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实例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一、前言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在混凝土中添加特殊材料和化学添加剂的混凝土,其性能优于普通混凝土。
由于其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可靠性和高抗震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本文将从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材料组成、性能要求、施工工艺等方面详细介绍其工程应用。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1. 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一般在80MPa以上,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的强度。
2. 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比普通混凝土更好,可以抵抗化学腐蚀、冻融循环和氯离子渗透等。
3. 高可靠性: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可靠,具有更高的工作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4. 高抗震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5. 高流动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好,可以在混凝土结构中形成更加均匀的力学性能。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组成高性能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细集料、粗集料、化学掺加剂和钢纤维等组成。
1. 水泥: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高性能水泥和矿渣水泥等。
2. 细集料: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细集料有石英粉、硅灰石粉和矿物粉等。
3. 粗集料: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粗集料有骨料、砾石和砂等。
4. 化学掺加剂: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化学掺加剂有高效减水剂、缓凝剂、增强剂和微量添加剂等。
5. 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中常用的钢纤维有直径为0.2-1.0mm的钢纤维和直径为0.5-2.5mm的钢纤维等。
四、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压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求在80MPa以上。
2. 抗拉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要求在6-10MPa以上。
3. 抗渗透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渗透系数要求小于10-11m/s。
4. 抗裂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要求好,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的裂缝。
5. 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好,可以抵抗化学腐蚀、冻融循环和氯离子渗透等。
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强度、良好的施工容易性、优异的耐久性和均匀密实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标签: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要求;优化配合比;防水剂;应用效果高性能混凝土作为建设部推广应用的十大新技术之一,是建设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以其高强度、良好的施工容易性、优异的耐久性和均匀密实性等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港口、海洋、大跨度及预应力结构、高耸建筑物等工程中。
1.工程概况该工程结构为框剪结构形式,其剪力墙、地下室墙多分布为高强混凝土。
2.对高强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2.1 对商品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1)对水泥的要求。
商品混凝土使用P0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
搅拌站使用的水泥质量应严格控制,严禁使用不合格或过期的水泥。
(2)对砂石的要求。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25mm,此粒径应满足泵送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不大于1︰3的要求。
砂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河沙,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6。
碎石应质地坚硬、级配良好,骨料母材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20%以上。
砂石含泥量≤2.0%(按重量计),泥块含泥量≤1.0%(按重量计),有害物质≤1.0%(按重量计),有机物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要求不深于标准色。
(3)对掺合料的要求。
用作掺合料的粉煤灰宜符合《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的技术规程》(JGJ28—86)中规定的Ⅰ级灰标准,尽可能选用细度大且烧失量低的粉煤灰,必要时通过试验也可使用Ⅱ级灰。
(4)外加剂要求。
配制高强混凝土需使用高效减水剂,并且要求高效减水剂的质量符合《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标准》的规定。
当采用复合型高效减水剂时,应有国家正式批准的质量检验中心(站)的检验证明。
(5)对水的要求。
拌制高强混凝土宜使用饮用水。
《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技术研究》范文
《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混凝土(HPC)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使其成为现代桥梁工程建设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就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桥梁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用建议。
二、高性能混凝土概述高性能混凝土(HPC)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工作性能的新型混凝土。
其特点包括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施工性能、高耐久性和长寿命等。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三、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1. 桥梁主梁建设高性能混凝土因其高强度和高耐久性,在桥梁主梁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大跨度桥梁的承载要求,同时其良好的施工性能使得桥梁建设过程更为便捷。
2. 桥梁墩台建设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墩台建设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其高耐久性可以抵抗恶劣环境对桥梁的侵蚀,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此外,高性能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有助于减少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裂缝问题。
3.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是现代桥梁工程中的重要形式,高性能混凝土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性能使得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更为便捷,同时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四、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1. 配合比设计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关键。
通过优化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针对不同的桥梁工程需求,应进行针对性的配合比设计,以满足工程要求。
2. 施工工艺研究施工工艺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应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如泵送、振动、养护等,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3. 耐久性研究耐久性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性能之一。
针对桥梁工程中的恶劣环境,应进行耐久性研究,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抗渗、抗冻等性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高性能混凝土在预制装配式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引言近年来,国内装配式建筑发展迅猛,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及其现场施工技术日趋成熟。
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其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作业时间缩短,构件生产的过程质量可控,且能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适应“双碳”政策下“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新基建发展目标。
针对道路桥梁工程的项目建设,构件的装配式预制化发展已成为热点和趋势[1-3]。
2014年起,乌鲁木齐市大力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于2016年列入全国首批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试点城市。
随着混凝土应用技术的进步,市场化管理的日趋成熟,通过大量的工程项目依托,乌市高性能混凝土的产业应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适逢西北地区首座装配式桥梁工程的开工建设,高性能混凝土的选择与设计应用,顺应着时代发展的技术需求[4]。
1 工程概况东进场高架道路作为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外围交通快速通道,承担机场枢纽、东北城际、东南市域的收稿日期:2023-4-20第一作者:芦向晶,1991年生,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高性能混凝土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工作,E-mail:****************项目信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2022E020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两区”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2LQ03008);新疆高性能混凝土辅助性胶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GC2021006)高性能混凝土在预制装配式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芦向晶1,2 袁 芬1,2 赵 鹏1 邵 琦1 王 涛1 曹鹤磊1 刘隽江11. 新疆研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 新疆高性能混凝土辅助性胶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 要:针对乌鲁木齐市东进场高架道路项目的高性能混凝土工程应用,开展了技术验证及试验比对,结合现场混凝土浇筑施工及构件外观立面优化,进行了桥梁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技术性能研究。
试验采用普硅水泥、粉煤灰基固废及功能性矿物外加剂三元胶凝材料复合应用的技术路径,配制出了针对不同结构形式(立柱、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及预应力混凝土盖梁)及强度等级(C40~C60)需求的桥梁预制装配式构件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案例分析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案例分析一、引言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以高强度、高耐久、高流动性、高抗裂性为特点的新型混凝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本文将以实际应用案例为基础,分析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情况、特点、优势和不足,并探讨如何有效地使用高性能混凝土。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情况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建筑工程的各个领域。
下面列举一些典型的应用情况:1. 桥梁建设高性能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桥梁的建设中,特别是在大跨度桥梁和高速公路桥梁中的应用较为普遍。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度和高耐久性可以保证桥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2. 隧道建设高性能混凝土也被广泛应用于隧道的建设中。
在隧道的墙体、顶板和地基中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提高隧道的强度和耐久性,并且可以减少隧道的翻新和维护成本。
3. 建筑物建设高性能混凝土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建设中,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特殊建筑物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和优势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比普通混凝土高出很多,可以达到100MPa以上。
这种高强度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2. 高耐久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风化性、抗冻融性和抗硫酸盐侵蚀性等耐久性能。
这些性能可以保证建筑物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3. 高流动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少量的水,使得混凝土的流动性更好。
这种高流动性可以使混凝土更加均匀、密实、耐久。
4. 高抗裂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裂性,可以在混凝土中添加少量的聚合物纤维,使得混凝土的抗裂性更好。
这种高抗裂性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开裂和龟裂现象,保证混凝土的坚固性和耐久性。
四、高性能混凝土的不足之处虽然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多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较高相比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成本较高,需要使用特殊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艺。
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中的应用桥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 HPC)的出现,为桥梁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工作性等优异性能,能够显著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降低维护成本,在桥梁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1、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通常在 60MPa 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00MPa 以上。
高强度使得桥梁的结构可以更加轻盈、纤细,从而减少了桥梁的自重,增加了桥梁的跨越能力。
2、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等耐久性指标。
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海洋环境、化学污染环境等,高性能混凝土能够有效地抵抗外界因素的侵蚀,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3、高工作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填充性和可泵性,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更加方便地浇筑和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二、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中的应用形式1、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是目前桥梁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度和高耐久性能够满足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大跨径桥梁对于大跨径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等,桥梁的自重对结构的影响非常大。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度和轻质特点能够有效地减轻桥梁的自重,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和施工难度。
3、海洋环境中的桥梁海洋环境中的桥梁容易受到海水的侵蚀和海洋生物的附着。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抗渗性和抗化学侵蚀性能够有效地保护桥梁结构,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三、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1、原材料的选择与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
在选择原材料时,需要严格控制其质量和性能,确保原材料的品质符合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是一种高度优化的新型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耐久性和耐久性。
在桥梁工程中,UHPC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结构的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将以两个应用案例来分析UHPC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首先是UHPC在桥梁主梁中的应用。
传统的桥梁主梁采用普通混凝土或钢材制造,这种结构在承载能力和耐久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而采用UHPC材料可以显著提高桥梁主梁的性能。
以法国图卢兹市桥梁为例,该桥梁采用了预制UHPC板进行主梁的建造。
相比传统的主梁材料,UHPC具有更高的强度和刚度,并且不容易受到错误施工和运行负载的影响。
此外,UHPC的耐久性也更好,可以抵抗侵蚀和冻融循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通过采用UHPC材料,这座桥梁的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其次是UHPC在桥墩维修中的应用。
在桥梁使用过程中,桥墩常常需要经受来自车辆、风载和水流等力的作用,容易发生损坏。
以中国广东省第一特长公路上的广珠五号桥为例,该桥墩在受到洪水冲击后出现了严重的裂缝和损坏。
为了修复这些损坏,施工人员采用UHPC材料进行桥墩的补强。
UHPC可以提供卓越的粘结性能,使得补强层与原始混凝土结构紧密连接,增强了整体的受力性能。
此外,UHPC的低收缩性和优异的耐久性可以有效减少新旧材料之间的应力差异,避免了二次开裂的问题。
通过采用UHPC材料进行桥墩维修,广珠五号桥得以及时恢复使用。
总的来说,UHPC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
其高强度、耐久性和粘结性能使得UHPC成为优质材料,适用于各种桥梁结构的建造和维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UHPC将在未来的桥梁工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高性能混凝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一、引言高性能混凝土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耐久性、耐久性好等特点。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广泛,如大坝、水库、渠道、隧洞、管道等,本文就高性能混凝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在保持普通混凝土的可塑性、耐久性、施工性等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材料组成、改进配合比、控制加工工艺等手段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一种新型建筑材料。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一般在50-100MPa之间,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的强度。
2. 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较好,能够抵抗氯离子、碳化、冻融、温度变化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3. 施工性好: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流动性,施工过程中易于浇筑成型。
4. 环保性好:高性能混凝土采用优质原材料,不含有害成分,对环境无污染。
三、高性能混凝土在大坝工程中的应用大坝工程是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大坝的抗震、抗裂、抗渗、抗冲刷等性能,保障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
具体应用场景如下:1. 水泥砂浆拱坝:高性能混凝土可用于水泥砂浆拱坝的拱墩、拱肋、拱帽等部位,提高其抗震、抗裂性能。
2. 水泥混凝土重力坝:高性能混凝土可用于水泥混凝土重力坝的坝体、坝墙等部位,增强其抗裂、抗渗性能。
3. RCC坝:高性能混凝土可用于RCC坝的面板、边坡等部位,提高其抗震、抗冲刷性能。
四、高性能混凝土在水库工程中的应用水库工程是高性能混凝土的另一个应用领域,其强度、耐久性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水库的抗震、抗裂、抗渗、抗冲刷等性能,保障水库的安全稳定运行。
具体应用场景如下:1. 水库坝体:高性能混凝土可用于水库坝体的主体结构,提高其抗震、抗裂性能。
2. 溢洪道:高性能混凝土可用于溢洪道的闸门、洞口等部位,增强其抗冲刷性能。
2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典型工程应用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典型工程应用
刘娟红
一、国家游泳中心工程(“水立方”)、混凝土主要技术指标 (1) 坍落度 (160± 20)mm; (2) 坍落度经时损失≤30mm/h; (3) 混凝土和易性良好,无离析泌水现象; (4) 出机温度 ≤25℃,入模温度 ≤28℃; (5) 设计强度等级为C40; (6) 拆模后外观质量好,主要体现为光洁度高、 气泡少。 (7) 初凝时间 ≥10小时,终凝时间≤24小时。
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
3、配合比
原材料(kg/m 3 ) 等级 C40 水胶比 0.42 砂率 43% 水泥 270 水 170 砂 780 石 1040 矿粉 70 粉煤灰 70 外加 剂 2.72
三、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
4、混凝土表面处理与养护 在表面处理上做到“三压三平”。首先按面标高 用工具拍板压实,长刮尺刮平;其次要在初凝前 用铁滚筒进行数遍碾压和滚平;最后在终凝前, 用木蟹打磨压实、整平,以闭合混凝土收水裂缝。 保温措施采用二层塑料薄膜和二层麻袋覆盖,即 在 混凝土表面先覆盖塑料薄膜一层,以封闭混凝 土 内水分蒸发的途径,使混凝土能在潮湿条件下 进 行养护以控制干缩裂缝产生,在这层薄膜之上 再 盖一层麻袋,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发; 然 后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雨水渗透。最后 再 覆盖一层麻袋,加强保温。
就浇筑的 8 根预应力大梁来说,属于大体积 混凝土,由于结构面积大,单方水泥用量 较多,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 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 造成的温度梯度收缩应力是导致大体积混 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同时浇筑时环 境温度在 35℃左右,气候炎热。
一、国家游泳中心工程(“水立方”)
二、北京机场三号航站楼清水混凝土工程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方案
1.高性能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具有优良的抗冲磨、抗侵蚀性能,提高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 2.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可减小水利设施的结构尺寸,降低工程造价。 3.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确保高性能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案例
▪ 海洋工程
1.高性能混凝土适用于海洋工程中的桩基、码头、防波堤等部 位,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抗侵蚀性能。 2.高性能混凝土可提高海洋工程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减小波浪 和海流的作用力。 3.在海洋工程中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需要考虑其施工和养护的 特殊性,确保工程质量。
搅拌、运输与浇筑技术
搅拌、运输与浇筑技术
▪ 搅拌技术
1.选择适宜的搅拌设备:根据工程需求和混凝土类型,选择高效、稳定的搅拌设备,确保混凝 土质量。 2.确定合理的搅拌时间: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原材料特性,确定适宜的搅拌时间,保证混凝 土均匀性。 3.严格控制搅拌过程:确保搅拌过程中各项参数符合规定,避免混凝土离析、泌水等问题。
水
1.采用清洁的饮用水。 2.控制水的pH值和氯离子含量。 3.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有影响。
环保与可持续性
1.选择环保、低碳、可再生的原材料。 2.优化配合比,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3.提高混凝土的再生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施工方案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 调整和优化。
高性能混凝土简介
▪ 高性能混凝土发展趋势
1.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高性能混凝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 2.未来,高性能混凝土将继续向高强度、高流动性、自修复等方向发展,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加 优质的材料支持。
▪ 高性能混凝土面临的挑战
1.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2.在应用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需要解决工作性、收缩开裂等问题,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和可 靠性。
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工程实例)
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1 工程简述一般把强度等级为C60及其以上的混凝土称为高强混凝土。
它是用水泥、砂、石原材料外加减水剂或同时外加粉煤灰、F 矿粉、矿渣、硅粉等混合料,经常规工艺生产而获得高强的混凝土。
本工程部分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属高强混凝土,具体部位详见表1。
表1 C60混凝土使用部位本工程由于局部柱为钢骨柱,柱截面1000×1000mm ,柱钢筋为28Ф(Ⅲ级)28+12Ф(Ⅲ级)20、20Ф(Ⅲ级)32+4Ф(Ⅲ级)25,与之相交的双方向梁截面分别为900×900mm 、900×1000mm ,梁上铁钢筋分别为8Ф(Ⅲ级)32、10Ф(Ⅲ级)32(见图1),因此在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钢筋间距小。
另外A2、A5区混凝土核心筒内设置钢柱、钢梁及斜撑(见图2),在标高30.8m 、34.2m 处核心筒内有550×500mm 大小的箱型钢骨柱,箱型钢骨柱中间上中下分别设30~50mm 厚度不等的钢隔板,隔板上预留浇筑混凝土孔洞(见图3),箱型柱内需浇筑混凝土,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这些部位的框架柱及核心筒混凝土使用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2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要求高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必须考虑严密,具有充分的试验基础。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高强混凝土的配比因施工区域地材的差异往往具有较大差别,必须通过多图1 梁柱节点处钢筋布置图3 墙体钢骨柱剖面种水泥、石料以及外加剂的复配试验,确定配比的最佳组合,通常要做几十组甚至上百组试验。
配比要重点解决好C60等级混凝土的高强度要求与泵送混凝土要求坍落度大的矛盾。
自密实混凝土又称高流态混凝土,即混凝土拌合物主要依靠自重,不需要振捣即可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属于高性能混凝土(HPC)的一种,要求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好,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和填充性能,而且运输、泵送、浇筑过程中骨料不离析,混凝土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
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年级:年春/秋季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年月日春季入学则去掉“/秋”字,秋季入学则去掉“/春”字。
添加内容的时候注意文字下划线要完整。
阅后删除此文本框。
请把你所在的学习中心名称完整填写。
阅后删除此文本框个字符的中文摘要。
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 绪论 (1)2 典型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及工程应用 (4)2.1 典型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4)2.1.1 超高强混凝土的特点 (4)2.1.2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5)2.1.3 机敏型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5)2.1.4 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6)2.2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 (7)2.2.1 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 (7)2.2.2 某种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范围(加黄的字体要改成学生自己完成的内容) (8)2.2.3 另一种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范围 (9)3 新型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及工程应用 (11)3.1 高性能混凝土绿色化的途径 (11)3.2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展望 (13)4 工程实例分析 (14)5 结论与展望 (17)参考文献 (18)附录 (20)引言从1824年波特兰水泥发明开始, 混凝土材料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以水泥为胶结材的混凝土也取得了具大的发展。
从20 世纪以来, 混凝土就己成为房屋建筑、桥梁、水利、公路等现代工程结构首选材料, 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中最大宗的人造材料, 其用量巨大。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商品混凝土产量为15.5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39%[1],随着我国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其用量将继续快速增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又一种新型混凝土涌现出来, 如高性能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再生混凝土、活性细粉混凝土以及透光混凝土等相继出现。
高强混凝土应用案例分析
高强混凝土应用案例分析一、介绍高强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是一种优质的混凝土,其强度和耐久性比传统混凝土更高。
它是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高品质的材料,如硅酸盐、矿物掺合料和化学添加剂,来实现的。
高强混凝土的强度通常比普通混凝土高出30%至100%以上。
高强混凝土在建筑、桥梁、隧道和其他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的应用案例来分析高强混凝土的应用。
二、高强混凝土应用案例分析1. 建筑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大厦是一座由高强混凝土建成的建筑。
这座大厦建于1972年,当时它是为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建造的。
它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高强混凝土,在当时被认为是一项技术创新。
这座大厦的外墙是由高强混凝土预制板拼接而成,它们被特殊的钢筋固定在一起。
这种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得这座大厦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后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2. 桥梁上海松江大桥是一座由高强混凝土建成的桥梁。
这座桥梁跨越了黄浦江,连接了上海市区和松江新城。
它是中国第一座使用高强混凝土建造的斜拉桥。
这座桥梁采用了高强混凝土做为桥梁主体结构的建材,这种材料的使用使得这座桥梁更加坚固和耐久。
在桥梁建造过程中,高强混凝土的使用还可以减少施工时间和减少成本。
3. 隧道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艾森豪威尔隧道是一座长达1.7英里的公路隧道,它是由高强混凝土建造的。
这座隧道的设计和建造历时15年,它的建造过程中需要应对多种复杂的地质条件。
高强混凝土被用于隧道的墙壁和天花板,这种材料的使用使得隧道更加坚固和耐用,能够承受更大的地质压力和震动。
此外,高强混凝土还可以在地震和其他紧急情况下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
三、总结高强混凝土是一种优质的建筑材料,它具有比传统混凝土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建筑、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工程中,高强混凝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通过几个实际的应用案例来分析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这些案例表明,高强混凝土的使用可以提高工程的坚固性、耐久性和安全性。
高性能混凝土在隧道建设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在隧道建设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被建设出来,而隧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隧道建设中,混凝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材料。
传统混凝土虽然能够满足一定的需求,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程来说,其性能可能无法满足要求。
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应运而生,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混凝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隧道建设中。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1.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可以达到100MPa以上,是传统混凝土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种高强度的混凝土在隧道建设中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和荷载,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比传统混凝土更高。
它能够抵御酸碱腐蚀、冻融循环和氯离子侵蚀等,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
3.高抗渗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比传统混凝土更好。
它的孔隙结构更为紧密,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分和气体的渗透,保证隧道内部的干燥和舒适。
4.高可塑性高性能混凝土的可塑性比传统混凝土更好。
它能够在较小的应力下发生大变形,使得其更适合于复杂的隧道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隧道的变形和变化。
三、高性能混凝土在隧道建设中的应用1.地铁隧道地铁隧道是隧道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高性能混凝土在地铁隧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铁隧道需要承受较大的荷载和压力,因此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混凝土。
(2)地铁隧道通常位于城市地下,面临着较为恶劣的环境,需要使用高耐久性的混凝土来保证隧道的使用寿命。
(3)地铁隧道需要保证其内部的干燥和舒适,因此需要使用高抗渗性的混凝土。
(4)地铁隧道的结构复杂,需要使用高可塑性的混凝土来适应隧道的变形和变化。
2.公路隧道公路隧道是连接城市的重要通道,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隧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路隧道经常面临大量的车辆通行,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混凝土来承受车辆的荷载和压力。
(2)公路隧道通常位于山区或者峡谷中,面临着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需要使用高耐久性的混凝土来保证隧道的使用寿命。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超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一、引言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建筑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震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领域。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详细介绍UHPC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二、UHPC的性能特点UHPC是指强度和耐久性均远高于传统混凝土的特殊混凝土,其主要特点如下:1. 高强度:UHPC的抗压强度通常在150MPa以上,远高于普通混凝土的强度。
2. 高韧性:UHPC具有较好的韧性,能够承受较大的变形和裂缝。
3. 耐久性好:UHPC中的材料具有耐久性好、抗渗性好等特点,不易受到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4. 抗震性能好:UHPC由于其高强度和高韧性,能够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
三、UHPC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实例1. 武汉长江二桥武汉长江二桥是中国大陆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UHPC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斜拉桥。
UHPC在这座桥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桥塔和桥墩上。
由于UHPC的高强度和耐久性,使得桥塔和桥墩的设计更加精细,可以减少结构体积和材料用量,同时提高了桥梁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2. 青岛海湾大桥青岛海湾大桥是一座跨越胶州湾的斜拉桥,是世界上首座采用UHPC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斜拉桥。
UHPC在这座桥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桥塔和桥墩上。
UHPC材料的高强度和耐久性使得桥塔和桥墩的设计更加简洁,同时增加了桥梁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3. 淮河大桥淮河大桥是一座跨越淮河的公铁两用悬索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UHPC作为主要结构材料的悬索桥。
UHPC在这座桥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桥塔和桥墩上。
由于UHPC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使得桥塔和桥墩的设计更加精细,同时提高了桥梁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
4. 上海浦江大桥上海浦江大桥是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公铁两用斜拉桥,也是世界上最大的UHPC斜拉桥。
UHPC在这座桥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桥塔和桥墩上。
由于UHPC材料的高强度和耐久性,使得桥塔和桥墩的设计更加简洁,同时增加了桥梁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高性能混凝土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出现的。
由于在认识、实践、应用范围和目的要求存在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对高性能混凝土有着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例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和美国混凝土协会(ACI)于1990年5月召开的讨论会上提出: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某些性能要求的匀质混凝土,必须采用严格的施工工艺,采用优质材料配制,且便于浇筑振捣,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早期强度高,具有一定的韧性和体积稳定性等性能的耐久混凝土,铁别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以及暴露在严酷环境中的建筑结构。
1990年,美国著名水泥化学专家提出:高性能混凝土不仅要求高强度,还应具有高耐久性等其他重要性能,例如高体积稳定性(高弹性模量、低干缩率、低徐变和低的温度应变)、高抗渗性和高工作性。
我国著名水泥混凝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伟教授在总结上述学者的观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如下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
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针对不同的用途要求。
对下列性能重点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经济性。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1、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高抗渗性能力,不一定具有高强度,中、低强度亦可。
2、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不分层、不离析,易充满模型;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可泵型、自密实性能。
3、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要长,对于一些特殊工程的特殊部位,控制结构设计的并不是混凝土的强度,而是耐久性。
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4、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对高性能的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对高性能的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现代新型的高技术混凝土,是运用现代混凝土技术,使用优质的原材料,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完成的。
高性能混凝土是近年以来甚至未来混凝土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因其具有便于浇捣、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早期强度高、韧性好和体积稳定等特殊性能,特别适用于高层建筑项目、桥梁等建筑结构。
本文从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特点入手,重点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旨在为行业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标签: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工程;应用1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建筑项目对于混凝土的使用及施工工艺要求也不断增强,促使高性能的混凝土也得到不断的发展。
就目前而言,在建筑行业混凝土施工技术和使用方法已经逐渐成熟,而混凝土质量成为当今建筑行业进行质量评估重要标准之一。
在所有混凝土的规格中,高性能的混凝土有着极其特殊且至关重要的地位。
2 高性能混凝土概念及特点2.1 高性能混凝土概念众所周知,作为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在大幅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混凝土技术,使用优质原材料,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制成的。
其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除了运用高质量水泥、集料和水之外,制作高性能的混凝土还必须使用低水胶比和添加足量的矿物细掺料与高效的外加剂。
其耐久性设计优于强度设计,因此如果盲目追求混凝土的高强度,会极大的影响到混凝土耐久性能。
而采用低水胶比和添加足量的矿物细掺料与高效外加剂等方法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关键手段。
制作高性能混凝土,首先是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其次才是满足人们的特殊需要某类特殊性能。
2.2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1)高性能混凝土早期的强度较高,但是后期强度增长速度比一般的混凝土要慢许多。
(2)高性能混凝土因其强度较高,所以抗渗漏、抗冻害、抗碳化、耐腐蚀等耐久性比一般混凝土要高很多,从而能够极大的提高建筑项目的使用寿命。
(3)因其强度高,可以大大缩小构件截面尺寸,从而改变“梁柱过粗”的不美观问题,既可以减轻建筑项目自身的重量,还可以增加建筑项目的使用面积。
高性能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应用mportant; FLOAT: none; WORD-SPACING: 0px; FONT: 14px/25px 宋体, Arial; TEXT-TRANSFORM: none; COLOR: rgb(51,51,51); TEXT-INDENT: 0px; WHITE-SPACE: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255,255); orphans: 2; widows: 2;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bbbbb:0px">(1) 干缩道面板表面积很大,蒸发量大,干缩有可能引起道面板表面产生收缩裂缝,需加强养护。
(2) 抗折弹性模量高性能道面混凝土的抗折弹性模量E,经实测,1级为4.305104Mpa,2级为4.845104Mpa,3级为4.605104Mpa。
强度3级的高性能道面混凝土的配合比中,骨料用量较少,粗骨料最大粒径较小。
f.应用情况应用高性能道面混凝土产生显着的效益:(1) 提高道面承载力;(2) 延长道面使用寿命;(3) 降低工程造价;g. 应用实例(1)在美国大约有70%的公路采用高性能道面混凝土:其中北达科他州,1988和1989年夏天,用20000m3混凝土铺筑厚为200 mm的路面,其水胶比为0.43,水泥用量100 Kg/m3、粉煤灰220 Kg/m3;德克萨斯州的路面示范工程也成功地采用了这一新材料。
(2) 青藏铁路建设工程中全面推广使用h.结论三个强度级别的高性能道面混凝土具有极其优良的品质,材料费用基本不增加或增加不多,可供不同要求的工程选择使用,建造长寿命低维护的道面、路面,其社会、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值得大力推广和不断研究,促进我国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工程和公路路面工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对航空和交通运输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实例
1.商住楼
北京第五住宅公司承接的南线阁商住楼~基础平面尺寸32m*40m~厚度1.5m~局部达到3.0m~设计混凝土强度C50~抗渗等级S8~属于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混凝土强度~而且需要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和抗渗性能。
混凝土所用水泥强度等级高~水泥用量大会造成水泥水化块并释放大量水化热~混凝土浇筑厚度大~浇筑速度快~会使水化热散失较慢而蓄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会越来越高形成于混凝土表面温差较大产生裂缝。
为达到设计强度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选用高标号水泥和与水泥相容性较好的复合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水胶比的前提下~降低混凝土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同时掺入矿物掺和料取代部分水泥用量~掺入矿物料后减少了水泥用量~而水胶比不变或减小~提高了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了混凝土的水化热~保证了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
2. 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是我国第一次在海上建造的特大桥梁~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来抵抗海水的侵蚀。
要想低于海水中的氯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就得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杜绝和减少混凝土裂缝。
在配合比设计是首先优选级配良好的集料~使得集料混合后的空隙率最小~然后考虑掺加超细硅粉来填充混凝土中的孔隙~通过掺加粉煤灰或其他矿物料来提高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减少混凝土裂缝。
掺入高效减水剂~降低混凝土用水量~减少混凝土固化后的水孔隙~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体积稳定性。
3. 苗岭一号高架桥
江苏连云港港区苗岭一号高架桥地处连云港集装箱码头前~与黄海毗邻~海边时常刮风且风力较大~容易引起混凝土干缩裂缝。
该桥桥面调平层设计厚度6cm~
设计强度C50.当地地产两种石子~一种是片麻岩~石子压碎值达到11%,一种是玄武石~压碎值为6%左右~根据设计厚度选用5~16粒级的玄武岩为粗集料。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降低水泥用水量~选用P.0 52.5水泥。
在保持一定水胶比不变的前提下~用优质?级粉煤灰等量取代10%水泥~采用高效减水剂来降低混凝土用水量。
为防止海洋性气候引起混凝土裂缝~按每方混凝土掺加1kg的聚丙烯纤维。
在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后~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差~坍落度减小。
为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适当掺加引气剂~掺入引气剂的混凝土含气量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最终混凝土坍落度满足设计的120mm~140mm要求~而且可泵性良好~混凝土流动性、粘聚性均得到很好的效果,混凝土浇筑后不但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采用了覆盖和养护措施~表面基本无干缩裂缝。
4.苏通大桥桥塔
苏通大桥位于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和苏州(常熟)市之间~西距江阴大桥82公里~东距长江入海口108公里~是交通部规划的国家高速公路沈阳至海口通道和江苏省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通大桥工程规模浩大~其主跨跨径达到1088米~是世界最大跨径的斜拉桥,其主塔高达300.4米~为世界最高的桥塔。
为解决主塔混凝土的浇筑问题~指挥部专门成立课题研究组。
科研组经过多次试验~最终采用添加高效减水剂和掺加优质粉煤灰的方法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可泵性~使主塔顺利浇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