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信息化教学设计
2024年统编版秋季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体会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
1.朗读课文,感知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教师挑选几名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语气等问题。
2.学习生字词
-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并组内交流记忆方法。
,
十五、家庭作业反馈
1.教师在下一节课开始前,对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2.针对学生的作业,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反馈,表扬优秀的作业,对有问题的作业提出改进建议。
3.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全班展示,促进学生学习之间的相互借鉴和交流。
十六、持续学习与兴趣培养
1.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家乡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通过摄影、绘画、写作等方式记录下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2.在学习生字词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在分析课文修辞手法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5.在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谈收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1.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分析课文修辞手法的环节家乡的搭石——美的风景、和谐的画面
1.搭石的情景
-顺序美
-协调美
2.搭石的意义
-方便出行
-亲情、友情的体现
3.搭石的情感
-对家乡的热爱
-对自然的敬畏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搭石》一文的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搭石》教案带反思及作业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搭石》精品教案带反思及作业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搭石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美好情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 体会课文中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1. 理解搭石的意义,体会搭石的精神内涵。
2. 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特色和美景。
b. 教师总结:引出课文《搭石》,告诉学生本文作者也是一位热爱家乡的人。
2. 学习课文a. 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
b. 讲解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
c. 理解课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理解搭石的意义。
3. 品悟课文a. 学生分享对搭石的理解。
b.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 拓展延伸a. 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特色和美景。
b. 学生尝试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写一写自己家乡的美景。
5. 作业设计a.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b. 拓展作业:以“我心中的家乡”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特色和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读、讲解生字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品悟课文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理解搭石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拓展延伸环节,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特色和美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作业设计丰富多样,既巩固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搭石精神内涵的讲解还不够深入,下次教学时可以适当增加相关内容,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搭石的意义。
《搭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搭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搭石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搭石的方法;(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搭石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搭石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挑选石头、搭建石头、保持平衡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搭石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搭石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更好地协作。
5. 文化拓展:介绍搭石在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搭石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搭石技巧,保持石头的平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搭石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搭石实践。
3. 讨论法:学生分享搭石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更好地协作。
4. 文化拓展法:介绍搭石在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和价值。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搭石实践中的表现,评价其掌握程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文化素养评价:评价学生对搭石文化内涵的理解和热爱程度。
六、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足够的石头、平衡木等实践器材。
2.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 教学场地:选择宽敞、安全的教学场地。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搭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搭石文化。
2. 讲解演示:教师讲解搭石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搭石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搭石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更好地协作。
5. 文化拓展:介绍搭石在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寓意和价值。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6篇
《搭石》教学设计及反思精选6篇《搭石》教案篇一今天,我上的《搭石》一课,是人教版第七册教材中的课文。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我的设计理念是:在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个学生能过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学生在读、找、画、议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二、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
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因而,根据本课教材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针对上面的目标,我确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方案三、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找、画、议法、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四、教学基本流程:(一)复习导入,创设情景。
先回忆一下分段教师简写段意,然后老师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画面,同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让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浮现课文讲述的画面,将学生快速带入美境中。
接着就让学生说一说,在刚才听读课文时,你的头脑中浮现了哪些画面?揭示景物美(板书)(二)默读课文,整体感受。
课文中不但有优美的景物,还有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美,让我们再默读课文,去发现课文中的美。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认为美的地方,并思考:你为什么觉得这儿写得美?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一个你们认为写得美的自然节谈谈文章哪些词句写得美?使学生运用读、找、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优秀教案《搭石》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搭石》。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搭石的意义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主题,并进行创意表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搭石》。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搭石的意义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提炼主题,并进行创意表达。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搭石》的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
2. 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分组合作的道具或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搭石吗?搭石有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搭石》,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通过课文,了解搭石的意义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搭石的实践活动。
(2)学生分享合作过程中的感受,交流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搭石》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教师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搭石》的内容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学生写一篇关于团队合作的小作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观察,评估学生对课文《搭石》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小组活动,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课文《搭石》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文《搭石》2. 年级:四年级3. 学科:语文4. 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搭石的特点和作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画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搭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搭石的特点和作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描绘搭石的画面,发挥想象。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了解和感受。
(2)出示课文《搭石》,引导学生思考搭石是什么。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搭石的特点和作用。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描绘搭石的画面。
(2)小组分享: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故事。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搭石的特点和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眼中的搭石”为主题,绘画一幅画。
2. 拓展作业:(1)观察大自然,写一篇观察日记。
(2)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制定一个家庭环保计划。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包括流利程度、感情表达等。
2. 学生对搭石特点和作用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练习进行评估。
3. 学生描绘搭石画面的创造性,以及运用生字词编写故事的能力。
教案《搭石》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搭石》。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搭石的来历和搭石的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搭石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搭石的来历和搭石的特点。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搭石的来历和搭石的特点的理解。
2. 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搭石的来历和特点。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口语交际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课堂练习题。
5. 学习小组分组。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搭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搭石。
(2)学生分享对搭石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意境。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搭石的来历和特点。
(2)学生分享对搭石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4. 应用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搭石的文化内涵应用到生活中。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1)搭石是一种古老的__________,起源于我国__________。
(2)搭石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搭石》的教学设计(6篇)
《搭石》的教学设计(6篇)《搭石》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搭石》一课是本第六单元中的其次篇课文。
这篇散文,是刘章以家乡小溪中普一般通的搭石为素材,运用质朴的语言为读者呈现出家乡人摆搭石、走搭石的美丽画面,向人们传递着家乡人淳朴的民风和为他人无私奉献、敬重老人的美妙情感。
学习本课不但要使同学通过一幅幅美的画面,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性美,还要引导同学学习在平凡的事物中发觉美、表现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让同学从家乡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感受“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体会是怎么样通过平凡的事物中发觉美、感受美、表现美的。
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爆发、间隔、懒散、俗语、平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3.创设情境理解“什么是搭石,搭石对家乡的人们有什么作用?”。
教学预备:师生查阅的本文的写作背景资料及刘章的资料。
2.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这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秀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还有一条清亮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可是每每回忆起自己的家乡风景,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最让我们一起去观赏平凡而美的搭石。
(结合PPT配乐引入情境,板书课题,同学齐读)2、检查预习,介绍刘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让同学思索:我们这篇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内容?(第一段讲)什么是搭石;(其次段述) X摆搭石;(第三、四段写) X走搭石;(最终一段议)以石喻人。
通过同学的回答来关心同学了解大意,整体把握。
(二)学习生字词,多音字。
1、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同学读,并在课文中标出“山洪爆发、溪水猛涨、挽裤、间隔”边读边学习生字词;3、出示其次自然段学习“责备、懒散、平稳”;4、出示第三自然段学习“俗语、平衡、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结合实际理解“俗语”就是(紧走搭石慢过桥)5、出示第四自然段学习“伏下、联结、理所当然”;6、学习多音字“涨(zhǎngzhàng)行(xíngháng)间(jiànjiān)调(tiáodiào)”(二)再读感知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索“什么是搭石?假如没有搭石会怎么样呢?”(训练同学默读,要求略读)用“ ”在课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课文《搭石》教案设计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课文《搭石》优秀教案设计范文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学科:小学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搭石》,了解石头的搭建过程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问题的能力,学会通过观察、实践来掌握搭建石头的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良好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课文阅读,了解石头的搭建过程和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课文中的技巧进行实际的石头搭建。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搭石》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理解石头的搭建过程和技巧。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阅读感悟,分享搭建石头的想法。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石头搭建,体会课文中所学技巧的实际应用。
5. 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实践操作中的体会,总结搭建石头的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课文中所学技巧,尝试在家中或学校内找到合适的石头进行搭建,拍摄照片并附上简要说明。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搭石》的读后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学习的表现、实践操作的技能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阅读感悟、课堂提问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准备1. 课文《搭石》文本及配套图片。
2. 石头搭建材料(如小石头、积木等)。
3. 相机或手机用于拍摄学生搭建过程和成果。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石头搭建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搭建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有关的石头搭建作品,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意识。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搭石》优秀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搭石》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搭石》优秀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突出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点,紧扣文中所流淌的美,引导学生感悟。
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感知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指导书写“暴”。
2、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引导质疑,培养学生读中质疑的能力。
3、指导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搭石上的风景美,人情美。
4、领悟作者留心观察事物并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朗读感悟课文,体会搭石上的风景美,人情美。
2、领悟作者留心观察事物,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情景图)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就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每当作者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今天,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吧。
2、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交流收获1、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本课字词。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词语难不倒大家了)第一组:俗语谴责懒惰汛期(平翘舌音读的很准确)第二组:间隔联结一行人你发现了什么?(这组字中都有多音字)第三组:山洪暴发清波漾漾理所当然2、指导“暴”字。
(上下结构,下面是个日子,要写的扁一点,下面有两部分组成,撇捺要写的稍微长一点,最下边是个象水底,水字发生了变形。
写完的同学,自己对照一下课本,看看是否写正确写漂亮,写不规范的同学,课下在练习)三、初步感知,寻找美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110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什么是搭石?(听明白了吗?开始读吧)2、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你找的非常准确,读的也很流畅)板书,搭石简笔画,边画边一起说说什么是搭石。
《搭石》优质教学设计【优秀9篇】
《搭石》优质教学设计【优秀9篇】《搭石》优质教学设计【优秀9篇】部编版《搭石》的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搭石在农村是司空见惯,而城里的孩子却是见所未见,缺少农村生活体验的城市学生,要领会文中搭石的美以及联结着家乡的小路,联结乡亲美好的情感,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更要让学生透过朴实的文字感受乡村人们走搭石的情景,感受山里的人朴实、善良的人性之美。
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级的学习,进入到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语文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了一定成程度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在学习方法上也有了一定的积淀,同时他们也具一定的欣赏美,辨别美的能力,他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
但是作为十来岁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对真假美丑的辨别是十分有限的,加上他们的个人表现欲望十分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本组课文时,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
这几篇课文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语文《搭石》教学设计篇二一、课文简说: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2024年搭石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搭石教学设计(实用(优秀10篇)
2024年搭石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搭石教学设计(实用(优秀10篇)搭石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1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过程】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
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
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整走让背……过……(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1、一行人“走”石图: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1)读通句子,正音。
(2)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语境、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重点词语“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小结学法。
(3)学生运用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的方法,尝试学习,体会“走石图”的美。
(4)反复创设真实情境,深入体会画面的美,相机指导朗读。
(5)变换文字的排列,读出诗的韵味。
(6)补充作者的生活体验,配乐情境引读。
(7)解疑,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背老人“过”石图: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主要的学习方法与步骤:(1)指名读:正音:伏。
(2)自主练读,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画面。
(3)指导朗读,运用字理、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画面的美。
(4)再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引读。
1、展开想象,试着用“假如,总是,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写一句话。
2、写话交流。
3、升华情感,又一次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搭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师投影展示搭石游戏的规则,并让学生理解每张卡片的数值和特殊效果的含义。
步骤三:游戏演示(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钟)
教师请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搭石游戏的演示,展示游戏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
步骤四:分组实践(2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4人。每组一副搭石游戏的卡片。
第一轮:学生按照规则从卡片组中先后抽取一张卡片并进行搭建。
此外,教师还可以加入更多的扩展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搭石游戏的策略,并进行更复杂的操练。例如,引入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建筑师、破坏者等,通过不同的角色与目标进行搭石,加深学生对游戏策略的理解。
总之,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持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搭石游戏的教学将会更有趣味,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第二轮:学生根据搭石效果进行策略性的选牌,并通过卡片的组合搭建更稳定的结构。
第三轮:学生在轮流抽卡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搭建策略,并与同组成员进行合作,共同搭建最稳定的结构。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的过程,总结出较为有效的搭建策略和团队合作方式,并与学生一同反思如何改进和提升。
《搭石》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搭石游戏的规则及背后的策略。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一副搭石游戏的卡片(卡片上有数值和特殊效果)。
2.讲台及投影仪。
3.搭石游戏的规则和策略参考。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搭石游戏的背景,介绍其规则和基本玩法。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通过搭石游戏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合作与沟通能力。通过实际操练,学生能够理解游戏规则,并尝试不同的策略进行搭建。在合作中,学生能够互相协作,共同搭建最稳定的结构。
《搭石》教学教案设计范文
《搭石》教学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搭石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应用场景。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搭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搭石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搭石的定义与分类介绍搭石的概念,讲解搭石的分类及特点。
2.2 搭石的应用场景分析搭石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如建筑、交通、水利等。
2.3 搭石的制作方法与技巧讲解搭石的制作方法,示范搭石的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搭石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3.2 讲解与示范讲解搭石的定义、分类和应用场景,示范搭石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3.3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搭石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4 成果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搭石成果,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
第四章:教学策略4.1 任务驱动法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搭石解决实际问题。
4.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
4.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搭石的魅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搭石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5.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搭石成果的质量、美观度和实用性。
5.3 情感态度评价评价学生对搭石文化的热爱程度,团队协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搭石》教材,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指导。
6.2 辅助材料搭石样品、图片、视频、PPT等。
6.3 工具与设备搭石制作工具、展示台、评价表等。
第七章:教学安排7.1 课时本课程共安排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7.2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介绍搭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第二课时:讲解搭石的应用场景和制作方法。
第三课时:示范搭石的制作技巧,学生动手实践。
第四课时:学生展示搭石成果,互相评价。
五年级《搭石》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五年级《搭石》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五年级《搭石》的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会认“谴、惰、俗”等七个字,会写“洪、暴、猛”等11个字。
2、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体现出的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教学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搭石》,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会提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在什么地方搭石头?为什么要搭石头等相关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出几个主要问题。
二、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或者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1、指名读课文,相机出示“谴责、俗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约”等词,指导读准字音。
2、谁来读一读你已经读懂的句子或者自然段?如果学生读到一自然段,相机指导学生勾画并读一读写搭石的句子。
三、出示挂图“看,这就是人们过小溪时踩踏的搭石。
就是这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能让你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把他们划出来。
小黑板相机出示几个重点句:“上了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上了年岁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抓住重点词语“无论、只要、一定、踏几个来回、直到”)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来。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举几个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说一说。
师归纳:对,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是我们每个人不讲任何条件都应该做的事,是做了以后不求回报的事。
那么课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的感受,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和小组同学演一演。
五年级《搭石》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信息技术支持的《搭石》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授课人
张小芳
所在学校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第三小学
课程名称
搭石
节选片段名称
走搭石的美
全课教学目标Leabharlann 1、理解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1、用PPT出示这段内容,点击变成诗的语段,配上音乐
2、视频出示人们走搭石的协调美
……
环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信息技术手段
环节一
理解词语: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
提出问题:谁能说说词语是什么意思
学生根据字面谈理解
PPT出示家乡人们走搭石的图片,直观感受画面美
环节二
理解人们走搭石的画面美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这既像一幅美丽的画,又像一首清丽的小诗
学生读这一段内容
节选部分目标
通过对重点词语“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理解,体会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善于从生活细节中发现情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信息技术在其中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1、PPI出示文中的家乡人们走搭石的图片,帮助学生将文字画面化,具体化。
2、用视频展示人们怎样走搭石,理解走搭石的和谐美。
《搭石》教案教学设计
《搭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搭石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搭石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搭石的原理和技巧。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科学素养。
2. 学生培养环保意识,明白搭石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搭石的概念与原理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搭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介绍搭石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搭石实验,观察和记录搭石的过程和结果。
第2课时:搭石的技巧与注意事项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搭石技巧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搭石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搭石实验,练习搭石的技巧,并注意安全。
第3课时:搭石的应用与创新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搭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创新的可能。
2. 讲解:介绍搭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搭石创新实验,尝试新的搭石方法和应用。
第4课时:搭石的环保意义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搭石对环境的影响。
2. 讲解:讲解搭石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3. 实践:学生进行搭石环保实验,观察和记录搭石对环境的影响。
第5课时:总结与反思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搭石的原理、技巧和环保意义。
2. 讲解:讲解搭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3. 实践:学生进行搭石综合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三、教学资源1. 搭石实验材料:石头、支架、测量工具等。
2. 环保实验材料:水、土壤、植物等。
3. 教学课件和教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搭石的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搭石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学生能够理解搭石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安全,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搭石》
进入情境二、解题1、教师深情并茂的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思考:搭石是什么?找到答案就动笔进行勾画。
2、学生结合课文谈“什么是搭石”(先根据课文的描述作答;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最后齐读描写“什么是搭石”的句子。
)3、出示课件(书上的插图)让学生观察什么是搭石(学生自由作答)过渡:当同学们看到这一排排搭石时,也一定想去走一走搭石吧。
怎样才能顺利的走过搭石呢?现在我们就去请教这里的乡亲们。
生所读所有内容,配图片,文字出示。
二、检查预习,指导朗读一、品读、感悟、升华(一)走搭石——感悟动作美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怎样走搭石?”,边作好一定的勾画2、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相机点拨3、初读走搭石的句子,让学生初步感知乡亲们之间的默契4、引导学生理解“协调有序”(教给孩子们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5、指名读,再次在读中感悟乡亲们的动作美出示课件:(课件中把“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一句描写动作美的句子以诗的形式呈现,有利于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6、根据屏幕上的“诗”引导学生读。
读的方法:1)齐读 2)指名读 3)配乐美读过渡:有这样一句话“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
”走在平整方正的搭石上时就会想到那些摆搭石的人。
(二)摆搭石——感悟勤劳美、助人为乐美1、孩子们,猜猜这个小山村里曾经都有哪些人摆过搭石?(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2、你知道课文里介绍的是谁摆搭石吗?读课文并做勾画3、想象一下,上了年岁的老人,他会“急着”课件出示:所读的一个句子。
赶路是要去做什么?(引导学生想象两种情况:一是老人脸上面带微笑“急着”赶路;二是老人神情凝重的“急着”赶路。
)1、有感情的朗读写老人摆搭石的句子2、引导学生抓住“无论、只要一定踏几个来回直到”这些重点词语感受老人的心灵美。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来。
)(抓重点词语——朗读——感悟)过渡: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是那么的协调有序,那么两行人相向而行的时候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三)走搭石——感悟谦让美、尊老爱幼美1、齐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理所当然的事”(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引导)。
课文《搭石》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文名称:《搭石》2. 学科领域:小学语文3. 年级:四年级4. 课时:2课时5.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搭石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互相谦让、合作的道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搭石的意义;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描绘的搭石场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搭石的相关知识;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石的相关知识,谁能来说说搭石是什么?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疑问;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搭石的场景和情感。
3. 理解课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搭石有什么意义?作者为什么要写搭石?教师引导总结:搭石是一种团结协作的表现,通过搭石可以体会到互相谦让、合作的道理。
4. 拓展练习: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如:“我们村里的人们,总是齐心协力地搭石,让过路人轻松地走过小溪。
”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四、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搭石的意义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关于搭石的小作文;3.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团结协作的场景,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2. 针对不足之处,思考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3. 强调搭石的意义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堂评价1. 学生自评: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态度和表达能力;3. 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搭石》信息化教学设计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音像资料,在导入课题后让学生谈对搭石的理解,投放图片,让学生看精美图片,了解刘璋爷爷的家乡是美丽的,从而让学生感受搭石的美丽。
然后图片展示搭石,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
在课文讲到的三个画面中,每个画面配适当的图片资料,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淳朴的风情。
在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中再配一段清新的音乐,引导学生身心感受美。
相机感悟一幅幅生动的画第二环节运用多媒体制作幻灯片,投出图片:一:老人摆搭石,二: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三:两人面对面走搭石。
四:背老人过搭石的情景。
最后出示小练笔。
在声情并茂中学生应更容易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到美的熏陶。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2、师板书课题1、学生欣赏图片2、齐读课题出示图片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师: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1、生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课件展示子。
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检查生词认读情况考2、开火车、齐读生词初读课文,了解搭石 1、师:请同学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划出什么是“搭石”,用“~~~”划出没有搭石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过小溪的。
2、师:搭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默读课文,边思考边划出相关语句。
围绕风景,自主寻美师:你觉得搭石这处风景美在哪儿呢?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想象着那是怎样的画面,批注你的感受,再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音像资料,在导入课题后让学生谈对搭石的理解,投放图片,让学生看精美图片,了解刘璋爷爷的家乡是美丽的,从而让学生感受搭石的美丽。
然后图片展示搭石,让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
在课文讲到的三个画面中,每个画面配适当的图片资料,通过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淳朴的风情。
在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画面中再配一段清新的音乐,引导学生身心感受美。
相机感悟一幅幅生动的画第二环节运用多媒体制作幻灯片,投出图片:一:老人摆搭石,二: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三:两人面对面走搭石。
四:背老人过搭石的情景。
最后出示小练笔。
在声情并茂中学生应更容易体会课文内容,感受到美的熏陶。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
源、方法、手段等)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这个小
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
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
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连
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
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
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
小溪。
但作者每每忆起
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
家乡的搭石。
这节课,
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
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
2、师板书课题
1、学生欣赏图片
2、齐读课题
出示图片
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师: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
1、生大声朗读
课文,边读边思
课件展示
子。
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生词认读情况考
2、开火车、齐读生词
初读课文,了解搭石 1、师:请同学默读课
文第一自然段,用“—
—”划出什么是“搭
石”,用“~~~”划出没
有搭石的时候人们是
怎么过小溪的。
2、师:搭石给你留下
了什么样的印象?
生默读课文,边
思考边划出相关
语句。
围绕风景,自主寻美师:你觉得搭石这处风
景美在哪儿呢?默读
课文第2、3自然段,
找一找,画一画,想象
着那是怎样的画面,批
注你的感受,再读一
读。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生交流汇报:
(1)第二段:“上
了点年岁的人,
无论怎样……直
到满意了才肯离
去。
”
①想象:这上了
点年岁的人可能
会怎么想?
②追问:你不是
急着赶路吗?
③小结:原来家
随机课件出示,引
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