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症的运动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病症的运动疗法
脊柱侧凸
在中、小学生中,最常见的是脊柱侧凸畸形。脊柱侧凸是在前后位时脊柱的一段或几个阶段,弯向侧方形成一个弧度,胸廓肋骨也随之变形;好发于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大畸形也随之加重;严重者影响呼吸功能,肺活量减小,心脏功能也逐渐减退;更严重的发生脊髓压迫及瘫痪现象。成年以后,骨骼不再发育,畸形的加重渐趋缓慢,每年大约进展为1度左右。引起脊柱侧凸的原因较多,少数人是因先天性脊柱发育不良或脊柱本身的病变,如脊柱结核等所引起,多数人是由于坐姿、立姿或劳动姿势等导致的姿势性脊柱侧凸。在少年儿童中,固定地使用某一侧肩膀背负较重的书包或用单手提拿重物,是引起脊柱侧凸畸形的重要原因。
一、运动疗法的作用
1o脊柱侧凸由于肌肉韧带还没有形态或结构上的变化,可以通过运动疗法在增强全身肌肉力量的基础上,重点锻炼畸形部位的肌肉,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及恢复脊柱周围肌力的协调平衡,使畸形较快得到矫正;2o脊柱侧凸,通过运动疗法,可以加强脊柱的活动度,即拉长凹入侧已经挛缩的韧带和肌肉,拉长凸出侧已经被拉长、衰弱的韧带和肌肉的力量,逐渐恢复脊柱周围的肌力平衡,使畸形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得到矫正;3o脊柱侧凸,虽然进行运动疗法的效果较差,但可以控制畸形的发展,增强肌力,防止劳损,减轻或缓解疼痛。此外,运动疗法还可以促进发育、增强体质,增进患者的自信心。
二、运动疗法的方法
脊柱侧凸的运动疗法主要是通过矫正体操。编制矫正体操的基本原则是做与变形方向相反的脊柱运动,选择性的加强凸出侧已被拉长并衰弱的韧带和肌肉力量,牵伸凹入侧已经挛缩的组织。矫正体操的内容包括各种悬垂、牵引、双手悬垂、攀登、压迫凸出侧脊柱及卧平板等。可以徒手进行,也可以借助肋木、体操棒等。同时,注意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并把主动矫正练习和被动矫正手段密切结合起来。脊柱侧凸有“C”形和“S”形两种。“C”形侧凸的矫正练习比较简单,可按一般原则编排。“S”形较复杂,应当注意避免由于矫正了一个侧凸而加重另一个侧凸。可采用节段性侧弯运动,使动作所形成的脊柱侧凸与原有侧凸部位一致,而方向相反,以达到矫正的目的。
脊柱侧凸多伴有肩带及骨盆带的倾斜,故可用上、下肢的活动来帮助矫正脊柱侧凸。例如:上举左臂可提高左肩,使胸椎向左突出,可用来矫正胸椎右凸。抬起左腿可引起骨盆带向右倾斜(左高、右低),使腰椎向右突出,可用来矫正腰椎左凸。在矫正“S”形脊柱侧凸时,可采用举起同侧上、下肢的练习。
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为肩周炎,又叫“冰冻肩”。是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多见于中老年人,特别是50岁左右者,常为单侧发病,有时两侧也可同时发生。其发生与肩部长期缺乏活动或慢性劳损、局部血液循环及代谢障碍而使软组织退行性改变有关。
一、运动疗法的作用
1、改善血液循环,疏经通络,减轻和消除症状。
2、牵拉和松解肩关节周围的粘连,消除功能障碍,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功能。
3、增强肌肉力量,恢复肌肉的正常弹性和收缩功能。
4、恢复病人的生活、工作和生产劳动能力。
二、运动疗法的方法
肩周炎的治疗主要通过按摩和医疗体操。医疗体操可分为主动运动、摆动运动和牵伸运动等。主动运动是练习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活动,尤其是外展、外旋和内旋等运动。摆动运动是身体前屈,双臂自然下垂,做前后、内外的放松摆动和绕环练习。随着症状的好转,可适当地做负重摆动练习,
要求尽量增大活动幅度,但不应引起明显疼痛。每次练习应摆动30~50次。此外,应做牵伸孪缩肌群的练习,如牵伸斜方肌、胸大肌和背扩肌等,以及放松孪缩的肩袖,如做内旋和外旋的放松性练习。
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是指由于动脉血管硬化以及血管运动中枢调节异常所造成的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的一种疾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如肾病、内分泌病等)的血压升高不包括在内。凡收缩压高于21.3千帕(160mmHg)或舒张压高于12.65千帕(95mmHg)者应列为高血压。而收缩压高于18.7千帕(140mmHg),低于21.3千帕(160mmHg)或舒张压高于12千帕(90mmHg),低于12.65千帕(95mmHg)者视为临界性高血压。
适应症:临界性高血压、Ⅰ~Ⅱ期高血压病以及部分病情稳定的Ⅲ期高血压病人。
禁忌症:急进性高血压,重症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病情不稳定的Ⅲ期高血压病,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如严重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脑血管痉挛、心衰、不稳定性心绞痛。继发性高血压应针对其发病原因治疗,一般不作为医疗体育的对象。
一、运动疗法的作用
1、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迷走神经系统张力,缓解小动脉痉挛。
2、扩张活动肌血管,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或数量,改善血液循环和代谢。
3、改善情绪,减轻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4、降低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5、运动中一过性的血压增高有可能作用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重新稳定机体的血压调控水平。
二、运动疗法的方法
高血压病人的体疗侧重于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在方法上应强调小强度、较长时间、打肌群的动力性运动(低强度有氧训练),以及各类放松性活动,包括气功、太极拳、医疗体操、放松疗法等。
1、低强度有氧练习
常用方法包括医疗步行和骑自行车,运动强度一般为最大心率的50%~60%,停止活动后心率应在3~5分钟内恢复正常。步行的速度不超过110m/min,一般为50~80m/min,每次锻炼30分钟左右,其间可穿插休息或医疗体操,太极拳等中国民族形式的拳操是十分合适的方式。50岁以上者活动时的心率一般不超过120~130次/min。活动度越大,越要注重准备活动和结束活动。
2、降压舒心操、太极拳和其他民族形式的拳操
要求锻炼时动作轻柔、舒展、有节律、注意力集中、肌肉放松、思绪宁静。动作与呼吸相结合,如果有弯腰动作要注意头不宜低于心脏位置。一般在一套降压舒心操或太极拳后血压可下降
1.3~
2.7千帕(10~20mmHg)。
三、注意事项
1、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运动疗法主要使用于临界性高血压、Ⅰ~Ⅱ期高血压病以及部分病情稳定的Ⅲ期高血压病人。
2、不要轻易撤除药物治疗。在很多情况下,运动疗法只是高血压病治疗的辅助方法,特别是Ⅱ期以上的病人。对合并应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虽然可减少用药量,但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逐步减量,不宜过早、过多减量,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3、格掌握运动量,并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方法,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活动量应偏小。
4、持之以恒,即使血压已经较平稳,仍应坚持,这样有利于巩固疗效。
5、在练习中应加强自我监督和医务指导,如在运动中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失常、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等现象时,均应暂停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