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橡皮筋做动力》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橡皮筋做动力》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在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2•过程与方法:
会利用橡皮筋给纸飞机和小车作动力;会做探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弹力大小关系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认识弹力概念,利用弹力为我们做更多的事情。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弹力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难点】理解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纸飞机2 架、橡皮筋 1 个、弹簧、铁架台、钩码、课件等。
分组实验:每组:纸飞机 4 架、橡皮筋4个、燕尾夹 1 个、海绵 1 块、拉簧或压簧 1 个、铁架台 1 副、钩码1 套、小车 1 辆、记录单 1 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橡皮筋可以作为动力
1.课件出示飞机、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图片。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交通工具是用什么作
动力的吗?学生回答。
设计理念:体现课本知识和生活常识的结合
2.出示纸飞机,提问:这里有架纸飞机,你有办法让它飞起来吗?学生回答。
示范:拉橡皮筋使飞机飞起来。
3.分发纸飞机,让学生自己用橡皮筋把纸飞机飞起来。
设计理念:让学生直接接触他们感兴趣的
学习材料,利用好学生的已有的经验。
提问:橡皮筋可以作为动力吗?引导学生认识到橡皮筋是可以作为动力的。
4.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橡皮筋。
(板书:橡皮筋)。
设计理念:直接导入,学生明确学习
目标,对教学起着定向和导向的作用。
二:橡皮筋可以产生力
1.谈话:我们先来观察下橡皮筋。
想想怎样做才能使橡皮筋产生力?
学生讨论、思考并动手活动。
设计理念:发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满堂灌”向“满堂学”转换。
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2.请一位同学演示他的方法。
3.分析:你是怎么做的、橡皮筋发送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被拉长了。
引导:橡皮筋什么发生了变化?得出形状变化(板书:形状变化)。
师:感觉到力了吗?
生:感觉到了。
师:这个力是谁产生的?生:橡皮筋。
(板书:产生力)大家一起来试试吧!(这一环
节,使学生认识到弹力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形状变化。
设计理念:学生表达与倾听能力的培养,也是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重要方式。
三、感受物体的弹力
1.提问:橡皮筋形状发生变化可以产生力,那么其他物体是否也有这种现象呢?分发海绵、
燕尾夹、和弹簧。
2.提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使你手中的物体产生力。
小组讨论、活动。
3.汇报结果:分别就海绵、燕尾夹、和弹簧等物体让学生谈一谈:怎样做可以产生力?
产生力时物体的什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物体的形状是否可以恢复?恢复的过程中物体是否产生了力?
4.引导学生得出:像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发生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这个力就叫做弹力。
(板书:弹力)设计理念:抽象知识到形象知识的转变。
四、比较弹力的大小
1.提问:既然橡皮筋发生形状变化是产生的弹力有大有小,那么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或测量橡皮筋产生弹力的大小吗?
学生思考、回答。
2.引导学生利用铁架台、橡皮筋和钩码做实验。
探究橡皮筋产生弹力的大小与它的形状变化之间的关系。
3. 实验汇报总结:橡皮筋产生弹力的大小与它的形状变化是有关系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拓展:提问:钩码可以无限制的加下去吗?引导学生认识到弹力的大小是有限的。
五、运用橡皮筋的弹力驱动小车
1.谈话:我们已经了解到了橡皮筋可以产生弹力,那你能不能利用弹力来让小车动起来呢?
学生动手探究。
2.组织学生进行橡皮筋小车比赛。
比赛结束,表扬冠军小组。
3.提问:橡皮筋可以做动力吗?,(进一步让学生感知橡皮筋可以作为动力。
补充板书课题:用橡皮筋做动力)。
4.提出疑问:同样是利用了橡皮筋的弹力,为什么有的小车跑的近,有的跑的远呢?可能与什么有关?激发学生思考圈数,橡皮筋伸长量和弹力大小的关系。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应用拓展1.课堂总结:让学生谈一谈本课的收获。
2. 谈话:同学们,除了橡皮筋,弹簧以外,你知道在我们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了物体的弹力呢?
3.兴趣作业:你还能利用弹力做什么呢?设计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科学探究延
伸到课外
课后反思:
《用橡皮筋做动力》一课,以各种车辆以什么为动力作为导入,引出问题,可不可以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再验证可以用橡皮筋驱动小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研究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的圈数是否有关?最后提问,橡皮筋的力量是怎样产生的?
整节课,课堂上学生经历了一个:问题(可不可以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探究活动——问题(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的圈数是否有关?)——探究活动——问题(橡皮筋的力量是怎样产生的?)的过程。
教材的设计是清晰的,一步步的指导教师完成教学工作,但在教学实际中,则遇到了以下问题:
问题一:本课活动较多,在课堂上调控能力难免不足,而且都是由探究活动引入下一个研究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由活动(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的圈数间的关系)转向思考(橡皮筋的力量是怎么来的?这个力量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由已知转向未知容易发生问题。
问题二:本课真正要让学生掌握的问题是什么?是可不可以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是小车行驶的距离与橡皮筋的圈数是否有关?还是橡皮筋的力量是怎样产生的?
改进策略:
本课的两个主要活动都是用橡皮筋带动小车,而本课的主要研究问题决不是如何用橡皮筋带动小车?而是橡皮筋的力(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关问题,橡皮筋力量(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将大量精力放置在橡皮筋如何带动小车,恐怕会让学生忽略掉本课的主要问题。
另外,橡皮筋驱动小车,是弹力的具体运用,如何从研究弹力的具体运用转换到研究弹力本身,也是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人在授课过程中,将教材中所安排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本课的中心环节,橡皮筋的力量是怎样产生的?直接呈现在了学生眼前。
为帮助学生感悟什么是弹力?橡皮筋为什么具有弹力?对本课试验重新进行设计,不直接进行小车试验,而是通过感受橡皮筋的具体力量变化并同时观察橡皮筋的形状变化来发现什么是弹力?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至此,弹力的本质让学生掌握,教学也顺势进入下一环节,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弹力,那么如何使用弹力呢?我们该如何用弹力驱动小车?又如何让小车行驶的更远呢?对于这两个问题,完全可以依靠学生自己智慧独立完成,教师只需一旁加以适当引导。