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鲁教版必修五高二语文现代文篇目复习学案

鲁教版必修五高二语文现代文篇目复习学案

高二语文现代文篇目复习学案编制:二组审核:徐汝君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 皱褶.(zhě)给.予(gěi )纤.细(xiān )碾轧.(yà)脊.背(j ǐ)B. 埋藏.(cáng )翘.首(qiáo )娇嗔.(chēn )虔.诚(qián )粗糙.(z āo )C. 埋.怨(mán )扒.车(bā)兴.奋(xìng )踮.脚(diǎn )发卡.(qi ǎ)D. 一瞥.(piē)笨拙.(zhuō)择.菜(zhái )窸窣.(sū)胸脯.(p ú)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草茎.(jīng )蠕.动(rú)记载.(zǎi )栖.息(qī)遂.意(su í)B. 蛊.惑(gǔ)跛.脚(bǒ)怏.怏(yàng )梦魇.(yǎn )开拓.(tu ò)C. 憧.憬(chóng)歆.羡(xīn )绮.丽(qǐ)嵯.峨(cuó)桎梏.(g ù)D. 羁.旅(jī)窥伺.(sì)吞噬.(shì)骄横.(hèng )逮捕.(p ǔ)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殓.衾(liàn )憎.恶(zēng )束缚.(fù)一幢.(zhuàng)嫉.忌(jí)B. 巢穴.(xuè)浸.入(jìn )冗.繁(rǒng )骷.髅(gū)恐吓.(hè)C. 匕.首(bǐ)悲恸.(tòng )道行.(heng )惩.罚(chéng )血泊.(pō)D. 铁锹.(qiāo )卓.越(zhuó)契.约(qì)攫.住(jué)怜悯.(mǐn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譬.如(pì)蝙.蝠(piān )笨坏.(pī)愚.蠢(yú)济济一堂(jǐ)B. 枷.锁(jiā)戳.子(chuō)蜕.变(tuì)优劣.(liè)载.歌载舞(zài )C. 瞭.望(liào )山冈.(gāng )勉强.(miǎn )热忱.(chén )妇孺.皆知(rú)D. 卖弄.(nòng )祈.祷(qí)泱.泱(yàng )瞋.目(chēn )入不敷.出(fū)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相同一项是()A. 倾轧./轧.钢扒.窃/扒.土果脯./胸脯.泊.位/血泊.解.甲归田/浑身解.数B. 关卡./发卡.里弄./卖.弄轴.心/压轴.强.迫/倔强.抢.救险情/呼天抢.地C.供给./给.以纤.细/纤.夫埋.怨/埋.藏横.财/横.肉相.安无事/相.机而动D.下.载/登载..伺.机/伺.候拓片../ 拓.展吓.唬/恫吓.无济.于事/人才济.济6、下列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 隧道深邃梳妆乔装惆怅未雨绸缪1 / 11B. 严峻竣工澎湃彭胀遐想目不暇接C. 坟茔荧幕聘礼驰骋遗憾撼天动地D. 慷慨气概温顺温驯幼稚附庸风雅7、下列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 神秘斟酌凛冽端详赎罪神采奕奕B. 妨碍强悍遨游淳朴辩解五彩缤纷C. 翱翔签暑磐石绿州瞭望冥思苦想D. 赋予遣散赝品赦免坐落风烛残年8、下列字形书写全部正确一项是()A. 谛造者坐井观天怙恶不悛不知所措穷困潦倒B. 镇静剂战功赫赫瑕不掩瑜戎马生涯欢心鼓舞C. 致命伤淹没无闻赴汤蹈火心绪烦乱残无人道D. 桃花源眼花缭乱晶莹剔透唉声叹气义愤填膺9.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

必修五第三专题复习导学案

必修五第三专题复习导学案

必修五第三专题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评价:【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在自习或自主时间通过反复阅读课文,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请同学们用15分钟掌握内容概要,剩余时间完成当堂检测。

2.重点把握:古文的重点知识及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3.把有疑问的题或词中的句子做好标记或写到后面的“我的疑问处”。

【学习目标】1.能理解司马迁和屈原不同的生死价值观,感受他们的伟大人格。

引导学生能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2.能具体分析司马迁“隐忍而活”、屈原“慷慨赴死”的原因。

3.能够理解分析《报任安书》、《渔父》两文在表达上各自的特点。

【学习重点】积累整理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梳理所学的文言特殊句式。

【学习方法】诵读课文——整理重点——当堂检测【学习过程】本专题内容概括:“直面人生”,一个千百年来让人们“上下求索”的话题。

“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的选择和考验。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对生之价值与死亡意义的思考,表达了其坚定无畏的人生选择。

《渔父》中屈原与渔父的问答,体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

《记念刘和珍君》饱含了鲁迅满腔的悲愤和对生与死的独特思考。

《论厄运》赞颂了与厄运搏斗的坚忍的美德。

《直面苦难(节选)》是周国平的哲理性作品,表达了对无法回避的苦难的比较全面的思考和认识,有了这样的思考和认识,人的意志才会坚强,生命才更有力量。

1、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

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其政治理想破灭后,在其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他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必修五古文复习导学案

必修五古文复习导学案

高二语文必修五NO.58《归去来兮辞》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实词、虚词)含义2、整理“以”“为”“策”“行”“夫”“之”“奚”“奔”等一词多义3、搜集整理古今异义词,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学习重点识记重要实虚词的含义,积累文中8个一词多义词关键词常见实词的含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自主学习:知识复习提纲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瓶无储粟.()求之靡.途()田园将芜.胡不归()舟遥遥以轻飏.()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寻壑()...以将入()将有事于西畴.()既窈窕胡为乎遑遑..()登东皋.以舒啸..欲何之()或植杖而耘耔()一、写出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1、奚惆怅而独悲2、恨晨光之熹微3、实迷途其未远4、乃瞻衡宇5、三径就荒6、眄庭柯以怡颜7、云无心以出岫8、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9、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10、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1、将有事于西畴12、因事顺心13、既自以心为形役二、一词多义积累以1、既自以心为形役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诸侯以惠爱为德5、舟遥遥以轻飏6、木欣欣以向荣7、眄庭柯以怡颜委1、曷不委心任去留2、如土委地(《庖丁解牛》)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过秦论》)策1、执策而临之(《马说》)2、策扶老以流憩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4、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5、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行1、感吾生之行休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4、余嘉其能行古道,做《师说》以遗之5、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6、琵琶行7、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夫:1、问征夫以前路2、乐夫天命复奚疑之:1、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求之靡途3、四方之事奚:1、奚惆怅而独悲2、乐夫天命复奚疑奔:1、载欣载奔2、情在骏奔三、写出下面古今异义词的含义(1)于时风波..()..未静()(2)尝从人事(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4)悦亲戚..之情话()(5)幼稚..()..盈室()(6)于是怅然慷慨(7)恨.晨光之熹微()(8)将有事..于西畴()。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必修五(文言文)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必修五(文言文)

高中语文一轮精品复习学案必修五文言文【学法引导】【基础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舟遥遥以轻飏( )2.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3.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曷不委心任去留( )5.俨骖马非于上路(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7.所赖君子见机( )8.北冥有鱼( )9.三餐而反( )11.此小大之辩也( )12.而征一国者( )13.旬有五日而后反( )14.而御六气之辩 ( )1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6.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17.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18.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参考答案]1.“飏”通“扬”,飞扬 2.“衡”通“横”,横木 3.“景”通“影”,日光 4.“曷”通“何”,为什么 5.“俨”通“严”,整齐 6.“销”通“消”,停7.“机”通“几”,预兆8.“冥”通“溟”,大海9.“反”通“返”,返回10.“知”通“智”,才智11.“辩”通“辨”,区别12.“而”通“耐”,能力13.“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头之间的词;“反”通“返”,返回14.“辩”通“变”,变化15.“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16.“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17.“蓐”通“褥”,草垫子 18.“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头之间的词二、一词多义1数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列举罪状,加以斥责)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2趋他日趋庭(动词,快走)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动词,趋向,奔向)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3除除丞冼马(动词,任命,授职)4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拳拳)然秦以区区之地,至万乘之势(形容词,少)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形容词,诚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形容词,愚拙,凡庸)5卒保卒余年(动词,终)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动词,士兵)卒成帝业(副词,终于)卒然边境有急(副词,通“猝”,突然)6志舅夺母志(名词,志向)听臣微志(名词,愿望)处处志之(动词,做标志)寻向所志,遂迷(名词,标志)7应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动词,照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动词,回答)8危危乎高哉(形容词,高)知安而不知危(形容词,危险)众心危惧,而帝志气益锐(形容词,通“畏”,害怕)民贫则危乡轻家(动词,危害)9绝可以横绝峨眉巅(动词,越,渡)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动词,断)人武关,秦兵绝其厉(动词,截断)猿则百叫不绝(副词,尽,完全)佛印绝类弥勒(副词,很,非常)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动词,消失,停止)所守或匪亲(有的人)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也许)残贼公行,莫之或止(用在动词前,表示不定)11尔尔来四万八千岁(指示代词,那)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无他,但手熟尔(语气词,表示限止,相当于“罢了”)非死则徙尔(语气词,表示肯定)子路率尔而对(形容词词尾,同“然”,可译为“地”)12但但见悲鸟号古木(副词,只,仅,唯独)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副词,只管,尽管)无他,但手熟尔(连词,不过,只是)但使主人能醉客(只要,只需)13明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光明,明亮)火尚足以明也(动词,照亮)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清楚,明白)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英明,严明)亦以明死生之大(说明,阐明,表明,彰明)左丘失明,阕有《国语》(视力)14且烹羊宰牛且为乐(姑且,暂且)河水清且涟漪(表并列关系,“和”“又”)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还)吾攻赵,旦暮且下(将要,就要)15径径须沽取对君酌(即,就)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小路)江水又东,径巫峡(经过)主人何为言少钱(说)焚百家之言(言语,言论)凡一百一十六言(一个字叫一言)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一句话也叫一言)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语气词,无实在意义)王笑而不言(说,谈论)17将将进酒(请,qiāng)呼儿将出换美酒(拿,jiāng)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持,jiāng)闲将稚子出柴门(携带,带领,jiāng)一水护田将绿绕(介词,把,jiāng)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将要,就要,jiāng)公将战(想要,打算,jiāng)将信将疑(副词,又,还,jiāng)固将愁苦而终穷(一定会,必定,jiāng)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jiāng,连词,要是,如果)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jiàng,统率,率领)廉颇者,赵之良将也(jiàng,领兵的人,将帅,将领)括不可使将(jiàng做将)今而后,吾将再病(jiāng,假如,如果,表假设)18走耶娘妻子走相送(动词,跑)老翁逾墙走(逃跑)循陵而走(行走)豫备走舸,寄于其尾(轻快的)19敢役夫敢申恨(用于反问,岂敢)敢问死(自言冒昧之词,也含有愿,希望的意思,谦辞)20信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余固笑而不信也(相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21孤老病有孤舟(孤独,孤单)哀鳏寡,恤孤独(幼年丧父)碧峰巉然孤起(独立,高出)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古代王侯自谦之称)22舍舍南舍北皆春水(shè,房舍,房屋)舍相如广成传舍(shè,安置)退三舍避之(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亲戚,年纪小,辈分低的亲属)舍鱼而取熊掌也(shě,放弃,舍弃)夫人请之,吾舍之矣(shě,释放,放开)23见但见群鸥日日来/父子不相见/见羽旄之美(看见,看到)曹刿请见/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拜见,求见,接见)英雄所见略同/士元兄真乃高见(见解,见识)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受)信而见疑(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府吏见丁宁(在动词前,表示受事者自己,可译为“我”“自己”)图穷而匕首现(出现,显现)24凭凭轩涕泗流(靠着,倚着)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借,依靠)空口无凭(凭证,凭据)喟凭心而历兹(愤懑,烦闷)25病老病有孤舟(多病)君之病在肌肤(泛指疾病)相如每朝时,常称病(生病,有病)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吾之病也(弊病,毛病,缺点)非独见病,亦已病吾子(羞辱,伤害)吾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忧,忧虑)三、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状语:《归去来兮辞》园日涉以成趣:日,每天。

必修五复习教案

必修五复习教案

必修五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必修五课本的整体情况及部分重点课文的内容,开掘写作素材。

2、复习巩固必修五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以及重点词语的运用。

3、复习巩固必修五课文中的有关文言文知识。

4、背诵默写必修五课本中的有关课文。

教学设想1、主要就与高考联系紧密的课本知识进行梳理。

2、课堂复习计划用6课时,练习及评讲4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复习必修五的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1、了解必修五的课文结构。

2、了解重点课文的内容。

二、总体介绍。

必修五共设置四个专题:科学之光此情可待成回忆直面人生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三、专题回顾。

(一)第一专题:科学之光本专题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探索与发现”侧重人在科学领域的探究,对客观世界内在规律的把握,同时对科学家的精神品格,对科学的价值进行认识与思考;第二板块“奇异的自然”则把目光转向神奇的自然界,展示它的丰富多彩、绮丽多姿,科学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窗,让人惊叹于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第三板块又将目光收回到人类自身,侧重认识科学的实践性品格,并通过特定的实例说明了科学与美的内在联系,说明不管是科学还是艺术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的。

(二)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回忆专题名称取自李商隐的《锦瑟》诗,重点在“情”字上,揭示了本专题的基本内涵,就是感受、理解、认识丰富多样的感情。

这里有令人难忘的亲情,有刻骨铭心的爱情,还有温馨动人的友情,展示人的高贵博大的心灵世界。

阅读熔铸深刻高尚情感的作品,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培养健康的人格,更好地去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人生。

本专题分为三个板块:“如泣如诉”、“执子之手”和“旧日时光”,分别对应着亲情、友情和爱情。

第一板块选了两篇经典文言文。

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追忆,无不是如泣如诉、哀婉动人,让人读后感受到亲情的美好与动人。

必修五复习教案

必修五复习教案

必修五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必修五课本的整体情况及部分重点课文的内容。

2、复习巩固必修五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以及重点字词的运用。

3、复习巩固必修五课文中的有关文言知识。

4、背诵默写必修五课本中的相关课文。

教学课时: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复习必修五课本中的语音和字形。

教学过程:1、识记课本中出现的重要字词的语音。

详见《创新设计》2、作业:背诵《琵琶行》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重点复习必修五中的文言文2、掌握课文《陈情表》《项脊轩志》《报任安书》的重点字词教学过程:文言知识梳理:《陈情表》《陈情表》一、成语释用。

(1)孤苦伶仃:(形容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

伶仃:孤独。

)(2)茕茕孑立:(形容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茕茕:孤独无靠的样子。

立:孤单单地呆着。

)(3)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十分孤单。

形:身体。

吊:慰问。

)(4)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衰老临近残废或事物腐朽即将灭亡。

薄:迫近。

)(5)气息奄奄:(气息微弱,形容快要断气的样子。

气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6)人命危浅:(形容寿命已经不长,即将死亡。

人命:寿命。

危:危险。

浅:不久,时间短。

)(7)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考虑晚上会怎样,情势危急,随时都可能发生变故。

)二、重点实词(1)险衅:臣以险衅(2)见背:慈父见背(3)夺:舅夺母志(4)祚:门衰祚(zuò)薄)(5)鲜:终鲜兄弟(6)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7)婴:而刘夙婴疾病(8)废:未曾废离(9)察:前太守逵察臣孝廉(10)寻:寻蒙国恩(11)笃:则刘病日笃(12)听:听臣微志(13)拔擢:至微至陋,过蒙拔擢(zhuó) (14)区区: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三、一词多义(1)以:①臣以险衅以:连词,因为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④猥以微贱介词,凭身份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2)见:①慈父见背。

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2 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2 教案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2(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共23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2(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高二语文必修五复习(2)(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文言文一.课文内容及作者1.《归去来兮辞》与陶渊明“辞”,赋的一种,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常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加添语气助词“兮”以调节音律。

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辞和赋相似之处在于,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

区别是,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重在抒情。

《归去来兮辞》作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准备回家时所作,“归去来兮”就是“归去”“回去吧”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词,没实在意义。

作品分“序”和“辞”两部分,“序”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根本原因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利用的时机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辞”则写出了他归田的决心、迷途知返的喜悦心情和隐居田园的乐趣,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与仕宦生活彻底决裂的情感,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与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

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为谋生曾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辞官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

后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2.《滕王阁序》与王勃“序”,文体,是《滕王阁诗》的序文。

本文原题作《滕王阁诗序》,又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骈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高中语文必修五学案(17份)-语文版2

高中语文必修五学案(17份)-语文版2

一、音正形准.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单音字①颦蹙.()②梵.文()③精髓.()④叫嚣.() ⑤轻鸢.()()多音字①槛(\\(槛.车(),门槛.()))②见(\\(见.面(),图穷匕首见.()))③薄(\\(薄.板(),单薄.(),薄.荷())).给下列形似字组词()(\\(辨(),辩(),辫()))()(\\(概(),慨(),溉()))()(\\(撩(),缭(),嘹()))()(\\(谩(),漫(),蔓()))二、词语积累明确词义()凑泊:()咻咻:()数见不鲜:()回肠荡气:()吞言咽理:()拔木转石:()惊天动地:[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对于“一人多证”的报道人们早已数见不鲜....,不管是拥有个户口的陕西“房姐”龚某,还是坐拥个身份证被冠以“证叔”称号的樊某都不会令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 )()为辛亥革命量身定做的歌曲《那一枪》,被歌手演绎得回肠荡气....,倾情讴歌辛亥志士的铮铮铁骨和肝胆侠情。

()()新编历史剧《瑞蚨祥》剧情大起大落,惊天动地....,困难中的坚守,煎熬中的宽容,让人感叹至深。

()辨词填空()情绪·情调两者都与思想感情有关。

“情调”指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事物所具有的能引起人的各种不同感情的性质。

“情绪”指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心理状态;不愉快的情感。

①《新晚报》在黑土地上展示了它强劲的生命力,以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意识,营造了北国、北国风格、北国气魄,使其走出全国,走向世界。

②全球经济低迷影响华尔街,人们对央行降息的最初热情迅速消退。

公司的分析师卡梅伦·皮科克说:“尽管各大央行相继宣布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但这些政策似乎并没有消除投资者的悲观。

”()采纳·采用“采纳”指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

“采用”指认为合适而使用。

①对于任何成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只要是正确的,都应该和接受。

必修五文言文复习-《陈情表》复习学案教学设计

必修五文言文复习-《陈情表》复习学案教学设计

必修五文言文复习-《陈情表》复习学案教学设计Review of classical Chinese for compulsory fiv e必修五文言文复习-《陈情表》复习学案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重点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相关的特殊文言句式。

3、积累课内写作素材。

一、知识回顾(一)文学常识作者李密,________(朝代)时人,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任太子洗马。

他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

直至祖母死后,他才出仕,官至汉中太守。

(二)实词含义1、臣以险衅2、夙遭闵凶3、慈父见背4、舅夺母志5、祖母刘愍臣孤弱6、终鲜兄弟7、门衰祚薄8、晚有儿息9、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0、茕茕孑立11、形影相吊12、而刘夙婴疾病13、拜臣郎中14、除臣洗马15、猥以微贱16、当侍东宫17、臣具以表闻18、责臣逋慢19、则刘病日笃20、凡在故老,犹蒙矜育21、且臣少仕伪朝22、历职郎署23、不矜名节24、过蒙拔擢25、但以刘日薄西山26、臣之辛苦27、皇天后土,实所共鉴(三)虚词用法1、臣以险衅2、逮奉圣朝3、寻蒙国恩4、急于星火5、则刘病日笃6、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四)课内外名句1、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后赤壁赋》)2、__________________,一日看见尽长安花。

(《登科后》)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 复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 复

《滕王阁序》复习教学案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学习目标】1、在背诵中回顾体悟作者感情,能正确掌握本课中的重点字音、字义、字形。

2. 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3.体会作者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难点】重点:把握本文的重点文言词汇和思想内容、主题。

难点: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

【学情分析】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结构及主要内容,教师指导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的理解,体会诗中骈文的特点,并会翻译文,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更深层次的理解诗歌中丰富的诗情及作者的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自主学习内容.一.回顾旧知1.王勃(),字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文学家。

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2,序是文体的一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书序。

本文是___________,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号称江南三大名楼,二、自主检测1、给下列词及加点字注音翼轸..( ) 懿.范( ) ..()瓯.越( ) 台隍.( ) 綮戟襜帷...( ) 崇阿.()..()胜饯. ( ) 潦.水( ) 俨骖騑绣闼.( ) 雕甍..( ) 云销雨霁.()孤鹜.( ) 遄.飞 ( ) 睢.园 ( ) 邺.水( )2、解释加点字词(1)襟.三江而带五湖 (2)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3)都督阎公之雅望..如云高朋满座.. (4) 胜友(5) 宾主尽东南..之美(6)腾.蛟起.凤(7)川泽纡其骇.瞩(8)窜.梁鸿于海曲(9)四美.具,二难.并(10)阮籍猖狂..3.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1)怀帝阍而不见(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3)都督阎公之雅望(4)物华天宝小组讨论,问题探究问题一:讨论自主检测部分,找出本文中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问题二:梳通文句,整体把握全文框架。

必修五文言文复习-《陈情表》复习学案教学设计

必修五文言文复习-《陈情表》复习学案教学设计

必修五文言文复习-《陈情表》复习学案教学设计Review of classical Chinese for compulsory fiv e必修五文言文复习-《陈情表》复习学案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重点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相关的特殊文言句式。

3、积累课内写作素材。

一、知识回顾(一)文学常识作者李密,________(朝代)时人,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任太子洗马。

他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

直至祖母死后,他才出仕,官至汉中太守。

(二)实词含义1、臣以险衅2、夙遭闵凶3、慈父见背4、舅夺母志5、祖母刘愍臣孤弱6、终鲜兄弟7、门衰祚薄8、晚有儿息9、外无期功强近之亲10、茕茕孑立11、形影相吊12、而刘夙婴疾病13、拜臣郎中14、除臣洗马15、猥以微贱16、当侍东宫17、臣具以表闻18、责臣逋慢19、则刘病日笃20、凡在故老,犹蒙矜育21、且臣少仕伪朝22、历职郎署23、不矜名节24、过蒙拔擢25、但以刘日薄西山26、臣之辛苦27、皇天后土,实所共鉴(三)虚词用法1、臣以险衅2、逮奉圣朝3、寻蒙国恩4、急于星火5、则刘病日笃6、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四)课内外名句1、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后赤壁赋》)2、__________________,一日看见尽长安花。

(《登科后》)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复习教案

辽宁省北票市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复习教案

语文必修五复习教案【教材篇目】:《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归去来兮辞并序》一.文化常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我国晋代著名诗人。

世称靖节先生。

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二.通假字三.词类活用1、使动2、意动3、名词作动词4、名词作状语5、形容词作名词6、形容词作动词7.动词作名词8.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四、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风波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寻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幼稚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恨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有事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

五、一词多义:心--因事顺心(心愿)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故--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四方之事(助词“的”)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边承接)六、文言句式1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2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3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单元复习方案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单元复习方案2

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 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 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 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 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 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 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 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 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
第二单元
古代抒情散文
单元复习方案
考法一 文言断句
学习语文,要会“听”会“说”会“读”会 “写”。给文言文语段断句,其本质,考查的是“读” 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题型有以下两种:
(1)判断文中语句断句是否正确。 就选文中的句子,提供四种断句方式,判断哪种断 句方式正确。
(2)直接给语段断句。 从选文中挑选几个未断句的句子,或直接另选一段 未断句的材料,要用“/”为之断句,有时还限制具体标 注几处。
两个语句应该这样标点: ①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 船破,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一天,江水突然上涨, 有五六个人乘坐小船渡湘江。行到湘江中间,小船被大 水冲毁,其中一人尽力游泳,也游不了多远) ②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不答应,摇摇 头,一会,更加体乏无力)
(4)不知文化常识 正确断句还需要了解天文、地理、职官、科举、宗 法、称谓、避讳等相关的文化常识。 例: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东汉前古人用干支记日,数字和“日”连用,意为 多少日,并非说某月某日。 应该这样标点: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 (彗星又一次在西方出现,一共经过十六天,夏太后就

高中语文必修五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_老师版_2

高中语文必修五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_老师版_2

高中语文必修5学考复习学案复习要求:1、重点复习篇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边城》《咬文嚼字》《说“木叶”》《中国建筑的特征》《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2、默写篇目:《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陈情表》。

【现代文部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给加点字注音庇祐(bì)玷辱(diàn)央浼(měi)酒馔(zhuàn)尴尬(gān gà)絮烦(xù fán)仓廒(áo)赍发(jī)掇(duō)搠倒(shuî)剜(wān)迤逦(yǐ lǐ)四、文学常识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

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

《水浒传》是明代长篇小说。

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由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它反映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的规律。

《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着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给加点字注音规矩(jŭ)祈祷(qí dǎo)谗言(chán)怂恿(sǒng yǒng)讥诮(jī qiào)周济(jì)陶冶(táo yě)辖制(xiá)难堪(nán kān)漆黑(qī)二、文学常识《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契诃夫,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优秀的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

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复习学案(生)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复习学案(生)

语文必修五第三单元《咬文嚼字》复习导学案年级:高二编写:谢宗初审定:高二语文备课组日期:2012. 5【复习目标】本单元为文艺学论文单元,主要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

【要点解读】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

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一文,贯穿着作者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作者对每个实例的咀嚼,都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感情,从而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本着这个精神,“刻苦自励,推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和吻合”,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方法指导】本单元课文,都是论说性的。

学习这类文章,不同于学习文学作品,在阅读方法上应该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按照下列步骤阅读。

1、从头到尾阅读,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以便于先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

然后再慢慢阅读,直到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

2、理清文章的思路。

先理清总体思路,拟出全文纲要。

然后理清局部思路,搞清各部分容的顺序以及相互之间关系,找出重点部分,拟出各部分纲要。

3、透过重要的段落和关键语句,抓住课文的主旨。

4、对课文的观点和材料作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5、调动自己平时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此外,还可以借鉴这些课文的写法,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作家作品写一些文艺评论和随笔。

【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尺牍.(dú) 岑.寂(cén)蕴藉.(jí) 举不胜.举(shènɡ)B.婵.娟(chán) 斟酌.(zhuó) 憎恶.(è) 不即.不离(jí)C.滥.调(làn) 流涎.(yán) 箭镞.(zú) 锱.铢必较(zī)D.王嫱.(qiánɡ) 付梓.(zǐ) 鲁.莽(lǔ) 剥.啄有声(bō)2.下列横线处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郭先生________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五名句翻译33句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5、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6、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7、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8、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10、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11、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1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13、《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14、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17、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18、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9、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20、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2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23、之二虫又何知!24、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2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2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2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28、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9、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静。

30、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3、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必修五·语音第1课时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并识记这些读音。

琐屑()审慎()紫绡()醴酪()绛紫()逶迤()鹰隼()脚踵()箠楚()圜墙()囹圄()缧绁()愠色()渔父()倜傥()金钏()挣揣()余荫()谂知()玉醅()墙垣()枯槁()龟裂()槲寄生()筵席()长歌当哭()殒身不恤()桀骜不驯()游目骋怀()莞尔而笑()跋山涉水()茕茕孑立()前仆后继()日薄西山()情不自禁()杯盘狼藉()妄自菲薄()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莞尔(wǎn)喋血(dié)尸骸(hái)惩创(chuàng)B、洗涤(dí)浸渍(zì)苍穹(qiïng)骄横(héng)C、慰藉(jí)攒射(cuán)菲薄(fēi)稽首(jī)D、愠怒(yùn)豢养(huàn)汲取(jí)强颜(qiáng)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哺育(bǔ)纤绳(qiàn)飞流急湍(tuān)不胫而走(jìng)B、肖像(xiāo)通衢(qú)伤痕累累(lěi)冠冕堂皇(guàn)C、烙印(luî)尴尬(gà)残羹冷炙(zhì)载舟覆舟(zǎi)D、荒冢(zhǒng)窒息(zhì)命途多舛(chuǎn)情感慰藉(jí)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当局当铺长歌当哭当仁不让B、侘傺诧异姹紫嫣红叱咤风云C、哺育果脯相辅相成匍匐前行D、翡翠菲薄缠绵悱恻斐然成章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热忱枕木饮鸩止渴虎视眈眈B、炽热整饬叱咤风云插翅难飞C、小憩迄今同仇敌忾休戚相关D、显赫唱和溘然长逝欲壑难平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mái 埋葬埋怨埋头苦干隐姓埋名B、chǔ处方处置处变不惊安常处顺C、xiān 鲜活新鲜鲜为人知寡廉鲜耻D、pì开辟复辟鞭辟入里开天辟地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戏谑削价血战空穴来风B、筵席咽喉赝品偃旗息鼓C、窥伺揆度傀儡岿然不动D、旌旗痉挛菁华疾风劲草8、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唾弃沉睡千锤百炼捶胸顿足B、依赖水獭好吃懒做万籁俱寂C、悼念泥淖绰绰有余掉以轻心D、嫡亲嘀咕滴水成冰众口交谪必修五·字形第2课时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栖息盘倨狭隘衍生妖饶B、紫绡醴酪冒味丕芽疱疹C、粗糙绛囊浸渍烘干渗漉D、伫藏谚语俯瞰巢穴槛井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庸懒剖开鹰隼耆好乳媪B、凝哞栅栏精湛偏坦妊娠C、沼泽强捍酝酿脖颈仓穹D、老趼根茬铁砧釉料淤泥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抽屉琥珀枇杷逶迤呵气B、怂恿衿持浩淼曩者盘垣C、缧绁愠色枯稿桀骜捶楚D、不惮屠截洗涤喋血修茸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频临舂粮坳堂会稽隽刻B、彭殇振颤遏制飓风挣踹C、栏楯先妣扃牖金钏激湍D、险衅流觞浦慢拔翟肆意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装璜震撼轻诺寡信蜗角虚名B、奖掖盅惑寸草春晖叠床架屋C、苍穹告罄莫测端倪山清水秀D、谄媚安详和衷共济黄梁美梦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聒噪沉缅彪柄千秋买椟还珠B、涵盖渲泄食不裹腹老声常谈C、撕杀膏肓变本加利出奇不意D、脉搏勘误坐收渔利踽踽独行7、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殒身不恤黯然泣下漂洋过海浑浑噩噩B、无处泻愤无际苍穹灭顶之灾无是生非C、绘声绘色惹事生非拯救灵魂无所畏惧D、芸芸众生良晨美景旗开得胜朝生暮死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寥若晨星姗姗来迟和霭可亲鲜血淋漓B、莫衷一是踌躇满志桀骜不驯贪赃枉法C、惊心动魄蜂涌而上钟灵毓秀严惩不待D、默无声息阴谋鬼计碾转反侧奋然前行必修五·词语运用第3课时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果耐心地___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②李可的“挑战”主题的邮票___得还不多,这是他引以为憾的事情。

③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___地下结论。

④他做事太___了,以致于领导不敢让他独当一面。

A、收集搜集轻率草率B、搜集收集轻率草率C、搜集收集草率轻率D、收集搜集草率轻率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___了。

②一个人民公仆,由于不注意加强自身修养,___为人民的罪人,是多么可悲啊!③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一诗,久为人所___。

④全村人___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A、退化蜕化传诵传颂B、退化蜕化传颂传诵C、蜕化退化传诵传颂D、蜕化退化传颂传诵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面对迫近的死亡,鹿群之间既相互掩护又相互___。

②作为部门主管领导,竟然对下属的行为不闻不问,一旦出了问题,怎能___了自己的责任?③坦诚地讲,这一诱惑是最大的,而且整个设计也___了生态恢复和废旧再利用的思想。

④这部小说的各篇文章都___着一个基本思路。

A、推脱推托贯穿贯串B、推托推脱贯串贯穿C、推脱推托贯串贯穿D、推托推脱贯穿贯串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爱情___我探听出这一个地方;它替我出主意,我借给它眼睛。

②家长不要___孩子的不良行为。

③为了采摘美丽的延命菊,我们俩在山坡___。

④他们整日___于十里长街,度过了三个春秋。

A、怂恿纵容徜徉游荡B、怂恿纵容游荡徜徉C、纵容怂恿徜徉游荡D、纵容怂恿游荡徜徉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那么急,那么快,眼睛怎能跟上它一去如飞的___?②各个角落都有它的___。

③生命中那些最深刻的___必定也是最无奈的……④人们将从异彩纷呈的表演中___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和精深。

A、踪迹踪影体验体味B、踪影踪迹体味体验C、踪影踪迹体验体味D、踪迹踪影体味体验6、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她就___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

”②李明一再___他,要好好学习,他就是不听。

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___的希望。

④被人们从废墟中解救出来的他只剩下___的气息。

A、正告忠告微茫微弱B、忠告正告微茫微弱C、正告忠告微弱微茫D、忠告正告微弱微茫7、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这图像中去___启示吧。

②你一定要___教训,努力改进。

③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___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

④该学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时,从年级到班级___发展到每个同学都签订了《安全责任书》。

A、吸取汲取以致以至B、汲取吸取以至以致C、吸取汲取以至以致D、汲取吸取以致以至必修五·成语运用第4课时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些方格绿网在切割直线道路后,增强了空间的进深感,与中国传统园林的障景法_____。

②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其结果可能_____,也可能事与愿违。

③何必用舞台上的_____,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④别看小张刚刚参加工作,他却把元旦晚会办得_____。

A、异曲同工殊途同归有声有色绘声绘色B、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绘声绘色有声有色C、殊途同归异曲同工绘声绘色有声有色D、殊途同归异曲同工有声有色绘声绘色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_____,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

②你不能尽由着人家说,自己看也不看,_____就把合同给签了。

③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_____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④有人说:感情这东西,一旦投入,就好像溺水的人抱着根木头,死不放手;就像飞蛾看到火一样,明知前面就是危险也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