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社B版教材的特点和几点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社B版教材的特点和几点建议
山东省威海市第四中学刘亚丽
人教社B版教材已经在我校实行一年多了,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感觉到:新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中存在的各种差异的承认,对这种差异能区别对待,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新教材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重视应用意识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特点:“基础知识+能力+创新意识”。新教材在很多方面有着一些优于旧教材的特点,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缺点,下面我结合实例谈一谈。
一、 B版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在平日教学实践中了解到,很多学生不喜欢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数学有什么用?”B版教材给出了很好的回答。每章都设计了章头图和前言,而且这些图和前言的设计可谓煞费苦心。比如《集合》一章的前言,用每一个中国人都热切关心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安排工作引出了集合知识,并强调集合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函数这一节则由物理中的自由落体运动引入,体现了数学作为工具的强大用途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还有“指数爆炸”“观览车”等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原来数学这么有用,这
么有趣,离自己这么近!
(二) 教材内容的安排重视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和应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认识的连续性、可容性,易于学生的接受和掌握。
1、与初中知识的联系。比如,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知识,而在B 版教材中,学习了函数的性质后,又进一步研究了这两类函数的性质和应用,使学生对对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有更深的了解,对函数的性质有更深的了解。
2、与前面章节的内容的联系。比如,三角恒等变换中,证明关系式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时,运用刚刚学习过的向量来证明,既体现了向量的强大作用,又体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3、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函数引言中与物理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联系,向量知识与物理中位移与力的联系;算法知识与计算机语言的联系;对数函数解决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问题体现与生物学之间的联系等等。
(三)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
新教材的内容较以往教材内容有所增加,但难度有所降低,这给了更多的学生学习数学、接近数学、体验数学的机会。新教材的练习和习题均分为A 、B 两组,A 组题是适合学困生的基础题,B 组题是适合学优生的稍有难度的提高题。各章节内又适时的给出了“思考与讨论”“探索与研究”,激发学有余力的同学探索的勇气,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不同的发展和进步!
(四)教材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
1、整套教材都配备了配套的课件(课件是随教材赠送的),并且在人教社的网站上可以自由下载,给老师的授课、学生的学习很大的帮助。比如,必修2中立体几何初步的配套课件中常见的四棱柱,通过拖动指针依次演示
四棱柱直四棱柱长方形正四棱柱正方形
平行六面体直平行六面体
并且在课件中设置了转、斜、直、闪等方式让学生形象得认识这些特殊的四棱柱,并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2、教材中到处强调计算机和计算器等工具的使用。必修1就在附录中安排了“科学计算自由软件—SCILAB简介”,介绍SCILAB在计算中的运用以及一些函数命令,并在教材中不时地安排一些关于计算机的选学内容,供有计算机的同学自学,有条件的学校进行适当的教学。比如,第40页选学利用计算机求函数值、第54页作函数的图象等等。
二、教材中值得商榷的几点
虽然新教材在各方面都有了极大改善,但是在个别地方仍有值得商议的地方。
(一)教材中部分章节的安排和内容的处理是否可以调整
1、常用逻辑用语所在的章节
常用逻辑用语内容的重要是毋庸置疑的,正确地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
项工作,都需要正确地运用逻辑用语表达自己的思维。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更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学习后备知识的必要准备,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B 版教材将之放入选修1-1及2-1中,会不会削弱了这一部分的重要性?而且,如果充要条件成为已学内容,那么后续章节教学内容会有更新的处理方法。比如:在给出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概念之后,可以直接指出,如果曲线C 的方程是0),(=y x f ,那么点),(000y x P 在曲线C 上的充要条
件是0),(00=y x f 。加强了与前后各章教学内容的联系,有助于整套教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教学效益,并有利于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2、关于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这一节,可不可以删除不讲? 首先,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第30页关于三角函数的内容与要求中没有作任何要求;其次,在B 版教材中对于反函数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降低了,只是在必修1中第113页关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关系这一节中提到了反函数的定义,并没有详细的讲解,也没有进一步的要求,这使得学生对反函数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到位。这使得学习“已知三角函数求角”这一节时,困难较大。
3、 倍角公式的处理
倍角公式在以往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 实验修订本)第一册(下)中第42页,教材中用了三处“空白”,我觉得这三处空白留的妙!这三个公式的推导对学生来说并没有什么大困难,留一个空白既引导学生动脑思考,熟练运用两角和的
公式, 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数学的信心。所以我觉得新教材在修改后直接给出公式,剥夺了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如果能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适当地多留一些空白,对学生大有益处。
(二)教材中部分章节中是否可以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1、B版教材鼓励学生接近生活,而逻辑用语是最接近生活的,学生可以用它来判断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物的正确与否,使数学接近生活,但是教材并没有出现这一类习题。
比如:四种命题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学生熟悉而有趣的例子,如“若有云则下雨”,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其真假;再如:把“桌子有四条腿”写成“如果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再判断各个命题的真假。这样能够使学生感到数学接近生活,数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算法的引入是否可以考虑用学生熟悉的实例?
必修3教材发到学生手里之后不久,就有学生来找我,反映提前预习课本,对算法已经产生畏惧心理,“算法这一章好象非常复杂,算法究竟是什么?我能学会吗?”。算法思想是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如何让学生体会算法的思想,并对之消除畏惧心理,产生兴趣?我曾经听过潍坊二中宋瑞金老师的一堂课,宋老师没有直接讲数学意义上的算法,而是举了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请同学们设计一个方案,将狼,羊,菜运到对岸,其中狼与羊、羊与菜、不能单独在一起。由此引入广义的算法思想,学生的兴致一下子高涨起来,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