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统一的共同社会心理建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两岸统一的共同社会心理建构

摘要:当前两岸的社会心理存在着一定差异,与此同时,具体方面又存在着诸多相似,它们为建构共同社会心理提供了基础。这种“共同社会心理”的具体内涵不仅应包含双方社会心理的共同点,还应包括有助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策略。其建构方式不仅包括文化沟通,同时还必须唤醒“共同的历史记忆”、塑造“共同利益”和建构“制度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超越两岸分歧,抓住有利国际时机实现国家的统一。

关键词:社会心理;相似;共同社会心理;建构

中图分类号:d6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 (2013)02-0024-04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其实质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①近年来,“国家认同”成为学者们台湾研究的重要范式,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国家认同”只是普遍社会心理的一种,社会心理是国民政治认同的社会文化基础,国家认同必然立于其基础之上。故此,本文将回归到社会心理的原点,探讨两岸民众社会心理的异同,并以之为基础构建两岸同胞共同的社会心理,促进两岸的统一。

一、两岸社会心理的异同

社会心理是社会成员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感受,其形成深受各

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就台湾而言,毫无疑问,其文化主体是中华文明。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台湾又深受外来势力和文化的影响,甚至其社会发展数次被中断,如荷兰和日本人曾将之纳入世界殖民体系中,特别是后者对台湾的“皇民化政策”可谓影响深远。但是在中华儿女的共同抗争下,台湾又重新回到中华文化圈的运行轨道。光复后,台湾社会又长期处于国民党威权高压政治之下,两岸隔绝,敌对宣传。在长期、复杂的因素作用下,台湾形成某些与大陆相异的社会心理,如珍视民主,并将其视为国家认同的标准和原因;对大陆充满疑虑;对乡土的认同高于国家认同,等等。

但是,与这些差异相比,两岸的社会心理存在着更为深刻的相似性。

首先,大多数两岸同胞都认同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和血缘,希望看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两岸共同利益的情感基础。海峡两岸历史文化一脉相承,政治、经济、文学、艺术、语言、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等多方面表现出了形式的相似性乃至价值的一致性。“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不仅是维系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牢固精神纽带,在凝聚台湾同胞的民族意志和民族自豪感、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过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②其次,维护民族权益的利益一致性。两岸在维护民族、国家的权益方面有共识,也进行过“合作”。在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台独”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毛泽东和蒋介石有着高度的共识甚至默契,20世纪50年代他们共同反对美国的“划峡而治”, 60、70年代又

坚决反对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蒋介石晚年甚至希望毛泽东“以大事小,不计前嫌,效仿北伐和抗日国共两度合作的前例,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高景轩、吴汝华:《蒋介石与台湾》,新华出版社,1997,第352页。解决国家统一问题,造福后代。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会见尼克松时曾称蒋介石为“老朋友”。

近年来,随着南海、东海、钓鱼岛问题的升温,两岸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兄弟分不清楚可以留到以后再谈,但如果别人要来拿,这是不行的。”《台军系“立委”帅化民:维护南海权益两岸没有冲突》,台海网,http:

///news/twnews/bilateral/2011-11-24/7779 44.html,2011年11月24日双方任何维护“祖权”的举措,不仅能够增强对外斗争、捍卫国家主权的实力,也能使两岸的历史以另一种方式互动,有助于台湾同胞(特别是本省人)更深刻理解大陆近代历史上所形成的“民族主义”意识,拉近两岸之间的距离。

再次,改善民生、争取发展的民族共识。“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和群众的生命。”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61页。大陆和台湾有着各自的民生解决方案,同时在土地解决方案和对外经济战略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两岸中国人发挥着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两岸不仅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台湾人民日益认识到大陆对稳定台湾经济和改善民生

的重要意义,积极地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自觉参与祖国的经济循环。这种日益扩大的经济交往逐渐对台湾政治产生了影响。2012年台湾大选前夕,大陆台商纷纷返台“挺马”,集中表现了台湾同胞渴望发展两岸关系、扩大经贸往来的愿望。

除此以外,两岸同胞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综上所述,两岸社会心理的相似性因素,是两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更具有时空的穿透性,为我们渐次建构有益于两岸关系发展的社会心理提供了条件。

二、两岸共同社会心理的塑造

历史证明,民意在两岸关系的处理中至关重要。双方共同的社会心理有助于团结广大爱国同胞,遏制“台独”,抓住有利时机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因此,构建共同的社会心理尤为必要。

这种共同的社会心理要求不仅能够反映中国历史的基本事实,同时也必须超越两岸的政治分歧,其具体内涵除了应包含两岸社会心理共同点以外,还应包括有助于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策略。但是,两岸共同社会心理的建构缺乏相应的政治权力的支持和推动,它更多的是本着“求同存异”精神,“透过经贸、文化各方面的深度合作与交流,让双方能够深度互动交流,增进了解,淡化成见,并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为两岸争议寻求一条务实可行的出路。”台北《中国时报》,2010年9月1日。

首先,加强文化方面的沟通。两岸共享一条文脉,这是我们建立共同社会心理的基础和有利条件,因此“加强文化交流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应不断丰富两岸文化交流的实践,不断推进两岸文教交流的机制化进程,不断积累签署两岸文教交流的共识,共同为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贡献。”

近代以来,传统文化日益衰落,加之“文革”和改革开放后外来文化的冲击,大陆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出现了某种危机。相对而言,台湾却较好地保存了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经验,复兴民族文化,共同传承中华文明。同时,台湾地处海洋环境易得外来风气之先,再加上移民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开拓性和包容性,使得台湾的本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能达至相对较好的融合,这对于大陆现代文明建设过程中协调东西文化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大陆文化和台湾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等的。”刘新华:《论两岸交流中的政治文化差异:存异求同的视角》,《理论参考》,2010年第四期,第17-20页。在两岸文化交流过程中,“如果大陆文化以正统自居,而使台湾民众觉得自己的本土文化受到歧视,受到打压,则大陆文化肯定不为台湾民众所接受,‘一个中国’的文化认同也只能停留于历史和对话的层面,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刘新华:《论两岸交流中的政治文化差异:存异求同的视角》,《理论参考》,2010年第四期,第17-20页。在两岸文化交流时,也应看到双方的差异,盲目一味强调两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