
二、合并财报编制的报告要求:1.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这些报表需要按照法定要求编制,并体现出母子公司的全面财务状况和业绩情况。
2. 财务报表附注:除了合并财务报表外,还需要编制财务报表附注,以提供对财务数据的详细说明和解释。
财务报表附注应包括有关合并财报编制的会计政策、核算方法以及重要的财务信息。
3.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报告:合并财报编制还要求编制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报告。
这份报告是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解读和分析,提供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业绩的理解和评价。
4. 内部控制报告:为保护和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合并财报编制还要求编制内部控制报告,以评估和说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与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6e832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0.png)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与对策分析合并财务报表是指针对有多个附属公司的母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将所有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合并到一起进行统一的财务报表编制。
在现代企业集团中,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其复杂性和难度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难点一:多样化的会计准则和法规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法和法规不同,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多种不同的会计准则和规定。
这就导致了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法规进行适应性的编制工作,极大地增加了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度。
对策:在面对多样化的会计准则和法规时,企业应当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并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遵循这一统一的会计政策。
企业还可以寻求专业会计咨询机构的帮助,以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难点二:不同企业结构和财务体系在实际操作中,不同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财务体系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企业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对不同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标准化和调整,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对策:企业可以建立统一的财务信息系统,以确保不同企业的财务信息可以互相匹配和对比。
企业还可以制定统一的财务报表编制流程和标准,以确保不同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可以得到准确和一致的处理。
难点三: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内部财务数据管理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母公司需要与子公司进行频繁的财务数据交换和核对工作,但由于母子公司之间存在的信息壁垒和沟通不畅的问题,这就增加了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度。
难点四:外部审计和监管要求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企业需要满足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的审计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审计和监管机构的要求和规定,确保合并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难点五:多元化经营和跨国经营随着企业的业务发展,特别是在跨国经营和多元化经营的情况下,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的难点问题及相关建议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的难点问题及相关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016191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a.png)
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的难点问题及相关建议摘要:伴随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化以及业态持续复杂化,导致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难度也越来越高,从而易产生一系列问题,一旦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出现,将会导致企业的整体经营决策无法获得可靠支持,甚至因错误的投资决策造成企业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更加不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
因此,能否将企业出现的各类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及时发现,并针对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既关系合并会计报表作用的发挥,又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企业出现的合并会计报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合并会计;报表编制;问题分析;解决对策1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1.1缺乏准确完整的合并范围企业对合并会计报表进行编制时,必须确保合并范围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且还要对会计准则进行严格遵守,保证报表可将企业的经济利益全面、准确地体现。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一般是指在遵从会计准则的条件下,可对控制这一条件予以满足,并且有资格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一类控股子公司。
在开展实际工作过程中,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主要表现出两种问题。
其一是缺乏明确的概念性指导。
虽然在会计准则之中详细说明了控制,并且控制范围也实现了一定的延伸,但是并未对间接控制表决权的比例进行明确,而是通过乘法和加法原则来完成计量的,从而在实操时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差异,最终导致合并范围大多数情况需要根据财务人员的经验判断来确定;其二是合并范围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很多企业为了向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以及投资者释放公司良好的经营成果,将合并会计报表上面体现的数据做得比较好看,并且通过人为的方式将亏损子公司从合并范围之中剔除,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其层级关系比较复杂,存在交叉持股的情况,一些子公司本应纳入合并范围中,但却因为人为操作而未被纳入,将会对外部信息接收者或是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具体的经营状况,甚至会因此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分析,导致公司决策出现错误。
1.2合并规则未能及时更新第一,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9049fa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4.png)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合并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合并后的企业需要编制合并报表来展示其全貌和财务状况。
合并报表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给企业的财务管控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就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问题分析1. 合并报表的财务信息整合困难在企业合并后,原有的财务系统和信息化系统往往不能完全融合,导致合并报表的财务信息整合困难。
不同企业的会计规范和制度也存在差异,需要统一的财务报表格式、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统一财务信息成为一个较大的挑战。
2. 合并报表的资产负债表调整问题企业合并后,需要对各项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以符合合并报表的编制要求。
合并报表的资产负债表调整问题也极易引发争议和纠纷。
由于不同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存在差异,调整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和争议,需要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
3. 合并报表的重大交易披露不足合并报表中涉及到的重大交易需要充分披露,以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在实际操作中,合并报表的重大交易披露不足的问题时有发生,这给企业的财务透明度和信誉带来了一定影响。
二、对策建议企业在进行合并前后,应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整合,确保各项财务数据的准确、及时和全面。
可以通过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和信息化系统,建立标准化的财务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项财务数据的互通互联,提高财务信息的整合水平。
2. 统一合并报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企业在进行合并报表编制前,应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确保各个合并实体在财务信息的处理和报告时遵循相同的原则和规定。
可以制定合并报表的编制手册和流程图,对各项财务信息的处理和报告流程进行规范和指导。
3. 加强合并报表的内部审计和复核在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过程中,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和复核工作,确保合并报表的财务信息准确、完整和真实。
可以聘请独立的财务顾问和审计师对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和结果进行独立审计,提高合并报表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3dfff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f.png)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多个公司将自己的业务、财务、股权等合并为一体的行为。
合并后的公司需要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和披露,以反映合并前后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表现。
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1. 报表编制困难:企业合并涉及到多个公司的财务和业务合并,需要对各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进行整合和核算。
由于各个公司的会计制度、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不同,导致合并报表的编制非常复杂,缺乏统一的规范和准则。
2. 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合并报表需要汇总和整合多个公司的财务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由于各个公司的财务数据来源不同,可能存在数据不一致、遗漏或错误等问题,导致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3. 报表披露不透明:企业合并报表的披露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和完整,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一些公司可能会通过虚增收入、减少费用或隐瞒损失等手段来掩盖真实业绩,从而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4. 审计难度增加:企业合并报表涉及到多个公司的财务数据,需要进行全面和细致的审计工作。
由于数据来源复杂、信息披露不透明等原因,导致审计难度增加,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审计证据,从而影响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对策1. 加强财务信息共享和交流:各个公司应当加强财务信息共享和交流,明确合并报表的编制标准和方法。
可以建立统一的财务报表模板,明确各项核算和披露要求,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和一致性。
2. 规范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各个公司应当规范自己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确保与合并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要求相符。
可以参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等国际准则,制定适合自身业务和特点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
3. 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合并后,应当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和可靠。
可以建立合并报表的审计程序和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全面和细致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错误和漏洞。
4. 提高透明度和披露质量:企业合并报表的披露应当真实、准确和完整,以提高透明度和披露质量。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d7662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d.png)
企业编制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企业编制合并报表是指有多个子公司、分支机构和母公司的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原则和方法,对其财务状况、经营业绩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一份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
然而,在实践中,企业编制合并报表会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问题1.数据来源不一致在实践中,不同的子公司使用的会计制度、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存在差异,导致数据来源的不一致性。
这可能会极大地影响合并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不平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合并报表的两个核心组成部分。
由于各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采集和核算方式不同,导致合并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无法平衡,甚至出现“财报矛盾”,如净利润为负数等情况,从而无法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3.会计处理方式的差异由于会计处理方式的差异,各个子公司之间的财务信息也存在不一致的问题。
例如,合并时要考虑过度或重复计算的情况,避免某些数据多次计入。
4.外汇汇率波动问题由于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货币存在汇率浮动,汇率越来越不稳定。
这将会影响企业的未实现收益、汇兑损失和利润等方面的财务指标。
二、解决措施1.制定标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企业需要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告编制规程,统一各个子公司、分支机构的会计核算标准和程序,确保企业财务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
避免由于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差异而导致的合并报表不平衡问题。
2.合理处理各个子公司之间的数据合并报表的编制需要以母公司为主体,统计各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
在统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各个子公司之间的交易与损益,避免重复或过度计算。
同时,各个子公司应向母公司提供准确可靠的财务数据,以确保原始数据的真实性。
3.处理外汇汇率变动企业需要制定标准的外汇汇率处理方式,用于处理外汇损益、负债重估等问题,从而可以准确地测算企业的财务状况。
另外,企业应该对外汇市场动态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做好汇率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c77f58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7.png)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合并报表是指多个企业在进行合并后,根据会计准则和财务规范,将各自的财务情况进行整合和合并的财务报表。
企业合并报表对于企业的决策和经济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企业合并报表存在以下问题:1. 财务信息来源的不同企业合并报表需要汇总多个企业的财务信息,但不同企业可能使用不同的会计方法和财务信息系统。
这导致财务信息来源存在不同,难以比较和合并,同时也增加了财务报表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量。
2. 会计政策的保持一致性不同企业可能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这导致企业合并后,会计政策的保持一致性成为一个问题。
合并报表需要确保会计政策的一致性,以便能够有效比较财务信息、更准确的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3. 难以处理长期资产和负债不同企业的长期资产和负债也是企业合并报表面临的问题。
长期资产可能包含不同种类的资产,如房屋、机器、土地等,不同地点的同种资产价格也可能有所不同。
同时,不同企业的长期负债结构也存在差异,如长期借款、应付利息等。
这些差异导致难以合并企业的长期资产和负债信息。
4. 准确度问题企业合并报表需要进行大量的整合和计算工作,这就增加了准确度方面的问题。
存在人为录入错误、漏报误报等问题,这就会导致财务信息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受到影响。
企业应采用相同的财务信息系统,如ERP系统,以优化财务信息来源的统一。
同时确保各个企业的财务信息准确输入且符合财务报告标准,确保财务信息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企业合并后应确保在会计政策和赌账准则方面的一致性。
需要在合并前进行统一规划,确保各项会计政策和准则符合当地法规和监管要求。
同时在进行企业合并后,需要应用一致性原则,确保各项准则、政策和标准的一致。
一致性原则指的是在同一期间内,企业选择一套会计准则和政策,并且采用这个标准,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对于长期资产和负债,在进行企业合并前,应先了解其各种类型,并做好评估工作。
对于不同地点和类型的资产,需要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评估和计价,同时对于不同企业负债结构的差异,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
企业集团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集团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783f75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6.png)
企业集团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肖陵来源:《今日财富》2024年第18期集团合并报表是认识集团财务状况,对外比较相关行业,管理集团经济工作的有力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合并范围不清,会计政策模糊,编报难度大的问题。
本文结合实际提出解决方法:从整体角度客观界定合并范围;统一集团会计政策,再认定重大会计事项;充分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减轻合并工作常规工作量;建立人员培养的长效制度。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集团无论是一体化还是多元化发展,都会涉及企业合并问题。
集团合并报表在前期的尽职调查、中期的运营管理、后期的分析评价中都起到基础性作用。
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信息指向很大程度影响决策者的决策判断。
一、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概述(一)合并财务报表概念合并财务报表是由母公司作为编制主体,反映母公司及其全部子公司组成的会计主体,以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相关资料,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考虑了特殊事项对报表的影响后编制的会计报表,反映作为一个整体的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合并财务报表对集团管理、发展的作用1.认识集团财务状况的工具整体视角认识集团经济事项的需要。
单户报表只反映企业资源情况、权益构成,购、产、销、收入、成果这些内部运行状况,与整个集团经济情况相比,只有点的概念。
外部环境问题在单户表中无法呈现全貌,比如本集团在行业中现有地位,与相关企业的经济联系紧密度等。
犹如建筑群与单体建筑的关系,在单体建筑中,对诸如区域地基的牢固性,建筑体相互之间的影响,与外部环境是冲突对立或是和谐相容,不可能有全盘的认识。
视角限制下,得出结论大概率会是局部、片面的。
唯有超越群才能认识整体的情况。
集团合并报表通过专门方法,提供了以集团一体性的经济指标体系,能满足识别集团资产状况、权益债务构成、经营成果、获取资金能力需要。
并通过同期预算数据指标系统作为参照,可以客觀反映集团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
关于中央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探究
![关于中央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eb45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6.png)
关于中央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探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中央企业之间的合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央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
中央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存在诸多难点与挑战。
本文将对中央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进行探究。
中央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会计政策的一致性中央企业在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往往涉及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企业,其会计政策有很大的差异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保持会计政策的一致性成为了一个难点。
不同的会计政策可能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财务报表产生影响,甚至会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造成影响。
要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保持会计政策的一致性需要进行较为复杂的调整和处理。
二、企业价值的确认在中央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企业价值的确认是难点之一。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要确认各个被合并企业的公允价值,而企业的公允价值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行业前景、企业规模等。
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对被合并企业的公允价值进行准确确认,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
还需考虑企业在合并之后的未来收益能力、现金流量状况等因素,以保证合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三、商誉的评估在中央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商誉的评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商誉是指企业因合并或收购而产生的差价,即超过被收购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商誉的评估涉及到被收购企业的品牌、人才、市场份额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需要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计算。
商誉的评估也直接影响到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四、合并成本的确认在中央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合并成本的确认也是一个难点。
合并成本是指企业为实现合并所支付的一切费用和产生的一切负债。
合并成本的确认需要考虑到对被收购企业的对价支付、股权交换、关联企业转让等多种情况。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cc5d8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6.png)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合并报表是指两个或多个公司合并后的会计报表。
在现代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合并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商业行为,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和资源整合,从而实现更好的运营效果。
企业合并报表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合并后的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需要制定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确保企业合并后的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反映合并后的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一、问题分析1. 数据整合问题在企业合并后,原来两个或多个公司的会计数据需要进行整合。
不同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处理方法可能存在着差异,会计数据的整合过程可能会导致数据不准确、不一致,甚至可能存在错漏。
这将对合并后的公司的财务报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2. 信息披露问题企业合并后,需要向外界披露合并信息。
如果合并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或者不完整,将会影响市场的判断,导致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合并后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误解,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3. 财务风险问题企业合并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如支付高昂的合并成本、承担合并后公司可能存在的隐性负债等。
如果财务风险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合并后公司的偿债能力下降,甚至面临破产风险。
4. 经营管理问题企业合并后,原来两个或多个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和文化也需要进行整合。
如果整合不得当,将会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最终导致合并后的公司经营不善、亏损甚至倒闭。
二、对策建议1. 建立专门的合并报表制度为了解决数据整合问题,需要建立专门的合并报表制度。
这个制度应包括统一的会计政策、会计准则和会计处理方法,并建立合并报表编制的标准流程,确保合并后的财务报表准确、完整、一致。
2. 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是解决信息披露问题和财务风险问题的重要对策。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合并后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完整,同时能够有效的识别、评估和管理财务风险,从而保障公司的财务稳健和持续发展。
3. 加强人才培训和文化整合加强人才培训和文化整合是解决经营管理问题的重要对策。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9b3e0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f.png)
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介绍企业之间进行合并是实现规模经济、资源整合、降低成本的重要方式。
然而,企业合并也带来了财务报表编制的问题。
合并后的企业需要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将合并前各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进行整合和呈现。
本文将探讨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问题分析1. 各企业财务资料差异大在企业合并后,各个企业可能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其财务数据和会计制度可能存在差异。
一方面,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可能使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导致财务数据的可比性较差;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准则和规定也可能存在差异,这将进一步增加财务报表合并的复杂性。
2. 公允价值测量的困难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对于资产、负债、股权等项目的公允价值测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公允价值是指在充分市场条件下交易双方在交易日点对点进行交换的金额。
然而,实际上很难找到完全符合该条件的市场交易来确定公允价值,这使得公允价值测量变得困难。
3. 测算合并日账户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需要将各个企业合并前的财务数据按照合并日进行调整。
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准确计算合并日的账户余额,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项目。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数据的不完备或不准确,导致这一测算变得困难。
4. 业绩的对比和分析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不仅要求对合并前各个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还需要对业绩进行对比和分析。
然而,由于各企业的差异性和数据的不完备性,这一对比和分析变得困难。
特别是在业务结构、产品线、市场份额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更加复杂。
三、对策提出1. 规范会计政策和方法为了提高财务数据的可比性,合并前的各个企业应当在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上遵循一致性原则。
在合并前进行协商和沟通,共同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和方法,减少财务数据的差异性。
2. 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采用为了解决不同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的差异,推动国际会计准则的采用是一个有效的对策。
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8ef400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b.png)
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是指由一家公司控制了另一家公司,或者两家公司互相持有对方的股份,从而形成了一种经济实体关系,按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合并,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整体的财务报表。
在实际操作中,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不准确或不全面的情况。
由于集团公司包括多家子公司,而这些子公司的财务数据可能存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做法,财务报表编制人员在整合这些数据时可能会受到限制,导致合并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不够准确和全面。
2. 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会计处理的不一致性。
不同的子公司可能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例如计提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提减值准备等,这些会计处理的不一致性会使得合并财务报表的数据不具有可比性,从而影响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3. 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潜在的财务造假风险。
由于集团公司的规模较大,子公司众多,财务报表的编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加之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漏洞进行操纵财务报表,例如虚增营业收入或者利润,隐瞒负债或者资产减值等,从而达到违法谋取私利的目的。
二、对策探析1. 加强财务报表编制的内部控制。
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集团公司各子公司的财务数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个子公司的财务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在集团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中,提高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加强财务报表的审计监督。
设置专门的集团财务报表的审计监督部门,对集团公司的财务报表编制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加强对财务报表的外部审计工作,通过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和漏洞,保证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财务报告编制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财务报告编制的常见问题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73b9d6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b.png)
财务报告编制的常见问题有哪些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报告编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是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财务报告编制的常见问题。
一、数据不准确数据是财务报告的基础,如果数据不准确,整个报告的可靠性就会大打折扣。
造成数据不准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1、原始凭证记录错误。
在日常的业务活动中,原始凭证如发票、收据等的填写不规范、信息不完整或者错误,都会导致数据的源头出现问题。
2、会计核算错误。
会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如果对会计准则和法规的理解有误,或者粗心大意,就可能会出现记账错误,如科目使用不当、金额计算错误等。
3、数据录入错误。
在将原始数据录入到财务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数据录入错误。
二、会计政策和估计的选择不当企业在编制财务报告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估计。
然而,有些企业在选择时缺乏合理性和一致性,导致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和可靠性降低。
1、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一些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的财务目标,随意变更会计政策,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和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变更。
2、会计估计不合理。
例如,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等估计不合理,可能会高估或低估企业的资产和利润。
三、财务报表项目分类错误财务报表中的项目分类应该清晰、准确,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
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分类错误的情况。
1、资产和负债的分类错误。
例如,将流动资产误列为非流动资产,或者将流动负债误列为非流动负债。
2、收入和费用的分类错误。
比如,将主营业务收入列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者将管理费用列为销售费用。
四、披露不充分财务报告的披露是为了让使用者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有些企业在披露方面存在不足。
1、重要事项披露遗漏。
对于一些可能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如重大诉讼、关联方交易等,没有进行充分披露。
论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的三个问题
![论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的三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29eb0fcc175527072208e5.png)
翻蠢簟 . 行 新 准 则 IP E E 执 M LM N
0 誊_ w 盎
一 一
一一
’
t
}
£= i j 堇 ¨ = 1 二 =
■ 金 算 盘 软 件 有 限公 司 蒋 雪琴 重 庆 工 学 院 刘 杰
_
( ) 《 三 与 企业 会 计 准 则第 2号—— 长 期 股 权 利 润计 提 。 但是 如果 将 已抵销 的盈 余 公积 予 以冲 回,
投 资 》( 以下 简称 “ 长期 股权 投 资准 则 ”)的规 定存 就会 过低 地 反 映母 公司 可供 分配 的利 润 ,导致 合并
先, 建立统一的企业商誉概念 。不论商誉来源如何,
理论 。企 业商 誉不 再 区分 自创商誉 和合 并 商誉 ,按
避 免夸 大公 司各 期 的利 润 指标 ,但 是这 种处 理方 法
( ) 符合 《 一 不 公司法 》中的规 定 。 公 司法 》规 《
均采 取 相 同方 法给 予 确 认和 计 量 , 建 统 一 的会 计 存在 以下 问题 : 构 照统 一 的企 业 商誉 来 进行 会 计 处 理 。其 次 , 革 现 定股 东 以出 资额 为限承 担有 限责任 , 改 因此 , 公司对 母
单元 的 可辨 认 资产 的减 值损 失合计 金 额 。 )当资产
于商 誉 不能 产 生独 立 的现 金 流 , 法 将外 购 商 誉 与 组 发 生减 值 时,减 值损 失先 抵减 资产 组或 组合 中的 无 自创 商 誉创 造 的利 益 分 开 , 值 测 试 中不 可 避 免 地 商誉 的账 面价值 ;商誉减 值 测试 技 术应该 由企 业和 减
・ 44・
勰 翦
遥
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常见问及解决方案
![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常见问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673f7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e.png)
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常见问及解决方案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的编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是利益相关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数据准确性问题数据不准确是财务报表编制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原始数据记录错误、计算错误、数据遗漏或重复等原因造成的。
例如,在记录销售收入时,可能会将一笔交易记错金额或记错客户;在计算成本时,可能会遗漏某些直接材料或直接人工的费用。
解决方案:1、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和记录制度:确保所有的财务交易都能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
明确规定数据的录入格式、审批流程和责任人员,以减少人为错误。
2、定期进行数据核对:在编制财务报表之前,对重要的数据进行核对,如银行存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存货数量等。
可以通过与相关部门或外部机构(如银行、客户、供应商)进行对账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使用自动化工具:利用财务软件和电子表格的功能,进行数据的计算和汇总,减少人工计算错误的可能性。
二、会计政策选择和运用问题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编制。
不同的会计政策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财务结果。
例如,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直线法、加速折旧法等)都会对成本和利润产生影响。
解决方案:1、制定明确的会计政策手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详细的会计政策手册。
明确规定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确保会计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定期评估会计政策的合理性: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变化,会计政策可能需要进行调整。
财务人员应定期评估现行会计政策的合理性,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3、保持与审计师的沟通:在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时,应与审计师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会计政策符合审计要求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的三个问题
作者:蒋雪琴刘杰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2008年第01期
一、合并商誉的确定及其减值测试问题
合并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被购并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及相关准则关于合并商誉的确定及其减值测试存在以下问题:
(一)合并商誉的数额未必准确。
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仍不健全,在换股合并下购并企业换出股票的价值难以确定,被购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也并不准确;从企业的购并动因来看,购并企业有可能为了其他目的(如协同效应、多元化经营等)愿意支付超过被购并企业公允价值这一差额。
(二)只对外购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不合理。
由于商誉不能产生独立的现金流,无法将外购商誉与自创商誉创造的利益分开,减值测试中不可避免地要确认一部分自创商誉,而自创商誉又不应予以确认,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三)商誉减值测试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应该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来确定,而其公允价值很难从整个企业的市价中直接得到,只能根据价值模型来估价,企业就有可能通过对商誉的调整来操纵利润。
鉴于上述问题,笔者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建立统一的企业商誉概念。
不论商誉来源如何,均采取相同方法给予确认和计量,构建统一的会计理论。
企业商誉不再区分自创商誉和合并商誉, 按照统一的企业商誉来进行会计处理。
其次,改革现行的商誉计量方法。
以商誉的本质“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为基础, 重新确定新的计量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商誉的价值,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
最后,对商誉减值测试设定必要限定。
由于商誉不能独立于其他资产产生现金流量,其减值测试必须结合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要求企业在合并日就应当将合并产生的商誉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可依据如下公式确定商誉减值损失金额:S=(W-A)-C(其中:S表示商誉的减值损失金额;W表示整个测试单元的公允价值;A表示整个测试单元的账面价值;C表示测试单元的可辨认资产的减值损失合计金额。
)当资产组发生减值时,减值损失先抵减资产组或组合中的商誉的账面价值;商誉
减值测试技术应该由企业和评估机构根据经济实质加以确定,同时由社会审计和投资分析师监督和评价。
二、子公司超额亏损问题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当控股子公司超额亏损较大时,在没有证据表明少数股东有义务、有意向并且有能力弥补超额亏损时,母公司应全部承担子公司超额亏损部分。
这样处理符合会计上的稳健原则,避免夸大公司各期的利润指标,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一)不符合《公司法》中的规定。
《公司法》规定股东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因此,母公司对子公司只承担有限责任,合并财务报表上当然也不需要体现子公司的超额亏损。
(二)使合并净利润与母公司净利润之间产生差异。
由于有义务的少数股东承担的超额亏损也在合并净利润中反映,会使合并净利润与母公司净利润之间产生一部分差异,这一部分差异是由母公司承担子公司超额亏损所致。
(三)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规定存在冲突。
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规定,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取权益法进行调整时,对子公司亏损的承担额原则上只以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而对子公司出现的超额亏损不予以调整。
鉴于上述问题,母公司在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应该参照谨慎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确认子公司的超额亏损,为了不违反《公司法》及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规定,建议增设“投资子公司超额亏损”科目,单独核算母公司应全部承担子公司超额亏损的投资损失,合并财务报表中该超额亏损的子公司相应的少数股东权益为零,少数股东损益仅以少数股东按章程规定的责任部分为限确认。
当然以后年度子公司盈利,也相应先行由母公司弥补确认的超额亏损,这样处理能够避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自身亏损,防止公司操纵利润,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对不具有持续经营能力的超额亏损公司不能予以合并,以防止利用合并财务报表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同时也要明确母公司应承担的责任。
同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充分披露超额亏损子公司的相关情况:首先,应该披露超额亏损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理由以及合并范围的根据,包括对超额亏损子公司亏损原因的分析、对集团经营战略的重要性以及对其具备持续经营能力判断的具体依据;其次,应该披露母公司对超额亏损子公司是否提供了债务担保或其他形式的财务承诺,以分析判断母公司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大小;最后,无论超额亏损子公司是否纳入合并范围,对其与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都应充分披露,从而使信息披露更为充分、准确。
三、盈余公积抵销问题
合并财务报表的抵销分录中,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与子公司股东权益相抵以后还必须将已抵销的子公司盈余公积予以冲回。
这种做法符合我国《公司法》规定,即盈余公积按单个企业的净利润计提。
但是如果将已抵销的盈余公积予以冲回,就会过低地反映母公司可供分配的利润,导致合并财务报表中盈余公积抵销不彻底;如果把子公司报告及其以前时期所提取的盈余公积进行抵销,则必然增加合并财务报表中集团公司的期末未分配的利润,造成合并财务报表中所提供的未分配利润与各成员企业实际可供分配的未分配利润不符。
笔者认为不应该将已抵销的子公司盈余公积予以冲回。
根据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企业会计应当为企业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规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综合反映集团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并不是将各个成员企业的个别会计报表进行汇总,通过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有技术,抵销其内部交易项目,计算出集团公司的收入费用等,并最终确定集团公司的净利润。
这样,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应该以集团公司为主体进行,那么其盈余公积也应该以集团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体现的净利润额为基础进行提取,而不应该考虑个别成员会计报表中业已提取的盈余公积数额。
如果假定仅存在投资关系而无其他内部交易的情况,那么子公司的净利润应该等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原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则正好等于集团公司应该提取的盈余公积。
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无须再专门为子公司实现的利润提取盈余公积,也更无必要将已经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中抵销的盈余公积重新冲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