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共66页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讲明义理, 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 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
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 以为学,学为人而已。 ——陆九渊
书院制的当代启示
• 中国书院教育有着一个重要的内在精神即“对 话”。这种对话具有自然特性,对人格形成实为 一种重要的力量; • 它的实质在于通过对话达到一种真正的人性的觉 悟。它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国知识分子对道德理想 与知识独立的追求。 • 正是通过对话这种生动而有活力的形式和过程, 教育的陶冶力量才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并渗透到 心灵的深处,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潜在特质, 使完善人格的形成成为可能。
• 3、考勤制度——设“勘合簿”和“出恭入敬牌”
• 五、清代的中央官学
• 国子监:实行监生历事制度和积分法;设置管理监事大臣; 实行分斋教学。 • 觉罗学:专为爱新觉罗氏的皇族子弟办的学校; • 旗学:为八旗子弟(满族人)所办学校的总称 ; • 俄罗斯文馆:是一种外国语学校性质的官学。
清代的官学系统
• 三、元代的教育制度
回回国子学是 我国中央官学 最早的外国语 学校。
元 代 官 学 系 统
元代国子学中采用“升斋等第法”和“积分法”。 升斋等第法——是把国子学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六个斋舍, 学生按程度分别进入各个斋舍学习不同内容,依据其学业成绩 和品德行为,依次递升的方法。这是宋代三舍法的延续和发展。 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始于宋太 学,完善于元国子学,有利于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
教育科学学院 袁强
内容提要
一、官学教育的发展
二、古代书院制度
三、朱熹的教育思想 四、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五、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教育学 宋元明清
宋朝范仲淹范仲淹明确提出“重名器”(慎选举、敦教育),把当时科举以考试取人、而不在考试之先育人,比之为“不务耕而求获”,主张“劝学育才”,恢复制举并使之与教育相衔接。
庆历年间主政时,范仲淹再次提出“复古兴学校,取士本行实”。
师资选材上,范仲淹提倡明师执教、经实并重。
范仲淹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把“师道”确立为教育的重心。
教学内容上,以儒家经典培养能通达“六经”、悉经邦治国之术的人才;同时注意兼授诸算学、医药、军事等基本技能,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实用人才王安石改革措施:整顿和发展州县学校,严选教导之官;增办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认为学校教育是实现政治教化、统一思想道德、改变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
他说:“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
”。
学生所学,要能“为天下国家之用”,是王安石改革学校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
他主张:“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他主张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潜移默化,逐渐渗透,提出“善教者浃于民心”,不能只“施于耳目”,不能单纯依靠“法令诰戒”的强制办法。
学生在学,要在“观游止处,师师友友,弦歌尧舜之道”的环境氛围中,经过“磨砻镌切,沉浸灌养”的陶冶化育,才能“行完而才备”。
他认为,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必须“施教者以至诚恻怛之心,力行而先之”,受教者才能“施教者以至诚恻怛之心,力行而应之”;教育只有“修其身”,才能“化”天下。
主张对在校从教的教师要“严其选,征“经术行谊”之士担任各级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朱熹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两者不同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
认为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
鉴于小学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内容是“学其事”,主张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
明清时期的教育
明清时期的教育明清时期的教育明清时期是封建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时代。
在思想、文化、教育领域中,各项政策都以强化中央集权为目的。
实行许多强烈控制思想的措施,学校和科举制度发展的更加缜密。
明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强调学校教育对选拔人才的重要作用,因此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都很发达。
明代的官学有些变化,其一是教育对象扩大了,其二是用钱可以捐买国子监生的资格或身份。
明初书院极不发达,主要原因是明朝政府重视官学,提倡科举,书院成了可有可无的了。
一般士子也因官学的待遇优厚,不再热心于书院。
但官学的内容多限定在四书五经,变成了科举的附庸。
明代的科举只有进士一科。
考试分三步:第一步在各省会举行,叫做“乡试”,中者称为“举人”;第二步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叫做会试;第三步是会试中者,皇帝亲自在朝廷策试,叫做殿试,中第者称“进士”。
考试内容以经义、当代的诏诰、律令、经史和时务策等三方面,经义以“四书”“五经”为限,而“四书”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后来到永乐年间,颁布了《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成为科举取士的唯一教本。
而且科举考试有固定的文章模式,即八股文。
八股文是一种极端形式主义的文体。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王在做官从政的同时从未放弃过教育活动。
他的教育思想以其主观唯主义哲学观点为基础。
一、教育的目的和作用王守仁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心、存心,求得其心,去人欲、去习染,即存天理,去人欲。
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他认为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都可以学习。
在方法上要知行并进,要自求自得,要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
清代的教育基本上沿用明代的制度。
在科举制方面,比明朝更为繁杂。
分两个阶段、六个步骤。
前一阶段为科举前考试阶段,称为童试,是正式科举的前提。
经过县试、府试、院试三步骤,取得秀才资格方能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第二阶段是正式考试,和明朝一样,经过乡试、会试、殿试三个步骤。
为了笼络不愿出仕的汉人,清还开设“博学鸿词科”,让京官和各省衙门举荐有名望的知识分子。
第七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三)书院教学特点
1、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的机关,又是学术研究的机关, 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2、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 讲会,开展争辩。 3、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有教无类,不 受地域限制。
(三)书院教学特点
4、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并采用问难论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 能力。
第一节 宋朝的文教政策
(一)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二)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三)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一)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 1、录取人数增多。唐代最高录取人数79人,而宋则为 1129人 • 2、973年,宋太祖增加殿试,防止作弊。 • 3、宋真宗重视科举,专门写有《劝学诗》。
(二)三次兴学,广设学校
(二)蒙养教材的种类
(五)道德教育的课本 道德教育的课本
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一直是传 统启蒙教材的核心内容。 专以宣传程朱理学为主的启蒙教材, 有朱熹的学生程端蒙所作的《性理字 训》。专门进行道德行为规范训诫的 伦理类蒙学读本,以《弟子规》为典 型代表。
二、蒙养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寓思想教育和其它各种教育于识字教学之中,使儿童 寓思想教育和其它各种教育于识字教学之中, 寓思想教育和其它各种教育于识字教学之中 在识字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增长知识。 在识字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增长知识。
• 朱熹的学说,在他晚年被斥为"伪学"。庆元四 年(1198),宋宁宗下诏要求伪学之徒改视回听, 并订立《伪学逆党籍》。列入党籍者从宰相到 士人共五十九名。致使朱熹的门人故交都不敢 再与他交往。朱熹处于空前孤立的境地,但他 仍坚持讲学,直到1200年死时,还在修改《大 学·诚意章》。1209年,朱熹才被恢复名誉。宝 庆三年(1227)。宋理宗下诏,特赠朱熹太师称 号,追封信国公,并提倡学者习读朱熹着作。 从此,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成为中国的正宗思 想体系。
(完整版)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二、北宋的“三次兴学”
❖ 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教育改革
熙宁、元丰变法内容: 设置专门学校
熙宁五年(1072年),复置武学。熙宁六年(1073年)设置律学。此外 ,还设置了医学,分为方脉科、针科、疡科,设教授一员,学生300人。 改革科举制度
为改革科举考试旧弊,熙宁四年拟就新办法规定废除明经科,增加 进士科名额。进士科考试废除诗赋、帖经、墨义而试“本经”(任选诗 、书、易、周礼、礼记中一种)、兼经(论语、孟子)及策论。
一、宋代“重文”的文教政策
❖ 尊孔崇儒
宋朝建国后,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割据,重用儒臣。 太宗时期任用大批文人执政。他说“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 致治。” 1008年宋真宗祭泰山,亲到曲阜孔庙行礼,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 ”,并自撰《文宣王赞》,称颂孔子“人伦之表”,孔学“帝道之纲” 。又著《崇儒术论》,校正编注十三经,赐给州县学校。 宋仁宗时大力倡行教育,培养选拔通晓经术的官司吏。下诏州县皆立 学校。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三、宋代的教育制度
❖ 地方官学
宋代地方官学较汉唐以来地方儒学别无二致,但在管理方面稍有改进: 设置主管地方教育的行政长官。
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置各路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学校,每年前 往各州县巡视一次,考察教师之优劣及学生的勤惰。 实行“三舍法”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二、北宋的“三次兴学”
❖ 崇宁兴学
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提出“以学校为今日之先务”,在徽宗 的支持下,兴学活动遂多方位开展起来。 创立多种专门学校
除原有太学外增添培养皇室宗亲的宗学、培养天文历法人才的天文 学、医学、武学、算学、律学、书学、画学等。 全面实施“三舍法”,停止科举,通过学校取士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思想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思想第八章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思想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
祖籍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尤溪县。
18岁中举,19岁登进士第。
曾先后在京作官五年,当过泉州月安县主薄。
大部分时间从事私人讲学及著述活动。
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40余年,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据统治地位。
他在知南康军时,重修白鹿洞书院,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朱熹很重视整理编著教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四书集注》。
《朱子语类》140卷是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考察学术的记录。
一、关于教育目的、作用的主张’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理学教育思想在其关于教育作用和目的的主张上体现的尤为充分。
朱熹承袭儒家学者的一贯主张,认为教育目的、作用就在于“明人伦”,具体地说“存天理,灭人欲。
”二、“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朱熹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8—15岁是小学阶段,即须从事洒扫应对进退开始,把伦常礼教教给儿童,教他们练书、礼乐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上,具体行事上熟悉伦理纲常,达到存养礼教,根基已深的程度。
“大学”阶段,是15岁以后“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已、治人之道。
”就是要在小学“学其事”的基础上“明其理”,按照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
三、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朱熹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视讲求教学方法。
认为“道有定体,教有成法”,要采取“非难非易”的适当方法,引导学生有所得。
他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居敬穷理。
这是教育的原则和总纲;2、学思力行;3、因材施教;4、循序渐进。
朱子读书法朱熹强调读书穷理,因此关于怎样读书出曾提出过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他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
第八讲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思想
二、朱熹教育思想
朱熹(1130年~1200年) 字元晦,后改为仲晦, 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 (江西婺源县),生于 福建尤溪,19岁中进士, 先后知南康军、漳州、 潭州,边做官边讲学边 研究,著述颇丰。编写 的《四书集注》成为元 明清法定教科书。
1、人性论与教育作用论
宇宙的本体是太极,是理, (1)宇宙的本体是太极,是理,是万物赖以存在 的最高原理。宇宙的现象是阴阳,是气, 的最高原理。宇宙的现象是阴阳,是气,理气本无 先后可言,但如果推其所以来,则先有理。 先后可言,但如果推其所以来,则先有理。 (2) 性即理,宇宙的理性在心唤作性,就是“仁、 性即理,宇宙的理性在心唤作性,就是“ 义、礼、智” 。 (3)人类万物都是由于理气的结合而产生,所以 人类万物都是由于理气的结合而产生, 都是由于理气的结合而产生 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同 天命之性” 气质之性” 天命之性” 是善的, 气质之性”有清浊偏全不同。 是善的,而“气质之性”有清浊偏全不同。 教育作用在于“变化气质” 明明德” 教育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发掘出 气质之性”中的善性,从而达到“存天理, “气质之性”中的善性,从而达到“存天理,灭人 人欲” 人欲”。
划分小学与大学的意义: 朱熹将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 相对独立的阶段,确立了两者在任务、内容 和方法上的侧重点,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基础 与深化的内在联系 。反映了教育本身的发 展规律。 对小学的论述对南宋以后小学教育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道德教育的任务:“存天理灭人欲” (2)道德教育的内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 (3)道德教育的方法
四、颜元的教育思想
颜元(1635-1704), 又称习斋先生,河北博野人 ,四岁失父、十岁离母,因 家境所迫不得不从小“耕田 灌园”,参加劳动。先后学 过天文、地理、经史、医学 、兵法等。24岁开设私塾, 后来在村学中任教。62岁时 主持漳南书院,反对理学, 提倡实学。与其高足李塨形 成“颜李学派”。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教育
第六章明清时期的教育1,教学时数:5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教育发展到顶峰,同时也走向没落的时期.应了解明清学校的发展状况,了解和掌握监生历事制,六等黜陟法,旗学等,了解和掌握王守仁,王夫之,颜元的具有自身学派特点的教育思想.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监生历事制,六等黜陟法,旗学,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王夫之的教学思想,颜元的实学主张.3,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明清两代教学制度的特点,王守仁的儿童教育,王夫之,颜元的教育思想.4,教学难点难点为心学.5,教学内容第一节明清的教育制度明清文教政策明代的文教政策1,大力推崇程朱理学明太祖虽出身贫寒,文墨不多,但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和他自身的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世治宜用文"的道理,因而坚持"文以治天下"的政策,推崇程朱理学则是这一政策的具体体现.明统治者竭力推崇程朱理学的正宗地位.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学者讲学"一宗朱子之学","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同时,还明确规定国家取士,说经者以宋儒传注为宗.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答题代圣人立言,一切要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命翰林学士胡广等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颁行天下,作为钦定的教科书.此外还屡次表彰程朱后人及其门人,以此来提高程朱理学的社会地位.2.文化专制,禁锢思想明统治者在积极发展文教事业的同时,也采取种种措施,加强思想控制,大力推行文化专制统治.如明太祖认为《孟子》中有些思想不利于君主专制统治,就下令将孟子撤出孔庙,后来令人将书中的语句85条尽行删除,并规定这些内容不能作为科举命题,取士的内容.除此之外,明政府加强对官学的管理和控制,在国子监设立"绳愆(qian )厅",对违规师生有执行刑罚的权利.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还屡兴文字狱,以莫须有的罪名,残酷迫害士人.其目的就是大造恐怖气氛,压制士人的思想,使人们俯首贴耳地服从其统治.清代的文教政策清统治者入关后,即开始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确定了"兴文教,崇经术"的文教政策.1,尊孔崇儒,提倡程朱理学儒家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巩固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清朝统治者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清历代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和儒术,如祭孔,给孔子追加封号,袭封孔子后人,顺治元年(1644年)封孔子第六十五世孙孔允植为"衍圣公",二年,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康熙二十二年亲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全国各地孔庙.并将此作为笼络汉族士人的手段.在尊孔崇儒的同时,清统治者还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通过封袭朱熹后人,将朱熹配享孔庙,并命人编辑《朱子全书》等措施推崇程朱理学.经统治者的提倡,程朱理学成为清办学育才的指导思想.2,笼络,利用汉族士人清统治者采取各种手段,笼络,控制和利用知识分子.第一,通过开科取士,吸收士人入仕参政.第二,设制科,荐擢人才.第三,组织学者编纂大型书籍,笼络士人,宣传所谓的文治盛世.3,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清政府在对士人实行笼络利诱的同时,亦采用高压手段进行严厉钳制和残酷镇压.主要有:第一,严禁立盟结社.顺治十七年(1660年)颁旨:"士习不端,结社订盟……著严重行禁止."第二,销毁书籍.对于那些不利于专制统治的书籍进行销毁.第三,大兴文字狱.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曾多次大兴文字狱,屠杀知识分子,以此迫使他们埋首故纸堆中,不参与时政的议论和研究. 二,明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明统治者对学校教育十分重视,明太祖曾说:"治天下当先其重其急而后其轻且缓者.今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一)中央官学中央官学主要设有国子监,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1.国子监明代的国子监建立于明太祖初定金陵时(1365年)改应天府为国子学,后来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名曰国子监.至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又在北京建国子监,从此,国子监有南北之分.以北京的为京师国子监,而以旧国子监为南京国子监.国子监学生称为监生. 明代国子监在教学制度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于洪武五年(1372年)创立监生历事制度.即国子监学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就分拔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第二,实行积分法.明代国子监为六堂三级,监生按其程度入各堂肄业,然后逐级递升,升到最高一级时,实行积分法.2.宗学明代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贵胄学校.招收世子,长子,众子,将军,中尉年未弱冠者入学,称为宗学.3.武学明设有中央武学和地方武学.正统六年(1441年)设京卫武学;正统七年设南京武学,招收都司,卫所应袭子弟年10岁者,由提学官选取送于武学读书.学习期间的待遇和考试办法与儒学生员相同.(二)地方官学明朝的地方官学,按性质划分,可以分为儒学,专科学校和社学.1.儒学有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的府学,州学,县学;有按军队编制设立的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卫儒学;以及在谷物财货集散地设置的都转运司儒学;在土箸民族聚居地区的宣慰司儒学和安抚司儒学等.府,州,县学设置比较普遍,学生通称为生员,生员分为廪膳生,增广生,附学生三种,廪膳生员在学期间由政府提供伙食.生员实行动态管理,初入学者为附学生员,参加岁,科两试,成绩优异者,可依次递补为增广生,廪膳生,廪膳生员可通过贡监进入国子监肄业.2.专科学校此类学校包括武学,医学和阴阳学.3.社学明社学是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一种官学.招收8岁以上,15岁以下的民间儿童入学,带有某种强制性."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主要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然后学习经,史,历算等知识.明社学是对元代社学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三,清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清代官学制度基本上沿袭明代旧制,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一)中央官学1.国子监国子监也称国学或太学,始设于顺治元年(1644年).并仿明制分六堂教学,凡国之贵游子弟,皆可考选入监学习,满州功臣子弟有志向学的亦请送监肄业,国子监的生徒分为监生和贡生两类.学习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性理大全》等,并通《十三经》,《二十一史》及清朝有关的诏,诰,表,策论,判等,乾隆时还学《钦定四书文》,可见清国子监教学已严重受到科举制的影响.2.宗学,觉罗学宗学是为清宗室子弟设立的学校.八旗各有宗室,凡尚未受封的宗室子弟,年满10岁以上者,皆入学学满书,由满州生员充任教师.觉罗学是专为清觉罗氏子弟设立的学校,八旗觉罗氏八岁以上,十八岁以下子弟,俱令入学.3. 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这三所学校都是为八旗子弟设立的旗学.4.算学,俄罗斯文馆算学初于康熙九年(1670年)在八旗官学中挑选学生学习,直至乾隆三年(1738年)才在钦天监附近设立专门的算学馆.俄罗斯文馆是清政府为了培养俄语人才而设立的一所俄文学校,创立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地方官学清代的地方官学,主要有按地方行政区划设立的府学,州学,县学;按军队编制设立的卫学以及在乡镇地区设立的社学;为孤寒儿童及少数民族子弟设立的义学;在云南边疆地区设置的井学等.清代的官学制度基本上沿用明代,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有:第一,重视八旗子弟教育,广泛设置各种名目的旗学.第二,在府,州,县学中创立"六等黜陟法"对生员实行动态管理,使他们的升降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第二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王阳明(1472-1528年),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为他曾在阳明洞读书,讲学,自称为阳明子,后世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王阳明出身在官僚家庭,父亲王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各种地方官职.在任官期间,多次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的造反起义.同时他又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于是所到之处,制定规约,开办社学,书院,并亲自讲学.正德三年(1508年),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在那里开创龙冈书院,从事讲学活动.次年,又到贵阳的书院讲学,开始倡导"知行合一"说.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在江西任官期间,修建濂溪书院并讲学其中,又集门人于白鹿洞书院.后又在浙江设立稽山书院.明中叶后书院兴旺,与王阳明积极倡办书院有直接关系.王阳明年轻时信奉程朱理学,但在修行中对朱熹的为学之道产生了怀疑.他最终领悟到,"理"就在我心中.于是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转向承袭陆九渊的"心学",后人将他们的思想合称陆王心学,成为理学中的重要派别,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王阳明死后,他的弟子后学继续传播和发展阳明学,虽然在政治地位上取代不了程朱理学,但在思想界的影响巨大,而且远播海外.王阳明的语录,文录,杂文,由其弟子汇编成《王文成公全书》(也称《阳明全书》).其中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主要是《传习录》.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是由心派生出来的.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就象明镜常为尘埃蒙蔽而失去明亮一样.除掉物欲,邪念,也就是做为善去恶的工夫,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良知". 他指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而已."它的内涵,也就是理学家共同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说:"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三, 论道德教育(一)致良知的教育目的王阳明不同意朱熹"格物穷理"的主张,认为认识"理",从本质上说,不是外求的过程,而是体验"吾心之良知".按照"心即理"的原理,"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亲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亲之理".其他道德也是这样.如果"理"只是外在的道德认识,而不进入自己的内心,那就会是说的,做的是一套,而心里想的可能却是另一套.或者要求别人的是一套,要求自己的却是另一套.他看到社会道德虚伪的一面,想从匡正人心的根本途径来维护封建道德.(二)道德修养原则1. 立志树立正确,坚定的志向是致良知的前提,也是致良知的体现.王阳明认为,无志向的人,"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恐终不济事."所以他强调:"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立志与勤学紧密相关:"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只有立定志向,方能勤学不倦;而立定志向后,也必然会勤学不倦.这确实说到了根本之处.2. 自得致良知本身就意味着自求自得.自得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自我得之,而不是靠别人包办.他说:"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自一了百了.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教师应起"点化"的作用,但归根结蒂还得由学生自己消化,否则教师也点化不了.二是自觉地有所得,而不是迫于外部压力不得不学,所以王阳明强调要立志,"凡学之不勤,必志之未笃也."三是得之于己,即最终要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致良知的结果.王阳明并不反对读书学习,特别是读经,但与朱熹的宗旨有所区别.朱熹强调从经书中去钻研圣贤之道,即穷理.王阳明则认为:"《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经书的精神实质("理")是与自己的本心相通的.读经的目的正是要通过体认经书的理,来启发自己的良知.因此,王阳明主张读书贵精而不在多.他指出:"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意,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久则义理浃洽,聪明自开矣."读书还必须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他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不敢以为是也."这里体现出反盲从,反迷信的倾向,也被正统程朱理学派视为异端邪说,斥之为"病狂丧心之人".由此可见,阳明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思想解放的作用.3. 知行合一王阳明所说的"知"和"行"主要是就伦理道德而言, "知",是"知善知恶",即人们的道德认识;"行"是"为善去恶",即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包括情感,如他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作为"致良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其含义,一是指"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二是指"知"和"行"并进,缺一不可.如不重"知",仅重"行",就会"冥行妄作",缺乏遵守道德的自觉性;如只重"知"不重"行",就会"悬空去思索",没有实效.因此,他主张"知行合一",将"知"和"行"统一.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基准是"良知","天理", 但他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对于矫正社会上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风气,是有积极意义的.四,儿童教育思想王阳明"心学"的教育思想,特别体现在关于儿童教育的见解和主张上,因为儿童阶段人欲尚少,良知容易体认,所以儿童教育更应搞好.他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等文中相当集中而深刻地论及儿童教育问题.王阳明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他认为当时的儿童教育,只注重读书考试,对儿童一味要求约束而不知正面引导,期望其聪明却不知用善法来培养.甚至用种种惩罚手段,对儿童就像囚犯一样,这样儿童也必然将学校看作是监狱,将师长看作是仇敌,靠说谎来掩饰其顽皮,靠逃学来满足其游玩的意愿,结果是教育的失败.有鉴于儿童教育中的严重问题,王阳明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他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因此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以诱导,启发,来代替"督","责"等传统手段. (一)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王阳明多次强调要"随人分限所及",所谓分限,是指儿童的认识水平和限度.他以走路为喻,婴儿只能扶着墙壁学习站立,移步,幼童可以在庭院中走,跑,跳,登,成人则可以出远门旅行千百里.儿童处于"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身心发展时期,学习必须是循序渐进.负担一定不要过重.他主张:"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恶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要使儿童经常保持精力有余的状态,这是十分有价值的观点.看起来教学进度是放慢了.而每个人的情况又不相同.他说:"人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教学就像治病一样,"初无一定之方",根据病人体质,病情,"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 .王阳明的因材施教不仅要避短,而且要扬长.他说:"圣人教人,不是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有尊重和扶持个性发展的倾向,态度更为积极.(二)教学活动的多样化针对儿童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王阳明主张教学应该力求生动,多样化.要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如"歌诗"不仅是精神陶冶,同时在高声吟咏歌唱的过程中,还可以调节,宣泄情感."习礼"不仅是训练礼仪,还可以通过礼仪动作的练习,达到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作用."读书"也不仅是增长知识,开发智慧,还可以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来表达志向.王阳明还制定了一个日课表,将每天的功课按考德一一诵书背书一一习礼或课仿一一诵书讲书一一歌诗的次序安排.上午,学童背书,诵书,然后习礼.下午,诵书讲书,然后在歌诗声中结束一天的课业.歌诗还分班组或全体同时进行:"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流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这样的教学安排可谓动静交替,使儿童不致于感到过于单调和疲劳,有助于保持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比起传统教育一味地读书背书来,确实是耳目一新,充分注意到儿童的身心特点.第三节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大动荡时期,空前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兴起于东北的满族贵族趁势入关,建立了清王朝.一批儒家士大夫认真反思明朝灭亡的原因,在不同程度上,都将程朱理学空谈心性义理视为导致国运衰败的重要原因.明中叶后阳明学兴盛,促进了思想解放.明末西方传教士利玛窦等陆续来华,带来了早期的西方科学文化,使中国学者开阔了眼界.于是,明末清初出现了一股新的学术思潮,其代表人物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理学进行深刻的批判,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在哲学思想上具有唯物主义特色,在政治思想上表现出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倾向,在教育思想上也有许多别开生面的进步观点.王夫之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后期隐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曲兰),故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他自幼聪明过人,14岁就考中秀才,后读书于岳麓书院,24岁考中举人.两年后明亡,王夫之曾起兵抵御清军南下,失败后隐居山野,始终没有投降清朝,专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长达40多年.王夫之的思想受张载的影响较大,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并与当时的实学思想家们遥相呼应,互相补充,形成系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典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他提出许多充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育观点,对明清以后许多教育家都有巨大影响.王夫之著述总计400多卷,800多万字.现存《船山遗书》有72种,258卷,遍及经,史,子,集各部,也是古代最高产的学者.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从先秦诸子至宋明诸儒,在人性问题上都立足于先验论,纠缠于善恶的分辨.而王夫之的论述则完全不同,他主张:"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在《尚书引义》中,王夫之把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所谓"先天之性",即人的"自然之质",主要指耳,目,口,鼻,心等感官的功能.所谓"后天之性",即通过后天的"习"获得的知识,才能和道德观念,善恶均有,也可以说无所谓善恶."性"应该是先天与后天的结合,人生长,发展全在于"习"的作用,这就是他所说的"习成而性与成".具体而言,"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影响人的"先天之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增强和发展;二是使人获取知识才能,形成道德观念,王夫之称之为"习性"或"后天之性";三是革除因"失教"或教育不当而成的"恶习"(主要指人们的思想品德问题).王夫之认为,人性就是"习"的过程中"日生日成"的.可见,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三,教学思想(一)因材施教王夫之指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质有不同,有刚有柔,有敏有钝;志量不齐,有大有小;德行不同,有优有劣;知识不等,有多有少,有深有浅等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施教,即"因人而进".他说:"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有不齐之训焉."教育要适合每个人的发展状况,各如其量地进行教学.(二)"施之有序"王夫之认为,事和理都有序,人的能力也是逐步发展的,因而教学也应循序渐进,不躐等.王夫之将教学分为有序的五个步骤:"始教之以粗小之事,继教之以粗浅之理,继教之以精大之事,继教之以精大之理,而终以大小粗精理之合一."他认为这五个步骤是不可分割,先后贯连的.在学者方面是个由近及远,由低至高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三)"学思相资以为功"王夫之认为,学与思的关系是相互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关系.他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他认为两者不可偏废,而必须紧密结合.学与思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识愈是广博,思考就愈深远.思考产生困惑,必定会促进人们更勤奋的学习.四,道德观和道德修养论(一)道德观王夫之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标.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天理"就在"人欲"之中.从人们对声,色,味的倾向性追求中,"廓然见万物之公欲,而即为万物之公理".没有脱离"人欲"的"天理",所谓"终不离人而别有天,终不离欲而别有理也" .所以,靠革尽"人欲"来求得"天理"是荒谬的,人欲完全没有了,也就不是活生生的人了,哪还有什么天理王夫之认为"理与欲皆自然而非人为" ,即人欲是人类生存的自然要求,是保证人类生存的合理要求,禁欲是违反人性的.理在欲中并非说欲即是理,纵欲也是不对的.理只是正当的欲望的反映:"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也."所以王夫之主张既不是禁欲,也不是纵欲,而是节欲和导欲.首先要承认欲望总。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PPT66页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第8-9章 明清时期的教育
• 同时,颜元基于他“富国强兵”的政治理想,还 提出教育要“兵农合一”、“文武兼备”,“教 文即以教武”,“治农即以治兵”。 • 颜元把参加劳动也视为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 • 颜元认为劳动不仅可以掌握有用的技能,还可以 “练智”、“达才”,即发展人的智力才干。劳 动还可以“治心”。 • 颜元并不是尊重体力劳动,他只是把劳动当做个 人修养的手段,但他关于劳动对人的发展的积极 作用的论述,在古代是十分可贵的。
四、论儿童教育
• (一)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 的身心特点 • (二)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 (三)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 礼”和“读书” • 1.“诱之诗歌” • 2.“导之以礼” • 3.“讽之读书” • 4. “考德” • (四)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第六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
• (二) 严订学规 • (三)对待《孟子》的态度
• (四)大兴文字狱
清朝文字狱株连之广,处罚之重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第二节 明清的官学制度
• 一、中央官学 • 1.国子监的机构设置 • 明清国子监沿袭前代,既是中央教育行政 机关,也是全国最高学府,机构完备 。
• 教学管理机构为“五厅”:绳愆厅、博士 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分别设有 监丞、博士、典籍、典簿和掌馔等职。 • “六堂”为学生编制所在和学习场所,指 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和广业六 堂,有初、中、高三级。
• 清初改称拨历,监生坐监期满,即拨历各 部院衙门实习吏事,每三个月考核一次, 一年期满,送朝廷考察授官。康熙以后停 止拨历 。
6.其他各类学校
• 明代还有专为皇族后裔子弟而设的宗学和 学习军事技能的武学 。 • 四夷馆:明代译书之所,并负有培训译员 的责任 。 • 清代的算学馆 、俄罗斯文馆 、宗学、觉罗 学、旗学等 。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思想
第八章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思想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
祖籍江西婺源,生于福建尤溪县。
18岁中举,19岁登进士第。
曾先后在京作官五年,当过泉州月安县主薄。
大部分时间从事私人讲学及著述活动。
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40余年,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据统治地位。
他在知南康军时,重修白鹿洞书院,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朱熹很重视整理编著教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四书集注》。
《朱子语类》140卷是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考察学术的记录。
一、关于教育目的、作用的主张’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理学教育思想在其关于教育作用和目的的主张上体现的尤为充分。
朱熹承袭儒家学者的一贯主张,认为教育目的、作用就在于“明人伦”,具体地说“存天理,灭人欲。
”二、“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朱熹把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8—15岁是小学阶段,即须从事洒扫应对进退开始,把伦常礼教教给儿童,教他们练书、礼乐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上,具体行事上熟悉伦理纲常,达到存养礼教,根基已深的程度。
“大学”阶段,是15岁以后“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已、治人之道。
”就是要在小学“学其事”的基础上“明其理”,按照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
三、教学的原则与方法朱熹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视讲求教学方法。
认为“道有定体,教有成法”,要采取“非难非易”的适当方法,引导学生有所得。
他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居敬穷理。
这是教育的原则和总纲;2、学思力行;3、因材施教;4、循序渐进。
朱子读书法朱熹强调读书穷理,因此关于怎样读书出曾提出过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他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
”他的学生弟子汇集他的训导加以概括,归纳为“朱子读书法。
第六章___宋元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宋代“重文” 一. 宋代“重文”的文教政策 (一)尊孔崇儒 (二)提倡佛道 (三)促进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北宋的“三次兴学” 二 北宋的“三次兴学” 庆历兴学(范仲淹) (一) 庆历兴学(范仲淹) 1 令州县设立地方学校。规定士须在学校习业 令州县设立地方学校。规定士须在学校习业300日, 日 方许应举 。 2 改革科举考试。罢贴经墨义,重策论。 改革科举考试。罢贴经墨义,重策论。 3 改革太学。推行苏湖教法。 改革太学。推行苏湖教法。 苏湖教法: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 苏湖教法: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在苏州、湖州两地州学 讲学
三 北宋著名的书院 1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 ,朝廷赐监本。 白鹿洞书院: 朝廷赐监本。 白鹿洞书院 2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岳麓山 ,赐匾额、赐书。 岳麓书院: 赐匾额、赐书。 岳麓书院 3 石鼓书院:湖南衡阳北石鼓山,赐匾额学田。 石鼓书院:湖南衡阳北石鼓山,赐匾额学田。 4 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赐匾额。 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赐匾额。 5 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县太室山(嵩山)南麓, 嵩阳书院:河南登封县太室山(嵩山)南麓, 赐书、赐学田。 赐书、赐学田。 6茅山书院 :江苏江宁,赐学法 1 循序渐进。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 ,未 循序渐进。 明于前,勿求于后” 明于前,勿求于后”。 2 熟读精思。“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时 熟读精思。 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 自是强一百遍时” 自是强一百遍时” 3 虚心涵泳。以虚心态度去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 虚心涵泳。 4 切己体察。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更要落实到 切己体察。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 自身修养的提高上。 自身修养的提高上。 5 着紧用力 。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要努力 。 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 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 6居敬持志 。读书要端正态度,诚心诚意 ,有坚 居敬持志 读书要端正态度, 定志向。 定志向。 评述朱子读书法。 评述朱子读书法。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 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
令州县立学 规定应科举者,需在州县学读书三百日方准应试;曾经应过试的,
亦需在学百日。 改革科举考试内容
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 设立四门学 ,允许八品至庶人子弟入学 改革太学
诏令下湖州取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模式,体现“明体达用”主张。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二、北宋的“三次兴学”
❖ 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教育改革
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78年 ),王安石两次为相,在推行变法过程中 实行教育改革,这是北宋第二次兴学。
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人,进士出 身。早在嘉佑三年(1058年),他在《上仁 宗皇帝言事书》 中,提出了涉及教育、科 举、吏治弊病的系统改革方案。
二、北宋的“三次兴学”
❖ 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
胡瑗字翼之,江苏泰州人,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是 北宋著名教育家。他早年在苏州、湖州两地州学讲学二十余年,主持苏 湖州学期间,一反当时盛行的重视诗赋声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 学,主张“明体达用,”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 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治事斋分为治民、讲武、 堰水、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 。胡瑗的苏湖教法,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 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二、北宋的“三次兴学”
❖ 熙宁、元丰兴学和王安石教育改革
第一节 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
一、宋代“重文”的文教政策
❖ 提倡佛道
宋太祖赵匡胤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修废寺、造佛像,刻印《大藏经 》,以争取南方地主阶级的支持。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
• 2、教学制度——分堂法、监生历事制度
• 分堂法是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分设六堂三级: • 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通四书而未通五经的在这 三堂学习; • 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在初级读书一年半以上,如果文 理通畅的升入; • 率性堂为高级,在中级学习一年半以上,如果经史兼通, 文理俱优者升入。 • 监生历事制度,始于洪武五年(1373年)。据《明会典》 载,令监生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三个月,考核引 奏。
二、宋代的教育制度
宋代官学制度的特点
• 1、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备。 • 不仅在中央设立国子监管理中央官学,而且在诸路设置提 举学事司。从此,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了专门的教育行政 管理机构。 • 2、官学类型多样化。 • 3、中央官学的等级限制放宽,书学甚至取消了限制。 • 4、学田制度的确立。 • 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 这一制度被长期沿用。
二、私塾的种类
• 义塾(义学):私塾中规模较大的学校, 由官绅或富家捐资开办,免费为本族的穷 苦子弟进行初级教育。 • 专馆:由一家或数家、一村或几个村子单 独或联合设立的一种私塾,延师设塾,经 费分摊。 • 散馆:是生员(秀才)等人在家庭中单独 设塾,招收附近人家子弟就读,收取学费 维持生计,主要进行初级的启蒙教育。
是形而下之器。理是生出万物的原理,而气是率理而铸型的质料。
是吾心无所不知。格物是零细说,致知是全体说。‛ (《朱子语类》
卷十五)还说:“自家虽有这道理,须是经历过1、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朱熹认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在于“明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
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教条》
朱熹制订《白鹿洞教条》
朱子教规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 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修身之要。
元明清语文教育
元明清语文教育元明清时期,是封建中央集权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时期,也是以科举制度为保障的传统教育逐渐动摇并向近代教育转型的时期。
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科举制度的发展,在给教育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的同时,也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西学东渐是元明清时期的一大发展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内容等都有了新的发展,为语文学科的独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元明清语文教育概况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三个朝代,自1271年元朝建立起,到1912年清帝退位,在这600多年间,各民族之间的思想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
在文化教育方面也有新的发展:第一,革新派力主经世致用,在批判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学说;第二,私学和义学越来越昌盛,搜书、藏书、编书之风越来越盛行;第三,西学东渐和多民族的文化交流给中国封建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元明清三朝几乎都以“尊孔崇儒”为基本文教政策。
但语文教育的发展相比前代有了新的动态。
一是出现了《弟子规》《龙文鞭影》《幼学琼林》等幼学教材,二是编选了《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唐诗三百首》《千家诗》等阅读教材,三是创作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小说,四是编纂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四库全书》等典籍。
活跃在这一时期的教育家有王阳明、刘念台、颜元、顾炎武、黄宗羲等人。
这些新动态和这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育的内容,推动了语文教育的发展。
一、社会政治与语文教育元明清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的进一步加强。
后者既是维护国家统一与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使其走向衰亡的因素。
后者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则是文化专制主义的加强,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语文教育也深受其制约和影响。
(一)元代社会政治与语文教育元代的蒙古贵族,凭借强悍的武力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大帝国,但是他们的社会刚从奴隶制的游牧生活向封建制转变,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第五章宋元时期的教育
第五章宋元时期的教育1、教学时数:5 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宋元时期是中国封建教育持续发展并有新的改革时期。
应着重了解宋代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改革创新举措,宋代的三次兴学,三舍法、苏湖教法、学田等内容;元的教育,重点抓住其民族性特点。
朱熹是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教育家,应全面掌握他的教育思想。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庆历兴学、熙宁-元丰兴学、崇宁兴学、三舍法、苏湖教法、学田、回回国子监、理学、天命之性、气质之性、朱熹的复性说、分阶段教育思想及读书法。
3、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宋元时期的官学;朱熹的分阶段教学思想和读书法;朱熹的教育作用思想。
4、教学难点:难点为天命之性、气质之性、朱熹的复性说。
5、教学内容第一节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一、宋代“重文”的文教政策宋统治者有鉴于唐末、五代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称雄的危害,实行了“兴文教、抑武事”的方针,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一)进一步抬高文人的政治地位宋初各地为加强中央集权,采用了削弱武将兵权,重用儒臣,实行儒臣执政的策略。
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实行以文治军,重用文人儒臣;另一方面重视科举制度,扩大录取名额,提高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地位,以鼓励读书士子奋发进取。
并通过科举大量取士,宋初每科录取人数之多,大大超过了前代。
(二)尊孔崇儒为了推行重文政策,宋代统治者刻意尊孔崇儒。
早在建隆三年(962 年)宋太祖即命在国子监中“增葺祠宇,塑绘先圣、先师像,并撰文颂扬孔丘和颜渊。
宋太宗即位后,也明确规定,选用人才“须通经义,遵周孔之教” ,竭力提高儒学地位。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五年(1012 年)改为“至圣文宣王” 。
撰写《崇儒术论》,并命人校定儒经,颁行天下,作为官方指定教材。
(三)重视佛道宋初几代皇帝都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
真宗在撰写《崇儒术论》的同时,又作《崇释论》,有意把佛教作为辅助儒学的统治工具,同时宋王朝对道教亦大加提倡,真宗时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
教育史课件第五章宋元时期的教育
▪
▪ 诸路蒙古字学
▪ 诸路医学 ▪ 诸路阴阳学
▪ 阴阳学:
▪ 元代至元28年创设,隶属于司天台,所学 为天文、术数等科。学有成就者录于司天 台就职。在地方上设立培养天文、历算 人 才的学校,这是元朝的创新,对后来的明朝教 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 一、朱熹和理学 ▪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后
改为仲晦,江西婺源人,南宋著名的 理学家,继承和开展了二程学说,成 为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 他亲自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 院,并拟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提 醒?。一生还编撰了许多教材,如?近 思录?、?小学?、?四书章句集注?等。
朱熹
考亭书院
四书集注
▪ 从世界观上划分,理学分为两派:陆王派(主 观唯心主义)和程朱派(客观唯心主义) 。
▪ 〔二〕尊崇理学
▪ 广泛搜集伊洛诸学,并建太极书院和 “周子祠〞以纪念理学鼻祖周敦颐。
▪ 令蒙古国子生学习程朱理学
▪ 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出 题,以朱熹的注解为准。
二、元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 〔一〕中央官学 ▪ 1、国子学 ▪ 这是专门学习汉文化的学校。创立于世祖
至元六年〔1269年〕,招收七品以上朝官 子孙及卫士子弟。元代的国子学实行“升 斋等第法〞和“积分法〞。
▪ (二)教育作用
▪ 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变化气质〞。 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这种善 性就是本然之性。本然之性是自然合于天 理的,“性即理也〞,然而每个人又都受 “气质〞的偏蔽,使其本然之性不能充分 表现出来,只有通过先觉者的教育,变化 其气质,去蔽明善,使受到偏蔽的善性得 以明复。
▪ 公布?十三经正义?作为学校法定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