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田内气修炼十五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田内气修炼十五法
口眼轻闭,头身中正,下颌微收,含胸沉腹,鼻对脐,默运脑中先天性光,凝注丹田虚空之地,朗照牛眠这地永存不散,双目犹日月之光,有夺天地造化之
功,积神生气,积气生精,以精化气以气化神,以神还虚,精气神内敛合一,达
到“万念俱寂,一灵独觉”,先天真一之气自虚无中夹,丹田真阳自然萌生。
2、听息法:
入静后听自己的呼吸之声,只感觉一呼一吸往下沉,息息归根,至于呼吸的
快慢,粗细,深浅等,纯任自然。开始时可以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以后逐渐达
到听空间,听宇宙。用耳根听自己鼻中呼吸的气息,这是第一部功夫“听之以身”,
凡是呼吸系统正常的人,鼻中气息都不会有声音,但自己却能感知鼻中呼吸的一
出一入,这是第二步功夫“听之以心”,到心息泯然合一之后,则进一步就要“以
气听气”了,实际上就是着意于听,巳达到“听其自然”了,实际入则是“听止
于身,心止于符”,此时心、听、息、形体、知觉一切都忘掉了,已进入虚境混
沌,达到恬淡虚无,恍惚冥冥之境,真意与真气相合相化,这就是丹田之气。
2、胎息法:
盘坐后放松入静,凝神丹田,呼气时意想气从丹田中心周围缓缓扩充,同时
腹壁稍往外张,略有膨胀感,吸气时意想气从丹田吸到命门,同时腹壁略内收,
意念与呼吸保持一致,使呼吸毫无滞塞勉强之意,逐步把呼吸调到深、长、绵、
细、匀、静、定,如此出息微微,入息绵绵,渐渐入而渐渐柔,渐渐和而渐渐定,
至闭口敛鼻,有息如无,对镜呵气不留湿痕,羽毛近鼻不见微动,气聚丹田有充
实浩然之感,得大定真定者,有如龟蛇冬眠,对祛病健身大有裨益。
4、扩容法:
练功时充分的放松入静、意念与呼吸充分配合,把丹田、命门、会阴、尾闾,
这一区域看作一个容积,使之逐渐扩大容量,呼气时使脐部、小腹部及腰骶部往外扩张,吸气时气收回丹田,这样持续练功,就会加大丹田的活动能量,起到快
速汇聚丹田内气的作用。
5、压气法:
在意念集中指导下,呼气时将气向丹田,尾闾部位催压、贯冲,使整个下腹
部的气机都活跃起来,一定要充分放松。此外,压气法还可以纠偏,当气机向上
攻时,如果再用意向上领,就会导致出偏,这时用呼气往下压,犹如引火进海归
元,腹部压力增高,内气充盈,真气自然,溢注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凡有疾病
处,均经元气疏通修补,而达到治病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
6、转圈法:
站坐均可
,放松入静后,两手在腹前意想抱着一
个红色火球,两手在左右、
上下轻轻旋转,意想两手在火球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待两掌间的火球实感形成后,
再用意念将火球送入腹内,两掌配合动作,然后两手轻贴于脐部,稍停再作丹田
内气轻缓微柔的转圈运动,最后将手中球收入丹田,再意转片刻静养一会儿收功。
7、聚散法:
先天之息、始于腹内丹田,无论吸气,呼气,皆宜以神驶气、绵密而运。吸
气时,气随膈肌降落抵达会阴而止,日久气聚腰骶,聚中有散,散无止处。呼气
时,继吸气之散而散(四肢尤以手指最明显),也可以在呼气时,意想气由丹田
向四肢百骸或空间呈圆形成辐射状扩散,同时身体也放大,吸气时,意想气由身
体四周向丹田收聚,也可以意想丹田为宽阔无边无际的大海,呼气如石击水,波
浪由丹田中心向周围成圆形扩散,吸气时收聚丹田的微妙内景。
为了强实腹效应,吸气时尚应配合轻微的提肛动作,意念真元内气聚散之变。
可扩大人体场、组场、布气、隐形之效。
8、景观法:
练功入静后,意想丹田有一红色的太阳或一朵金黄色的莲花,一个发亮的灯
泡,光亮照透整个腹部及全身,温煦着五脏六腹,四肢百骸,通过助景生辉,意
念的高度积聚,丹田可在短期内凝聚真元阳气。
可出内视,培元、治三焦疾病之效。
9、微动法:
放松入静后,做丹田,尾闾部位或振动或摆动,或蛹动、或转动,并使振波
逐渐延伸到命门,脊往、头部及全身。然后,缓缓放松意念,逐步调整振动辐度,
凝神内照,静守丹田后收功。
10、点火法:
入静后,意想丹田有一团火,按照点火、起火、养火的过程,养到丹田逐渐
产生发热之景,这就是丹田内气萌生之时,可速调小腹发凉,治男性隐疾。
1l、意守法:
意守即意识指向于某种感觉或形象而言,意守丹田是一种强度适宜的凝神过
程,其有收敛心神的作用。道家功中的内视,返听、系缘、守客、执中、抱元等
方法,皆指专心一事一物而达到意识入虚之目的,古人强调“不可用心守,不可
无意求,有心着相,无心落空,有意无意是真功夫”。意守要求似守非守,若有
若无,不即不离,勿忘勿助,通过凝神意守,纳气归根,可以加快丹田内气的汇
聚。
12、五行法: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皆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肺属金、色白,肝属木、色青,心属火,色红;脾属
土,色黄,肾属水色黑,练功时收心定
意,先意想宇宙日月精华化作“甘露”由
头顶向下通透全身,两目内视,意想
甘露变作白色气体散于肺中,再意想白色气
体变成青水,从外向内浸泡肝脏,滋润透彻,再意想青水进入心脏变成红色气体,
再变成红光照亮全身,再将红光收回心脏,意想红光进入中脘穴内深部变成金黄
色光芒弥漫,充斥于脾胃,再将金黄色后移,变成五色光朗照于两肾,最后将意
气收藏于膀胱,五行相生法,既可以积聚丹田真气,又可以加强五脏功能。
13、咒语法:
此法用于坐式练功,在放松入静,内观意守的基础上,专心致致地默念“南
无阿弥陀佛”或“嗡嘛呢叭弥吽”,以一念代万念,这样既可以加速进入气功态,
随着静境的不断深化,便可逐步进入不念不守的境界,达到身心混融,如同虚空,
虚极静笃之时,内气油然而生,全身经脉也会相继畅通。
具体方法如下:
①念“唵”(音念恩)音发自喉,其声上头,在口内回旋,充于七窍,如有
目疾,可睁眼出气,如耳背,可以声震耳祛聋;如有鼻炎,可掩一鼻出气,如头
昏、头胀、头痛、偏头痛,念“”时,意想头部之病气往下排除。
②念“嘛”(音念妈),为开口喉音,发音时,嘴唇先合后开,声振喉部,可
感觉天突穴发麻,波及两臂及两掌心发病,适于喉炎,咳嗽,肩胛痛,臂痛。
③念“呢”(音 ni)是舌尖音,注于心,发此声时声震胸心部,会反射于手
心,手心发麻,适于心悸,胸闷等肺胸内脏的疾病。
④念“叭”(音杯)念时意想气下行至下丹田,腰背有温暖之感,适于椎,
肾脏等部位的疾病。
⑤念“咪”(音,ni)发此音时小腹有振动感,适于肠炎,腹泄,腹痛等下
焦疾病。
⑥念“吽”(音轰)轰声如雷贯耳,其声低沉有力,发此声时可感觉四肢百
脉震动,适于打通全身经脉,治疗关节痛,腿痛等四肢疾病。
练六字真音要点:
(1)声音从喉部发出。
(2)声音不必大,但要低沉有力,发音时感觉到全身有发震,发麻感。
14、归元法:
将自身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混为一体,把全身毛孔穴窍打开,呼气时意想内
气通过周身毛孔放射到空间宇宙,放射的越远越好。吸气时意想自然宇宙清气归
于丹田,或呼气时意想放射到天际宇宙,吸气时向丹田缩压,或者不用意念,通
过全身毛孔一张一合,一出一进,与宇宙交换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达到内外混
元归一,天人一体。
15、固本提气温养
第一回,采用单盘,双盘或如意盘,以下半身牢固不动为佳,双手扶在
腰际,
精神集中,眼睛半开合,叩齿 36 通,舌抵上腭,吞下唾液,做一下深呼吸,吸
入之气由食道入胃入丹田。
第二定,吸入气后,不必急着呼出气,先闭住呼吸,上半身左右摇摆,下半
身稳若磐石,摇晃的速度不宜过快,亦忌前后摇摆,可先意想继可自然灵动,灵
动由上向下运动,全身自然会微微震荡,更有助于气血的冲击,摇晃的时间,全
在一口气之间,闭到面红身赤,再徐徐将气吐出。动作反复如此。
上半身的摇晃,是瑜珈采肾水法,也是固本法之一,练功日久,功夫愈深。
上述种种,都是尽快练成丹田内气的具体步骤,到气聚丹田真阳形成,白色
光团逐渐凝聚成明点,虚极静笃。随着腹内压力增高,丹田振颤,头顶时时跳动,
眼前有光闪,耳际有风,全身有酥软快感,是内气旺盛之极。持续行之,自然积
气冲关,元气由尾闾入循督脉上行玉枕至百会,再降重楼至降宫,沿任脉下降丹
田,元气与呼吸相合相化,一吸元气入脑海,一呼元气入丹田,实现了气通小周
天,这是炼精化气阶段,功夫进一步深入,胎息发动,元气直入四肢百骸、五脏
六腑,气机上下流畅,全身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循环不息,这是气通大周天,从
此真气充满中下二田,达到炼气化神阶段,功候纯熟之后,意守迁至祖窍,上中
下三田一气贯通,自觉通体光明,空无一物,如一轮明月,恬静生辉,光艳明朗,
化为虚空境界,与太虚混元归一,已达到炼神还虚,物我为一的程度。另外不断
积累功德,这是功效速成的基础和捷径。练功中还必须善于开拓,顿悟,深化意
境,体察细微,掌握真意真息自身发展的自然规律,进而“万法归宗”,把各种
方法都归到“神、虚、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