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 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 始熊猫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支则在中 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现在的熊猫 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卵生熊类,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 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在这一过 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 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现在的大熊猫的臼齿发达,爪子除了五趾外还有一个 “拇指”。这个“拇指”其实是一节腕骨特化形成,学名叫做“桡侧籽骨”,主要起握住竹 子的作用。秦岭大熊猫已被认定为是大熊猫的一个亚种。 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 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 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 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 部(夏勒,1993年)。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 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所以,有很多科学价值,因而被 誉为“活化石”,中国把它誉为“国宝”。如今大熊猫分布范围已十分狭窄,仅限于中国的 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凉山局部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巨大变化近代才发生。 近几百年中国人口激增和占用土地,很多栖息地消失了。以前,大熊猫曾经生活在低山河谷, 现在已经成了居民点。大熊猫只能生活在竹子可以生长的海拔1200~3400米之间。目前,我 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活化石。大熊猫的存亡, 早已为世人所关注。今后为保护和繁殖大熊猫,还需要继续寻找别的熊猫,给熊猫一个良好 的生活条件。并每天喂它吃那些东西。

大熊猫(20张)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 植物。我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 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一般分布的县是洋县,仅有少 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 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 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 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 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 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 目前野外到底有多少只大熊 猫?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居住在高山区陡坡的密竹林中,大熊猫的统计成为一项很艰苦的工作。 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大熊 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共有7个县; 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据此推算,大熊猫 野生数量总计约有一千只不到,圈养的数量约为100只。大熊猫的净生殖率为1.06740002,种群增 长缓慢。根据国家林业局2006年的调查,目前全国有野生大熊猫1596只,圈养数量161只。大熊猫 是熊科家族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调查统计的栖息 地的面积约为13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调查报告,现在已经确认将大熊猫秦岭种群 认定为大熊猫新亚种。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地域上已经分隔1.2万年之久,外形上秦岭大熊猫 头部较圆。根据2000-2001年开展的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秦岭大熊猫的数量(不含1.5岁以下的幼体) 有273只。在秦岭山区,除黑白色大熊猫外,还发现过棕色、白色大熊猫。

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将这张兽皮展出后,当时谁也不认识,人们从兽皮上看到它 有一张圆圆的大白脸,眼睛四周有两圈深深的黑斑,像是戴着一副墨镜,于是有 人断定世界上根本没有这种动物,这个动物皮子是假的!有人却又说它只不过是 一种奇异的熊罢了。但是,经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兹充分研究后认为:它既 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 正式给它定名为“大猫熊”。 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 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 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 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 叫成了“大熊猫”。台湾有家报纸曾撰文给“熊猫”正名,但人民已经习惯,反 而觉得“猫熊”不那么顺口了。 从此,“大熊猫”这个现代名称就这样诞生 了!戴维也就成了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宝兴大熊猫的外国人。 据了解, 戴维神甫在1870年将大熊猫皮送回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的同时,还将在宝兴境内 收集到的金丝猴(当地人叫“长尾巴猴”或叫“长尾子”戴维取名“仰鼻猴”, 爱德华兹主任定名“金丝猴”)、绿尾虹雉(贝母鸡)、小熊猫(山猫蹲)以及 “植物活化石”珙桐(山梨子)等也带到了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陈列,博物馆主 任米勒·爱德华兹都一一做了命名。台湾又叫做猫熊。



大熊猫的发现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从那以后,一批又一批的西方探险家、游猎家和博物馆标本采集者来到大熊猫产区,试图揭开 大熊猫之迷并猎获这种珍奇的动物。其中包括美国 罗斯福 总统的的两个儿子西奥多·罗斯福和克米特·罗斯福。兄弟两先是到戴 维发现大熊猫宝兴县,一无所获,然后又进入大凉山。在越西县他们开枪打死了一头大熊猫,作成了标本带回美国。以后又有德国、 英国等国的探险家猎获大熊猫,从中国猎人手中收购的就更多了。一时间不少西方国家的博物馆里都有了大熊猫的标本。但他们始 终没能捕获到一只活的大熊猫。 在戴维神甫发现大熊猫的67年之后,捕获活大熊猫的梦想终于被一位顽强的美国女人实现了。 1936年,35岁的纽约女服装设计师露丝·哈克利斯新婚,丈夫威廉·哈克利斯是一个狂热的探险家,结婚后两周就奔赴中国寻找 大熊猫。然而威廉还未到达大熊猫产区便病死在上海。露丝当初要求和丈夫同行,被丈夫认为是累赘而遭到拒绝,现在她决心完成 丈夫的遗志,在丈夫去世的两个月的1936年4月启程前往中国。露丝的探险队仅有两个人——她和25岁的美籍贯华人杨昆廷。杨的 哥哥曾经参加过罗斯福的儿子的中国探险队。他们从上海乘坐小木船逆水而上到达成都,然后进入汶川,在深山老林里寻觅大熊猫 的踪迹,设置猎捕的陷阱。11月9日,当他们来到一片大雪覆盖的竹林时(专家考证为汶川县草坡乡),听到一个枯树洞里传出类 似婴儿啼哭的声音。当杨廷昆从树洞里捉出一只毛茸茸的小动物,递到已经冻得麻木的露丝怀里时,她简直难以相信,这就是西方 人半个多世纪以来梦寐以求的大熊猫活体!露丝以为这只不到3磅的小家伙是雌性(后来证明是雄性),便用杨廷昆妻子的名字给 她取名“苏琳”。幸运的露丝知道她得到的东西是何等的宝贵,带着苏琳迅速返回成都,随即乘飞机到上海。但在出境时遇到了麻 烦。 尽管西方人已寻求大熊猫半个多世纪,并且知道它是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但直到那时,中国人对大熊猫的了解还几乎 为零。猎人可以任意捕猎这种“熊”,政府也没有任何保护的规定和措施。露丝的麻烦并不在于她捕获了大熊猫,而是进入中国内 地的手续不全,因此不能离境。最后她采取行贿的办法登上了到美国的轮船,她把苏琳装在一个大柳条筐里,在海关登记表上写上 “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便混出了海关。 露丝带着苏琳还在太平洋上航行,越洋电报早已把消息传遍了美国。轮船在旧金山 码头靠岸时,正是圣诞节的前一天,惊喜万分的美国人在码头上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他们为珍贵的客人安排了最豪华的套房, 召开隆重的欢迎晚会。苏琳被送到许多大城市展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曾经为寻找大熊猫到过中国的罗斯福的儿子西奥多见 到苏琳时,十分动情地说,“如果把这个小家伙当作我枪下的纪念品,我宁愿用我的儿子来代替。”经过激烈的竞争,芝加哥布鲁 克菲尔德动物园得到了苏琳。人们象潮水似的涌向这里,最多的一天达4万人,超过了该动物园的最高记录。苏琳的一举一动都成 为报纸的新闻,商人们争先恐后的赶制大熊猫形象的产品,时髦女郎身着大熊猫图案的泳装招摇过市,甚至一种鸡尾酒也以大熊猫 为名。露丝和苏琳的故事成为畅销书,并搬上了银幕。 路西和苏琳 不幸的是苏琳只活了一年,被做成标本永久陈列。苏琳的出现,使大熊猫从博物馆走进大众,她不仅珍稀,而且尤其可爱,一时间 成为了全世界的动物明星。各西方大国竟相到中国捕捉大熊猫,从1936年到1941年,仅美国就从中国弄走了9只大熊猫,成都的教 会学校华西大学在其中“帮了大忙”。在大熊猫产区呆了20年,有“熊猫王”之称的英国人丹吉尔·史密斯在1936年到1938年的3 年之间,就收购了9只活的大熊猫,并把其中6只带到了英国。 二战期间,伦敦动物园的大熊猫“明”在德机的轰炸下表现镇 定,玩耍自如,成为伦敦市民心目中的战时英雄。在战争最严酷的时候,报纸仍然在报道明的生活。明1944年底去世,泰晤士报 刊登的讣告称:“她可以死而无憾,因为她给千百人带来了快乐”。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12月,英国人又通过外交途径,组织了 一支200多人的队伍,到汶川进行大搜捕,终于捕获到一只大熊猫送到英国。像中国的许多事物一样,熊猫在国外大出风头以后, 在中国的地位迅速攀升。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政府开始限制外国人的捕猎活动。也许正因为如此,大熊猫才得以幸存。

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 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 豺、狼、黄喉貂等,但是它们主要是袭击大熊 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豺:主要袭击少年大 熊猫或病弱老年个体。捕猎绝招是爬上其脊背, 先挖眼,后抓肛门将肠拉出,故称“掏狗”; 金猫:常袭击大熊猫幼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862~1874年,法国传教士戴维一共在中国住了12年,其间仅短期返回法国一次。他除了将 大量植物标本寄回法国,并且引进了许多植物新种到法国和欧洲各国外,还在中国发现了58 个鸟类新种,100多个昆虫新种和许多重要的哺乳动物新种,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大 熊猫、金丝猴和麋鹿。 1867年戴维第二次来华后,听说四川西部一带动物种类很多,而 且有一些是人们尚未知晓的珍稀物种,便从上海到达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担任穆坪东河邓 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的春天,戴维已到宝兴邓池沟天主教堂传教两年多。3 月11日这天下午,戴维和几个人来到邓池沟源头采集到几种生物标本,正高兴地返回天主教 堂,途中路过一户姓李的人家,主人客套地让他们到家中去用茶点。突然,挂在墙上的一张 黑白相间的奇特动物皮深深地吸引了戴维。主人告诉他:当地人叫这种动物是“白熊”、 “花熊”或“竹熊”,它很温顺,一般不伤人。李家的猎人告诉戴维,他很快就会看见这种 动物的活体。戴维异常激动,他估量这种动物“将是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品种”,这次发现 将填补世界动物的一个空白。 为了得到这种奇特的动物,戴维雇佣了20个当地猎人展开 搜捕。3月23日,猎人们送来了第一只小“白熊”,“遗憾的是他们为了便于携带,就把它杀 死了。” 1869年5月4日,猎手们终于给戴维带来了喜讯:捕到一只“竹熊”和6只“长 尾巴猴”。经过戴维的认真思考,他给“竹熊”取名“黑白熊”,给“长尾巴猴”取名“仰 鼻猴”。那只憨态可掬的“黑白熊”毛茸茸、黑白相间的外貌,以及又圆又大的脑袋和滑稽 可笑的动作倍受戴维的喜爱。他一会儿称体重,一会量身段,对这只“黑白熊”进行着当地 人从未看到过的科学观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喂养,戴维决定将这只可爱的“黑白熊” 带回法国。可是,要把这个宝贝从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边缘的穆坪(现宝兴)带到大西洋彼岸 的法兰西帝国,在当时交通条件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既要翻山涉水,又要远渡重洋,谈何容 易。结果,这只可爱的“黑白熊”经不起长途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不断变化,还没运到成都 就已经奄奄一息了,戴维神甫只好非常惋惜地将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标本,送到法国巴 黎的国家博物馆展出。戴维神甫怎么也没想到—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模式标本竟然就这样产 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