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传播及其本性

合集下载

光学的基本原理与光的传播规律

光学的基本原理与光的传播规律

光学的基本原理与光的传播规律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吸收等现象,以及光的本性和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光的传播规律。

1. 光的本性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

根据光的波动性,我们可以用波的理论解释光的传播和干涉现象,比如当光通过两个狭缝时出现干涉现象。

而根据光的粒子性,我们可以用光子的理论解释光的量子特性,比如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

2. 光的传播规律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的,约为每秒299,792,458米,我们通常用c来表示光速。

当光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折射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n₁sinθ₁ =n₂sinθ₂来表示,其中n₁和n₂分别是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 光的反射规律光线从一个介质的边界反射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这个定律通过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θ₁ = θ₂。

4. 光的折射现象当光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折射率不同的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变化引起的。

光从光密度高的介质进入光密度低的介质时,会向法线方向弯曲;相反,从光密度低的介质进入光密度高的介质时,会离开法线方向。

这种弯曲现象可以用折射定律来描述。

5. 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相遇产生的干涉现象。

当两个光波在相遇时,会形成干涉图案。

根据干涉现象原理,当两个光波处于相位差为整数倍波长时,会产生增强干涉,形成明纹;当相位差为半整数倍波长时,会产生相消干涉,形成暗纹。

6. 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细缝或者物体边缘时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衍射现象可以用赫兹斯普龙原理来解释,即当光波通过一个孔径或者绕过一个物体时,光波会向周围传播而不是直线传播。

7.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是指光能量被物质吸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上海高考物理知识点梳理

上海高考物理知识点梳理

上海高考物理知识点梳理一、光的本性及光的传播光的本性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点之一。

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双重特性。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和能量守恒的原则,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二、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反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界面上的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之分,镜面反射中光线平行,漫反射中光线发散。

2.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正弦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三、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光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光的传播特点和反射、折射定律,可以得出光线在镜面上或透明介质中的成像规律。

1.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规律是物理知识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物体的像是由反射的光线所构成的,像的性质与物体的位置和观察者的位置有关。

2. 球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规律是物理高考中的热门考点。

球面镜可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成像公式,可以确定物体在球面镜上的像的位置和性质。

四、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之一。

当导体中有磁通量变化时,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广泛,如电磁感应发电机、互感器、电磁炉等。

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传递的流动情况。

电流的方向与正电荷的流动方向相反,单位是安培(A)。

2. 电阻:电阻是指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截面积和长度有关,单位是欧姆(Ω)。

3. 电阻与电阻器:电阻的串、并联组合可以得到不同的电路特性。

电阻器是一种用电阻来限制电流的电气元件,常用于电路中。

六、电功率和电能1. 电功率:电功率是指电流在电路中消耗能量的速率。

光学第一章总结

光学第一章总结

第一章 光和光的传播§1光和光学一、光的本性光是一种波长极短、频率极高的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波动性;光在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光的粒子性(量子性)。

二、 光源与光谱(1)热(辐射)光源 热能转变为辐射的光源。

任何温度下,任何固体或液体中原子、分子热运动能量改变时辐射出各种波长的电磁波(光波)。

光波为连续谱。

如太阳,白炽灯等。

由于物体辐射总能量及能量按波长分布都决定于温度,所以称为热辐射。

注意:1.物体由大量原子组成,热运动引起原子碰撞使原子激发而辐射电磁波。

原子的动能越大,通过碰撞引起原子激发的能量就越高,从而辐射电磁波的波长就越短。

2.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热辐射,波长自远红外区连续延伸到紫外区(连续谱)。

(2)非热光源A 气体放电光源B 金属蒸气电弧光源C 固态发光体 —红宝石 蓝宝石 YAG 激光器D 同步辐射光源:高强度,宽波谱,高准直性,脉冲性,偏振性 三、热光源与非热光源的区别(1)本质上 在热光源中是原子、分子的热运动能量转化为光辐射;而非热光源是电子跃迁产生辐射。

(2)光谱上 热光源为连续谱;而非热光源是各原子独立发光,为分立的线光谱。

(3)温度上 热光源辐射的光谱与物质无关,强度与物质的表面温度有关;而非热光源与温度无关。

四、光强A.能流: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某一面积 S 的能量.B.平均能流:能流也是周期性变化的,其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能流。

能流(功率)单位:瓦特WC.能流密度 ( 光的强度 ) 单位时间,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能量。

注意:在波动光学中常把振幅的平方所表征的光照度叫光强度。

五、 光谱W wSu =W wSu =WI S=u A 2221ωρ=2A I =光谱:非单色光的光强按波长的分布 i ~ λ.有连续光谱,线状光谱,带状光谱谱线宽度 Δλ:单位波长区间的光强,又称为谱密度。

六、光是电磁波的一部分(1)长波段表现出显著的波动性。

《光的传播》 讲义

《光的传播》 讲义

《光的传播》讲义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奇妙世界里,光无处不在。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大地,到夜晚的灯火辉煌,光始终伴随着我们,为我们带来光明和色彩。

那么,光究竟是如何传播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传播之旅。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这是光传播的最基本特性之一。

想象一下,在一个没有任何阻碍、介质均匀的空间里,光就像一支笔直的箭,一往无前。

我们常见的小孔成像现象就是光直线传播的有力证明。

当光线通过一个小孔时,在小孔后方的屏幕上会形成一个倒立的像。

这是因为光线从物体的不同部位穿过小孔,沿直线传播到屏幕上,从而形成了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图像。

还有日食和月食的现象。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并且三者正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月影区域的人就会看到日食;而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并且三者正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夜半球的人就会看到月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例子也很多。

比如,激光准直技术,在建筑施工和挖掘隧道时,可以利用激光的直线传播来保证工程的精度和方向。

二、光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真空中约为 299792458 米每秒。

这个速度快得让人难以想象,以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直接感受到光传播所需的时间。

然而,当我们观察遥远的天体时,光的传播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由于天体距离我们非常遥远,光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地球。

比如,我们看到的某些星星可能在几十万年前就已经发出了光,而这些光经过漫长的旅程,才在今天被我们的眼睛所捕捉到。

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光在密度大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在密度小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

例如,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把一根笔直的筷子插入水中时,看起来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其实是光的折射现象,而折射现象的产生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有关。

光的基本性质与光的传播

光的基本性质与光的传播

光的基本性质与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在物理学中,光的基本性质主要包括速度、频率、波长、能量和偏振等方面。

光的传播是指光在介质中的传递过程,其中包括折射、反射、散射和衍射等现象。

1. 光的速度光的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约为每秒30万公里。

这一速度的快慢使得我们能够在瞬间看到远处的事物。

光的速度在真空中是恒定不变的,而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2. 光的频率与波长光的频率是指光波的振动次数,单位是赫兹(Hz),通常用来表示光的颜色。

不同频率的光波对应不同的颜色,比如红色光的频率较低,而紫色光的频率较高。

光的波长则是指光波的长度,单位是米,它与频率有一个简单的关系:波长乘以频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3. 光的能量光的能量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

例如,紫外线和X射线具有较高的频率和能量,而红外线和微波具有较低的频率和能量。

光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比如热能和电能。

4. 光的偏振光具有偏振性,这意味着光的振动方向是有规律的。

光可以是线偏振的,即振动方向只沿着一条直线;也可以是圆偏振的,即振动方向沿着一个圆周运动;还可以是无偏振的,即振动方向是随机的。

偏振光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偏振墨镜可以有效地减少光的反射和散射。

光的传播是指光波在介质中的传递过程。

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多种现象,包括折射、反射、散射和衍射等。

1. 光的折射当光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入射角、出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存在一个简单的关系。

通过折射现象,我们可以解释很多光学现象,比如水中的游泳池似乎比实际要浅等。

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波从一个介质界面反弹回来的现象。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如镜子的反射、光的闪光等。

3. 光的散射当光与微小颗粒或不规则表面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光的散射现象。

散射会导致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同时也使得我们能够看到透明介质中的物体。

光的传播与光的特性

光的传播与光的特性

光的传播与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很多独特的特性和传播方式。

了解光的传播与特性对我们理解光学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光的传播、光的特性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光的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固定的,约为每秒3×10^8米。

这个速度被称为光速,用符号c表示。

在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会受到介质的折射率影响而改变。

当光从真空中进入介质时,它会由于介质的光密度而发生折射,并改变传播的方向。

光的传播可以通过直线传播和波动传播两种方式进行解释。

在直线传播中,光被认为是由光子组成的,它们沿直线路径传播。

而在波动传播中,光被视为电磁波,遵循波动理论,具有波长和频率。

这两种解释都能准确描述光的传播过程,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二、光的特性1. 光的波动特性:光具有波动性,表现为波长、频率和振幅等特征。

光的波长决定了它的颜色,波长越短,颜色越偏向蓝紫色;波长越长,颜色越偏向红橙色。

频率与波长呈反比关系,振幅则决定了光的亮度。

2. 光的粒子特性:光也表现出粒子的性质,被称为光子。

光子携带能量,并且能够相互作用,与物质发生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等现象。

3.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波动性使其在干涉和衍射现象中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效应。

干涉是指两束光波相遇,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而衍射则是光通过狭缝或物体边缘时的扩散现象。

4. 光的偏振性:偏振是指光的电场振动只沿特定方向传播。

根据光的偏振方向,可将光分为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等。

三、光的应用光作为一种重要的电磁波,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通信、医疗、能源等。

下面简要介绍几个重要的光学应用:1. 光通信:光纤通信是一种高速、大容量的信息传输方式,利用光进行数据传输。

光纤光学传输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因此在现代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2.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利用光学系统放大观察微小物体。

通过调整光的透射、反射、偏振等性质,可以获得高分辨率、清晰的显微图像。

3. 光电池:光电池是一种能将光转化为电能的器件。

光的传播和特性

光的传播和特性

光的传播和特性光的传播和特性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光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光的传播和特性,探讨光是如何传播及其主要特性。

一、光的传播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它以极高的速度在真空中传播。

根据光的波动性质,光传播的机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即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

几何光学是研究光线传播的规律,而波动光学则更深入地研究了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的,即光线沿着直线路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光线叫做光线。

几何光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光线的传播规律,通过光线的追迹和反射、折射等基本规律来分析光的传播路径和成像原理。

波动光学则更关注光的波动性质,通过波动光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光的传播还受到介质的影响,不同介质对光的传播速度有影响。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千米,但在不同介质中会有所改变。

例如,光在水中传播速度约为每秒22.5万千米,而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约为每秒20万千米。

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光密度和电磁性质有关。

二、光的特性1.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是光的一项重要特性,既可以解释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也可以用波的性质来描述光的传播。

光的波动性还体现在光的频率和波长上,光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关系,频率高波长短,频率低波长长。

光的频率和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色,不同频率和波长的光在吸收、反射和折射等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性。

2. 光的粒子性光的粒子性是光的另一重要特性,也称为光子性。

根据量子光学的理论,光以光子的形式以离散能量的形式传播。

光子是光的量子,具有动量和能量,光的能量与频率成正比关系。

光的粒子性在描述光的相互作用和光的能量传递时非常有用。

3.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是光波的波动性质在具体实验条件下的产物。

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叠加到一起,出现明暗交替的互补干涉条纹现象。

衍射是指光通过一个小孔或者绕过一个障碍物后的传播现象,光的衍射使得光波能够绕射到原本被遮蔽的区域。

七年级物理认识光的特性和光的传播

七年级物理认识光的特性和光的传播

七年级物理认识光的特性和光的传播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和物理现象。

我们经常见到阳光照射到地面上,照亮了一切事物。

而在科学中,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一系列特性和传播方式。

在七年级物理课程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光的特性和光的传播。

一、光的特性光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性:1. 光的直线传播光以直线传播的方式向各个方向传播。

这是因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像水波一样的传播性质。

由于光传播速度非常快,几乎可以瞬间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2. 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验证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例如,在实验室里,我们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通过小孔向其中放置一个光源。

在光线穿过小孔后,会在墙壁上形成一个明亮的圆形光斑,这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

二、光的传播光在物质中的传播有以下两种方式:1. 直线传播光在真空或空气中传播时,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

这是由于真空或空气中没有任何粒子阻碍光的传播。

2. 折射传播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

折射是光经过两种介质交界面时发生的现象,其原理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当光从光疏介质(传播速度较快)射入光密介质(传播速度较慢)时,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弯曲。

而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光线则会离开法线方向。

三、光的颜色和光的分光现象我们知道,白色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这是因为光具有不同的波长,波长越长,光线越偏向红色;波长越短,光线越偏向紫色。

当光通过一个三棱镜时,会发生折射和偏折,不同颜色的光会因为具有不同的波长而偏折角度不同。

这就是光的分光现象。

在分光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光被分成一条条颜色不同的光线,这就是构成光谱的光线。

四、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平滑物体表面时,发生一定角度的反射现象。

反射光线的角度和入射光线的角度相等,且均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例如,在实验室内,我们可以使用镜子和光源,将光线照射到镜子上,然后观察镜子上反射出的光线方向与入射光线方向的关系。

光的本质和光的传播 (2)

光的本质和光的传播 (2)
光的衍射
光的衍射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衍射的分类:根据光线的传播方向和障碍物的关系,可以分为前向衍射和后向衍射
衍射的应用:在光学仪器、通信、医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衍射实验:可以通过实验来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如单缝衍射、双缝干涉等
光的传播速度
PART 03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的折射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折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显微镜、光纤通信等。
光的折射定律还可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例如:海市蜃楼、彩虹等。
添加标题
全反射现象
定义: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临界角: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能够发生全反射的最小角度。
照明技术的种类:白炽灯、荧光灯、LED灯等
摄影技术
光的传播原理在摄影中的应用
摄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光的应用:摄影技术
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
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的原理:利用光在光纤中传播的特性,实现高速、远距离的信息传输
光纤通信技术的优点: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领域:互联网、电信、广播电视、医疗、科研等
光的传播
PART 02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应用:激光准直、光纤通信等
光的直线传播局限性: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和散射
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影子、日食、月食等
光的折射
折射率:表示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物理量
折射现象的应用:光纤通信、透镜成像等
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光的传播与特性揭开光的行为与性质

光的传播与特性揭开光的行为与性质

光的传播与特性揭开光的行为与性质光的传播与特性揭开光的行为与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其行为和性质在物理学和光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光的传播以及其特性,以期对光的行为和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指光在空间中传输的过程。

根据光的本质,光可以表现出颗粒性和波动性。

因此,在传播过程中,光既可以遵循粒子的直线传播法则,又可以呈现波动的性质。

这一点在光学中也被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从波动的角度来看,光的传播遵循波动原理,表现出光的传播速度、光的干涉和衍射等特性。

光的传播速度是一个重要的特性,它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光速,约为3×10^8米/秒,而在介质中则减慢。

这是光在空间中传播的基本规律。

二、光的特性除了传播速度外,光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特性。

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遇到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后改变传播方向,且不改变介质。

折射则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并且传播速度改变。

这两种现象是光在与物体相互作用时常见的行为。

2.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互叠加时形成的干涉图案。

干涉现象可以分为构造干涉和破坏干涉。

构造干涉是指当两束光线达到相位一致时,它们会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破坏干涉则是当两束光线达到相位相差180°时,它们会相互抵消,形成暗纹。

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细缝或物体边缘时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衍射现象使得光的传播不再仅限于直线,而是出现了弯曲和扩散的特性。

这一特性也被应用在衍射光栅等光学器件中,广泛用于光谱分析和光学仪器。

3.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波动方向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的现象。

光可以是不偏振光,其光波在所有方向均有波动。

另外,光还可以是偏振光,其光波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具有特定的振动方向。

光偏振的性质对于光学器件和显示技术等有重要应用。

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线被介质吸收和散射的程度不同,导致光的分离和发散现象。

光学大学物理中的光的性质和传播

光学大学物理中的光的性质和传播

光学大学物理中的光的性质和传播光学大学物理是一门研究光的性质和传播规律的科学。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波粒二象性,并且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光的性质和光的传播两个方面,对光学大学物理中的光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光的性质1. 光的波动性光的波动性是指光的传播具有波动的特性。

根据电磁波理论,光是以电场和磁场为载体的电磁波,具有波长、频率和速度等特征。

光的波动性能够解释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2. 光的粒子性光的粒子性即光的能量是以粒子形式存在的。

根据量子理论,光由一束一束的光子组成,每个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和动量。

光的粒子性能够解释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等现象。

3. 光的色散性光的色散性是指光在穿过介质时,由于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不同而引起的色散现象。

根据光的色散性,我们可以解释为何光经过三棱镜后会产生七彩光谱。

4.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和衍射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体现。

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相遇时产生的明暗相间的现象,干涉可以分为干涉条纹和干涉环等形式。

衍射是指光通过小孔或者物体边缘时,光的波动性使其扩散和弯曲,产生波纹状的现象。

二、光的传播1. 光速和光的传播介质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恒定的,约为3.0×10^8m/s,是最快的传播速度。

而在不同介质中,光传播的速度会发生变化,并且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率也不同。

2. 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线模型在介质之间,光的传播通常是沿直线进行的,这是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决定的。

光线模型是一种简化的描述光的传播方式的方法,通过光的入射角、折射角和反射角等来描述光的传播规律。

3. 光的透射、反射和吸收光在与不同物体相互作用时,可能会发生透射、反射和吸收等现象。

透射是指光通过透明介质时,不改变传播方向而穿过介质;反射是指光遇到介质表面发生折射而改变传播方向;吸收是指光能量被物体吸收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4.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振动方向的特性。

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

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

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以极高的速度在真空中传播。

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光的传播和光的特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光的本质。

一、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是指光波从源头向各个方向传播的过程。

根据光的传播方式和介质的不同,光的传播可分为直线传播和弯曲传播两种形式。

1. 直线传播当光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是一条直线。

由于真空是无介质的状态,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最快的,约为每秒30万公里。

直线传播使得我们可以用光在遥远的地方观察到天体、利用激光进行通信等。

2. 弯曲传播当光波传播经过不同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弯曲。

这种弯曲传播现象常见于光在水、玻璃等透明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弯曲传播使得我们可以利用透镜、棱镜等光学器件来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

二、光的特性光具有多种特性,包括波动性、粒子性、干涉性、衍射性等,以下对其中一些光的特性进行介绍。

1. 波动性光具有波动性,即光波的传播遵循波动现象的基本规律。

根据波动理论,光波的传播可以用振幅、波长、频率等参数进行描述。

根据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光还具有粒子性质。

2. 粒子性根据量子理论,光可以被看作是由一系列能量量子组成的粒子,这些粒子称为光子。

光的粒子性质决定了光具有能量、动量和频率等特征。

光的粒子性在解释光电效应、光谱学等现象时起着重要作用。

3. 干涉性光的干涉性是指光波之间相互干涉的现象。

干涉可以分为构造干涉和破坏干涉两种形式。

构造干涉产生的干涉条纹清晰可见,如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干涉条纹。

破坏干涉则是指光波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弱化的现象。

4. 衍射性光的衍射性是指光波通过一个小孔或物体边缘时发生偏离和扩散的现象。

根据菲涅耳衍射和夫琅禾费衍射的理论,光的衍射可以用洛伦兹-费涅耳方程和夫琅禾费衍射公式进行计算和描述。

除了以上几种特性,光还具有偏振性、反射性、折射性等特点。

光和光的传播

光和光的传播

第一章光和光的传播§1-1光和光学一、光的本性1、光学的发展简史从17世纪开始,牛顿的微粒:认为光是按照惯性定律沿直线飞行的微粒流。

惠更斯(C.Huygens)提出的光的波动理论,认为光是在一种特殊弹性介质中传播的机械波。

但17、18世纪,主要是光的微粒理论起着主导作用。

主要问题是得出了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大的错误结论。

19世纪初,托马斯·杨(Thomas Y oung)和菲涅耳(A.J.Fresnel)等人的实验和理论工作把光的波动理论大大推向前进,用波动理论解释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初步测定了光的波长,并根据光的偏振现象确认光是橫波。

得出了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小的正确结论,是在1862年由傅科(J.B.L.Foucault)的实验所证实。

因此,19世纪中叶,光的波动说战胜了微粒说。

惠更斯-菲涅耳旧波动理论的弱点,和微粒理论一样,在于它们都带有机械论的色彩,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重要的突破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J.C.Maxwell)的著名电磁理论,这个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指出电磁波的速度与光速相同。

因此麦克斯韦确信光是一种电磁现象,即波长较短的电磁波。

光的电磁理论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赢得了普通的公认。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物理学发生伟大革命的时代。

正当人们在欢庆宏伟的经典物理学大厦落成的时候,一个个使经典物理学理论陷入窘境的惊人发现接踵而来。

当时物理学界的权威开耳文(Lord Kelvin)爵士把光以太和能均分定理的困难比喻作笼罩在物理学晴朗天空中的两朵“乌云”。

为了解决在黑体辐射实验中的“紫外灾难”问题,1900年普朗克(M.Planck)提出了量子假说。

2、光的本性光的某些方面的行为像经典的“波动”,另一些方面的行为却像经典的“粒子”。

这就是所谓“光的波粒二象性”。

一般情况下,在描述光的传播和光波的叠加时,光主要体现出它的波动性;在描述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主要体现出它的粒子性。

光的本质与光的传播特性

光的本质与光的传播特性

光的本质与光的传播特性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光无处不在。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璀璨的灯光,光以其神奇的力量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能够看见周围的一切。

然而,你是否真正思考过光的本质是什么?光又是如何传播的呢?要理解光的本质,我们得追溯到很久以前。

在历史上,对于光的本质曾有过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是微粒说,另一种是波动说。

微粒说认为,光是由一个个微小的粒子组成的。

这些粒子像子弹一样直线传播,并且能够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现象。

比如说,当我们用手电筒照射一面墙壁时,光线会直直地打在墙上,这就像是一个个微小的光粒子在直线前进。

波动说则认为,光不是粒子,而是一种像水波一样的波动。

这种波动能够解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干涉现象就像是两列水波相遇时,会相互叠加或抵消,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衍射现象则是指光在通过狭窄的缝隙时,会扩散开来,而不是像粒子那样直直地通过。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现代物理学告诉我们,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光表现出粒子的特性,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又表现出波动的特性。

这种奇妙的性质让光成为了自然界中最神秘而又迷人的存在之一。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光的传播特性。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大约为每秒 299792458 米,这是一个非常快的速度。

无论光源如何运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始终不变,这一特性被称为光速不变原理。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比如,在清澈的空气中,我们能够看到笔直的光柱。

但是,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比如从空气进入水中,它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被称为折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看起来筷子好像折断了一样。

光还能够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

当光线照射到光滑的表面时,会像镜子一样被反射回去,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光的反射。

此外,光的传播还与波长和频率有关。

波长是指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频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光波振动的次数。

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的传播

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的传播

光的散射
光的散射:光在传播过程 中遇到障碍物或其他物质
时,会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类型:散射可以分为 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两种
类型。
瑞利散射:当光遇到微小 粒子时,会发生瑞利散射, 散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的
波长和粒子大小有关。
米氏散射:当光遇到大粒 子时,会发生米氏散射, 散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的
波长和粒子大小无关。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偏振光的应用: 液晶显示器、 3D电影、偏振 片等
光的偏振与光的 传播:光的偏振 会影响光的传播 速度和方向 Nhomakorabea2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实例:激光笔、手电筒等 光的直线传播应用:光纤通信、日食月食等 光的直线传播与折射、反射的关系:光的直线传播是折射、反射的基础
光的颜色和光谱
光的颜色:由光的波长决 定,不同波长的光呈现不
同的颜色
光谱:光的颜色按波长顺 序排列形成的图案,包括
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这三种颜色的光可以混合
成其他颜色的光
光的混合:不同颜色的光 混合后,可以产生新的颜
色,如黄色、紫色等
光的干涉和衍射
光的干涉:两束光相遇时, 会产生干涉现象,形成明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的传播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光的基本性质 光的传播
1
光的基本性质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光的波动性:光可以像波一样传播,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光的粒子性:光也可以像粒子一样传播,具有能量、动量等性质 光的波粒二象性实验:双缝干涉实验、光电效应实验等证明了光的波粒二 象性

《光的传播》 讲义

《光的传播》 讲义

《光的传播》讲义一、光的本质在探讨光的传播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光到底是什么。

光,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

它由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并以光速在空间中传播。

光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形式,我们能看到周围的世界,感受到光明与温暖,都是因为光的存在。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光表现出像波一样的特性,比如干涉和衍射;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光又表现出像粒子一样的特性,被称为光子。

二、光的传播介质光的传播并不一定需要介质。

在真空中,光能够以约 30 万千米每秒的速度自由传播。

这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无法达到这个速度。

而在一些透明的介质中,如空气、水、玻璃等,光也可以传播。

但在不同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会有所不同。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比如,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从水面上方看,筷子好像在水中“折断”了,这就是光的折射导致的。

三、光的直线传播在均匀的介质中,光通常沿直线传播。

这一特性使得我们能够通过小孔成像看到倒立的像。

比如,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子隔开蜡烛和墙壁,墙壁上会出现蜡烛火焰倒立的像。

日食和月食也是光直线传播的典型例子。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某些区域就会出现日食现象;而当地球运行到月球和太阳之间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会出现月食现象。

四、光的反射光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我们日常生活中照镜子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镜子表面非常光滑,能够使光发生镜面反射,从而让我们看到清晰的像。

而在一些粗糙的表面,光会发生漫反射。

比如,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对光进行了漫反射,使得光能够向各个方向散射,从而进入我们的眼睛。

反射定律指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五、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除了速度会发生变化,传播方向也会改变,这就是折射现象。

《光的传播》 讲义

《光的传播》 讲义

《光的传播》讲义一、光的本质在探讨光的传播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光到底是什么。

光,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电磁波。

它具有波粒二象性,既表现出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波动性体现在光能够发生干涉、衍射等现象。

就像水波一样,当两列光波相遇时,会相互叠加或抵消,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这就是干涉。

而衍射则是指光在通过狭窄的缝隙或障碍物时,会偏离直线传播,形成扩散的图案。

粒子性则表现为光由一个个光子组成,光子具有能量和动量。

例如,在光电效应中,光照射到金属表面,能够使电子逸出,这就是光的粒子性的体现。

二、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是光传播的一个基本规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比如,在黑暗的房间里,打开手电筒,我们能看到笔直的光柱;在晴朗的日子里,我们能看到笔直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间。

形成光直线传播的原因在于,在均匀介质中,光在各个方向上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所以它会沿着直线前进。

但是,当光遇到不均匀的介质时,比如从空气进入水中,或者穿过密度不同的大气层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三、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折射。

折射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筷子好像在水中“折断”了,这就是因为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告诉我们,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折射率是一个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光的折射现象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视觉效果,还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光学仪器中,如显微镜、望远镜等,都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来成像。

四、光的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是指光线在光滑表面上的反射,反射光线具有很强的方向性,例如镜子中的反射。

漫反射则是指光线在粗糙表面上的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例如墙壁、地面等物体表面的反射。

光传播实质

光传播实质

光传播实质
光的传播实际上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形式。

光的传导是宇宙空间自由电子受到完全弹性碰撞而互相与邻近自由电子传递动能的一
种形式。

宇宙空间自由电子是大量密集存在的,所以光可以在宇宙空间自由传播。

光源的本质是原始点有高能量粒子爆射,这些最初的高能量粒子与宇宙空间的自由电子发生碰撞并传递了能量,所以说光是粒子性的,而这些自由电子又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振动,所以光的传播又具有波动性。

将一束特定频率的光发射穿透一个含有双缝的障碍屏,在光的后面黑屏区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亮条纹,这就是光的双缝干涉现象。

光的双缝干涉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波,类似于平静的湖面掉进一块石
头激起的水纹波会发生干涉现象。

太阳光照射地球,是太阳内部粒子爆发,剧烈的能量向地球扩散,高能量粒子与宇宙空间的自由电子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这些自由电子又一个挨着一个地发生邻近碰撞,最终这些碰撞传递到地球,这就是太阳光的传播。

然而太阳内部的光粒子不可能到达地球,只是它携带的能量到达了地球。

所以说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光不能在绝对真空中传播,光传播的实质是宇宙空间邻近自由电子发生完全弹性碰撞的现象。

光的传播是一种能量的传导,根据能量的不同又形成了不同频率的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传播及其本性卓尔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学员编号:年级:高三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第 6 课时课题高中部分第十七讲:光的传播及其本性教学目标1光的反射定律 2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 3凸、凹透镜 4透镜成像公式 4波的干涉与衍射现象 5波粒二象性及物质波重点、难点波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的理解教学内容一、 光源和光的直线性光的直线传播1、几个概念①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②点光源:忽略发光体的大小和形状,保留它的发光性。

(力学中的质点,理想化)③光能:光是一种能量,光能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使被照物体温度升高,使底片感光、热水器电灯、蜡烛、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电池)④光线:用来表示光束的有向直线叫做光线,直线的方向表示光束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上不存在,它是细光束的抽象说法。

(类比:磁感线 电场线)⑤实像和虚像点光源发出的同心光束被反射镜反射或被透射镜折射后,若能会聚在一点,则该会聚点称为实像点;若被反射镜反射或被透射镜折射后光束仍是发散的,但这光束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一点,则该点称为虚像点.实像点构成的集合称为实像,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只能用肉眼观察.2.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注意前提条件:在同一种介质中,而且是均匀介质。

否则,可能发生偏折。

如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不是同一种介质);“海市蜃楼”现象(介质不均匀)。

点评:光的直线传播是一个近似的规律。

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可以比拟或者比波长小时,l h x v将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光线将可能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

二、反射定律反射定律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后返回原介质时,其传播规律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定律的基本内容包含如下三个要点:① 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共面;②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 21θθ=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3.光路图作法——根据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画光路图。

4.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

(眼睛在某点A 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 点放一个点光源,该点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5.利用边缘光线作图确定范围 三、折射与折射率 折射定律 (荷兰 斯涅尔) 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后从第一种介质进入第二种介质时,其传播规律遵循折射定律.折射定律的基本内容包含如下三个要点: ① 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共面;②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③ 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常数,即n =21sin sin θθ S S MP i r折射定律的各种表达形式:C v c n sin 1sin sin 21='===λλθθ (θ1为入、折射角中的较大者,C 为全反射时的临界角。

)④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⑤n >1⑥介质确定,n 确定。

(空气1.00028 水n =1.33 酒精n =1.6)(不以密度为标准)⑦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1)与密度不同(2)相对性 (3)n 大角小,n 小角大一、 全反射和色散全反射现象(1)现象: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到光速介质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加,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强度越来越弱,但是反射光线在远离法线的同时强度越来越强,当折射角达到90度时,折射光线认为全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全反射。

(2)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 入射角达到临界角,即C ≥1θ(3)临界角: 折射角为900(发生全发射)时对应的入射角,n C 1sin = 色散光的折射和色散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形式色散,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条彩色光带,形成光谱。

光谱的产生表明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各种单色光的偏转角度不同。

红 紫红紫偏转角小大折射率n 小大同介质速率v 大小频率γ小大波长λ大小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

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全反射棱镜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

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o(右图1)或180o(右图2)。

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

五、透镜成像和光速仪器的成像原理六、干涉、衍射和偏振光的双缝干涉——证明光是一种波1、实验1801年,(英)托马斯·杨单色光单孔屏双孔屏接收屏2、现象(1)接收屏上看到明暗相间的等宽等距条纹。

中央亮条纹(2)波长越大,条纹越宽(3)如果用复色光(白),出现彩色条纹。

中央复色(白)原因:相干光源在屏上叠加(加强或减弱)3、小孔的作用:产生同频率的光双孔的作用:产生相干光源(频率相同,步调一致,两小孔出来的光是完全相同的。

)4、条纹的亮暗L2—L1=(2K+1)λ/ 2 弱L2—L1=2K*λ/ 2 =Kλ强5、条纹间距∝波长△X = λ L / d波长双缝到屏的距离双缝距离6、 1 m = 10 9nm 1 m = 10 10 A光的衍射——光是一种波1、实验a 单缝衍射b 小孔衍射光绕过直线路径到障碍物的阴影里去的现象,称光的衍射,其条纹称衍射条纹2、条纹的特点:条纹宽度不相同,正中央是亮条纹,最宽最亮,若复色光(白),彩色条纹,中央复色(白)3、泊送亮斑——(法)菲涅尔理论泊松数学推导4、光的直线传播是近似规律光的偏振⑴光的偏振也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而且是横波。

各种电磁波中电场E的方向、磁场B的方向和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之间,两两互相垂直。

⑵光波的感光作用和生理作用主要是由电场强度E引起的,将E的振动称为光振动。

⑶自然光。

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直接发出的光,包含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这种光叫自然光。

⑷偏振光。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叫偏振光。

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如果光的入射方向合适,使反射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这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就都是偏振光,且它们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

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多数光都是偏振光。

七、光的电磁说、光电效应、光的波粒二象性和物质波光的电磁说——麦克斯韦根据电磁波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提出光在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这就是光的电磁说,赫兹用实验证明了光的电磁说的正确性。

1、电磁波谱:波长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无线电波、红外线(一切物体都放出红外线,1800年,英国赫谢尔)、可见光、紫外线(一切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发出的光都含有紫外线,1801年,德国里特)、X射线(高速电子流照射到任何固体上都会产生x射线,1895年,德国伦琴,)、γ射线。

各种电磁波中,除可见光以外,相邻两个波段间都有重叠。

各种电磁波的产生机理分别是:无线电波是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是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伦琴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γ射线是原子核受到激发后产生的。

2、各种电磁波的产生、特性及应用。

电磁波产生机理特性应用无线电波LC电路中的周期性振荡波动性强无线技术红外线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热作用显著,衍射性强加热、高空摄影、红外遥感可见光引起视觉产生色彩效应照明、摄影、光合作用紫外线化学、生理作用显著、能产生荧光效应日光灯、医疗上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软骨病等伦琴射线原子的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的穿透本领很大医疗透视、工业探伤γ射线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的穿透本领最强探伤;电离作用;对生物组织的物理、化学作用;医疗上杀菌消毒;3、实验证明: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中辐射最强的波长λm 和物体温度T 之间满足关系λm T = b (b 为常数)。

可见高温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频率较高。

在宇宙学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恒星发出的光的频率,分析其表面温度。

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

(右图装置中,用弧光灯照射锌版,有电子从锌版表面飞出,使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带正电。

)光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1)光电效应的规律①各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ν0,只有ν≥ν0才能发生光电效应;②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③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光的强度成正比;④瞬时性(光电子的产生不超过10-9s )。

(2).光子说①、普朗克量子理论~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能量子或量子,每一份的能量是E =h γ,h =6.63×10 - 34 J ·s ,称为普朗克常量。

②爱因斯坦光子说~光的发射、传播、接收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

其能量E =h γ。

解释:一对一,不积累,能量守恒,③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w h mv -=γ221 E=h ν ν⑷:E k = h ν- W (E k 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 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

)(3).光电管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波粒二象性人们无法用其中一种观点把光的所有现象解释清楚,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不能把它看成宏观经典的波和粒子。

减小窄缝的宽度,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一个一个的通过,到达接收屏的底片上。

若暴光时间短,底片上是不规则的亮点,若暴光时间长,底片上是条纹干涉、衍射和偏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又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光是一种粒子;因此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正确理解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波是一种概率波,对大量光子才有意义。

波粒二象性中所说的粒子,是指其不连续性,是一份能量。

⑴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作用效果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阴极阳极玻璃(碱⑵ν高的光子容易表现出粒子性;ν低的光子容易表现出波动性。

⑶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⑷由光子的能量E=h ν,光子的动量λh p =表示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量——频率ν和波长λ。

由以上两式和波速公式c=λν还可以得出:E = p c 。

物质波(德布罗意波)由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思想推广到微观粒子和任何运动着的物体上去,得出物质波(德布罗意波)的概念: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该波的波长λ=ph 。

八、激光的特性及其应用激光(1)方向性好.激光束的光线平行度极好,从地面上发射的一束极细的激光束,到达月球表面时,也只发散成直径lm 多的光斑,因此激光在地面上传播时,可以看成是不发散的.(2)单色性强.激光器发射的激光,都集中在一个极窄的频率范围内,由于光的颜色是由频率决定的,因此激光器是最理想的单色光源.由于激光束的高度平行性及极强的单色性,因此激光是最好的相干光,用激光器作光源观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3)亮度高.所谓亮度,是指垂直于光线平面内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功率,自然光源亮度最高的是太阳,而目前的高功率激光器,亮度可达太阳的1万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