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为什么要用接触器控制,而不能直接控制
接触器工作原理
![接触器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afe06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b.png)
接触器工作原理接触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控制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中。
它主要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和电气设备的启动、停止,是电气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电磁吸合、分离和触点的通断,下面将详细介绍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与电磁原理密切相关。
在接触器中,有一个电磁线圈,当通电时,电磁线圈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吸引铁芯,使得触点闭合。
而当电磁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铁芯受弹簧力的作用而分离,触点则打开。
这种电磁吸合和分离的原理,实现了接触器触点的通断控制。
其次,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触点的材料和结构。
触点通常采用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磨性。
当触点闭合时,电流可以通过触点,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
而在触点分离时,由于电流断开,避免了触点的磨损,延长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另外,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还与控制电路的设计有关。
在电气控制系统中,接触器通常与控制电路相连,通过控制电路对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和断电,实现接触器触点的闭合和打开。
控制电路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设计不同的控制逻辑,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功能。
最后,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还需要考虑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例如,接触器在闭合和分离时会产生电弧现象,需要考虑电弧对设备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抑制。
此外,接触器还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的工作状态。
总的来说,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涉及电磁原理、触点材料和结构、控制电路设计以及实际应用特点等多个方面。
了解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合理选择和使用接触器,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电机三大控制部件
![电机三大控制部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a3562fb4daa58da0114a85.png)
接触器、继电器、断路器相关知识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区别: 接触器原理与电压继电器相同,只是接触器控制的负载功率较大,故体积也较大。
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一、继电器(relay)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
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
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继电接触器与电动机的电气控制
![继电接触器与电动机的电气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a57c2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9.png)
电气控制方法分类及特点
直接控制法
通过开关或按钮直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转向。简单直观,但无法实现自动化和远程控制 。
间接控制法
通过继电器、接触器等控制电器,实现对电动机的间接控制。可以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和自动化 控制,但需要增加控制电器和线路。
PLC控制法
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实现对电动机的控制。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实现复杂 的逻辑控制和自动化控制,但需要专业的编程和调试技能。
WENKU DESIGN
电动机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04
直流电动机
结构简单,调速性能好,但维 护较复杂。
交流异步电动机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成本低 ,但调速性能较差。
交流同步电动机
转速稳定,功率因数高,但成 本较高,启动困难。
永磁同步电动机
效率高,功率密度大,调速范 围宽,但成本较高。
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特点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可靠 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应用领域
工业领域
家庭领域
交通领域
其他领域
用于电动机的启动、停 止、正反转等控制。
用于照明、空调等家用 电器的控制。
用于控制交通信号灯、 电动汽车的充电等。
还可应用于自动化生产 线、机器人等领域。
PART 02
电动机基础知识
REPORTING
继电接触器与电动机 的电气控制
https://
REPORTING
• 继电接触器概述 • 电动机基础知识 • 继电接触器与电动机的连接方式 • 电气控制基本原理与方法 •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 维护保养及安全操作规范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九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 席时达 编.doc
![电工技术(第四版高教版)思考题及习题解答:第九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 席时达 编.doc](https://img.taocdn.com/s3/m/1d35a892c281e53a5802fff1.png)
第九章继电-接触器控制思考题解答9-1-1一个复合按钮的动合触点和动断触点有可能同时闭合或同时断开吗?[答]由教材图9-1-5复合按钮的结构可知,当按钮被按下,动触片移动时,是先断开动断触点,后接通动合触点的,在动触片移动的过程中有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是同时断开的;当松开按钮时,是动合触点先复位断开,然后动断触点再复位闭合,中间也有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是同时断开的。
所以复合按钮的动断触点和动合触点只可能同时断开,而不可能同时闭合。
9-2-1 能否直接用按钮来控制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主电路的通/断?为什么?[答]不能,理由有二: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主电路有三根电线,需用三只按钮同步控制,显然不合适;2. 按钮触点的允许通过电流一般不超过5A,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一般都超过此值,起动电流则更大。
9-2-2 在图9-1的电动机起、停控制控制电路中已装有接触器KM,为什么还要装一个隔离开关QS?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图9-1[答] 接触器KM是控制电动机起、停的电器,而刀开关QS是隔离开关,它的作用是在检修时隔离电源以保安全,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9-2-3 在图9-1中,如果将隔离开关QS下面的三个熔断器改接到隔离器上面的电源线上是否合适?为什么?[答]通常熔断器安装在刀开关的下方,是为了在更换熔丝时便于与电源隔离以确保安全,如果将刀开关下面的三个熔断器改接到刀开关上面的电源线上,则在更换熔丝时将带电操作,因此从安全方面考虑是不合适的。
9-2-4 按图9-1所示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停控制电路接好线,通电操作时如果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试分析问题可能出在哪部分:(1) 按下起动按钮SBst ,接触器KM已经动作,但电动机不转或转得很慢并发出嗡嗡声;(2)当电动机已经起动后,松开起动按钮SBst ,电动机不能继续运转。
[答] (1) 按下起动按钮SBst,接触器KM已经动作,说明控制电路正常,但电动机不转或转得很慢并发出嗡嗡声.,说明三相电动机未通电或处于单相运行状态,可见问题出在主电路,可能是主电路中未接控制电路一相(图9-1中的L1相)的熔断器熔断,或是主电路中某处线路未接好或接触不良。
三相交流接触器正反转的接线方法
![三相交流接触器正反转的接线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8c074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e.png)
三相交流接触器正反转的接线方法引言:三相交流电机是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电动机之一,它具有结构简单、转矩大、功率密度高等特点。
而要控制三相交流电机的正反转,则需要使用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常开或常闭的电器开关,它可以通过控制电路的通断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操作。
本文将介绍三相交流接触器正反转的接线方法。
一、三相交流电机的基本连接三相交流电机由三个线圈组成,分别称为A相、B相和C相。
这三个线圈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星型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在星型连接中,三个线圈的一端都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星形连接点,而另一端则分别接在电源的三相输出端A、B、C上。
在三角形连接中,每个线圈的一端都接在另一个线圈的一端,形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连接。
这两种连接方式可以通过对接线端子的连接进行切换。
二、三相交流接触器的基本原理三相交流接触器是通过控制电路的通断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它由控制电路和动力电路组成。
控制电路通过接触器的控制线圈来控制电器开关的通断,而动力电路则是通过接触器的主触点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
控制线圈通电时,接触器的主触点闭合,电机正转;控制线圈断电时,接触器的主触点断开,电机停止。
通过控制电路的通断,可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操作。
三、三相接触器的接线方法三相接触器有多种接线方法,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接线方式。
下面介绍三种常见的接线方法。
1. 直接接线法:直接接线法是最简单的接线方式,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在直接接线法中,接触器的主触点直接连接在电机的三个相线上,控制线圈则通过控制电路来控制。
当控制线圈通电时,接触器闭合,电机正转;当控制线圈断电时,接触器断开,电机停止。
这种接线方式适用于正反转频率较低、负载较小的情况。
2. 原接触器加反接触器法:原接触器加反接触器法是一种适用于正反转频率较高、负载较大的接线方式。
在这种接线方式中,原接触器的主触点连接在电机的A 相和C相上,而反接触器的主触点连接在电机的B相上。
控制线圈通过控制电路来分别控制原接触器和反接触器。
接触器控制原理
![接触器控制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4768f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b.png)
接触器控制原理
接触器控制原理是指通过接触器来实现电气设备的开关控制。
接触器是一种电动执行器,主要由电磁铁和触点组成。
通过对电磁铁加电流或断电,来控制接触器的通断状态,从而达到对设备的控制目的。
具体来说,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电磁铁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会使触点闭合;而当电磁铁断电时,触点则会打开。
在电路中,通过接线板连接接触器和其他电气设备,从而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接触器常被用于电动机的启停控制。
电动机的启动需要较大的起动电流,因此通常采用特制的接触器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停。
当接触器通电时,电动机会启动;而断电时,电动机则停止运行。
除了电动机的启停控制,接触器还可以用于其他类型设备的控制,如灯光、加热器等。
通过将这些设备连接到接触器的触点上,可以实现对它们的开关控制。
总而言之,接触器控制原理是通过对接触器的加电或断电来控制电气设备的通断状态,从而实现对设备的开关控制。
这种控制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和民用设备中,具有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
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网络教育040106机械设备电气控制-20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中国石油大学网络教育040106机械设备电气控制-20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fbcc57a1c7aa00b42acb18.png)
《机械设备电气控制》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 交流接触器的作用是。
A. 频繁通断主回路B. 频繁通断控制回路C. 保护主回路D. 保护控制回路2. 在直流电动机控制线路中为了防止过载、堵转等造成电动机的损坏,采用。
A. 电压负反馈控制B. 电流截止正反馈控制C. 电流截止负反馈控制D. 转速负反馈控制3. 同一电器的各个部件在图中可以不画在一起的图是。
A. 安装接线图B. 电气原理图C. 电器布置图D. 电气互连图4. 在控制电路中,如果两个常开触点串联,则它们是。
A. 与逻辑关系B. 或逻辑关系C. 非逻辑关系D. 与非逻辑关系5. 欲使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实现互锁控制,需要。
A. 在KM1的线圈回路中串入KM2的常开触点B. 在KM1的线圈回路中串入KM2的常闭触点C. 在两接触器的线圈回路中互相串入对方的常开触点D. 在两接触器的线圈回路中互相串入对方的常闭触点6. 在电动机的连续运转控制中,其控制关键是的应用。
A. 自锁触点B. 互锁触点C. 符合按钮D. 机械联锁7. 双速电动机高速运行时,定子绕组采用连接。
A. 星型B. 三角形C. 星-三角形D. 双星型8. 若接触器用按钮起动,且起动按扭两端并联接触器的常开触点,则电路具有。
A. 零压保护功能B. 短路保护功能C. 过载保护功能D. 弱磁保护功能9. 欲使接触器KM1动作后接触器KM2才能动作,需要。
A. 在KM1的线圈回路中串入KM2的常开触点B. 在KM1的线圈回路中串入KM2的常闭触点C. 在KM2的线圈回路中串入KM1的常开触点D. 在KM2的线圈回路中串入KM1的常闭触点10. 11kW以上的笼型电机,起动时应采取。
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第1页共7页。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试题库和答案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试题库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3ee92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1.png)
D、线圈通电时触点不动作,断电时触点延时动作15、热继电器的整定值为6.8A,那么动作范围应选用 D 。
(C)A、0.4~0.64AB、0.64~1AC、4~6.4AD、6.4~10A16、热继电器中双金属片的弯曲作用是由于双金属片 C 。
(A)A、温度效应不同B、强度不同C、膨胀系数不同D、所受压力不同17、黄绿相间的双色线,按电气标准只能用作 C 。
(B)A、火线B、零线C、接地线D、网络线18、在控制电路中,如果两个常开触点串联,那么它们是 A 。
(B)A、与逻辑关系B、或逻辑关系C、非逻辑关系D、与非逻辑关系19、在机床电气控制电路中采用两地分别控制方式,其控制按钮连接的规律是 C 。
(A)A、全为串联B、全为并联C、起动按钮并联,停止按钮串联D、起动按钮串联,停止按钮并联20、11kW以上的笼型电机,进行起动时应采取 B 。
(C)A、全压起动B、减压起动C、刀开关直接起动D、接触器直接起动21、直流电机如果不配置弱磁保护,那么电机运行时发生弱磁会导致 D 。
(B)A、电机过流烧毁B、电机过压绝缘击穿C、电网电压下降D、电机飞车事故22、分析电气控制原理时应当 AA先机后电B先电后机C先辅后主D化零为整23、电磁机构中衔铁可靠地被吸住的条件是 AA电磁吸力大于弹簧反力B电磁吸力等于弹簧反力C电磁吸力小于弹簧反力24直流电磁结构为防止线圈过电压损坏,在电磁线圈两端 AA 并联放电回路B 串联放电回路C 不需要任何回路25、三相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的优点是 C 。
(B)A、制动平稳B、能耗较小C、制动迅速D、定位准确26、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运行时出现一相电源断电,对电动机带来的影响主要是 B 。
(A)A、电动机立即停转B、电动机转速降低、温度升高C、电动机出现振动及异声D、电动机反转27、欲使接触器KM1动作后接触器KM2才能动作,需要 C 。
(B)A、在KM1的线圈回路中串入KM2的常开触点B、在KM1的线圈回路中串入KM2的常闭触点C、在KM2的线圈回路中串入KM1的常开触点D、在KM2的线圈回路中串入KM1的常闭触点28、三相笼形电动机采用星-三角降压起动,使用于正常工作时A 接法的电动机。
电机拖动控制(机电传动控制)6--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电机拖动控制(机电传动控制)6--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e87283afa32d7375a41780e9.png)
第六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第六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主要内容: 6.1常用低压电器 6.2电气原理图 6.3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 6.4其他常用基本控制线路 6.5自动循环工作控制线路第六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学习要求: ¾ 熟悉各种电器的工作原理、作用、特点、应 用场所和表示符号;¾ 掌握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中基本控制 环节和常用的几种自动控制方式;¾ 学会设计一些简单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电力拖动控制是指对电动机的起动、调速、 停止、反转、制动等过程所实施的控制。
可按 作用方式分为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
手动控制:用闸刀、转换开关等手控电器来实 现电动机传动控制。
自动控制:用自动电器来实现电力拖动控制, 控制系统也向无触点连续控制、微机控制发展, 但由于继电器—接触器所用的控制电器结构简 单价格便宜,对小型机床、老机床的改进中也 还是很重要,本章,主要介绍最常用的控制电 器与执行电器,在此基础上,分析继电器—接 触器的基本路线。
6.1 常用控制电器与执行电器1.概念 ☆控制电器(用于生产机械中)多属低压电器,U <500V☆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以及用来控制、 调节和保护用电设备的电气器具。
2.分类ぬ电器按动作性质可分为以下两类。
✡ (1)非自动电器:这类电器没有动力 机构,依靠人力或其他外力来接通或切断电路, 如:刀开关、转换开关、行程开关等。
✡ (2)自动电器:这类电器有电磁铁等 动力机构,按照指令、信号或参数变化而自动 动作,是工作电路接通和切断,如:接触器、 继电器、自动开关等。
ぬ电器按其用途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 (1)控制电器:用来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反 转、调速、制动等动作,如:磁力起动器、接触器、 继电器等。
✡ (2)保护电器:用来保护电动机,使其安全 运行,以及保护生产机械使其不受损坏,如:熔断器、 电流继电器、热继电器等。
接触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接触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45675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6.png)
接触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接触器是一种电气元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电路中控制电流的流动。
它可以用来打开或关闭电路,实现电器设备的启停控制。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吸引力的原理。
通常,一个接触器由一个可移动的触点和一个固定的触点组成。
当电流通过通电线圈时,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会吸引可移动触点,使其与固定触点接触。
这样,电流就可以通过接触器流入或流出,并控制接通或断开电路。
当需要控制电路的启停时,通过控制电流通入通电线圈来控制接触器的动作。
当通电线圈产生磁场时,可移动触点会被吸引,与固定触点接触,电路处于闭合状态。
当断开通电线圈的电流时,磁场消失,可移动触点则迅速回弹,与固定触点分离,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接触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例如电机起动、停止和反转控制、照明控制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等。
由于接触器具有可靠性高、承载能力强、寿命长等优点,因此在电气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气控制精选题库(附有答案,考试必看)
![电气控制精选题库(附有答案,考试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a15704e6a417866fb94a8e08.png)
1、用热继电器对电动机进行过载及断相保护,其额定电流值应由热元件的最大额定电流值来确定。
3、热继电器它是利用电流的热原理原理而动作的。
它的发热元件应串接于电动机电源回路中。
4、电气原理图由主电路和辅助电路组成5、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在任何时候都只允许其中一组电路工作,因此必须进行互锁,以防止电源相间短路。
11、低压电器按操作方式分为手动电器和自动电器。
由此可知,交流接触器属于自动电器,组合开关属于手动电器。
12、在接触器控制线路中,依靠自身的辅助触点保持线圈通电的环节叫自锁环节;串入对方控制线路的动断触点叫互锁触点。
15、电磁式中间继电器实质上是一种电磁式电压继电器,其特点是触头数量多,故可以用中间继电器来扩大控制回路的数目。
16、如需要在不同的场所对电动机进行控制,可在控制电路中并联几个起动按钮和串联几个停止按钮。
19、电气图一般分为电气系统框图和框图、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22、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释放弹簧、触头弹簧、触头压力弹簧、支架及底座等组成。
23、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其实就是正转与反转电路的组合。
31、主令电器主要用来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刀开关用来接通或分断主电路。
32、电磁式电器主要由电磁机构、触头系统和灭弧装置组成,而电磁机构由吸引线圈、铁芯和衔铁组成。
33、电气控制设计的一般程序是拟定设计任务书、选择拖动方案与控制方式、选择电动机、选择方案等7各方面的内容。
34、常用的电气控制系统图有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与安装接线图简答:1、电动机控制系统常用的保护环节有哪些?各用什么低压电器实现?短路保护:使用熔断器和自动空气开关;过载保护:使用热继电器;过电流保:使用过电流继电器;零压和欠压保护:使用自锁回路和欠电压继电器;弱磁保护:使用欠电流继电器;断相保护:使用断相保护热继电器。
电压继电器、电流继电器、固态断相保护器.2、电气控制线路检修的方法有哪几种?1/直观检查法 2)测量电压法3)测量电阻法4)其他方法:①置换元件法②对比法③逐步接入法④强迫逼合法⑤短接法2、电气原理图阅读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1、先机后电 2、先主后辅 3、化整为零4、集零为整、通观全局 5、总结特点。
实验9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应用
![实验9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5e755d8a58da0116c1749ce.png)
实验九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各种常用控制电器的动作原理及构造。
2.通过实际安装接线,掌握由电气原理图接成实际操作电路的方法。
3.加深对电气控制系统各种保护、自锁、互锁等环节的理解。
4.学会分析、排除继电--接触控制线路故障的方法。
二、原理说明继电─接触控制在各类生产机械中获得广泛地应用,凡是需要进行前后、上下、左右、进退等运动的生产机械,均采用传统的、典型的正、反转继电─接触控制。
1.交流接触器是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其主要构造为电磁系统(铁心、吸引线圈和短路环)、触头系统(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以及灭弧罩。
工作原理如下:线圈通电后,铁心中产生电磁吸力,使得衔铁吸合带动触点系统的机构动作——常闭触点打开,常开触点闭合。
线圈失电或线圈两端电压显著降低时,电磁吸力减小,使得衔铁释放,触点机构复位。
2.自锁控制与互锁控制自锁控制:在控制回路中用接触器自身的辅助动合触头与起动按钮相并联,这样接触器线圈得电动作后电机的状态就能自动保持。
互锁控制:可具体分为电气互锁和机械互锁。
其作用是为了保证正、反转控制线路中两个接触器不能同时得电动作,以避免因此而造成的三相电源短路事故。
在图9--2所示电路中,KM1(KM2)线圈支路中串接有接触器KM1(KM2)动断触头,它们保证了线路工作时两个接触器不会同时得电——电气互锁;KM1(KM2)线圈支路中串接有复合按钮SB1(SB2)按钮的动断触头,它们同样保证了线路工作时两个接触器不会同时得电——机械互锁。
通常在具有正、反转控制的线路中采用既有接触器的动断辅助触头的电气互锁,又有复合按钮机械互锁的双重互锁的控制环节,以进一步提高线路工作的可靠性。
3.控制按钮是一种手动的主令电器,通常用以短时通、断小电流的控制回路,以实现近、远距离控制电动机等执行部件的起、停或正、反转控制。
对于本实验中使用的复合按钮,其触点的动作规律是:按下时其动断触头先断,动合触头后合;松手时则复位(动合触头先断,动断触头后合)。
电机为什么要用接触器控制-而不能直接控制
![电机为什么要用接触器控制-而不能直接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eef089bd4d8d15abf234e0c.png)
电机为什么要用接触器控制,而不能直接控制啊1 电动机在启动的时候,其启动电流很大,一般电机应当在5-7倍,小容量电机的启动电流更大。
而断开电机时,由于电机是感性负荷,在断开瞬间会在开关触头两端感应出比较高的电压,从而击穿触头间的空气隙,形成电弧。
因此,控制开断电机的电器一定应当具备耐受启动电流冲击及熄灭断开时电弧的能力。
所以选择了用接触器或者空气开关这种带有上述能力的电器来控制开断电机;2 控制用的继电器结点不具备上述功能,所以要用该继电器结点启动接触器,用接触器的结点控制电机;3 接触器可以在就地操作,将其与按钮等元件组合在一起,就是所谓“磁力启动器”,在90年代前使用很广泛,现在随着自动化水平提高,就地控制就少了。
在自动化程度高的地方,由于接触器价格低且可靠,被用来作为电机起停的最终执行元件;4 200KW以上的大型电机也有用空气开关控制的,这在大型工业企业中常常应用,因为在这个容量等级,接触器就不能满足要求了;5 最重要的是:接触器被要求能够满足30万次的合-开操作,能够满足频繁起停电器回路的元件寿命要求。
中间继电器(intermediate relay):用于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
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
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与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与接触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
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
它一般是没有主触点的,因为过载能力比较小。
所以它用的全部都是辅助触头,数量比较多。
新国标对中间继电器的定义是K,老国标是KA。
一般是直流电源供电。
少数使用交流供电。
所以是不能用中间继电器直接接电机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叫“中间”继电器使用接触器是因为需要频繁的启停电动机,实际上空气断路器(真空断路器)也可以实现电机电源的通断,可以不用接触器,但是断路器的比较昂贵维修麻烦,如果在农村对于小型的电机,可以直接使用刀闸开关,对于比较大的电机,接触器有比较好的灭弧性能,是启停电机的必备之选。
电动机直接启动电路
![电动机直接启动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25bfa036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42.png)
•
• (3)欠压保护
• 当电源电压由于某种原因而下降时,电动机的转矩将显著下 降,将使电动机无法正常运转,甚至引起电动机堵转而烧毁, 采用具有自锁的控制线路可避免出现这种事故。因为当电源 电压低于接触器线圈额定电压的75%左右时,接触器就会释 放,自锁触点断开,同时动合主触点也断开,使电动机断电, 起到保护作用。
L1 L2--- L3 L1 L2--- L3
L1L2---L3 L3 L2--- L1
3 、试分析电路能否正常工作
SB3
SB1
SB2
KM1
KM2
KM1
KM2 KM2
KM1
Thank you
二、接触器控制的直接起动控制电路
• 接触器是一种自动控制电器,电流通断能力大,操作 频率高且可实现远距离控制,接触器和按钮组成的控 制电路是目前广泛采用的电动机控制方式。
2、控制过程:
L1 L2 L3
合QS,接通电源
起动过程:
QS
SBst±— KM自+— M+(起动 FU
停止过程:
) KM1
SBstp±— KM-—M-(停止)
SBST
注意:
FR
接触器辅助常开触点KM能使在
松开按钮SBST后,仍保持KM线圈得 电,这种作用称为自锁,
M 3~
FR
SBSTP KM
KM
提问:该控制电路能否实现电动机的连续运行
• 图中,使线圈得电,电机起动的按钮SB2称为起动按钮; 使线圈断电,电机失电、停止的按钮SB1称为停止按 钮,如图中接触器所示,通过自身动合辅助触点保证 线圈继续通电的电路称为自锁电路,起自锁作用的动 合辅助触点称为自锁触点。
电动机的控制(一)--接触器
![电动机的控制(一)--接触器](https://img.taocdn.com/s3/m/6f14c01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f.png)
电动机的控制(一)——接触器这里讲交流控制的电动机,其中最核心的部件就是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的组成:1、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上铁芯(动铁芯)和下铁芯(静铁芯)。
2、触头系统:包括三付主触头和两个常开、两个常闭辅助触头(或多个),它和动铁芯是连在一起互相联动的。
主触头的作用是接通和切断主回路。
而辅助触头则接在控制回路中,以满足各种控制方式的要求。
3、灭弧装置:接触器在接通和切断负荷电流时,主触头会产生较大的电弧,容易烧坏触头,为了迅速切断开断时的电弧,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装置有灭弧装置。
4、其他部件还有支撑各导体部分的绝缘外壳、各种弹簧、传动机构、短路环、接线柱等。
工作原理和用途: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吸引线圈和静铁芯在绝缘外壳内固定不动,当线圈通电时,铁芯线圈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
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运动,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
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切断电源。
交流接触器可以通断启动电流,但不能切断短路电流,即不能用来保护电气设备。
适用于电压为1KV及以下的电动机或其他操作频繁的电路,作为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使电路通路或断路。
不宜安装在有导电性灰尘、腐蚀性或爆炸性气体的场所。
几种交流接触器的外形图电动机的控制(二)——接触器交流接触器解剖图1交流接触器解剖图2原理缩略图动作过程:线圈通电→衔铁被吸合→触头闭合→电机接通电源其中左边三副触点为主触头,由于此状态为接触器已吸合,因此第四副为常开,第五副为常闭触点原理缩略图(接触器未动作时)简单的接触器控制整图电动机的控制(三)——接触器电动机控制图中关于接触器的有关符号接触器线圈接触器主触头——用于主电路(流过的电流大,需加灭弧装置)接触器辅助触头——用于控制电路(流过的电流小,无需加灭弧装置)接触器控制对象:电动机及其他电力负载接触器主要技术指标:额定工作电压、电流、触点数目电动机的控制(四)——热继电器下面再讲一个电动机常用的普通保护电器:热继电器,俗称热耦工作原理: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切断电路以保护电器的设备。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517907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9.png)
接触器的工作原理
接触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和电流的作用
来实现接触器的开关控制功能。
接触器通常由电磁铁、触点、弹簧等部件组成,通过这些部件的协同作用,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首先,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与电磁感应有关。
当电流通过接触器的电磁铁线圈时,电磁铁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使得电磁铁上的铁芯受到磁力作用而吸引,从而使得触点闭合或者断开,从而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这种电磁感应的原理是接触器能够正常工作的基础。
其次,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还与触点的作用有关。
接触器的触点通常由导电材料
制成,当电磁铁通电时,触点会受到电磁铁吸引而闭合,使得电路通电;当电磁铁断电时,触点会受到弹簧的作用而断开,使得电路断电。
这样,通过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就可以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最后,接触器的工作原理还与弹簧的作用有关。
弹簧通常用来控制触点的闭合
和断开,当电磁铁通电时,弹簧会被拉伸,使得触点闭合;当电磁铁断电时,弹簧会恢复原状,使得触点断开。
这种弹簧的作用保证了接触器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总的来说,接触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电磁感应、触点和弹簧的协同作用,
通过这些部件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电路的开关控制。
接触器在工业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接触器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为什么要用接触器控制,而不能直接控制啊
1 电动机在启动的时候,其启动电流很大,一般电机应当在5-7倍,小容量电机的启动电流更大。
而断开电机时,由于电机是感性负荷,在断开瞬间会在开关触头两端感应出比较高的电压,从而击穿触头间的空气隙,形成电弧。
因此,控制开断电机的电器一定应当具备耐受启动电流冲击及熄灭断开时电弧的能力。
所以选择了用接触器或者空气开关这种带有上述能力的电器来控制开断电机;
2 控制用的继电器结点不具备上述功能,所以要用该继电器结点启动接触器,用接触器的结点控制电机;
3 接触器可以在就地操作,将其与按钮等元件组合在一起,就是所谓“磁力启动器”,在90年代前使用很广泛,现在随着自动化水平提高,就地控制就少了。
在自动化程度高的地方,由于接触器价格低且可靠,被用来作为电机起停的最终执行元件;
4 200KW以上的大型电机也有用空气开关控制的,这在大型工业企业中常常应用,因为在这个容量等级,接触
器就不能满足要求了;
5 最最重要的是:接触器被要求能够满足30万次的合-开操作,能够满足频繁起停电器回路的元件寿命要求。
中间继电器(inter mediate relay):用于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
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
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与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与接触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
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
它一般是没有主触
点的,因为过载能力比较小。
所以它用的全部都是辅助触头,数量比较多。
新国标对中间继电器的定义是K,老国标是KA。
一般是直流电源供电。
少数使用交流供电。
所以是不能用中间继电器直接接电机的。
这也就是为什
么叫“中间”继电器
使用接触器是因为需要频繁的启停电动机,实际上空气断路器(真空断路器)也可以实现电机电源的通断,可以不用接触器,但是断路器的比较昂贵维修麻烦,如果在农村对于小型的电机,可以直接使用刀闸开关,对于比较大的电机,接触器有比较好的灭弧性能,是启停电机的必备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